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狮子林一定要以观赏石头为重点,于是我们一进到园子里就尽去挑有石头的地方乱窜与拍照。听说狮子林的石头大大小小总计有一千多块,而且每颗石头都形状各异,神韵非凡。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只见在亭廊处、在湖水之滨、在拱桥旁都会有石头的堆砌,但这些仿佛无规律的石头却能堆砌出各自的生气,有的显得妩媚撩人、有的显得庄严肃目、有的则像在沉思中的老人、有的则像是怀春的少女。我们来到园中一片石头砌成的城楼中,只见四面都有石头砌成的平台,不知何处是出口,又不知从何处能到达另一面平台,当我们穿插游荡在石头丛中时,心中充满了童年时和邻家小孩玩捉迷藏的乐趣!
狮子林的石头是和周围的树林和园林融为一体的,绝无穿凿附会之嫌,更无多余空荡的感觉,有时你透过长廊的扇形窗门向外扫视一下会惊奇地发现连一小块无用的角落也会种上几株瘦瘦的竹子,竹子旁放了几块不起眼的石头,但这却填补了窗外风景的空洞,幽远之思顿现。
我和朋友惊奇地发现了在中堂的天井花园处摆放的一堆石头像一只雄狮在看管花园,于是就爬到狮子上面光滑的背上咔咔地照了几张照片,到狮子林怎么能不与“狮子”合影呢?
我们都不是懂得观赏与收藏石头的人,不然肯定能叫出林中石头的名字,什么雨花石之类的,但我却发现这些石头不但在形状上,而且在颜色的深浅上、光滑度上都各有各的特色。印象中这里还有一堆紫色石子堆成树的形状的美景,只是路过时我以为不是石头,而是玉砌的树,又或者以为真是树了。 五、拙政园之拙
我不明白为什么拙政园会是苏州四大名园之首,而且门票极贵,但拙政园却令我十分难忘!拙政园没有狮子林那种讨人喜欢的乐趣,它的石头并不多,主要是以园林布局与林中的花草著称的;而由于它建得早,后期很多园林都以拙政园为典犯建了很多“仿造品”,可能这也是我觉得它没有什么特色的原因,因为见过孙子也就不觉得爷爷长得奇怪了:)
拙政园传说是一位在政治上不得意的官员退隐回乡建的,所以拙政园给我的感觉是表面上是一处休闲养心之所,实际上却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首先,园林的布局让我有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东厢西厢分不清,而园中的流水是不流动的,即便有鱼也不能唤起湖水的丝毫生气。园中有一个种满了树林的小山坡,但小山坡给人一种孤立于林中亭园和山水的感觉。拙政园中的竹子长得又瘦又黄,跟南方高大粗壮深绿色的竹子相比不禁令人油然生出一种怜悯之情。园中还有一处草丛似乎没怎么修剪过,也不见野花或者乱石的痕迹,给人一种空洞孤寂的感觉。
拙政园屋顶上四边高高翘起的四个棱角使人联想到:园子主人虽然已经远在庙堂之外却仍旧放不下士大夫的架子,心怀重临庙堂之上的野心,所谓拙政园之拙也只不过是建给别人看的,何“拙”之有?
我近日刚好去游过顺德的清晖园,感觉南方的园林比苏州的园林更胜一筹了。清晖园能够让湖水、亭园、假山、瀑布、花草鸟鱼浑然一体,自然而别具生气,那才是真正的士大夫退休养生的地方,而且清晖园的屋檐雕刻得更精美,窗户用的是半透明的材质,堂屋注重前、中、后三重院子的呼应,屋檐顶梁注重采光效果,而不像苏州园林,走进堂屋内总觉得黑乎乎的,采光效果很差。
六、乌镇水乡
在游历了士大夫聚居的苏州园林之后,我们就去寻觅江南水乡的民风去了,而我们从众多水乡中挑选了乌镇,听说乌镇比周庄的民风保持得更淳朴一些,而周庄的商业味太浓。
乌镇水乡并不是很大,我们也没有坐船,游了半天时间也就差不多游完了。乌镇景点包括了九处,最讨人喜欢的是矛盾故居,我们又是学文学的,当然对这位中国文坛的大家故居别有一番兴趣。矛盾故居跟其它乌镇房子一样是木屋来的,只不过因为还算是富裕人家,堂前木檐雕刻了好看的雕画,又有宽敞的庭院与书房。故居中展示了矛盾一生的许多照片与介绍,我只是特别喜欢其中矛盾写的对乌镇故乡的缅怀:“我那可爱的故乡……小桥流水人家……还有纯朴的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