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 |
| 济时拯世 | | 拼音 | jì shí zhěng shì | 简拼 | jszs |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中性词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成语解释 | 济:救助。形容拯济救助时世 |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列传》:“且济时拯世之术,岂必体尧蹈舜然后乃理哉?” |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指人挽救社会 | | 例子 | 他有济时拯世的雄心壮志 | | 成语故事 | 汉桓帝时期,涿郡人崔骃喜欢研究典籍,写了《政论》议论时政,他认为汉朝经历了350多年,积弊很深,应根据当时情况制定法律,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才能补漏纠错、济时拯世。他的理论在任五原太守时充分得到实践。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