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三户亡的秦成语故事 |
范文 | 关于三户亡的秦成语故事 三户亡秦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对暴力的必胜信心。那么你们了解过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吗?下面是小编和你们分享的三户亡秦的成语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三户亡秦成语故事 秦末,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反秦,各地纷纷响应,声势浩大。项梁和他的侄子项羽也在江东集合了八千人,准备西进。 陈胜和秦军苦战,不幸败走。陈胜的部下召平假托陈胜的命令,封项梁为楚国上卿,让他领兵攻打秦军。 项梁率军前进,巧遇以陈婴为首的起义军二万人,两支部队合并;过淮河后,又有黔(布、蒲将军等率众归附。这样,项梁的部队一下子扩充到了六七万人,军威大震。 一位住在居郸的老人范增,前来找项梁,对项梁说:“秦灭六国,楚国最冤。楚怀王出访秦国,竟被无故扣留,死在秦国,楚人至今还思念他,时刻想着报仇雪恨。楚民谣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话的意思是,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也还是要报仇雪耻的,将来消灭秦国的一定是楚国人。现在你起兵江东,楚地各起义将领都来归附你,仰慕你项家世代为楚将,盼望你能重立楚王,复兴楚国。陈胜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自立为王,没有迎合民心,这个教训可要吸取呀!” 项梁听从范增的建议,立即找到楚怀王的孙子“心”,立"心”为楚王,号令楚地,果然获得了各路将领和广大群众的支持。 故事载于《史记·项羽本纪》。“三户亡秦”这一成语,用以比喻爱国的人民是消灭不了的,即使暂时处于劣势。只要人心不死,奋斗到底,必能战胜强敌。 小题大做成语故事 春秋的时候,燕国和赵国因为领土问题发生战争。燕国统帅高阳军率领十万大军去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听到这一消息吓破了胆,他觉得赵国无力抵抗燕国,只得到齐国去请大将田单当赵国统帅去作战。 但齐王要赵国割让五十七座城池给齐国,才同意让田单帮助赵国。因为赵孝成王担心赵国会被燕国消灭,就答应了齐国的要求。 这个决定一传出,立即使文武大臣们十分不满。马服君立刻找到相国平原君说:“我们赵国也不是没有一个能与燕国对抗的大将,大王为了聘请田单一个人,竟一下子给了齐国五十七座城池,这不是小题大作吗?” 对赵孝成王这种决定,平原君也不知说什么好。 于谦清风两袖成语故事 明代有一位颇有名望的官吏叫于谦,他还是一个很有文才的诗人。他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过不小的官。封建时代,官员们大都在任职期间拼命积攒财物,设法中饱私囊,更不缺营私舞弊、贪赃枉法之人。那些在外地任职或奉差外出的官员,更要乘机在民间敲诈勒索。任满或办完事回京时,必得设法征集大量的贡品、礼物,用来献给皇帝和送给权贵,好博取升官之机和赏赐。然而,于谦却不是这样的人。他为官清廉,不做搜刮民脂民膏的缺德事,深受百姓爱戴。 据说,于谦任兵部侍郎时,有一次奉旨任河南巡抚。这可是极好的美差。但于谦办完公事回京之日,却什么东西也不带,空着两手入朝回见皇帝。人们传说他还作了一首诗: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lǘyán)话短长。 意思是说,绢帕、蘑菇与线香,都是民间的土特产,本是供人民享用的。但由于贪官的大肆搜刮,它们反使人们遭殃了。所以他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皇帝,免得老百姓们说长道短。 含义及用法:后人用“两袖清风”或“清风两袖”的典故形容官吏清廉,不贪污肥私;也用来形容文人清贫,什么也没有。 注:闾阎,古代平民居住的地区,泛指平民。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