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范文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1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第八、九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文最后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陡攀辫决勇 (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 (3)理解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 佩。) 汲取:吸取。 三、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画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 集体汇报、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 )向峰顶爬去。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内练习 一、读读写写下面的词。 笔陡——石级——铁链 似乎——发颤——奋力—— 攀登——终于——纪念—— 辫子——勇气——决心 意思——一取得—— ┌───┬───┬───┬───┬─────┬─────┐ │要查字│ 音节 │ 音序 │ 部首 │ 再查几画 │ 组两个词 │ ├───┼───┼───┼───┼─────┼─────┤ │ │ │ │ │ │ │ │ 陡 │ │ │ │ │ │ ├───┼───┼───┼───┼─────┼─────┤ │ 攀 │ │ │ │ │ │ ├───┼───┼───┼───┼─────┼─────┤ │ 念 │ │ │ │ │ │ ├───┼───┼───┼───┼─────┼─────┤ │ 勇 │ │ │ │ │ │ └───┴───┴───┴───┴─────┴─────┘ 三、判断带点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似乎 暑假 发颤 应该 四、选字填空。 纪记 年( ) ( )住 日( ) ( )念 作做 工( ) 留( ) ( )( )业 相像 ( )声 ( )片 好( ) 照( )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我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望:啊,峰顶这么——,在——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挂下来的,真叫人.——! 1.这一段写天都峰的——。 2.用“,,”把这段话分两层。 3.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暗示——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2《爬天都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是一篇阅读训练的好材料,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景区风貌,再现我和老爷爷对话,相互鼓励的过程,为学生搭建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平台。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理解老爷爷和爸爸说的话。 态度情感价值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学法上,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直奔主题、读中感悟、读后扩展的方法。 首先使用多媒体学件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在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面对天都峰天险──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勇于攀登,战胜天险。……最后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向课外扩展。 结合教学设计,我的网页式课堂学件也紧扣整个教学流程,我设计了以下几大板块:资源宝库、阅读欣赏、难点解析、网络练兵和课外交流。这几大板块既是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的浓缩,同时也是我的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种理念体现。那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和谐、愉快、发展。 现在我就本课第二课时说说我的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天都峰位于我国安徽省黄山风景区内,是最为雄伟壮丽的一座山峰,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对五彩池有直观的印象,真实的感受就是我碰到的第一个难题。针对课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因此,我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资源宝库”。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点击浏览黄山风景区和天都峰。储蓄欣赏这里的景色奇秀,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感官上取得第一印象,激发起极大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语言文字学习做好铺垫。 激趣导入之后,应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从总体上作以把握。初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读后让学生自己交流初读情况,说说课文写了些什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之后,老师梳理这些问题,确定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既读懂爸爸最后说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二、整体感知,导读体会 在这一部分教学里,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老师讲得再好,没有学生全身心投入去边体会边读好。以多种形式读,个人读、小组读、小伙伴合作读、齐读等。先读感受黄山的雄伟,天都峰的险峻。通过读书,学生就能够体会到:摆在小作者面前的难题就是他即将要爬的天都峰原来是这么的高,这么陡,这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信息才能爬上去的。 所以说,语文课就是学习阅读、享受阅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合作交流,突破重(难)点 我就来和学生一起探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样的池水是怎样形成的。显然这个问题不光是读书就能够解决的。语文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我们语文课应该担负的责任。因此,就需要动手操作,去查找资料,去和小伙伴探讨一番。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长应该发挥作用,总结、归纳大家的观点、意见,指派有谁来发言。这个时候,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作为老师,我只是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打开了一扇窗户。 难点解析:这个板块内容相当丰富,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预先从互联网上或其他途径收集来的资料: 互联网包罗万象,什么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但是语文课上学生碰到了难题如果都到互联网上去搜索,一来耽误时间,冲淡教学;二来恐怕学生还没有这个能力。这些预先准备的资料都是从众多资源中精选出来的,可以省却许多麻烦。 2、送给学生一部网络字典: 点击这个网址,输入自己想查询的字、词,按下回车,应有尽有,多么快捷。虽然手边有《新华字典》可以用,但是网上有更好的、更先进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用呢?(可以当场演示察找一个词语)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思想:信息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你碰到难题的时候不妨借助网络解决你的难题。 3、链接网址: 如果老师提供的以上帮助使那些善于钻研的学生仍不能满足,那么还有第三个法宝。那就是链接网址。那么你可以点击这些网址,到更为专业的网站去了解更多的知识。当然,作为老师我也会提醒,这个锦囊最好是下课后自己再去打开,慢慢琢摩。 四、延伸拓展,自主实践 这个时候可以鼓励大家动手把你心中的天都峰画一画。可以画一画这里沿途的风景,可以画一画游览的顺序,老师提供给你一个小画板。同样有五彩的颜色,同样颜色可深可浅。你想怎样表现都行,赶紧动手吧!让学生使用画板画出心中的天都峰。课后可以打印出来,做一个专题展览。学习的成果延伸到课外,多有意思!语文实践活动也应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可根据实际情况改换成填空题、选择题等) 五、课外交流 一篇好的课文,一堂好的语文课过后。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受益匪浅,都会回头来品味、思索。这里,我提供给学生另一个交流的平台:学生论坛。这是一个完全平等的、开放的平台。课后,还有什么困惑没有解开,还有那些想法课堂上没有时间去说,还有那些好的想法没有跟老师、同学交流,甚至是认为老师在课堂上有什么说的不妥的地方,都可以在这里发表出来。这里没有批评,这里只有平等,只有交流。共同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不同的问题相互借鉴。网络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这么好的解决方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怎能视而不见呢? 以上是我就《爬天都峰》一课,结合语文课与信息技术整合说了些自己的设想和做法。想法不尽全面,设计也不尽科学。但我的设计意图是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保留优良传统的同时,注进新鲜的血液,跟上时代的脉搏。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初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人。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3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对“终于”一词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4课文《爬天都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精读课文,安排在“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这个单元,是想提示学生:生活是宽广的,我们不光是在学校和家里获得知识,在自然和社会中也能得到很多启发。 课文讲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来说,总是充满亲和力,他们总想投入其怀抱,去感受它的神奇力量。 我把课文分成三大板块,由爬山的情形引出两次“我”和老爷爷的对话,并把朗读和体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情的目的。 [教学过程] [片断一] 出示语段: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师:老师将你们引到了天都峰脚下,你们会用你们的眼睛,脑袋感受到什么呢? 生自由边读,边看图感悟。 生交流后汇报。 生1:天都峰真高啊! 生2:天都峰真陡啊! 生3:天都峰真悬啊! 生4:天都峰真奇啊! 生5:天都峰真美啊! …… 师:同学们真棒,从作者的文字中读出了天都峰的这么多特点。那么你能用你的语言把它们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指多名学生朗读。 师:生读法极多,各有千秋,天都峰似乎真在我们眼前了。 [教学反思]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读会让文字里的很多内容跳出来。“跳”出来的便是学生悟到了的,在片段一里我结合图,引导他们想象和感悟。从较为简单的文字里,生却读出了天都峰众多的特点,令人欣慰。我想边读边悟,天都峰的一切也就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了。 [片断二] 分角色朗读“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两名学生对读,师生对读,男女对读, 师:此时的老爷爷会怎么想呢?(师故作深思状) 生1:这么小的小姑娘都敢爬,我的年岁比她大,该给她做个榜样。 生2:我怎么能输给一个孩子? 生3:这么高的山,我老胳膊老腿的怎么爬得上去?这么小的姑娘都敢爬,我一定得试试。…… 师:是啊,“不爬天都峰,等于一场空”。老爷爷怀疑自己的能力,可眼前的小女孩让他敬佩,他受到了鼓舞。 师:那小朋友心里又会是怎么想的呢? 生4:天啊,这么高的山,我一定爬不上了,老爷爷爬得上去吗? 生5:老爷爷都敢爬,我可不能输给老爷爷,那太丢人了。 师:猜一猜,他们都能爬上去吗?说说你猜测的理由。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让学生丰富语言,受到文中情感的激励,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合理,语言丰富,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引导学生从读中去思考,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片断三] 请两名学生配动作表演读“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师:听了两名同学的对话,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 生1:老爷爷本来不敢爬,看到这么小的孩子敢爬天都峰,他才有勇气爬天都峰的。 生2:小朋友开始很害怕,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来爬天都峰,受到鼓舞才有勇气爬上天都峰顶的。 师:老爷爷和我本互不相识,能够互相学习,战胜困难,你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情景吗? 生3:我遇到过,有一次我有一道难题不会做,真想放弃,我看到同桌在认真思考,我觉得我要向他学习,终于做出来了。 生4:有一次,我在田里帮忙做农活,天气真热,我干不下去了,妈妈说:你看人家年纪那么老的人也在做事,我坚持下去了。 生5:有一次,上体育课我有个动作不会做,我看到别的同学在反复练习,我也在他的鼓舞下学会了。 …… 师:大家说得多好啊!一个人只要有勇气,相互学习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教学反思] 如何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就需要充分的感悟,设身处地地发挥想象,受到文中感情的激励,如从片断中老爷爷和我登上山顶的喜悦中受到感染,去联想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情,从内心感受到战胜困难的喜悦,真正体会感悟和朗读紧密地结合,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体验情感的过程。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与“情感”同时出现,总目标中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出了“阅读教学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观点,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去,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我引导学生从读中去悟,去思,去自由表达,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以达到善读善悟,让学生欢乐的沉醉于语文的海洋。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5教材简析: 《爬天都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描写,向我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通过对话的描写,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感是本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会认“陡”“攀”等六个生字,会写“爬”“峰”两个生字。 2.初步体会“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天都峰险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书写生字 1.出示天都峰的图片:小朋友,还记得黄山奇石里的金鸡叫天都吗?请看 大屏幕,这就是有名的天都峰!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感受爬天都峰的滋味。 2.板书课题,书写课题中的生字:爬、峰 3.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里都写了谁去爬天都峰?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把生字和多音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学生读好后,让他们再次读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 3.老师觉得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了,谁愿意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4.指名读,给生字和多音字正音,简介鲫鱼背。 5.课文写了谁去爬天都峰?指名说“我”是一位――板书:小朋友 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爷爷?板书:老爷爷,课文是怎么写的?(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 三、体会“险峻”,背诵积累 1.这一老一小都来到了这座奇险无比、令人生畏的天都峰,(板画:天都峰),准备迎接挑战,课文又是怎么描写这座天都峰的?请你们读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句子。 2.谁来读你划出来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①自由读这两个句子,特别是哪些词体会到天都峰险峻?圈出来。 ②指名说,板书:笔陡、挂; 笔陡:陡是生字,请看老师写这个字。这样笔直陡峭的山峰就叫笔陡。 齐读词语。 从天上挂下来:正因为山峰如此地笔陡,石阶旁边的铁链才会像从天上挂下来一样。 ③指导朗读: 第一句:天都峰直入云宵啊!齐读。 天都峰高1829米,而我们的教学楼只不过几十米!再次齐读。 第二句:这么高、这么陡的石级,你能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④背诵写天都峰的句子。 4.小朋友站在这么笔直陡峭的天都峰下,她会怎么想? 指名说,师:她的心里直――发颤。你能给发颤换个词吗? 四、体会一老一小的不怕困难、互相鼓励 1.此时小朋友的心里非常害怕,那最后有没有爬上去呢?课文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齐读第7自然段。那究竟是谁使她克服了害怕,爬上了天都峰?(老爷爷)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小朋友和老爷爷的对话吧。 2.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当小朋友和老爷爷见面时,他们彼此都问了对方同样的一个问题,请你们找出来。 指名说,出示: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两组互读对话,师:简单的问题,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并不平静的内心,他们在问对方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名说,引读问题 师:他们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信心,决定克服困难,爬上去,所以老爷爷也 点点头,说(引读):对,咱们一起爬吧! 3.师生合作读课文3――5自然段。 4.他们说爬就爬,瞧,“我”爬得多用劲!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读,找出 哪些词可以看出“我”爬得很用劲?圈出来。 指名说,谈感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攀(这么陡峭的山峰,一不留神就会掉下来,必须得紧紧地抓着这铁链,怪不得“攀”字下面是一个手,)板书:手脚并用 5.朗读:这么险峻的山峰,小小年纪的我却能克服困难,坚持爬上去。谁能读好这个句子?自由练――指名――齐读 6.引读:老爷爷也会和我一样,奋力――一会儿――一会儿―― 7.我和老爷爷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会互相说些什么鼓励的话? 8.听了彼此的鼓励,他们坚持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齐读第7自然段。 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写下来。 学生自由写――指名说 五、课堂小结 是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付出汗水,怎能爬到峰顶?(板画:箭头)相信爬到峰顶后的这一老一小会无比的喜悦,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去分享吧!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61、教材分析 《爬天都峰》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的第17课,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2、教学目标 1.会认“级、链”等5个生字,会写“哩、级”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能正确读写“假日、抬头、云彩”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和情绪。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从而战胜困难的。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弄清课文是如何将“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3、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4、教学难点 1.弄清课文是如何将“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懂得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的道理。 5、教学过程 一、简介天都峰,导入新课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教师介绍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读书时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他们的意思。 (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出示词语,生读生评。 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攀着、辫子、笑呵呵、鼓舞、勇气、汲取 (4)出示生字。生读字、记字、写字、师生互动。 级、链、颤、攀、猴、念、辫、呵、相 (5)师生共同梳理难读的句子,生说师评价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2)想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画出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句 教师投影出示: ↓ 在、脚下(2-5) ↓ 爬上、(6—7) ↓ 爬上、之后(8—10) (3)小结: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因为课文先写了爬天都峰之前,接着写了爬上天都峰的过程,最后写了爬上天都峰之后。 四、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读,齐读。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5)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略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7[情景说明] 《爬天都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精读课文,安排在“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这个单元,是想提示学生:生活是宽广的,我们不光是在学校和家里获得知识,在自然和社会中也能得到很多启发。 课文讲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来说,总是充满亲和力,他们总想投入其怀抱,去感受它的神奇力量。 我把课文分成三大板块,由爬山的情形引出两次“我”和老爷爷的对话,并把朗读和体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情的目的。 [教学过程] [片断一] 出示语段: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师:老师将你们引到了天都峰脚下,你们会用你们的眼睛,脑袋感受到什么呢? 生自由边读,边看图感悟。 生交流后汇报。 生1:天都峰真高啊! 生2:天都峰真陡啊! 生3:天都峰真悬啊! 生4:天都峰真奇啊! 生5:天都峰真美啊! …… 师:同学们真棒,从作者的文字中读出了天都峰的这么多特点。那么你能用你的语言把它们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指多名学生朗读。 师:生读法极多,各有千秋,天都峰似乎真在我们眼前了。 [教学反思]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 中 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会让文字里的很多内容跳出来。“跳”出来的便是学生悟到了的,在片段一里我结合图,引导他们想象和感悟。从较为简单的文字里,生却读出了天都峰众多的特点,令人欣慰。我想边读边悟,天都峰的一切也就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了。 [片断二] 分角色朗读“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两名学生对读,师生对读,男女对读, 师:此时的老爷爷会怎么想呢?(师故作深思状) 生1:这么小的小姑娘都敢爬,我的年岁比她大,该给她做个榜样。 生2:我怎么能输给一个孩子? 生3:这么高的山,我老胳膊老腿的怎么爬得上去?这么小的姑娘都敢爬,我一定得试试。 …… 师:是啊,“不爬天都峰,等于一场空”。老爷爷怀疑自己的能力,可眼前的小女孩让他敬佩,他受到了鼓舞。 师:那小朋友心里又会是怎么想的呢? 生4:天啊,这么高的山,我一定爬不上了,老爷爷爬得上去吗? 生5:老爷爷都敢爬,我可不能输给老爷爷,那太丢人了。 师:猜一猜,他们都能爬上去吗?说说你猜测的理由。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让学生丰富语言,受到文中情感的激励,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合理,语言丰富,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引导学生从读中去思考,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片断三] 请两名学生配动作表演读“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师:听了两名同学的对话,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 生1:老爷爷本来不敢爬,看到这么小的孩子敢爬天都峰,他才有勇气爬天都峰的。 生2:小朋友开始很害怕,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来爬天都峰,受到鼓舞才有勇气爬上天都峰顶的。 师:老爷爷和我本互不相识,能够互相学习,战胜困难,你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情景吗? 生3:我遇到过,有一次我有一道难题不会做,真想放弃,我看到同桌在认真思考,我觉得我要向他学习,终于做出来了。 生4:有一次,我在田里帮忙做农活,天气真热,我干不下去了,妈妈说:你看人家年纪那么老的人也在做事,我坚持下去了。 生5:有一次,上体育课我有个动作不会做,我看到别的同学在反复练习,我也在他的鼓舞下学会了。 …… 师:大家说得多好啊!一个人只要有勇气,相互学习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教学反思] 如何透过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就需要充分的感悟,设身处地地发挥想象,受到文中感情的激励,如从片断中老爷爷和我登上山顶的喜悦中受到感染,去联想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情,从内心感受到战胜困难的喜悦,真正体会感悟和朗读紧密地结合,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体验情感的过程。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与“情感”同时出现,总目标中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出了“阅读教学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观点,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去,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我引导学生从读中去悟,去思,去自由表达,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以达到善读善悟,让学生欢乐的沉醉于语文的海洋。 [专家点评] 语文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情可以感人,情可以育人。《爬天都峰》一文,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处中,能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因此,徐教师将“体验情感”作为自己此课的重要目标之一,并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情,使学生较自然地将课文主人翁和作者的积极情感化为己有,并将在学生人生之路上刻下深刻的印迹。 言为心声,教师抓住两次对话,以角色体验的方式,通过填补内心空白,让学生透过语言的外衣,洞悉思想的本质。教师引导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以真情告白的方式,强化了感受,引起了共鸣,既丰满了角色形象,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互相鼓励,战胜困难”的情感体验,教师走出文本,走向学生的生活,唤起学生沉睡的记忆,调动学生的切身感受。这样,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学生的情感也在激励中得到巩固和升华! 但是,案例片断一,学生在边读边看图的过程中,感悟天都峰高、陡、悬、奇、美的感受时,教师评价学生从文字中读出了这么多的特点,但是忽视了学生的体验过程的思维展示,语言文字的训练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学生的回答比较空洞,缺少说服力。(陈芝琼)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8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 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 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 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 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 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9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部分,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充满信心,战胜困难。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谁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情?(学生回答) 二、感受峰险 1、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小作者就准备攀上这座山峰。书上是怎样描写天都峰的,请你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并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 3、交流。 高: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在云彩上”这说明什么?) 陡: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什么叫“挂”,谁能给我们说说,或者演示一下?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用下列句式说话: 天都峰好高啊,高得 天都峰好陡啊,陡得 4、课件出示:险峻的天都峰的图片。 5、此时,你就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导朗读。 7、天都峰如此高大、险峻。读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天都峰的“高”和“陡”质疑。如:“他们是怎么爬天都峰的?山这么高、陡,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回答) 三、学习两次对话,体会登山的艰辛过程 1、默读课文后面部分,看看“我”和老爷爷进行了几次对话,把它勾画下来,多读读“我们”对话的部分。 2、学生默读、勾画。 3、交流。 a、一次对话。 (1)课件出示: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喊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2)他们说的两句话,有一个相同的字(“也”),这说明了什么? (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好像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对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3)指导朗读对话。 b、第二次对话。 (1)课文中说“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学生汇报) (2)课件出示: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他们登山艰难,但仍在奋力攀登) (4)文中并没写老爷爷是怎样爬山的,你能想象老爷爷如何攀登天都峰吗?(学生想象并试述) (5)小结:攀登天都峰并不容易呀,可是他们并没有退缩,仍然勇往直前。最后,他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用“终于”说一句吗?(教师呈现下列句式引导学生回答) 我从“终于”这个词,体会到了登天都峰:__________。我从课文的“____________”这些句子中得到这样的体会的。我能用“终于”说一个具体的句子:经过______________,我(他们)终于_________________。 (6)指导朗读课文6、7自然段。 (7)读第二次对话,思考:“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抓住两人说话中的“勇气”一词,体会他俩的决心和勇气) (8)分角色朗读。 四、理解“爸爸”的话 1、课件出示: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2、读读爸爸说的这句话,想想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101、教材分析 《爬天都峰》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的第17课,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2、教学目标 1.会认“级、链”等5个生字,会写“哩、级”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能正确读写“假日、抬头、云彩”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和情绪。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从而战胜困难的。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弄清课文是如何将“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3、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4、教学难点 1.弄清课文是如何将“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懂得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的道理。 5、教学过程 一、简介天都峰,导入新课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教师介绍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读书时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他们的意思。 (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出示词语,生读生评。 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攀着、辫子、笑呵呵、鼓舞、勇气、汲取 (4)出示生字。生读字、记字、写字、师生互动。 级、链、颤、攀、猴、念、辫、呵、相 (5)师生共同梳理难读的句子,生说师评价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2)想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画出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句 (3)小结: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因为课文先写了爬天都峰之前,接着写了爬上天都峰的过程,最后写了爬上天都峰之后。 四、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读,齐读。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5)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11一、揭题,勾画心中的天都峰 1、师:上课时,我们学习了第3课的生字新词,接下去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一起随着课文中的小姑娘去爬一爬天都峰,看看我们能有什么收获? 现在,我们来到了天都峰脚下,站在天都峰脚下,我看到—(引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勾画心中的天都峰,点评交流 师:你们觉得这位小姑娘用语言描绘出了天都峰的什么特点? 生:(答) 师:一个挂字让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答) 师:为什么作者要在这儿写天都峰的高和险呢? (小组讨论) 师小结: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爬天都峰要有勇气和力量。 3、看书观察天都峰 师:你们看书上这幅图,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险,那我们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好,谁试着读一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师:(过渡)天都峰比云彩高,而且笔陡笔陡,爬天都峰难呀,难于上青天,我站在天都峰脚下会想些什么呢? 生:(答) 师:是呀,很多游客都和这个小姑娘一样,抬头望着天都峰,害怕了,犹豫了。 师:能爬上天都峰的,都是勇士呀!这个小姑娘有没有爬上天都峰呢?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是什么力量让她勇敢地爬上天都峰顶?我们来看课文。 二、深入读、议、理解我和爷爷爬上峰顶的过程 1、师: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到最后,用笔把小姑娘是怎么爬上天都峰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生自学) 2、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1、)生:读找出的句子。 (2、)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小姑娘在爬山的过程中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 (3、)请用上“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一会儿,”来说一说你想到的动作。 (4、)仿照这句话来说一句话。 (5、)就这样,爬呀爬,小姑娘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老师看到有的孩子读的时候笑眯眯的,就像自己也爬上了峰顶一样。请大家再读一读7自然段。 3、想象说话: 师:那么老爷爷又是怎样爬天都峰的呢?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说) 师:“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大家觉得老师读的和课文中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没有“终于”二字。 师:句子中有了“终于”这个词,让你感觉到什么呢?请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7自然段,读完之后,同桌交流一下体会。 (学生谈体会) 师:那你能通过读把你的体会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三、启发想象,回顾前文,理解我和老爷爷是互相鼓舞,爬上天都峰的。 1、师:站在天都峰顶,我,老爷爷,爸爸说了些什么? (指名说→分角色读) 2、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 生:(提问题) 3、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4、汇报,交流 (1)师:交流前,让我们再回到前面,小姑娘来到山脚下时,看见那高陡的天都峰,心里是什么感觉?是什么力量使她有勇气要爬上去? 生:(答)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 师:这时,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想? 那么老爷爷呢?看到“我”这样一位小姑娘也来爬天都峰,心里又是怎么想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当时他们的对话。 (2)出示对话,指导朗读,强调“也”字,从中体会到什么? (3)师在爬山途中,当他们觉得累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象一下,他们又会怎么互相鼓励呢? (学生想象回答) 师:对,他们始终在互相鼓励。所以,他们要互相道谢,让我们再来读读他们互相道谢的话。(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看,这一老一小谢得多真诚,所以爸爸要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现在你明白爸爸说的话的意思了吗?爸爸笑着说的话是对这一老一小的赞扬,让我们学着爸爸,也笑着来赞扬这一老一小吧! (生齐读爸爸的话) 四.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1、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教师引导: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让每个游客坚定爬天都峰的决心。 (学生说感受) 3、小结:听了你们的话,我想这些游客一定会像小姑娘一样不再犹豫,一定也会爬上天都峰的。愿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能战胜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最终攀上科学的高峰!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12【教学目的】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战胜困难。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天都峰的“险” 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到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媒体资源(动画、ppt、视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叫《黄山奇石》,从课文和我们收集的一些资料,我们领略到了黄山的美丽。然而,有一位小朋友说想要领略到黄山的美丽并不是那么容易,他去了一趟黄山,可累啦。今天,我们来学习《爬天都峰》,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去爬黄山,看看是不是这样。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天都峰的视频,让学生获得对天都峰的感性认识。 师:大家看了录像,天都峰是黄山中最险峻雄奇的山峰。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爬天都峰的故事。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⑴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⑵ 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⑶ 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⑴ 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有的可以和形近字比较,如,“辫”与“辩、辨”的区别。“苍”的下面不要写成“仑”,“仰”的右半部的左边不要多写一横或一撇。 ⑵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⑶ 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在黑板上批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书写 1、集体拼读。 2、出示生字卡抽查学生的拼读。 3、听写重要的生字词。 二、范读或朗读课文 1、播放媒体资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提到哪些人一起爬天都峰,请划出来。 2、学生朗读,边读边领悟课文中所描绘的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师:这两段说了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我和爸爸爬天都峰。 2、师:天都峰是怎样一座山?高不高?好不好爬?请把有关句子划下来。 3、师:天都峰又高又陡,很不好爬。作者是怎么写的?学生朗读第二自然。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天都峰:高──云彩上面 陡──石级 笔陡 铁链 似乎是从天下挂下来 4、师:小朋友看到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他害不害怕?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我:我爬得上去吗? 真叫人发颤 四、学习第三、四、五、六、七自然段 1、师:这五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我和爸爸、老爷爷一起爬山。 2、师:前面说了,天都峰又高又陡,作者看了有点害怕了。怎么办?爬上去还是不爬算了?这时,作者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什么人?(提示:一位老爷爷)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老爷爷对我说了什么? (提示: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5、作者怎么回答? (提示: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6、老爷爷怎么回答? (提示:对,咱们一起爬吧!) 7、最后,他们有没有爬上峰顶?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终于”,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提示:他们一起爬上了峰顶。“终于”的意思是:最后、最终,表明下文出现的是最后的结果。这个词说明作者觉得爬天都峰很不容易,同时也说明了作者爬上峰顶后的高兴心情。) 五、学习第八、九、十自然段 1、师:这三个自然段说的是我和爸爸、老爷爷爬上峰顶后的对话。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爬上峰顶后,老爷爷对作者说了什么? (提示: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了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4、作者怎么回答? (提示: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5、师:老爷爷为什么要谢谢作者?作者为什么也要谢谢老爷爷?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老爷爷与小朋友互相感谢:给了自己向上爬的勇气。 6、师:“居然”是什么意思? (提示:“居然”的意思是出乎意料、想不到。) 师:老爷爷说:“居然爬上来了”,他为什么这样说? (提示: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陡,而老爷爷年纪又很大。) 7、师:为什么最后老爷爷还是爬上了峰顶?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提示:看到小朋友也爬天都峰,他觉得有了信心。) 8、师:作者也感谢老爷爷,说看到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才有能力向上爬。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才”字。“才”的意思是什么?请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说。 (提示:“才”的意思是:由于有了一定的条件而能怎么样。比如:放学才能回家。) 9、师:作者为什么说见到老爷爷爬天都峰,她才有勇气向上爬?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提示: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陡,作者都打颤了,怀疑自己爬不上去。但是,看到老爷爷年纪比自己的爷爷年级还大,爬天都峰,他都不怕,自己当然也不怕。) 10、听到我和老爷爷的对话,爸爸怎么说? (提示: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1、师:“汲取”是什么意思? (提示:“汲取”的意思是吸取。) 12、师:爸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提示:作者和老爷爷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从而克服了害怕的心理,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最终战胜了困难,爬上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爬天都峰》,现在再播放一遍《爬天都峰》,请同学们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爬天都峰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作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时间顺序: 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 作者: 见到山高路陡不自信→见到老爷爷后有了勇气→终于爬上了峰顶 师:要爬上天都峰对老爷爷和小朋友来说,都不容易。但是,他们最后战胜困难爬上了峰顶。请谈谈你的体会。 (提示:一个人要战胜困难,一方面要靠个人的努力奋斗,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1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养成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朗读法、师生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四川有哪些山比较出名吗?你去过哪些山呢?哪位同学能给我们描述一下你去过的山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将跟随着小作者去黄山的天都峰看看,看看他在爬山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趣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字词,小组交流讨论,排除疑难字词。 2.全班开火车朗读课文,注重对生字词读音的检查。 3.大声齐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叙述文章大意。 (三)再读课文 1.分小组朗读每个自然段,说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联系上下文,解释字词“石级、仰望、攀着、心颤、鲫鱼背”的含义。 (四)研读课文 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并分小组讨论这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1.为什么作者要用“爬天都峰”而不用“登天都峰”或是其它的词语? 2.“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说明了什么? 3.“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中的“终于”说明了什么? 4.爸爸的话有什么含义? 5.你从作者的这次爬山经历中感受到了什么? (五)小结作业 同学们,天都峰如此险峻,然而作者和老爷爷最后都爬上了山顶,他们靠的是什么呢? 大家在假期肯定也去过很多地方,认识了许多不一样的人吧!大家在课后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五、板书设计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