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儿鬻女 | 
| 拼音 | mài ér yù nǚ | 简拼 | meyn | 
| 近义词 | 背井离乡、哀鸿遍野、家破人亡 | 反义词 | 丰衣足食、四海升平、饱食暖衣 | 
| 感情色彩 | 贬义词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成语解释 | 指生活无依,被迫卖掉自己的女儿。 |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生活所迫而卖掉自己的儿女 | 
| 例子 | 洛阳饥民卖儿鬻女。(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 
| 英文翻译 | sell his son and daughter | 
| 成语正音 | 鬻,不能读作“zhōu”。 | 
| 成语辩形 | 鬻,不能写作“粥”。 | 
| 成语辩析 | 卖儿鬻女与“骨肉离散”有别;卖儿鬻女是说穷困到极点的情况;“骨肉离散”比喻亲属分离;不能团聚。前者适用面窄;后者适用面宽。 | 
| 产生年代 | 近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