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行:对科研与祖国一往情深 文/储英骅
作为自动控制专家,刘思行从上海交大到北京清华,连拿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1994年,刘思行以博士后名义远涉重洋出国治学。开始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讲授汽车方面有关理论。面对满课堂蓝眼睛黄头发的学子,他由衷地为自己的中国籍倍感自豪。那些日子里,相继发表学术论文18篇,引起国际自动控制、测量学术界及汽车业注目。
客座教授对他来说,只是一份兼任而已,正式身份则是研究员。主要是和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进行科研合作,担当车轮定位及方向盘定位系统质量控制课题研究的技术负责人。车轮定位及安装装配两大系统的性能,是决定汽车质量、成本的技术关键,而高精度的车轮自检系统则是它的重要前提。即使在发达的美国汽车行业中,该系统尚未达到100%的自动检测要求,刘思行挑战了这个难题。为了能了解影响汽车的驾驶性能的因素,他设计了一系列试验。为了例证构想的可行性,他不辞辛劳地深入研究了3万辆克莱斯勒的质量问题。1995年10月,他所研究开发的非接触式车轮故障诊断系统终于开始推广。克莱斯勒等装配厂应用后,质量引发的问题大大下降。同时,他还证明了应用激光的有效性,为提高将来应用效率及精度,他引入神经网络及模糊控制等高新技术。对此,克莱斯勒的高级设计师、主管经理一致称赞刘思行对于车轮故障诊断的研发是前沿和高水平的,特别是神经网络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将大幅度提高汽车工业的效率及效益。美国国家基金委专家认为其成果已达到该领域的最高水准。
刘思行对科研工作一往情深,收入颇丰,但生活起居始终一介平民。推开刘家二室一厅公寓房门,一幅中国大地图赫然高悬。休闲时分,刘思行常指着地图中的上海对女儿说:“喏!那就是你的老家呀。”旋即又点向绍兴:“那是你爷爷的祖居啊!”工作之余,每天收看中国央视新闻,他最关心的是两岸统一问题。在欢庆党的十五大日子里,祖国大陆友人寄来了贴有邓小平小型张等纪念邮票的超大型首日封珍品。他挥笔在上面题句:“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日益强大,是我们的共同心声。”他还约请了我国在美留学生、访问学者及教授、研究员24人用中英文签名留念。双亲来美探亲之际,他再三叮嘱父亲别的都不要带,就是捎上中国的小学课本和文房四宝。女儿的英语说的不错,可中文也同样不能输给祖国大陆的同龄人。
大洋彼岸的刘思行情系母校和恩师。他常常打电话、发电邮和写信给上海交大、清华的师友,畅叙别情,交流学术,逢年过节还寄上拜年卡。他十分关心祖国、母校学科发展的进程与动向,及时提供有关国际测量和控制方面的学术资讯,积极酝酿策划中美双方学科、科研合作的立项问题。38岁的刘思行与博导、年逾花甲的著名仪器工程学者张炎华老教授,更是结下了忘年交。他以在美的专业实践,参与编写张教授主编的硕士研究生通用教材《线性系统理论及应用》的应用部分,此书已在全国出版发行。在张教授带领下,刘思行参与研究了“船舶国防预研基金”项目——《自适应控制及鲁棒控制》。1996年,作为第二完成人的刘思行被授予国家部委级“科技进步奖”。期间,他们师生还合作了数篇关于自动控制方面的学术论文,分别发表于中美出版的著名学报、期刊。刘思行已接受母校邀请,将在近期启程回国讲学,探望故乡亲朋好友。
摘自《人才市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