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上册语文名师精编教案模板 |
范文 | 三年级上册语文名师精编教案模板(精选3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名师精编教案模板 篇1《捞铁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的几项准备工作; 2.了解怀丙和尚把铁牛捞上岸的经过; 3.认识浮力,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4.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本质。 二、教学重点: 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把铁牛捞上岸的经过。 三、教学难点: 对浮力的认识及利用 四、教学对策: 借助多媒体显示,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无声为有声来解决难点。 五、教学方法: 1.借助多媒体建立供对比模型,通过对比,启发学生思维,达到实质性认识水的浮力的目的。 2.借助多媒体显示,以便教师根据课文文字叙述更好地讲解学生形象地感知捞铁牛前的四项准备工作及捞铁牛的经过。 3.利用多媒体强大的综合功能、教学时效。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怀丙和尚为什么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2、怀丙和尚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呢?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整件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同时演示多媒体(四项准备工作动画片)学生一边听,一边看画面,初步了解怀丙和尚在捞铁牛前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2)检查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捞铁牛前做的准备工作) 2.精读课文 1)出示第三段课文。(多媒体) 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数数这段有几句? (2)划出每句重点词,想想每句说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多媒体 (1)讲读第一句 ①出示第一句话,并给“潜、摸”作上重点记号(多媒 体出示) ②多媒体演示“潜水摸牛”动画过程。 ③小结、归纳,多媒体出示“潜水摸牛”字样。 (2)对于第2、3、4句的教学方法同上,其中“装满”、“结实”、“很粗”、“紧紧”这些词作注重记号,先后打出“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牛架相栓”多媒体演示字样。 (3)出示练习: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用直线连起来。 第一步 备船装沙 第二步 潜水摸牛 第三步 牛架相栓 第四步 并船搭架 (4)齐读课文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一)整体感知 1.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3.演示打捞铁牛动画片。 (二)精读课文 1.出示第4、5段课文(多媒体出示)要求: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分小组议一议。 2、检查自学情况(分小组汇报) 3、师进一步 (1)为什么船会上浮?(演示动画片)提醒学生注意船身变化。 (2)为什么绳子越绷越紧?(演示动画片)提醒学生注意绳索、铁牛。 (3)为什么能把铁牛拔起?这与前面的准备工作有没有关系? (4)为什么不把铁牛“载”上岸,而要“拖”上岸?(演示动画片) (5)从拔铁牛到拖铁牛,这都是靠什么呢?(水的浮力) 4、演示(多媒体出示) (1)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先让水手们 ,接着 ,最后 (分别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捞牛的三个步骤)。 (2)船越( ),装的沙就越( ),船的重量就越( ),船身就下沉的越( ),离铁牛的距离也就越( );铲去黄沙,船身渐渐上( ),离铁牛的距离越来越( ),所以绳子越绷越( ),因此,铁牛被( )出了淤泥;最后又将铁牛顺水拖回,这些都是利用了水的( )( )。怀丙和尚不愧是( )( )( )工程家。 5、出示板书(多媒体出示) 6、师小结: (1)读完了课文,我们知道:怀丙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意思,原来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它们送回来。 (2)我们该怎样读怀丙和尚说的话呢?(胸有成竹,信心百倍) (3)能举例说说人们怎样利用水的浮力吗? (4)今天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打捞铁牛呢? 三年级上册语文名师精编教案模板 篇2《安徒生公园》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阅读,搜集整理材料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安徒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查找资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安徒生这个人。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学生准备:查找的资料,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里几篇安徒生童话大师的作品,我们都由衷的敬仰他,他为世界人民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为了纪念他,人们在他的故乡欧登塞,建了一个美丽的公园《安徒生公园》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小公园到底是什么样的? 请同学们打开书142页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白桦”、“毛茸茸”、“铜雕”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疏疏落落”、“幻想”、“描绘”、“请悠”、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品读文本,感悟文本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A:你认为欧登塞美吗?从文中的语句中找出来? (引导学生用美的感情读出来) B:小公园里有那些事物与安徒生有联系?从文中的语句去找,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C:读完文本的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学生交流。 4、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始终所蕴涵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资料整理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又了解了安徒生作品之外的很多知识,有关这位大师的资料很多,同学们课下搜集了许多资料,下面我们分组进行一下整理、展示、讲解好不好? 板块一:安徒生的剪纸:出示《丰富人生》的剪纸画面。引导学生根据每幅剪纸画面,进行童话想象或命题,让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补充,并进行讨论研究。 板块二: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展示安徒生的长篇小说、诗歌。 板块三: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展示安徒生的长篇游记。 最后谈谈写一写《我心中的安徒生》《我最崇敬的人》 回家以后给父母讲一讲安徒生的故事。 三年级上册语文名师精编教案模板 篇3《火烧云》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确良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确良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运用丰富想象描绘景物变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 鼓励学生观察朝霞、晚霞或云彩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并根据云彩的形状给它们起个好听的名字。自读课文,每人画一副火烧云的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课前谈观察感受,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第一遍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1)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是否能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确。 (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并把自己的记字方法和同学们交流。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学生自己读生字,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结构提出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生字。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难写的字做重点指导。练写生字。 2、第二遍读,要求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想办法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解决。 3、第三遍读,要求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霞光?哪些地方写火烧云?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写“霞光”的部分(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对不明白的或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和同学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或自己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美,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师生读议解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或多媒体的展示明确霞光和火烧云的关系。 3、指导朗读。 4、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中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和小组同学交流这些句子美有哪里。 3、全班交流:自己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美为什么?小组同学或其他同学可以互相补充。 (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他们有读中想象火烧云的形状多样、变化极快的影象,体会句子的意思。如:“这些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这一句,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等词语,体会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不见了。”这一句引导学生想象火烧云变成小狗的样子,体会火烧云变化的有趣和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2)抓住学生认为写得美的句子或段落指导朗读,让学生边想边读,把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而又十分有趣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学生拿出自己课前画的火烧云的画,仿照课文第三至第六自然段中画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先自己练习说,再找同学或朋友互相交流。 (4)拓展练习。学生结合自己课前观察到的云彩变化和颜色的变化,想象火烧云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和形状?然后根据“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样的顺序,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其他的动物、植物或建筑物等来形容火烧云的形状。要求先和同桌或好朋友交流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三、学习最后一自段 重点体会火烧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四、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1、练习背诵课文。老师可以适当指导一些背诵方法,但不要强求学生一定要用这样的方法,应鼓励学生采用更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 2、摘抄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也可以和同学交流。 3、互相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描写云霞的好词佳句。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