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楹联法则
范文

楹联法则


  
  【拟人法】
  
   把某些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表现为有生命力的人的言语或行动,借物以抒情的方法称为拟人,用这种方法制作楹联就是楹联创作中的拟人法。这种写作方法在联语创作中也常常用到。如: 青山忍恸埋忠骨; 碧水含悲泣英魂。 “青山忍恸”和“碧水含悲”是利用拟人手法,将山与水人格化了,也把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深情抒发出来了。再如: 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 鼓对锣曰:亏侬空腹受拳头。 此联将“烛、灯、锣、鼓”人格化,借它们的对话,表现出旧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某些关系、彼此的处境和感受,联语显得幽默滑稽而富于内涵。 ☆ 综合法 上面介绍了许多楹联写作方法或称作联格,但在实际运用中,除了某些方法单独运用外,还常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联格综合运用,特别是那些长联,更是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法。
  
  试举数例于下:
  
  1.用典与镶嵌的综合运用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联镶“六君子”、“二陈汤”两味中药汤头。但同时又是用典:上联指杨度、刘师培等筹安会拥立袁世凯做皇帝,暗讽袁得了想做皇帝的梦;下联指陈树藩、陈宦、汤乡铭三人,本是袁的亲信,后见大势不妙,先后宣布“独立”,成了袁的“送终汤”。全联语意双关,简洁明白,功力深厚。
  
  2.漏字与谐音的综合运用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是广大联友十分熟悉的一副楹联,上下联分别漏了“八”与“耻”字,寓意“忘(王)八”“无耻”,讽刺辛辣而含涵,令人回味无穷。
  
  3.用典、借代、双关的综合运用 骑青牛出嘉峪老子姓李; 斩白蛇入咸阳高祖姓刘。 相传古时有一秀才与一老者同住一店,老者谦逊地问道:“秀才高姓?”那秀才本就恃才傲物,见老者衣着朴素、土里土气,便出上联以奚落之,同时反问老者“何姓”。老者见秀才如此无礼,便毫不客气地回敬了下联。应该说上下联均出口不凡,上联用李聃出关之典,借“老子”之名以自代,语意双关。下联老者用刘邦斩白蛇之典,借“高祖”以自代,同样语意双关,且对仗工整,一扫秀才之傲气,使其从此懂得了“山外有山”的道理。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