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玩出了名堂》 |
范文 | 《玩出了名堂》(精选17篇) 《玩出了名堂》 篇1一、通过本节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玩镜片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3.初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 四、教学准备 电脑制作的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引述。(师: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谁愿意来说说自己喜欢玩什么?在玩中有哪些收获?) 2. 学生交流。 3.(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大家喜欢玩的花样还真多,但有人在玩的过程中有了重大发明,你们相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玩出了名堂》。)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开始新课的学习。) 4. 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5.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课件上。如: a. 什么是“名堂”? b. 谁玩出了名堂? c. 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 玩出了什么名堂? 6.教师评价:你们真会思考!提的问题很有水平!(大屏幕显示)聪明的孩子一定很想解决心中的疑问,那就赶快读读故事吧!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质疑能力。] 二、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2.整理生字、词(已布置课前预习) 检查生字、新词、多音字的认读情况。(出示课件) 3.师: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故事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比一比,谁知道得多,谁说得完整哟! [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有扶有放,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再次,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 学生交流。通过读,你已经依次解决了哪些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 说一说。(根据大屏幕,回答) 师:谁玩出了名堂?(板书) 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板书) 先做出了什么名堂呢?(板书) 生:…… 师:列文虎克又用放大镜玩出了什么名堂呢?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并用原句说一说。 生1: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师:那谁来说说显微镜是怎么回事? (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介绍显微镜的知识,教师随即用课件显示) 生2: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 师:那谁来谈谈微生物又指的是什么? (学生介绍微生物的知识,教师出示微生物的幻灯图画。或联系资料袋) 师:相信大家通过刚才的学习,对列文虎克的发明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是啊!列文虎克最开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的,最后成了科学家。他为什么会成功呢? b.请学生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由问题引入,学生初步把握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c.回归教学难点 现在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个的故事呢?(赞赏)板书 三、课堂练习 1.巩固生字、词的认读,书写。(比一比,谁的观察能力强,字最漂亮、最工整、用时最快。) 板书设计: 玩 出 了 名 堂 磨镜片 做放大镜 列文虎克 放大镜 做显微镜 科学家 显微镜 发现微生物 《玩出了名堂》 篇2片段一:谈话导入 (1)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学生兴趣很大,眉飞色舞地说出了很多平时常玩的游戏。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关玩的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3)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名堂是什么意思?谁玩出了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 (评析: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片段二:在读中探究、领悟 1、自由读、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荷兰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一位。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出示课件,提出贯穿全文的问题: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评析: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自读这两段。 师:这一段有三个多音字,谁能找出来?(看、待、薄)能分别组词吗? 随即出示课件:多音字组词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 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全班交流。 师:列文虎克怎么会玩起镜片的? 生: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 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 学生交流想象时,师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列文虎克的这种玩法有什么看法? 带着自己所产生的感情自读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交流朗读,生生评议。 (评析:充分的朗读、分层次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那么在玩放大镜时,他又玩出了什么?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 带着问题自读第四段,读后与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生1: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生2: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 师:那谁来说说显微镜是怎么回事?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显微镜的知识,教师随即出示课件让学生看显微镜的图片。 让学生谈谈看到显微镜的感受。 师:那谁来谈谈微生物又指的是什么? 学生介绍微生物的知识,教师出示微生物的图画。 师:相信大家通过刚才的学习,对列文虎克的发明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再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交流感受。生1:我知道了刚才看到的微生物图就是书上说的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生2: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世界,课文中把它叫做“小人国”,而且把里面的上千上万个微生物叫做“小人国”里的“居民”。 (评析:这两名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主动谈到了老师即将要讲到的“小人国”、“居民”等带了引号的词语,学习主动性很强!师顺势引导学生感知这种有趣、生动的表达方式并鼓励学生朗读这几个句子。) 师:你知道了这么多东西应该感谢谁呢?你佩服他吗? 生:应该感谢列文虎克。他真了不起。 引导学生逐渐理解:他玩的时候十分注意观察,勤于动手,还善于思考,所以发明了这些东西。 师: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呢?今后我们就比一比谁在玩的时候更注意观察,更勤于动手,更善于思考。 (评析: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建立在进行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收集的资料,进行互相交流,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特别是搜集的一些图片,形象、直观,留给学生的感受很深刻,学生也很容易受到启发,对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获得这些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再进行精读、品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 片段三:拓展 1、出示课件,师述:“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像列文虎克那样在玩中玩出了大名堂的人,我们一起来读读他们的故事吧。” 2、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让我们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来吧。 (评析:请学生阅读有关“玩出了名堂”的科学家的故事,使课文内容有一个拓展。在课外玩中注意观察和发现,再把玩的乐趣和收获写下来,使学生重新思考、关注自己的“玩”。) 《玩出了名堂》 篇3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板书设计: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附参考资料: 列文虎克:(1632—1723)荷兰生物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早年,学会了磨制玻璃透镜的技术,制成简单的显微镜。1675年发现了原生动物,1683年又发现了细菌,对动植物的显微构造也有所观察。 显微镜的发展:人类很早以前就有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要求,但是苦于没有理想的工具和手段。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十分微小的原生动物和红血球,甚至用显微镜研究动物的受精作用。列文虎克掌握了很高的磨制镜片的技艺,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致的可以放大270倍的显微镜。以后几百年来,人们一直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观和探索眼睛看不到的世界,但是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光波的半波长左右,这样人类的探索受到了限制。进人20世纪,光电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33年德国人制成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后,几十年来,又有许多新型的显微镜问世,比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仪器。 一、教学内容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通过本节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3. 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四、教学准备 1. 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1. 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导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 什么是“名堂”? b. 谁玩出了名堂? c. 他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一会儿的读文打好基础。] 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的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 [放手让学生自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 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子的读音。 b. 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 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 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 e. 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 2.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 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 学生写字。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基础。因此,鼓励他们交流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观察发现结构特点。发挥其积极性和自主性。] 一、教材简介: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难点: 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二、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三、教学建议: 1.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显微镜的知识和有关微生物的知识。 2.识字写字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识字时可以让学生运用以往学过的各种方法识字。写字时还要继续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并进行个别的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3、围绕“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三、四、五自然段重点来读。 4.讲讲有关“玩出了名堂”的小发明家的故事,使课文内容有一个拓展。 5.请学生在课外玩中注意观察和发现,再把玩的乐趣和收获写下来。 列文虎克:(1632—1723) 荷兰生物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早年,学会了磨制玻璃透镜的技术,制成简单的显微镜。1675年发现了原生动物,1683年又发现了细菌,对动植物的显微构造也有所观察。 显微镜的认识 1、目镜盖:保护目镜,以免将灰尘、油污、尖锐物件进入目镜,操作镜片,影响观察。 2、目镜:观察物体之用。如有油污、灰尘等,可用镜头纸沾上乙醇,做圆圈状清洗。千万不能用手去触摸镜片。 3、调焦手轮:用手轮来调整镜筒的上下位置,以便得到清晰的聚集来观察物体。 4、反光镜:有两种光源:a 可用反光镜借助自然光源或灯光的折射,将光束从载物台中心的通光孔中通过,并通过角度的变动来获得自己满意的光强度,使观察物更清晰。b 装上电池,将灯泡向上,调节光源至满意的效果。 5、载物台:是用来置放所观察物体的。载物台上的两个金属压片是用来固定载玻片的。 6、镜座:取下底垫就可以更换电池,注意电池的正、负极。 7、转盘:轻轻的用手旋转转盘,听到清晰的“咔嗒”声,则表示定位准确。转盘上有三个物镜,通过变换物镜的倍数,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以便清晰地观察物体。 建议:先用最小的倍数的物镜来观察,然后逐步放大倍率。 什么是微生物 到目前为止,绿色的地球是唯一为人类所认知的一块生命的栖息地。在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与人类相依相存的是另一个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在这个目前对人类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世界里,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个神秘的群体。它们太微小了,以至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它们的名字叫微生物。 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主要有古菌;属于原核生物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属于真核生物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上这些微生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蘑菇和银耳等食、药用菌是个例外,尽管可用厘米表示它们的大小,但其本质是真菌,我们称它们为大型真菌。而属于非细胞生物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又称朊粒)等则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其实,微生物“出生”最早,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多年,最早的微生物35亿年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则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但微生物与人类"相识"甚晚,人类认识微生物只有短短的几百年。1676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从而揭示出一个过去从未有人知晓的微生物世界。 虽然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单个的微生物细胞,但是当微生物大量繁殖在某种材料上形成一个大集团时,或是把微生物培养在某些基质上,我们就能看到它们了。我们把这一团由几百万个微生物细胞组成的集合体称为菌落。例如腐败的馒头和面包上长的毛,烂水果上的斑点,皮鞋上的霉点,皮肤上的藓块等就是许多微生物形成的菌落。 微生物虽小,但它们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些对人类有益,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有些对人类有害,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威胁;有的虽然和人类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流中具有关键作用。 《玩出了名堂》 篇4教学内容:p58-p60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流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难点: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 与“阅”、“闭”,“腿” 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流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渗透环境教育)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板书设计: 15、玩出了名堂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教学反思: 1教师未有把板书的完整过程详细跟学生说,有学生在作业时就容易把步骤搞错。 2 未有把其他科学家的例子跟学生分享。 《玩出了名堂》 篇5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调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中受到启发。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意识。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以“玩”激趣 1、静下心了吗?你们心里还想着刚才的游戏吧,就知道你们喜欢玩,其实老师也喜欢——(板书:玩)。这节课咱们去找一个外国朋友玩,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玩出了大名堂。 2、你什么想问的吗?(学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学字 1、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得先读通课文,并勾画出生字、读准字音,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开始读书吧。 2、课文读通了吗?今天我们采用错误接龙法,谁愿意先来读读。 3、词语都会认读了吗?(出示词语)会读的快速度出来。 4、谁来当小老师?(小老师领读)谁又好办法记记这几个字?(出示:堂、镜、腿、随、调、待)。 5、为了帮助你们记得更好,咱们来写一写。写之前注意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字的姿势。生练习时师注意指导并随机评价。 [设计意图] 错误接龙,也叫错误接读,原创者是赖联群老师。具体操作:先由一生朗读,当出现错读、重读、多读、倒读、停读之中的任何一种情况时,该生坐下,由下一位学生接着读,如此循环,直至结束。接龙的队伍可以是一排,也可以是教室的对角线或教师指定。我觉得错误接龙特别适合初读,此环节重在纠正字音,我先指名读,接着让所有的孩子蓄势待发,注意倾听,如有“情况”举手示意,反应快的孩子便有机会接读。这种朗读法趣味性高,比较性强,面向群体,涉及面广,更能激起热情,很适用! 三、“玩”味精读 1、刚才我们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我们把生字放回课文,再读一读。读后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回答板书:墨镜片、放大镜;放大镜、显微镜。) 2、都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书读薄,你能把课文读成一句话吗?(默读并动笔划一划。)(交流,根据回答出示:列文虎克玩镜片和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3、会读书的孩子,你们能试着把一句话读成一个字吗?(根据回答圈处“玩”字。) 4、是呀,就是玩,让我们来仔细看看他是怎么玩得吧。 a、学习第三段 1)谁来告诉大家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 2)谁是列文虎克?你怎么会玩起镜片呢?你居然能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当时你心情怎样? 3)列文虎克你想说什么吗?(根据回答引读:列文虎克玩镜片,玩出了大名堂。)(生:当时太高兴了,就像小兔子一样蹦了起来。师:是嘛,太棒了,快告诉大伙让大家和你一起蹦吧——) 5、学习第四段 1)列文虎克继续玩吗?谁来告诉大家。 2)列文虎克,你就这么改变一下玩法就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3)太好了,这回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你现在想说的是什么呢? (根据回答引读句子:列文虎克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6、学习第五段 1)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孩子们都知道了,他们高喊——(列文虎克玩镜片和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2)大人们也都知道了,他们相互交谈着——(列文虎克玩镜片和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3)这事连英国的女皇都知道了,她亲自来拜访列文虎克,女皇对他说——(列文虎克玩镜片和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4)不仅英国的女皇知道了,就连俄国的沙皇也知道了,他也赶来欣赏“玩具”,他竖起大拇指说——(列文虎克玩镜片和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7、列文虎克现在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四、“玩”无止境 1、孩子们,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对列文虎克、同学们还有其他人) 2、课后你们可能收集列文虎克、显微镜、微生物的图片及文字以及“玩出名堂”的故事,我们下节课交流。 《玩出了名堂》 篇6一、教学内容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通过本节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3. 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四、教学准备 1. 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1. 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导入 。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 什么是“名堂”? b. 谁玩出了名堂? c. 他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一会儿的读文打好基础。] 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的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 [放手让学生自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 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子的读音。 b. 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 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 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 e. 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 2.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 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 学生写字。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基础。因此,鼓励他们交流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观察发现结构特点。发挥其积极性和自主性。] 《玩出了名堂》 篇7学习目标: 生物”等17个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引导学生写出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列文虎克、显微镜、微生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抓住“玩”字,谈话导入 1、同学们,刚才的课间10分钟,你们在干什么? 2、你们平常最爱玩些什么呢?谁愿意说说自己在玩中的体会? 镜片,你们想怎么玩? 4、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三百多年前,荷兰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也喜欢玩,而且特别喜欢玩镜片,不同的是列文虎克在玩镜片时竟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玩出了名堂)(齐读课题) 5、看到课题,你们想说些什么?有些什么疑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刚才大家提出了不少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要将课文读通读顺,并勾画出生字,读准字音,遇到长句子和难句子先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开始读书吧! 2、课文里出现的生字你们会读了吗?如果你会读,就请你快速读出来。(多媒体以游戏的形式依次出示生字、词语) (1)同学们,你们能再读读这三个字吗?注意后鼻音的发音。(多媒体依次闪现:“堂”、“镜”、“访”三个字) (2)谁来带读这两个字呢?(多媒体依次闪现多音字:“调”、“待”) 3、那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4、同学们,要想更好地记住这些字,我们就要写写它们。在写之前,请注意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的位置。(多媒体显示田字格中的字)你们说说哪些字书写时容易出错? 教师应强调: (1)哪些字容易写错笔顺?(重点是“腿”与“随”) (2)“闲”与“阅”,“腿”与“随”在对比中定好。 (3)“镜、待、调、访”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简、堂”两字要堂堂正正、笔顺简单流畅。 (4)“拜”的右边是四横,“具”的里面是在横,不要少写一横。 5、现在请同学们开始练习,书写时要按笔顺规则认真书写,并注意写字的姿势。 三、环绕“名堂”,精读课文 1、刚才我们与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请你们把生字放回课文,再读一读课文。可以邀上你的小伙伴一起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互相说话;也可以一边读一边拿笔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谁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现在,谁能解答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那些问题? 4、逐段朗读,探究“玩法”。 (1)解析“怎么玩”——学习课文第2、3段。 ①读一读。让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 ②想一想。从列文虎克玩镜片的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③你会怎样玩镜片?谁来谈谈你对列文虎克这种“玩法”的看法? (2)感悟新“玩法”——学习课文第4段。 ①自由朗读课文第4段。 放大镜下蚊子的腿吗? ③列文虎克第二次是怎么玩的?又发现了什么?想感受一下显微镜下的“小人国”吗? ④看了放大镜下蚊子的腿,看了显微镜下的“小人国”,你们想说些什么? ⑤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就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内心会怎样想呢? ⑥我们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课文。 ⑦交流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 (3)感叹“玩出的名堂”——学习课文第5段。 ①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②列文虎克在玩镜片时有了伟大的发现,聪明的你在读这一段时对其中的标点符号又有什么新发现呢? ③为什么“小人国”和“居民”两组词语要用上双引号呢? ④你们认为“小人国”是指什么?“居民”又是指什么呢? ⑤现在你们明白列文虎克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吗? (4)讨论“玩观”——学习课文第1段。 ①平常同学们都爱玩,在玩中也一定有一些自己的心得或体会。现在读了列文虎克的故事后,你们对“玩”有新的认识和感悟吗? ②先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汇报。 ③课文对“玩”又持有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的第1段。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此刻你们想说什么? 2、学生交流感受。 3、课后,你们还可以搜集有关列文虎克、显微镜、微生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以及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我们将在下节课中交流。 第二课时 一、交流融会,升华“玩”法 1、《玩出了名堂》一课,全文贯穿一个“玩”字。初看时,也许有人会认为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他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其实不是这样的。列文虎克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他非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在玩中也是如此,最终他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同学们,你们谁愿意汇报你所了解的其他有关列文虎克和他的研究成就的资料? 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有关列文虎克、显微镜、微生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3、“玩家大搜索” (1)从同学们的汇报中,我们明白了:拥有好奇心、赋有求知欲、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古今中外还有不少名人也是从“玩”中玩出了“名堂”。比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分,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钟表的秘密……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放眼世界,进行一次“玩家大搜索”吧! (2)学生汇报交流搜集到的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二、链接生活,延伸“玩”观 1、我们就应当像列文虎克这些名人那样,在玩中有所发现,在玩中获得启示,在玩中敢于创造!现在就请同学们回忆自己以往在玩中的乐趣、收获;也可构想自己往后可能玩出怎样的名堂。 2、学生交流、展望。 3、玩家赠言:把你的一句心愿、一首心情小诗、一篇“玩”法心得写下来,以此赠给你的朋友、家人吧!(教师应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感悟和收获。可以是一句格言、一张卡片、一首小诗、一篇读后感……)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点评学生作品,奖励“写话小明星”。 板书设计: 玩出了名堂 磨镜片 放大镜 玩 名堂 放大镜 显微镜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教后反思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玩镜片玩出了名堂,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在教时主要让学生读,反复地读,从读中感悟,进一步去理解课文,平时注意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因此,在这里有一个小练笔,让学生从自己平时的各种玩法中,选一件或者以上来写一篇玩的乐趣或者收获,大多数学生写得出,但写得不多,寥寥几句就结束了,这在教学中是个难度,学生有内容写,就是表达不出。 《玩出了名堂》 篇8一、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 课件,包含了课文朗诵读音、列文虎克玩镜片的图片以及显微镜(最早的显微镜)和微生物的图片、一个flash动画(课文朗诵配合课文相关图片,很精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导入: 师:出示板书:“玩”。看到玩字,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多关于玩得回忆和老师一起分享,有谁说说你喜欢玩什么,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生:一一说出自己的玩…… 师:玩的花样可真是多啊,可是:“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是在科学史上,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出示课件——这句话) 师:还记得我们第七课曾经学习过的《奇怪的大石头》,说的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呢? 生:“李四光在玩石头的时候产生了疑问,于是后来发现了第四冰川活动的遗址。 师:是的,那么今天老师带你们学习《玩出了名堂》这篇文章,读课题,记“名堂”连在一起时发轻声的。下面全班同学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读完之后和老师说说“名堂”是什么意思? ……………… …………………… 生:“就是有自己新的想法。”………… 师引导说出发现,发明,创新…… 多媒体出示: 想一想:1、谁玩出了名堂。 2、玩的是什么? 3、他是怎么玩的? 带着上面三个问题来听课文朗诵,在听的过程中拿出你们的笔把课文的生字画出来。 学习第三段: 听完之后,我们知道了列文虎克是喜欢玩镜片的,那么他为什么会玩起了镜片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学习第三段,用“因为……所以”来说说。 ………………………… 出示课件有关列文虎克玩镜片的图片。 学习第四段: 先是全班齐读,读完后分析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出:“发现问题——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学习这一段,抓住重点有趣的句子“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引出显微镜(图片),从感官上让学生初步认识显微镜。接着重点说另一个世界,给学生看有关微生物的图片,这个时候学生很惊奇,也有许多疑问,一一解决。(学生对微生物在显微镜下的样子很难理解是另一个世界……)教师要清晰的讲解,要不然学生会误解。 学习了三四段,接下来进行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来和大家分享,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学习第5段: 列文虎克玩出名堂了,这个时候可是不得了了,要闻名全世界,轰动全世界了,这个时候给全班学生播放flash动画,开拓学生视野,这个时候学生很吸引。 最后再总结,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玩得时候要注意什么?生意一一说出…… 《玩出了名堂》 篇9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过去老师主动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开掘与培养,让学生在学生中掌握、认识和发现知识,并在深入地探究中获取学习的乐趣,养成敢于尝试、追根问底的科学精神,而学生自主与合作意识,也将会因为我。 在上这一课时,我想孩子们很是感兴趣,试想:都是八九岁的年龄,谁不喜欢玩呢?可是,能在玩中出了名堂,并不是很简单。《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因此在教学时我把“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这个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地创造机会,大胆地让学生表现自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如课文的导入时的谈话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同学们都喜欢玩,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基于孩子思想过于严谨,所以看法都相对单一。 而在课文理解方面,因为内容不是很深奥,所以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学生可能“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尊重个性,那又如何照顾全体呢?该如何去把握?所以在指导方面,我比较注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学生对列文虎克的磨镜片的恒心赞赏,就让他们读出赞赏的语气,学生对列文虎克很钦佩,就让他们读出钦佩的语气,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升。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阅读小资料,进一步领会许多发明和创造都是“玩”出来的,鼓励孩子们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交流自己日常的玩中有没有发现,让学生回归生活,孩子们畅所欲言,此时我安排学生进行小练笔,把自己玩的过程写一写。课后发现多数学生基本能把玩的过程写出来并有所收获。 总之一句话,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课堂,老师的任务是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过去老师主动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开掘与培养,让学生在学生中掌握、认识和发现知识,并在深入地探究中获取学习的乐趣,养成敢于尝试、追根问底的科学精神,而学生自主与合作意识,也将会因为我们探究的逐渐深入而相得益彰。 《玩出了名堂》 篇10三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题目是《玩出了名堂》。我仔细读来,觉得蛮有意思的,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够像我一样的喜欢这篇课文。 上课音乐一响起,我就胸有成竹、一脸灿烂的走进教室。简单的师生问好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学生带进课文了:“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一位科学家,看看他是怎样在玩耍之中来发现科学的。”看看同学们的反映一般般,没有我想像之中的兴奋。可能是我的揭题导入不够精彩吧! 让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想,这堂课的精彩就要开始了,于是便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开展教学: 师: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 生:列文虎克真会动脑筋。 生:列文虎克真的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我想:学生真厉害,把要点都说出来了。 师:谁还想说一说吗? 生:这篇课文很有趣,就是我们下课时不知道怎样也能玩出名堂。 生:我们平时就打打球、踢踢毽子,要不就在教室里看看课外书,下下棋,其实没什么好玩的,也没什么新鲜的东西。 生:我真的想能够好好的玩一玩。 学生的一番话深深的震撼了我。他们说得很对,课文真的很有趣,他给我们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在玩中发现了微生物,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受到启迪。学生也喜欢这类课文,可是面对这篇课文,学生阅读的兴致实在不能提得怎么高。 是啊,要学生在平时的玩中也能“玩出名堂”谈何容易!况且,据我了解,他们可以玩的真是有限,商店里的除了赛车,似乎再也找不到适合他们的东西了,平时只有参加一些文体类的活动,在家里看看电视、看看书,或是找小伙伴一起聚一聚,适当调节一下紧张的学习。平时学生对任何游戏没有一种要深入去研究的想法,再说,一般的玩的东西其实也没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也没有谁指导过学生一定要在玩中思考问题,玩只是放松的一种方式。可以说这方面的现实基础是没有或很欠缺的。因此,虽然学生对课文从未产生过怀疑,但等到真的要让他们去感受课文中的人、事物,又可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我对这堂课的美好愿望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课还是要上下去的,可是在接下去的朗读过程中,我只能带着学生和遥远的列文虎克隔窗看花、镜中望月。 怎样让这类课文让每位学生都从心底里喜欢,真正做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心灵的交融呢?我想,还得从文本入手,从现实生活入手。 难道,我自己对这篇课文真正的用意完全理解了吗?我真的要让我的每一位学生也像列文虎克那样成为一名科学家?在不断的反思自己之后,我似乎又豁然开朗:学生并不可能像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但是他们却知道如何在野炊时让火更旺;他们知道家里春蚕的生长全过程;他们还知道家里养的甲鱼怎样一点点长大;更知道家里的织布机是怎样织出美丽的花纹的……有这些就够了,有了这些,我们的学生就比老师更有见识;有了这些,其实就有了像列文虎克那样的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有了这些,我们就发现了学生身上的对事物的好奇心和那种强烈的求知欲。再听听学生课堂上那种与众不同的、富有独特个性的声音,不正是说明他们在思考、在拿列文虎克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作比较吗?他们思考的其实比老师更多! 我想,我和学生们一样,是这篇课文的真正受益者。他教会了我如何去真正的思考、看待问题。这篇课文还没上完,可能永远都上不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首先要好好准备准备,带领我的学生好好的去“玩一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玩中的乐趣、玩中的学问。然后真正的做学生的朋友、长者,用自己的求知欲,激发学生那旺盛的求知欲。最后,还要重重的审视自己的语文课,是否能够 “以阳光召唤阳光,以高尚激励高尚,以生命培养生命”。 《玩出了名堂》 篇11教学目标: 1会认六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 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准备: 微生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 同学们,你喜欢玩吗?你平时都玩什么? 学生纷纷介绍自己平时玩的游戏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与玩有关,板书课题。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师:当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想到了哪些问题? 生:谁玩出了名堂? 生:玩什么玩出了名堂? 生:是怎么玩的? 生:玩出了什么名堂? 师:这些问题同学们能自己解答吗? 请一个小组开火车读课文,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第一、二个问题的答案。 讨论,交流: 生:课文讲的是列文虎克,他喜欢玩镜片。 师:那他是怎么玩的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 生:“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师:他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玩出了什么名堂呢? 请一组同学分句读第四自然段,再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讨论交流: 生:他发明了显微镜。 师:他是怎样发明了显微镜的?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生:“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师:列文虎克一生中共制作了247台显微镜,其中最为精致的一台能把物体放大300倍。借助他自己发明的显微镜,他还玩出什么名堂? 生:“发现了微生物。” 师:你对微生物有哪些了解?请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指名读一读资料袋里关于微生物的知识。 师播放微生物的图片。 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微生物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生:“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师:这句话中的“小人国”和“居民”分别是指什么? 生:“小人国”指微生物世界,“居民”是指微生物。 师:这是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交流。 师:作者用了比喻,让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指导朗读,读出科学中的趣味。 师:人类很早就有探索微观世界的愿望,只是苦于没有理想 的工具和手段。直到列文虎克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才揭开了微生物的神秘面纱,对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师: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这么大的名堂? 学生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补充列文虎克勤于研究的事例。 师生讨论总结:因为他在玩中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更为可贵的是能持之以恒。 三 拓展 师: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些可贵的品质,最终也取得了大名堂。你知道有谁吗? 学生纷纷举例:爱迪生发明电灯、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 四 课文延伸 师:现在你理解“名堂”是什么意思? 生:名堂是指成就。 师:在科学上大的发明与创造都是些大名堂。你曾玩出过什么名堂?那你在玩中的收获与乐趣是什?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五 写作指导 说一说你准备怎么写? 师生讨论,总结:可以按课文写作的顺序来写。 即 谁?玩什么?怎么玩?玩中的收获或发现? 板书设计: 15 玩出了名堂 谁? 玩什么? 怎么玩? 玩出什么名堂? 列文虎克 镜片 放大镜 发明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观察、思考、动手、持之以恒 教学反思:教学中能思路清晰地完成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是感觉教学中灵活处理能力不够,当学生的回答没有预想中完美时,就有些慌神,这归根到底还是由于自己功底不够深厚,以后要加强文学修养,不断丰富自己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玩出了名堂》 篇12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第一课时,我也似乎形成了思维定势,首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自读读通课文。然后同桌互相当小老师检查学生生字词和课文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最后我来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刚开始,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一个个都读的认真,小老师也非常负责,争着指出同桌读音不够标准、不够到位的地方,简直比我这个老师还要严格。可随着这样的小老师活动的长期开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了。看来,当小老师已经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了,我决定换一种方式试试。 在学习《玩出了名堂》一课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首先提出了今天我们要开展一个闯关的活动:字音关词语关朗读关,听到这个新鲜的活动,学生们为之精神一振,随即我讲清了活动的要求,这个闯关活动主要还是采用同桌互助的形式,以字音关为例,凡是能读准字音的孩子算闯关成功,可以由同桌给她画上一颗小星星,如果有的孩子一次不能闯关成功,可以在同桌的帮助下多练习,再次读,能读准的,也算闯关成功。 任务布置下去,孩子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看他们读的摇头晃脑的样子,我感到一种欣慰,好久没有看到如此积极活跃的课堂了。看来,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容易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只有把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多钻研,要想方设法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玩出了名堂》 篇13在教学《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读书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力求让学生读透、读精,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的积累。 在导入课文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学生说的津津有味。你们玩时爸爸妈妈会怎么样说你?说时加上爸妈说话时的动作或表情。这样的开头主要是让学生明白玩的含义,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我们不能只为了玩而玩,要会玩,还要把有意义的玩坚持下去。接下来,我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谁玩出了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学生都能够答出来,可都说是做出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在本课的教学中,在理解课文时,我采用默读、指名读、赛读、有感情的读等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不过,我这堂课的不足是,没有把文中加的地方着重理解,我以为不难,学生都能知道特指的意义,但是,学生在做练习题时还有个别学生出错。看来这也是需要特别强调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玩出了名堂》 篇14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担心孩子玩会不安全或玩会影响学习成绩是天下父母心!真想借《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来让孩子以后的玩都能玩出快乐,玩出安全,更能玩出个名堂,玩有所获呢!但愿这是有可能的,我想这样的课堂也就能教出个名堂来了。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课文时,在黑板上板书一个“玩”字,让学生先进行一个说话训练:你们玩时爸爸妈妈会怎么样说你?说时加上爸妈说话时的动作或表情,然后我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谁玩出了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学生都能够答出来,可都说是做出显微镜,发现微生物,为了区别“发明”和“发现”,我乘机引导,我让学生补充板书, 显微镜,填上一个用“发”字组成的词。突破了词语关。同时进行相关的练习,及时加以巩固。第3和第5自然段很简单我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方式。而第4自然段是难点,我递进式的提出几个问题:怎样玩放大镜?有什么新发现,后来又有什么新玩法?结果发现了什么?在学生交流后,我出示有趣的是微生物的放大的.图片,学生在看到课件上的图片时,表现得有点惊恐,我顺势追加一句:很可怕?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课桌椅里,都有很多很多的微生物呢!学生们更害怕了,有的甚至抱成一团了,多可爱的孩子呀!此时再引导学生交流资料袋,了解微生物。学生应该记得更扎实了!总结课文时,让学生体会他为什么会玩出名堂?带着赞叹的语气读文后的泡泡,最后对学生温馨提示:玩可要节制哟,否则的话就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哦。 在教学中,既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词语的理解,又进行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课前的说话训练教给学生描写人物的方法,注重突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表情以表现人物,实质上这是一个写作方法的培养,总结时,让学生用赞叹的语气读泡泡,充分运用教材,提升了学生情感。尤其是最后的温馨小提示,根据学生特点说明玩的两面性,又提醒学生如何合理的玩,用温馨提示的方式出示出来更能易于接受。 但是这节课的遗憾的是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会过多关注教学的预设,有点脱离学生的现声生成,没能更好地融于课堂。这是我今后的课堂都要注意的! 《玩出了名堂》 篇15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 新授课题玩出了名堂 课时 2 设计教师 刘珂教学目标设计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4. 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方法设计引发质疑、以疑导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从而深刻地理解、感悟学习内容,进而推动学生的阅读思辨与探究。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做游戏引入。板书课题。2、看课题质疑。二、由疑而入,整体感知1、检查一下词语的认读情况。2. 指名接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三、研读课文,领悟玩法1、指名读第一段。与家长对玩的看法比较。再读读第一段,体会 “但”。2、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划出列文虎克玩的语句,认真读一读。3、交流体验(1)玩放大镜的目的。(2)再玩的新发现。(3)指导朗读。四、精读课文,欣赏玩的名堂从哪看出他玩出了大名堂?读读第5自然段。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微生物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把“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和文中的“小人国、居民、玩具”进行替换,朗读。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1、再读读课文,结合刚才学习的收获,做做填空练习。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显微镜的知识和有关微生物的知识。识字时可以让学生运用以往学过的各种方法识字。写字时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并进行个别的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围绕怎么玩“和”玩出什么名堂“引导学生边思考边阅读,边想象边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再读,体现为三个层面:初读,整体感知;研读,领悟玩法;再读,挖掘名堂,从而得到启示。具体描写玩的语句:1、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2、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游戏:高老头指读生词,接读课文。默读2—4段,研读描写玩的句子,重点围绕第四段,完成表格。新的想法新的玩法新的发现朗读第五段,体会描写的特点。(小人国、居民 玩具) 2、谈谈对“名堂”的理解与新认识。3、拓展话题:其他玩出名堂的故事和人物。总结成功秘诀。六、作业推荐阅读:莱特兄弟玩橡皮筋发明了飞机。富兰克林玩风筝发明避雷针。瓦特因为观察烧开水的水壶而发明了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 第二课时一、 交流课外阅读收获。二、 指导练笔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赶快用笔记下来吧。1、说一说准备怎么写。2、师生讨论,总结: 谁?玩什么?怎么玩?玩中的收获或发现?三、指导写字。四、作业整理观察日记。3、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难点。通过讲讲有关“玩出了名堂”的小发明家的故事,使课文内容得到拓展,升华“名堂”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外玩中注意观察和发现,再把玩的乐趣和收获写下来。 交流玩出名堂的名人故事。 指导完成练笔学习生字词。 板书设计 玩出了名堂(谁? 什么? 怎么? 名堂?) 列文虎克 玩镜片 做放大镜 做显微镜 发现微生物 好奇心 观察 思考 求知欲 课后反思本课紧扣“玩”字,把“玩”与“名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由“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怎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为线索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悟得“玩”的学问,教学中既注重让学生思考交流,同时也注意点拔。在感悟的基础上,融“阅读”与“练笔”为一体,先让学生阅读小资料,进一步领会许多伟大发现都是“玩”出来的,再让学生回归生活,让学生写自己非常熟悉的生活中的“玩”,这样从“悟玩——拓玩——写玩”环环相扣,促使学生的感悟步步深入,让学生把自己熟悉的玩同化在学习内容之中。 《玩出了名堂》 篇16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玩镜片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3.初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谁愿意来说说自己喜欢玩什么?在玩中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大家喜欢玩的花样还真多,但有人在玩的过程中有了重大发明,你们相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玩出了名堂》。) 2、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②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 2、我会用某个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展示心得体会。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列文虎克新玩法是否都会有新的发现? (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写玩中的乐趣与收获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了显微镜和发明了微生物的,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创造意识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明了微生物的,并能从中读中感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玩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了解了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的过程,谁愿意来告诉大家?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流利地朗读第自然段。 2、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写法。 2、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赞列文虎克。 3、谈学文心得。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请结合列文虎克的玩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小练笔:写玩中的乐趣与收获 附板书设计: 15 玩出了名堂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发明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玩出了名堂》 篇17上完本课,感触很深,似乎没费多大劲儿,完成了本课,而效果也不差。无论是基础还是文本内容,算是落到实处。如果说,我在本课的教学思想上还有些道理的话,那我有如下反思。 一、抓生活,乐生活。让学生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学。本课语言朴实,寓说理于叙事之中,对于孩子来说,课题就很有意思,鉴于此种特点,我并没有在课堂上揭示新授内容,只是带着孩子们玩。那天正是大晴天,操场上阳光灿烂,我让孩子们到操场去捉影子,踩影子。那个高兴劲儿,有的孩子大声叫:“我踩着了。”也有孩子笑得不得了,说:“我的影子和别人的影子重合了。”我问孩子们发现了什么,有孩子说,面对太阳影子在后,背对太阳影子在前,左侧面对着太阳影子在右,右侧面对着太阳影子在左,正中面对太阳影子很短…… 我都很赞同学生的观察结论,接着回教室,我又给孩子们玩游戏,将蜡烛点固定在纸杯里,然后倒水,看蜡烛燃到水位以下会怎么样?有的孩子说,肯定会熄灭。我只是让孩子们观看着。突然有一男孩子叫起来了,说:“老师,蜡烛还在燃,而且快到水底了。”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下举手的孩子不少了,都争着说:“是流下来的蜡遇到冷水就凝固了。”还有孩子说:“蜡烛是圆形的,这样整圈的蜡就凝固在一起,水就不会淹着灯芯。”我夸奖了孩子们,说:“你们是玩出了名堂。”接着板书:《玩出了名堂》。 接着,我讲了一个故事《捣鸟蛋的孩子》,揭示故事中的孩子就是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让学生带着一种“由玩未尽,由听未尽”的积极状态去读课文。学生非常愿意合作我的指导,师生共同交流彼此读书,做游戏的感受。很多孩子能总结“玩也会发现科学。”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会发现科学。我肯定了孩子们的学习劲儿,借机出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水有浮力.”我针对这个话题,设问“水真的有浮力吗?”教室里热开锅了。我给足学生议论时间,然后,我宣布回家去做做不就知道了吗?其实,平常孩子们都爱玩,只要老师带领学生玩玩问问,说说写写,乐中取乐。因为全文就贯穿一个“玩”字,很多孩子玩火光镜,放大镜。 二、阅读感悟写法。怎样写玩时快乐情形,这是本人在本课中要渗透的重点。本文讲述的是列文虎克一边看门,一边麿镜,玩玩放大镜。,再次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接着写他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明了显微镜,接着写他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就以一个“玩”字穿起了整个故事。将主人公“玩”的过程及收获写得淋漓尽致,使文章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出玩时的情形呢?这里我结合写作知识点作了详细的点拨。 首先回忆哪次“玩”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真回想自己平时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如:捉迷藏,荡秋千等。然后把最喜欢的一次“玩”的玩法和玩的过程作为重点写下来。并写出玩时的乐趣和感受。比如、写“荡秋千”(坐在秋千上,什么也不想,一上一下,来来回回,有一种飞翔的感觉。看看周围,一阵阵风吹过,一只只鸟儿飞过。在秋千上,我什么也不想,晃眼望望远处的景色,抬头望望蓝天,几朵漂浮的白云好像托着我的蓝色梦想……恍惚中已经过了很久,一个小时就过了,可我还是不想停下。“秋千”这“古老”的玩具,伴我度过童年的开始,童年的结束,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荡秋千那种忽上忽下的感觉,就是一种刺激,我喜欢秋千又高又远的刺激…… 本文在朗读的处理上,基调是亲切,惊喜的。比如、作者是怎样避免使用枯燥的专业术语的?怎样理解“那是一个‘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的意思。这里我“扶”着走的。文中的“小人国”指的是微生物。这里给“小人国”“居民”加引号是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不仅起到强调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专业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三、阅读与作文比较。人们常说“玩物丧志”,玩怎么能玩出名堂呢?在本文的教学思路上,抓住这下题目,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很容易把持。这里,我出示有关名人例子。如:爱迪生在玩耍中产生了许多疑问,激发了他研究的热情,有一千多项发明;年顿在玩耍中,因为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发现了万有引力等。学完课文要趁热打铁和学生交流平时都玩些什么,有什么样的玩法使自己受到启发。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学生写作练习,应该说,在我的语文课里,这是我必过关的训练内容。在写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玩耍中的乐趣和启发。如“捉影子”“扔鸡蛋”“一件快乐的事”等。 在学生练习前,点拨使用修辞的准确性。比如、本课在表达上,是妙用拟人手法。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这种表达方法。出示句子:1、那是一个微观世界,微观世界里的微生物,比地球上的人要多得多。2、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我作了“对应式”的比较。“微观世界”拟人化“小人国”“微观世界里的微生物”拟人化“居民”。这样就能增强趣味性。此处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还加了引号,这样不仅起到了强调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增强了趣味性。 总之,学习语文,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探究中获取信息,在快乐中获得成长,一种身心与知识上的成长,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一定有语文。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