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画杨桃教学实录 |
范文 | 画杨桃教学实录(通用2篇) 画杨桃教学实录 篇1听课时间:2008年12月25日 听课地点:俞范学校 执教者:顾可雅(实验小学) 一、考眼力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救生圈;碟片;球;车轮 师:不同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 2、看杨桃 师:它是怎样的? 生:它是绿色的,像一片叶子。 师:杨桃一般生长在广东,没有成熟之前是绿色的,成熟后是黄色的,市场价格是5元一斤,今天我们来学习“画杨桃”。 3、引入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齐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谁能把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吗? 生读 师:知道“叮嘱”为什么都是“口”字旁吗? 生:是用嘴巴说的。 生读句子:含严肃的句子 师:提醒严肃的肃写法,并书写。 生读含“半晌”的句子 师:真不错!知道班上什么意思嘛?待会讲课的时候理解。 生读含“和颜悦色”的句子 师:和颜悦色是形容神态的,老师的神情就可以说是:“和颜悦色”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师: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我在上课的时候画杨桃。 师:补充课题的办法,把主要内容说出来了! 三、精读画杨桃 师:那我和同学、老师看到的杨桃一样吗?我看到的杨桃是怎样的?找到句子读! 师:这个时候我的心理会怎么想呢? 生:我应该怎么画呢? 生:是画成我平时看到哦啊的,还是现在看到的? 师:作者看到的杨桃和平时知道的杨桃是不一样的,他矛盾了很久,这是课文的原文部分,让我们听一听! 生:引读,于是,他就认认真真的,老老实实地画! 师:此时,你有体会到了什么? 生:很喜欢画画 师:他在画画时,父亲会对他说什么? 生:孩子,你应该认认真真地画! 师:那让我们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读!齐读 师:那我认认真真的画,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不认可他! 生:画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出示语段: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像什么?” “像……五角星!” 指导读出省略号! 展示杨桃 师:到侧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刚才哈哈大笑,你的心理怎么样? 生:我看到的杨桃像五角星,我觉得刚才不该嘲笑他! 师:这一看,让我们看到哦阿勒不同角度的杨桃。 师:我们的态度从认可到不认可的,是谁让他们发出了这样的变化?请找出表示老师神态的两个词语? 生:老师严肃了半晌。 师:半晌的意思是半天,老师严肃的时间有那么长吗? 师:同学们嘲笑我时,是那么严肃,老师的心里想什么呢? 生:用什么办法嘲笑同学的同学 师:那么老师又有什么变化? 生:和颜悦色 读老师的话! 师:老师认为看到杨桃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老师这么说,能让你明白吗?你喜欢这个老师吗?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老师实事求是! 生:有办法让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事物! 师:现在,谁原意来读一读,要让大家听了非常舒服 指名读,齐读 师:那课文中谁的话和老师的话一样呢? 师:你知道应该怎么看事物吗? 生:看到了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 生:要知道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生:相信自己的眼睛。 师:正式因为有这样的老师和父亲,才使我成为了著名的作家,让我们看一看这位作家。 介绍作者:岑桑 师:但是,当他面对自己的成绩时,又是怎么说的吗? 读:多年来,…… 师:读了文字后,你有什么想说? 生:向他学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 生:时时刻刻记住了父亲和老师的教诲! 女生读老师的话,男生读父亲的话。 画杨桃教学实录 篇2第一课时 师:(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与杨桃有关的课文。(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谁画杨桃? 生:怎样画杨桃? 生: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生: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另外,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生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生字词。 师:同学们把生字读得真准确,下面就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师: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 生:我要汇报词语的意思。 师:好,讲吧。 生:我理解了想当然就是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我是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的,因为课文讲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生:“和颜悦色”的意思,就是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生:我知道“熟悉”的意思就是知道得清楚。 生:我知道“教诲”的意思,就是教训、教导。 师: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画杨桃的过程,共写了19 个自然段。 师:画杨桃的过程?接着他的话,谁能继续往下说?这篇课文就单单写了画洋桃的过程吗?你说。 生:还告诉了我们画杨桃一定要从不同的方向去看。 生: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师:什么道理? 生:就是画每样东西都要认真观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就画什么。 生:这篇课文还告诉了我们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样子是不一样的。 师:对于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呢? 生:我想问为什么画杨桃的那个同学把画交给了老师之后,老师没有笑他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其他的同学却哈哈大笑。 师:对,同样一件事情,老师就没有笑,同学们却哈哈大笑起来。为什么?咱们一会儿再说。还有别的问题吗?你说。 生:为什么有几个同学觉得“我”画的杨桃不像杨桃? 师:你们俩提的问题都一样。因为觉得不像他们才笑,是不是? 师:对了,还有什么?好了,我给画一样东西,你们能看出来是什么吗? 生:能。 师:试试看吧。(教师在黑板上作画)我先画一个圆,中间再画一个圆,里面再画一个圆,两边还各有个小角,这是什么东西,你们能看出来吗? 生:车轮。 师:车轮?不对。 生:蜗牛。 师:蜗牛?不是。 生:这是古时候人们推的车子。 师:不是。你们为什么猜不到,看不出我画的什么画?因为你们用的是习惯的,常用的,常看到的那种观察角度。你们在喝早茶的时候,茶桌上有茶壶没有? 生:(恍然大悟的)有。 师:这个图是从哪里看茶壶? 生:上面。 师:从上面往下看就是这样子是不是啊?你刚才问我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看东西就有不同的结论,这回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刚才有同学问看到那个同学画的杨桃像五角形,同学们都笑了,他们为什么笑? 生:因为同学们都用平常看惯了的方法去看,觉得画得不像,才笑。 师:嗯,你们把这一点弄懂了,很好。 师:这篇文章你们读懂了没有? 生:读懂了。 师:要没有读懂的话你告诉我哪里不懂。再看看课文,如果没把握,你得告诉我哪里不懂。 生:为什么这位老师讲的话和“我”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呢? 师:记住你的问题。你说。 生:每篇文章都有含义,但这篇文章有什么含义呢? 师:我读懂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含义。至于这个道理你懂得是不是非常准确,非常深刻,然后再研究。好吗?你能提问题吗?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老师看了我的“画”要拿起来问大家? 师:为什么拿起画来问大家?嗯,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看来大家对课文真的理解得差不多了,究竟理解到什么程度,我下面开始考试。愿意不愿意接受? 生:愿意。 师:好的。你们猜这胶袋里面有什么东西? 生:杨桃。 师:对。前两排同学向后转,把椅子挪一下。我这里真有一个杨桃,想让你们来画。你要能够画正确,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课文里面讲的道理,也就是含义,你们也就懂了。你要是没懂就画不正确。我一会一看你的画我就知道你懂了没有。我把杨桃放在这里。打开你们的本,不用画太细致,只画它的基本轮廊就可以。给你五分钟的时间,开始作画。 (学生作画,教师查看) 第二课时 师: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师: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 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 是……就……不要) 生:爸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师: “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生:比方壶盖想当然就是圆的。 师:请你们好好读读爸爸的话。 师:谁来读一读第二至三自然段? (生读第第二至三自然段自然段)。 师: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请同学们讨论: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 生:第二自然段分为3层。 生:第二、三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 师:你来看看,桌上的杨桃像什么? 生:现在看就象五角星一样。 师:(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生:因为父亲说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师:正因为我记住了父亲的话,所以才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师: 你们能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讲吗? 生: 因为讲桌上的杨桃一端正对着我,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五角星;另外,我记住了父亲的话,所以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至十七自然段。想一想: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师:请你们现在讨论一下。 师: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因为那些同学发现这时候的杨桃真像五角星,所以他们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师:这篇课文的对话很有特点,既没有交代说话人,也没有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话人是怎样的动作神态。请在话语后面注明神态动作的词语。 (生在书上做注明,并进行交流。) 师:让我们按照刚才做的注明,把这些对话好好读一读。(生读对话。) 师:写人物的对话有多种方法。省略说话的对象和说话的动作神态(也就是无提示语),有时效果会更好。但有个前提:读者不会误解。因此,还可以用分行排列的形式来区分。 师:请你们练习写一写无提示语吧! (生写写无提示语) 师:(出示第十八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师:想一想: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 生: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就是相信自己的眼睛。 师:让我们好好读一读老师的话。 师: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生:都是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师: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 生:因为他们告诉我一个道理。 师:是呀,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师:让我们好好读父亲和老师的话吧! 板书设计: 11、画杨桃 父亲: 是……就…… 老师: 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我: 一生受用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