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
范文 |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精选15篇)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1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在两首诗的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第二首古诗相对而言易于理解,部分学生在学前就有接触。就本课而言,有学习第二首诗的基础,所以应发挥这一优势,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入诗文的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两首古诗,如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这样,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令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歧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如,第一首诗中“出”的意思在全诗中至关重要,对学生来讲,在带入句中理解时又堪称难点。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首诗中引情入境,激情朗读,大体可分五步:第一,自读自学诗文,初步想象景象;第二,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感知瀑布的气势;第三,学生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依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出气势;第四,欣赏有关庐山瀑布景象的录像片,诗画结合,引导学生融入意境;第五,结合图像及理解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苏轼两位诗人的资料。课后,收集两位诗人的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我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两首古诗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相比,第二首易学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插图的运用,为重难点的突破口。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 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平。如,“出’是“出现”的意思,为什么这里不用“像”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张老师并不急于解答这些问题,而转向全班学 生:“谁帮他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很巧妙地把“球”又传给了学生。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二首古诗。 基于《饮湖上初晴后雨》浅显易学的特点,学习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主导作用发挥得当 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如,观察点的巧妙解决:“我应该站在哪儿望着天门山来吟诵这首诗呢”当一学生没有说准时,老师问:“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能联系诗句说准观察点后,老师仍引导到“再看一看题目,还有补充吗”这些指导与点拨,及时、准确、到位。另外,激励语言的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少了老师个人风采的展示,多了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应变。 五、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 课堂上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2古诗的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每个人都明白,如果古诗教学得好,那将会给孩子带来多大文化的体味与快感,但是处理起来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古诗教学“五步法”——:①课前查询知诗人。②介绍背景解诗题。③质疑讨论明诗意。④想像诵读悟诗情。⑤迁移应用背诗文。许多老师都了然于胸,但是操作起来,并不是很轻松,特别是第四步悟诗情入诗境,总觉得怎么做都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步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当中去。因此,最后落得个读古诗认生字,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诗歌的内容说一说,再背一背,默一默了事。这样的做法其实存在许多问题的: 一是没有关注到学情。 现在的孩子,在小学之前,或多或少都有接触过唐诗,唐诗中的名篇总有部分是耳熟能详的,加上我们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背诵《小学生经典诵读》这一套书,所以入选我们课文的诗歌90%学生已经提前背诵过的。那么朗读、背诵这一关就可以省去许多时间。省出来的时间干什么呢?需要我们老师去思考。 二是没有关注到诗的文化内蕴。 学古诗与学现代文相同的是,利用教材学习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但是古诗为何历经千余年仍然令人传诵难忘呢?这与古诗的语言精练、画面丰富,用词准确、内涵博大、意境深远,读时朗朗上口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老师不能通过一首首古诗让学生逐渐步入古诗的大门,窥取个中的奥秘,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怎么才能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呢? 一是要充分了解学情。 细到什么程度,学生有多少人多读会背这首诗,有多少人已经能认读诗中的每一个生字。这样,课前的检查才能更加有的放矢。老师的任务是教学生不懂的不会的,或者是似懂非懂的,或者是学生根本就不会注意到的知识内容方法。像我这个星期教的《望庐山瀑布》与《绝句》这两首古诗,班级里除了新来的陈浩及个别去年经典诵读不过关的同学不会背之外,其余的学生都会背诵。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把重点放在“庐与炉”两个生字上,这两个生字如果不能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来历与不同,学生是很容易混淆的。教学时,我让学生看“草庐”的图片,简说“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庐”就是古代简易的房子,可能是贫困人或隐士居住的,也可能是供过路人休憩的。“广”就是为大家遮风挡雨。这样学生从图从来历从字形上对“庐”字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再教“炉”字就相对简单许多,诗歌中有“香炉”一词,问他“香炉”是怎样的?再问“炉”为什么是“火字旁”,尔后进行扩词,这样学生能从字形字义上较好地区分这两个音近字。 二是带领学生评析诗歌。 IEA阅读测试时把阅读能力分成四个层面: 第一层,关注并提取明确陈述的信息; 第二层,直接推论; 第三层,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 第四层,检视并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的要点。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3开课伊始,便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发现两首诗之间的共同点──都描写了春天,都写到了春风这一事物──从而引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此导入对《咏柳》一诗的教学。又以“二月春风裁出了……裁出了……裁出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过渡到《春日》一诗。两首古诗的分开教学看似独立,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始至终不离“春”这一主题,为二次整合铺垫基础。 教学中将两首古诗再次整和,进行对比参读。使学生领会到:《咏柳》如细笔勾勒,由一柳而见出整个春天;《春日》则如泼墨挥毫,渲染出春天的“无边光景”,“万紫千红”。然而此处对比的实质并非为求异。 为探求两首古诗内在精神之一致,即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至此,学生对春的感悟和热情得以升华,本课教学还巧妙地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诗文得以整合。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儿,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又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涵。“诗”是“文”的浓缩,“文”是“诗”的诠释,其有效结合,使学生置身于更广阔的语文空间,营造了课堂的浓浓春意。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4本节课所学的两首古诗,通过预习以及学生的知识积累,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会背,因此教学起来相对轻松。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而教师要适时指导、相机点拨,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中,实施教学。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自读自悟的环境和交流讨论的机会,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如学习杜甫的《绝句》时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等。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环节的有效调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又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二、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古诗教学要强调诵读。让学生充分地读,从读中发现问题,由读来解决问题,把读和想象、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诵读中感知形象,体味语言,赏诗中景,悟诗中请,揣摩诗歌意境,感受诗词魅力。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描绘的画面、境界。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色彩、动静等描写,激发想象,再现画面,充分感受生机勃勃的大好春色,想象诗人闲坐草堂欣赏清丽明快的优美景色的情形,体验诗人愉快的心情。 两首古诗中都有不少生动传神的动词,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体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时还要注意朗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节奏和重音,努力体会语感。如第一首诗的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朗读时要一口气读下来,读出庐山瀑布撼人心魄的磅礴气势。第二首诗的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朗读时语速要稍缓,要传达出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5《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虽然作者不同,写作朝代与写作方式不同,但其主题却是一致的,即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在教学《古诗两首》时,我抓住“春”这一主题,与其说是在教学两首古诗,不如说是让学生通过两首古诗徜徉在更多描写春天的美诗文中,从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机,春的万紫千红。 一、多方整合,营造浓浓春意 本课教学采用了“合──分──合”的方式,将两首古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共同突显“春”这一主题。开课伊始,便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发现两首诗之间的共同点──都描写了春天,都写到了春风这一事物──从而引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此导入对《咏柳》一诗的教学。又以“二月春风裁出了……裁出了……裁出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出示:万紫千红总是春)”过渡到《春日》一诗。两首古诗的分开教学看似独立,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始至终不离“春”这一主题,为二次整合铺垫基础。 课末,将两首古诗再次整和,进行对比参读。使学生领会到:《咏柳》如细笔勾勒,由一柳而见出整个春天;《春日》则如泼墨挥毫,渲染出春天的“无边光景”,“万紫千红”。然而此处对比的实质并非为求异,而为探求两首古诗内在精神之一致,即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至此,学生对春的感悟和热情得以升华,此时,让他们写下心中对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课堂氛围达到高潮。 除了两首古诗之间的整合,本课教学还巧妙地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诗文得以整合。课始,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导入新课,揭示了整节课的主题,奠定了课堂的情感基调。课末,以《春》的结尾三段丰富了春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儿,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又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涵。“诗”是“文”的浓缩,“文”是“诗”的诠释,其有效结合,使学生置身于更广阔的语文空间,营造了课堂的浓浓春意。另外,新旧知识的整合在本堂课中也有体现。课前谈话让学生背诵已学的描写春天的`古诗,照顾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终鼓励学生阅读和摘录有关春天的美诗文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 二、抓住诗眼,巧设切入口 语文课程具有重感悟的特点。古诗作为一个整体,传达出其各不相同的情感和意境,而这恰是一首诗的精髓所在。教学时片面注重字词的讲解而忽略对全诗意境的感悟无异于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在分步解读《咏柳》和《春日》时,我分别抓住了“裁”和“寻”这两个字展开教学。教学《咏柳》,以“为什么作者把春风比作剪刀?这把剪刀裁出了什么?”这一问题切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阅读期待,并最终统领全诗的教学。《春日》一诗,重在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在怎样地寻找春天,他的心情如何?带领学生不仅走进诗歌,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一“裁”一“寻”,使两首诗互为注脚。 三、想象补白,丰富诗歌意蕴 古诗凝练含蓄。诗人往往用跳跃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言外有言、意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情味,离不开学生的想象。教学中,我多次通过想象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句的内容进行补白。如教学《咏柳》时,让学生想象春风还裁出了什么?在这儿,学生将已有的对春天的认识,在脑海中转变成一幅幅立体的、鲜活的画面,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一过程,无疑充实了诗句的内容,拉近了古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丰富了古诗的意蕴。二次整合时,让学生以“总是春”练习说话,同样达到了这一目的。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6用了三个课时,和孩子们共同阅读理解了《山行》《枫桥夜泊》两首古诗。用古筝曲磁带和挂图,作为激发学生,创设情境的手段了。学生都喜欢读古诗,脑子里也记了不少古诗。当我问记得哪些古诗,愿意诵读给大家听吗?学生非常踊跃,课内外的古诗朗读了不少。但是针对三年级的年段特征,我必须涉及到诗意的理解。如何做到不着痕迹,使学生感悟诗意?我费尽了心思,范读,看图,激发各种形式的读……可是快到下课,除了查了课外书的学生,其余学生几乎不会开口,我只有将诗意逐句讲给他们听,不一会,全班大部分学生都会了。唉!不知道这是我的悲哀,还是新教法重感悟的悲哀。 在用两节课使学生理解了诗意,多种形式的朗读古诗后,我决定加上第三课时,这节课我重点在两首诗的比较。相同在什么地方?学生说,相同都是诗人看见眼前的景写的诗,都是写秋天的诗,都写了火红的枫叶。那有什么不同?学生说,不同在观景的.地方不同。时间也不同。心情也不一样。在学生了解诗的感情色彩的不同后,我着力加强了朗读对比,请两个学生,请一个读出高兴的语气,一个读出忧愁的语气来分读这两首古诗。 读后点评,说说哪读得好。学生在评价中获得了朗读的技巧,喜的情绪要读得“节奏快点,声音向上点”。忧愁的情绪,要读得“节奏慢点,声音低沉。”学生最后再读这两首诗时,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7在古诗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先让学生读,那么应该读到什么程度才行呢?要读到能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才行。那要怎样才能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呢?这就是古诗教学中重点讨论的问题了。我们应该先让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和古诗所写的意思以及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以此来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想法和想说的话及当时的思想。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我让学生了解了古诗的题目,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古诗中字词的意思了解了每一句古诗的意思。并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依依分别的情景。然后我就告诉学生这一首古诗的大体背景:李白与孟浩然在这里谈古论今已经好长时间了,而且彼此在一起谈得很投机,彼此作为好朋友真是难舍难分。可是孟浩然却必须有事要离开这里到扬州去,于是两个人不得不分开,那么,两个人分别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学生说:应该用难舍难分的语气、用依依不舍的语气、用想留下孟浩然但又不能不让他走而叹气的语气……学生们就能够把思维拓展出去了。 这样让学生再去读学生就能够有一定的语气了,于是再加上范读和渲染,学生再跟着朗诵。就这样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古诗所包含的意思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了解古诗的意思 再体会感情再范领读的方式,让课堂达到了最高潮,也使学生能够忘我的表演朗读,从而引出他们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学生就畅所欲言,很有的说了。 总之,我们就想尽办法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去学,学生能够学习,才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从而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8《古诗两首》是一篇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人间真情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学习这篇课文旨在于使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因两首诗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设计教学时,我运用整合的理念,让学生在两首诗的对比学习中,理解提升。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反复诵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我直入课题,通过两首诗题的对比,找出共同点,初步了解诗的要点,把握诗的大意,并初步感知送别诗题目的共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诵读训练,即初读读正确,再读读出节奏,三读想象画面,四读在对比中体会诗情。 教学的'重点放在第三和第四个环节。在我看来,诗意的理解并不是古诗教学的重点,重点应该放在借助古诗来想象画面,将无声的文字想象成有声的画面。因此,我创设了各种情景,在情景中去想象画面,这样即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趣味性,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第四个环节为对比升华,即在对比品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这一环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同中求异,在相同的文字中品味不同的意境。第二异中求同,在不同的景色描写中,感受都有一份情蕴含其中。 整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以生为本,重视孩子的想象、诵读和感悟,将古诗教学以一种更为简易的学习方式呈现给学生,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但整堂课和学校倡导的对话课堂理念还相距甚远。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十分明显。可以感觉的到,在课堂上,始终还是我在主导课堂。无论从提问还是到环环相扣的步步深入,都是我在前面牵着学生走。课堂气氛比较压抑,孩子们没有充分表达意见的空间和机会,很多孩子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其次,我的基本功还不扎实。真正上好一堂课真的要从备好一堂课开始,好课真的不是那么容易上出来的,应该树立“磨它(教材)千遍也不厌倦”的治学态度!这节课更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教什么。也许这样的教学才是更具实效的。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9《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和“所见”)教学反思: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备《所见》一课时,我在最后设计了“续编故事”这一环节,这和练习册上的一道拓展题不谋而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呢?在思考了一番后,我决定在上课伊始就创设一个讲故事的氛围,让学生觉得学古诗是很有趣的事。首先,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十分爱听故事,所以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就来讲故事、听故事,大家喜欢吗?”学生齐答:“喜欢!”接着,我出示教学挂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后编故事。我是这样启发的:“同学们,这是一幅画,这幅画画了一个故事,你们能讲讲吗?请仔细看这幅画,把这幅画所画的故事讲出来。这是大家的强项,相信大家一定能讲好的,我就等着听故事啦!”于是学生开始自己练习讲。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我请了两个人来讲。这两个人既把画面上的情景全讲了出来,而且还十分流利,这是我没有料到的,也许是我的启发起了作用。在表扬了一番后,学生想讲的兴致更浓了。紧接着,我引出了作者和诗题,我是这样说的:“清代有一位诗人叫‘袁枚’,他来到乡间,正好看到了这一幕,就用诗把它记录了下来,题目叫《所见》。”我就介绍了诗人,开始学诗。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两人小组自学,效果很好,学生对诗句理解得很到位。最后,我让学生续编故事:“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们通过看图和读诗已经弄明白了,可故事似乎还没有讲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你能发挥合理的想象,编下去吗?”学生开始轻轻地说,渐渐地声音大起来了,我知道学生已经进入了情景。不一会儿,有学生跃跃欲试了。我等几乎没有声音后请了五个学生讲,有的说蝉被牛的叫声惊跑了;有的说牧童很聪明,回家拿工具把蝉捉住了;有的说牧童很性急,徒手去捉蝉,结果吓跑了蝉;有的说蝉被牧童捉住后又放了。说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楚。我不禁感叹:学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师去激发、培养。我还追问学生:“那你希望看到什么结果呢?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蝉逃走了,因为他们不想看到蝉被人捉住后的可怜样,希望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多么好的理由啊!我想:这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应该达到了。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10学习古诗,读出韵味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诗的魅力。秉着这一观点,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的读书。 学生初读课文语速过快,停顿不准确。于是我采取教师示范朗读,并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诗时,要注意停顿,语速要慢。然后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方法,让学生再读。然后我又范读。 我会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 在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后,我适时问道: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于是,我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很快地投入进去,既读出了喜欢的感受,还读出了古诗的韵味。 没有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果能让孩子们演一演朋友分别的情景,这节课的效果会更好,孩子们对古诗的学习也会更感兴趣。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11教学前,觉得两首古诗没什么好教的,本打算一课时教完。等到走进课堂,才发现一首诗可以教的内容很多,于是就整整花了一课时教《寻隐者不遇》。 这首诗的意思不难理解,课前,我布置预习作业:理解诗句的意思。课上一检测,学生十分准确地说出了“言”“深”“不知处”等词的意思,每句诗的意思也说得很清楚。 在此基础上,我重点站在“鉴赏”的角度,引领学生深入学习: 1.通过了解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课上,让学生讲讲诗中的故事,逐步完善故事内容(完成补充习题三),从而明确“一问一答,藏问于答”的独特形式。 2.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主要写谁?通过比较“诗人、童子、隐者”,学生明确了歌咏的对象是隐者。原来书写的对象竟然隐藏在看似平淡的一问一答之中,体现出构思的精妙。 3.进一步思考:隐者有什么特点?从字里行间推敲推敲。学生抓住“云深不知处”“言师采药去”概括出“学问高深、神秘莫测、飘忽不定”的特点。教师接着从“隐者”这个社会现象谈起(联系学生熟悉的“陶渊明”等人物故事),了解隐者的性格特征。 4.从课题入手,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寻隐者”?从而领悟诗人对隐者的崇敬、仰慕之情。“寻隐者不遇”有一丝遗憾,但更多的是对隐者的赞誉,通过“不遇”之行,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更深了。练习朗读、背诵。 5.拓展阅读《补充习题》四中宋朝诗人魏野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与书上的诗互为补充,可以帮助学生想象贾岛一路上的所见,为课后编写这个故事服务。 总结这堂课的经验教训: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拓展同类同题诗歌,让教学内容更丰富。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12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到诗里去寻】 片断一:池塘与陂 师:通过预习你们都了解些什么?我们一句一句来交流一下。 生:我知道第一句中“陂”就是池塘。 师:那“池塘”在这里是什么呢?两个池塘不是重复了吗? 学生一时发楞。 师:再读读这一句。(师跟着一起读,有意识地强调了一下“草”,学生顿时纷纷举手) 生:这里的“池塘”是堤岸的意思。(生将“堤”读成了ti) 师在黑板上写下“堤di”:说得很对,但是这个念“di”。学生跟读。为什么是堤岸呢? 生:因为这里说“草满池塘”,草长在堤岸上的。 师:有道理,现在谁能连起来说说这一行诗? 生:池塘的堤岸上长满了绿油油的水草,池塘里涨满了水。 片断二: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教学第一二行诗句之后 师:诗句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生:傍晚。我从“山衔落日”看出。 师:对,那你们知道正是什么季节? 生不假思索:春天。 师笑:春天的草没那么茂盛。现在可是“草满池塘”。(那个学生吐了吐舌头) 生:我知道是“夏天”。 师:那为什么是“寒漪”?夏天可是很热的哦。 生:应该是秋天吧。 师:你们两正好中和一下,正是“夏末秋初”的时候。 (“夏末初秋”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这四个字没有简单的告诉,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提供的“线索”进行推理。让“夏末秋初”形象化。) 【用图画来解】 师:“草满池塘水满陂”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谁愿意来画一画? 一生上前板画。 师:谁能建议一下,草要画得怎样? 生:草长得很茂盛,要多画一点。 师:看来一个人是不够的,你愿意一起画吗? 生喜形于色。 更多的学生也想去画。 师:我们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一生读。(没有读出味) 师:草好像还不够多。 一生再读。 师:多一点了,可是还不够。(转过头对板画的学生)你们要加油,他们读不出可能就是你们画得不够茂盛哦。 生再读。齐读。 此时,黑板上学生已经完成。池塘周围长满了草。 师:读得好,画得也好。那“山衔落日浸寒漪”能不能画出来呀? 生:行!(生画。最后将一轮红日画在两山交界出,露出半个脑袋。 师:你为什么这么画? 生:因为这是落日,它渐渐西沉。 师指着板画:看看这时的青山和太阳像什么? 生:太阳像被青山含在嘴里。 师:“含”应该是看不出的。想想换个词。 生:叼在嘴里。 生:衔在嘴里。 师:对“衔”就是用嘴叼。瞧,落日渐渐西沉,在山后露出半个脑袋,就像被青山叼在嘴里的什么? 生:一块肉。 师:不美。 生:像一颗红宝石。 师:好! 师:“山衔落日”画得不错,但“浸寒漪”可有点难度,怎么画? 生:在池水中画落日的倒影。 师:池水怎样? 生:池水要泛起细小的波纹。 师:那倒影应该怎样? 生:不是完整的影子。 师:是不是这样。(因为有一定难度所以师板画) 生:哇,是这样的。 师:水中红日的倒影像什么? 生:像红玉。 师:好,不过现在这块“红玉”被波纹打碎了。 生:像红纱巾。 师:真美!给人感觉柔柔的。 【在笛声中悟】 牧童晚归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牧童横坐在牛背上。 师:为什么要横坐着呢? 生:可以欣赏风景。 生:他在吹笛子。 师:哦,你还听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笛声。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听。(师请一个竖笛组的同学拿出笛子,教室里清脆的笛声响起。学生发出惊叹。) 师:好听吗?可惜今天该同学没带笛谱,只能随意的吹上一段,不成调。诗中也有个词是不成调。 生:无腔。 师:从无腔的笛声中,你体会到牧童此时的心情了吗? 生:他很高兴。 生:很悠闲。 生:很自由自在,信口吹来。 师:对,成不成调已经不重要,牧童借着笛声表达自己愉快自在的心情。是吧? 生点头。 师:这仅仅是牧童的心情吗? 生思索:还是诗人雷震的心情。 生:还是我们每一同学的心情。 师:说得好,真正读进诗里了。我们一起把这种情读出来。 生齐读全诗。(师拿起竹笛为生配乐。) 学生读完了,袅袅笛音缓缓结束,诗情在笛音中流淌。 【教后思】 古诗的学习往往会陷入“简单的告诉”之中。教师依仗的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进行教学,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诸如课课通等资料了解字词诗句的含义。古诗教学就在师生搬运标准答案的过程中进行。标准答案要不要?对于字词的准确理解肯定是要的,但决不该是简单的告诉。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进诗中,到诗中去寻去解去感去悟。 古诗含有丰富的意象,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古诗又是极具音韵节奏的美感,是一曲意蕴悠远的古曲。教学中以画配诗,画解意,以乐配诗,乐促情。营造浓浓的诗境,让学生入情入境领略诗之形、诗之蕴、诗之情。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13《古诗两首》是小语四年级(上)的收尾之篇。这两首诗,一首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另一首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尽管这两首诗的作者并非同朝,但把这两首诗组合成一篇课文,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也许是因为季节的特点(诗作描写的内容都与冬天这个季节有关),也许是因为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大家,也许是因为两首诗内在的情感线索所构成的绝妙组合……总之,我个人认为这两首诗的组合是十分精当的。 我们知道,诗作讲究意境与情感,而诗人所作诗篇的时代背景又与诗作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我们暂且撇开诗作内容本身来看诗人作诗的背景,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位诗人都有着同样的抱负,即革故鼎新。这两位大诗人都是当朝的大官,在朝廷中身居要职,他们都希望自己的祖国繁荣昌盛,于是都极力主张改革,推行一些新的举措,新的做法,然而不同的国君对新事物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宋朝的国君竭力支持王安石的新政与改革,于是,王安石除旧布新,一切都非常顺当,于是王安石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而柳宗元的新举措却遭到了反对,甚至朋友也被杀,自己被下放到永州做了一个司马,在这儿过了十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期间,朝廷的一些小人还要陷害他,朋友也杳无音讯,此时,他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两相对比不难看出诗人心境之差异,这正所谓“诗人心情不同,作品意境也不同。” 如果说王安石的《元日》是一篇得意之作,那么,柳宗元的《江雪》则是一篇失意之作。理解了这一点再让学生走进诗文,将两首诗对比着学,使这两首原本看起来不相关的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无论是对诗作的内容本身还是对诗人的情感的理解与把握都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走近诗人,才能走进诗文。我觉得作为教者,必须引领学生穿越是时空的界限走近诗人,感知古诗创作的背景,体悟诗人的情感,这样才能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民族的精髓,使学生亲近古典诗文,感受古典诗文给我们带来的无穷意韵。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14这首古诗同学们已经会背诵了,所以一上课我的问题时:你读懂了这首诗歌的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学生只能解释注释里面的词语。于是教学进入我为学生解疑的环节,我引导学生看图明白“一树高”意思是“高高的柳树”启发学生思考:春天来了,柳树上应该有什么?让学生弄明白,“碧玉”意识是青绿色玉,这里比喻成嫩绿的柳叶。让学生在整首诗歌中,在图中理解,“绿丝绦”是指绿色的柳枝,这里比喻成用丝编成的带子。我还让学生把第三句和第四句话的“裁”“剪”圈起来,告诉他们这两个词语互相解释。弄懂了整首古诗的意思,在煽动学生感情让他们读出感情。 学完这首古诗,我则让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1、看注释。 2、看图理解。 3、根据语境理解。 4、发挥想象理解。 5、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出诗中的诗眼。 学习《春日》这一首古诗时,我则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刚才总结出来的方法自己学董古诗。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每当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弄懂了词语或者一句话的意思时,他们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篇15这两首古诗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的作品,而且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皆为传诵千古的名篇。其中《山行》这首诗写得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副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而《枫桥夜泊》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虽然都是写景的,但是第二首在理解上更要体会诗人独自在外的孤独与寂寞之情,所以相比之下,第一首古诗在教学上、在学生的理解上相对来说简单些,学生通过诵读也能走进文本,领悟诗中的含义。 学习这首诗我认为重点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对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我还发现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理解诗句也不是看着字眼按顺序来说的,“远上寒山石径斜”,变成“寒山石径斜远上”也许理解时就容易多了。还有就是字词的理解。一个“坐”字,随学生怎么想,都不会想到是“因为”的意思,所以只有告诉他们,才理解了“停车坐爱枫林晚”,呵呵,也许换成“停车坐爱晚枫林”更好理解一点。所以哪怕每个字的意思都出来了,小朋友们都难以组织一句通顺的话。第二首更难体会了,小朋友怎么也想不出诗人为什么发愁,最后大多就我讲的多一些,介绍一些诗人的情况等等,之后看他们的表情似乎有恍然大悟之意。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