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联故事——鲁迅幼年对句 |
范文 | 对联故事——鲁迅幼年对句 鲁迅( 一八八一--一九三六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幼年,在私塾念书时,不但非常勤奋,而且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有一次,私塾先生上对句的课,出了个上句: 独角兽 要同学对。有的同学对“两头蛇”,有的对“三脚蟾”,有的对“八脚虫”,“九头鸟“等等,先生都不满意。鲁迅根据读过的《尔雅》(1)中的句子,对了: 比目鱼 先生连连点点头。说:“很好!‘独’不是数,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却有双的意思。” 又一次,先生出了上句: 陷兽入井中; 鲁迅又根据《尚书》(2)里“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对了个受先生赞赏的下句: 放牛归林野。 鲁迅先生,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对句基础,所以,在他以后所写的诗文中,往往穿插了许多精采的对句。如《自嘲》中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中的: 坟坛冷落将军岳; 梅鹤凄凉处士林。 《无题》中的: 血沃中原肥劲草; 寒凝大地发中华。等等。 注:(1)尔雅:书名。解释经文和古代文物的一部古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字书。列为十三经之一注: (2)尚书:书名。也称“书经”,是我国最古之史料,列为十三经之一。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