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
范文 |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精选14篇)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1语文课是紧密联系生活这个大课堂的,在这一堂课中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捡着了这一只死了的美丽的大蜻蜓,若是活的我还肯定没这个机会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喜爱动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源于对小动物的热爱,发自内心愿意接近、*近文本,学生的情感在一见到蜻蜓的刹那间已流淌出来了,他们抑制不住这份心中的激动,在一边听着老师的介绍内容,一边已慢慢踱步安静地朝前围拢过来。看清了蜻蜓的全身,同学们一个个都张开了大嘴,都感受着自己此刻对蜻蜓不一样的心境,亲眼看到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能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尾巴一节节的,又细又长。他们看着都忍不住亲手摸一摸蜻蜓那像花边一样的膜状的翅膀。用手扇动翅膀飞舞,看着这一只仿佛活了的大蜻蜓,同学们都不禁想起了“蜻蜓点水款款飞”的美丽情景。感受着蜻蜓的美丽身影,同学们学习课文热情高涨,读书感情把握较好,挖掘人物内心的思潮更深刻……这一切都得感谢这只大蜻蜓的到来。 《放飞蜻蜓》一文,这些虽普通但无比可爱的字眼饱含情感,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更是真情的流露、灵性的涌动。学生用心倾诉,是心灵深处真正的独白。 纵观全文,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2语文课是紧密联系生活这个大课堂的,在这一堂课中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捡着了这一只死了的美丽的大蜻蜓,若是活的我还肯定没这个机会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喜爱动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源于对小动物的热爱,发自内心愿意接近、*近文本,学生的情感在一见到蜻蜓的刹那间已流淌出来了,他们抑制不住这份心中的激动,在一边听着老师的介绍内容,一边已慢慢踱步安静地朝前围拢过来。看清了蜻蜓的全身,同学们一个个都张开了大嘴,都感受着自己此刻对蜻蜓不一样的心境,亲眼看到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能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尾巴一节节的,又细又长。他们看着都忍不住亲手摸一摸蜻蜓那像花边一样的膜状的翅膀。用手扇动翅膀飞舞,看着这一只仿佛活了的大蜻蜓,同学们都不禁想起了“蜻蜓点水款款飞”的美丽情景。感受着蜻蜓的美丽身影,同学们学习课文热情高涨,读书感情把握较好,挖掘人物内心的思潮更深刻……这一切都得感谢这只大蜻蜓的到来。 《放飞蜻蜓》一文,这些虽普通但无比可爱的字眼饱含情感,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更是真情的流露、灵性的涌动。学生用心倾诉,是心灵深处真正的独白。 纵观全文,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3对于陶行知先生我并不陌生,早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扬中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陶活动,晓庄师范的汤翠英老师曾应邀赴扬作巡回报告,作为学陶的一名积极分子,我也曾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去。那时候,先生的一些经典论述我们大多能出口成诵。什么《小孩不小歌》等等学生们也是会背的,那时候如果有学生打架,往往老师还没去处理,早就有三五学生围上前去,背起“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借别人的手打自己;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借别人的嘴来骂自己。”也曾到晓庄去参观陶行知纪念馆,在先生的手记前驻足良久。先生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 这次教《放飞蜻蜓》一课,我以为应该很好地让学生了解陶先生其人其事。因为,陶先生的塑像就矗立在我校附近的尊师广场上,每天,他都深情地眺望学生走进校园。 对于这课的教学重难点,老师们意见并不统一,大多是将“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作为重难点。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尽管教参上有这样的建议,尽管在本单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等是训练重点,但我细读课文后仍觉得将这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并不妥。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2、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重难点?我以为还要从课文中来说。课文讲的是陶先生发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呵斥,没有批评,而是因势利导,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有关知识,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了蜻蜓。陶先生的教育艺术由此可见一斑。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先生的音容笑貌,学生抓住有关语句就能体会先生的为人,教学时为何要放弃这样的一个认识先生、走进先生的良好契机呢? 至于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我以为并不难,学生只要读读课文就能说出来,但仅限于了解还远远不够,学会整合书本资源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蜻蜓才是重难点。 在课上,我跟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亲切的态度,启发引导的巧妙。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位离他们原先较遥远的先生。可亲可敬的陶先生就这样走进了学生们心间。我也在努力学习着先生,当他们在读课文准备介绍蜻蜓时,我在学生的座位间穿梭着,倾听着,启发着,点拨着。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我知道,课文的重难点他们已经大多掌握了。 临下课时,我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先生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建议他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关于陶先生的资料,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好地了解先生,从先生教育学生的一个个小故事中得到启发。而我,则从这节课中更好地明白了:“小孩并不小!谁若说小孩小,他比小孩还要小!(陶先生曾讲过的大意。)他们关于蜻蜓的知识其实并不比我们做老师的少!走进新课程,我们为师者首先应是一个善于学习者,向书本学习,更新理念;向学生学习,做平等中的首席;向同行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陶先生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4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惊奇进行思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放飞蜻蜓》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讲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里,首先要使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探索真理,在认识的世界里漫游。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教学《放飞蜻蜓》,我首先抓住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以及从陶行知的话语中了解蜻蜓的一些特点。于是,在简单介绍陶行知后,文中的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呢?引导学生回忆蜻蜓的样子。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一个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对色彩鲜艳夺目、活动的东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接着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蜻蜓飞舞的画面接着提出问题:我们的好朋友——蜻蜓有哪些特点呢?认真读课文你就能了解陶老先生,更能知道蜻蜓的特点。愿意读课文吗?孩子们阅读愿望之火被点燃,他们读得非常认真,不时围绕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在书上圈圈画画。 在学生自主反馈中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闪光点浮现在孩子面前,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对于蜻蜓眼睛与尾巴的特点,孩子也从品读陶行知的话语中了解得很透彻。知识丰富的你还知道蜻蜓的其它特点吗?学生们畅所欲言,蜻蜓点水等知识在教师传播,孩子们理解了课本以外的好多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要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保持儿童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是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在阅读课上,围绕文本提出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唤起儿童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从而对文本有深刻的感悟.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5《放飞蜻蜓》是一个娓娓道来清新的小故事。如何让学生体会陶先生对孩子的耐人寻味的教育,又能激发先生对蜻蜓知识的了解,对小动物的探究兴趣,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时,我体会了以下几点: 一、抓住关键语句,走近陶行知。 上课伊始,利用舒缓的音乐,精美的图片,激发孩子对蜻蜓的喜爱,再引出陶先生,出示读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描写陶先生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体会,你能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划、悟。文中的“慈爱的抚摸,商量的口吻、小心地翻着……”我与孩子们共同在这些灵动的词语引领下走进文本、阅读文本、感悟文本中陶先生的循循善诱的教育,孩子们具体地说出自己对这些关键词的理解,并能在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品味课文的细节,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陶先生的人格魅力。 二、利用文本知识延伸,激发探究的兴趣。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陶行知与孩子们的对话,说说对蜻蜓的了解。学生紧扣文本,提出吃食、尾巴、眼睛三个方面的知识,并整合书本资源与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来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蜻蜓,利用蜻蜓知识大比拼的环节,目的在于激发孩子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有的学生展示了精彩的手抄报,有的介绍了蜻蜓的一生,有的解释了什么叫蜻蜓点水…… 孩子们面前的图片、资料和书中用钢笔做出的有关蜻蜓知识的记号,让我明白了,他们关于蜻蜓知识的了解并不比老师少。 回顾课堂教学,也留下了许多遗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时间把握不准。 在上课时,由于紧张,总想使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展现的非常完美,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有失偏颇,以至于在教学第一环节阅读课文,指导感情朗读,感悟人物形象的教学时间过长,而导致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蜻蜓知识环节的第二教学时间显得有些紧张。 二、忽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产生。 由于我迫切希望课堂流畅顺利,所以有时替代了学生的思维,都觉得这是教学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生成性资源的产生,让精彩从身边溜走,这主要在于我没有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以及当课堂出现意外花絮时我缺乏课堂机智。例如:学生在回答陶学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他的体会是陶学生不顾形象。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否定了孩子的回答,其实回想起来只要顺势引导,让孩子体会一个大教育家如此做得目的,体会陶先生的平易近人与耐心等,只要多问一个为什么的问题,一定能够让孩子口中生花!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6语文课是紧密联系生活这个大课堂的,在这一堂课中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捡着了这一只死了的美丽的大蜻蜓,若是活的我还肯定没这个机会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喜爱动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源于对小动物的热爱,发自内心愿意接近、*近文本,学生的情感在一见到蜻蜓的刹那间已流淌出来了,他们抑制不住这份心中的激动,在一边听着老师的介绍内容,一边已慢慢踱步安静地朝前围拢过来。看清了蜻蜓的全身,同学们一个个都张开了大嘴,都感受着自己此刻对蜻蜓不一样的心境,亲眼看到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能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尾巴一节节的,又细又长。他们看着都忍不住亲手摸一摸蜻蜓那像花边一样的膜状的翅膀。用手扇动翅膀飞舞,看着这一只仿佛活了的大蜻蜓,同学们都不禁想起了“蜻蜓点水款款飞”的美丽情景。感受着蜻蜓的美丽身影,同学们学习课文热情高涨,读书感情把握较好,挖掘人物内心的思潮更深刻……这一切都得感谢这只大蜻蜓的到来。 《放飞蜻蜓》一文,这些虽普通但无比可爱的字眼饱含情感,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更是真情的流露、灵性的涌动。学生用心倾诉,是心灵深处真正的独白。 纵观全文,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7应该说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案例,是生活即课堂的案例。对于我们老师的成长来说,这是篇非常有启发性的案例,这一课可以让我们懂得陶行知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有许多东西看似是简单的,其实里面的知识可多了,如果只是简单地玩一玩,等于是丧失许多学习机会。现在各门学科都在讲究探究性学习,其实这一课也是探究性的案例。 读这一课,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有多个问题出现,认识这些问题,明白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其实就是交给孩子一把探究性学习的金钥匙。 这个教学故事其实是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看到孩子在捉蜻蜓谈起的: 问题一:“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学生的答案,学生一下子可以读到。吃虫子,吃露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孩子的答案是开放的,这些答案到底哪个正确?陶行知在孩子们回答之后,给了学生更明确的答案。 问题二: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简单的,当然这是第一个问题的思想提升。孩子初步理解了,肯定会有明确的认识。所以第七自然段开头就说“孩子们点点头。” 问题三: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这又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从第一问题来看,学生答案这么多,这个问题肯定也难以回答,孩子只能假设。所以就出现了直接观察性的答案——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一种猜测性答案——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在学生不知之时陶行知向孩子介绍了蜻蜓的尾巴,非常有趣,孩子们读这个答题也会感受到原来蜻蜓的尾巴真的值得研究。 问题四:关于蜻蜓的头部,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提出,陶先生沿着尾巴的作用直接谈起,实质上却是一个重要问题。把其放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蜻蜓。 问题五:“把它放了,好不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成了文章的结局,这个问题的出现,肯定是在最后,放是有理由的,放是学生真正明白以后才能做的事。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将起到“纲领”之作用,提起这个“纲领”,前面所有的问题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并且得以解决之后,才能高兴地放飞蜻蜓。 研究上面这五个问题,其实给学生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平时生活的许多事都可以研究,怎么研究?设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设计几个问题,或者发现到一些问题,将其逐步解决了,就是适应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一课抓住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收获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理念。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放飞蜻蜓》一文,这些虽普通但无比可爱的字眼饱含情感,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更是真情的流露、灵性的涌动。学生用心倾诉,是心灵深处真正的独白。本文的主旨是在陶行知先生的循循善诱和行为表率下,使孩子明白“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教学聚焦于“陶行知怎样劝说孩子们?陶行知给孩子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读懂一段话。语文课是紧密联系生活这个大课堂的,在这一堂课中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捡着了一只死了的美丽的大蜻蜓。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喜爱动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源于对小动物的热爱,发自内心愿意接近、走近文本,学生的情感在一见到蜻蜓的刹那间已流淌出来了,他们抑制不住这份心中的激动,在一边听着老师的介绍内容,一边已慢慢踱步安静地朝前围拢过来。看清了蜻蜓的全身,同学们一个个都张开了大嘴,都感受着自己此刻对蜻蜓不一样的心境,亲眼看到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能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尾巴一节节的,又细又长。他们看着都忍不住亲手摸一摸蜻蜓那像花边一样的膜状的翅膀。用手扇动翅膀飞舞,看着这一只仿佛活了的大蜻蜓,同学们都不禁想起了“蜻蜓点水款款飞”的美丽情景。感受着蜻蜓的美丽身影,同学们学习课文热情高涨,读书感情把握较好,挖掘人物内心的思潮更深刻……这一切都得感谢这只大蜻蜓的到来。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伤害蜻蜓的某个器官事例,认识蜻蜓身体结构特点和作用,感悟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语文课堂这时已经变成具有磁石般魔力的智慧碰撞和智慧生成的对话场,师生在七嘴八舌的混响声中,过滤和沉淀开启心智的思考,语文课堂成了一个激情、智慧、灵感、创造碰撞和生成的大舞台。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8对于陶行知先生我并不陌生,早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扬中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陶活动,晓庄师范的汤翠英老师曾应邀赴扬作巡回报告,作为学陶的一名积极分子,我也曾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去。那时候,先生的一些经典论述我们大多能出口成诵。什么《小孩不小歌》等等学生们也是会背的,那时候如果有学生打架,往往老师还没去处理,早就有三五学生围上前去,背起“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借别人的手打自己;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借别人的嘴来骂自己。”也曾到晓庄去参观陶行知纪念馆,在先生的手记前驻足良久。先生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 这次教《放飞蜻蜓》一课,我以为应该很好地让学生了解陶先生其人其事。因为,陶先生的塑像就矗立在我校附近的尊师广场上,每天,他都深情地眺望学生走进校园。 对于这课的教学重难点,老师们意见并不统一,大多是将“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作为重难点。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尽管教参上有这样的建议,尽管在本单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等是训练重点,但我细读课文后仍觉得将这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并不妥。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2、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重难点?我以为还要从课文中来说。课文讲的是陶先生发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呵斥,没有批评,而是因势利导,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有关知识,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了蜻蜓。陶先生的教育艺术由此可见一斑。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先生的音容笑貌,学生抓住有关语句就能体会先生的为人,教学时为何要放弃这样的一个认识先生、走进先生的良好契机呢? 至于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我以为并不难,学生只要读读课文就能说出来,但仅限于了解还远远不够,学会整合书本资源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蜻蜓才是重难点。 在课上,我跟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亲切的态度,启发引导的巧妙。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位离他们原先较遥远的先生。可亲可敬的陶先生就这样走进了学生们心间。我也在努力学习着先生,当他们在读课文准备介绍蜻蜓时,我在学生的座位间穿梭着,倾听着,启发着,点拨着。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我知道,课文的重难点他们已经大多掌握了。 临下课时,我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先生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建议他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关于陶先生的资料,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好地了解先生,从先生教育学生的一个个小故事中得到启发。而我,则从这节课中更好地明白了:“小孩并不小!谁若说小孩小,他比小孩还要小!(陶先生曾讲过的大意。)他们关于蜻蜓的知识其实并不比我们做老师的少!走进新课程,我们为师者首先应是一个善于学习者,向书本学习,更新理念;向学生学习,做平等中的首席;向同行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陶先生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9《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应该说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案例,是生活即课堂的案例。对于我们老师的成长来说,这是篇非常有启发性的案例,这一课可以让我们懂得陶行知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有许多东西看似是简单的,其实里面的知识可多了,如果只是简单地玩一玩,等于是丧失许多学习机会。现在各门学科都在讲究探究性学习,其实这一课也是探究性的案例。 读这一课,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有多个问题出现,认识这些问题,明白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其实就是交给孩子一把探究性学习的金钥匙。 这个教学故事其实是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看到孩子在捉蜻蜓谈起的: 问题一:“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学生的答案,学生一下子可以读到。吃虫子,吃露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孩子的答案是开放的,这些答案到底哪个正确?陶行知在孩子们回答之后,给了学生更明确的答案。 问题二: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简单的,当然这是第一个问题的思想提升。孩子初步理解了,肯定会有明确的认识。所以第七自然段开头就说“孩子们点点头。” 问题三: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这又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从第一问题来看,学生答案这么多,这个问题肯定也难以回答,孩子只能假设。所以就出现了直接观察性的答案——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一种猜测性答案——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在学生不知之时陶行知向孩子介绍了蜻蜓的尾巴,非常有趣,孩子们读这个答题也会感受到原来蜻蜓的尾巴真的值得研究。 问题四:关于蜻蜓的头部,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提出,陶先生沿着尾巴的作用直接谈起,实质上却是一个重要问题。把其放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蜻蜓。 问题五:“把它放了,好不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成了文章的结局,这个问题的出现,肯定是在最后,放是有理由的,放是学生真正明白以后才能做的事。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将起到“纲领”之作用,提起这个“纲领”,前面所有的问题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并且得以解决之后,才能高兴地放飞蜻蜓。 研究上面这五个问题,其实给学生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平时生活的许多事都可以研究,怎么研究?设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设计几个问题,或者发现到一些问题,将其逐步解决了,就是适应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一课抓住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收获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理念。 听蚌四小刘月老师的《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是蚌四小的刘月老师的与行知的赵俊友老师的“同课异构”课,既是“同课异构”,两相比较之下,较之赵老师充满欢声笑语的“快乐学习”,刘老师的课便显得朴实、“冷静”;较之赵老师的“行云流水”,刘老师也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与赵老师教学的第一课时不同,刘老师的第二课时重在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上,尤其是在“对蜻蜓有关知识的获得”和“激发保护动物的情感”两个重、难点及“对陶行知的认识”的突破和处理上,老师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了教学——以“陶行知的四个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展开朗读、分角色表演,抓关键字词句及标点品读,谈收获、感悟,整个教学层次清晰,有“教”有“扶”有“放”。 若教学时有些细节处加以改进,教学效果会更好。比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在理解词语时,老师应当及时点拨,肯定学习学习的方法,或予以一些方法的指导;还比如,朗读后就适当地进行师评、生评,“空洞”的鼓掌意义不大;虽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但真正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还不充分,当学生回答不出“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时,何不给学生一点时间进行讨论,并说说理由。 刘老师的课也是一节值得学习的好课,“拙见”见笑! 在放飞蜻蜓中放飞孩子的梦想——《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放飞蜻蜓》一课,娓娓道来这样一个清新的小故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没有横加训斥捉住蜻蜓的孩子们,而是因势利导,将蜻蜓的作用向孩子们一一传 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最成功的“教育”。掩卷沉思,不由得钦佩教育家动人的人格魅力。教学本课时,我的体会有两点: 一、抓住灵动的语句,走近陶行知。 在本课中,有这样几个词语在文中跳跃:慈爱、小心、商量 我抓住这几个词语, 给孩子们设计了几个问题:哪些地方体会到陶先生的慈爱?他的慈爱带给孩子们什么?为何要小心地拿着蜻蜓?怎样才是商量的口吻?让孩子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表演,在反复品读中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享:在诵读中,孩子们了解到陶先生的循循善诱,询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用?眼睛的结构很复杂……没有丝毫的说教,却是环环相扣,教给孩子们认识蜻蜓的知识,不着痕迹,却水到渠成。同时,我在课上更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去体会“商量”,就是态度不居高临下,学生们在朗读中欣喜地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翠贞,似乎在聆听陶先生的教导,将人类的好朋友蜻蜓心悦诚服地放飞。 二、品位课文细节,感受人格魅力 文中有个词: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我让学生辨析为什么作者不用“拿”而用“取”?学生在讨论中七嘴八舌地说:“拿”只是普通的要过来,没有体现一种尊重,而“取”却更体现先生与孩子们的平等相待,“取”的动作很轻微,也很小心,因为先生同样小心翼翼地对待他手里的蜻蜓。确实,孩子们说得多好啊!在探究与辨析中,这个细小的情节描写也让孩子们领略到了教育家无穷的魅力,让我们教者也深有启发:不仅教知识,更是教学做人。 在“放飞蜻蜓”中,我们也收获了:放飞孩子的梦想,任他们翱翔!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10应该说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案例,是生活即课堂的案例。对于我们老师的成长来说,这是篇非常有启发性的案例,这一课可以让我们懂得陶行知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有许多东西看似是简单的,其实里面的知识可多了,如果只是简单地玩一玩,等于是丧失许多学习机会。现在各门学科都在讲究探究性学习,其实这一课也是探究性的案例。 读这一课,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有多个问题出现,认识这些问题,明白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其实就是交给孩子一把探究性学习的金钥匙。 这个教学故事其实是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看到孩子在捉蜻蜓谈起的: 问题一:“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学生的答案,学生一下子可以读到。吃虫子,吃露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孩子的答案是开放的,这些答案到底哪个正确?陶行知在孩子们回答之后,给了学生更明确的答案。 问题二: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简单的,当然这是第一个问题的思想提升。孩子初步理解了,肯定会有明确的认识。所以第七自然段开头就说“孩子们点点头。” 问题三: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这又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从第一问题来看,学生答案这么多,这个问题肯定也难以回答,孩子只能假设。所以就出现了直接观察性的答案——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一种猜测性答案——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在学生不知之时陶行知向孩子介绍了蜻蜓的尾巴,非常有趣,孩子们读这个答题也会感受到原来蜻蜓的尾巴真的值得研究。 问题四:关于蜻蜓的头部,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提出,陶先生沿着尾巴的作用直接谈起,实质上却是一个重要问题。把其放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蜻蜓。 问题五:“把它放了,好不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成了文章的结局,这个问题的出现,肯定是在最后,放是有理由的,放是学生真正明白以后才能做的事。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将起到“纲领”之作用,提起这个“纲领”,前面所有的问题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并且得以解决之后,才能高兴地放飞蜻蜓。 研究上面这五个问题,其实给学生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平时生活的许多事都可以研究,怎么研究?设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设计几个问题,或者发现到一些问题,将其逐步解决了,就是适应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一课抓住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收获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理念。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11《放飞蜻蜓》是一篇充满情趣、富有启迪意义的文章。对于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老师们的意见并不统一,大多是将“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作为重难点,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在细读课文后,觉得将它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并不妥。 教学这一课时,我以陶行知先生如何教孩子认识蜻蜓为主线,从而体现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突出了“慈爱”、“小心”、“商量”、“抚摸”等词语,同时也突出了“七嘴八舌”、“入神”、“放了它”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讨论。由于在一开始我就注意让学生进入角色,边读文、边体悟,因此学生能独立思考,体悟得较深,讨论时也是有话可讲。在引导学生了解蜻蜓的知识时,我先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蜻蜓的特点和作用,再让学生思考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蜻蜓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把预习时查找的资料填充进去,但仅限于了解还远远不够,学会整合书本资源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蜻蜓才是重难点。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互相介绍蜻蜓。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说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我知道,课文的重难点他们已经大多掌握了。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出示了一张图片,让大家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并让他们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临下课时,我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陶行知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建议他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关于陶行知的资料,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好地了解陶行知,从先生教育学生的一个个小故事中得到启发。最后集体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更将本课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慈爱和谆谆教导。 走进新课程,我们为师者首先应是一个善于学习者,向书本学习,更新理念;向学生学习,做平等中的首席;向同行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陶行知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总之,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白银区麻林坪小学) 在放飞蜻蜓中放飞孩子的梦想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放飞蜻蜓》一课,娓娓道来这样一个清新的小故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没有横加训斥捉住蜻蜓的孩子们,而是因势利导,将蜻蜓的作用向孩子们一一传 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最成功的“教育”。掩卷沉思,不由得钦佩教育家动人的人格魅力。教学本课时,我的体会有两点: 一、抓住灵动的语句,走近陶行知。 在本课中,有这样几个词语在文中跳跃:慈爱、小心、商量 我抓住这几个词语, 给孩子们设计了几个问题:哪些地方体会到陶先生的慈爱?他的慈爱带给孩子们什么?为何要小心地拿着蜻蜓?怎样才是商量的口吻?让孩子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表演,在反复品读中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享:在诵读中,孩子们了解到陶先生的循循善诱,询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用?眼睛的结构很复杂……没有丝毫的说教,却是环环相扣,教给孩子们认识蜻蜓的知识,不着痕迹,却水到渠成。同时,我在课上更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去体会“商量”,就是态度不居高临下,学生们在朗读中欣喜地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翠贞,似乎在聆听陶先生的教导,将人类的好朋友蜻蜓心悦诚服地放飞。 二、品位课文细节,感受人格魅力 文中有个词: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我让学生辨析为什么作者不用“拿”而用“取”?学生在讨论中七嘴八舌地说:“拿”只是普通的要过来,没有体现一种尊重,而“取”却更体现先生与孩子们的平等相待,“取”的动作很轻微,也很小心,因为先生同样小心翼翼地对待他手里的蜻蜓。确实,孩子们说得多好啊!在探究与辨析中,这个细小的情节描写也让孩子们领略到了教育家无穷的魅力,让我们教者也深有启发:不仅教知识,更是教学做人。 在“放飞蜻蜓”中,我们也收获了:放飞孩子的梦想,任他们翱翔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12对于陶行知先生,做老师的我们并不陌生,他的教育思想之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提得多么精彩,朴素浅显,通俗易懂。先生的一些经典论述我们还大多能出口成诵,什么《人有两个宝》《小孩不小歌》等等学生们也是会背的。特别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至理格言,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放飞蜻蜓》这一课就是叙述了陶行知和小朋友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对于这课的教学重难点,很多教学用书大多是将“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作为重难点。可是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尽管教参上有这样的建议,尽管在本单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等是训练重点,但我细读课文后仍觉得将这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并不妥。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2、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重难点?我以为还要从课文中来说。课文讲的是陶先生发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呵斥,没有批评,而是因势利导,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有关知识,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了蜻蜓。陶先生的教育艺术由此可见一斑。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先生的音容笑貌,学生抓住有关语句就能体会先生的为人,教学时为何要放弃这样的一个认识先生、走进先生的良好契机呢? 至于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我以为并不难,学生只要读读课文就能说出来,但仅限于了解还远远不够,学会整合书本资源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蜻蜓才是重难点。 在课上,我跟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亲切的态度,启发引导的巧妙。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位离他们原先较遥远的先生。可亲可敬的陶先生就这样走进了学生们心间。我也在努力学习着先生,当他们在读课文准备介绍蜻蜓时,我在学生的座位间穿梭着,倾听着,启发着,点拨着。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我知道,课文的重难点他们已经大多掌握了。 临下课时,我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先生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建议他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关于陶先生的资料,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好地了解先生,从先生教育学生的一个个小故事中得到启发。而我,则从这节课中更好地明白了:“小孩并不小!谁若说小孩小,他比小孩还要小!”他们关于蜻蜓的知识其实并不比我们做老师的少! 走进新课程,我们为师者首先应是一个善于学习者,向书本学习,更新理念;向学生学习,做平等中的首席;向同行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陶先生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13本课讲述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引导他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如何让学生体会陶先生对孩子的耐人寻味的教育,又能激发先生对蜻蜓知识的了解,对小动物的探究兴趣,是教学的重点。 上课伊始,利用舒缓的音乐,精美的图片,激发孩子对蜻蜓的喜爱,再引出陶先生,出示读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描写陶先生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你能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划、悟。文中的“慈爱的抚摸,商量的口吻、小心地翻着……”我与孩子们共同在这些灵动的词语引领下走进文本、阅读文本、感悟文本中陶先生的循循善诱的教育,孩子们具体地说出自己对这些关键词的理解,并能在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品味课文的细节,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陶先生的人格魅力。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陶行知与孩子们的对话,说说对蜻蜓的了解。学生紧扣文本,提出吃食、尾巴、眼睛三个方面的知识,并整合书本资源与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来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蜻蜓,利用蜻蜓知识大比拼的环节,目的在于激发孩子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有的学生展示了精彩的手抄报,有的介绍了蜻蜓的一生,有的解释了什么叫蜻蜓点水……孩子们面前的图片、资料和书中做出的有关蜻蜓知识的记号,让我明白了,他们关于蜻蜓知识的了解并不比老师少。 由于我迫切希望课堂流畅顺利,所以有时替代了学生的思维,都觉得这是教学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生成性资源的产生,让精彩从身边溜走,这主要在于我没有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以及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我缺乏课堂机智。例如:学生在回答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他的体会是陶先生不顾形象。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否定了孩子的回答,其实回想起来只要顺势引导,让孩子体会一个大教育家如此做的.目的,体会陶先生的平易近人与耐心等,只要多问一个为什么的问题,一定能够让孩子口中生花!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篇14《放飞蜻蜓》是一篇充满情趣、富有启迪意义的文章。对于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老师们的意见并不统一,大多是将“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作为重难点,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在细读课文后,觉得将它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并不妥。 教学这一课时,我以陶行知先生如何教孩子认识蜻蜓为主线,从而体现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突出了“慈爱”、“小心”、“商量”、“抚摸”等词语,同时也突出了“七嘴八舌”、“入神”、“放了它”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讨论。由于在一开始我就注意让学生进入角色,边读文、边体悟,因此学生能独立思考,体悟得较深,讨论时也是有话可讲。在引导学生了解蜻蜓的知识时,我先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蜻蜓的特点和作用,再让学生思考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蜻蜓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把预习时查找的资料填充进去,但仅限于了解还远远不够,学会整合书本资源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蜻蜓才是重难点。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互相介绍蜻蜓。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说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我知道,课文的重难点他们已经大多掌握了。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出示了一张图片,让大家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并让他们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临下课时,我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陶行知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建议他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关于陶行知的资料,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好地了解陶行知,从先生教育学生的一个个小故事中得到启发。最后集体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更将本课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慈爱和谆谆教导。 走进新课程,我们为师者首先应是一个善于学习者,向书本学习,更新理念;向学生学习,做平等中的首席;向同行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陶行知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总之,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