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习作4》教案 |
范文 | 《习作4》教案(通用12篇) 《习作4》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 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 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 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 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 (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 (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 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 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 (1) 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 (2) 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 (3) 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 (4) 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体。) (5) 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第二课时 一、理清条理,练习写。 1、师: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补充。 (1)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 (2)由条理地写,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二、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采用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2、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誊写。 《习作4》教案 篇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写自己最想写的。 2、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难点:充分发挥想象,把句子写具体。 课时安排 建议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语 同学们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最想干的事是什么呢?一定是童话吧,一定也想大显身手,编自己喜欢的童话吧!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编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吧! 二、明确目标 指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 2、按一定的顺序写,把故事讲清楚、明白。 三、资料连接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找出本单元课文中有哪些内容与本次习作的训练目标同步,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这样读与写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四、习作构思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材料,如何入手来写。 1、说说你最想写什么?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2、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提意见,相互改进。 3、鼓励学生要大胆地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 五、资源共享 1、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想好的内容,说说自己最新奇的创意。 2、学生把自己课外收集到的好文章读给同学们听。 六、习作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习作 1、这次习作是让我们编写童话,所以语言一定要生动、活泼。 2、在修辞手法上,可多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使读者更易理解。 3、想象要大胆、丰富,内容要具体。 七、开心练笔 以“我想……”为题。练习写两种不同的开头,同桌相互评议。 八、小节 学生总结借鉴了其他同学哪些好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讲评交流材料,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并试着修改。 二、开心点评 点评上节课交流的材料,重点点评习作的可接见和修改的地方。 三、实践习作 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四、指导修改 指导学生轻声读自己的习作,并尝试试着修改。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评析学生习作 二、习作讲评 从学生的习作中抽两篇进行讲评。可以从学生的构思、立意来讲,以此激发学生的协作兴趣。也可以从精彩的句子、片段入手。当然,对于学生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应该提出修改意见。 三、小结总结 学生畅谈本次习作的收获或一些建议,以完善以后的习作训练. 《习作4》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难点: 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2、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 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 1、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 2、猜一猜,议一议。 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 1、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 2、议一议,比一比。 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四、各自写作,表达体验 学生各人按照自己对两幅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的想象,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讲评) 一、简介本次习作基本情况。 大部分同学想象力丰富,想象合情合理,并能用语言把所编故事写下来,语句通顺,描述具体,情感表达真实自然。 但也有极少同学语句不通,胡编乱造。 二、典型习作集体点评。 利用实物投影仪将作文展示出来,分别点评。 1、语句欠通,表述不清楚的作文。 2、比较优秀的作文。 板书设计: 大胆想象 看图续编故事 内容要具体 叙事要详略得当 《习作4》教案 篇4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范例作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自画像。 1、同学们看了杜小虎的自画像后,都跃跃欲试,回家去画了自己的自画像,今天都带来了吧! 2、老师随即选择几幅,让大家猜一猜。 3、请同学们选出画的最像的一幅,讨论:这幅画的哪些地方最像? 4、请这幅画的作者介绍:怎样画的? 抓住了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方面特点。 小结:要画得像,就得找准人的特点。画画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 (二)学习例文。 1、读例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 2、再读文章,把文章中主人翁的特点找出来并画出来。 3、分析人物有哪些特点? 姓名:杜小虎 年龄:9岁 体重:20千克 身材:身高1.2米,瘦而结实。 表情:笑眯眯 穿戴:蓝色衣服。 爱好:喜欢打乒乓球,喜欢读书。 找重点: (1)要点: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爱好。 (2)顺序:从身材、长相、表情、穿戴到爱好、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 4、教师小结:写人要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来写 (1)我的十分钟。 (2)请同座位互相对自画像提意见,说说对方的特点。 (3)按一定顺序说一说《我的自画像》。 (四)师生交流: 1、有没有觉得难写的地方? 2、重点交流写一个人的外貌应该怎样写? 要抓住一个人的特点,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五)品读范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写草稿。 1、教师巡视,拿一篇习作读一读,大家猜一猜。 2、师生共同“评评看”,肯定,表扬优点,指出缺点。 3、我的十分钟。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三)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桌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四)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五)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六)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 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板书设计: 我的自画像 要点: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爱好。 顺序:从身材、长相、表情、穿戴到爱好、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 范文一: 我的自画像 我是个可爱又温柔的小女孩,今年九岁了,我有一个好听的小名叫“欣欣”。 我有一头自然的黑中带黄的长发,时常扎着两只小辫子。两条弯弯的眉毛,就像柳树叶一样,可漂亮了!眉毛下面上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像两个圆圆的大葡萄。一个小巧灵珑的鼻子,樱桃似的小嘴能说会道。我一笑起来,就会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不胖不瘦的身材,非常苗条。我喜欢穿红色、粉色、蓝色的衣裙,因为我穿裙子真的很好看,就像一只美丽的花蝴蝶。 我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做的手工又好看又好玩,我还喜欢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比如掠衣服、洗碗、擦桌子等,我还喜欢画画、写书法、更喜欢看课外书。 我特别喜欢画水粉画。等我长大了,一定要画出故乡的江南风情,画出祖国的壮丽河山,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范文二: 我的自画像 我今年9岁,身材矮小。我有一张红苹果似的小脸,淡淡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不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灵巧的嘴巴,一见家里有客人,就连忙打招呼,大家都说我有礼貌,就因为这样,妈妈还给我起了一个绰号“小八哥”。 我喜欢穿有“舞”字的衣服,因为我喜欢跳拉丁舞。前年,我因为跳舞好被老师在我额前贴了个“舞”字。下课了,同学们就老喜欢在我面前转转。我大吼了一声,一下子把他们吓跑了。哈哈!同学们说我的声音像一只老虎在睡梦中打鼾。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我是谁吗? 《习作4》教案 篇5习作2 [教前思考] 本次作文是要求作者观察一种小动物,然后写下来.在这里,教材的要求更为明确了,要求学生"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它的动作.观察动作要仔细,要有耐心,有时要反复观察.比如小鸡吃食,公鸡打鸣,鹅鸭凫水,猴子嬉戏,鸟儿飞翔等等.然后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适当地打比方.当然也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作文要求十分明确,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要求,把握观察与写作的方法,通过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导入. (1)那位同学家养有小动物,请你介绍一下你家的小动. (2)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你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教师适时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二,观察体验 1.展示你喜爱的动物.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画出它的外形或找出它的照片,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有顺序地说说它的外形. 2.抓住特点说具体. 抓住你所喜爱的动物的一二个特征说具体,先小组交流,再班上交流.(学习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3.交流与动物的关系,表达情感. 你与你喜爱的小动物有过怎样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说说你所如何表达你爱小动物的 4,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三,评改交流 1.小组评改. 2.班级交流. 小组推选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 四,学生修改誊写. 五,习作讲评 总述:本次作文,同学们都写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都能抓住动物活泼可爱的特性来写.一些同学较好地对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作介绍,可以看出这些同学为写好作文查阅了不少资料,值得大家学习. 但本次作文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一些同学没有处理好记事与动物的介绍,缺少对动物的描写. 展示几篇习作,分组进行评析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我家的花母鸡 汤冯哲 我家养了许多鸡,超级可爱!但在这里我要特别的写我家的母鸡,因为我觉得母鸡比公鸡漂亮多了. 那只鸡我叫它"白雪公主".虽然叫它白雪公主,但它却总喜欢蹦蹦跳跳,还很喜欢啄我的手指头.不知怎的,它啄我手指头时,不但不觉痛,而且还感到挺舒服呢. 白雪公主很漂亮,全身羽毛都是白白的,头部的羽毛有许多黑色的斑点.在它的尾部,白色的羽毛中点着些斑点,好极了.还有几撮金黄色的羽毛,与白色的相映衬,特别的好看. 还有一只老母鸡,它全身金黄,如美丽的凤凰,特别是尾巴,拖得长长的金黄中带着白边黑点的,又如孔雀.这母鸡特别贪吃,每当给它们食物时,它总是冲在第一个,生怕别的鸡抢完似的,就是那些高大威猛的大公鸡,也让它三分. 看家狗 杨怡静 我家有只看家狗,它活泼,可爱,逗人喜爱. 这可爱的小狗,我就帮它取了个名字,叫"叮叮".它有着那黑珍珠般的眼睛,黑不溜秋的鼻子,乌黑的嘴唇,可爱极了.还有它那雪白的毛,又细又长的尾巴,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叮叮个子不大,小巧玲珑,但吃起来很厉害.我帮它准备了个盘,每餐都要拿去.它的一顿饭,我能吃一天呢.叮叮有个好习惯,也值得我去学习,那就是不剩饭,把盘子添得干干净净的.好像它也知道,农民伯伯种出粮食很不容易.就因为它吃那么多,才有力气帮我们看门跟着我跑.只要有外人来,没与我们主人打招呼,它总是汪汪地叫个不停. 叮叮这可爱的小家伙,我真喜欢它. [教后反思] 《习作4》教案 篇6《习作2》教学设计 习作指要: 1.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同学、老师、家长画张像,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2.介绍画中的人物,用文字为别人画张像,写一写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3.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要求: 1.观察例图,学习例文,揣摩例图和例文是怎样抓住任人物特点来绘画和协作的。 2.彷例,为同学、老师、家长和想象中的人的画像,并学习例文的写法来写一篇作文。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任务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介绍自己画中的人物,写出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难点: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一位同学走出教室,师问:刚才走出教室的是谁? 2.讨论:说一说他的外貌以及穿着打扮。 3.请这位同学走进教师,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师问:你能把他画下来吗? 4.教师指导:我们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二.画像指导 1.(出示武建设同学的画像),你们看,这就是赵建设为他的朋友武建设画的画像,谁来说说武建设的外貌?(这是他的外貌特征) 2.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武建设有什么爱好吗?(这是他的特点) 3.我们在画的时候,要把人物的特点画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谁。 4.学生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别人画像。 三.例文引路 1.小作者是怎么介绍武建设同学的这些特点的呢?我们来看看赵建设同学写的作文。 2.指名一生读例文,其他同学认真想,想一想:小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武建设同学的特点? 3.学生讨论,指名交流。 4.教师小结:介绍画像中的这个人,可以写他的外貌,也可以写他的性格和爱好者,但都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 5.学生分别练说自己画像中的人物。 6.集体交流。 7.教师评点指导:为抓住人物的特点,在介绍他的性格、爱好时,可举一两个例子。 四.学生习作 1.明确要求:向大家介绍画中的人物,要抓住他的特点,写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等,也可以举一两个例子,语句要通顺,要把话说清楚。 2.习作顺序:先介绍他的外貌,再写他的性格、爱好。每写一部分用一个自然段,要有条理。 3.练习成稿,修改评议。 《习作4》教案 篇7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五年级作文教案《习作2 风波 》。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以“风波”为主题,写一篇记事的文章。 2、要写明记事文章的四要素,注意细节描写。 3、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情感目标:能从习作中受到一定的教育或启发。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选准事件,是偶发的矛盾、误会或纠纷。 教学难点:过程叙述要清楚、有条理、注重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一、指导审题。 让学生明确“风波”就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矛盾、误会或纠纷过程,紧扣文题选材。 二、学习材料,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指导语。 2、同桌交流读懂的内容。 3、汇报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三、指导立意选材。 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事,为什么要写它。 四、草拟写作提纲。 1、 一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是段落提纲。 2、口头交流写作提纲。 五、起草成文。 第二课时 一、评改习作。 1、评改要求: (1) 所选事件是否符合文题。 (2) 事情经过叙述是否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有细节描写。 (3) 结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是否符合实际。 教 学 流 程个性化设计 (4) 语言是否通顺准确。 2、选择典型习作,由作者读给大家听,并按评改要求评议。 3、启发学生自我修改习作。 二、抄写成文。 《习作4》教案 篇8教学要求:能自选或自拟题目,通过一两个事例,写写自己最得意的长处﹑ 本领。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习作范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或本领,谁能说说自己都有哪些本领和长处? 2﹑师:那么,你最得意的长处和本领又是什么?说给同桌听听。 二﹑自读例文,感悟写法 1﹑师:今天就有两个小朋友也把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或本领写了下来,让我们来听听吧! 2﹑师出示范文,指名朗读。问:小作者各写了自己什么本领和长处?小作者是怎样把最得意的地方写清楚,写具体的?把你认为写的好的地方画一画,读一读。 3﹑生自读自画,分组交流自己画的这些地方好在哪里? 4﹑师指名汇报并相机引导。 5﹑师生总结写作要领。 三﹑教师引导,提出写作要领 1﹑师:从内容上要把“最得意的”就是最自豪和骄傲的,超出别人的,也是别人感到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的,易受感动的地方写出来。 2﹑师:那么,怎样把这些地方写好? 3﹑生分组讨论写作方法:重点突出,内容具体,抓住细节,生动有趣,表达心情。 四﹑尝试运用,口头习作 1﹑生分组根据提示口头习作。 2﹑师指名练习口头习作,师生评价修改。 五﹑学生习作,交流评议 1﹑生自行练习习作,分组交流评价。 2﹑师指名念读习作,师生口头修改评议。 第二课时(作文评讲略) 《习作4》教案 篇9教学目的:修改习作,完善习作 重点难点:修改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习作初稿 1、学生朗读习作初稿 2、学生欣赏,习作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 3、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说说是怎样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 4、提出修改意见 二、学生修改习作 1.欣赏自己的习作,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 2.检查习作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3.进行修改 4.小组内交流评议 5.再次修改 三、誊写习作 将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四、示例。 霸道的“皇太后” 我特别喜欢母鸡,家里曾养过六七只,其中一只又大又霸道,人称“皇太后”。“皇太后”全身披着金黄色的“披纱”,头戴一顶鲜红的“后冠”,还有一对灵敏的小眼睛,可谓神气十足,威风八面。 记得有一次,我抓了一大把米喂它们,“皇太后”扑扇着翅膀飞奔过来,最先抢到我的面前,那眼神似乎在说:“小主人,你来得正好,快喂喂我吧!我都快饿死了!”见它这副馋样,我乐悠悠地把米放进槽里。“皇太后”立即跳到槽前,做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它专挑大颗的吃,吃一阵后又转过头冲着别的鸡“咯咯”地叫,好像在说:“急啥,等我吃饱了再说……”瞅准一个空子,“黄妈妈”偷偷啄了一颗掉在地上的米,正想啄第二颗时被发现了,“皇太后”一下跳到“黄妈妈”的背上,用力地啄着,“黄妈妈”疼得直叫唤…… 还有一次,“皇太后”边散步边“咯咯咯咯”地哼着小曲。或许是它饿了,当它看到邻居家的聪聪手中的牛肉干时,眼睛都直了,迟疑了片刻,就向聪聪手中的牛肉发起了猛攻。聪聪连忙追打“皇太后”。“皇太后”见势不妙,蹿进了旁边的竹林里。它不甘心地拍打着翅膀“咯咯”地叫了几声,好像在说:“可恶,你这个小毛孩连我也敢打!”聪聪刚放下心来,正想把牛肉放进嘴里,“皇太后”又来了。这次,它更大胆了。只见它气冲冲地拍打起翅膀,伸长脖子敏捷地往上跳,边跳边啄。牛肉没啄到,聪聪的手倒被“皇太后”啄破了皮。聪聪边哭边拾起地上的石子狠狠地向“皇太后”扔了过去,“皇太后”见无机可乘,只好灰 溜溜地逃了。 哎!我家的“皇太后”就这个德性,谁叫它是“皇太后”呢? 《习作4》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并能把事情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揭题大亮相 1、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用心地去观察,你就会有许多新发现。最近,你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呢? 2、例文引路 严晓敏同学也有了自己的新发现,并写下了《红豆、黄豆我来分》。 3、这次作文,就请你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发现的快乐吧!只要是你自己的发现你就可以写,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拟定题目。 二、原料大配送 1、小组讨论:我最近的新发现。 2、启发点拨:自然界有很多神奇的奥秘,生活中不断涌现新的亮点,作业中新的解法,生活中新的想法等,都可以是我们的新发现。 3、明确要求:写清楚发现的过程,用第一人称“我”来写。 三、结构大比拼 1、讨论:严晓敏同学写自己的新发现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集体交流:指名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3、提示:你的新发现的开始、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从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或得到什么收获? 4、再按要求进行交流。 四、实地大演练 1、各自练笔,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 2、小组交流,汇报。 3、评选班级“小诺贝尔“奖,鼓励学多动手实验,多观察发现。 《习作4》教案 篇1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能及时地用文字或照片,把生活中捕捉到的能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 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以及我们的身边处处有作文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画面,有些让人感到快乐,有些令人感动,有些让我们潸然泪下,也有些让我们触目惊心…… 那么,在你印象中,有没有这样的情景出现过呢? 二、说一说 1、创设情景(按顺序出示林雨涵同学拍的照片)你们看,这是一组抓拍的镜头。 (1)看第一张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那只倒地的燕子,你可能会想些什么? (2)看第二张照片,你又看到了什么? 谁能把画面描述得再详细些? 如果你是那只燕子,又会想些什么? (3)再看照片,看着那回头的燕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真实的情景? 2、小组同学选一张照片,互相练说当时的情景,看谁说得最动人、最仔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学生推向前台,引导学生谈话,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入无拘无束的习作状态,使学生感受到习作之乐。 3、教师小结:假如我们能把这些真实的情景和当时的想法用照片或文字记录下来,打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了。我们一定要养成写生活笔记的好习惯。 三、议一议 1、再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哪些人、事、景、物给你留下了最深的感受呢?(学生自由回答) 2、小组交流。 把你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要做到说真话,吐真情。(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片,准确地把握图意,通过合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做到说写结合,图文结合,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过程: 一 谈话 上一节课,同学们能把你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要做到说真话,吐真情。 二 写一写 1 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景写下来。 指导学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说,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 学生进行片段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 评一评 1、小组评析。重点指出病句,可引导学生抓住习作要求,看看同学写得怎样。 2、集体评议,投影仪出示图片。 四 学生修改作文。 誊写作文。 [1] [2] 下一页 课前思考: 本次习作,前面由前景学校的教师上过,那位老师的思路比较清楚,学生能够将照片变成一个完整的场景,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只是,我感到学生的思路可以再开阔些,并不一定要写书上的照片,我们也可以写一些学生亲眼看到的、亲身经历的,我想这样会更真实、更感人吧!还有,在习作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巡视,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一篇不错的下水文: 燕 子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 狂风过去,耳边依然是“沙沙”的细雨。我睁开眼,只见在空旷的路边,躺着一只湿漉漉的燕子。它的双翅紧收,头无力地倒向一边,曾经闪烁着光彩的眼睛此时已耷下了眼皮。细雨温柔地拍打着它,残留的阳光为它的羽毛涂上一层幻彩,只是它却永远地失去了生命的颜色。 我正在为它扼腕,却听“扑楞楞”一阵,路边又降落下一只燕子。它急切地一跳一跳,很快靠近了那已死去的同类。它深情地注视着那逐渐变凉的躯体,在它的周围不停地查看着。忽然,天地间响起一声清脆而凄凉的燕叫声,叫声直透我的心里,与此同时,那燕子猛然张开双翅急速拍打起来,很快旋起一股风,那风吹起了地上的羽毛!一刹那间,我和那只飞来的燕子都以为:它活了!于是它更起劲了,不停地呼唤着,翅膀不停地拍打着,那样子仿佛在说:“快起来,快起来!我们走吧,我们走吧!”我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怜悯:可怜的燕子,它怎会知道,死去的燕子是再也不会复生的。 不多时,又飞来一只燕子。这只燕子对着地上的躯体叫了两声,又转身对着那只燕子叫唤着,似乎在对它说:“走吧,天已经晚了,我们先走吧。”然而,那只燕子却一动不动。 灰蒙蒙的天空依然下着细雨,马路上依旧还是两只燕子,一只躺着,一只站着。它不再激烈地拍打着地上的躯体,也不再呼唤,只是等待,默默地等待,等待它的睁眼,等待它的起飞。它静静地望着,身体紧靠着它,也许它还想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它的冰凉。细雨打湿了它的羽毛,马路上两只燕子的光芒交相辉映,我的眼前照耀出一片奇异的光圈,那是生命的光圈。 夜幕降临了。太阳收起了它最后一丝余光。终于,那只燕子绝望了。它耷拉着脑袋,慢慢地离开了死去的燕子。猛然间,它又停住了离开的脚步,回过头,长久地凝望着那失去了光彩的躯体。我不忍再看下去,抬起了眼睛。等我再看时,燕子已不知飞去了何方,眼前依然是那只死去的燕子。 对于我来说,猜测它们是同伴,是夫妻,还是母子,其实已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着那样深厚的感情。燕子虽小,却并非没有感情,某些时候,它们的行为还要使我们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感到惭愧。小小的燕子和我们相比,简单了许多,却也许更有情。燕子尚且如此,我们人又该如何呢? 课前思考: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我每次指导学生的看图作文,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观察;先中间后四周;从主要到次要等顺序观察。再整体了解图意,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顺序提问;如图画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几个人?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指导有条理地回答,并启发学生从人物中想象图中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当时发生的事情,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学生从认真观察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上,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动脑筋,都能得到思维的训练,我根据图画的内容设计思考性的问题,并把好的问题出示,让学生一过看图, 一边讨论。 授后小记:(第一课时) 我先请学生读例文开头,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提供的一组照片。再观察之前,先跟同学说明这六张照片是作者在生活中捕捉到的一组真实场景,作者为燕子之间相互关爱之情深深感动,不仅拍了下来,而且写了一篇短文。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每一幅图,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这只是让他们把图上面的内容简单说一说。然后再小组合作,把照片上的内容说具体、说生动。然后按顺序,请每一组同学说一幅画,让其他同学评价,老师适当地作指导。在描述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看法,我让大家再一起讨论,不要求统一,只要合理就可以了。 授后小记:(第二课时) 这堂课上,我让学生交流他们写好的文章。在交流的过程中,首先,要让他们明白,按照照片的顺序,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合理组织情节,注意具体描述小燕子动作、神态的变化。可以对照片中的硝烟子的心理活动及情节发展展开想象,注意要让自己的情感融入情境,努力走进小燕子的内心世界。淡然,有的同学选择自己在生活中捕捉到的情景,作为素材写下来,也可以。 教学反思(第一\二课时) 小学习作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指的是习作教学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情感的和谐、内心的体验,在整个习作教学过程中关注着人的成长,人格的健全与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要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发展思维,在“求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真”,用“心”行文,写出情真意切、打动人心的习作来。 生活是作文之本。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素材。”对于正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是首要的,让他们在心里真正地认为:习作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笔记录下来。本次习作就应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 授后小记: 从学生的习作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利用今天的两节课,重点对学生进行习作的修改,并将学生习作中比较好的拿出来讲评,也将习作有明显而普遍问题的习作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学习,防止相同的毛病出现。 上一页 [1] [2] 《习作4》教案 篇12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围绕“漫画”老师去写习作。 教学重点 能突出老师的特点,能用具体事件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突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围绕“漫画”老师去写习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接触过很多老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怎样才能把老师的特点写出来呢?我们这次的习作就是:“漫画”老师。(板书:“漫画”老师) 二、审题指导。 1.读题目。(出示课件2) 思考:看到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板书:老师漫画) 2.这次习作,你应该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突出老师的特点具体事件) 3.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突出老师的特点呢? (板书: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方面突出老师的特点。) 4.你怎样理解“漫画”呢?(出示课件3) 师:要突出特点,普通的地方可以忽略,要把体现特点的地方浓墨重彩地描绘、刻画,这样会使老师的特点更加突出,使人印象深刻,也符合了“漫画”这个主题。) 三、组织材料。 1.要求:(出示课件4) (1)确定你要描写的对象,也就是先确定要写的老师。 (2)想一想:这个老师的特点是什么? (3)想一想:在他身上发生过哪些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 2.汇报自己所选材料。(出示课件5) (1)请写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评价。 (2)请中等和写作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汇报,同学们和老师及时做出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加以指导。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6) 师:刚才,我们确定了写作的材料和方向。那么,怎样才能使“老师”这个形象丰满呢?请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总结:我们除了要描写老师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内容外,还要通过典型的、具体的`事件来突出这位老师的特征。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才会更丰满。 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7) 根据刚才组织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人物外貌的特点凸现出来,要突出事件的主要内容,力求生动,能吸引人。 六、小结: 这节习作,我们给老师“画”了一幅“漫画”。在画漫画的同时,我们要抓住特点,同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习作中。 (板书:融入情感) 板书设计: “漫画”老师 老师漫画 突出老师的特点——具体事件 突出特点——外貌、衣着、性格、喜好 融入感情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