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教案 |
范文 | 三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教案(通用6篇) 三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教案 篇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难 点:竖式计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口算题 同学们请看口算,看谁速度快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七十四页,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请你认真的读一读、看一看,哪些地方是你看懂的,那些地方是你不懂的地方,把不懂的用笔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互相学习。然后把书合上。 二、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画画)一副画画的情景含有那些数学信息呢? 生:3个小朋友。三张图画纸。三盒彩笔。师生共同处理数学信息。并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 生2: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我们先来解决其中的一个。要求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会列算式吗? 生:3×1 2 12×3 三、猜想结果,方法验证: 师:估计一下,12×3大约等于几?解说一下,你是怎样估计的?师:用什么方法就得到12×3准确的结果呢?同学们先商量一下,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 请几名代表汇报交流,师板书有代表性的思路:学生讲解各自的思路。 四、提供空间,探索竖式 师:数学讲究简炼,除了以上方法,你还能创造出一种更简单,计算得更快的一种书写形式吗?请你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试一试。(师巡回指导) 教师指定几个人到黑板上板书:师:同学们自己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现在同学们来评价一下,你来说一说我的思路,我来说一说你的思路,猜一下,他们在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先在小组 内说一说。生自由谈: 生评价得出最简练的方法。列竖式乘时应注意:先从个位乘起,用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相加。 五、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师:(课件演示)师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一节研究的内容:笔算乘法。 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这两个相乘的数都叫做因数,最后的得数叫做积。乘法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先从个位乘起,用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相加。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12×3笔算竖式的过程和方法。 六、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1.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师:我们刚才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请同学们列式并用竖式解答。学生独立解答,相互交流算法 2.一步一步往上爬 3.解决问题 4.竖式计算,比比谁厉害5.解决问题 七、知识梳理,师生小结。 三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教案 篇2教学内容: 教材74-75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六的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经历笔算乘法的整个过程,运用知识的迁移,最终掌握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熟练计算不进位的多位数乘一位数。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 口算:10×4 20×3 40×7 2×70 2、导入新课 教师:新年很快要到了,小新、小红、小雪都想亲手画一张画送给他尊敬的老师,大家请看图:(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3、学习新课 ①教师提问:图中3个小朋友共准备了几包彩笔?每包彩笔是几枝?(让学生观察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提示:图中小精灵有一个问题——怎么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同学们能不能帮上忙?试着列式。(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列式,教师可到各组检查,并汇报列式情况,同时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可能出现情况:12+12+12;(理由:3个12共多少就列加法) 教师板书:12×3 (引导学生说理由:几个几的简便算法,可以列乘法算式) ②教师:让我们来探究12×3的结果是多少?也许有些同学们有了自己的想法,请同学分组交流下自己的想法好吗?(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到各组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最后汇报) 第一、12×3就是3个12啊,加起来就知道结果是多少了; 第二、12×3可以看做10×3与2×3的和。 ③教师:经过讨论、交流后,让我们来列竖式看看如何计算出12×3的积:(教师板书示范) 1 2 × 3 ————— 3 6 教师强调列竖式时要注意以的问题: 1、相同数位的数一定要写对齐; 2、,用一条分隔线把两个因数与积分开; 引导学生小结计算方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的计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与第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相乘;一般从个位开始。 我们先算2×3;再算1×3; 教师提示:根据上面的分析,应该是10×3,而这里怎么变成了1×3了?其实,只要大家认真观察下现在的1的位置大家就明白了。(十位上的1就是10)在横线下面该如何写下计算的结果呢? 让同学们练着写写,并说说算式。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的计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与第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相乘;一般从个位开始。 4、巩固练习: ①比一比谁做得又准又快: 12×4 21×3 14×4 ②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校买来3筒羽毛球,每筒有15个,一共有多少个? 5、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这是我们今后计算乘法算式很好的方法。希望大家回去好好练练,做到能熟练、规范的列竖式计算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果。 6、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六的第2—4题。 板书设计 1 2 × 3 —————— 3 6 用第二个因数与第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 分别相乘;一般从个位开始。 三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多次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及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多次进位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口算 4×2+9= 7×5+5= 5×3+7= 5×5+6= 6×9+8= 9×4+5= 2、笔算 58×7= 156×4= 253×5= 二、自主探究 1、完成第8题: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完成第9题:改错题,先检查,判断,然后把错题改正过来。 3、完成第10题:先读题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三、巩固拓展 1、第11题:读题,讨论 怎样求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你能想出多少种方法?然后让学生分步解答。 2、第12题:读题分析题意 要求合唱队有多少人,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求乐队人数? 3、第13题:指导学生观察各题的因数与积有什么特点,找出其中的规律。 四、梳理整合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完成练习册第57页 三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教案 篇4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例1主题图 彩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三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教案 篇5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借助点子图,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方法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算理和算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点子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神奇的点子。 师:神奇在哪儿呢?请看点一下(变成苹果),再点一下(变成小熊),继续点(变成了书)。 师:看来,在数学当中,可以用点子图(板书:点子图)来代表任何东西。使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更简便。 二、学习新知 师:昨天,我到书店买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读一读? 生:每套书有14本,钟老师买了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师:我们知道点子可以代表书,那这里的1套书14本,就可以用一行14个点子来表示。2套就几行点子来表示呢? 生:2行点子(课件出示2行) 师:它表示几个几? 生:2个14。 师:怎么列式? 生:14×2。 师:你会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吗? 生:先算4×2=8,再算10×2=20,最后算20+8=28。 师:对,除了口算,我们还可以。 生:笔算。 师:列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怎么算呢? 生:先用2去乘个位上的4等于8,再用2乘十位上的1等于2个十,所以2写在十位上。 师:刚才我们用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计算出14×2=28,哪种方法算起来更快? 生:笔算。 师: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 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指着口算):计算时,我们先把14怎么样? 生:分成10和4。 师:对,就是先把数分小了再进行计算,然后再把两步的积怎么样? 生:加起来。 师:对,这就是(板书:先分后合)的方法,把新知识(板书:转化)成旧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师:现在每套书有14本,钟老师买了10套,用点子图该怎么表示?谁来说一说? 生:每行14个点子,一共有10行。 师:那这1 0行就表示几套? 生:10套。 师:怎么列式? 生:14×10=140。 师: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什么数? 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那要是钟老师现在买了12套,点子图又该画几行? 生:12行。 师:它表示求几个几? 生:12个14。 师:怎么列式? 生:14×12。 师: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估一估14×12大约等于多少? 生:大约等于140。 师:它到底等于多少呢?我们能不能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4×12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来呢。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活动要求,把12套书用先分后合的方法在点子图上分一分、圈一圈,然后列算式算一算。请大家4人为一小组,开始吧。 师:同学们分好了吗?分好的小组请用行动来告诉老师你们分好了。 师:谁来代表你们小组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汇报:① 14×10=140 14×2=28 140+28=168。 把12套书分成两部分,先算10套,14×10=140再算2套,14×2=28最后算140+28=168就是把两部分的积合起来。 师:哪些小组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哪些小组还有不同的想法? ②14×4=56 56×3=168。 把12套分成3个4套,先算4套,14×4=56,再算3组这样的4套56×3=168。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 ③14×6=84 84×2=168 。 师:(小结)这些作品虽然分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先把其中一个因数分小了,然后再合起来,(或者:用到了先分后合的方法) 师:对,就是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2套书先分成几部分,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然后都是把几部分合起来。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分法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生:先算10套,再算2套那种。 师:对,就是这种,因为这样分后更容易口算。 师:那请你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这种分法是怎么分的? 师:好,说完的同学请快速的坐好。 师:刚才结合点子图,我们可以口算出14×12=168以外,还能列竖式计算吗? 生:能。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列竖式计算吧。(板书:笔算乘法) 师:好,请大家结合这种分法先独立思考,再在草稿本上试着列竖式算一算,计算之后再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2乘4等于8。 师:8表示?(生:8个一)写在(生:个位上) 师:再算? 生:2乘十位上的1等于2个十。 师:2写在(十位上)。 师:也就是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师:再怎么算? 生:先用十位上的1去乘个位上的4等于4 师:4表示? 生:4个十。 师:4就写在(生:写在十位上)。 师:那这里个位上的0还写不写呢? 生:可以不写(师板书:个位上的0不写) 师:接下来再怎么算? 生:十位的1去乘十位上的1。 师:等于?(生:100)表示? (生:1个百)1写在(生:百位上) 师:对,也就是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师:那接下来又该怎么算? 生:把二步的积加起来。 师:个位相加等于(8),十位相加等于(6),百位相加等于(1)。 师:这一步的28是怎么得到的? 生:28是14×2得到的,(师板书:14×2的积)。 师:(指着第二步)这一个数又是怎么得来的? 生:它是14×10的积。 师:最后怎么算的? 生:把二步的积加起来。 师:其实就买书这件事来说,28表示求几套书的本数?(2套) 师:140又表示几套书的本数?(10套) 师:看来,我们的竖式也是采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4×12先转化成两位数成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再合起来得到最后得数。 师:在竖式计算过程中,我们第一步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几?(4)等于(8) 师:再用2去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用2乘的几? 生:2×10=20。 师:也就是什么乘什么?(10×4=40) 师:再用十位上的1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什么乘什么? 生:10×10=100。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在点子图上找一找每个乘法算式对应的位置呢? 生:能。 师:第一个2×4=8在点子图上表示求的哪个部分? 生:右上角。 师:2×10=20在图上又表示求的哪个部分? 生:左上角那个部分。 师:10×4=40,又表示哪个部分? 生:右下角那个部分。 师:最后10×10=100呢? 生:左下角那个部分。 师: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竖式计算的过程,我们第一步先算的什么?第二步再算的什么?最后又是怎么算的?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最后把两步的积加起来。 师:现在你们知道怎么算了吗? 生:知道了。 练习巩固: 师:那如果不是14×12,而是其他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们还能计算吗? 生:能。 师:好,现在大家练习一下答题单上的做一做这几道题吧。 师:请大家一大组算一道题,看哪个组的同学算的又快又准确。 师:哪些同学愿意上来算一算? 师生集体评价,选一题让孩子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其余3题集体评价。 师:第一组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还用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生:先分后合转化的方法。 师:对,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下来以后能学以致用。 师: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地方是我们最该注意的? 生: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时,结果的末位一定要与十位对齐。 师:我们再来帮啄木鸟治一治病吧!请大家在答题单上判断一下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师:敢不敢接受今天的终极挑战? 师:猜一猜水果下面藏着几? 三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教案 篇6【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教材第46页例1及“做一做”,第47页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挂图 【情景导入】 1.计算。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新课讲授】 1.谈话导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也需要我们计算出准确的结果。例如到商店里买东西,要付多少钱是不能估算的,不能给大概的钱,必须算出准确的结果,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出示教材第46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以及例题1: 王老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 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师:14乘2,我们已经会算,14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1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王老师要付的钱。 板书: 师:刚才我们求一共买多少本书,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14乘12竖式。 刚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1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1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28,在28的旁边注明14×2的积) 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14,得140,在140的旁边注明1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14就是用10乘1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1,得10,但这个1不是表示1个十,10乘1得到的10应该表示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所以这个1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140的旁边注明1×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28和140加起来,得16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3.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4.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5.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6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3,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2)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 (3)23乘13得多少? (4)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对,算完后互相检查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评一评,谁完成的最好。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1题。从题目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每排22个鸡蛋,共13排)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怎样算呢? 指名说一说。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分别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积的末位同第二个因数的数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3~5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习。 笔算乘法(不进位)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分别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积的末位同第二个因数的数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教学新知时,我首先让学生重点分析情境图,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14×12,再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估算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钱,最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口算方法,即14×10=140,14×2=28,140+28=168(本)。当学生用竖式计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尤其是理解为什么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写。本节课特别重视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让学生在“说”中理解算理。 本节课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还需进行课后辅导。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