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散文欣赏》崎岖人生路,盛开水萍花 |
范文 | 这段小学的旁听经历也让小亚萍的生命再一次有了新的亮点。 1984年的一天,地调大队的同事交给任振泽一个北京寄来的包裹,上面写着任亚萍收。 任振泽看到北京两个字,连连说:搞错了,搞错了,我们在北京没有亲戚朋友。 同事们都好奇地说:打开看看吧。 于是在大家伙注视的目光下,任振泽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包裹里赫然有一张写着任亚萍名字的获奖证书和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中国儿童报》,另有一方白色的毛巾包裹着钢笔、铅笔、字典等学习用品和一角鲜艳的红领巾。任振泽惊呆了。再仔细看报纸上面获奖者一栏中,全国六位获奖者中,任亚萍三个字赫然印在其中。这年任亚萍十一岁。 原来年纪小小的任亚萍,背着父母兄弟悄悄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少年儿童报联合举办的儿童智力竞赛。她将答题装进信封,让小伙伴帮着送到了邮局。 当时四分场小学的杨校长听说这件事,惋惜地说:可惜这孩子身体不好,不然将来一中都不用考,直接保送。 从此任亚萍这个不能正式加入少先队的编外学生,脖子上有了一块鲜艳的红领巾。 带着这方红领巾,她的信心似乎更坚定了,梦想似乎更清晰了。她用北京寄来的钢笔写作文,用从北京寄来的字典学查生字。她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任亚萍的这一举动,让父母亲朋都感觉到这个孩子身体残疾,但心性却是很高的。 在后来的日子里,任亚萍借着小学的文化基础,靠着一本北京寄来的字典,在家开始自学弟弟的初中课程。 十六岁,生活向她敞开了人生的第一扇窗口 1986年底,计算中心成立了,任振泽从地调大队调到刚刚成立的计算中心计算机二室任从事硬件维护工作。任亚萍一家也一起从牛庄搬到了油田基地。生活环境改善了,任亚萍自学的劲头更足了,她有一个理想,要像张海迪一样自学成材。 可是,1987年,随着母亲遭遇的一场车祸,任亚萍自学成才的梦想被打碎了。李玉琴由于车祸伤势严重,被下了病危通知。为了抢救李玉琴的生命,中心医院派出了最好的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总共只有200余人的单位,就抽调出100余名职工轮流护理,四人一组,两个小时一换。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年仅十四岁的任亚萍。她更加懂得了生命的宝贵和集体的友爱。后来母亲虽然被抢救了过来,可是由于脑部严重受损,左半身已无法自由活动,只好从教师的岗位上办理了病退。当时哥哥刚刚上高中,弟弟上初中,家庭的重担完全压在了父亲一人身上。 一家出了两个残疾人,亲朋好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位在东营市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听说了任振泽家的情况,特意找到任振泽,建议他在自己的院子里建一座小平房开一家小卖部,既服务小区居民,又增加点生活收入。说起来容易,到哪里筹措建材和资金呢。计算中心计划科的有关人员知道了这件事,专门请示领导为任振泽申请了一笔资金,帮助任振泽在院子里盖起了一间小平房。从此,任振泽家的小院里对外敞开了一个小小窗口,窗口前人们常常看到一个娇小秀丽的女孩甜美的笑颜。这一年是1989年,任亚萍十六岁。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