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胆颤心惊 |
范文 |
胆颤心惊 | 拼音 | dǎn chàn xīn jīng | 简拼 | dcxj | 近义词 | 胆战心惊、心惊肉跳、魂不附体、面无人色 | 反义词 | 神色不惊、镇定自若、满不在乎、泰然自若 | 感情色彩 | 贬义词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成语解释 | 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 成语出处 | 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胆怯 | 例子 | 所以,每有风声,无不‘谈虎色变’,胆颤心惊。★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八章 | 英文翻译 | have one's heart in one's boot | 成语正音 | 颤,不能读作“zhàn”。 | 成语辩形 | 惊,不能写作“警”。 | 成语辩析 | 胆颤心惊和“提心吊胆”;都有非常害怕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胆颤心惊表示“十分害怕;惊慌”;“提心吊胆”有时偏重在“害怕”;有时偏重在“惊慌”;当强调“既害怕;又惊慌”的意思时;宜用胆颤心惊;②胆颤心惊和“提心吊胆”表示害怕的程度有所不同;仅指“非常害怕”时;它们可以通用;但“胆颤心惊”的语气比“提心吊胆”重。 | 产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
|
随便看 |
- 祖姓的来源,姓祖的名人
- 武姓的来源,姓武的名人
- 刘姓的来源,姓刘的名人
- 景姓的来源,姓景的名人
- 詹姓的来源,姓詹的名人
- 束姓的来源,姓束的名人
- 龙姓的来源,姓龙的名人
- 叶姓的来源,姓叶的名人
- 幸姓的来源,姓幸的名人
- 司姓的来源,姓司的名人
- 韶姓的来源,姓韶的名人
- 郜姓的来源,姓郜的名人
- 黎姓的来源,姓黎的名人
- 蓟姓的来源,姓蓟的名人
- 薄姓的来源,姓薄的名人
- 印姓的来源,姓印的名人
- 宿姓的来源,姓宿的名人
- 白姓的来源,姓白的名人
- 怀姓的来源,姓怀的名人
- 蒲姓的来源,姓蒲的名人
- 邰姓的来源,姓邰的名人
- 从姓的来源,姓从的名人
- 鄂姓的来源,姓鄂的名人
- 索姓的来源,姓索的名人
- 咸姓的来源,姓咸的名人
- 734860004
- 734880001
- 734880002
- 734880003
- 734880004
- 734880005
- 734880006
- 734900001
- 734920001
- 734920002
- 734960001
- 734980001
- 734980002
- 734980003
- 734980004
- 734980005
- 734980006
- 734980007
- 735000001
- 735020001
- 735040001
- 735060001
- 735060002
- 735060003
- 73506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