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
范文 |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精选17篇)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1一、目标点击: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会课文中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体味文中浓浓的亲情,感受小女孩真诚的爱心和美好的心灵。想一想:我是否也是父母心中听话懂事又孝顺的孩子呢? 二、读拼音写词语: fǔ shì zhāi xià dǒng shì huáng kǒng pěng zhe ( ) ( ) ( ) ( ) ( ) 三、写出下列近义词语: 惶恐--( )飞快--( ) 红艳艳--( ) 不知所措--( ) 四.写出下列反义词: 惶恐--( ) 飞快--( ) 不知所措 --( ) 五.多音字组词: 露lù ( ) 舍shě( ) 给 jǐ( ) 着zháo( ) 露lòu( ) 舍 shè( ) 给gěi( ) 着zhe ( ) 六、照样子,在括号内写上abb式词 ( )的太阳 ( )的麦苗 ( )的米饭 ( )的星星 ( )的稻田 ( )的葡萄 七、词语连线。 飞快地 望着 懂事的 集市 惶恐地 穿过 热闹的 孩子 轻轻的 问道 淡淡的 泪花 疑惑地 摘下 晶莹的 清香 八、读句子谈感受 1.小女孩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2.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子小女孩,另一盆放在了我母亲的阳台上。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2第6课《花瓣飘香》作业设计目标1、正确书写本课10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2、学会运用课外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诵读《花瓣飘香》,培养学生敬爱父母的美德,陶冶高尚情操。经典作业设计案例作业设计设计意图难易程度联系生活,用下面的词语在花瓣形的纸上写上对母亲问候的话或小诗,送给母亲。 花瓣 清香 惶恐 懂事 祝福 心愿帮助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和运用词语,拉近了学生与母亲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由古至今,母慈子孝的故事还有许多,古人孟郊就写过《游子吟》,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你还知道哪些“母慈子孝”的诗歌和故事呢?找到后读一读,再写一写读后的感受。 引导学生阅读与本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一个延伸,增强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小女孩捧着的不仅仅是一片花瓣,其实是一颗孝心,妈妈闻到的不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其实是一份真情、一片浓浓的爱。如果给你一片花瓣,你打算将花瓣送给谁呢?想一想,写一段话。 帮助学生在体会感悟后情感再一次得到了升华,培养学生敬爱父母的美德。(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3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15 朗读、赏析、理解、感悟——花瓣飘香教学侧记 (一) 师:谁来说一说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 生:小女孩是俯下身子,小心地采了一片带露珠的花瓣。 生:小女孩摘了以后是双手捧着的……【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diyifanwen.com】 师:大家已经注意到小女孩摘花瓣时候的动作了,请大家来找一找,把小女孩摘花瓣动作的词儿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俯下身子、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跑……” 师:大家找得真准,现在请你把这些词儿放到课文里,再用心地读一读,要读到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位小女孩。 学生试读。 师:现在你能上来学着小女孩的样子摘一摘吗? 生:用形体动作表演(俯下身子、小心地采摘、双手捧着……) (二) 师:摸着这像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小女孩的妈妈会说些什么呢? 生:妈妈会说:“ 孩子,这花瓣摸着像绒布一样,真舒服啊!” 生:妈妈可能会说:“闻着这淡淡的花香,我的病仿佛好多啦!真是我的乖女儿!” 生: 妈妈还可能说:“你真是我的好女儿,妈妈有你这样的女儿知足啦!” ……… 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是引导学生从文字中读出意象,这是语文课教学目标途中的重要环节。 在“一”中,学生通过阅读,把小女孩摘花的情景“过电影”,再通过“演一演”的形式,“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跑”让学生直观生动的表演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再现和理解。为什么这样小心?双手捧着? 在“二”中,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再创造,进行“再次理解”,想象出了妈妈摸到花瓣,闻到花香以后的情景,也体会女儿对妈妈的深情厚意。 转载自妙桥小学博客 【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diyifanwen.com】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4教材分析 《花瓣飘香》描写了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她生病的妈妈的事,赞扬了小女孩体贴母亲、爱惜花草的美好心灵。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体会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从她身上学会爱自己的母亲。 3﹑理解课文中的新词,识记生字。 教学重点让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反复训练,积淀语感。 教学难点透过字里行间体会小女孩和母亲之间真挚、纯朴的亲情。 设计理念 全文明白如话,学生一读就懂。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朗读,在读中感悟,并通过学生相互评价,教师的适当引导、点拨,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月季花,学生闻一闻,说说味道怎样:摸一摸,说说感觉怎样。 就是这娇艳、清香的月季花瓣,还引出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评析: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一上课,教师手持娇艳欲滴、芳香醉人的月季花走进教室,让孩子们闻一闻、摸一摸、说一说,此情此景,既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又牵动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自然引发了学生由实物月季花对课文内容的关注。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了今天的语文学习。) 二、媒体渲染,营造氛围 听课文配乐朗读,看多媒体演示月季花、小女孩摘花瓣的图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评析:优美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娓娓的范读,使学生全方位地直接接触学习材料,营造了课文所描述的氛围,为本堂课学生自主地朗读、感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情境,自读感悟 1、当作者了解了小女孩摘花瓣的原因后,第二天早晨,就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到了小女孩的家门口,为了不打扰小女孩,想在花盆底下留张纸条,该怎么写呢?让我们道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同学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交流朗读。 (1)指名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当评委,边听边在书上做一些记号,读得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在课文中打个“*”,不足之处,打个“?”,评价的时候就提醒他们,让他们有所改进。 (评析:评价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吸纳和表达意见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自我需要。) (2)(学生评到哪儿就学到哪儿,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再次深化感情朗读,在读中谈自己的感受。) 重点指导:“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指名一学生上台摘花瓣,老师叫住她。 你看到的小女孩是怎样的? a、小女孩非常害怕。出示词卡:惶恐,谁来读? b、小女孩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出示词卡:不知所措,谁来读? 练读这一自然段。 (评析: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真实情境中理解词语。) 4、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评析:朗读是完成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能外显出你对教材的理解、感悟、经验相融合,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此时,无需进行朗读知识与技巧的指导,学生的朗读自然能打动自己,感染别人。) 5、读到这儿,同学们的心中一定和作者一样,都在默默地称赞小女孩,那就把你想对小女孩说的话写在花盆底下的那张纸条上。 6、交流 (评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代作者在送给小女孩的花盆下写张纸条,学生带着这一目标,充分、自主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倒小女孩美好的品质。) 四、范例引路,情感流淌 1、教师讲述母亲把鸡蛋省给自己吃的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与母亲的小故事。 3、交流 4、(多媒体演示花瓣飘落的动画)伴着月季花的清香,我也想给自己的妈妈送去一片花瓣(一片大花瓣定格,上面出示一首小诗): 妈妈是绿叶, 我是花瓣。 是您给我美丽、清香, 是您给我快乐、成长。 让轻风捎去我的心声, 妈妈,我爱您! 5、学生在花瓣形纸上写对妈妈问候的话或小诗。 6、交流 (评析:母子间的爱是多么熟悉而亲切的感情呀!教师以自己的事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说自己与母亲的小故事,自己选择写的内容,使他们的思维既不脱离教材诱导与课堂教学,又有超越创新的一面,使学生我心想我感,我笔抒我心,让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相互沟通,把说和写的训练与情感的熏陶有机融合,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5教学片段: 师: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生:小女孩怎么摘花瓣的? 生: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生:小女孩摘花瓣做什么?(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还可以进行讨论。 师:小女孩怎么摘花瓣的?在哪一节?(出示段落,指名读)把描写小姑娘摘花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画出来。(体会:俯在、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 师:谁来把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表演一下?(学生上台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 (学生评价) 师:(请表演学生自己说说)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 生:要小心,只摘一片,怕碰伤别的花瓣。 师:小小的一片花瓣你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生答不出来) 师:什么东西会让你“捧”着跑呢? 生:很贵重的东西。 师:小女孩把花瓣看成是很贵重的东西了。小女孩把花瓣看得这么重要,说明了什么? 生:花瓣是送给妈妈的,说明她很爱妈妈。 生:一片小小的花瓣包含了小女孩对妈妈的一份真情。 师:从小女孩摘花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她爱花,更爱妈妈。 师:现在,让我们把自己的心放进课文,好好读一读。把小女孩摘花的情境再现在我们的面前。(指名读,齐读) 师: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请你把3-5段连起来读读。 生:舍不得摘整朵花。 师:从小女孩的“舍不得”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小女孩很爱花。 师:小女孩为什么“低着头不好意思”? 生:她知道花是人家的,摘花是不对的。 师:知道摘花瓣是不对的,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 生:“不知所措的”、“惶恐地望着我”。 (分角色读好3-5段) 师:小女孩摘花瓣做什么?(指名读6-9段。) 生:送给生病的妈妈。 生:为了让妈妈高兴。 师: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花瓣柔软舒服散发出淡淡清香,会有些什么感觉? (生想象说话) 师:原来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 (指名读,齐读) …… 师:现在你们再来读一读课题,想一想课题为什么叫“花瓣飘香”?这“花瓣”仅仅是花瓣吗? 生:这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一片浓浓的亲情! 师: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 生: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 师:现在谁来读读课题——花瓣飘香。花瓣飘香——花瓣飘香——闻到了,淡淡的香味!感受到了,女儿对妈妈的深情!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花瓣飘香——……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6作者:佚名 转贴自:句容市后白中心小学 点击数:6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中,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陶冶高尚情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diyifanwen.com】 上节课,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初读了课文《花瓣飘香》结交了一位新朋友――一位小女孩,你们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孩呢?板书:懂事 过渡:那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懂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二、精读。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听课文录音 生:边听边把能反映小女孩懂事的语句用线画下来。 师:画好了吗? 生:同桌交流,再来说说你们找到了些什么? a 1、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师:是呀,花瓣是那么美,妈妈生病了,想尽办法要把最美的东西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2、指导朗读:师: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听呢?指名读。 “妈妈生病了” 轻 慢 “妈妈会高兴的”重 快 生:练读 师:指名读 生:女生齐读 b 1、“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师:南沙在我们祖国的最南面,离我们这儿很远很远,小女孩是多么想念自己的爸爸呀,她知道只有听妈妈的话,让妈妈高兴才能爸爸放心,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2、指导朗读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好呢? 生:“闪着泪花” 师:可见小女孩心情激动,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你能读出小女孩当时的心情吗? 生:练读、 师:指名读哪些同学愿意读的一起来试一下 c 1、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提问:不摘整朵花是为了什么呢? 生:舍不得 师:是呀,小女孩为了不影响别人赏花,不忍心把整朵花都摘了,这说明小女孩很懂事 提问:那为什么最后还是摘了一片花瓣呢? 生:为了让妈妈高兴,让生病的妈妈快点好起来 师:不摘整朵花说明小女孩懂事,摘一片小花瓣更说明小女孩懂事。 2、指导朗读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好呢? 生:不好意思 师:小女孩知道摘了别人的花不好,所以很不好意思,你能把“不好意思”读出来吗? 生:练读 师:指名读 指小组读 师:其它小组愿意跟他们比一比吗? 生:小组读 师:评价 小结:月季花多美啊!许多人都爱观赏它,小女孩真不愿意去破坏那份美丽,然而她又多么想让爸爸放心,让生病的妈妈高兴,于是她选择了摘花瓣,正是这一细小的举动,让人觉得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 过渡:这么乖巧懂事的女孩,如果她摘了你家门前的花,你会责怪她吗?作者也没有责怪她的意思,课文4~9自然段,写了“我”和“小女孩”的三次对话 师:同桌练读,参赛的同学,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哦! 生:练读 师:选组参赛 评价 男生当“我” 女生当“小女孩” 师: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那份浓浓的亲情 四、学习最后一小节【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diyifanwen.com】 1、引读最后一小节 2、提问:知道我为什么要买两盆花了吗? 生:自由发表意见 3、总结点题 是呀,正是小女孩对母亲的那份浓浓的情意,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它正像香飘四方的花瓣一样,悄悄地飘到了我们每个八的心田。(指课题) 4、延伸 除了摘花瓣让母亲高兴以外,我们正可以怎么做也能做个懂事的孩子,让母亲高兴呢? 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语: 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首小诗,读给你们听!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的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作业:让学生在花瓣形纸上写对母亲问候的话或小诗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7镇江市李家大山小学 —— 《花瓣飘香》教学片断及评析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花瓣飘香》教学片断及评析 镇江市李家大山小学 孙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进行思想、情感的启迪与感染。在品读中加深学生的体验,使情感升华,从而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如《花瓣飘香》教学片断: 师:出示填空:这是一片_____的花瓣。这是一片什么样的花瓣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看谁填的答案多。(生自读课文后回答) 生(1):这是一片红艳艳­­­­­­­­­的花瓣。从“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看出。 生(2):这是一片带露水的花瓣。从“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看出。 生(3):这是一片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的花瓣。从“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看出。 生(4):这是一片飘着淡淡花香的花瓣。从“闻起来有淡淡的花香。”以及课题看出。 师: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结合刚才的填空描述“我家”门前的那丛月季。(生答略) 生练说基础上师小结: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不少。那花朵红艳艳的真美。用手摸一摸软软的,滑滑的,像是摸在绒布上一样,真舒服。把鼻子凑上去,深深吸一口,那清香淡淡的、甜甜的。清晨,花瓣带着露水,连露水也带着红润。 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那小女孩捧着花瓣跑到哪去了呢? (生齐读第七自然段)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生:这是一个懂事的女孩。 师: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这个小女孩的懂事。 生(1):从“小心”、“捧”、“飞快”感受到了这个小女孩的懂事。 生(2):“小心”说明小女孩怕摘坏花瓣,妈妈就看不到好看的花瓣了。 生(3):“捧”说明小女孩生怕碰坏了花瓣,妈妈也看不到好看的花瓣了。 生(4):“飞快”说明小女孩想让妈妈早点看到红艳艳的花瓣,摸到像绒布一样的花瓣,闻到花瓣那淡淡的清香,让妈妈高兴。 师:看来这个花瓣在小女孩心中不一般,这代表着小女孩的一颗孝心。那现在再来看填空:这是一片_____的花瓣。 生(1):这是一片代表小女孩孝心的花瓣。 生(2):这是一片表达小女孩对妈妈关心爱护的花瓣。 师:这是一片与众不同的花瓣,包含着小女孩的一片孝心。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反思:〕在数学教学中,分层练习是一种常见的训练方式。教师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以达到深入探究,加深理解的目的。笔者将这种训练方式巧妙地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分层阅读”,就是教师在深入研究文本,开发文本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挖掘文本中所蕴藏的“丰富资源”,并加以“提炼”。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之后,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阅读训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教师用“这是一片_____的花瓣。”这一填空引导学生通读课文,从整体上,从语言文字训练入手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理解了花瓣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但这还只是停留在“部分”上。引导学生通过连贯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花瓣的“形、神”特点,就将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表达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接着引导学生抓住“小心”、“捧着”、“飞快”等关键词,品悟小女孩一颗了不起的孝心,在此基础上,再次从理性的高度完成“这是一片_____的花瓣。”填空,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上了新的台阶,情感得到了升华。 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手段。识字读文,是孩童接触知识的第一道门槛,也是孩子首次碰到的难题-----事物由形象忽而转变成了符号概念。而读正是这种“转变”所必不可少的第一程序。 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诵读了课文,感受到了花瓣的香美,接着让学生在反复品读第二自然段,深刻体会了小女孩的“孝心”,品悟到了生命真谛! (此文章XX年获镇江市第三届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三等奖)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8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小女孩和母亲之间真挚、纯朴的情感;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导入新课 1、师吟诵小诗《母爱》 母爱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 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qíng)着它,泪涟(lián)涟。 听了这首小诗,你想说点什么? 2、师:同学们,妈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不知操了多少心!那么你有没有关心过你的妈妈呢?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六课《花瓣飘香》,细细地品味小女孩对母亲的爱。 3、生齐读课题:花瓣飘香 师:再读一遍:看你们能不能读得让我闻到花瓣的味道? 二、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形象 (一)听录音谈感受,分析小姑娘形象: 1、师:谁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文中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吗?(板书:懂事) 2、师:看来,这位小女孩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不过,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仅仅知道“懂事”这个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细细地去读书,从字字句句中用心去感受。哪里能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呢?请你们好好看书,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 (丛书上找相关的句子) 师:你们说得真好,看来,大家主要是从小女孩说的话里面体会到她的懂事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她说的这几句话。 3、出示句子:“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指名读。 a、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生畅所欲言) 你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知道小女孩喜欢和“舍不得”摘花呢? (生可从第二自然段中找相关词语然后细细品读,读出舍不得的心情来,多练多指导,抓住“俯”“小心地”“双手捧着”“飞快地”来指导朗读,适当时师可范读) b、既然“舍不得”为什么还要摘呢? 生找第七自然段, c、小姑娘想送给妈妈什么呢? 你们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呀?(生畅所欲言) 指导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读出那份幸福甜蜜) d、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那么美丽的月季花,但还是忍不住摘下了带露水的花瓣,为的是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难怪我要说: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e、从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听话? (生找第九自然段)这泪花里告诉了你们什么? 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觉 f、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所以我要说: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二)、分析另一人物形象 a、小女孩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和谁在对话呢? b、通过读课文,你觉得这个“我”是个什么人呢?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读阿姨说的话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课文多朗读) c、小女孩这么懂事,深深地触动了作者。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齐读最后一段。 d、当“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呢?小女孩又会怎么说呢? 三、再读课题,揭示内涵 a、让我们再来看课题,大家齐读。 小女孩送给妈妈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 b、生再读课题 c、小女孩为了让妈妈高兴而摘花瓣。你在平时做了哪些让妈妈高兴的事? (师评价)听了你们的话,老师也想对你们说:真是懂事的好孩子。师:同学们,你们每一个人就像是一片美丽的花瓣,如何让这片花瓣飘出幽幽的清香,那就用你们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你们的母亲吧!师:同学们,这堂课上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一生:我知道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了,我要学会关心我的妈妈。 师: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成员都需要互相帮助,让我们在爱自己、爱亲人的同时也爱家庭中的其他人吧!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9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花瓣飘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我还没闻到花的香味,请再读一遍。 2、课文中有好多词语来描述花的,你愿意来读一读吗?出示词语。 读词时我们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如读红艳艳这个词时,我们的脑海中要出现“红”而且是非常鲜艳的那种。再读词。 3、出示一朵月季花。这是一朵月季花,你能用上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来描述一下吗? 二、学习第一段。 过渡:多么美的月季呀!我家门前可不是一朵,而是“一丛”上面开满了——引读第一段。出示第一段。 学习第五段。 过渡:这么美的月季花,你舍得摘吗?文中的小姑娘舍得吗?所以她说:——出示“我舍不得把整朵花摘了……” 1、你也来舍不得地读一读。 2、好为什么舍不得呢? 3、从“舍不得”这个词中,你觉得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学习第二段。 过渡:她舍不得把整朵花摘了,于是她摘了花瓣。她是怎样摘花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她摘花瓣的句子。 出示第二段。这句话中有很多描述小女孩摘花瓣的动作,你能找出来吗? 1、交流。你愿意来读一读吗?要注意这些动词。 2、你能告诉我她为什么要小心在摘呢? 真是个爱花的孩子,那怕是一片小小的花瓣,她都那么小心,生怕碰坏了别的花瓣。 3、那她为什么要双手捧着呢? 是呀,那怕是一片小小的花瓣,她都把它当成宝贝一样,双手捧着。 4、那边有路她不走,为什么要穿过田野,还要跑得这么快呢? 赶着回家给妈妈。你能联系下文来理解,真会读书。 害怕,文中没有写出来的,你都能体会出来,真了不起! 5、让我们带着这几份感受,一起读好这一段。 四、学习第三段。 过渡:这么爱花的孩子,她为什么要摘花瓣呢?我的内心感到不解。于是在小姑娘又一次摘花瓣时,我叫住了她,她有什么表现呢? 出示:和“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1、从“不知所措、惶恐”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小姑娘此时的内心是怎样的?她怕什么呢? 2、虽然一片小小的花瓣不影响整丛花的美观,但小姑娘在我的面前,好像是犯了大错一样。读“她拿着花瓣……” 3、从她的神态,我们会到了她内心的不安。读…… 4、就是这么一个爱花的女孩,她摘了一片花瓣,又被人看见了,可以想像当时她的窘迫与尴尬。所以当我问她为什么摘花瓣时,她在回答时是——出示第五段 5、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除了舍不得,你还体会到了什么?(难为情)你也难为情地读一读。 五、学习第十段。 过渡:真是个爱花的孩子,难怪作者要夸她——出示第十段。 1、你也来夸一夸她。我们一起来夸一夸她。齐读。 六、学习第七段。 过渡:这么爱花的孩子,摘花瓣是为了什么呀?我们仍能从她的语言中找到答案。(送给妈妈) 原来是这样啊!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出示第七段。 第一次读这句话时,我就想如果我也有一个这么关心我,爱我的女儿,那我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妈妈!于是我把这段话读了一遍又一遍。 你也来读一读这句话,你又会想到什么呢?生交流。 1、(生病、难受)带着这种感受,你来读一读。 2、你呢,花瓣很舒服,带着这种感受,你也来读一读。 一想到小小的花瓣能让妈妈高兴,她的内心就充满幸福,让我们怀着幸福感一起来读一读这段。 3、为了安慰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忍不住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来到妈妈的病床前,她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指名说。相机评价。 (谢谢你这花瓣很香。 谢谢你,孩子,这花瓣比整朵花都好看。 真是我的乖女儿,我太喜欢这片花瓣了。 妈妈真高兴,我的病也好多了。) 4、同学们说得真好!此时你觉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孝顺 七、学习第九段。 过渡:妈妈生病了,爸爸怎么不在她身边照顾呢?作者忍不住又问:孩子,你爸爸呢?出示第九段。 不提到爸爸还好,一提到你爸爸,小女孩的眼眶里—— 1、此时此刻,她会想起和爸爸在一起的哪些事呢? 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可现在爸爸却在千里之外的南沙,想到这里小女孩的眼眶里—— 谁来读一读这段话。这是思念的泪花。 2、在妈妈生病的日子里,她会对爸爸说些什么话呢?生交流。 3、像她这么大的年龄,还需要别人的照顾,但小女孩却一直记着爸爸的嘱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她对妈妈的孝心。此时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听话 4、多么听话的孩子呀!怪不得作者要夸她——齐读这句话。 八、体会我上个怎样的人。 1、文中除了小女孩,还有一个人物。就是——,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那个词看出来?“轻轻”真不错,你已经会从人物说话的语气中体会到她的内心。老师送你一个词:“和蔼可亲”齐读这个词。 2、我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所以我一直是在轻轻地问。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她们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九、升华主题。 1、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把小姑娘吸引到我家门前,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像绒布一样的花瓣,给小姑娘的妈妈带去了安慰和希望,懂事的小女孩深深地感染了我,于是第二天清晨——出示第十一段。齐读 2、我想在这两盆花下放一张贺卡,贺卡上该写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张写一写。生交流。 3、身边值得我们关心的人有很多,假如你也有这么一朵月季花,你会送给谁呢?又会对她他说些什么呢?和同桌交流交流。愿意说给我听吗? 4、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都是个懂事的孩子!出示《懂事》 同学们,让我们也去做一做,用你独特的方式向关心过你的人表一份心意,让我们的爱心就像这芬芳的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是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花瓣飘香》的香味如何才能飘出来呢?“动情”不是教学的全部,但是此类课文教学的必须,要让学生真正“动情”,还必须借助文本特有的表达方式,品词析句。只有在扎实的训练中,情才有所依,感才有所靠,依据年段特点和课程要求,我训练学生学会抓住人物对话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分析人物的性格。教学时抓住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姑娘?然后围绕“懂事”,立足于三组对话,展开研究性学习。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成为生活的课堂,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使他们“本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10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铜芯线将各种花瓣进行规律性穿串。 2、培养幼儿用自然物装饰的美感,从而进一步感受自然美与萌发创造的欲望。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花瓣。 活动过程: 1、感受花瓣美。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欣赏、倾谈大家搜集来的一瓣瓣黄、白、红、粉紫……五颜六色的花瓣。 2、选花瓣。 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花瓣。 3、穿项链。 4、引导幼儿用铜芯线穿花瓣项链。感受花瓣美。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欣赏、倾谈大家搜集来的一瓣瓣黄、白、红、粉紫……五颜六色的花瓣。 5、选花瓣。 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花瓣。 6、穿项链。 引导幼儿用铜芯线穿花瓣项链。花瓣的组合可以根据不同形状、 不同颜色、多种形状穿串。鼓励幼儿根据个人审美情趣穿制,可以是项链、手链、花环等。提醒幼儿用铜芯线时注意安全。 7、感受装饰美。 大家都戴上美丽的花瓣项链、手链,互相交换欣赏,并自由表演,共同游戏,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11教学内容: 理解、感悟课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感悟课文,体会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从中受到孝敬父母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课件:一幅月季花图。同学们请看,这一丛月季花怎么样?让学生 从花的形状、颜色清新等感受月季花的美丽。 2、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月季花的美丽?(红艳艳)学生齐读一自然段。3、通过昨天的初步学习,你知道《花瓣飘香》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你认 为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二、精读、感悟课文。 (一)、自读感悟 1、提出自读的要求: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用“﹏﹏”勾画出表现小女孩懂事的有关句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用铅笔在书上勾画有关的句子。 (二)、合作探索 1、孩子们读的多认真呀!能把你学习的收获向学习小伙伴说说吗? 2、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三)、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选择学习相关的课文内容) 过渡:孩子们讨论得多激烈啊!愿意把自己的学习的成果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吗? 1、学习课文的5自然段。 1)、学生读出勾画的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教师跟着出示句子: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2)、指名读,师生评议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低着头不好意思。 3)“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你知道了什么?(小女孩觉得自己摘花做得不对) 过渡:你从哪些地方还看出小女孩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呢? 2、学习感悟3自然段。 1)指名读3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不知所措、惶恐”。 3)、教师引读:小女孩知道摘花不对,因此被人发现时不知所措,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你能把小女孩没说完的话说完吗?学生想象小女孩说的话。 3、学习感悟2自然段。 过渡:你从上文的哪个自然段看出小女孩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1)、指名回答读2自然段。 2)、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教师在“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下面加上着重号。 3)、学生全体学小女孩摘花,师读2自然段。你就是这位小女孩,通过刚才的摘花体会到了什么?(小女孩很爱花) 4)、让我们一起读2自然段,夸夸这个爱花的小女孩吧!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4、5自然段。(读出作者温和的语气) 5、学习课文7自然段。 1)指名读小女孩懂事的句子。课件出示: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2)你读这一句的时候,心情怎样?(前一句难过,后一句高兴。)指导朗读,抽读、范读、男女生读想结合,师生评议。 6、学习课文9自然段。 1)、指名交流小女孩懂事的句子。课件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读了这句花你知道了什么?(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很难受。)因此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2)、指导朗读。 小结:真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呀!同学们想读读这懂事的好孩子吗? 7、同桌分角色练读4——9自然段的对话。 8、指名分角色读,评议。 9、全体学生分角色朗读,喜欢读那一个角色就读那一个角色。 10、读得真感人啊!此时,你最想对小女孩说什么? 小结过渡:其实小女孩送的不只是花瓣更是一份孝心,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打动了文中的“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四)、学习11自然段。 1、师范读11自然段。指名交流。 2、齐读11自然段,读出我们心中的感动吧。 3、口语训练: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作者的母亲看见了月季花又会说什么? 三、总结全文 1、过渡: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课文用对话的方式写出了她不仅爱花,更爱父母。她摘的花瓣的芳香飘到了她妈妈那里,她妈妈高兴;飘到了作者那里,作者也学着送花给自己的妈妈。孩子们,相信你们也闻到了花香,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虽然我们的手中没有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孩子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芳香。 2、现在让我们一起朗读全文,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心读出小女孩的可爱和懂事吧。也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吧! 四、作业: 1、抄写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 2、朗读课文。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12以“情”制胜,用“心”悟情 说教材 花瓣飘香——一个富有诗意的题目。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依循事情发展经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叙写,引人入胜。也是按时间的不同分为四个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写我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 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写“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 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段,写“我”通过与小女孩对话,得知她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 第四部份(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我买来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己母亲的阳台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认、读1个二类识字。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教学难点: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情节直白,情真意切。课文寓敬爱父母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于平凡小事叙述之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我认为,披文入情,以“情”制胜,用“心”悟情,是赢得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主要采用以自主学习和以读代讲法: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找出能体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然后根据学生找的句子分析课文。“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纯朴的亲情。 学法: 1、回答问题法:解答问题是加强理解的必要手段,自己解答,充分动脑。听别人解答,也能对问题有所认识。 2、对话练习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训练口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说过程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构思. 一、 美图欣赏,引领孩子走进诗意的王国 上课伊始,展示鲜艳夺目的红月季花图片,教师深情朗诵(第一段):瞧!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美吗?随即出示第一段文字,请几位表情上跃跃欲试,看上去已经爱上这丛月季的小朋友来朗读,再请所有喜欢月季的同学们来齐读。 鲜艳夺目的红月季花图片如此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由于图片自身的艺术美感直接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设疑问难,触摸语言文字感受“一颗心”、“一片情” 教师谈话:可,这么美的鲜花竟然有人在摘。引读出示第二段文字,组织自学:找出表示小女孩动作的词语。交流公布答案:有五个动词:俯、摘、捧、穿、跑。然后朗读体会。 接着话题一转,提出疑问:随便摘别人家的花瓣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可作者为什么还说小女孩懂事呢?布置思考:她摘了我家门前的花,我怎么不责怪她,反而夸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呢?阅读课文三至十自然段在书上用“------”划出有关句子。交流讨论时,指导学生在交流有关句子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体会小女孩摘花瓣时的情绪和心情,展开合理的逻辑推断,展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思维。当学生走进文本,去感知、去触摸着小女孩那颗纯洁、美好的心灵时,教师使用包蘸感情的教学语言,就如同一名操琴师在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当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后有了自己的体验,教师那富有感情的总结,是“催化剂”,促使学生将情感、体验、积淀、收获化为行动,留给学生的会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 三、 联系生活,在说话练习中加深情感体验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在此我精心设计了两处“补白”训练,让学生想象语言文字之外的“话外音”,倾吐心声,升华情感。一处是:我送月季给小女孩时,两人分别会说些什么。另一处是我送月季给母亲时分别会说些什么。当学生发表比较有深度的理解时,教师及时捕捉机会,借题发挥,调动学生情感:这是一盆饱含人间真情的月季,这是一盆浸透浓浓亲情的月季……让学生领悟到孝敬父母这一美德之高尚和纯洁。 四、阅读小诗激起孩子情感的涟漪 此时,趁热打铁,展示一首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抒情诗,配之以轻柔的音乐。伴随着美妙的旋律,教师的朗诵如涓涓溪流轻轻地流淌进学生的心田,学生再通过朗读抒情诗进一步体会小女孩敬爱父母的高尚情操,升华情感。抒情诗如下; 花瓣飘香 清晨, 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 花瓣吗? “简简单单教语文”、“带孩子走进诗意的母语王国”、“教在今天,想在明天”……这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我心头荡漾。这种来自解读文本的冲动告诉我:要让孩子在简单而富有诗意的情境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沉甸甸的思考,化作一种行动。这或许就是教育的“返璞归真”。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13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花瓣瓢香》教后杂思 《花瓣瓢香》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整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情节简单,但写得情真意切。课文通过写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现出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全文以对话为主体,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细小的事情之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拿到课文,我就被这充满诗意的课题吸引住了,带着有些激动的心情读了几遍课文,感觉课文太简单了,只要抓住“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一句,让学生找找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女孩的懂事,然后抓住句子朗读感悟就行了。问问教完的老师,她们也是这样处理的。我似乎吃了一颗定心丸,打定主义明天就这样教吧。 回到家,阅读了几遍教材分析,又到凤凰语文里去逛一逛,直感觉以前的设计太浅了,只是浮于文字表面,没有真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字里行间,走进小女孩的内心。这样的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于是我重新解读文本,调整了教案。 第二天,当我按重新设计的教案走进课堂组织教学时,发现孩子们的脸上一个个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课堂上流淌着一种浓浓的爱。孩子们一个个精彩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我也因学生的激动而激动中。教完这篇课文后的几天里,我都感觉心里满满的,一种激动迫使我想写点什么。 记得我以前上公开课,顾雪梅校长评价我关注学生的感受还不够;黄秀娟在我上完《槐乡五月》时也评价齐读太多,个别读太少。对于这些评价我以前体会还不是很深,也不知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由今天的课堂上的场面,我才皤然感悟:如果没有对文本的研读,对教材的高度把握,课堂上如何能做到来关注学生的感受;如果眼里没有学生,没有和学生平等交流的目光,如何能通过个别读的引导、评价来指导全班同学的朗读和感悟。《花瓣飘香》给我的感悟太多了,给我的快乐太多了。 这篇课文在教学上的几个我自为得意的设计精彩点如下: 1、在指导学生感悟小女孩摘花的情景时,我是这样引导的: 通过找找描写小女孩懂事的句子,学生找到这句话后出示句子: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自己读,边读边圈点出描写小女孩摘花的词语。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词语。 指名一生读,一生做动作。 再指名一生读,全班做动作。 师生谈话。 师:某某,你为什么那么小心地摘花瓣呢? 学生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我珍视学生的个别感悟。 生:因为我只摘一片花瓣,怕弄坏了其它花瓣,影响整朵花的美。 生:因为上面有露水很美,怕露水滚下来就不太美了。 生:怕被主人发现。 师:某某,你为什么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生:我担心被主人发现而挨骂。 生:我担心走得慢露水干了,妈妈看见了不美了。 生:我担心妈妈长时间看不见我着急。 …… 师:你们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吧。齐读。 注意轻一点,再轻一点,别忘了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呢。 师:读到这里,你感觉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板书:爱花) 学生的发言多么精彩,他们的理解有的出乎我的意料,这样的个人感悟何尝又不可以呢?看着他们一个个因读懂了小女孩的心思而一脸兴奋的的神情,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暗暗赞叹:这些小家伙真会读书。 2、在指导学生读懂小女孩介绍爸爸一段话时,我是这样引导的: 自由读。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的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这是怎样的泪花? 生:我看到其他孩子在假期都有爸爸陪着我,而我的爸爸不能陪我。我很想他。 师:这是思念的泪花。你能带着思念的感情读好这段话吗。 生:我在介绍时想到我的爸爸虽然是不在身边,但他是为保卫祖国的边疆而去南沙当解放军的,我感到很自豪。 师:这是自豪的泪花。你能带着自豪的感情读好这段话吗? 生:爸爸来信叫我听话,不要惹妈妈生气,我做到了,我还学会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呢,身体马上就会好的,我很高兴。 师:你流的是高兴的泪。那你就高兴地读一读吧。 生:我想到爸爸远在南沙,而妈妈又病了,我真担心她的身体。 生:我想到以前惹妈妈生气了,我很后悔。 听着这一句句感人的话语,看着一个个眼睛里闪动着泪花的孩子们,我被感动了:孩子们已经完全走进了小女孩的内心,读懂了小女孩的心思。 珍视孩子的阅读感受,不是我们一直所呼唤吗?教师呀,真该用自己一颗火热的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才会有异彩纷呈的精彩发言。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14看拼音,写词语。 zhāi huā huánɡ kǒnɡ rě shì fǔ shēn pěnɡ qǐ qīnɡ chēn shě derónɡ bù 二、 比一比,再组词。 请( ) 错( ) 若( ) 旅( ) 清( ) 措( ) 惹( ) 旋( ) 三、 填一填。 一( )月季 一( )花瓣 一( )露水 一( )田野 一( )绒布 一( )香味 一( )眼泪 一( )电话 一( ) 清晨 四、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读一读。 不( )所措 ( )相开放 清( )无比 一( )如洗 连( )起伏 放( )远眺 热闹( )凡 星罗棋( ) 五、选字填空。 瓣 辩 辨 辫 1、她的小( )子真好看! 2、这朵花的花( )多美啊! 3、你一定要分( )清楚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4、因为评选班长的事,大家争( )个不停。 六、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完成练习。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我为什么要买两盆花? 2、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对这个小女孩说些什么呢? 3、妈妈身体不好时,你会为她做些什么呢? 七、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是一双勤劳又灵巧的手。就是妈妈的这双手,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每天,从妈妈的手中变出各种香喷喷的饭菜,真让我大饱口福。就连我的小辫子也能在妈妈的手中编出各种各样的花式,漂亮极了!我脏兮兮的衣服,经过妈妈的手一清洗,就变得干干净净。一团不起眼的毛线,经过妈妈的巧手,能变成一件美丽的毛衣。 妈妈的手是温暖的手,真像魔术师的手! 妈妈有一双怎样的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手 ( )的手 ( )的手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15一、读读想想,初识花瓣——与学生对话 同学们,看到“花瓣”这个词语,你会想到什么?对,我们会想到各种各样的花朵,会想到花瓣上的露珠,会想到有淡淡的花香飘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像花瓣一样美丽的小女孩,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板书。板书课题《花瓣飘香》。齐读课题。你能读出有阵阵花香飘来的感觉吗?指名读,齐读。 二、读读议议,感悟花瓣——与学生对话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下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回答:一位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那她是怎样摘花瓣的呢?从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画出表示小女孩摘花动作的词,并细细体会。 (一)品读摘花瓣(第2节) 1.指名读,交流摘花瓣的动作。请一女生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进行评价。 2.假如你就是那位小女孩,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你 a:你为什么要俯在花前,摘花瓣时的动作那么轻,为什么? b、你摘下花瓣是怎么拿的?再示范一下。 c、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什么东西你会双手捧着? 4.小结:看来这个小姑娘是一位爱花的孩子,通过后文我们知道她要把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也看出花瓣这代表着小女孩的一颗孝心。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第二自然段。 5.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课题,读出小女孩的孝心。 (二)紧扣“懂事”,品味文本语言。 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懂事的女孩)我们一起来找找从哪里能看出小女孩的“懂事”。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3-9段,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跟你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结合学生回答,相机点拨指导: 1.“爸爸在南沙当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①师:你们知道南沙在什么地方吗?驻守在那里的人民军,远离了家乡和亲人,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女孩有着这样一个爸爸,这多么让人自豪呀!可小女孩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 ②指名回答。 师小结: 是啊,思念远在南沙的爸爸,想起来和爸爸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这是思念的泪花;想到爸爸远在南沙而妈妈又卧病在床,心里难过,这是难过的泪花;为自己能牢记爸爸的嘱咐,照顾好妈妈,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懂得照顾妈妈,这是骄傲的泪花;让妈妈感受到女儿的孝心,让爸爸安心,自己也高兴,这就是幸福!这是幸福的泪花! ③多少深情,全都凝聚在这泪花里,让我们一边体会着小女孩的心情,一边深情地读一读。(齐读) 面对这样一个小女孩,我不禁称赞道——【出示齐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2.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①你摸过花瓣吗?那是怎样的感觉? ②那小女孩的妈妈收到这样的花瓣,她会怎样?(微笑、感动、幸福) ③是呀,一片花瓣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齐读。 ④师:原来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齐读) 3.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①师: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 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 …… 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你会忍心摘下它吗?(不会)看来大家和小女孩一样都是个爱花的,爱美的孩子。指名读。 ③师:是啊,如果你是偷摘花瓣的小女孩,面对着月季花的主人,心情会怎么样?(生谈感受。) ④理解词义。 师:也许你可能想放下,但又没有,可能想藏起来,但也不敢,也许想放到身后,但已经被发现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就叫(齐读)——不知所措)那“惶恐”是什么意思呢?(心里害怕) ⑤师:不就是摘了一片花瓣嘛,小女孩竟然这么惶恐、不知所措,真是个心地善良、非常诚实的孩子!我们不禁又要夸夸她了——【齐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⑥如果你是月季花的主人,你会责怪她吗?(不会)从哪儿看出来?(轻轻地问)你能读出轻轻的感觉吗? ⑦我们来用心感受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她与作者的对话看似普通,却蕴涵着极深的感情。能读好吗?小组内可以先练读。 师生合作读课文:男生读作者的话,女生读小女孩的话,教师读旁白部分。 ⑧再读课题,课文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片怎样的花瓣?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16《花瓣飘香》课本剧 地点:门前小花园 时间:清晨 人物:小女孩,中年男子 第一场门前小花园 [环境]: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小女孩上. 小女孩:啊!多么漂亮的月季花呀!我要摘下一朵......不,摘一片花瓣......(演:小女孩俯在花前,从 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小女孩下 [一个中年男子上. 中年男子:这个小丫头,怎么招呼都不打一声就随便摘别人家门前的花呢真不懂事!唉......[一个中 年男子下 第二场门前小花园 [环境]: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小女孩上 小女孩:这花多香啊!趁没人的时候再摘一片花瓣.(演: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 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 [中年男子上小女孩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轻轻地)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小女孩低着头不好意思地)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中年男子: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 中年男子:你爸爸呢 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中年男子点点头,感动地)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后记:第二天早晨,中年男子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 他妈妈的阳台上. 《花瓣飘香》快乐导航 篇17[课时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读懂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关心父母的好孩子、“我”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等关键的词句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读懂课文,通过朗读体验语义语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真挚、纯 朴的亲情。 [教学过程]: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谁愿意再为大家读读课题? 生:(读)花瓣飘香。 师:读得真好听。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束飘着淡淡清香的月季花。同学们看,它们好看吗?好看在哪里? 生:花红红的,真美。 生:这么多的花,开得真热闹。 师:是啊!看到这么美的一束花,你会特别想读课文的哪一节呢? 生:我想读读第一节。 师:那就读读吧! 生:(读第一节)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师:你眼中的花红得真鲜艳,是红艳艳的。还有谁想读? 生:(另一位学生读) 师:你看到的花真多,都开满了。今天老师带来是一束花,而我家门前可是一丛花,比这更多更美让我们全班一起来欣赏欣赏这丛美丽的月季花吧。 生:(全班有感情地读) 师:如果你家门前也有这样一丛月季花,你会怎么对待它们呢? 生:我会在常常去看看它们,因为它们实在太美了。 师:是啊!美好的事物谁不爱呢! 生:我会经常给它们浇浇水、捉捉虫,让它们的花开得更鲜艳。 师:你真是一个爱花的人啊! [《花瓣飘香》是一篇洋溢着深深情意的、人文色彩浓厚的美文。一片小小的月季花瓣映射出小女孩金子般的纯洁心灵。简短的情节折射出的亲情、友情使人掩卷难忘。这堂课的教学也可以说是开门即见景。教师精心地创设故事的氛围,通过让学生观察月季花联想课文的相关内容,自然引入到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也正因为有这直观的一束月季花带来的美,让学生的学习显得更积极、更主动。而在教师的巧妙点拨下,学生对“红艳艳”、“一丛” “开满”等词的理解、朗读也显得更到位。] 师:这丛美丽的月季花是如此的惹人喜爱,它吸引来了一位不知名的小女孩,并由此发生了一件感人的故事,谁愿意再带大家听听这个故事。 生:(指名读课文的2—11节) 师:在上节课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出示问题:按常理摘花是不文明的行为,为什么作者还夸小女孩懂事呢?从哪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师: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懂它。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境界。如果教师在学生处于这种“愤”与“悱”的阶段对其进行启发与引导,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虽然朦朦胧胧的感受到小女孩的可爱,但对于她摘花瓣的行为始终有些耿耿于怀,因为依照平常行为习惯的标准,摘花是不文明。在他们看来,一个有这一不良行为的孩子是不能被看作懂事的。因此在上课时一个孩子就提出了上面的问题,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就顺水推舟以这一问题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辩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会语言的魅力,得到心灵的陶冶。]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才能真正弄懂这个问题呢? 生:认真读课文。 生:一边读一边想。 生: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师: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那你们觉得是应该先自己读书、思考还是应该先讨论。 生:应该先读书、思考,等有了一定地想法后再和小组的同学讨论。 师:对,这样的讨论会更有效果。那么,就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的2—9节,你觉得小女孩到底懂不懂事呢?从课文中画出关键的句子来证明你的观点。 生:(认真地阅读、勾画。) 师:(巡视指导) 师:不少同学已经胸有成竹了。那么我们就分小组讨论讨论。讨论时,先把你勾画地句子读一读,再说说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最后再试着把你勾画的句子读好听。今天是星期五,就由5号同学主说,其他同学再他说完后帮他补充、纠正。 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热烈的讨论。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可是孩子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赖于教师时时地引导与培养。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就非常注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如:让学生知道要先静下心来读书亲近语言文字,静下心来思考,然后再讨论,这样可以避免因理解不到位、思考不周密而导致讨论的肤浅,达不到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目的。再如:当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不仅进一步明确讨论内容,还就讨论步骤、人员安排等细节进行了具体要求,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小组讨论有序、高效的进行。] 师: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中一定有不少收获,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我们小组一致认为小女孩很懂事。我们是从这句话中读懂的: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 师:(大屏幕出示这句话) 师:世界上美好的事物那么多,为什么小女孩选择会选择花瓣作为礼物呢? 生:因为花瓣很美,妈妈会喜欢的。 师:每一个小组都放了一朵月季花,请大家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你有怎样的感觉。 生:(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摸月季的花瓣,用鼻子闻月季的香味,并交流感受)。 生:我用手摸了摸,觉得月季的花瓣软软的,像绒布一样,感觉很舒服。 师:那么请你读读看,带大家一起感受感受。 生:(读)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 生:我刚才闻了闻这朵月季花,觉得月季的香味很淡,要凑近了才能闻到。 生:月季的香味虽然淡,但很优雅,一直飘到人的心窝里。 师:说得好。你来带我们一起来闻一闻这月季花的香味。 生:(读)(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师:你读的这“香味”似乎太浓烈了,能不能再淡雅些,再试试看好吗? 生:(再读)(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师:闻起来真舒服啊!所以课文的题目就叫《花瓣飘香》。谁谁再来读一读,让花瓣的清香在教室里飘荡起来。 生:(深情地读)花瓣飘香。 师:真香啊! 师:当躺在病床上的妈妈看到女儿特意为自己摘来的美丽的花瓣时,她一定很高兴。如果你就是小女孩的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我会轻轻扶摸着小女孩的头,激动的说:“你真妈妈的乖女儿。” 生:我会紧紧搂住小女孩说:“你真孝顺,真懂事。” 生:也许我会紧紧搂着她说不出一句话,因为,我太感动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小小的花瓣能让妈妈高兴能让妈妈感动,不仅仅是因为花瓣很美、很香,更因为它包含着小女孩对妈妈深深的爱。(板书:美,爱) [创设生活的情境,就是要让学生跳出旁观者的身份,进入生活世界中去,使他们的思想情感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在饱满高昂的情绪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想象妈妈看到花瓣的情景,不仅是对文章内容的补充,更让学生体会到母女之间浓浓的亲情,感受到小女孩的“爱”给妈妈所带来的喜悦与满足,给读者带来的震撼与美好。] 师:老师读了这句话也非常的感动,我就在想:如果我的女儿长大了,也像小女孩这样关心我、爱我,那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所以,我情不自禁地把这句话读了又读。(教师范读这句话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 师:同学们你们感动吗?如果你也很感动,那么就像老师这样有感情的读一读,试着用自己的真情来打动别人。 生:(深情地朗读这句话。) [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站在普通读者——与学生平等身份的角度,自然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动,入情入境的与学生真诚的对话。而实际的课堂效果也再次验证: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qing四射时,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师:还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生:小女孩的爸爸不在家,她很乖,记住了爸爸的话不惹妈妈生气。 师:你怎么知道她的爸爸不在家? 生:我从这句话知道的:“‘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南沙在祖国的最南面离家很远的。 师:你知道的真多。如果你有这样一位当解放军的爸爸在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你感到怎样? 生:我会感到很光荣。 生:我会感到很骄傲。 生:我会感到很自豪。 师:说得对呀!你们这么一说倒让我有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小女孩有这样一位值得骄傲的爸爸,为什么此刻提到他时,眼眶里还会闪动着泪花呢? 生:在小组内小声地讨论后汇报。 生:我们这小组觉得小女孩可能是思念远方的爸爸了。你想南沙那么远,当解放军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小女孩想到爸爸就忍不住想哭了。 师:说得有道理。 生:我们这小组觉得可能是因为妈妈生病了,小女孩觉得没有照顾好妈妈,没有完成爸爸交给的任务,感到自责,所以眼眶里闪动这泪花。 师:咦,这种想法挺特别。 生:刚才杨若甜同学说得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觉得小女孩还是尽力的去照顾她的妈妈了。你看,妈妈生病了,她还为妈妈送花瓣,想方设法让妈妈高兴呢。 生:一般像她这么大的小孩子还需要父母的照顾呢?可是,她却能主动的关心妈妈,让远方的爸爸放心,说明她很懂事呀。 师:你们两位说得真好。所以,作者才会情不自禁地夸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谁来夸夸她。 生:(有感情地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随即调控,抛出一个看似奇怪的问题:小女孩有这样一位值得骄傲的爸爸,为什么此刻提到他时,眼眶里还会闪动着泪花呢?让学生就这个问题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答案不是唯一的,孩子们的很多想法是合情合理的,有的孩子甚至要展开辩论了。而在这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对小女孩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也进一步的感受到小女孩纯洁的心灵。] 师:刚才同学们是从小女孩说的这两段话中读懂她关心父母、懂事的。还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懂事呢? 生:(无人举手,很多同学在犹豫。) 师:似乎没有了。但我们在看看刚才大家讨论的这个问题,(再次出示问题:按常理摘花是不文明的行为,为什么作者还夸小女孩懂事呢?从哪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摘花是不文明的行为,但小女孩摘的是花吗? 生:不是,是花瓣。 师:从课文的第几节知道的? 生:第二节。 师:第二节写的是小女孩摘花的过程,读一读这一节,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 生:小女孩摘花瓣的时候非常小心。 师:想不想像小女孩那样小心的摘一回花瓣。 生:(齐声答)想。 师:要想演得像,必须要读懂剧本,也就是课文的第二节。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二节,其他同学一边读一边想,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 生(指名读后质疑)“俯“是什么意思?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 生:(犹豫,不能确定。) 师:其实我们不是第一次遇到这个字,在课外书中,我们经常看见它和“视“在一起合成一个词——俯视。俯视的反义词是—— 生:(齐答)仰视。 师:仰视就是—— 生:(齐答)抬头向上看。 师:那么俯视就是—— 生:(齐答)低下头向下看。 师:俯视的“视”是“看”的意思,那么“俯”就是什么意思呢? 生:低下头。 [对于“俯”字的理解,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进行巧妙点拨,使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字义。] 师:对。“俯”是小女孩摘花瓣时的一个动作,这节中还有哪些词也是描写摘花瓣的动作的? 生:(读书、勾画、汇报)还有“摘了、捧着、穿过、跑远了。” 师:表演时,这一连串的动作不能漏掉。不仅如此 ,还要注意这些动作是怎么做的,只有这样才能演得逼真。请一位同学读读,看谁读得像,等一会一定演得好。 生:(指名试着有感情的读)。 师:你们评评看她读得像吗? 生:我觉得她读得像。特别是“小心地摘”和“双手捧着”这些地方读得让人感到小女孩摘花瓣真的是非常非常小心。 师:你听的真仔细,请你也来读一读,小心地摘一片花瓣。 生:(指名有感情的读)。 生:她刚才“跑远了”好象小女孩真的跑得飞快,跑远了让人看不到一样。 师:你真用心,别人读书的时候,你一边读一边想象,眼前似乎真的浮现了小女孩的身影。那请你也来读一读 生:(指名有感情的读)。 师:读得这样好,相信一定会演得很好。请你演一演,老师来帮你配音。 (师生合作表演,结束时赢得同学的掌声) [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是以演代讲,符合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并不盲目的追求课堂的热闹,而是巧妙的引导学生在表演前积极地内化语言:先引导学生质疑,理解难懂的词语。再引导学生找出摘花瓣的动作以及怎样完成这一动作的。最后引导学生评读这一段文字。正因为语言内化得到位,所以当学生将语言再外化为动作表演出来时才显得准确自然。学生点评的过程中能抓住关键的词语,说出自己的感受,可见是训练有素的。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渗透了“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匠心独具。] 师:老师想问问你,为什么摘花瓣前,你在月季花前面停留了好一会,你在找什么呀? 生:我停在那是想找出一片带露水的花瓣把它献给生病的妈妈。 师:为什么一定是要带露水的花瓣呢? 生:因为这样的花瓣是最美的。 师:谢谢你的表演,也谢谢你解答了我心中的疑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有问题想问她的? 生:我有一个问题。花瓣很美,由花瓣组成的花应该更美,那为什么小女孩只摘花瓣,不摘整朵花呢? 生:我来回答。因为在第5节中小女孩说:“她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说明她很喜欢花。 生:我同意这种说法。花是给大家欣赏的,小女孩大概不想把大家喜欢的花摘走,影响这里的美,所以只摘花瓣,这样就不会影响别人欣赏花了。 师:这么乖巧、这么懂事的女孩,如果她摘了你家门前的花瓣,你会责怪她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呢! 生: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让妈妈高兴,让远方的爸爸放心。 生:而且月季花多美啊,许多人都爱观赏它,小女孩真不愿意去破坏那份美丽,于是,她选择了只摘花瓣。 师:哦!原来如此!正是摘花瓣这一细小的举动,更让人觉得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作者也没有责怪她的意思。她被小女孩深深的感动了,所以在与小女孩的交谈中,“我”始终是轻轻地询问。正是因为作者的宽容,才会被了解到小女孩背后的故事,才会被这个故事所感动。小女孩对母亲的那份浓浓的情意打动了作者的心,这情意正像香飘四方的花瓣一样,悄悄地飘到了作者的心。这真是花瓣飘香啊!让我们再读读课题吧! 生:(深情地读课题) 师:也正是因为这份感动,作者才会将她看到的、听到、想到的写下来,让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感受到小女孩那金子一般的心。请每个同学自己再有感情地读读课文的第2-9节。将这份感动也深深地印在心间。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通过过渡语巧妙地将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渗透了渗透其中。] 师: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露水的花瓣,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在两盆花的下面,我都压着一张贺卡,同学们,你们猜猜看,卡上可能会写些什么?小组讨论讨论。 生:(热烈讨论后汇报) 生:“我”会在给小女孩的贺卡上写“祝你的妈妈早日康复。”在给妈妈的贺卡上写“谢谢你,妈妈!” 生:“我”会在给小女孩的贺卡上写“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祝你全家幸福。”在给妈妈的贺卡上写“我爱你妈妈”。 生:“我”会在给妈妈的贺卡上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师:这句诗用在这里太恰当了。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两句诗的呢? 生:因为,我觉得作者被小女孩深深的打动了,她觉得自己也应该像小女孩那样去关心妈妈,孝顺妈妈,所以我想到了《游子吟》中的这两句诗。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让我忽然也想起了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我们刚刚在练习4中学过的孟子说的两句话,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生:(齐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师:意思是说—— 生:关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关爱她。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 生:(齐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师:意思是说—— 生:关心自己家的老人、孩子的同时也要关心别人家的老人、孩子。 师:身边值得我们关心爱护的人很多,如果你身边有一朵美丽的月季你想送给谁,为什么呢?说得好的,老师就真的花给你一枝月季花,让你送给想送的人。 生:送给亲爱的妈妈,因为生我、养我非常辛苦。 生:送给爷爷奶奶,他们年龄大了,我应该好好孝顺他们。 生:送给敬爱的老师,因为老师很关心我们。 …… 师:一会功夫,老师手上的花就送完了,真是供不应求。看来,想表达心意的同学还真不少呢!那么没有拿到花的同学可以用什么方式怎么向身边的亲人、朋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呢? 生:妈妈工作很辛苦,我可以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生:天越来越冷了,我想每天晚上帮妈妈捂被子,妈妈会高兴的。] 生:下个礼拜天是奶奶的八十大寿,我想送给奶奶一个甜甜的吻,并对她说:奶奶,我永远爱你,祝你永远健康。 生:我想为老师泡一杯清香的茶,让老师的声音更动听。 生:我想把我的压岁钱寄给希望工程,让更多的失学儿童能重返课堂。 …… 师:同学们这么有创意。老师发现你们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善良、可爱,这些想法真让人感动。其实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找到最适当的方式,给人以惊喜。今天回家以后,同学们就试着做一做,用你独特的方式向关心你以及你关心的人表达一份心意,并将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像作者这样具体的写下来。让我们的爱心也像这芬芳的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着淡淡的一瓣心香。让我们在来读一读课题。 师生:(共同深情地读课题) [人文性的语文就是要关注和挖掘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就是要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人性。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又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猜猜花盆下的贺卡上会写些什么。这一训练环节让学生将此时内心的感受外化为语言表达出来,这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实践机会,教师更是在利用这一环节悄悄地拨动孩子们心中已有的美好人性的萌芽:从关爱亲人到关爱身边所有值得关爱的人,从用“花”来表达心意到用“心”来表达心意,使得原本看似柔弱的人性逐渐滋生起来、壮大起来、挺立起来。 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教师始终牢牢把握住语文学科独有的工具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回家实践的过程中并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像作者那样具体的写下来。感悟体验诚可贵,迁移运用价更高。当学生去关心身边的人,感动身边的人时,心中一定满怀美好,此时请他们将这份心灵的感悟诉诸于笔端,会有一吐为快之感,也能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的目的。 在本堂课中课题一共读了四次,每一次都在特定的情况下朗读,感悟到的情感也不尽相同:第一次,在上课伊始,通过教师评价暗示学生课题要读得好听;第二次,在学生感受花瓣的美、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二次读课题,加深对花瓣美与香的感性认识;第三次,在学生读懂小女孩美好心灵的基础上,三读课文,使学生感悟到小女孩对父母的深情像花瓣散发出的芬芳,悄悄飘进了作者的心,作者被深深地打动了;第四次,读在全课结束时,代表着让同学们的爱心也像这芬芳的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着淡淡的一瓣心香。这四次课题的朗读一咏三叹,意义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