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 | 
 惜荫书屋和真砚斋是一组同船厅相连的园林小筑。从书屋、真砚的题名,可知这里原是园主人的读书之处。在惜荫书屋左面地势高处,建有四角形的“花纳”亭。它不用一般的梁柱结构,也没有天花板。亭内梁柱相接处用精致木刻通花“撑角”顶起,亭顶以瓦筒和石灰塑造而成,线条简洁明快,造型轻巧古雅,是岭南古建亭台的代表之作。船亭至花纳亭周围遍植各种岭南奇花异木,形成一片绿海,称作“绿云深处”,既风雅,又贴切。船厅游廊下的小亭中悬挂着的牌匾,据说是乾隆帝之子成亲王的手书,笔力雄劲,神韵独到,也算是没有辜负如此美景。
 “风过有声皆竹韵,明月无处无花香”,清晖园竹苑正门上的这幅对联,点出了北部景区的雅静风貌。竹苑的景色,呈现出楼屋鳞毗、假山阻隔、巷院兼通的特点。从形似圆月的正门走进,眼前是一条修篁夹道, 左边建有“梦笔生花馆”,右边筑有狭长的大型壁山,山势起伏,玲珑浮突,通透美观。石山刻有"斗洞"二字,斗洞纯用英石垒就,外为石山,内为两宗院落的通道。洞内曲折如北斗七星,仅容一人通行,故名。穿过斗洞, 便来到另一个清静世界——“归寄庐”,则见园中有园,别有洞天。曲折回廊连接着两个厅堂,前厅为两层砖木楼房,正面有一幅大型木刻浮雕——“百寿桃”,上刻一棵枝繁叶茂结着一百多果实的仙桃树,树下有石,石上长着烂熳的山兰,富贵中不乏清新。古清晖园占地不大,却在五亩多的园林中横陈了无限春光。由于园林立意深邃,风格古朴,亭榭台阁浓淡得当,花树水石疏密有致,浓郁的文化气息更使园中景物沐浴在灵秀之中,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