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散文欣赏》济南印象 |
范文 | 近年来,由于保泉工程的到位,号称“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一直持续喷涌,始终没有完全断流。看来,济南的泉水复涌,给济南人和游人带来的不仅是欢乐,更是激起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大明湖冬韵。冬日走在闻名遐迩的济南大明湖畔,看游人在茫茫的迷雾里湖中泛舟,寒风阵阵吹拂着脸颊,午后的阳光穿过雾气,照耀在湖面上波光闪闪。 眼前,是一片静静的湖光山色,在萧瑟冬日里却显示出勃勃生机,看那水波氤氲中荡漾着冬日的夕阳,将四周渲染地格外静谧与温暖,此时此地更需要在波光粼粼的律动里飘起一曲美妙的音符,让人们久久地沉醉于这浪漫的诗情画意中。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全城涌出的泉水有百余处,其中名泉七十二处。大明湖即是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满时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较固定的水位。此外,大明湖具有“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之谜。 经人介绍,大明湖公园面积86公顷,其中湖面46公顷。湖上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六处,公园里的自然景观优美宜人。冬日漫游明湖,湖水依然是波光粼粼,鸢飞水鸭跃,鲤鱼翔浅底,远远地眺望游船穿行在湖心。隆冬季节,风吹的还是很和缓,置身于大明湖湖畔,仍是心旷神怡。冬季虽然没有春天的垂柳青青,夏日的满池荷香,却也是水波缥缈,败柳摇曳,湖池里一派暖暖的色调。 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荷盛时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优美风景的最好写照。公园里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北极庙等三十余处名胜古迹掩映于绿树繁花之间,显现出悠久历史文化的厚重。 大明湖是一个天然湖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隋唐时名莲子湖,历水波,宋时曾名西湖,到金元时始称大明湖。公园内碑刻石碣较多,其中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尤为显著,为清代何绍基所书写,另有铁保书对联,何绍基、翁方纲等的碑记,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我端着照相机拍照,冬天的夕阳毫不吝啬地照在湖面上,湖边一蓬蓬昔日朝气蓬勃的青荷,此时奇特地幻化成曼妙的几何图形,依然散乱地覆盖在清澈的湖面上,湖水波光粼粼,残荷惟妙惟肖。不算凛冽的寒风吹来,往日的翠柳已变成败柳秃枝在迎风招展,似在摇曳着风情万种,水映枝条荡漾,风裹雅趣助兴。 平湖上的拱桥,在落日下尤显恬静,淡雅,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眺望湖心的垂柳,在风中尽情妩媚摇曳,柔情多姿,温柔的风姑娘将枝条吹地婀娜动人,轻曼俏丽。望着眼前的迷人景色,我惟有陶醉了。 重游千佛山。济南千佛山,海拔285米,记得还是在我小时侯曾经爬过。它东西横列在城南耸立如屏,峻山风景秀丽旖旎。前不久得空遂乘车前往,买门票从山北侧正门开始攀登。冬日拾级而上,登山路盘旋蜿蜒回环,两侧松柏夹道而立,寒风凌厉疏枝摇曳。因时间紧迫,攀登时我一路小跑汗水涔涔,很快就登上山顶。山东境内著名的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南部偏东之处,离市中心不远。登峰眺望,千佛山峰峦连绵起伏,林木森森怪石凸立,恰似济南的一道天然屏障。 千佛山古称历山,亦名舜耕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称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我沿盘山道西路登山时,途中遇有一唐槐亭,亭旁一株古槐参天,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半山腰还有一彩绘牌坊,名曰“齐烟九点”坊。当我兴奋地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时,不远处的大明湖闪闪如镜,隐约可见的母亲河——黄河玉色如带,高楼林立的泉城景色一览无遗。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兴国寺后的千佛崖上。兴国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增建,规模渐大如此。寺门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弥化”四个篆体字,每字约有4米见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年代悠久,具有非常高的鉴赏与艺术价值。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俗称“大佛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