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对联知识——对联的音律与平仄
范文

对联知识——对联的音律与平仄

 

  我们说上下联平仄反要相拗,这是以上联交替为前提的,上联是依据,下联是协从,但有时在征联活动中出句是下联,这样对句就是上联了。

 

  对联出、对句各分句的最后一字称“句脚”,也称“腰眼”,是平仄运用的关键所在,一般必须平仄相拗。请看成都武侯祠联: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上下联尾字,多为上仄、下平,视为正格。因仄声字短促有力,平声字舒缓悠扬,仄声收上联,声调抑而顿,给人以言犹未尽之思;平声收下联,声调扬而舒,令人发余味无穷之感。但有个别的联不是上仄下平,而是上平下平,或上平下仄或上仄下仄,视为变格。这往往是由于内容所限或是某种需要,多不采用。如成都杜甫草堂联即上平下平式:

 

  柯如青铜根如石
  花为四壁船为家

 

  奉节白帝城武侯祠联,即上仄下仄式:

 

  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与

 

  泰山壶天阁联为上平下仄: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造绝顶千重尚多福地

 

  另外,对联要避免“三同调落脚”,即上联用三仄声收尾,下联三平声收尾。总之,“失替”、“失对”、“同声收尾”、“上平下仄收尾”、“三同调落脚”都属于影响对联节奏美的失调现象,初学者应该尽量避之。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