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 |
拼音 | tóng chóu dí kài | 简拼 | tcdk |
近义词 | 同仇敌慨 | 反义词 | 卖国求荣、屈膝投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成语结构 | 复句式 |
成语解释 |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
成语出处 | 《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仇。”先秦·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
成语用法 | 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
例子 | 因为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忾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 |
英文翻译 | 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enemy <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 with bitter hatred against the common enemy> |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流传一首歌谣,歌词大意是:国王兴兵打仗,快把刀枪修好,我与你共同对付仇敌。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他,并让乐工演唱周天子酬谢诸侯的《湛露》和《彤弓》以表示愿意结盟共同对付外敌。 |
产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