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散文欣赏》手艺 |
范文 | 于是,生活里的人开始向两个方向走,甚至是一个人同时拥有着两面性。一方面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快捷和方便,努力更多地用上傻瓜式的全自动产品,使自己的时间更加高效,活动更有成果。一方面又对现代化大生产中泯灭人情的冷漠进行着拒绝,杞人忧天一般地担心世界的突然灾变和将来的人性异化,盲目地回味、尝试回到过去,回到原始。仿佛唯有如此,才能抵达人的本性,才是自然的生命。 我也一样,经常行走在记忆的小巷子里,在暗淡的画面里寻找一两个可以温暖现在时刻的点。那些蒙太奇一样的镜头一一闪现,我就深入到依稀的风景里回味、感觉。即便如此简单,也能在我的心里掀起小小感动的波浪。这在现在这个后工业化的社会里已经是非常的难能可贵了。我有时也认死理,固执地在自己设计的陷阱里沉陷,觉得那里有自己来源和存在的巨大隐秘,是自己的源头和根本,是我应该回首甚至回到的地方。 我又想起希尼的《铁匠铺》:我只认得一道进入黑暗之门。/外面,旧轴和铁箍正在锈蚀;/里面,锻砧短音的铿锵声,/不可预料的扇形火花/或新蹄铁在水中变硬时的咝咝声。//锻砧一定是在中央某处,/呈独角兽状,一端是四方形的,/固定在那里:一个祭坛,/在那里他把自己消耗在形状的音乐中。/有时候,围着皮革巾,鼻子里满是茸毛,/他斜身靠到窗框外,想起双蹄/在风驰电掣的来往车辆中碰击;/然后咕哝着走进去,轻一下重一下/要打出真铁,要锻出吼叫声。 我们庄子里就有一户铁匠,他在离庄子七八里路的街上有一个铺子。铁匠人长得精瘦,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精神,很有力度。即使在大冬天,他在干活时也是赤裸着上身,下面是一个通风特别好的大裤衩,眼睛眯成一条缝,狠狠地射出黑亮亮的光芒。烧得通红的铁块被放在砧板上,铁匠手里的大铁锤被高高举起重重落下,每次落下砸到红彤彤的铁块上,都会迸出一片火星,火星四下乱蹿,肯定能落到他那裸出的身体上。他似乎一点也不在意,仍然全神贯注地继续他手中的活。我经常到他那儿去,有时是大人让送或者取加工修补的铁器,有时纯粹是玩。看到那红得发亮似乎透明一样炉火,听着“噗噗”砸落声音,心就一扯一扯的,往往一出神就好半天。有时他也用一辆破旧的板车拉着他的全套家什走村串户,遇到需要打造铁器的,他就停下,把风箱支在靠墙的地方,升起炉火,这个村子立刻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了。如果有人帮忙,比如在砸打还没有变硬的铁块时,为了配合好更集中地用力,他们都要号子。这样的时刻更加热闹。那些抡锤飞上飞下的力量舞蹈是少年男儿心中最强烈的仰望。 天旱三年饿不死手艺人。农村人对手艺保持着足够的敬畏。和现在龟缩在某个角落里讨生活的手艺人从不一样,以前身上怀有某种手艺的人是很吃香的,在人群之中也是非常有体面的。他们不干活的时候大多穿上光鲜的衣服,说着从平常中抽象出来的深奥话语,说明他们在游历千山万水之后的见多识广,表示着他们不同于一般的权威身份。他们吃百家饭,挣千家钱,自由自在的。过去的小说志怪中有不少就是说他们利用技艺上的略高一筹从而在社会上高人一等做出不同寻常的事情来。这些后来的阅读总是在我童年的印象中能找到些许的影子,他们也常常是农民一天劳累间隙中的谈资。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