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
范文 |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通用13篇)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1昨日,有幸聆听了市特级教师倪玲的执教的《云雀的心愿》现将课堂实录展示如下: 一、课前谈话。 二、读书展示。 1、挑选自己喜爱的一个自然段朗读。 生1:读。 师点评:你读的正确、流畅,显得沉稳。 生2:读。 师点评:从你的读中听出了埋怨之情。 生3:读。 师点评:读中老师看到了一只快乐的小云雀。 生4:读。 师点评:从你的读中,我好象看到了洪水的泛滥。 2、理清课文的脉络。 师:同学们,请看着书,回答我的问题:云雀飞到了哪些地方?它的飞行路线是什么? 生1:它飞到了沙漠的上空,大河的上空,飞到了居住的森林。 师:应该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的词语有序的回答。 生2:再次练说。 师:云雀的飞行路线就是这篇课文的写作思路。 二、读中感悟。 师:默读课文,在你认为值得好好推敲的段落前做个标记。 生:默读课文。 师:请读好的举手。 生:我认为是4、10、13这三个自然段。 师:赞同的请举手。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谁能说说理由吗? 讲解第四自然段。 结合学生回答, 屏幕出示:“孩子,以前这里是……贫瘠的沙漠……” 理解“贫瘠的沙漠”是什么样子? 生1:干燥,没有水源,光秃秃的。 生2:没有树木。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对。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图片。 出示图片:贫瘠的沙漠。 师:书中哪一句描述了“贫瘠的沙漠”? 生: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生:齐读。 师:贫瘠的沙漠之前是什么样子的? 生:茂密的森林。 师:想象一下。茂密的森林里会怎样? 生:小鸟欢快的唱歌。蝴蝶跳着优美的舞蹈。 师:那是什么原因把茂密的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的呢? 生:乱砍滥伐。 师“联系18课,请比较:“乱砍滥伐”与“乱砍乱伐”有什么区别? 生:滥说明矮的、高的、粗的、细的都砍。乱说明这儿砍砍,那儿砍砍。 师:同学们,请看这段话。 出示第四自然段。 师:齐读这段话,想想森林有什么作用? 生:保土。 师:介绍沙尘暴、洪水泛滥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听了这段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不能乱砍滥伐,人类需要树木。 生:植树节那天,我们要多植一些树。 出示:第十自然段。 师: 这一段,又告诉我们森林有什么作用? 生:蓄水。 师:板书。请仔细读这一段,想想森林是怎样蓄水的? 生:树冠——树干——树下——土壤 师:作者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写的很有条理,森林蓄水的本领大吗?谁能通过朗读把它体现出来? 生:读第十自然段。 师: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比较:哪一个说法更能说明森林的蓄水本领大? 生:反问句。 师:如果森林少了大水库,会怎么样? 生:泛滥成灾。 师:课文中哪一句写洪水泛滥成灾的? 生:试读。 出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师:谁能把河水的汹涌、疯狂读出来? 生:自由试读。指名读,指点。齐读。 师:疯狂的洪水都冲向了哪里? 生:村庄,把村庄淹没了。 生:庄稼。 生:河堤。 师:此时此刻,求生的人们会想到什么? 生:当时如果不是我们烂砍烂伐,现在就不会这样了。 播放录像:河水疯狂的冲跨村庄。 师:同学们,发生洪灾可怕吧,所以说:保护森林太重要了。 精读第13自然段 出示:第13自然段 生:试读 师:读完你明白了什么? 生:森林的作用。 生:森林可以调节气温。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觉这自然的空调吧! 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云雀的心声。 出示:“小云雀一边听,一边不住地……一起……” 师: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生:到沙漠上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板书:沙漠——绿洲 师:这篇课文中有一句是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能把这句读好吗?通过你的预期不啊这种重要读出来。 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来换一种语气读课文,好吗? 课文中有三处对话,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生:自由分组朗读。 交流 三、练习说话。 师:为什么说森林是太重要了?你能结合课文内容,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吗? 生1:美化环境。 生2:降低噪音。 生3:净化空气。 生4:防止水土流失。 师:你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的句式来把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连起来在说一遍吗? 生:…… 四、深化主题,引发思考 课件展示:沙尘暴中行走的人。2006年广东特大洪涝灾害场景。 森林。九寨沟 秋天的森林 夏天的森林 师:学到这里,你能谈谈你的心愿是什么吗? 生1:沙漠可以治理。 生2:要植树美化环境。 生3:政府多出台治理环境的政策。 生4:呼吁社会爱护地球,多植树。 师:走,让我们一起去植树。 生:齐背诵《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总结 五:写话 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中心,写一段话。 提示写作方法:1、先总后分。 2、先分后总。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2师:读课文,想一想,云雀妈妈和小云雀飞过了哪几个地方? 生:(读课文) 生:云雀妈妈和小云雀飞到过沙漠、大河、森林。(师板书) 师:我们先来读一读有关沙漠的这一部分,说说他们看到的沙漠是什么样子的?重点词语是哪几个? 生:(读课文后)“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这句话描写了沙漠的样子。 生:重点词语是“漫天飞舞”、“睁不开眼”(师板书)。 师:“漫天飞舞”是什么样子?谁来描述一下? 生:漫天飞舞就是天上地上到处都是黄沙。 师:所以云雀妈妈和小云雀…… 生:(接)睁不开眼。 师:那么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应该怎么读呢? 生:(自由练习读) 师:(指名读,学生读得很投入,比较到位,读出了小云雀埋怨的语气。) 师:这里原来也是茂密的森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这种状况的呢? 生:是人们乱砍滥伐森林造成的。 生: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师板书“贫瘠”) 师:因此云雀妈妈非常的…… 生:(接)心疼。 师:因此第四自然段应该读出云雀妈妈的…… 生:心疼。 师:好,同学们很聪明。我们练习读读看,看谁读得最像云雀妈妈。 生:(练习读) 师:(齐读、指名读) 师:为了避免风沙的侵扰,他们又继续往前飞,飞呀飞,飞到了…… 生:大河的上空。 师:看到了什么样的大河呢?读课文5-10自然段。 生:(读课文)看到了一条浑黄的大河,水位很高。(师板书:水位很高、浑黄) 生: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板书:野马、咆哮、冲去) 师:“咆哮“是是什么样子? 生:就是很凶。 师:我们可以看看书上的插图,就是河水咆哮的样子。河水咆哮着向下游…… 生:冲去! 师:而不是…… 生:流去。 师:你们真了不起。“冲去”写出了河水非常…… 生:凶猛。 师:看到这种情景,“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感到很…… 生:害怕。 师:对了,所以小云雀问妈妈的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应该读出害怕的语气。 师:好,我们就用害怕的语气来读一读小云雀的话。 生:读“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多人读) 师:云雀妈妈怎么回答? 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师:(学生这段的朗读可以说很到位,那一声叹息,让人真切的感觉了一丝丝忧伤。学生的朗读让我也感到一丝意外,看来只要调动起学生的激情,朗读水平就会提高很多。) 师:河水如此凶猛,罪魁祸首是谁? 生:是人,把上游的森林砍光了。(板书:砍光) 师:“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小云雀的问题你能回答吗?让我们来读一读第10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我们分学习小组练习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小云雀的问题。然后来说给全班同学听听。(全班交流) 生:因为森林里的树冠就像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直接冲刷地面。 生:苔藓和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 生:剩下的雨水渗进土壤,大多也能被储存起来,所以森林就是一个大水库。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3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通过阅读,感受环境对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所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学生真正理解“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2.体会森林的重要性,产生热爱森林、保护环境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中心 1、配图导读 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看看。他们飞呀飞,飞过一片贫瘠的沙漠,飞呀飞,飞过一条浑黄的大河,飞呀飞,最后又飞回了自己的家——森林。在这一路上,小云雀看到了许多,也听到了许多,他感受很深,还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我们,你们还记得吗? (指名说,相机板书: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2、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指说,相机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3、你们把小云雀的话记得这么清楚,小云雀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如果你们能把他说的话读好,那小云雀会更高兴的。谁有信心读好? (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其实这不仅仅是小云雀的心愿,也是云雀妈妈的心愿。(再读) 二、精读课文,感受森林的重要 过渡: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那么在云雀妈妈的眼里,森林是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用“——”划出相关句子。(板书:大水库、空调器) (一)体会森林是个大水库 1、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森林是“大水库”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10自然段,体会一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指答:森林可以蓄水。 (理解“蓄水” ) 2、这可是我们平常不了解的知识了,森林为什么能蓄水?老师觉得云雀妈妈很会说话,而且说得特别有条理,请你再细细读读这一节(出示),想想她是怎样把话说得这么有条理的? (点红强调:树冠“挡住雨水”、树干和树下“吸收雨水”、土壤“储存雨水”)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 3、(出示森木图片)那对照着这幅森林的图片,你会像云雀妈妈这样有条理地讲清森林是怎样蓄水的吗?最好能用上“因为……所以……”(指名复述) 4、是啊,森林的蓄水能力可真大呀!所以,云雀妈妈最后说——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出示) 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比较这两句话 5、小结:森林是个大水库,它能蓄水保土,(板书:蓄水保土)所以小云雀不得不感叹——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齐读板书) (二)体会森林是个空调器 那云雀妈妈为什么又说森林是空调器呢?请大家继续读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体会体会。 指答,出示:夏天,林子里枝叶茂密,挡住了强烈的太阳光,自然就凉快些;冬天,由于树木的遮挡,林子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 在这样的家中,小云雀感到——生接:真凉快,是呀,你看,在森林里,夏天凉快,冬天暖和,真是舒服呀!哪位同学想读一读,体会一下。(点名读)真是冬暖夏凉呀,(板书:冬暖夏凉) 你再来! 难怪云雀妈妈最后说:(出示)你看,森林像不像空调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你知道空调器的作用是什么吗?(指答,板书:调节气温)。 小结:有了森林,还可以调节气温,这回小云雀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再次齐读板书) (三)扩展森林的其它作用 1、同学们,其实森林除了蓄水保土、调节气温的作用外,还有很多作用呢!现在请用上(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可以 ,也可以 来介绍介绍你对森林的认识吧!(①人类的资源宝库。②庞大的氧气制造厂。③良好的吸尘器。④绿色的隔音墙。) 2、老师这也有一份资料想与你们分享呢!(出示相关资料请学生读一读) 一亩树林的作用 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9千克氧气。 一亩树林一个夏季可蒸发42吨水,一年可达300到500吨。 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灰尘22到60吨。 一亩树林一年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4千克。 一亩有林地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 一亩防风林可保护100多亩农田免受风灾。 三、朗读课文,感受失去森林的后果 过渡:了解了森林的这么多作用,我们和小云雀一样不得不再次感叹——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如果说没有了森林,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就再一次跟着云雀妈妈去看看吧! 1、我们先来分角色读一读课文2-8自然段。 女同学小云雀的话,老师读云雀妈妈的话,男同学来读叙述的部分,好吗? (一)飞过沙漠 2、首先,我们飞到沙漠的上空,(板书:沙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课件出示: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一阵狂风吹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生自读。 3、师:读着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觉?生答。 师:从哪个词语能感受到这点?(点红“漫天飞舞”这个词语)(板书“黄沙漫天” ) 师::读着“漫天飞舞”这个词,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生答,如:风沙很大等。 师:这个成语中的哪个字更能体现这样的情景? 师:“漫”什么意思?(到处都是,)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浑黄一片,弄得人晕头转向。谁来读读这个词语?把黄沙漫天飞舞的情景读出来。 指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沙漫天飞舞的情景。(图片出示) 4、师:小云雀在这样的环境中飞行,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 生答:睁不开眼睛、飞不动、一阵风吹来,可能就把小云雀刮跑了。 师:是啊!难怪小云雀会埋怨地说(点读:课件出示:“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师评价:读出了讨厌。再点读,读出了不满。 齐读。 (二)飞过大河 1、师:这里风沙这么讨厌,赶快扇动翅膀,飞离这险恶的环境,飞到大河的上空去看看吧!(板书:大河)(课件出示:第5小节) 2、指名读。 3、师:听着他的朗读,看着这样的情景,此时,你有怎样的感觉?(害怕、惊恐等。) 4、师:为什么会害怕?(生交流,课件可以点红:脱缰的野马) 5、师:野马性情暴躁,野性十足。脱缰的野马是怎样的?(生答)是啊!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肆无忌惮,失去控制,难以驾驭。你看它是咆哮着向下流——(生接:冲去)而不是——(生接:流去) 师:多凶的河水呀 河水像脱缰的野马,(介绍比喻句)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此时的河水吗?(生答如:汹涌澎湃,巨浪滔天,排山倒海) 齐读: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凶猛的河水! 5、师:你还觉得这是怎样的河水?生答,如:残忍的无情的洪水。(可提示:你看它冲垮河堤,淹没村庄,一点也不考虑这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伤害,它真的是太——无情了) (请看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的表情让老师感受到,这样的情景带给你们巨大的震撼与惊恐! 这样的灾难,用第8小节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板书:泛滥成灾) 看着这样的情景,难怪小云雀会不由得挨近妈妈说(课件出示:“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 (三)分析原因 1、师:从小云雀的话语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害怕、担惊受怕等 师:是啊!本来是一次充满期待的美好旅行,可当我们飞到沙漠上空时,被漫天飞舞的黄沙迷得睁不开眼睛;飞到大河上空,咆哮的河水又让我们惊恐万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切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4和第8小节,找找答案。 2、师:随机出示第4、8小节。 A、第四小节: 指名读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生答) 师:云雀妈妈的话让我们明白了,森林还可以—阻挡风沙(板书:阻挡风沙) B、第8小节 师:有没有找到别的原因?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答: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师相机交流。 3、师:(当生提到“乱砍滥伐”时,可以说说它的意思)是啊!参天大树被砍光了,还没有成材的树木被砍光了,甚至连幼小的树苗也被砍光了,这就是“乱砍滥伐”!你觉得滥是什么意思(过度,没有限制)? 4、同学们找出了两个原因,其实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乱砍滥伐。 5、师:看着这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同学们,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6、生交流。 7、师:云雀妈妈也和我们有同样的心情,目睹着肥沃的土地变成寸草不生的贫瘠沙漠,她心疼地说(生接) 师:想象着一颗颗树木轰然倒下,,云雀妈妈心疼的同时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叹口气说(生接) 读着云雀妈妈心疼的话语,听着云雀妈妈无奈的叹息,你们心中一定也是感慨万千。请拿出你的笔,写下此刻你想说的话!(可以是你的一句公益宣传标语,也可以是你的建议等) 8、生交流,师评价 四、总结课文,发出号召 1、是呀,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你们看,即使森林再宝贵,经过人们的乱砍滥伐之后,也会失去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的周边只会是漫天飞舞的沙漠,泛滥成灾的洪水,人们不能快乐安定的生活。 小云雀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了解了森林的重要性,所以有了这样的心愿——(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女生读) 云雀妈妈说这也是他的心愿,教师读—— 那这是不是你们的心愿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表表决心吧!齐读—— 2、是呀,多栽一棵树,就多增添一片新绿;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时间允许的话,提示让学生背诵。) 五、课外延伸 课文到此已经结束,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出示)第二年的春天,小云雀真的和妈妈去种树了,又经过了很多年,小云雀去过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能想象它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吗?用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高低错落”“千山一碧”“青翠欲滴”……写一段话。 六、板书设计: 19、云雀的心愿——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沙漠 黄沙漫天 阻挡风沙 大河 泛滥成灾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蓄水保土 大水库 森林 冬暖夏凉 调节气温 空调器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4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的文章,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生态环境。《云雀的心愿》文章记叙了云雀和妈妈进行一场特殊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看到黄沙漫天、洪水泛滥,并逐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也深刻地点出了森林具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文章条理清楚,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叙述整个故事的过程,字里行间包含着对生态环境的担忧以及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阅读分析能力较弱,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着重教学生用默读、略读、指明读等方式展开教学,学生跟随云雀旅行的过程中看森林消失后的恐怖现象,并逐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结合新课标对该学段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云雀旅行的全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云雀旅行的全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难点是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谈话法进行导入。同学们,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想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动物的世界,来领略动物们优美的身姿。边看边跟老师来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听了刚才大家的分享,老师觉得每个同学都是一个很爱小动物,很有爱心的.人。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爱的鸟类,看看它身上有什么精彩的故事。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云雀的心愿》。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快速的带入到课堂中,为本节课的讲解铺设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 (二)初步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该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此环节,我首先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以下2个环节的问题。 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土壤枯枝败叶乱砍滥伐树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明确:文章记叙了云雀和妈妈进行一场特殊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看到黄沙漫天、洪水泛滥,并逐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也深刻地点出了森林具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最终云雀有一个心愿,沙漠变绿洲。 这样的问题解决学生已经把文本的概况了解透彻,为深入研读环节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安排了第三个教学环节——深入研读。阅读是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要想完成多重关系的对话,就需要我们对文本有着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此环节我会引导学生默读,边读边展开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和与讨论: 1、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明确:沙漠变绿洲。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请同学们朗读全文,找一找云雀和妈妈在旅行中都看到了什么? (1)在沙漠上空,漫天飞舞的黄沙,睁不开眼睛。 (2)在大河上空,浑黄的河水咆哮不惜,淹没村庄。 2、旅行中遇到这样的场景,云雀和妈妈有怎样的感受呢?明确:埋怨、心疼、叹息、害怕。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3、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场景云雀妈妈找出了造成这样场景的原因,你能说一说吗?明确:人们对树木的乱砍滥伐,造成上有水土流失严重。 4、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呢?明确:植树,让森林起作用。 5、小组讨论:为什么森林能改变现状?明确:森林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 (1)大水库:森林可以蓄水,树冠充当大伞的作用,苔藓和枯枝败叶吸收水分存储水分。 (2)空调器:夏天遮挡阳光,冬天存储热量。通过以上深入研读环节,学生能对整个文本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也能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所掌握。 (四)巩固提高化身森林小卫士,你该如何保护森林?写几句标语 (五)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从云雀的心愿感知到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现在正值植树节,希望同学们能从今天开始有实际的行动,为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业:植树节去郊外植树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缩影,好的板书应该结构清晰,构思新颖,内容高度凝练。因此,我对本课的板书进行了如下设计。便于学生理解。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5课本剧《云雀的心愿》 时间:夏天 地点:沙漠和大河的上空,森林里 人物:小云雀和他的妈妈 家里 [幕起:夏天,小云雀和妈妈在家休息。] 小云雀: 妈妈,天气真热,我好多天没出去玩了,您带我到外面去看看好吗? 云雀妈妈:天气很热,还是在家休息好了。 小云雀: 好妈妈,家里太闷了,您带我起玩吧!(拉着手恳求妈妈) 云雀妈妈:好吧。我带你去空中练习飞翔,那儿凉快些。 沙漠的上空 [他们飞了很长的时间,来到沙漠的上空] 小云雀: 这是什么地方呀?我的眼睛被风沙吹得都快睁不开了。(揉着眼睛说) 云雀妈妈:狂风怒吼,黄沙漫天飞舞,这里当然是贫瘠的沙漠。 小云雀: 沙漠?那我飞得又渴又累,能下去喝点水吗? 云雀妈妈:不行,沙漠里很难找到水的。况且,你下去的话会被风沙淹没的。孩子,只好忍一忍了。 小云雀: 妈妈,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埋怨地说) 云雀妈妈:(心疼地说)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了。 小云雀: 妈妈,这里的环境太差了,我们快走吧! 大河的上空 [他们又飞了好久,来到一条大河的上空] 小云雀: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为什么那么凶猛啊?(小云雀害怕地挨近了妈妈) 云雀妈妈:(叹了口气)哎,这都是人为的呀。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森林水库”就没有了,到了汛期,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了。 小云雀: 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好奇的神情) 云雀妈妈:(亲切地)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啊,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被储存起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森林里 [他们飞得又累又热,飞回了居住的森林,停在一棵大树上休息] 小云雀: 回家的感觉真舒服,我们的家真凉快呀! 云雀妈妈:(擦去汗水)那是因为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小云雀: (奇怪地)森林怎么会是空调器? 云雀妈妈:夏天,林子里枝叶茂密,挡住了强烈的太阳光,自然就凉快些;冬天由于树木的遮挡,林子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 小云雀: (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要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云雀妈妈:(搂着小云雀)好孩子,这也是我的心愿,到时候,我和你们一起去。。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6[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揭题质疑,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生字中前鼻音较多,如“厌、滥、贫”等,让学生多读读,还要特别注意多音字的读法,如“树冠”、“埋怨”、“暖和”等。2、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让学生在自读中知道小云雀和妈妈都飞到了哪些地方,分别说了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知道“心愿”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吗? 出示文中写小云雀心愿的话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好“太重要了”、“我一定”、“重新变成绿洲”。 (指名读,齐读) 二、精读课文,感悟“心愿” (一)设问过渡 小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为什么会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这个故事吧。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直切重点,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二)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过渡:“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去看看。”他们先来到了哪儿呢? 我们也跟着云雀一起飞去看看吧! 1、观看课件:一片贫瘠的沙漠,到处都是沙子,寸草不生,狂风肆虐,黄沙漫天飞舞。 (学生交流感受) 你们愿意待在这儿吗?小云雀愿意吗? 指导读小云雀的话 理解“埋怨” (语气中带点责备,这就是埋怨。) 有感情地朗读 2、妈妈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看到茂密的森林逐渐变成贫瘠的沙漠(出示对比图片) 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 云雀妈妈也是这样想的,每当她想起这儿以前是茂密的森林,而如今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她就觉得——(心疼)。 谁再来读一读云雀妈妈的话?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齐读)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7作者: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陈琦 转贴自: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点击数:218 《云雀的心愿》教学片断评析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陈琦 这篇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课文主要部分是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对话,因此,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学习方式是比较恰当的。分角色朗读也是练习朗读的一种重要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情境,较好地把握语言包含的情感,从而较快地读好语言材料。 本节课中,教师两次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第一次是在指导理解第1—~4节后,同桌分角色练读第3、4节,一人扮小云雀,一人扮云雀妈妈,学生基本能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第二次是学完全文后,三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内明确分工:一人读旁白,一人一人扮小云雀,一人扮云雀妈妈。但学生合作练习朗读时,都只顾自己读,很少去认真倾听他人的朗读,更没有去评价、修正他人的朗读,所以小组展示的时候,没能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效果不够理想。当然,教师在组织学生理解感悟人物语言时还不够到位,浮于表面,这也是原因之一。 建议: 一、教师要参与合作朗读 教师可以先扮“云雀妈妈”的角色,和学生对话朗读,以作示范,再让学生与同桌配合练习分角色读,并组织交流或比赛,师生共同评议,促进提高。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评读能力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对他人的发言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是一个积极互赖的小组。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8教材分析: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以拟人化的手法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毁林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云雀飞行的地点可分为四个部分。本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故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流畅,好读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部分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沙漠的环境恶劣,激发环保情怀。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师生的心愿(深刻理解心愿的意思) (一)导入新课 (板书:心愿)心愿是什么? 1、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心愿有关的知识童话(板书: 云雀的心愿)。 2、读题: 3、质疑:读着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要想解决问题还得借助课文,让我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检查自学效果: (1)乱砍滥伐 贫瘠的沙漠 泛滥成灾 (2)森林 水库 空调器 A:读准 B:这三个红色的字是生字,请你书空,记住字形。你理解这些词吗? C:这三组词语是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精心选择出来的,你能在自读的基础上选择一组词语,说一句话吗? 3、再读课文你会知道的更多。读课文试着去说一说:(出示小黑板) 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云雀跟着妈妈飞到 ,飞到 ,又飞回 ,小云雀知道了 ,于是许下了 的心愿。 (三)了解心愿 1、学习第14小节 A、浏览课文,找到写“云雀心愿”这一段,自由读这一小节,想想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B、理解“重新”,说说它的意思。推测沙漠以前是绿洲的样子。 C、为什么会变成沙漠的?是谁造成的? (四)走进沙漠,感受环保意义 “重新”一词告诉我们沙漠以前曾是绿洲。让我们随着小云雀去看看现在的沙漠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呢? 理解“漫天飞舞”。 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沙漠中是怎样的感觉? 引读:看到这 的黄沙,小云雀埋怨地说: ,妈妈心疼地说: 。 从云雀妈妈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创设情境: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导致茂密的森林变成了沙漠,听着妈妈心疼的话语看着漫天飞舞的黄沙,小云雀心想: 2、失去了森林是可怕的,小云雀要把沙漠变成绿洲,想让你我都能多栽一棵树,把沙漠变成绿洲。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20.云雀的心愿 重新 沙漠 绿洲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9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以拟人化的手法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毁林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云雀飞行的地点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人们伐树毁林,森林变成沙漠。第二部分是写人们伐树毁林,河水泛滥成灾。第三部分是写森林是个巨大的空调器。第四部分是写把沙漠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本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语言通俗流畅,富有儿童情趣,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篇课文在苏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中,本单元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深入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认识伐树毁林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单元重点、本课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内容中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体会人类植树造林的'美好心愿,增强环保意识。 5、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内容是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展开的,课文不论是写伐树毁林森林变沙漠,河水泛滥成灾,还是写森林是个大水库,是个巨大的空调器,都是为了突出森林的重要性。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森林的重要性。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理解“森林是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比较困难,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1、朗读教学法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2、情境教学法 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样往往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更深刻。 在本文教学中,我以语言描绘、图画展现、表演体验等不同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对话,才能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因此,本节课我通过学生用读读、画画、议议的方法,以读悟语,以读促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 教学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紧接着,我通过“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这一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入,不但能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更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热情。 (二)精读课文,感受森林的重要性 1、创设情境,感受伐树毁林的危害 出示沙漠的图片 并且激发学生:来到沙漠,它们看到了什么?感觉这里的环境怎样?练习一下生活实际说说,如果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指名读课文的(1—4)段,找出哪些词语说明环境很恶劣啊!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漫天飞舞、贫瘠、睁不开眼等这些词语写出了沙漠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那么贫瘠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是由于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有关段落 “看到此情此景,小云雀和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读出来吗?”先让学生练读对话,教师加以点拨,最后引导学生扮一扮,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演读对话。在沙漠,云雀知道了有森林和没森林的保护是不一样的,那么你想对森林说什么吗?(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里强调了文本的重点。 由于人们乱砍滥伐,使茂密的树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乱砍滥伐的后果,远不止这,我们再来看一看云雀们的大河游。这样很自然的过渡到了下一个部分。同样也是创设情境,出示录象河水泛滥,看到了什么?谁能说说洪水会造成哪些危害?理解为什么说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可以想象野马是怎样奔跑的?马能按照路线奔跑是因为有人用缰绳指挥着,那么指挥河水奔跑的是什么呢?没有了和堤就乱流了。)河水为什么会这么凶猛?(云雀妈妈叹了一口气:“哎,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森林水库’没有了,到了汛期,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 指导朗读:写河水泛滥成灾的句子要读出河水的气势汹汹的样子,小云雀的要用害怕的语气读。妈妈说河水为什么凶猛的话要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上教学环节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伐树毁林的危害,并让他们自由选择伙伴表演,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精读品味,感受大水库、空调器的作用 这一环节中,我先激发学生:“森林带给人类许多的好处,同学们想享受吗?”让学生自由读读有关段落。并谈谈读后感受,接着引导学生品读,你能把你的喜悦之情读出来吗?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作用,我是这样引导的“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和空调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理由说明吗?”让学生读读、圈圈、议议,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并趁热打铁让学生谈谈森林还有哪些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再感情朗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上环节中,我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深入文本和文本反复对话,在反复朗读过程中,领悟到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从而对森林升腾起保护之情。这样,自然而然就突破课文重点、难点。 (三)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课文已经学完了,那么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 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 从哪些地方看出森林很重要呢?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没有森林的保护,土地慢慢会变成沙漠,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就漫天飞舞,森林没有了,“森林水库”也就没有了,到了汛期,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有了森林,就等于有了空调器,夏天可以遮光,冬天可以保暖。 云雀懂得了这些知识,就产生了植树造林的心愿,在保护环境方面,你们的心愿是什么呢?我们都要为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作贡献。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突出文章中心,我的板书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板书略)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10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0课《云雀的心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生词。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欣赏: 欣赏《苍凉眼神 震颤人心》的图片,增强学生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一、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苍凉眼神 震颤人心》的图片,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从你们的话语中深深感受到你们是他们的知音,是他们的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近云雀,去倾听云雀的心愿。 1、板书课题:云雀的心愿 读课题 2、出示云雀图,认识云雀。 3、再读课题,引起阅读期待。 二、初读,反馈自学情况 1、自读课文。 要求:⑴将生字表中的生字多读几遍,读正确后再读课文。 ⑵把句子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交流 (1) 认读生词 a交流点拨难读的字:“壤”“贫”“冠”“滥”等 b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指名读、推荐读、齐读] (2)理解生词 a、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 b、选择喜欢的方式理解生词 c、合作交流 △ 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乱砍滥伐” 再读重点句“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 理解了“泛滥成灾”后视频再现河水泛滥成灾的场景。 再读词语“泛滥成灾”,力求读出词语的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用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 “树冠——树干——土壤”, [正音:树干(gàn)] 再读重点句子:“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 三、再读,理清课文脉络 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思考: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到了哪些地方呢? 2、板书:沙漠 大河 森林 四、默读,把握课文大意 1、学生默读思考:小云雀跟着妈妈一路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 2、围绕出示的填空说话。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将填空连起来说说。 4、小结:把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连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五、描红,突出写字指导 1、出示9个生字,学生说书写的注意点。 2、范写“冠”,课件演示“邀”的笔顺。 3、要求学生看清字形,注意笔顺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知道了云雀的心愿,其实云雀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的心愿。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11评课一: 《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从而让学生明白了森林的重要作用,不能乱砍滥伐。 下午听了朱艳老师上的《云雀的心愿》这一课,觉得有几个地方朱艳老师处理得很好: 一、让学生想象,把自己变成一只小鸟,随着云雀妈妈一起去旅行,如在教学森林变沙漠的这一部分时,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说说自己对这里环境的感觉,从而体会到“埋怨”和“心疼”。 二、在文章结尾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说说如果碰到有人乱砍滥伐,你会怎么去劝阻他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你们就会饿死。”有的同学说:“你们要是再乱砍森林,就会被洪水淹死。我们就会无家可归”很显然,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 评课二: 《云雀的心愿》是四年级的一篇文章,它通过小云雀和妈妈,表达了要保护环境的心声,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首先,从课题入手,直接而又有效地把学生带进文本,同时质疑又激起了学生内在的需要,从而我想读书成为每个孩子的心声,因此这一块是最有效的学习活动之一。 其次,由看录象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置身情境,滔滔的洪水,漫天的黄沙,淹没的农田……壮观而宏伟的场面把学生一个个惊住了。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了感受,强化了情感,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教师不作深奥的逻辑分析,已完全意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在这节课中,读的形式很对,有自由读,分角色读,评读,齐读,个别读,引读等。读是加深学生感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既丰富了学生读的方式,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最后一块,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收获,畅谈我们能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就让语文实践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促进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和社会化,是语文学习的有效延伸。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12《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后,小云雀明白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针对教材的特点,我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思路 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然后让学生跟着云雀一起去看看。抓住“森林实在 是太重要了,因为——”这条主线展开教学,并且以云雀妈妈和小云雀的心情变化这条暗线作为辅助,这样就使主题凸显了,并且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要点。 二、体验心愿,进行个性化朗读 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文章通篇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方法,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生动有趣,富有艺术魅力。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以及森林的重要,同时也感受文章语言的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机评价中更加深学生对砍伐森林危害的认识,激发他们对这种行为的痛恨之情。 三、句式训练,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的句式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教学中出现的“可以……也可 以……”让学生练习造句,既让学生巩固了对森林作用的理解记忆,也让他们在口头造句时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听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你们就会饿死。”有的同学说:“你们要是再乱砍森林,就会被洪水淹死。”还有的同学说:“森林是大水库,是空调器,它给我们人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感谢它,保护它,不应该破坏它,砍伐它。”透过这些精彩的回答,可见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 当然,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为了使学生在朗读的同时充满激情,我不断的变换着朗读的方式,指名读、男女生读、分组读、比赛读等,同学们的朗读激情非常充沛,但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只是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导致学生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没有读出感情。今后还要更好地抓字词句,凸显语文课上的语文味。 《云雀的心愿》课堂实录 篇13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350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3、会用“可以……也可以”说话。 【教学内容】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小云雀为什么许下“植树造林”这个心愿。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森林的重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云雀的心愿》 首先谁先来读读这些词语? 1、读一读 讨厌 贫瘠 咆哮 冲垮 凶猛 树冠 苔藓 冲刷 土壤 储存 邀上 漫天飞舞 乱砍滥伐 泛滥成灾 枯枝败叶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说了什么? 二、了解心愿 1、出示第14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板书:植树) 3、默读课文,说说小云雀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4、如果要突出森林的重要,你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过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森林的重要?(点拨并板书:没有森林 有了森林) 三、研读森林的重要 (一)没有森林出现的情况——土地变成贫瘠的沙漠 1、自读课文(1——4)自然段,说说没有森林会出现什么情况,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板书:土地变成沙漠) 2、过渡: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去看看。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他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交流。 (1)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①理解“漫天飞舞”,指名读这个词。 ②读好这句话。 (2)“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地说。 ①小云雀喜欢这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体会“讨厌”“埋怨” ②指导朗读。 (3)“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妈妈心疼地说。 ①“乱砍滥伐”中的“滥”是什么意思?指名读好这个词。 ②“贫瘠的沙漠”上没有什么?只有什么? ③出示“贫瘠的沙漠”和“茂密的森林”相关图片。同学们,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你的心情怎样?(心疼) ④理解“心疼”,读好这段话。 3、小结:没有了森林,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小云雀感受到(指板书齐读)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二)没有森林出现的情况——洪水泛滥成灾 1、没有了森林还会出现什么情况?读读课文(5——8)自然段。 2、交流。(板书:洪水泛滥成灾) 3、过渡:他们飞呀飞,飞过了沙漠,又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小云雀看到大河的情景,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小云雀为什么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害怕) 4、自读小云雀的话,再指名读,读出小云雀害怕的心情。 “妈妈,妈妈,大河理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 5、小云雀为什么这么害怕?(大河的水很凶猛) 6、指名读第5自然段,说说从哪体会出大河的可怕? 7、交流。 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 ①“脱缰的野马”“咆哮”体会洪水可怕,凶猛。 ②出示图片。这就是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③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④指名读这句话。 ⑤齐读。 ⑥“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意味着什么?(人们无家可归)我们仿佛听到一些小孩在倾诉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这就是洪水带来的灾难。 ⑦再读这句话。 ⑧小结:没有了森林,洪水泛滥成灾,小云雀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指板书齐读)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三)森林是一座巨大的水库 过渡:妈妈把森林称作‘森林水库’,小云雀听了妈妈的话很不理解,“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 1、自读课文第10自然段,说说森林为什么被称作‘森林水库’?(板书:蓄水)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森林可以蓄水? 3、交流。 “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的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①指名说。树冠可以挡住一部分的雨水;苔藓和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土壤还可以储存水。 ②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换句话说。 ③教师引读: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 )。树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 )。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 )。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④小结:有了森林,可以蓄水保土,小云雀再一次意识到(指板书齐读)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四)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过渡:他们飞呀飞,觉得又累又热,就飞回他们居住的那片森林,停在一棵大树上休息。小云雀说“妈妈,我们的家真凉快呀!”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说:“那是因为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1、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为什么说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板书:调节气温) 2、交流。 ①指名回答。夏天,林子里枝叶茂密,挡住了强烈的太阳光,自然就凉快些;冬天,由于树木的遮挡,林子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 ②你看,森林像不像空调器?换句话说。 ③填空:那是因为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夏天,林子里枝叶茂密,可以( ),自然就凉快些;冬天,由于树木的遮挡,也可以使( ),所以就暖和些。你看,森林像不像空调器? ③小结:有了森林,还可以调节气温,这回小云雀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指板书齐读)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三、总结全文 过渡:小云雀一边听妈妈的话,一边不住地点头,这时他也有了自己的心愿。 1、再次齐读云雀的心愿。“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2、森林如此重要,你的心愿是什么?(用上“可以……也可以”) 3、总结。这是小云雀的心愿,也是云雀妈妈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心愿。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植树。 附:【板书】 云雀的心愿 植树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没有森林 有了森林 土地变成沙漠 蓄水 洪水泛滥成灾 调节气温 转载自悠悠墨香的博客: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