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情感散文》夜泊秦淮近酒家 |
范文 | 桃叶渡聚集了许多才子佳人的风流佳话。此处得名于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小妾桃叶的风流逸事。那时秦淮河水面阔,遇上风浪,常会翻船。桃叶回家探望父母,每次过河心里就会紧张,王献之为她写了一首《桃叶歌》:“桃仙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把大才子对佳人的一片痴心与溺爱描绘得淋漓尽致。后来人们把这个渡口称为“桃叶渡”。桃叶渡的名字也就流传开了,加之“桃叶映桃花,无风自婀娜”的所在风景极佳,许多喜爱觅风弄雅的文人逸士也慕名而来,写下了诸多优美的诗文。不过,桃叶还有一个妹妹,叫桃根,也是王献之妾,王献之没提到她,只关心姐姐不重视妹妹,不知道为什么。如果没有才子佳人,也就没有了桃叶渡的神韵了,这里成了人们怀古凭吊、守望爱情的浪漫地。从六朝到明清,桃叶渡处均为繁华地段。河舫竞立,灯船萧鼓。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在悼念他的爱妾董小宛的那篇名文《影梅庵忆语》中记载:他在苏州纳“秦淮八艳”的董小宛为妾,两人结合后回家省亲,路过南京时,董小宛的秦淮姐妹顾横波、李秀斋曾经在桃叶渡酒阁招待他们二人,以示祝贺。不知道那桃叶渡酒阁还在不在,如果在的话是不是就是我们喝酒的那个水榭酒馆,如果不是肯定也离得不远。 几人临河把酒,边吃边聊,天也渐渐暗了下来,河周围的灯渐次亮了起来。秦淮河的灯真是一大景观,河岸的一座座明清小楼里的窗格里的灯光极富情调不说。楼的飞檐垂下来的一串串挂灯处处皆是,还有一些不是很亮的地灯,照射在墙壁上,形成了一个绚丽而又极有韵味的景象。楼上有灯,桥上有灯,路边也有灯,岸上有灯,河里有灯的倒影,而这些灯影比岸上的灯更有韵致,摇曳晃动,时而有象风刮过的飘逸,时而又象打碎了彩色光片。秦淮河的灯不象现代城市里这样明亮眩目,完全是古典中笙箫歌舞、灯红酒绿的一种景致。你还别说,远近处还真时时传来一些丝竹音乐的声音 秦淮的夜,是浓得化不开的梦境。河畔的五彩斑澜,江南丝竹的婉约,千古烟尘,六朝旧梦。才子,美人,书香,江山,这条秦淮河承载着太厚重的历史文化依然流淌着,今天浆声灯影里的十里秦淮依然浓酒笙歌,但已是沧海桑田,拥有的只是当今游人乱纷纷、急匆匆的脚步和照像机的鸣响和闪光。 入得夜来,下面的河里不断有挂彩灯的小画舫从身边驶过。小船很别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朱自清先生在《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所说的“秦淮河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杨州瘦西湖的船也好。”的那种,不过也不象他们租那种“七板子”。 时间在浆声灯影和我们高谈阔论中过去了不少,我发现面前的景观有些模糊、晃动。坏了,可能要醉。千万不要喝多了,还要乘画舫游秦淮河呢,于是赶急要招呼同桌的人。起身才知道他们几个差一点喝出来两瓶二锅头,我喝了多少啤酒也没有数瓶,估计不会很少。结完帐走出酒阁才想起还不知道渡口在哪里。尽量控制着不稳的步履去问了几个游人,他们都表示不太清楚,也许不愿意和我们几个酒醉的家伙搭腔。后来一个景区管理人员模样的人告诉我们:往前走几步就是了。 到了后,很快就买票上了船,多少钱的票价到现在我也没记起来。只记得船比较华丽,每船大约可以乘二、三十人,大约就是朱自清先生所说的那种“大船”吧。船的马达声音很小,可能怕声音太大的话就会影响到秦淮河的景致和两岸的生活吧。船开动后沿着秦淮河缓缓行驶着,我们就象走在江南古典人居建筑的过道里。酒劲上来了,晕晕乎乎的,船朝什么方向走,走过了些什么地方,现在还记忆不太清楚。只是觉得一路上灯光迷人,河面时而狭窄,时而宽阔,船从一个又一个的石桥底下穿过。河两岸的岸壁是石头砌成,而且是直的,岸壁的石头缝里长满了迎春花,当然,这时已经没有花了,只是浓绿的迎春枝条从岸壁上垂了下来。经过的一个地方,两岸还挂着“秦淮八艳”大型画像的灯箱。身边的张兄不断和我说着什么,只是大多没有听进去,或者听进去也忘了。 约有一个小时,船靠岸了,好像还是我们登船的地方。上岸后,我在不断发感慨:“难怪人家说,南京虽然有着虎踞龙盘、气吞河山的帝王之气,但过于舒适艳丽,粉脂气太重,国都不适合放在这里。你不信?历史上有那么多时期的首都建在南京,却没有长久的,……” 张兄说:“不要发表议论了,回宾馆吧。明天还要去中山陵和莫愁湖呢。”最后还捎了一句:“喝江南的啤酒都能醉了,真掉价!”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