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 |
拼音 | zhǐ gāo qì yáng | 简拼 | zgqy |
近义词 | 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 | 反义词 | 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妄自菲薄 |
感情色彩 | 贬义词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成语解释 |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
例子 | 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
英文翻译 | go to one's head <to be made vain or conceited by success; hold one's high; hold one's head high; be on one's high horse > |
歇后语 | 大雁飞东南;孔夫子上树;树顶奏唢呐 |
谜语 | 树顶奏唢呐 |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出使楚国,楚王送他珍贵的象床,负责送象床的登徒去游说孟尝君的门人公孙戍,希望能劝止这项差使。公孙戍说动孟尝君不接受这件宝物。孟尝君见他出门时趾高气扬的样子觉得奇怪,原来他得到登徒的一把宝剑。 |
成语辩形 | 趾,不能写作“指”或“志”;扬,不能写作“阳”。 |
成语辩析 | 见“踌躇满志”。 |
产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