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让“加班文化”上升为企业精神 |
范文 | 如何让“加班文化”上升为企业精神 另外一方面,中国人的压力太大,房子、医疗和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压在中国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中国人的安全感很差,所以必然比较短视,这不是中国员工的道德品质问题,而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性,教育的功利性,让那些新入职场的人往往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谁给的钱多给谁干,忠诚度很低,敬业度不够。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必须要看到中国员工的现实问题,要能理解中国员工的需求和危机意识,不能与日本员工做简单的对比而产生中国员工不敬业的结论。 总的来讲,日本企业的加班文化是一个系统,不是单靠员工的觉悟,它是建立在一种高度危机的社会意识之上,以自强不息的日本大和文化为根基,拥有一套良性的企业保障机制,从而塑造出了一种拼命工作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我们中国企业要学习别人的精神,还真不是一两句口号就可以的。 企业如何塑造自己的“加班精神”? 我是推崇加班精神的,但我并反对加班文化。加班精神是好的,是一个企业努力向上、不断超越的气质和个性,它要融入每一个员工的内心。但我们不要盲目地提倡所谓的“加班文化”,在日本,也有很多员工上班的时候碌碌无为,非要下班后才忙忙碌碌,这样的为加班而加班,为取悦老板而加班是非常不可取的;当然,有些老板以是否愿意加班作为考察员工敬业度的标准,也是不科学和缺乏人性化的。那么如何才能塑造一种健康的“加班精神”呢? 首先,我们要肯定华为公司的狼性精神,但加班文化需要调整。 加班只有成为自觉、自愿,才是良性的加班,外界虽然对华为颇加质疑,但是华为的狼性文化已经深入很多员工的内心深处,因为大家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都不可能四平八稳,都需要血与汗,日本人和韩国人都走过来了,我们中国人呢?当华为公司以一种豪迈之势去打俄罗斯市场的时候,引用了一句二战时期苏联抗击德国的名言:“身后就是莫斯科,我们无路可退!”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中国的企业要走向世界,没有这样的精神何以成功?华为公司不是没有缺点的,这种加班文化并不值得肯定,但关键的是企业要有这样一种不断变革、不断超越的精神,我们也看到华为公司已经出台了加班制度,规定晚上十点之后的加班要提申请。我们相信华为公司能够改变自己一些不好的东西,但如果因此而丢掉这种狼性精神,那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我们需要与员工并肩战斗的领导,而非高高在上指挥员工加班的领导。 很多领导总是抱怨员工不愿意加班,不够敬业,但却没有看到,正是自己造成了这种结果。当一个将军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奖惩分明,它的士兵必然万众一心,心甘情愿为他冲锋陷阵。但我们的很多领导对员工关心度不够,平时高高在上,不了解员工的现实需求,这是我们文化里封建等级意识造成的毒瘤。但日本人可不一样,日本人上班时拼命工作,下班后则拼命娱乐以放松,有时我们觉得日本人极端或者不可思议,但这正是他们塑造团队文化的重要方式。日本人上级象是家长一样,对下级经常呵斥,但是工作之外又能够亲密无间,所以在日本,领导与员工的这种关系也导致了他们比较团结,凝聚力比较强。 再者,要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心理特征,进行中国式管理。 现在的中国文化是很多元化的,虽然传统文化“儒道释”思想对中国人影响颇深,但我认为中国人目前受欧美文化的影响正日益加深,企业用的管理制度大多是西方式的,比如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这些管理方法的背后是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西方文化根本上是一种契约文化,员工与公司是契约式的,注重个体的权力和义务,所以欧美企业的员工强调责任与义务,对忠诚度的要求就低些,但西方人最大的优点在于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规则意识,所以他们的企业很有秩序。我们在推行很多管理制度的时候,薪酬与激励制度越来越是西方式的,但谈到企业精神、员工忠诚度又希望是日本式的,这样的矛盾心态让让我们的很多管理制度效果不佳。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很注意“仁义礼智信”,企业要从这方面入手进行中国式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先动之以情,然后再晓之以理,最后才能绳之以法”。企业领导要塑造加班精神,就要与员工有感情,让员工对企业产生感激之情;其次要讲道理,让员工建立危机意识,引导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工作观;最后还要有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不要忘记为什么华为的员工为什么能承受这么强度的加班,是因为它有非常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说到底,物质是基础。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