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
范文 |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一 学习目标: 1 认识“扰、诊”等五个生字,会写“扰、欲”等八个绳子。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三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1 谈话导入 :“一颗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中国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段落,篇章读给大家听? 2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3揭示课题: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我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生命》。(板书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2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个事例加以概括,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共同进行评点。 三、 自主选择,研读课文: 1 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 2 把喜欢相同事例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视学生多少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请每组学生自己推选学习组长。 3 明确学习小组任务及要求。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重点研读本组选择的事例,推敲作者在事例中蕴含的深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找出含义较深的语句,揣摩其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3)阅读其他两个事例,画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 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自主品读:轻声读课文,反复诵读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或语段。 2 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知道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 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1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表达方法和语言上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 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1举行朗读比赛:选择自己下换的段落 ,比一比谁读的好。 2联系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浓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请你们联系背诵。 3积累名言 4布置作业 :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充分阅读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 3.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培养学生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 学生能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爱生命。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虽然刚刚认识,但我觉得我们已经是朋友了,大家说,是不是?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大家愿不愿意?好,请大家双手捧胸,双眼合闭,静心感受或聆听自己的心跳,然后读读自己的感受。(是的,活着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生命就是有归律的心跳。) 2.那生命还是什么呢?我们大家来欣赏几幅图片,但同学们也不能白白地欣赏,我是有条件的,条件是你观赏了图片后,请你告诉我,生命是什么? 3.是啊,正因为有了这多姿多彩的生命,才有了这个丰富多彩,五彩斑斓的世界。那么在中国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眼里,生命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她以生命为主题的文章《生命 生命》。 设计意图:本设计着眼对文本含蕴的充分挖掘,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维。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多频道”运作,形成“未有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认真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3.思考:文中的哪几件事情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学生自由读课文。) 4.检查反馈 (1)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难读的语句?(交流,抽读,正音。) (2)文中哪几件事情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感悟到了什么? 课堂小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 )。( ).( )等几件小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 ),但是,我们却可以让( )体现出( )。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过好“认读关”,扫清生字词障碍,读通、读顺全文;然后再经历“学生与文本初步的对话”,通过对全文事件的链接,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以“文中哪几件事情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为切入点,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板书,提纲挈领,凸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 三、精读课文,感受生命 1.这是三件及其细小、极为普通的事情,但作者却通过这三件小事向我们传递了她对生命的感悟。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说说你是从那些文字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含义?把自己的感悟写在空白处。 2.交流讨论、体味语言文字,教师于交流中指导学生朗读。 (1)从第一个事例你感受到了什么?从那些词语体味到的。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跳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从三个感叹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能把小飞蛾的求生和作者惊叹读出来。 教师小结:当小飞蛾在生命面临严重威胁时,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 你有没有看到过像“小飞蛾求生”的这种生命现象? (2)当小飞蛾因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生时,那砖缝中生长的小瓜苗又给你怎样的启示呢?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是从那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它仅仅只活几天。” 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当你看到这样的一株小瓜苗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感情?谁能读出小瓜苗的倔强和对小瓜苗的敬佩之情。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看到像小瓜苗那样顽强生长的生命现象? (3)刚才,我们都静听了自己的心跳,为什么一次小小的心跳也能引起作者深深的思考呢?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杏林子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读-品、读-思、读-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并拟定了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框架,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悟和表达生命的意蕴,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促使其语文素养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四、交流讨论,理解真谛 1.作者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这种折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作者很有可能会感到活着是一种负担,还不如死去,但是当作者发现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时,当她看到一棵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泥土的砖缝中生长时,当她亲耳听到自己的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时,作者深深的思考。 2.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能结合杏林子的生平来读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教师小结:杏林子就是一个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她的生命是美丽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想使自己的生命光彩有力,就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无论构成生活背景的是快乐还是痛苦。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通过交流,点击“中心”,收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五、拓展升华 1.学到这儿,我想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多的认识。其实,社会生活中也有很多能引发我们思考“生命”这一话题的人或事,谁能来说说? 2.你打算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 3.如果让你给课题加标点,你如何加?为什么? 4.小结:文章可以结束,课堂也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青春的生命不必像张海迪、海伦、杏林子那样有太重的负担。我想说的只是,每个人都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灿烂的阳光下!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精神,根据学生与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由此而设定的教学目标,努力将“一言堂”转变为“多言堂”,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六、作业 1.课下准备一篇读了>后的感受,第二课时交流。 2.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设计意图: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把握了语文生活化的精髓,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 生命有限 瓜苗不屈向上 静听心跳 价值无限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3这次的教学磨课活动暂告一个段落,掩卷沉思,收获颇多,既收获了喜悦,也收获了深深的遗憾。 在教学环节上,和以往不同的是,导语采用杏林子的诗开头,然后让孩子根据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读读课题,此时孩子们的理解是浅层次的,读出的语文味道不浓,没关系,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孩子理解的会越来越深,读的也越来越精彩! 第二个环节是初读课文,检查生词。课件出示弹、蹋、暂易出错的多音字及平舌音,一个读完后,再找一个领读。然后概括小标题,板书完之后,进入深层次的学习,精读第一个故事“飞蛾求生”,这个故事要让孩子读出自己的感受,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说说原因,自己再读出来,老师一次次引导读,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印象深刻的词语:挣扎、极力。让孩子读出飞蛾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齐读。之后再创设两种情景:你就是握在别人手中的那只飞蛾,你会怎么想、说、做。让孩子读出这种感受,一定要读出挣扎,读出极力的感受,再次齐读,感受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最后,全体师生一起带着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和渴望一起读生命生命! 下一个环节老师先总结第一个故事的学习方法,然后放手让孩子合作学习“瓜苗生长、静听心跳”,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这个环节完之后,应该出事感动的句子全体读,读出顽强,不屈向上的精神。静听心跳也是如此。 下一个环节是说说自己生活当中被一些生命感动的故事,交流两个,老师找出三幅画面看后说说。积极评价后(你们说的太精彩了),说到这里,引出对杏林子的介绍,进而引出杏林子的人生感悟,然后指名读,齐读,说说自己的感悟,进而引出杏林子的人生信念,激励学生和在座的老师应如何对待将来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不幸,要有自己的坚定信念,鼓舞着自己,鞭策着自己勇敢地活下去,不断的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而不是懦夫! 最后,全体同学庄严宣誓,承诺。再次呼唤生命生命! 整个教学环节紧凑,气氛庄严又热烈,感觉自己的人生使命感特别强烈。我上完这堂课,实际上我也是勇敢的向自己挑战,刚开始,我担心上不好这堂课,但是,我上完了课,最终我战胜了自己并超越了自己,我有这样的勇气,就是因为读完了杏林子的故事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杏林子顽强的同病魔作斗争,她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还这样珍惜生命,杏林子这种热爱生命,珍惜时间,顽强不屈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健康人要学习,要具备的的吗?人是有惰性的,我们要战胜自己的惰性,这本身就是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通过这次上课,同样让我感受到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积极,跟不上,变化少。组织语言的能力要继续加强,有些环节训练得少,效果不好。如:第二、第三个故事,读的少,读得不到位,指导跟不上,上课时,过于紧张,这一切说明,训练的机会少才导致失误多。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4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学生讨论明确:飞蛾生之欲望生命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 心跳生命珍视奋斗 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三、体验与反思 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四、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教后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5【我们要完成】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正确看待自己生命的价值。 【一句话说课文】 课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通过这三个事例充分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吧】 1、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成员相互监督检查字词过关。 2、你知道“生命是什么”了吗? 3、课文中讲述的三个事例,你最喜欢哪个事例?说说你的理由。 【我的感受】 1、读了本课后,你想跟大家说些什么啊? 2、想一想,生活中你做到“珍惜自己的生命”了吗? 【我们的课外书】 “读读想想”里[美]爱尔斯金的《做时间的主人》,123页。 【试一试】我是______________ 谢谢你的评价!___________ 1、看拼音写词语: yù wàng zhuó zhuàng chén wěn ( ) ( ) ( ) zhèn hàn duǎn zàn zhēn xī ( )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听诊(zhěn zhēn)器 糟蹋(tā tà) 动弹(tán dàn) 外壳(ké qiào) 3、按课文原意填空: 虽然生命_________,但是,我们却可以让_________的生命体现出_________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__________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________________。 【看我自己的】 1、搜集与生命相关的精美语段。 2、仿照这篇文章列举事例的写法自己写一篇小练笔,主题可以为诚信、善良、时间等等。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6黑龙江省宁安市综合中学 初中部 郭雪峰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抓住主题或关键词,细致地研究课文。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改变粗枝大叶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抓住主题词关键词,深入细致地研究课文。 课前准备: 学生: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可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准备、交流。 教师:查阅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准备投影仪,多媒介体课件。(如有条件的话,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大屏幕投影:奥斯特洛夫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奥斯特洛夫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珍视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今天,我们要借助散文《生命 生命》,再次感受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 学生交流后,教师可补充: [参考资料]杏林子,本名刘侠,中国台湾女作家。陕西扶风人,1942年生,北投国小毕业。12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至今全身关节均告损坏;但写作不辍,先后出版多部文集,让灰心的人鼓足勇气,使畏缩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道路上。她在1980年,当选中国台湾十大杰出青年;1983年获国家文艺基金会散文奖;1990年获吴三连社会服务奖。于1982年创办了伊甸园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全中国台湾一百万残障朋友服务,把自己的爱心实践出来。 主要作品《另一种爱情》、《生命之歌》等。《生命、生命》一文,选自《可林子作品精选》。 三.(一)整体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或(有条件可制作朗读课件)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2.请学生放声自由读课文或模仿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读课文过程中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二)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问题: 1.作品《生命 生命》讲述了哪三个事例?引发了怎样的思考?请从文中指出相应的主题词。 2.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例子举的都有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3.三个事例、三点思考的侧重点有什么区别?试就这些思考再从生活中举出一、两个事例 ?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体验,锻炼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上问题,在学生读文后,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然后由学生发言,同学之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点拔、引导。 [教师小结] 1.三个事例 a、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 b、香瓜子在墙角的砖缝中长出一节小瓜苗。 c、“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 主题词分别是a、生之欲望。 b、生命力。 c、生命。 三点思考 主题词分别是a、意义。 b、价值。 c、奋斗。 2.说明世界上任何卑微的生命都有顽强的生命力,更何况人了。学生谈不透时,教师可引导:作者举的动植物的例子都是不起眼的小生命,为什么不举狮子,大象等庞然大物、只说小飞蛾?不举参天大树,只说一棵小瓜苗,这样排序说明了什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3.三个事例分别侧重于生命自我珍视,生命的诞生和生命活动。从三个事例中引发对生命的三点思考:a、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b、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c、珍惜生命、时间,不懈努力。 举例要切合课文内容,例如雷锋的例子切全第二点思考;张海迪,桑兰等又较切合第一点思考;而作者杏林子,张海迪又较切合第三点思考。 (三)自主质疑 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1)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教师可参与讨论,适实指导。(2)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来,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点拔、明确。 问题探究:(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大屏幕投影问题: 1.课文中先说小瓜苗“长出小苗,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后边却说“它仅仅活了几天”两者是否自相矛盾? (引导回答时,有两个切入点(1)为什么能“茁壮成长”?(2)为什么死了?) 2.作者开头写小飞蛾的例子,强调其“小”,什么目的? (任何再小的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3.如何理解“从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是短暂的人们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尽量多做有于益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事,使生命更有价值)。 4.“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有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这表现了作者有怎样的精神?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具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鼓励学生各抒已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完善)。 四。比较阅读。 请同学们速读课后同题文章《生命 生命》(美国 克伦沃森)。 思考问题:两篇《生命 生命》,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读文后,小组交流。教师鼓励进行比较,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完全可以尊重各人不同的爱好。要求回答“为什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借此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1.沃森的文章与课文所举的第一例,主旨完全相同,课文从三个事例引发三点思考,沃森的文章则是细致地描写受伤的蜜蜂怎样极力挣扎。 2.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注重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的结合。沃森的文章文学色彩比较强。 五.反思、小结:身患顽症的杏林子从寻常小事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学习这篇文章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从中受到什么教育?(鼓励学生多结合自己的实际共同探险寻人生的法宝,教师多给予激励性评价,尽可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者邮箱: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7[教学设计a]比读设计 创意说明:比读,即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比,其内容主旨、写作特色即能豁然明朗。这种设计要求教师能够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对文章要有一种先行的体验。 教学步骤: 一、熟读课文,整体理解。 第一部分——“事” 三个事例,三种感触: ①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是值得珍视的。 ②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生命的诞生,生命力是强大的。 ③“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 第二部分——“理” 对生命的总体思考: ①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②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情。 ③我不能预知明天,但是我可以利用今天。 ①我不能样样胜利,但是我可以事事尽力。 二、阅读中国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 作品《敬畏生命》,将其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1.粗略感知——用一句话概括两文对于生命的共同认识。 (填充式表述:“的生命是美的。”) 例:努力的生命是美的。 执著的生命是美的。 拼搏的生命是美的。 …… 2.深入探究——比较两文在内容、形式与主题等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1)都有珍重生命、不懈努力,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的意思。(2)题材都是谈生命.都是由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断、小事物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3)写作手法很相似。都是从“我”的认识和感受来写的;都是以小见大,从细微的事物中引出人生的哲理,表达方式的运用也均是以记叙为铺垫,以抒情议论为高潮。(4)两文对生命的本质,都有较深刻的认识。(5)语言风格相似。(6)两位作者都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不同点:(1)主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2)文章选材有所不同。(3)作者的心路历程有所不同。 3.延伸思考——我们应当怎样看待生命,怎样才能不辜负生命? 4.积累警句——将课内外关于生命的哲理警句摘录下来。 例: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杏林子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于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 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张海迪 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海涅 [教学设计b]片断仿写 创意说明:本文先写了三种生命现象,每个现象后面都有作者从中引发的感触,最后用两段文字从总体上抒写对于生命的思考。全文的结构是由事到理,前面列举那些生命现象的三段文字也分别都是由事到理。这些“理”就相当于全篇或全段的“主题词”。用片断仿写的方式学习本文,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写作特色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步骤: 一、掌握特点。 熟读课文之后,帮助学生发现课文的结构特点:全文的结构是由事到理,前面列举那些生命现象的三段文字也分别都是由事到理。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可分男女生两组进行朗读,女生朗读“事”,男生朗读“理”。 二、发现生命。 口头讲述在你身边发现的种种生命现象,谈谈你从中引发的感触。 三、思考生命。 片断仿写:仿照课文的结构特点(生命现象十主题词),由你所发现的几种生命现象抒写你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设计c]发表宣言 创意说明:作者在最后两段文字中抒写自己对于生命的深层思考,表达了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恰如一份生命宣言,是作者向生命发出的真情告白。学习本文,可让学生以作者的口吻来发表这一份生命宣言(可以创造性的扩展表达),还可以让学生发表属于自己的生命宣言。这种发表宣言的学习方法,既能尽量让学生零距离地真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又能将作者的这种思想情感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与生命之中,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珍爱生命,提升生命,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教学步骤: 一、熟读课文,理解内涵。 二、以作者的口吻发表其生命宣言。 先小组讨论,根据课文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情感,集体拟定这份宣言,再由各小组选定一人代表小组公开宣读。 三、发表属于自己的生命宣言。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鼓励积极的人生态度、个性化的宣言,要求深入的思考,力求有独到的见解。 [资料整合平台] 课文背景资料 杏林子(原名刘侠),中国台湾女作家,陕西扶风人,1942年生,北投国小毕业。12岁罹患类风湿关节炎,至今全身关节均告损坏;但写作不掇,先后出版多部文集,让灰心的人得到鼓励,使畏缩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路上。她在1980年当选为十大杰出女青年,1983年获得国家文艺基金会散文奖,1990年获得吴三连社会服务奖。于1982年创办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全中国台湾l00万残障朋友服务,将她的爱心奉献出来。 课文扩读材料 我很重要 毕淑敏 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丝战粟。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 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作为随处可见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 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蜘蛛般飘荡。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合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强度降临于他们的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 假如我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全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惟一。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假如我们离去,孩子就失去淳淳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东南,地陷西北,万劫不复。盘子破裂可以粘起,童年碎了,永不复原。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并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 我很重要。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他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 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 我很重要。 我对自己小声说。我还不习惯嘹亮地宣布这一主张,我们在不重要中生活得太久了。 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 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许诺。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使用建议:毕淑敏以其敏锐的眼光、细腻的笔触,从亲情、友情、事业这三个内容层面,向我们剖析了其个性意识复苏的流程和个体生命闪亮的意义:我很重要。 与《生命生命》一样,本文也是一份响亮的生命宣言。在内容和思想情感方面,它们有着如下共同点: ①都讴歌了生命本身的美好、力量与价值。 ②都表现出一种珍爱生命、追求光明的强烈愿望。 ③都展现了一种生命意识渐渐觉醒的心理历程。 ④都表现出对生命过程的重视与奋斗的决心。 ⑤都表现出对宇宙间每一个不同形式的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无论这生命是怎样的卑微与渺小。 教学《生命 生命》,可以将这篇文章作为辅读材料,增进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使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8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设想: 初一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很深刻,因此本课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并采用讲故事、引名言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难点: 揣摩词语的表现力,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导、学、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整体感悟 1.精心导入(放音乐《命运》轻微播放) 同学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轻的生命被癌症折磨的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的搏斗着。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的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 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文章《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的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对生命对人生的震撼。让我们共同品味作者的文章,感受作者的心灵。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生命,生命 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感悟。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或默记目标内容。 2.感知内容 (过渡)要学习理解解决一些问题,首先应当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因此请学生听读课文。听配乐朗读(可以是教师的配乐朗读,也可以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问题组: ①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可以用简洁的话概括) ②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带领大家朗读,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了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必须亲身去体验一下,带领学生放声朗读课文。 ㈡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以上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驾驭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通过具体的研读,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好的品味,从而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①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 ②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体悟文章的内涵。 ③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④赏析语段中的好词语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同时,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教师引导学生朗读。 3.学法指导 对以上问题大屏幕投影后认真阅读,并教会学生自读和自学的方法。投影出示朗读方法。 朗读方法: ①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②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写作意图,有感情的朗读,从朗读中解决思考题。 如:文章共写了几件事:三件飞蛾求生、瓜子抗争、倾听心跳。 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并品味赏析:允许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划出最精彩、最好的、最能表达感情的语句:用朗读方法进行朗读。学生可以互评,互相观摩学习。 赏析语段中的好词语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如“瓜子抗争”一例中的“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倔强)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十分敬佩)!”能否换用括号里的词?为什么?以此来品味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还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敬佩的情感(因为那是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环境啊);“倔强”只是一种性格,“不屈”不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种品格,一种不畏困难,顽强求生的向上的品格;“肃然起敬”是从心底里产生的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 4.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学生同位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互评,可以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质疑。教师在合作式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性总结: 第一点思考,是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是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㈢体验反思 1.质疑交流 文章结束了,研读学习后有哪些思考和体验? 大屏幕投影出思考质疑题: ①阅读本文后,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对生命有哪些认识? ②我们应当怎样去生活,对生命或人生是否有不同的见解? 学生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质疑,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质疑,教师作答,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教师将本堂课做总结:著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一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自己的诺言,对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坚定的回答。我们的雷锋也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让生命更有意义的颂歌。 学生也可以就我们应如何生活,对生命是否有不同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2.拓展延伸 请学生速读美国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并与本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阅读,思考:两篇文章比较,自己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速读讨论后发言争论。教师评点并总结,指导学生能谈谈为什么喜欢,要求讲出喜欢的理由,以此培养赏析的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9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一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通过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文章结尾直抒胸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对生命的渴望,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课文,目的是继续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来体会“读书要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生活经验来仔细思考含义较深刻句子的意思”的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四年级学生对生命这个沉重话题的理性思考可能很少或者比较肤浅,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人生的问题并且真正有所收获,不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调动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和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充分阅读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教学策略: 重组教材,创设情境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思、议的教学实践中感悟文本,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能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 教学媒体: 多媒体 一、了解生命,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1、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 2、出示坐在轮椅上的杏林子照片并介绍:她患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并且在轮椅上坐了整整五十年。她在回忆中写道:(出示资料)十二岁那年,我得了一场大病,「类风湿关节炎」,不用别人告诉我,我也能从医生和父母脸上看出来,我永远不会好了!我的希望一点点幻灭,我的心一点点死去。我看着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身体的痛苦倒容易忍受,的痛苦是来自内心,我真的要在病床上躺一辈子,永远做一个废人吗?我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我就不要活了。 (1)问:从这段日记中,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杏林子? (2)出示杏林子面带微笑的照片。师:看着这张照片,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杏林子? (3)后来她用这样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过渡:为什么同一个人,前后会有那么大的转变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是哪几件小事给杏林子带来生命的思考?(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 设计意图杏林子的两张照片和两段文字让学生初步感知杏林子艰辛的生命历程,鲜明的对比,引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为学习下文,突破重难点作好铺垫。 二、感悟生命,触动生命的脉搏。 出示:自由朗读二、三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没想到的?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一)感悟飞蛾给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 1、引导理解:第一个没想到的是飞蛾的生命竟然如此的脆弱——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第二个没想到的是——它的生命力又是非常顽强!第三个没有想到杏林子竟然——忍不住放了它。 2、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抓住重点词,理解飞蛾的强烈的求生欲望。 (2)指导朗读 练读――指名读――齐读 (3)看着这只手上弱小的飞蛾在极力挣扎、在极力鼓动双翅,杏林子对生命又有重新的思考,她会怎么想呢? (4)再读句子。 (二)感悟瓜苗给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 出示句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感受香瓜子的顽强生命力。 2、情景对话,引导学生再次感受香瓜子热爱生命,要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坚定信念。 (1)假如你就是那粒香瓜子:香瓜子,你披着一件那么坚硬的外壳,你为什么要苦苦地钻出来呢? (2)你生长在砖缝中,没有阳光、没有泥土,没过几天也会枯死的,这样的生命还有意义吗? 3、指导朗读。 4、(出示香瓜子图片)问:这个时候,又引发杏林子对生命的什么思考呢?用上句式 即使……也…… (三)感悟心跳给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 1、快速默读:“倾听心跳”这一件事,想想: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震惊? 2、出示句子反复引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出示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问: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怎样的行为是在糟蹋生命?能举例说说吗? 4、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 5、小结 。 杏林子对自己的生命格外的珍惜,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世界的一切生命充满爱心。所以在短暂的生命中,她就是凭着这样的一颗爱心和一双残缺的手(出示杏林子 “手”的照片和杏林子的著作)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她把生命的一点一滴都尽现在她的书中,读她的书,让人振奋,让人赞叹。齐读杏林子的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体验,在读中揣摩、感悟、体会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思维,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因此,以这一材料为载体,以“读-品、读-思、读-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并拟定了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框架,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悟和表达生命的意蕴,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读书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1、生命是什么呢?在杏林子眼中,生命就是飞蛾鼓动的双翅,生命就是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在老师的眼中(出示图片)生命就是画眉那美妙的歌声,生命就是孩子们如花的笑脸,生命就是树木嫩绿的枝条;在你的眼睛中,生命又是什么呢?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小诗,也可以写一段生命的感言。 2、学生写。 3、全班交流。 4、带着对生命的感悟背诵优美的段落。 5、小结。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凸现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设置了练笔环节,使学习内容得到合理的升华,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抽象的意识情感走向这真真切切的生命经历。 四、作业 1、推荐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老人与海》 乐曲《命运》《二泉映月》 2、搜集热爱生命的故事 3、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教学应该在学生的“需要起点”上开始,但又不能停留在“需要起点”上,否则将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把握了语文生活化的精髓,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0【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懂得要珍爱生命,要有顽强的生命力,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文中的三个事例以及作者对此展开的思考。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课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引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同度过今天的最后一节课,并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19课《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告诉我,你们是不是最棒的?能不能表现好?—— 二、初步感受生命的存在,激发生命意识 师:来,回忆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内容,说说,作者从哪三个事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根据回答板书:求生的飞蛾 生长的瓜苗 律动的心跳) 师:(指板书)看来,在这三个事例中,生命就是那—— 生:求生的飞蛾 师:生命是那—— 生:生长的瓜苗 师:生命还是那—— 生:沉稳有规律的心跳。 师:这样说来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啦? 生:沉默,面露疑惑。 师:记得有一个大作家说过,生命绝不仅仅只是活着,那生命还是什么呢?我们再读书,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理解。(生读文)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事例,运用如下方法自学: (1)找一找 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句 (2)读一读 在读中思考 (3)议一议 把自己的体会交流一下 (4)品一品 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开展合作交流,共同学习。 三、深入感悟生命本质,生发生命意义的思考 (一)聆听心脏的跳动,感受生命 师:亲爱的同学们,请把你们的眼睛闭上,把手放在胸口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的声音)教师旁白:今年你10岁了,这样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动了10年,你曾经注意过它的存在吗?你又曾经注意过多久?现在,感受着你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最有感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1: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随机课件出示) 师: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 师:那就带着这种心情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非常重要。 师:作者是个残疾人,但“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说明—— 生:作者的心脏跟我们大家、跟健康人是一样的。 师:这可是托起了作者生命的希望啊!我知道你一定为作者感到高兴是吗?这也让作者感到—— 生:震撼! 师: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读出作者的震撼。(全班读句子) 师:还有读别的句子的吗? 生2:“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随机课件出示) 师:来,读一读,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字眼强调出来,(课件描红:好好地使用 白白地糟蹋)再读一读这句话。(生读) 师:为什么要画出这几个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3:因为作者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生命,不能白白地糟蹋生命。 师:“糟蹋”是什么意思?怎样的生活方式是白白地糟蹋生命? 生4:不珍惜生命,不做有意义的事。比如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 生5:浪费时间。 师:我知道,这些同学选这个句子是要提醒自己也提醒同学们— 生: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 师:杏林子说一切全由自己自己决定,你想她做了什么决定? 生: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 师:(板:好好使用)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好好地使用生命? (生说…… 师:亲爱的同学们,生命是属于咱们自己的,所以,快不快乐谁来决定?成不成功谁来决定?——对,一切全由自己决定!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使用生命。 师:说着说着,对于这两句话(多媒体出示:我可以……负责)你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一定会读得更好。谁愿意读?(3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着读着,这两句话就读到咱们心里去了,让我们一起记住它吧!(全班背诵。) (二)走近飞蛾,体会飞蛾求生之欲望 师:仅仅是我们人类才懂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才懂得好好使用生命吗?不是的,我们来看一看求生的飞蛾。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跟你的同桌议一议。 师:看同学们都读得有滋有味,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最有感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屏幕出示画面) 师:同学们,你看,在人的手里,这只飞蛾实在是—— 生:太渺小了。 师:反过来,在飞蛾眼里,人的这两个手指太—— 生:可怕,强大。 师:作者说:“只要我的手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此时此刻,如果飞蛾会说话,它会喊些什么? 生2:快放开我!(语气平淡) 师:这么轻松?它可是危在旦夕啊!你再试一试。 生2:快放开我!(有进步) 生3:快把我放了吧! 师:你们真的听到飞蛾的说话声音了? 生:没听到。 师:那你们怎么知道它心里的想法? 生:从飞蛾的动作看出来的。 师:了不起,读书都读到飞蛾心里去了。谁来读这句话,注意把写飞蛾动作的动词读好? 师:同学们,飞蛾拼尽全力想要求生,可是你们知道一只飞蛾的寿命有多长吗?飞蛾的平均寿命只有9天,只有9天那!可它却为了这短暂的9天,在你的手中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甚至会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小小的飞蛾为什么要如此挣扎呢? 生:为了活下去。 (5)师: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作者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生答):生命 师:是的,作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同时也明白了:即使再脆弱的生命,也要好好珍惜啊!(板书:珍惜)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再读一读这段话。 师:作者震惊了,于是忍不住放了它。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感受到你的震惊。(再次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指名读) 生:…… 师:读得真好,我感受到了你的震惊。 小小的飞蛾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下面这些是四川地震中的一些图片。(出示后说)这一张张熟悉而又曾经震撼过我们心灵的图片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伟大、坚强。 (三)走近香瓜子 师:作者对于生命的震惊还不仅在于此,还有那——生长的瓜苗。 师:自己琢磨琢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注意,还是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 生自学…… 师:说说你喜欢的句子。 生读…… 课件出示: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师:“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师:这“冒”出来的小瓜苗,是怎样地“冒”出来? 生: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师:“冲破”这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香瓜子不屈向上的生命力。 师: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生2读得平淡。) 师:我感受到那坚硬的外壳已经裂开点小口了,小瓜苗,再使劲冲破它!你再读。(生2再读,有进步。) 师:好一个“冲破”呀,让我们感受到了香瓜苗那顽强的生命力。(板书:顽强) 师:想看一看这不屈的香瓜苗吗?(多媒体出示香瓜苗)嘘,听,香瓜苗正跟我们说悄悄话呢。(多媒体出示句式:即使我仅仅只活了几天,也 ……。)你听到什么? 生1:我听到香瓜苗说:即使我仅仅只活了几天,也要不屈向上。(说得平淡) 师:香瓜苗说这话的时候,一定是充满了—— 生:信心,勇气。 师:你再带着这样的感觉,说一次。(生1再说,说得坚定有力) 生2:可能香瓜苗还会说,,即使我仅仅只活了几天,也要努力生长。 师:原来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你是否努力过呀! 生3:我似乎听见香瓜苗说:即使我仅仅只活了几天,也要冲破坚硬的外壳,去看看光明的世界。 (四)、感悟升华 (1)师:学到这儿,老师不得不向你们介绍一个人,她就是课文的作者杏林子(出示照片)看了照片,你感觉杏林子应该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说) (2)师:是的,她是个开朗而自信的人,她对生命充满了希望。杏林子自12岁起就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关节坏死。但残而不废的她,坚持笔耕不辍,共著有四十多部散文、小说、传记、剧本,被誉为“中国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从12岁患病到61岁去世,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你们想到吗?整整50年时间,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她都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可是,从她开朗的表情中你能感觉到她的痛苦吗? 老师有一篇资料: 杏林子曾经在她的作品中这样写道—— 十二岁那年,我得了一场大病,听都没听过的怪病,不用别人告诉我,我也能从医生和父母的脸上看出来,我永远不会好了!看着 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那一种打击令我无法承受!心灵上的痛苦更甚于身体上的病痛。我不知道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要永远做一个废人吗? 我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我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我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我就绝对不要活了! (3)师:就是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杏林子被挣扎求生的飞蛾所感动,被顽强生长的小瓜苗所感动,被自己的心脏那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所感动,于是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想:“除了爱,我一无所有。”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 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谁能把这句话再简练一些?(引导学生说出:生命有限 价值无限)(板书) 师: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人生态度?(积极的——) (4)你准备把这八个字送给谁?(送给自己……),那就用最真挚的心来告诉自己吧,一起读。 (五)、学生眼中的生命 (1)师: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开头,谁愿意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2)师:生命是什么?这个我们开始回答不了的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怎么回答?(出示,让生填空) 生命是( )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回答(出示课件) (3)师:这些精彩的句子,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也可以成为你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努力生活,努力进取! (4)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珍惜 珍爱生命。 师: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珍惜生命 (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注意水电安全,不乱吃垃圾食品等) 四、抒发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对于你们上节课提出的“生命是什么?”“我们该怎样使用自己的生命?”“为什么用‘生命生命’为题?”一定有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再选择屏幕上的一两个词语写一写。(屏幕出示“珍惜”“负责”等十个词语) 生:写话。 师:同学们,敞开你的胸怀,尽情抒发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吧。(生交流。) 师: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听到同学们带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再读课题的美好的声音。(生读课题。) 师:感谢同学们,自己读书,自己解决问题。(擦去黑板上的问号。) 【板书设计】19、生命 生命 求生的飞蛾 珍惜 生长的瓜苗 顽强 生命有限 价值无限 律动的心跳 好好使用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1[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骚扰、跃动、强烈、欲望”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引发出的三点思考。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资料,了解中国台湾女作家杏林子。 2、教师准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钢琴曲及杏林子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 [课时安排]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涵的深刻道理。 一、音乐导入,揭示新课 上课伊始,老师给同学们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师: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有什么感觉? 师:这是耳聋的贝多芬创造的优美的乐曲。通过这首曲子他只想告诉我们一句话:人生尽管有很多的不如意,但它决不能使我屈服。无独有偶,(投放杏林子的照片)中国台湾著名残疾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始,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指名读课题,你读出了什么?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全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工具书或画出来。 (2)课文围绕“生命”的话题讲了哪几件事? 2、汇报交流 (1)检查词语:飞蛾 骚扰 茁壮 听诊器 糟蹋 动弹 (2)讲了三件事:飞蛾险境求生 瓜子砖缝生长 倾听沉稳心跳 三、细读第一个故事,渗透学习方法 1、默读第二自然段——“飞蛾险境求生” 思考:文中哪句话打动了你?为什么? 2、交流重点句子的理解 句1:“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读句子,谈感受。 师:尽管飞蛾的生命如此孱弱,但它并不屈服,还是努力挣扎着。 句2:“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什么是“挣扎”?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小飞蛾的“挣扎”,是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时的一种抗争。) (2)还从哪个词中能体会到小飞蛾在努力挣扎?(极力) 比较“极力、尽力、努力”哪个词用在这儿最好。 (3)再读句子,体会飞蛾求生的欲望是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采取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形式。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4、师小结: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努力。挣扎着的飞蛾让“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视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虫竟然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四、运用学法,研读二、三件事 1、默读第二、三件事 要求: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运用阅读第一个故事的方法,抓住最能打动你的词句,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2、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3、集体交流——“砖缝中求生”。 (1)重点句子:“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竟使:竟然,使它……;即使:即将,就是,说明瓜苗生命力的顽强。) (2)师适时点拨: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温度、土壤,尽管砖缝中瓜苗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缺乏水分,它也能顽强抗争,不屈向上,茁壮成长。 (3)再读句子,体会“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这句话多余吗?讨论交流。 4、集体交流——“倾听沉稳心跳”。 (1)重点句子:“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糟蹋”?在文中指什么?” 可以……也可以……强调了哪两种人生态度? (可以珍惜生命,也可以浪费生命) (2)“作者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的?又是怎样对自己负责的?”读有关内容。 五、研读最后一段,升华认识 1、齐读最后一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的?她的生活态度又怎样? 2、交流,出示句子: “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3、再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 (可以联系杏林子、张海迪、霍金、贝多芬、海伦·凯勒等人的事迹) 4、小结:他们用毕生的精力,以坚强不屈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把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使自己活得光彩有力,书写着人生的精彩篇章,不断激励着我们成长。 六、回归整体,畅谈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看看还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 2、读了课文,你想说点什么?交流感受。 七、作业(任选两个) 1、把你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2、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再体会体会。 3、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2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一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通过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文章结尾直抒胸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对生命的渴望,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课文,目的是继续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来体会“读书要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生活经验来仔细思考含义较深刻句子的意思”的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四年级学生对生命这个沉重话题的理性思考可能很少或者比较肤浅,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人生的问题并且真正有所收获,不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调动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和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充分阅读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教学策略: 重组教材,创设情境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思、议的教学实践中感悟文本,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能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 教学媒体: 多媒体 一、了解生命,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1、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 2、出示坐在轮椅上的杏林子照片并介绍:她患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并且在轮椅上坐了整整五十年。她在回忆中写道:(出示资料)十二岁那年,我得了一场大病,「类风湿关节炎」,不用别人告诉我,我也能从医生和父母脸上看出来,我永远不会好了!我的希望一点点幻灭,我的心一点点死去。我看着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身体的痛苦倒容易忍受,的痛苦是来自内心,我真的要在病床上躺一辈子,永远做一个废人吗?我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我就不要活了。 (1)问:从这段日记中,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杏林子? (2)出示杏林子面带微笑的照片。师:看着这张照片,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杏林子? (3)后来她用这样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过渡:为什么同一个人,前后会有那么大的转变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是哪几件小事给杏林子带来生命的思考?(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 设计意图杏林子的两张照片和两段文字让学生初步感知杏林子艰辛的生命历程,鲜明的对比,引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为学习下文,突破重难点作好铺垫。 二、感悟生命,触动生命的脉搏。 出示:自由朗读二、三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没想到的?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一)感悟飞蛾给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 1、引导理解:第一个没想到的是飞蛾的生命竟然如此的脆弱——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第二个没想到的是——它的生命力又是非常顽强!第三个没有想到杏林子竟然——忍不住放了它。 2、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抓住重点词,理解飞蛾的强烈的求生欲望。 (2)指导朗读 练读――指名读――齐读 (3)看着这只手上弱小的飞蛾在极力挣扎、在极力鼓动双翅,杏林子对生命又有重新的思考,她会怎么想呢? (4)再读句子。 (二)感悟瓜苗给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 出示句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感受香瓜子的顽强生命力。 2、情景对话,引导学生再次感受香瓜子热爱生命,要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坚定信念。 (1)假如你就是那粒香瓜子:香瓜子,你披着一件那么坚硬的外壳,你为什么要苦苦地钻出来呢? (2)你生长在砖缝中,没有阳光、没有泥土,没过几天也会枯死的,这样的生命还有意义吗? 3、指导朗读。 4、(出示香瓜子图片)问:这个时候,又引发杏林子对生命的什么思考呢?用上句式 即使……也…… (三)感悟心跳给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 1、快速默读:“倾听心跳”这一件事,想想: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震惊? 2、出示句子反复引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出示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问: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怎样的行为是在糟蹋生命?能举例说说吗? 4、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 5、小结 。 杏林子对自己的生命格外的珍惜,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世界的一切生命充满爱心。所以在短暂的生命中,她就是凭着这样的一颗爱心和一双残缺的手(出示杏林子 “手”的照片和杏林子的著作)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她把生命的一点一滴都尽现在她的书中,读她的书,让人振奋,让人赞叹。齐读杏林子的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体验,在读中揣摩、感悟、体会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思维,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因此,以这一材料为载体,以“读-品、读-思、读-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并拟定了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框架,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悟和表达生命的意蕴,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读书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1、生命是什么呢?在杏林子眼中,生命就是飞蛾鼓动的双翅,生命就是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在老师的眼中(出示图片)生命就是画眉那美妙的歌声,生命就是孩子们如花的笑脸,生命就是树木嫩绿的枝条;在你的眼睛中,生命又是什么呢?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小诗,也可以写一段生命的感言。 2、学生写。 3、全班交流。 4、带着对生命的感悟背诵优美的段落。 5、小结。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凸现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设置了练笔环节,使学习内容得到合理的升华,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抽象的意识情感走向这真真切切的生命经历。 四、作业 1、推荐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老人与海》 乐曲《命运》《二泉映月》 2、搜集热爱生命的故事 3、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教学应该在学生的“需要起点”上开始,但又不能停留在“需要起点”上,否则将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把握了语文生活化的精髓,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3执教:寿光市建桥初中/潘继云 点评:上海市教研室/陈钟梁 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结识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作家--杏林子。 (大屏幕展示杏林子图片) 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作家? 生:杏林子的本名叫刘侠,12岁的时候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师:那你知道她的病情恶化到什么程度?她的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吗? 生:她瘫痪在轮椅上。 师:是的,在长达50年的病痛煎熬中,她曾因病变而呼吸困难,一度有生命危险,全身的关节也已经损坏。轮椅上的杏林子在膝盖上架上小木板,用两个手指夹着笔写作。在这种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她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在病中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求生的意志。 这节课让我们走近杏林子,感受她的作品带给我们的生命的震撼! (大屏幕展示课题、作者,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作者) 师: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扫除了文字上的障碍,下面先听老师诵读课文,听完后,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谈一谈你对生命的感受。 (板书:听读谈感受大屏幕展示全文,教师配乐朗诵) 师:课文读完了,你对生命的感受是什么?要求用"生命是____"三个字开头说一句话。用一句话把你对生命的感受表达出来。相邻的两个同学先切磋一下,准备好后跟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生讨论、回答) 生1:生命是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 师:静听自己心脏的律动,感受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 生2:生命是小飞蛾险境中的挣扎。 生3:生命是被捉住的小飞蛾鼓动的双翅。 师:那是一个小飞蛾面对困境时求生的本能,为了求生而奋力拼搏,不管怎样危险,都不要放弃求生的努力。 生4:生命是墙角砖缝中昂然挺立的小瓜苗。 师:一粒小小的种子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拒绝萌芽、生长,它的生命力之强大,使作者不禁为它高唱生命的颂歌! 师:我们从课本中感受了生命,大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你对生命的感受?先从老师这儿开始--生命是五月里的榴花怒放。 生1:生命是满天飞舞的蒲公英的种子。 师: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 生2:生命是午夜梦回的昙花一现. 师:生命是短暂的,但却是美丽的。 生3:生命是老树枯枝上的新芽。 生4:生命是母亲怀中婴儿的啼叫。 生5:生命是夏日清晨沾满露珠的荷花。 生6:生命是放飞在春风中的杨花柳絮。 生7:生命是博击长空的雄鹰。 生8:生命是挺立黄土坡的白杨树。 生9:生命是傲霜绽放的秋菊。 生10:生命是凌寒吐艳的腊梅。 生11:生命是黄山石上的奇松怪柏。 生12:生命是破茧成蝶的美丽。 生13:生命是春草萌发的坚强。 生14:生命是青松的坚强刚毅。 生15:生命是樱花的绚丽烂漫。 …… 师:看得出,同学们对生命的体验都很丰富,对生命的感受也很有深度,如果把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一首对生命的颂歌!接下来,我们再读课本,这一次读,要求大家用心去发现、去品味,发现什么呢?发现你认为用的好的字、词、句子,也可以是选材、构思、写法上的精妙之处。从这个同学开始,一人一段轮读。 (生轮读。师板书:寻读找发现) 师:你发现了什么?先把你的发现跟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要求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我发现___好,好在___。 生自由交流。 师:准备好的同学可以发言了。 生1:我发现第一段中的"骚扰"用的好,好在写出了作者对小飞蛾的厌烦。 师:这位同学从词语的角度进行品味,理解的很到位。 生2:我发现"我感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一句中"跃动"用的好,好在写出了小飞蛾为了求生而奋力挣扎。 师:尽管这种挣扎是无用的,但是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能放弃求生的努力。 生3:我发现"生之欲望"这个词用的好,好在写出了小飞蛾求生的本能。 师:是的,小小的飞蛾都有求生的本能,何况是人呢! 生4:我发现"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这句中"竟然"一词用的好,好在写出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奇。 师:是的,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的环境中,它竟然发芽了,包含了作者意想不到的敬佩。 生5:我发现"冲破"这个词用的好,好在写出了一粒小小的种子所包含的巨大的力量。 师:在这段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现了种子的力量,你能找出这个词吗? 生5:应该是"擎天撼地"吧! 师:对,擎天撼地,力量之大,让作者震撼! 生6:我发现"不屈地向上"用的好,好在写出了小瓜苗不畏艰难,顽强求生的一种品格。 师:赋予了小瓜苗人的品格。 生7:我发现"茁壮生长,昂然挺立"用的好,好在写出了小瓜苗健康生长的情态。 师:尽管只是几天的生命,也要活的乐观,活的灿烂。 生8:我发现"肃然起敬"这个成语用的好,好在写出了作者的感动,作者的敬佩。 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敬佩,而是由于感动,而发自内心的敬佩。能不能用这个成语造个句子? 生9:站在烈士的纪念碑面前,我心潮澎湃,不禁肃然起敬。 生10:"非典"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每当想起那些不顾个人安危的白衣战士们,我便肃然起敬。 师:说的真好。刚才同学们从词语的角度进行了品味,我们还可以有其他角度的发现,看能不能换个角度来说。 生11:我发现第三段中"可以……也可以……可以……也可以……"这个句子写的好,好在读起来特别顺口。 师:换了角度了,从句式的角度进行品味,你能不能模仿着也说个句子? 生11:马上就到国庆了,放假的时候,我可以去看波澜壮阔的大海,也可以去爬雄伟壮观的泰山;我可以在家学习,也可以到图书馆去读书。 师:你的词汇很丰富,老师祝你过一个愉快、充实的假期。 生12:我发现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很有特色,先写了三个小事,然后从三个故事中引出思考。 师:你这个发现很有价值。这个思路也是现在很多文章经常用到的,我们今后作文时也可以借鉴,先写一个或几个小事例,然后从事例中引发思考。 生13:我发现这三个事例选材角度好,好在从动物、植物、人这三个角度选材。 师:你的发现也很有价值。作文选材的时候,最好要多角度选取,如果两三个事例全是一个角度,那就太单一了。 (其他略) 师:同学们都能深入到课文中去发现,去品味,发现了很多好词、好句,这么好的词和句子不记住实在可惜,老师建议大家把你喜欢的词语、句子记在心里,只有记在心里,才能成为你的积淀,语文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试着记记看,我们比一比谁积累的快,积累的多。 (生默记,师板书:背读比积累) 师:我们来比比看,哪位同学积累的多,不光要背出来,还要说说你积累的理由。相邻的同学互相说说。准备好后不用举手,可以站起来发言。 生1:(背"瓜苗"几句)我之所以积累这几句,是因为我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勇敢的面对。 师:只要我们有小瓜苗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再大的困难都会被我们克服。 生2:(背"我可以,也可以"几句)我积累这几句的理由是我认为这个句式很有特点,最后一句话很有哲理。 生3:我积累的是词语,比如:"生之欲望、跃动、不屈地向上、昂然挺立、擎天撼地、肃然起敬",我把这些词语抄在我的积累本上,增加我的词汇量。 师:你这个做法很好,可以在班里推广。不光要记下来,还要学会运用,好吗? 生4:(背文章最后两段)这两段写的很有哲理,我想把这几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 师:老师希望更多的同学能把这几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让我们的人生过的更有意义。 (其他略。) 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呢?我们齐读最后两段,在进一步的品读中,谈谈你对生命的思考。 (生齐读师板书:品读说思考) 师:刚才的齐读气势不够,跟老师来读。 (教师领读最后两段。) 师:这一次好多了。刚才有同学发现这篇文章的思路很有特色,先写了三个事例,然后从三个事例中引发作者的思考,请大家合作探讨一下,三个事例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 (生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首先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生2:我认为生命是短暂的,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的更为光彩有力。 生3:我认为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都要勇敢的活下去。 师:这既是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也是我们对生命的思考。面对生命这个话题,我想请大家谈一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先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自由交流。) 生1:我认为雷锋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他的生命很短暂,但他为人民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好事。 师:我想起了雷锋的一句话-- 生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师: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生2:我认为孔繁森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为了西藏的发展,他几次支边,常年生活在艰苦的环境里,最后牺牲在西藏。 师:孔繁森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楷模,他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 生3:我认为霍金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人生,他因病躺在轮椅上,不能写字,口齿不清,但他却解开了宇宙的奥秘。 师:霍金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奇迹之一,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轮椅上的科学思想家和物理学家。 生4:我认为"非典"时期,那些战斗在"抗非"一线的白衣战士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为了抗击非典取得胜利,他们抛开个人的安危,有的甚至牺牲在"抗非"一线上。 师: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抗非"战士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危,置个人生命于不顾,他们的人生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生5:我认为张海迪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人生,她全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但她凭着顽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她还精通好几种外语,翻译了很多文学作品。 师:说到海迪,老师想起了另一位跟她经历相类似的著名作家--史铁生。史铁生自从双腿瘫痪后,他几次想了断自己的生命,但是母亲的一句话震撼了他。母亲自己身患重病,却一直瞒着儿女。母亲在临终前对邻居说:"我放心不下的是我残疾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并让邻居捎给他一句话--让他们兄妹好好的活。这句话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从此以后,他开始珍惜自己的生命,轮椅上的他不管多么艰难,都坚持创作。他不仅好好的活,而且活出了精彩,活出了不平凡,他的作品震惊当今文坛。同学们以后到了高中还要学到他的作品。 (其他回答略。) 师:雷锋、孔繁森、张海迪、史铁生、杏林子,他们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作为我们又该如何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活的更为光彩有力呢? 生1: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利的人。 生2: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名环保专家,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把蓝天碧水还给人类。 生3:我将来要做一个医学家,攻克疑难病症,让人们健康的生活。 (其他略。) 师:大家志向远大,只要努力奋斗,将来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造福于人类。在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后,我们再来读课文。 指名一生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为她点评? 生:我认为她的发音很准确,读的也很流畅,就是快了点,感情还不到位。 师:你的评价很有道理。确实如此,生老病死无法令人捉摸,但是不管遇福遇祸,我们都要勇敢的活下去。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句话,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一个本该愉快的假日里,在枫叶染红的峡谷里,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里放飞他们的欢笑。就在这时,缆车离开了索道,急速的从高空坠下,缆车里的十几条鲜活的生命就要消失了,就在缆车坠地的那一瞬间,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了年仅2岁的孩子。父母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这个孩子叫潘子洁。后来有人为他写了一首诗。 (播放FLASH动画韩红演唱的《天亮了》) 师:如果你是潘子洁,在父母为你托起了这第二次生命后,你对生命是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生:如果我是潘子洁,我要好好的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的活着,做出一番有意义的事业来。 师:是的,不管生命中遇到什么不幸,都要好好的活。此时此刻我们再来读杏林子关于生命思考的这两段,是否有更深刻的感悟?老师以诗行的形式对这两段进行了变换,自己试着读一下。 (大屏幕展示文本生自由读) 指名一生读。 师:好多了。诵读是真情实感的表达,要用心读出自己的感悟,我们再来齐读这两段。 师生齐诵。 师: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在面对战友的坟墓时思考了生命的意义--(大屏幕展示文本师生一齐诵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侯,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人应当赶快赶快生活. 下课。 点评: 听潘老师的课,我得到了很好的享受。可以说,这节课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 1、潘老师用足了教材,用好了教材。整堂课没有一般公开课中教师普遍带有的那种烦躁。潘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师生互动好。 首先在师生自然的交流谈话中,从介绍作者杏林子导入 新课,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其次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生命,"生命是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生命是墙角砖缝中昂然挺立的小瓜苗;生命是小飞蛾险境中的挣扎。"学生概括的特别好,然后又联系生活实际,往外拓展,学生说的句子很有新意。 第三是让学生找发现,学生从课文中发现了很多好词、好句,还有的学生发现了写作思路、选材上的特点,教师不失时机的进行引导,让学生用词语造句子,用句式造句子,让学生学到了很多。 第四是在寻读发现的基础上让学生积累背诵,上完一节课,学生积累很多好词、好句,日积月累,学生的文学积淀就会厚实起来。 第五是在品读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初一学生来说,生命的话题有点深奥,潘老师没有拽住生命往深处讲,而是让学生谈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样处理很到位,也很巧妙。 2、我想谈谈这节课最让我感动的地方。 首先是教师把最重要的两段用诗行的形式打出来,便于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这个环节设计特别新颖,如果让学生自己改写,把课文的两段改写成诗,我想效果会更好。 其次是朗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师的诵读,学生的默读,齐读,最妙的是教师的领读,现在的公开课上很少听到教师的领读。潘老师的领读领起了一个小高潮,给听课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总之,潘老师的这节课既有语文魅力,又有很深的思想性,把功夫下在了扎扎实实的过程中,教材处理和课堂调控的特别到位。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4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表达的积极进取、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 2.结合实际体验,感悟生命内涵的丰富性。 教学设想: (一)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多种形式的阅读(默读、朗读、品读),在自主学习中体会作者积极进取、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 (二)以生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和体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共同探讨、感悟生命内涵的丰富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中学生活,你的人生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然而,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第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文章,将引导你体味人生、关爱人生。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三课《生命生命》。 (说明:导语设计注意中、小学语文的衔接;并用*饱满的语言使学生入境传情。)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文章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初次感知课文,教师提出默读要求: (1)结合文后注释理解词义。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学会看文后注释,注意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通过投影复习、反馈文中字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再次默读课文。品读文章,提高读书质量,默读要求: (1)在文中勾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 (2)找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的句子。 学生交流: (1)朗读自己勾画的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并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处理好朗读技巧。 (2)交流自己找出的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 并结合作者的身世,体会文章表达的积极进取、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感悟文章的优美语言和表达的思想内容。 3、齐读课文。 (师):杏林子本人就是一个热爱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而奋斗的榜样。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感受这支生命的赞歌。 在前两次默读、同学交流、语段理解试读的基础上,出声齐读文章,再次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增强对生命意识的体会和认识。 4、出示投影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应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 (补充名句,激发学生情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感悟生命内涵的丰富性。 1、说 (师):作者从生活中的寻常小事,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你也能从生活中的寻常小事,感悟出有关人生的认识和道理吗?当然生命本是多姿多彩、博大丰富的,你也许有和作者不同的、作者未提到的独特的感悟和体验?我们先欣赏几幅图片,看看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投影展示五幅图片,教师先示范(选一幅图): (师):我看到了白茫茫的雪地上,有一串串深深浅浅、歪歪斜斜的脚印伸向远方。我们想到生命是一场艰难的跋涉,那深深浅浅、歪歪斜斜的脚印正记录着我们人生的历程。 其余四幅同学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已有的体验,学生谈了关于生命的不同认识和感受,言之有理,都应给予认可。 2、写 通过课文、图片、同学们的交流,结合你自己的实际体会,写出你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学生当场写作,并进行全班交流,共同体验生命内涵的丰富性。 老师也交流自己写的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四、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欣赏生命。其实欣赏生命的过程,也是在欣赏多姿多彩的自己。尽管只有短短的45分钟时间,老师非常有幸能和同学们共度了一段难忘的生命时光。愿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热爱生命、珍惜时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书写自己人生的篇章。 五、布置作业: 以“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作业: 1、查询有关生命的形成和起源。 2、摘抄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 3、收集珍爱生命的名人佚事。 4、上网搜索感悟生命的精美散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5走进生命的林子——《生命 生命》教学实录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 武凤霞 一、在交流中入课 ——引发生命的思索 师:我写一个词,相信大家都认识。(板书:生命)大家一起读 师:生命是什么呢?你问过自己吗? (教室里一片沉默,老师走到几个同学面前,把话筒递过去。) 生:(依然坐着,不好意思地)我没有想过。 生:(抓抓脑袋)我也没有想过。 师:我知道,很多同学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猜猜我想过吗? 生:(刚才的沉重马上一扫而光)想过。 师:(笑问)为什么猜测我想过呢? 生:如果武老师没有想过,就不会给我们出这个问题了。 生:老师没有想过的话,就没有把握上好这节课了。 生:因为武老师比我们大,又是老师,当然应该想过。 生:我觉得你可能想过,但不知道自己想得对不对,所以拿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师:谢谢同学们的信任,说实话,我和你们一样,从没想过“生命是什么”的问题。但是,有人想过,就是她。(出示课件:杏林子照片)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师生齐说:杏林子) 杏林子是(我国)中国台湾一位著名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有很多是思考生命问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我把题目补充完整(板书:生命) 师:你发现了吗,这个题目和我们以前经常读到的文章题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这是重复的。 师:哈哈,我没有听明白。 生:以前我们学的都是一个题目,而这次是同样的,而且是重复的。 师:(疑惑的,但很清晰地问)原来我们学的都是一个题目,这次我们学的是两个题目吗?还是没有表达清楚,谁再来试一试。 生:就是我们原来学的课文,题目里的词语只是一遍,我们这次学的是两遍的。 师:我听明白了,但是我觉得表达还是有点儿问题,你来试试! 生:同学们以前学的文章,同样的词语只是出现一次,而这次生命出现了两次。 师:终于听明白了!也就是说,原来我们学的文章题目一般都是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而这一次的题目是两个词,并且两个词—— 生:(恍然大悟般)——是同一个词的重复。 师:那么像这样的题目你会读吗?你来! 生:生命(停顿)、生命 师:她会读,她知道在这两个词语之间要有所—— 生:停顿。 师:对!要有停顿,不要连起来读它,谁再读? 生:生命(停顿)生命(第二个词音量加大加重) 师:她也会读,你知道我为什么说她也会读吗? 生:他把第二个生命加强调了。 师:对,他读出来的两个词语在声音的高低、轻重上的变化,读出了区别,所以,你也会读, 生:生命!生命! 二、在阅读中品悟:触摸生命的脉搏 (一)、初读感知文章内容 师:预习课文了没有? 生:预习了。 师:谁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先读第一段。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她读得非常流利,吐字清晰,但是,我有一个更高一点儿的要求:读书的时候要尽量把这个句子中所表达的内容,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比如这段话中,写作者在干什么。 生:在思考。 师:对,在思考,让我感受到你也在思考。再试一遍。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好多了,哪位同学再来试一试?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同学们一起来!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对,尽量把文字所传递的信息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第二自然段,谁来读, 生:(读得快而且语气淡)夜晚,我在灯下写稿子,一只飞蛾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 师:(教师适时打断了学生的朗读)骚扰,理解吗? 生:打扰,扰乱。 师:谁打扰谁? 生:作者在写稿子,飞蛾不断打扰作者。 师:作者感到这只飞蛾非常的…… 生:(自由接上)烦人的,讨厌的。 师:再读这句话,让我感受到! (生读得很有感觉,情感变化体现得也很明显。) 师:(本段读完后,板书:弹)这个字有两个音,一个读: 生:dan 子弹。 师:还有一个读—— 生:tan 师:在这个词中读tan 轻声。(板书:动弹) (学生继续往下读,读得都很流畅,没有出现错误。) 师:谢谢几位同学精彩的朗读!看得出来,你们的预习做得很扎实。还有谁读得和他们一样好?或者说比他们还要好?(小手如林,高高举过头顶) (二)、深读感受生命的含义 师:好,我看到了你们的自信!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让我听到每一位同学的读书声。而且边读边感受那些地方是你没有想到的? (教室里一片朗朗的书声。书声中,老师不时弯下身子,侧耳倾听某位学生的朗读。有时微笑点头,有时对一位同学耳语几句,有时拍拍学生的肩。)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有的同学还做下了标记。哪些地方是你没有想到的?读给大家听吧。 1、走进飞蛾 生:“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飞蛾在我的手中坚强不屈,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和敌人抗争到底的精神让我没有想到。 师:你没有想到这么脆弱的生命却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 生:“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让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作者竟然放了这只飞蛾让我没有想到,因为前文说:“一枝飞蛾不停的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正是因为这只飞蛾很令人讨厌,所以“我一伸手捉住了它。”,但没想到最后又把它放了。 师: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完成了由讨厌到释放的转变? 生:(还是上面的这位同学)这里连续用了三个感叹号,可见,是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作者非常敬佩,飞蛾落到比它强大无数倍的人手中,虽然它知道自己求生的希望几乎是零,但是依然在奋力挣扎,这种精神让作者敬佩,所以放了它。 生:“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这个“稍”字,说明飞蛾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轻轻一捏,它就会死,但他临死不放弃生命,令作者震惊,是作者不得不放了它。 师:他们几个的发言,同学们听明白了么?第一个没想到的是飞蛾的生命竟然如此的脆弱,—— 师生齐: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师:第二个没想到的是—— 生:他的生命力又是非常顽强!(一学生大声接出来这句话) 师:(老师赞许地看着她,轻轻点头)对!所以,我们第三个没有想到,杏林子竟然—— 生齐:忍不住放了它。 师:既然这个飞蛾有这么多让我们想不到的地方,我们不妨来研究研究它。同学们再读读这几句话,看看哪一个词最能够引领我们读懂飞蛾的词语。 (生读,读得声音很低,看得出他们在边读边思考。然后,几只手举了起来。) 生:震惊值得我们研究。 生:忍不住值得研究。 生:欲望值得研究。 师:很多的词语都值得研究,但时间不允许,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随意指了一位同学)我发现了,刚才他没有发表意见,我们就让他作主从中挑选出一个词吧。 生:我认为应该研究“欲望”。 师:好,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欲望”。你理解这个词么?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理解:愿望;心中的想法; 心中的希望……) 师:(老师做疑惑状) 飞蛾并没有说自己要逃生,作者怎么感受到了飞蛾心中的想法?我不理解哟。 生:他的行动告诉了作者: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 师:(依然做不解状)我只听说过“言为心声”这个词语,不知道行动也能代表一个人或者动物的心声。我不相信。 生:(一学生小声说)真的,不信你试试。 师:好的,这位同学说我可以试试,我就拿你来试试。 (教师说着,站在该学生面前,微笑着看着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然后问大家)我在说什么? 生:(踊跃举手)老师在说:“你的胆子真大!我很欣赏你!” 生:老师在说:“一个多么可爱的小男孩啊!”(生笑) 师:哈哈,我就是这样想的,看来,行动的确能代表一个人的心声,我相信了!那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它在对自己说什么呢? 生: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逃出去。 生:再加把劲,你马上要逃脱了!你不能够在这里丧失自己的生命!你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师:是啊,飞蛾也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生:我还要为这个世界多做点贡献,所以,我必须要逃出去。 …… 师:它会对杏林子说什么呢? 生:你也有生命,我也有生命,你不能够因为自己的强大就随意伤害一个小生命。 生:求求你放了吧,我家中还有孩子没有长大呢。(众笑) 生:放开你的手,给我一条活路,我不会再来打扰你,我给你一个安静的环境! ……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6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的生字和新词。 2、 理解重点词句,积累语言并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 感受生命的存在与珍贵,激发敬畏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图片导入,引发对生命的思索。 1、 引出课题。 师:我们先来看几张图(课件播放有关生命的图片)看着这些图片,你的脑海中跃然浮现了哪个词语?(板书:生命)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 初读课文,感知生命的含义。 师: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欣赏中国台湾作家杏林子的散文作品《生命 生命》 1、 生自读课文。 师:文章不难,不足400字,相信读通读顺是难不倒你们。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待会儿把自己觉得读得最流利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2、 生交流读句子,师相机正音。 3、 理清事例。 师:是什么给了杏林子启发,使她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呢?我分别请三个同学读读课文。 师:谁能概括一下,这段文字写了什么干什么?(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三、 细读事例,领悟生命真谛。 1、 默读2-4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静静地、用心地默读课文2-4自然段,读着读着,哪个画面最触动你的心?可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也就是做好批注。 ▲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读到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感觉?(生说)你再来读读,读出飞蛾求生的渴望!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飞蛾对生命的珍爱?为什么?(生说)把你的这种感觉读出来!能不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也感受到……? 师:如果让你给“跃动”换一个词,你会用哪个词语?(跳动、跳跃) 师:我们把跳动换进去,你觉得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一样吗?用心读读这两个句子,可以把你的体会告诉左右前后的同学。(生讨论,生交流) 师小结:说得好!想跳不能跳,不能跳却仍要跳!这就是——(跃动)男同学们,你们就是那极欲冲破缚束的飞蛾,一起读! 师:小飞蛾啊,小飞蛾,我想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奋力挣扎,鼓动双翅?(生说)你不知道,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你就不能动弹了吗?你为什么还要跃动?(生说)作为飞蛾,你的寿命只有一个月,甚至更短,人生苦短,还是算了吧!(生说) 师小结:就是在飞蛾那一次次挣扎,一次次跃动中,我们分明听到了它对生命的呐喊,读——▲ 瓜苗发芽。 师:为什么这个画面特别能触动你?(生说)把你的惊讶(佩服)放进去读读吧! 师:照常理,植物的生长有哪些必须的条件?(阳光、水、土壤)可是,一粒小小的香瓜籽,竟然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发芽了!女同学,你们就是那看似软弱,却如此坚忍不拔的香瓜子!拿起书本一起来读读。 师小结:这就是生命!在危险中不随意放弃,不论条件多么恶劣也要顽强生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 走进杏林子,感受生命的意义。 师:一只柔弱的飞蛾,一颗毫不起眼的种子尚且如此珍惜生命,何况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走进杏林子——引读。 1、 理解“糟蹋”,感受生命珍贵。 师:知道“糟蹋”是什么意思吗?你可以想到“糟蹋”什么?对于你来说,怎样才是不糟蹋生命? 2、 介绍杏林子及作品。 师:在很多人看来,杏林子是最有理由放弃生命的。我们一起看看这张美丽的照片,看着这满脸阳光灿烂的笑容,谁能想到——(课件) 师:看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说?(生说) 师:是啊,杏林子是在提醒自己,也是在提醒大家——(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 生读《杏林小记》节选。 师:这是杏林子人生的真实写照。在与重病抗争的近五十年里,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像飞蛾一样脆弱,病魔能够在瞬间夺走它;她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像种子一样顽强,虽然生存条件差,但依然坚定不移!于是,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读第五自然段) 五、 真情写话,顿悟生命。 1、 写话。 2、 结课。 师:面对命运的不公,杏林子再一次不屈不挠地呼唤(板书,读:生命)即使你只是一株小草,或是一只蚂蚁,只要你是生命的存在,就有权利大声呼喊。(指板书读:生命 生命) 3.作为生命形式的级别,人类更要自爱自尊,活好每一天,创造出精彩的人生。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7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版本: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下册 执教者:黑龙江张安龙 整理者:溪流庄华涛 上课时间:2010年10月19日14:00—14:40(第二会场下午第一节) 【课前交流】 师:特别指出:人人的胸前都别了一块牌子,老师可以直接叫出你们的名字。老师胸前没有牌子,谁能直接叫出老师的名字?请你叫。 生:查安龙老师。 师:大点声,叫对了。 生:张安龙老师。 师: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指):那个上面有呢。 师:噢,屏幕上打着哪!多么认真观察的孩子啊!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发现。鼓励她! 生:(鼓掌) 师:她看得认真,老师看看谁听得认真。刚才谁听清了主持人老师是怎么介绍我的名字的?请你。 生:主持人说的是:张龙安老师。 师:你听得真仔细!同学们再鼓励他! 生:(鼓掌) 师:那你能帮助老师再向下面的观众老师说一下我叫什么名字吗? 生:老师叫作张安龙。 师:好,请坐下。我是来自黑龙江的张安龙,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那你们怎么称呼我? 生:张安龙。 师:哎,打个招呼! 生:张安龙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和21小四(3)班的孩子能在这里上一堂课。刚才你们知道了我的名字,并且记住了。老师说,你们的记性还可以,也没说你们的记性特别好?为什么?记住人的名字怎么样? 生:非常简单。 师:我出个难一点的。还敢试试吗? 生:敢。 师:咱21小四(3)班的孩子就是勇敢。老师听一首小诗,只有四句话。每一次听两句,每句只说一次,记住了吗?如果我说一次你没记下来,我也绝不再说第二次,有点儿难啦。还敢吗? 生:敢。 师:要是不敢,现在退出还来得及。敢不敢? 生:敢。 师:真敢。注意听啦!前两句。 师:天空说:生命是飘动的白云;海洋说:生命是起伏的波浪。谁记下来啦? 生:天空说:生命是飘拂的白云;海洋说:生命是起伏的波浪。 师:你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说明你很勇敢。你说的基本正确,说明你有智慧。像你这样既勇敢又有智慧的帅小伙,老师喜欢。叫—— 生:陈齐超。 师:好,请坐,老师认识你了。谁还能比他说得更准?他刚才有一点点小错误,谁听出来了?谁能比他说得更准?他说是飘拂的白云,谁听出来了?老师说的是什么?来,请你再说一次。 生:天空说:生命是飘动的白云;海洋说:生命是起伏的波浪。 师:真好!你是第一个把它说对的。好,同学们也像徐妙同学一样,自己小声说一说,自己说自己的。 生:(自由说这两句。) 生:记下来了吗?真有一双灵敏的小耳朵。我再说后两句啦!要注意听啊!大树说:生命是生长的枝条;小鸟说:生命是飞翔的翅膀。谁记下来啦!抢到机会就说啊! 生:大树说:生命是生长的枝条;小鸟说:生命是飞翔的翅膀。 师:一字不差,真厉害。谁还敢说啊? 生:大树说:生命是(有点迟疑)生长的枝条;小鸟说:(慢了)生命是飞翔的翅膀。 师:能说的同学,自己小声说说。 生:(自由说说。) 师:我提高点要求,谁能从头说到这儿。咱们男孩子非常勇敢,女孩子也不甘示弱!来,请你说。 生:天空说:生命是飘动的白云;海洋说:生命是起伏的波浪。大树说:生命是生长的枝条;小鸟说:生命是飞翔的翅膀。 师:好厉害啊!还不给点他掌声?老师刚才发现,这位女同学还有后面的这几位同学,在他说的时候,他们也在用心地练。多好的学习状态!这首诗还有最后一句我没说,最后一句最重要,最有感情,注意啊你们要把前面的都背出来,我才能说最后一句。能背吗? 生齐:能! 师:那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奖励你给大家起个头。 生起头:天空说:生命是飘动的白云。 师:开始吧! 生齐:天空说:生命是飘动的白云;海洋说:生命是起伏的波浪;大树说:生命是生长的枝条。小鸟说:生命是飞翔的翅膀。 师:我想说:生命是乐章,是一段蕴育生命的乐章。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段蕴育生命的生命乐章。上课。 【上课时间】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师范写)谁想来读一读。你读—— 生:生命生命。 师:你注意了中间的停顿。你读(另指)—— 生:生命生命。 师:你好像在思考。请你读—— 生:生命生命。 师:你似乎在感叹。同学们,读着这样的题目,你的脑海里会有什么疑问吗?你问。 生:生命是什么? 师:好问题,你在思考。还有什么问题? 生: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什么多次提到了生命? 师:看看课文有几个生命? 生:两个。 师:你注意到了题目的特别之处。看题目有了疑问,读书的时候就会奔疑问去了。想读课文吗? 生:想。 师:不要着急,读课文之前,你们先认识一个人,一个极其特别的人。(音乐起)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杏林子。他有一脸的微笑,这一脸的阳光,谁又会想到,在他的生命中……都会步步煎熬过,致使全身80%以上的关节会都坏死。……(略)惊人的毅力,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被誉为中国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杏林子的一双手,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生命生命》就是这样一双手,趴在膝盖上写出来的。想读吗? 师:很多同学都已经投入了,那就最快地读一读课文,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对课文的感受。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 师:读了一遍课文,有感受想说吗?谁有话说?请你来。 生:我觉得作者对生命非常的珍惜。你抓到了课文关键的词,作者的人生态度。你读得很用心,请坐。谁还有话想说?会读书的同学读了一遍课文,一定有话想说。(期待)谁有话要说? 生: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我觉得生命是宝贵的,不应该浪费它。 师:你看,你和作者有共鸣了,知道生命是宝贵的。和他有共同感受的请举手。你看,这么多同学和他一样有感受,那就和他一样表达一下,分享你们的感受。请你说说。 生:生命生命是一只飞蛾 师:你在看飞蛾这一段。感觉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蛾啊?(等了一会儿)心里有,嘴上无。你来说! 另一生:第一段讲的就是飞蛾有一种求生……呃,生命的愿望。 师:哦,你读到了一只有强烈求生愿望的飞蛾。看,他关注了飞蛾的生命。课文才读了一遍,很多同学有了感受,有了思考,不过,有些感受是在一次一次读书的过程中越来越真切,越来越深刻的。你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还会让你的感受更丰富。所以,我们还得继续读书。我们也一定也急着去了解课文内容了。所以,我们还得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生字新词上。请同学们一边大声地读课文,一边划出那些生字新词。然后自己想办法把它们读准了,读懂了,把每句话读通顺。放声读。 生(默读)。 师:同学们划出生字新词来了吗? 生:划出来了。 师:老师也看到了很多同学都划出了生字新词,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字词的学习情况。请大家看屏幕。这组词有些字音不好读,请这一竖行前三个同学每人读一个,大家认真听啊!如果他对了,我们就跟他读一次。 生读:动弹(弹二声)。 师:你读的是这个词的本音,在这个词语里面应该读什么? 生读:动弹(弹轻声)。 师:你第二次读对了,大家再读一次。在这个词里要读轻声,书上标的是这个字的本音。再放到句子里,还能不能读好这个轻声?大家找一找,在第二自然段。这位同学找到了吗? 生读词。 师:读一下句子。 生:只要我的手指。 师:你看轻声读得多标准。好,请你接着读。 生:即使。 师:即是二声,读得真准! 生:短暂 师:暂是平舌音,读得很清晰。这几个词,每个词都出现了课文当中的生字。 还能读懂吗?请这一竖行每个同学读一个。 生:骚扰。 生:震憾。 生:糟蹋。 师:读得真标准,可不是轻声了。第四声,读得响亮一点。请你当小老师,再领大家读一次。 生:糟蹋。 师:这三个词,又是课文当中的生词。你在自学的时候,读懂当中哪一个词语的意思了?谁来说说?来,你说—— 生:骚扰的意思就是扰乱。文中就是作者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就是扰乱作者写稿。 师:好厉害啊,既读懂了本义,又联系了课文来读。他说,骚扰就是扰乱的意思,你看,他抓住了一个关键字,组了个词就大概理解了骚扰的意思,那么“扰”还能组成什么词啊?请你—— 生:“扰”还可以组词为打扰。 师:直接说打扰。你看,抓住关键字组词,我们就能理解这个字的意思。那么在课文中,作者用骚扰要表达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里的句子。自由读读。 生:(自由读。) 师:课文里是表达什么意思?你来说—— 生:…… 师:噢,你在举手示意老师,只是读完了,对吗?请坐,谁有感受?课文里的骚扰是表达什么意思? 师:你想说,好,你说吧。 生:我认为课文里的骚扰是那只飞蛾不停地在作者的头上飞来飞去,打扰作者来写稿。 师:如果你是作者,在写作业呢。有这样的飞蛾,在你头上飞来飞去,你会怎么样? 生:把它捏死。 师:噢,你看,已经烦到想把它捏死。想结束它的生命了。你是从哪儿感受到骚扰表达的意思的呢?大家看看上文。来,请你说。 生:我从飞来飞去这个词语上面。 师:一个飞来飞去,让她感受到了骚扰表达的意思。还有吗?飞来飞去,你说—— 生:不停的。 师:不停的飞来飞去。而且作者当时正在写稿。也请你读一读这一句,读出骚扰所表达的意思。 生:(读)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骚扰着我。 师:读得多好啊,骚扰的意思就在这句子当中。刚才我们联系了上文,体会到了骚扰表达的情感,再看看下文。从哪儿感觉到的?看谁有一双最锐利的眼睛。能捕捉到文中那敏感的语言文字。你说—— 生:捉住。 师:捉住你感受到什么了? 生:捉住感受到了作者已经很烦这一只飞蛾在她头顶上飞了。 师:你看,她通过一个动作,也感受到骚扰表达的意思了。来,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读出骚扰所表达的那种情感。夜晚,我在灯下写稿,读—— 生:(齐读)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师:刚才,我们用关键字组词的方法,读懂了骚扰的本义。又联系了上下文,体会到骚扰所表达的情感,这些都是学习词语的好方法。你还读懂哪一个词语的意思了?后面同学——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