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接物类格言楹联 |
范文 | 接物类格言楹联 事属暖昧,要思回护他,著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 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著口。 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酒谑,慎勿形言。 严著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 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阳春,无人不暖。 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 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 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 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 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 人用术,我以诚感之。 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 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 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 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观世间极恶事,则一咎一慝,尽可优容。 念古来极冤人,则一毁一辱,何须计较!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 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 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 以仁义存心,以勤俭作家,以忍让接物。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底,减三分让人尝。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 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贫民不可威也。 祸莫大于不仇人,而有仇人之辞色。 耻莫大于不恩人,而作恩人之状态。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 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事有知其当变,而不得不因者,善救之而已矣。 人有知其当退,而不得不用者,善驭之而已矣。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 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 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交。 古人爱人之意多,故人易于改过; 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今人恶人之意多,故人甘于自弃; 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 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小人亦有好处,不可恶其人,并没其是。 君子亦有过差,不可好其人,并饰其非。 小人固当远,然断不可显为仇敌。 君子固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和。 待小人宜宽,防小人宜严。 闻恶不可遽怒,恐为谗夫泄忿。 闻善不可就亲,恐引奸人进身。 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 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人生惟酒色机关,须百炼此身成铁汉。 世上有是非门户,要三缄其口学金人。 工于论人者,察己常阔疏。 狃于讦直者,发言多弊病。 人情每见一人,始以为可亲;久而厌生,又以为可恶。 非明于理而复体之以情,未有不割席者。 人情每处一境,始以为甚乐;久而生厌, 又以为甚苦。非平其心,而复济之以养,未有不思迁者。 观富贵人,当观其气概, 如温厚和平者,则其荣必久,而其后必昌。 观贫贱人,当观其度量, 如宽宏坦荡者,则其福必臻,而其家必裕。 宽厚之人,吾师以养量。慎密之人,吾师以炼识。 慈惠这人,吾师以御下。俭约之人,吾师以居家。 明通之人,吾师以生慧。质朴之人,吾师以藏拙。 才智之人,吾师以应变。缄默之人,吾师以存神。 谦恭善下之人,吾师以亲师友。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