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心情散文》脑机对接:凭“思维”支配一切 |
范文 | 2001年11月份,在当地医院治疗了两年半之后,王博在家人的安排下,来到以治疗瘫痪等病症闻名国内的北京博爱医院(中国康复中心)继续求医,以求能够恢复肢体功能。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神经工程研究所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研究,在理论上基本成熟的一项名为“脑机接口”的科研项目,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的一步:这个课题负责人高尚凯教授和她的同事高小榕、洪波等专家教授,正在为最终应用于临床治疗而寻找着在人的身体上进行的实验对象。最后,他们联系了北京博爱医院,希望该院能够协助他们寻找一位受试者。 医院经过慎重选择,根据实验内容,向清华大学推荐了王博。因为王博学历较高,能够较顺利地理解和配合试验过程,同时他此前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对将要进行试验的其中一项“用‘思维’控制和移动鼠标”的项目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接受。经过医院和王博的交流,王博很高兴地答应了。因为他听说这个科研项目的研发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像他这样的瘫痪病人的日常生活的,所以,自己能够成为第一个“亲密接触”这项尖端科学技术的受试者,他觉得十分荣幸。 2001年12月14日上午,在博爱医院院领导的陪同下,清华大学“脑机接口”课题组的高上凯、洪波、高小榕等专家,带着他们研制出来的、他们称之为“环境控制器”的一整套设备,来到医院见到了王博。简单的沟通后,王博戴上了一顶连着连着好几根线路的帽子——他们称之为“电极帽”,轮椅前的桌子上,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戴好电极帽之后,试验开始了。王博静静地坐在轮椅上,开始集中精力“想像”着在笔记本电脑上移动鼠标,“上、下、左、右”……随着他的思维有意识的活动,电脑上的鼠标箭头竟然根据王博大脑里发出的指令,乖乖地移动着…… 移动鼠标的试验结束后,王博带着那顶电极帽,又开始进行第二组试验——用大脑发出的命令,直接控制电视机的“开”、“关”、“调频道”、“调音量”试验。一台断开电源的电视机静静地放在桌子上,王博集中了一下精力,开始在大脑里“想像”打开电视电源按钮的动作,他的思维集中起来后,“啪”的一声,那台电视机的电源按钮打开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正在播出的频道;之后,王博的大脑又逐一进行了“换台”、“调整音量”等的“想像活动”,电视机就像有一个遥控器控制着那样,尽管有些迟缓,但最终还是在接受到这些信息后,按部就班地顺利完成了这些“操作”,直到“关掉电视”。 “成功了!”高上凯教授看到这个情形后,环视了一圈儿她的同事们,松了一口气说。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