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
范文 |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精选14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1《我爱故乡的杨梅》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及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课文虽然短小,但层次清楚,语言优美简洁、朴实亲切。 怎样使老课文讲得有新意,是我开始设计教案时努力想达到的目的。此外,本课也适合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热爱家乡的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本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也是我重点考虑的一格方面。 课堂实录: 学习4——6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爱乡情感 1、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朱老师仿佛已来到了杨梅树下,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了端午节,就可以吃到杨梅了,你喜欢杨梅吗?(媒体出示:杨梅图)昨天老师布置大家找出4—6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你们都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板书引出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杨梅的方法,并指导朗读(多媒体出示板书) 生(1)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 生(2)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杨梅先是淡红的……” 生(3)“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 是我最喜欢的句子。 …… 师:刚才许多小朋友都交流了自己喜欢的句子,那么你们读的那些句子都是从哪方面介绍杨梅的? 生(1)我读的句子介绍了杨梅的形状,它的形状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 师:作者笔下的杨梅多么惹人喜爱,谁能带着对杨梅的喜爱之情读读这一节吗?(老师也想读读这一节,你们想听吗?如果觉得老师读得好,请大家给老师一点掌声,好吗?) 生(2)我读的句子介绍了杨梅的颜色,它先是淡红,然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师:看到如此新鲜红嫩的杨梅果,你的眼睛是不是立刻被它吸引了?老师请女同学一起有感情地读读第5节。 生(3)我读的句子介绍了杨梅的味道,它的味道又酸又甜,熟了就甜津津的 师:杨梅的味道真是好极了,老师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听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接下去请大家分小组来合作朗读这一节……杨梅不仅味道好而且还有保健功能呢,老师昨天布置大家回家搜集有关资料,你们都找到了吗? 师:杨梅是作者家乡的特产,他之所以写杨梅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你们都爱自己家乡吗?那么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家乡在哪,那里有什么特产,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民族精神教育教育)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上下来,觉得自己有两点做得较好。首先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 1、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会采取按文章写作顺序来组织教学,这样往往容易牵着学生鼻子走,并非学生所愿,于是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明显增加。 2、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 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还要让他们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有一环节是小组合作朗读,我让每组自由选择朗读方式,学生们有的轮流读,有的男女生合作读,形式多样,在读中加深感悟。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2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了解杨梅树和杨梅果的可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3、拓展阅读,用学文中积累的语言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杨梅的形状、颜色、滋味惹人喜爱之处,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课件导入 : (打出杨梅果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你知道杨梅生长在哪儿吗?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家鲁彦一起,走入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同他一起去品味他的故乡的杨梅。 二、轻声读全文。 课文围绕杨梅,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杨梅树、杨梅果(形、色、味) 三、看课件(杨梅树)。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春天的杨梅树吧(播放课件)。 投影片打出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一片片狭长的叶子”怎么会在雨雾中欢笑呢?(引导学生想像风吹叶动、雨落枝摇、嫩叶如洗的情境,体会枝叶舒服、高兴的心情。) 如果你是春雨中的杨梅树,请做一做“舒展”的动作,体会杨梅树的快乐。 指名感情朗读。 配乐背诵(或用给音乐片配音的方式试背。) 教师过渡:看书上插图,你观察到了什么? ——杨梅树枝叶茂盛,果实累累。 四、自学4-6自然段(杨梅果)。 默读、画批,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出杨梅果惹人喜爱?读读这些句子。 自学后,小组交流。 五、全班学习交流。 1、形状: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时,教师加以引导点拨,如:一个浑身长满小刺的家伙怎么会可爱呢?(让学生抓住软软的、平平的、细腻而柔软来体会杨梅果形状的可爱。) 有了感受读一读。 补充原文节选再让学生读一读: 只要等它渐渐长熟,它的刺也渐渐软了,平了。那时放到嘴里,软滑之外还带着什么感觉呢?没有人能想得到,它还保存着它的特点,每一根刺平滑地在舌尖上触了过去,细腻柔软而且亲切——这好比最甜蜜的吻,使人迷醉呵。 2、颜色: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时,教师插播课件,看一看杨梅颜色的变化。 用上“先是……随后……最后……”说一说杨梅颜色的变化。 感情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3、味道: 引发讨论:“酸倒了牙齿”怎么还可爱呢? 读一读,用朗读让听者体会到杨梅甜美的味道。 补充原文一段,再读一读: 呵,相思的杨梅!它有着多么惊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 六、品尝杨梅。 教师取出备好的杨梅果(取自北方的杨梅罐头),请同学们细细品味,暂且不要说出自己的感觉。待全班同学都尝过之后,师问:什么滋味?甜不甜?和我们刚刚读到的杨梅果一样吗? 师:这是北方种植的杨梅(或告诉学生取自超市买的罐头),请你想一想,此时的作者身在异乡,又在病中,望着窗外和故乡一样的绵绵春雨,如果你是作者,会怎样? 补充读原文的最后一段: 唉,唉,故乡的杨梅呵。(用读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七、选择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 八、再一次齐读课题: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3教学目标 :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了解杨梅的可爱特点,学习作者把事物观察仔细、把事物写细致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描写杨梅树、果的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数预计:二教时 第一教时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程序: 一、板书课题 1、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二、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点画课文的生字词语。 (3)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三、齐读课文,巩固认知,指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哪一节写的是杨梅树?哪几节写的是杨梅果? 2、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课文详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心得后作汇报。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情况后,进行语言文字巩固训练。 1、你对课文内容了解了什么? 2、组词练习、读读写写重点词语。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教时 学习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 一、简述上节的学习内容,点明本节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第一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讨论:这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小结,投影开头的方法和作用。 三、学习第二节 1、投影本节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后思考问题:你读懂了(或知道)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读书体会。 3、指名汇报读书心得后,教师板书:树 枝绿叶长。让学生思考:感受的杨梅树怎样?(引导学生说出“可爱”)。 4、小结和归纳后,投影课文句子和词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学习三—六节 1、投影杨梅果图片和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3-6节的课文内容。 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中认识的杨梅果是怎么样的? 3、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杨梅果的形状、味道、颜色等方面作汇报。 4、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后作板书:形状、味道、颜色,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果的形状、味感、颜色等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要求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点画在关的句子、词语)。 5、加深对杨梅颜色变化的了解,投影颜色变化过程。 6、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7、学与用。让学生观察和介绍他们熟悉的一种水果,进行说话训练。 8、总结这部分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谈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五、总结全文的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的是杨梅,表达的是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板书:表达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附板书: 我 树 枝绿叶长 爱 故 形状 表达作者 乡 热爱故乡 的 果 味感 的思想感情 杨 梅 颜色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4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贪婪、吮吸、狭长、细腻、嘴唇、汁水、豆腐”等7个词语; 2、通过对“贪婪、吮吸、甘露、伸展、狭长、雨雾、欢笑、触、平滑、细腻、柔软、甜津津、又酸又甜”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杨梅及果树的可爱;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描写杨梅树的蓬勃生机和杨梅果的形、色、味的句子;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通过对家乡杨梅的热爱表达其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步骤: 一、 谈话导入,大话杨梅 师:同学们,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水果摊上有一种水果都会特别的火,特别的受人欢迎,而且过了端午节后,会更火! 它在我们浙江宁波、慈溪一代特别多,猜出是哪种水果了吗?(杨梅)(课件出示杨梅图片) 师:说到杨梅,哪位同学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相机归纳、评价,鼓励,引导将句子说完整) 预设1:看大家聊杨梅聊的这么起劲,有位来自杨梅产地宁波镇海的老爷爷王鲁彦,也想和参加大家的讨论,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他是怎么介绍他故乡的杨梅的,好吗?看看他介绍的杨梅和我们了解的杨梅是不是一样的? 预设2:大家都爱吃杨梅,但是你们对杨梅了解的并不多。没关系,这里就有位来自杨梅产地宁波镇海的老爷爷王鲁彦,我们就请他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他故乡的杨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第141页。(出示读书要求) 读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课文中有几个句子(词语)特别难读,我想考考大家; 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2、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3、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贪婪 吮吸 伸展 狭长 细腻 嘴唇 汁水 豆腐 甜津津 扫清了生字词语的障碍,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大家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故乡的杨梅?(杨梅树) 2、你从课文中了解到杨梅的哪些新知识?(杨梅果 略) 三、品读杨梅树的可爱 大家都吃过杨梅的果实,杨梅树未必都见过。课文中就有一段写杨梅树的话,请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杨梅树生长的怎么样?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师:杨梅树生长的怎么样?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生:杨梅树生长得很茂盛。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师:请同学们把这句话中最能表现杨梅树生长得茂盛的两个词语画下来。 师:谁来读读,这一句“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生读 师:这里的“伸展”怎么理解? 生:讲杨梅树的枝条茁壮生长的样子。 师:对,假如你的小手就是这杨梅树的枝条,它茁壮地生长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大家比比它生长的样子。(学生比枝条生长的动作)[板书:伸展枝条] 师:大家比的真像!谁能来读读这句“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师:根据“狭长”这个词语,同学们想像一下杨梅树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请在纸上画一下,让老师看看。(巡回指导,投影展示) 师:很多同学都画得很好,如果图上颜色就像真的一样了。一片片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是什么样子呢?看谁的想象最丰富,同学们自由练说,请想象力的孩子上来说。(嫩嫩的、绿绿的,亮晶晶的 图片显示)[板书:叶子欢笑] 师:是什么原因使杨梅树长得这么旺盛呢?这一段的那一句告诉我们?(第一句) 师:请大家读一读。 师:描写杨梅树生长的自然条件的词语是哪一个?(细雨如丝) 师:这个词语怎么理解?(雨下得很小,用丝来比喻雨) 师:有了这样好的自然条件,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师:“贪婪”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不知满足)你用什么办法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能告诉老师和同学吗? 你做的很好,大家要向他学习! 师:有谁能说说生活中谁对某种事物贪婪地样子吗? 生:„„ 师: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吮吸”和“甘露”两个词语怎么理解?(课件出示) 师:谁能结合课文说说“甘露”在课文中指什么?(雨水) 师:哪些词语告诉你的?(细雨如丝,在雨雾中) 师:把“甘露”换成“雨水”读一读,体会一下这句话的味道有什么变化。 师:(归纳,让学生说)甘露是甜的露水,这里是突出它对杨梅树的生长有很好的滋养作用。如果换成雨水,杨梅树就不会在雨雾中欢笑着了![板书:吮吸甘露] (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 杨梅树真的会“伸展、欢笑、吮吸”吗?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 比较:杨梅树四季常绿的枝条和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伸生长着。 杨梅树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品读两句的句子的因果关系。 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将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随机) 作者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是为了形象具体地突出杨梅树在雨雾中旺盛生长的哥样子,因为作者非常喜欢杨梅,所以才这样写。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应用赞美、欢快的语气来读。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一段,体会一下作者对春天,对杨梅树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怎样读才能把它表现出来?(多么美的春雨,多么美的杨梅树,我们该怎么样读才能读出作者对杨梅树的那种喜爱之情呢?) 个别读(他读得真好,同学们也能像他这样读读,让老师也感受一下吗?)齐读 通过课文第二自然段,我们了解到了关于杨梅的新知识——杨梅树是非常可爱的。 那么可爱的杨梅树孕育出来的杨梅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请大家赶紧再读读课文,把你发现的杨梅的秘密告诉大家! 惹人喜爱的杨梅树在春雨的滋润下,孕育着杨梅果,杨梅果渐渐的,在端午到来的时候,开始成熟了,成熟的杨梅,挂满了杨梅树!那是一幅多么令人喜悦的图画啊! 四、品读杨梅果的形、色、味 说说你的发现 (杨梅果具有什么特点)随机选取(形、色、味)进行剖析。 预设一:外形 1、找到写杨梅外形特点的句子“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形状、大小、长刺) 2、作者是怎样把杨梅的这个特点写具体的呢? (1)比较: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更形象) 杨梅圆的,遍身生着小刺 (2)新发现:杨梅身上长着小刺有神奇的变化和作用。 【1】视觉观察【2】触觉品尝 变化:随着杨梅的渐渐成熟,小刺渐渐软了,平了(平滑)。 作用:使人感受到细腻而且柔软的感觉 3、小结:多么可爱的杨梅啊,圆圆的身体,还长着毛茸茸的小刺,摘一个放进嘴里,让我们的舌尖感受到那细腻而且柔软的感觉,不知哪位讲究的同学有像作者一样这样细细品尝过杨梅,请他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个别读)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齐读) 预设二:颜色(由生到熟,颜色从浅到深) 1、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的颜色有什么特点?(越是成熟,越黑,结合实际) 2、找到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杨梅的颜色变化。 (杨梅先是 ,随后变成 ,最后几乎变成了 。 ) “几乎”,语言的准确性,后有备注,“不是真的变黑,是因为太黑了,所以像黑的” 颜色的变化说明杨梅逐渐成熟,说明作者仔细地去观察了杨梅的成熟过程,你也能用“先是„„随后„„最后”来说一说某样事物的逐渐发展的过程吗?) 3、作者是怎样发现杨梅果的这个特点的呢?除了用眼睛去仔细观察杨梅外部颜色的变化,作者还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杨梅的颜色变化呢?(观察自己或者别人吃杨梅的情景)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能红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4、小结:杨梅的颜色逐渐加深,杨梅越来越成熟,看着别人咬着杨梅那新鲜红嫩的果肉,看着别人嘴唇、舌头上的鲜红的杨梅汁,你们会不会也想赶紧去咬一口杨梅,去品尝一下杨梅那鲜红的汁水?(有一种果实成熟的欣喜,有一种想去品尝的冲动)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这段话。 预设三:味道(又酸又甜) 1、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的味道?(成熟的时候:没成熟的时候) 2、找到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杨梅的味道是怎样的?(又酸又甜,甜津津) 3、作者在这一段除了写杨梅的味道,还写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还举例写了作者小时候贪吃杨梅的情形,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方面证实杨梅确实是既酸且甜的,只是成熟的杨梅甜多于酸;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对杨梅的贪吃,来表现对杨梅的喜爱,让读者产生亲切、真是的感受! 4、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爱吃一样东西,觉得越吃越爱吃,最后„„ 5、导朗读第一句话。(又酸又甜、甜津津的、越吃越爱吃) 五、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深切、强烈的热爱之情。 我们和作者一样,都是江南的孩子。我们也吃过杨梅,为什么作者能够写出这样生动具体、亲切感人的文章呢?(小组讨论) 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对杨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板书:按顺序、抓三下选读课文——《我爱家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特点)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还观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了杨梅的静止状态,而且留心杨梅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睛看,用手摸,而且放到嘴里品尝。所以同学们以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 另一方面,作者不仅是单单的喜欢杨梅,其实,他是在通过对杨梅的喜爱来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 (分析第一自然段,及第二自然段的气候特点,写作背景的介绍,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切、强烈的热爱之情。)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5【教材分析】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课文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及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课文虽然短小,但层次清楚,语言优美简洁、朴实亲切,是一篇借物抒情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贪婪、吮吸、甘露、伸展、狭长、雨雾、欢笑、触、平滑、细腻、柔软、甜津津、又酸又甜”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杨梅及果树的可爱; 2、感受作者通过对家乡杨梅的热爱表达其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描写杨梅树的蓬勃生机和杨梅果的形、色、味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打出杨梅果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你知道杨梅生长在哪儿吗?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家王鲁彦一起,走入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同他一起去品味他的故乡的杨梅。一起学习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板书。 二、初读读全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杨梅,写了哪些内容? 2、学生汇报并板书:杨梅树、杨梅果(形、色、味) 三、精读课文(一)品读杨梅树的可爱 1、看课件(杨梅树)。 过渡: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春天的杨梅树吧(播放课件)。 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春天的杨梅树的,赶快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课文第二 自然段。 2、学生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这是怎样的杨梅树?(相机板书) 3、这些________的杨梅树在春雨里忙着干什么呢? 4、杨梅树真的会“吮吸、伸展、欢笑”吗?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 过渡:作者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是为了形象具体地突出杨梅树在雨雾中旺盛生长的样子,因为作者非常喜欢杨梅,所以才这样写。多么美的春雨,多么美的杨梅树,让我们来美美的读这一段,把作者对杨梅树的那种喜爱之情表达出来。(二)品读杨梅果的形、色、味 过渡:这么可爱的杨梅树孕育出来的杨梅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请大家赶紧再读读课文4—6自然段,把你的发现发现用笔勾画下来,待会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惹人喜爱的杨梅树在春雨的滋润下,孕育着杨梅果,杨梅果渐渐的,在端午到来的时候,开始成熟了,成熟的杨梅,挂满了杨梅树!那是一幅多么令人喜悦的图画啊! 说说你的发现,(杨梅果具有什么特点)随机选取(形、色、味)进行剖析。 预设一:外形 1、找到写杨梅外形特点的句子“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形状、大小、长刺) 2、作者是怎样把杨梅的这个特点写具体的呢? (1)比较: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更形象) 杨梅圆的,遍身生着小刺 (2)新发现:杨梅身上长着小刺有神奇的变化和作用。【1】视觉观察【2】触觉品尝变化:随着杨梅的渐渐成熟,小刺渐渐软了,平了(平滑)。 作用:使人感受到细腻而且柔软的感觉。 3、小结:多么可爱的杨梅啊,圆圆的身体,还长着毛茸茸的小刺,摘一个放进嘴里,让我们的舌尖感受到那细腻而且柔软的感觉,不知哪位讲究的同学有像作者一样这样细细品尝过杨梅,请他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个别读)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齐读) 预设二:颜色(由生到熟,颜色从浅到深) 1、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的颜色有什么特点?(越是成熟,越黑,结合实际) 2、找到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杨梅的颜色变化。 (杨梅先是,随后变成,最后几乎变成了。) “几乎”,语言的准确性,后有备注,“不是真的变黑,是因为太黑了,所以像黑的”颜色的变化说明杨梅逐渐成熟,说明作者仔细地去观察了杨梅的成熟过程,你也能用“先是随后最后”来说一说某样事物的逐渐发展的过程吗?) 3、作者是怎样发现杨梅果的这个特点的呢?除了用眼睛去仔细观察杨梅外部颜色的变化,作者还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杨梅的颜色变化呢?(观察自己或者别人吃杨梅的情景)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能红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4、小结:杨梅的颜色逐渐加深,杨梅越来越成熟,看着别人咬着杨梅那新鲜红嫩的果肉,看着别人嘴唇、舌头上的鲜红的杨梅汁,你们会不会也想赶紧去咬一口杨梅,去品尝一下杨梅那鲜红的汁水?(有一种果实成熟的欣喜,有一种想去品尝的冲动)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这段话。 预设三:味道(又酸又甜) 1、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的味道?(成熟的时候:没成熟的时候) 2、找到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杨梅的味道是怎样的?(又酸又甜,甜津津) 3、作者在这一段除了写杨梅的味道,还写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还举例写了作者小时候贪吃杨梅的情形,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方面证实杨梅确实是既酸且甜的,只是成熟的杨梅甜多于酸;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对杨梅的贪吃,来表现对杨梅的喜爱,让读者产生亲切、真是的感受! 四、再读课题,突破难点 再一次齐读课题: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过渡:故乡的杨梅,它有着多么美丽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怎能不令人思念呢?难怪作者会说“我爱故乡的杨梅”。 课文题目是《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是爱杨梅还是爱故乡呢?(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之情)。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故乡是一幅多彩的图画,一草一木总关情;故乡的杨梅是一段难忘的回忆,颗颗杨梅都是爱。让我们永远的记住这篇《我爱故乡的杨梅》,永远地记住属于咱们每个人自己的故乡! 六、布置作业 学着课文来写一写一种自己喜爱的水果。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6教学要求: 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写出杨梅特点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同学们见过和吃过杨梅吗?知道产地吗? 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样讲他故乡的杨梅的。 3、板书课题。 二、指导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要读准字音。 2、通过指名读,检查读音的正误。 三、自由读,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为什么要这样分?[可分三段,一(1);二(2);三(3—6)] 四、讲读第一段。 1、集体读第一段。 2、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总起全文)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讨论: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段主要讲了什么?(结合理解“贪婪”“吮吸”“甘露”“伸展”“狭长”等词语的意思。) 2、“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本来都是写人的行为动作和感情的,这里用来描写杨梅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指导朗读。 六、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2、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端午节”指什么时间,是什么节日? 3、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是什么样的?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 4、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果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 5、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哪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 七、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声读课文,要读出喜爱杨梅的感情。 二、同学们读了课文,能和作者一样感受到故乡杨梅的可爱吗?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三、小结: 我们写作文也应该像课文的作者一样,先考虑好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并想好记叙的顺序,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识记本课的生字。 1、由学生说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2、指导书写。 3、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五、完成“练笔”。 1、指名读内容,明确要求。 2、同桌互相说一说。 (1)准备写哪种水果; (2)这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3)为什么喜欢它。 3、指名3—5名同学说一说。 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六、教师巡视,解答学生作文中的问题。 七、请同学读读自己写的片断,师生适当评议。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7教材简析: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赣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例文,单元主要训练点是学习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作者按“爱故乡的杨梅-爱杨梅树-爱杨梅果”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及里地叙述了故乡杨梅树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九个生字,理解贪婪、吮吸等新词。 2、学习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 3、通过感情朗读,感悟故乡杨梅的可爱,默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4、拓展阅读,体会作者热爱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了解杨梅的形状、颜色、滋味惹人喜爱之处,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课前准备: 教者:搜集作者生平简介及《我爱故乡的杨梅》原文。 学者: 1、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自学生字新词,自己不能理解的作好记号。 2、把每个生字工整地抄写2遍,并扩词。 3、用“∥“试着把课文分成三段。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课题,话聊杨梅 1、“江南奇珍、百果之王”,你们知道是指哪种水果? 2、师生同板书“杨梅”,问:看到“杨梅”两字,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杨梅的生长地及它的树、果方面去聊) 2、补充板书“我爱故乡”,问:我指谁?把题目“故乡”二字去了,前后对比读,你觉得有什么不同?随机介绍作者及其文章的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作者王鲁彦,浙江省宁波市人。由于抗战爆发,他背井离乡,到别的城市去生活。他先后到过长沙、武汉、桂林等地。写这篇文章时,作者身在异乡,又在病中,望着窗外和故乡一样的绵绵春雨,想到了家乡杨梅,这杨梅勾起了作者对故乡无尽的思念,借物抒情,凭借着这小小的杨梅抒发出心中对故乡的深沉的爱。}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家王鲁彦一起,走进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同他一起去品味他的故乡的'杨梅,感悟他对故乡深重的热爱之情。 二、检查预习效果,正音解疑 1、开火车读自然段 (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能否读通读顺?(学生课堂练习) 告诉学生:老师看着你们读,看你们读得怎样。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跟同学商量,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一块讨论。 (2)分自然段读,重点正音析形,析词意,师随机板书生字,指导学生书写 2、检查学生分段情况 (1)上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分段的方法 (2)这篇课文你是怎样分段的? 三、理清课文条理,学习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各自然段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为一大段? 2、分组朗读三大段 全班齐读第一大段,也就是第一自然段,第一组读第二大段,第二三四组读第三大段。想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分?{第一大段是总写“我爱故乡的杨梅”(略),第二大段是分写我爱故乡的杨梅树(较详),第三大段是分写我爱故乡的杨梅果(详)} (3)小结:按事物几个方面顺序写的文章,我们可以按事物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 四、布置课后作业,巩固重点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大段。 附板书设计: 杨梅树(较详) 13、我爱(故乡)的杨梅(总写) 杨梅果(详写) 第二课时 一、逐段学习,品词嚼句,体会作者对故乡杨梅的爱 1、学习第一大段 (1) 指名感情朗读,评价。 (2)第一大段只用了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开门见山)看到这句话,你就会想到作者下面肯定要写什么? 过渡:作者用自己的笔如何写出自己对故乡杨梅树、杨梅果的喜爱之情? 2、学习第二大段 (1)课文第2自然段用了几句话写杨梅树的,你觉最得哪句话写得最美,练一练,通过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 (2)指名感情朗读第一句、第二句,其他同学眯缝着眼睛,边听,边想像,你似乎看到了什么,随机讲解“贪婪、吮吸、甘露、四季常绿、狭长”等词的意思,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故乡杨梅树的喜爱之情,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这是一种在写作方法。 (3)表演读: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全班读第三句。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这样读吗?(先分后总)师:这就是我故乡的杨梅树,这就是我故乡雨中的杨梅树! 课堂作业一:① 扩句:这就是我故乡的杨梅树。 ② 缩句: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 (4)想像画面,练习背诵第二大段。 3、学习第三大段 (1)第三大段共有4个自然段,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叫同学们怎么读?(先总后分) (2)全班齐读第3自然段,“惹人喜爱”是什么意思?杨梅果的形状、颜色、滋味是怎样惹人喜爱的呢? (3)默读4-6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杨梅果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用点标出形状、颜色、滋味惹人喜爱词语。然后美美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欢。 (4) 小组交流。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在小组里读,评评读得如何。 4、全班学习交流。 (1)形状的句子:(相机板书:圆圆的 和桂圆一样大小 小刺) 学生汇报自己对描写杨梅形状句子的理解,教师加以引导点拨,如:一个浑身长满小刺的家伙怎么会可爱呢?(让学生抓住软软的、平平的、细腻而柔软来体会杨梅果形状的可爱。) 有了感受再读一读。 (2)颜色的句子:(板书:淡红 深红 几乎黑 果肉红嫩 果汁鲜红) (用彩笔描画) 作者如果将这些颜色连贯地描写出来然后用上“先是……随后……最后……”说一说其它水果或蔬菜颜色的变化。(比如草莓、桔子、) 感情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3)滋味的句子:(板书:又酸又甜 甜津津) ①课堂作业二:照样子积累词语 又酸又甜 甜津津 ② 读一读,用朗读让听者体会到杨梅甜美的味道。好吃-爱吃-贪吃-发生了一件趣事(谁愿意把这件童年趣事读给大家分享?) ③你品尝了杨梅之后,发现哪些地方和作者有同感? 说给大家听听,分享你的快乐。(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二、齐读全文 拓展阅读 感悟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情 1、再读课题,你是否有新的体会。 2、课题如此,其实全方的字里行间也一样都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杨梅的爱之深,情之切,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情意齐读整篇课文。 3、这篇文章是作家在西北生病时看到窗外的绵绵细雨,不禁想到了家乡,思念故乡时写的,原文很长,对杨梅还有许多精彩的描写,比如,拿它和荔枝对比写,“荔枝的光色是呆板的,像玻璃,像鱼目;杨梅的光色却是生动的,像映着朝霞的露水呢!” 还有这样的描写:“人家把它一船一船的载来,一担一担的挑来,我们一篮一篮的买了进来,挂一篮在檐口下,放一篮在水缸盖上,倒上一脸盆,用冷水一洗,一颗一颗地放进嘴里,一面还没有吃了,一面又早已从脸盆里起了一颗,一口气吃了一二十颗,有时来不及把它的核一一吐出来,便一直吞进了肚里。” 怎么样,是不是口水流出来了,老师给你们找来原文,和课文对照着好好读一读,品一品吧! 第三课时(机动) 一、看板书 理文脉 指导写作 1、指名看着板书说说作者是怎样介绍他喜爱的杨梅的?全班看板书复述作者的写作顺序(作者先概括地写了爱故乡的杨梅,然后具体地写杨梅树和杨梅果。写杨梅树时采用先分后总,写杨梅果采用先总后分的时的顺序写,作者通过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等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他最爱的故乡的杨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2、作者的故乡是江南(浙江宁波北仑),那里盛产杨梅。我们的家乡也是江南(江西资溪),我们资溪有什么特产呢?学生边说边展示图片。 3、说了这么多的特产,你能按照课题的形式说一说吗?(我爱家乡的______) 4、如果让我们以《我爱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按什么顺序写,为了表达你对家乡的特产的喜爱,你可对这种特产进行仔细地观察,如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嘴尝,你还可以像作者那样,把你喜爱的特产当人来写。要不试吧! 二、选特产 定顺序 练习说话 重温板书 杨梅树树 吮吸甘露 舒展枝叶 叶子欢笑 13、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梅果 形状 颜色 滋味 三、课后作业超市 喜欢写作的你,学着课文的样写一写你最爱的水果。 喜欢积累的你,摘抄本文的好词好句。 喜欢画画的你,画出你心中江南的杨梅。 喜欢朗读的你,可以配乐朗读课文。 喜欢背诵的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喜欢上网的你,遨游Internet,搜索更多杨梅的资料。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8教学目标: 1.了解杨梅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3.抓住要点展开想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口语交际,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4.了解产品介绍的一般写法,进行应用文的训练。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抓要点进行有感情朗读。 2.指导学生抓要点展开想象,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抓住一点,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生动拓展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多媒体画面)同学们都喜欢吃杨梅吗?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请你用一句话介绍一下杨梅。(生介绍)看来,同学们对家乡的特产还是很熟悉的。学习了这课以后,你会杨梅有更深的了解。(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请思路。 1.自由读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的? 2.师生讨论总结板书。(树、果、形、色、味) 三、略读写“树“的部分。 1.自由读写“树“的部分,说说有什么感受。 2.指生朗读,读出这种感受。(可爱、喜爱) 3.(出示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读。 四、细读写“果”的部分。 过度语:杨梅树固然可爱,但更令人喜欢的还是它的果实。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杨梅果的可爱之处读出来? 1.生自由练读。 2.指导学生分段朗读,归纳要点。(多媒体出示) 形 ①圆 ②遍身生小刺 杨梅果 色 淡红 >深红 >像黑的 新鲜红嫩 味 又酸又甜 甜津津 3.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把杨梅的可爱表现出来了,下面我们进一步把自己化作一颗小杨梅来说说自己的可爱好吗? 五、口语交际:杨梅的自述。 1.提出要求: ①抓住要点。 ②换个说法。 ③补充内容。 ④语言有趣。 2.生自由练习。 3.指两生发言,师生共同评议,指导口语表达。 4.生互练,指导。 5.指生台前交流。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你们的家乡有这么好吃的水果,你的心情是什么样?作者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开篇第一句就这样写道:“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抒发了自己对杨梅、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让我们跟随作者共同抒发这种情怀。(齐读体会) 七、写产品介绍。 1.创设情境。 同学们都知道今年是杨梅产量的大年,由于“非典”的影响,来宁波采杨梅的游客肯定要大大减少,为了不影响杨梅的销量,梅农们决定将新鲜的杨梅大批量用纸箱包装销往各地。(多媒体出示包装箱样品)想请同学们帮忙写一份产品介绍。 2.师生讨论:一般的产品介绍要写哪几点。 3.出示填充题,逐项讨论该怎样填写。(将好的词句直接输入电脑) 宁波余姚素有__________的美称,盛产黑杨梅。其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开胃健脾,消津止渴的功效,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读,小结。 这份说明书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后将通过email发送给梅农,在此我代表梅农对大家表示感谢,并邀请大家杨梅节时到余姚来做客。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9第二教时: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第二小节,知道作者因为热爱自己的故乡——江南,所以才能写出那么生动的文字。了解了杨梅树,课文又是怎样介绍杨梅果的?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的? 二、 新授: 1、听3——6节课文录音,看课文:每一节写了杨梅的什么特点?(时间、形状、大小、颜色、味道) 2、自选3——6节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节,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交流,随机出示4——6节 (1) 出示第4节 (板书:形状 圆 大小 桂圆) * 学习生字:桂——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换部首,说说为什么是“木字旁”?) * 在这里作者用的是比较的方法,告诉我们杨梅的大小。你能用这种方法来说说这个水果的大小吗? * 出示练习 * 杨梅的表面还有刺呢!你吃杨梅的时候有被刺疼过吗?为什么? * 理解:细腻 柔软(找反义词) * 找一找杨梅生长变化的词——渐渐(你能用另一个词来代替吗?) * 指导朗读 (2) 小组学习第5节 (板书:颜色 淡红 深红 黑) * 找出表示杨梅颜色变化先后顺序的词(板书:先 随后 最后) * 引读 * 句子练习 (3) 为了进一步了解杨梅,我们要来尝一尝 a、 先轻轻咬一口,观察一下杨梅果肉的颜色 说一说,读读句子(轻轻咬开它……) b、 再品尝,说说杨梅的味道 (4) 出示第6节(板书:又酸又甜 甜津津) * 再说几个这一类的词语(abb 又 又 ) * 从哪里看出作者“越吃越爱吃”?(板书:举例子) 作者是用举例子的方法告诉我们,他有多喜欢吃杨梅。你能不能也举一个例子说说你最爱吃的水果呢? 4、小结:是呀,正因为作者爱杨梅,所以他观察得那么仔细,把杨梅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写得清清楚楚,真是惹人喜爱呀!让我们饱含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再来读读第一节(出示第一节) 三、 拓展: 1、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了解了一种非常有特点的水果,同学们想不想也来试着介绍一种水果呢?好,夏天到了,西瓜是最常见的水果,我们就学习文章的方法来试着介绍一番吧。 2、出示图片,小组分工,可以从形状、大小、颜色、味道……来写一写。还可以运用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说西瓜的大小,以及你是怎样爱吃西瓜的。 3、交流、讲评 板书设计: 41、我爱故乡的杨梅 形状: 圆 大小: 桂圆(比较) 颜色: 先 淡红 随后 深红 最后 黑 味道: 又酸又甜 甜津津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10一、教材简析 《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课文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或者说由总到分的顺序叙述的。可以分三段来理解,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二自然段讲雨中杨梅树的可爱;第三至第六自然段都是讲杨梅果的,分别讲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学习本篇课文要求学生除了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外,还要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并且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习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年级是作文正式起步的年级,“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语句通顺连贯的片断,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是大纲对三年级作文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学好《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为以后写好作文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思路及教法选择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文章。从作者对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的可爱的描述中透出作者对杨梅的爱,而作者对杨梅的爱中又蕴含了对故乡的爱。这爱没有直接表达,却显得那么的真挚深厚。为引导学生从学文中逐步体会作者的这份杨梅情和故乡情,做到文道统一,我采用倒叙的方法分段进行教学。先学第二自然段欣赏杨梅树的美丽,再学3—6自然段品味杨梅果的可爱,然后由作者对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的描述中体会分对杨梅的爱,对故乡的爱。最后再来学习第一自然段,这样分段学习,使学生明白哪个自然段讲什么,哪几个自然段讲了同一个问题,为四年级学习分段、概括段意作了一些准备。对本课的生字,我是这样处理的,通过对课文的反复阅读,生字的重复再现,识记并巩固字音;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理解字义;第二节课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分析字形,并指导书写,做到从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分析—自学的逐步过渡。这也符合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进行授课。首先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特点,做到从“谜”入手、以“美”入境。再通过音乐渲染,幻灯再现和教师描述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学中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运用了谈话法、导读法、幻灯演示法,并充分利用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勾勾划划、读读写写、想想说说。在紧张而有序的环境中,通过手、口、脑的充分活动,逐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注意既教知识又教方法:首先引导学生从学文中归纳作者的观察方法,即“抓住特点、从整体到部分”地进行观察;再通过观察幻灯“葡萄”进行检测反馈,巩固方法;最后用口头作文及作业写话的方式达到运用方法,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注意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分类、个别指导。 在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时,重视了对语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的训练。听,听朗读,听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说,根据提问说,理解图画说,联系实际说;读,采用了教师范读、指名读、自由读、默读、小组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要求读得通顺,读出感情,做到以读促讲;写,先口头说再完成书面写的作业,做到了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的结合,并特别注意了读写结合,从读书中掌握方法,并把这读中学生有方法运用于写作。 三、教具使用说明 本次教学我运用了录音、幻灯、小黑板三种教具。小黑板用于出示第二自然段,也是课后练习3;录音用于渲染气氛,并和幻灯片“杨梅树”“杨梅果”一块儿创造一种美的氛围,让学生入境,去体会作者“爱”的情感;幻灯片共用了三张,“杨梅树”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带点的词,体会杨梅树美丽中透着的可爱;“杨梅果”用于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初步感知杨梅果的特点;“葡萄”用于对学生进行检测反馈,巩固观察方法。整个教具运用力求做到不搭花架子,真正做到促讲促学。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12使用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品析第二自然段描写杨梅树的词句。 教学准备: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感知大意。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2课——(生齐)我爱故乡的杨梅。 师: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出 示本课生字词)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难读,找出来多读几遍。(生练读) 生:我觉得“吮吸”这个词比较难读,因为“吮”是翘舌音, 容易读错。 生:“豆腐”的“腐”字在这个词里读轻声,比较容易读错。 生:我认为“触到”这个词有些难读,“触”是翘舌音,很容易读错。 (生一边汇报,师一边在这些词下画横线)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都不错。我们把画横线的词语多读几遍(生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师:大家读得不错。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齐)共有六个自然段。 师:我们也请一行的同学来开小火车,轮流读课文。 (当老师请了一行同学时,没有被请到的同学发出了失望的叹气声) 师:没关系,没被请到的同学先仔细听,如果你觉得哪些自然段你读得比他好,待会儿老师再请你读。 (生开火车读课文) 师:听完他们的朗读,谁想评一评? 生:我认为这一行同学中,阮杨同学朗读得很流利 生:饶倩同学今天的朗读又流利又大声,进步非常大。 生:我觉得陈香伶和王妍的朗读还不够流利,有回读的情况,今后要多练习。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评得很准确。现在,选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生选段个别读,师根据生回答板书) 树 (2) 我爱故乡的杨梅 形 (4) 果 色 (5) 味 (6) 二.细读,品读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生自由读课文) 生:我读懂了“四季常绿”这个词,它指的是树木的枝条四季都是绿的。 生:请问大家,“贪婪”这个词一般都是用来形容人的,这里为什么用来形容杨梅? 师:你真会提问。“贪婪”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谁查过字典? 生:“贪婪”的意思是贪心,不知满足。 师:这个词本来是一个贬义词,用在这儿是要贬低杨梅吗? 生:不是的。读了这个词,我就感觉到杨梅树喝饱了春天的甘露,要快快长大。 师:你想得可真好呀! 生:请问大家,“甘露”是什么意思? 生:我能解答这个问题。“甘露”是指甘甜的糖浆。 师:在课文里“甘露”指的是什么? 生:(齐)春雨。 师:对!可见,有些词语的理解不能光靠查字典,还要放在课文里读读,理解才准确。 生:我读懂了“一片片”,通过这个词,说明杨梅树的枝叶长得很茂盛。 生:我读懂了“狭长”,指又细又长的叶子。 师:(简笔画)老师这儿画了几种树叶,哪一种是狭长的? (生从众多树叶中指出狭长的叶子) 师:其它几种树叶是什么形状的呢?请你也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形容。 (生边指图边回答,用上了扇形、心形、手掌形、椭圆形等词语。) 生:“伸展”、“吮吸”、“欢笑”这些词都是用来写人的,为什么课文用来写杨梅树? 师:问得好!在这里作者就是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在他眼里,这一棵棵杨梅树多像一个个树娃娃呀!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一下,这些树娃娃在干什么?它们会怎么说,怎么笑呢? (师在悠扬美妙的音乐声中,充满感情地读课文,生闭上眼睛听,边听边展开联想) 生:我看到一个个树娃娃张大着嘴巴喝着春天甘甜的雨水,都开心地笑了。 生:我看到一群树娃娃围成一圈,手拉着手,在一起开心地唱歌、跳舞。 生:我看到一个个树娃娃伸展开绿色的手臂,伸着懒腰,一截截地往上长。 师:我从同学们的想象中感受到这杨梅树在快乐地成长,充满了生命力。让我们一块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 (生配乐朗读,读得入情入境)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这一棵棵杨梅树真是可爱呀!杨梅的果子就更可爱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生齐读课文) 师:作者是如何描写杨梅的形状的?请读句子:(出示两个句子) 1. 杨梅是圆的,生着小刺。 2.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师:读完后大家一定发现了,第一句简单些,第二句具体些。你能比较一下,第二句具体在什么地方吗? 生:第一句只是写杨梅果“生着小刺”,第二句是写“遍 身生着小刺”,多了“遍身”这个词,说明小刺长满了杨 生:第一句没有写杨梅果的大小,第二句写了“和桂圆一样大小”,一读就知道杨梅的大小。我觉得写得很具体。 生:第一句说杨梅“是圆的”,第二句说的是“杨梅圆圆的”强调了杨梅特别圆。 师:对!再读读句子,看看从这个词你还可以体会出什么别的东西来?(生再读,体会) 生:我还可以体会到这些杨梅果特别可爱,作者特别喜欢它们。 师:用了重叠词,不仅写出了杨梅果的形状,还能表现出作者对果子的喜爱之情。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一句话,读出杨梅果的可爱。(生练习朗读) 师:杨梅果形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生:它全身长满了小刺。 师:请大家读一读具体写小刺的句子,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刺的。(生齐读) 师:谁来说说,杨梅果身上的小刺和一般的刺有什么不同? 生:一般的刺我们摸起来总感到粗糙,很扎手。可杨梅果的小刺是软的、平滑细腻的。 师:对!作者写出了小刺的特点。我们一块儿来读课文:杨梅树结果实了,作者仔细地观察了杨梅果的形状,他看到……(生读第1句),作者不仅看了,而且用手摸了,他发现……(生读第2句),最后,作者还把杨梅果放在嘴里尝了尝,感觉到……(生读第3句,略) 师:正是因为作者对杨梅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观察,才能这么生动地写出了杨梅的特点。 第二课时 3.学习五、六自然段: 师: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杨梅树的可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可爱的杨梅果。 (幻灯出示杨梅果的图片) 师:这就是故乡的杨梅果。杨梅果是什么颜色的? 生:(齐)红色! 师:作者很熟悉杨梅果,还知道杨梅果成熟前、成熟后颜色的细微变化。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颜色的词。(生默读课文,画词,并在老师的引读下感知“淡红”、“深红”、“黑红”、“鲜红”这四个词。) 师:用上这些词,准确地写出了杨梅果成熟时颜色的变化, 师:你们能不能也象这样说一说绿色有哪几种不同程度的 绿?(生说出“淡绿”、“ 深绿”、“碧绿”、“墨绿”、“草绿”等词) 师:如果同学们在观察事物的颜色时,也能这么仔细地观察,用上这样的词语准确地进行描写,一定能写好作文。 师:杨梅果的颜色是多么美丽、多么鲜艳呀!让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自然段,感受它颜色的美丽。(生齐读) 生:老师,“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一句中“染满”可以换成“沾满”吗? 师: “染满”是怎么一回事呢?“染”是本课的生字。古时候的人是这样来染东西的(师边描述边画简笔画)。把一个大容器装上水(写“ 氵”),加入树叶、花瓣这些有颜色的植物(写“木”),放在火上煮。“九”在这不表示“九天”而是表示很久。这样得出来的汁水就可以用来染布了。白布经过染色,颜色能保持很久。联系这个字的意思想一想,能明白这个问题吗? 生:我知道了。用上“染”字说明杨梅的汁水给“我”的嘴唇、舌头染上了颜色,而且这红色能保持很久。 (媒体出示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师:在这个自然段里,作者用了这样一组词来描写杨梅果颜色的变化。 (师给关联词加点:先是……然后……最后……) 师:老师这有几个练习,请大家试着用这几个词说话,喜欢说哪一句就说哪一句。 (屏幕出现练习,生自由练说,然后汇报。) 1.小蝌蚪先是 ,随后 ,最后 。 2.白荷花开花了,先是 ,随后 ,最后 。 3. 先是 ,随后 ,最后 。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杨梅的味道,这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杨梅的味道是怎样的? 生:未熟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了。 “甜津津”的意思吗? 生:“津”有三点水,“甜津津”的意思是水分多、汁水甜,很好吃。 师:你们吃过什么东西,吃起来也是甜津津的? 生:水蜜桃也是甜津津的。 生:我吃过西瓜是甜津津的。 生:还有梨子也是甜津津的。 师:说得不错。那么熟透了的杨梅是“又酸又甜”、“酸中带甜”、还是“甜中带酸”呢? 生:应该是甜中带酸。熟透了的杨梅主要是甜的,但还有一点酸,因为它实在是太甜了,所以就不觉得酸了。 师:作者把杨梅的味道写得多清楚啊!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还接着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一块来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清事物的特点。 5.学习一、三自然段: 师:课文的重点段落是4、5、6自然段,作者为什么一定要写1、3自然段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两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师:在写树和写果的段落之间,有第三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在这儿起了什么作用?请大家一起来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生齐读: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生:这个自然段把树和果联系起来,从树写到了果,是个过渡段。 师:不错。看看“挂满”这个词,想象一下,你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好象看到了树上结出了很多很多的杨梅果,数也数不清。 生:我还看到这些杨梅果长得十分饱满,都沉甸甸地挂在 枝头。 师:同学们想得真好!作者先写了树,再写了果,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能不能颠倒过来?我们再来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生齐读课文) 生:不能。因为作者是按照树木的生长顺序来写的,所以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教学阶段,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时常注意渗透写作技法的传授,将会使学生受益非浅。 课题换成“我爱杨梅”?为什么一定要加上“故乡的” 这个词呢? 生:因为这是作者故乡的杨梅,所以这两个字不能省。 师:说得有点道理。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自己故乡 的杨梅写得这么好、这么美? 生:作者从小在故乡长大,十分熟悉和喜爱杨梅。 生:杨梅就象他故乡的一位老朋友,伴随着他长大,因此他说起故乡会想起杨梅,看到杨梅也会想起故乡。 生: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 师:对呀,作者不但爱故乡的杨梅,更爱自己的故乡。作者在这里写的是杨梅,赞美的是杨梅,就是要通过杨梅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 (师板书) 师:作者借的是什么物?(生齐:杨梅。)抒发的是什么感情?(生齐:热爱故乡的感情。)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一块儿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可见,课文的第1、3自然段不仅不能省,而且在全文 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四.读写结合,迁移运用。 师:同学们,我们美丽的故乡广西素有“水果之乡”的美名,你知道我们广西都盛产哪些水果吗? (生:有沙田柚、香蕉、马蹄等。) 师:老师带来了两个沙田柚,我们就来写写它,好吗? (把一个剥开了的沙田柚和一个完整的沙田柚,通过投影仪展示到屏幕上) 师:请一、二组的同学观察沙田柚的外表、形状,三、四、五组的同学观察沙田柚的内部结构以及它的味道,动笔把你观察到的写下来。 (生仔细进行观察,之后动笔写,师巡堂指导,生写完后,每组派几个代表上讲台汇报,师生评议、修改) 设计说明 生词的教学不应平均用力,本课采用学生自读自评的形式,确定字音教学难点,并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自读,达成目标。 有效地保护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朗读之后的互相评价,既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也训练学生的听读辨析能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地读书,学生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质疑、解疑是学生主动学习最充分的体现。这样的安排,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读而生疑,疑而能问,尝试解答”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质疑解疑,交流协作能力,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 先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本义,再放到句子中进一步感悟,才能真正读懂词句。 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迁移应用。 梅果的全身,让我知道了这些小刺特别多。 此处是教学的难点,我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把杨梅树说成“树娃娃”,这一点拨,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为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利用优美的音乐、深情并茂的朗读,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受到感染,从而产生丰富的想象。 “比较”是语感形成的重要手段。只有比较,才能促进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在比较中,学生体会到杨梅果的特点,体会到了叠词的妙用,体会到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 作者观察得多么仔细啊! 采用引读,目的有二:1.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2.提示作者的观察方法。为指导小练笔做好铺垫。 师:(板书“甜津津”)看看“津”字的结构,你能想到又进行了一次积累、迁移、运用训练。花不了多少时间,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却有很大的作用。 运用“字理识字”法教学生字,形象、生动,有效突破字义的难点。 仍然进行迁移运用训练。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练习的设计有坡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训练。 顺序不能颠倒。 生:而且课文是先写春天的杨梅树,再写夏天的杨梅果,也可以说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不能颠倒。 师:整篇课文都是写作者“爱杨梅”,我们是不是可以把 “迁移、运用”的教学思想,促使我不放过任何一次可以给学生“练”的机会。 只那么“一句”点拨,学生又领悟到写作的一种方法。 通过想象,“挂满”一词的理解形象多了! 树 (2) 我爱故乡的杨梅 (3) 形 (4) 果 色 (5) 味 (6) 此处教学,精心设问!把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最后回归到有感情地朗读,力求使思想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不按课文顺序组织教学,而是另辟蹊径,采用变序法,先教学2、4、5、6自然段,最后抓过渡段,带出第一段,篇末点题,通过讨论、辨析、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水到渠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挤出时间让学生动笔习作,体现精讲多练。 附:学生作文 沙田柚是广西的特产,它和小朋友的脑袋一般大小,一头大一头小,样子有点象葫芦。它穿着一件美丽的黄外套,摸起来麻麻的。它的皮很厚,你不用点劲休想把它剥开。当你好不容易剥开它的表皮,你会发现它下面竟是软软的象棉花一样的东西,再撕开它,一个圆球形的果实就出现在你的面前,它由十几片果肉组成,跟我们平常吃的桔子有点像。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每片果肉就象一把小梳子。你不要以为“小梳子”可以直接吃了,一定要剥下“梳子”外面的那层皮。我记得姑姑讲了一个笑话:有一次,她送了一个沙田柚给北京的好朋友,结果,那位阿姨打电话来说,柚子又苦又涩,一点儿也不好吃!姑姑大吃一惊,一问,才知道,阿姨把柚子当成了“大桔子”,连皮一块吃下去,怎么会好吃呢?沙田柚的肉一丝丝紧挨着,洁白透明,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难怪驰名中外呢! [课后总评] 本课的教学,我注重体现以下语文思想: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品词品句的基础上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并以多种读书方式,如个别读、齐读、引读、配乐朗读等,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致,让学生喜欢读,乐意读。例如,在教学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感悟语言文字;接着让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边听边想象,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景;最后,也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学生通过感悟课文,再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真正达到受感染、受熏陶、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的效果。 2、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教学中,我把本文当成一篇范文,把“写”立为“读”的最终目标,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处处渗透写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了解、感悟和诵读,达到积累的目的,为写作埋下伏笔。在课后练习中,我设置了一个“小练笔”,帮助学生进行迁移,使学生凭借课文这个例子,举一反三,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自己熟悉的事物。真正发挥了课文“范文”的作用,也使阅读和写作得以紧密结合。 3.想象说话、巧破难点。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此,我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设置了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这一教学环节,我先利用优美的音乐、深情并茂的朗读,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受到感染,从而产生丰富的想象。最后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将课文语言内化,学生通过想象理解了拟人的手法,进一步体会到杨梅树、杨梅果的美丽、可爱,这样,难点也就水到渠成地突破了。 4.基础扎实、训练到位。语文课的学习,实际上是语言文字理解、积累、运用的过程。在学习这一课时,我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理解、积累是基础,为此,我运用字理识字、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帮助学生解词。如在教学“染满”一词时,运用了字理识字的方法;在教学“狭长”一词时,学生对该词把握不准,我出示了不同形状的树叶,让学生从中辨析出“狭长的叶子”使学生对这个词有了很形象的认识。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13教学设想: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设计中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根据各小组成员的差异,在小组合作的同时做出精细分工,组长组织自学,成员朗读汇报,各有所长,各尽其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合作态度。 教学目标:1、能结合句子体会文中“贪婪”、“吮吸”、“甘露”等词语,体会拟人句的妙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体会文中词语意思。 2、通过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出示杨梅(或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杨梅)能说说你对杨梅的印象吗? 2、生自由说(杨梅的颜色、形状、味道) 3、师: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有不少同学都喜欢杨梅。有一位作家和我们一样,他不仅喜欢杨梅,而且还特意为杨梅写了一篇文章呢! 出示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 4、生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 (2)、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杨梅的? 三、交流、讨论、合作 1、交流自读收获 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面向全班读 师:文中这么多好句子都是围绕哪几方面写的? 生:杨梅树与杨梅果两方面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文是怎样描写杨梅树的 (1)、小组内学习,解决不懂的词语 (2)、出示问题,讨论解答: a、“贪婪地吮吸”表示:▁▁▁▁▁▁▁▁▁ b、“春天的甘露”指▁▁▁▁▁▁▁▁▁▁ c、杨梅树的叶子会欢笑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什么?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有相同的效果,把杨梅树赋予人的思想动作? (3)、小组汇报 (4)、指导朗读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之情 b、配动作读 3、合作学习“杨梅果” (1)、默读杨梅果部分(4—6自然段),想:作者围绕杨梅果哪几方面进行描写? (形状、颜色、味道) (2)、自主选段,合作学习 a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特点(形状、颜色或味道)讨论: 作者是如何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b小组汇报 师抓关键词:作者在写杨梅的形状时,先写圆,再写大小,最后写刺,写大小时与桂圆作比较,又写刺的生长变化,最后写把杨梅果放进嘴里时对刺的感受。写颜色时先写颜色的变化,再写变化的原因,最后写了果肉和汁水的确颜色。味道方面先写味道的变化,又用小时候吃杨梅的故事证实杨梅甜中带酸。.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 2、齐读课文,体会情感 3、小结: 课文通过对杨梅树及杨梅果的描写,说明了作者喜爱故乡的杨梅,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感情。 五、综合拓展 1、向他人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 2、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板书: 枝 树图片 叶 我爱故乡的杨梅形状 果图片颜色 味道 《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篇14【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这一组课文,都展现了作者的观察能力及细致的描写观察到的事物的能力,现在,我们也来交流观察,学习描写观察。 二、交流平台 1、留心观察(课件出示2) (1)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到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顺风船”的翠鸟。 (2)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稍加留意,却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3)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2、细致观察(课件出示4) (3)翠鸟的美在于它有艳丽的色彩和敏捷的“身手”。 (4)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5)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交流观察方法。 (1)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平时积累的观察方法,小组长做好记录。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6) 一、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板书:留心观察) 内容(写什么)决定形式(怎么写),作文材料是排在第一位的。作文时无话可说、没的可写,这是最让人犯愁的事。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方法有若干条,其中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留心生活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途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生活,无非是一堆细小情况,而最伟大的热情就受这些情况管制。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百花筒,今日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充满七彩阳光的。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感受一番,就会发现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儿的小事,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不是一件太容易做到的事,需要迈好三步:学会跟踪观察、学会定向观察、学会随机观察。 (课件出示7) 二、多角度全方位观察。 (板书:多角度全方位观察) 所谓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就是对指同一事物,或不变立足点,只变换所观察事物的位置和方向,或站在不同的'观察点上,对一个事物进行或正面看看,或侧面看看,或朝上看看,或朝下看看的细致观察。的确,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很难一眼就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出现不同的视觉形象。我们一定熟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所说明的深刻哲理。为了全方位、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就要求同学们学会多角度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课件出示8) 三、多层次地深入观察。 (板书:多层次地深入观察) 所谓多层次观察,就是对同一事物,立足于不同的层面,深入其内部进行观察,甚至借助观察仪器。比如:当你看过了小猫可爱的外表,难道你不想再进一步了解小猫可爱的生活习性吗?的确,只有我们不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或外在特点的认识上,而是立足于从不同的层面,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够立体地把握事物的特点。 三、初试身手。 1、(课件出示9) 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吧! 2、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独立修改。 4、小组推荐优秀作业参与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展示例句。 (课件出示10) 夏天到了,爬墙虎“噌噌噌”地使劲往上爬,长得可茂盛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给墙披上一身绿装。它为什么能趴在墙上呢?原来它的藤茎上生满了无数只小脚,脚上长有六个大头针针头般大小的吸盘,这些吸盘集零为整,支撑着爬墙虎,使它紧紧粘附在墙上。 (课件出示11) 这条路,是一条车辆的河流。每天一辆辆汽车“嘀嘀嘀”,满载着各种货物,从城市奔向乡村;一辆辆拖拉机“突突突”,满载着瓜果和蔬菜,从乡下驶进城市;一辆辆自行车“丁零零”,多少人从这条路上下班。清晨,爷爷和奶奶们在这条路上跑步,打太极拳;晚上,大姐姐,大哥哥们常到这条路上散步、谈心……这条路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幸福。它像一支神奇的长笛,吹奏着欢快的乐曲。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