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春雨江南。 江南春到,总是和着雨的脚步而来。 在那丝丝缕缕的飘拂中,渐次绿了芭蕉,红了樱桃。 虽然广州连日里的雨,不仅有“沾衣不湿杏花雨”的缠绵,还有“昨夜雨疏风骤”的斜横,让人难于完全地沉浸在“竹床瓦枕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后山”的闲情逸致中,而会平添一点“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的意兴萧索,但我却还是喜欢这样“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的霏霏与淋漓。 总觉得,春天里若是少了雨,便是少了许多的情趣。就好象以前在天津,春天的脚步总是匆匆,没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悠然与舒缓,而多了“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急骤与猝然。虽然春意在刹那间的迸发,会给人一种视觉上饱绽的惊喜,但却少了那一种悠长的韵味。我还是喜欢“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那样春色渐次倾拢上来的淡浓画意,心情也会随着如烟春雨依次染绿山野而缓缓舒展开。 连绵的春雨,虽然会洇了行人的脚步,乱了游子的归程,搅了踏青者的心情,但那淅淅沥沥、似断还无的烟雨朦胧,却会将人心底的柔情,浸润得如春草般蔓延开来。那一种氤氲、那一种迷离,还有空气中飘荡的清新,都让人的心变得恍惚、细腻,沉溺在往事、心事中难于自拔。 少小的时候,最喜欢在细雨空蒙的时节,捧一本唐诗或宋词,从那些古韵雅文中寻找心情的对应。“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清新,“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闲适,“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的怅惘,“一汀烟雨杏花寒”的萧瑟,“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的愁怨,都将人的心情泼淋得湿漉漉,软绵绵,千丝万缕缠绕着,郁悒而又自恋着,沉浸在那一个白雾轻笼的洁净世界里。 及至后来看了宋代词人蒋捷的那一首《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初看时,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惘然与感伤,只觉得,听雨成了人生的境遇写照,成了难可言说的人生境界象征,对于听雨的心情刻画,怕再难有出其右了。而时间如白驹过隙,世事沧桑沉浮,际遇也如同白云苍狗,当年“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的淡雅情怀,终要被世事摧折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沉倦消颓,这又是怎样的一种伤痛哪!当然后来渐渐长大,也就明白了,人生还有一种境界,那就是“天心月圆,华枝春满”、“坐看云卷云舒”的澹泊飘然,于是心中郁结才渐渐消淡。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中对“典雅”的解释是“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喜欢那样“赏雨茅屋”的心情悠然,更喜欢“人淡如菊”的心境幽雅。
※本文作者:无意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