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对联知识——对联的音律与平仄
范文

对联知识——对联的音律与平仄

 

  看一书斋联:

 

  开窗林月白
  洗砚石泉香

 

  这是一平起仄收式联,如将此联按平仄写出,即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下联是一副峨眉山雷洞坪联:

 

  老雪凝千古
  殷雷迟半空

 

  此为仄起仄收式联,如将此联用平仄调写出,则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面再谈一谈四字联。四字联没有固定格式,它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对,平仄交错,一般上联末字为“仄”,下联末字为“平”。如奉节县白帝城联:

 

  节以明理
  德能立名

 

  平仄调为:

 

  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

 

  再如黄州赤壁联:

 

  月色如故
  江水有声

 

  其平仄调为:

 

  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

 

  最后再说六字联的格式。六字联的格式比较松散,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格式为: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如章均所撰联:

 

  慎言语节饮食
  蓄道德能文章

 

  第二种格式为: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

 

  如某一园亭联:

 

  竹雨松风梧月
  茶烟琴韵书声

 

  以上格式,为一般式。但什么事物也不是绝对的,如一些趣联巧对,则可打破原有格式。这里不一一赘述。

 

  我们说一副联是平声起头还是仄声起头,并不是去看第一字,而是要看第二个字,因为汉字多以两字为一个音节,而且音节的重点一般落在第二字的上面。两字一停顿,一字一煞尾(有的也以两个字煞尾的)。两字为一顿叫双音步,一字为一顿叫单音步。顿是音节单位。

 

  我们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有时也要灵活一些,律诗在这方面有很多说法,这里不再论及,只就一般现象加以说明。

 

  1.一、三、五不能不论

 

  例如在上面所举的峨眉山万年寺联中,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须是仄,如果改成平声字,那么就变成“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叫“三平调”,是对联中的大忌,是绝对不允许的。还例如在长沙爱晚亭联中,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就必须用平,而不能不论,如用了仄声,句子就变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以外只有—个平声字,导致字的平仄、阴阳不平衡,这又犯了孤平的毛病。在诗歌中,孤平是可以救的,救的办法是将出句中的第五字由仄变平,这样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

 

  2.二、四、六有时可以不分明

 

  例如,在蛾眉山万年寺联中的上联,第五字原为平,如果用了仄,那么第六字就要由仄改为平(为救)。即全句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注意在这种拗的情况下,本句七言的第三字或五言的第一字必须是平声)。再例如在长沙爱晚亭联的上联中,第六字也可不用平而用仄(拗),其条件是对句的第五字不用仄而用平(救)。这样.全联即成为:

 

  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以上这些律诗平仄的一般规则,在写对联时,值得借鉴。

 

  平仄对仗,是指对联的上联与下联的平仄音律相对而言。具体到对联的上下联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平声和仄声必须交替使用,既不能只用平声,也不能只用仄声。因为平仄的作用是掌握声调平衡的关键。如平仄单调,就会造成声调的枯竭、失调,读之也觉得吃力、不舒服。还有,如果上联和下联是几个短句组成,则必须在每个短句之间,形成平仄交替的效果。即上一个短句的末一个音步与下一个短句的头一音步,要平仄交替。

 

  例九江烟水亭联:

 

  烟柳有情,骀荡春光,风籁更吹晨笛起
  水天无际,澄鲜秋色,月明远共夜珠来

 

  上联的第一个短句中的“有情”音步为平平,那么接下来的二个短句中的第一个音步的“骀荡”必须是仄仄,其它处都必须是如此处理,我们通常把上下联的平仄相对称为相拗,以上这种平仄交换称为交替。一副好联,必须做到上下相拗,句中交替,才能产生轻重、缓急、回旋的音乐感,吟诵时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3: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