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
范文 |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篇1[设计理念]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没有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生活情境来引趣,诱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再抓住文本中的范例,让学生在读中仿、仿中创。[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查阅、处理各种资料的能力,为写好习作服务。2、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动物,并综合运用自己的各种才能。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寓教于乐。[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名片导入、引趣1、师:认识老师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名片,相信同学们看过后会对老师有一些了解。(多媒体出示第一张名片)现在你知道了关于老师的哪些信息?师:老师很喜欢北京香山的红叶,因此又设计了第二张名片。(多媒体出示第二张名片)你发现了什么?2、师生共同欣赏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精美名片展。二、创设情境、诱发动机1、过渡:人有名片,动物们有没有它们的名片呢?走,去动物园听听动物们怎么说。(播放flash动画:动物们诉苦,因为经常有游人把它们认错,或乱扔食物给它们。)小朋友们,你能帮助动物们解决它们的苦恼吗?咦!老师有一个创意,咱们来举行了一次动物名片设计大赛,给这些可爱的动物们设计名片,再挑选优秀的作品发到动物网上去。(出示“动物网”的网页)这节课,我们就来为动物设计名片(板书:趣做动物名片),替你最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好不好?三、读题审题、明确目标读读《习作5》,想想它给我们提了哪些要求?可以边读边划出一些重要的字词。(出示具体内容)1、 指名读。2、 讨论。(理解“与众不同”,教师相机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四、佳作引导、合作探究1、有一位小朋友叫薛爱华,她很喜欢海洋中的动物,咱们来看看她为鲸设计的一张与众不同的名片。自由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出示鲸的名片) 2、合作探究: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鲸设计名片的?⑴指名读。⑵四人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相机引导归纳并板书: 图 文 名 字(“我”) 特 点(体形、种类)△ 重点引导写作方法——找一找写出鲸“大”的句子。教师归纳出列数字等写法。你们可能在电视里和水族馆里见过我,我的名字叫海龟。个儿挺大,体长可达2米多,体重有500多千克。我的潜水本领非常出色,可以在水下停留一昼夜或更长的时间。我还有一种“特异功能”,外出旅游不管走多远,从不迷失方向。 我一从蛋壳里钻出来,便爬向大海,寻找安全。当我产卵时,又回到我出生的海滩。3、还想看这样有趣的名片吗?(出示海龟的两张不同名片) 它叫海龟,个儿挺大。它很会潜水,能准确地辨别方向。它从蛋壳里出生后便爬向大海。产卵时,再回到海滩。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如果你是这只大海龟,你更喜欢哪张名片?请说出你的理由。(板书:“它”) 4、看过薛爱华小朋友设计的名片,老师才知道:不仅各种各样的动物们能引人注目,设计精美的动物名片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同学们给大家提个醒,说说今天我们给动物们设计与众不同的名片时该注意些什么呢?四、自主选择、自主设计1、来,同学们,拿出你们课前准备的资料,互相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老师也为你们找来了一些资料,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记住了,可以说“我”也可以说“它”。同位互说。2、现在,我们要来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设计名片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薛爱华同学设计的名片更好。相信你设计的这张名片一定能与众不同,别人读后,对这种动物会有所了解,也能喜欢上它。大家在设计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让更多的小朋友明白。 学生说后动手设计名片。在学生动笔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播放轻音乐) 五、评议修改、展示设计 1、自己修改。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名片认真地读几遍,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 2、互相修改。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的同学听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3、展示设计。请愿意将自己的设计展示给同学们看的学生上讲台利用视频展示台进行展示。 (1)学生自评。让学生欣赏自己的设计进行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设计,分享快乐。六、回归情境、体验成功。1、今天,我们一起帮助动物们设计了与众不同的名片,相信此时的动物们一定会开心极了,你们看,它们在向你们道谢呢!(播放flash动画)2、老师为我们今天的学习编了首顺口溜,咱们边拍手边读一读。趣 做 动 物小 名 片,形 象 生 动抓 特 点,用“我”或者就用“它”,图 文 并 茂引 人 看。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 2.积累好词、好句子,引导学生在进行描写时,适当运用。 3、读懂例文,体会把小动物当成人来写会更加生动的好处。 教学重点: 重点:想象作画,并把想象的内容描写出来。 难点:描写时能有重点地选择小动物,有详有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PPT课件。课本插图,小动物Gif图片为主要素材。 教学思路:本节课基本思路为借助多媒体,特别选取了可动的gif素材图片,使整幅画面动起来,体现这儿的美丽热闹。按照“观察图画,激发想象---积累词语、说具体句子---读懂例文、把动物当成人来写”三步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问:大家为什么喜欢把书上图画涂上颜色?引入本次看图写话主题。板书:这儿真美。 一、出示PPT1(没有颜色),按顺序观察图中景物。 1、学生说图中景物,引导学生注意听,并补充。 2、提问:能按顺序把图中景物说一说吗? 3、师板书引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4、PPT演示先后次序。 设计意图:有顺序观察能力培养,为能有层次的写话作铺垫。 天空、白云—群山—树林—草地、鲜花—小河。 二、出示PPT2。补充想象,丰富画面。 1、引导。PPT1缺少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颜色、动物…… 2、少了它们你会觉得怎么样?(冷清、寂寞……) 设计意图:短语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词语库。如:绿色与嫩绿色,小鱼与活泼可爱的小鱼……体味春天的色彩美与热闹。 三、出示PPT3,学生练习说话。 1、添加Gif图片格式的小动物。 说话要求:选一种动物,把它放到合适的地方,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课件使用:不处于放映状态,在编辑状态下直接拖放图片。 2、欣赏PPT4,动物动起来的画面,感知整幅画面。(热闹非凡)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具体描述热闹非凡。 设计意图:动物的观察与描述是本次写话的重点训练项目,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典型句式予以规范,同时启发学生围绕“热闹”这个中心发挥想象。 4、出示好词好句,与画面中的动物进行填词练习。 五彩斑斓鲜花 清澈见底小鱼 五颜六色蝴蝶 自由自在小河 5、比较句子。 河岸边开满了小花。 河岸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 设计意图:把句子写具体,是中低年级习作起步的基本要求,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想象、积累比较,让孩子体会到写具体的方法。 四、学生自主学习例文。 1、学生自由朗读,想想例文哪里写得好? 2、小组交流。 3、小组推荐学生,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把小动物当作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有趣。 5、模仿例文,同座练说。 五、写话练习。 练习写话,写完后读给家长听一听。 板书设计: 习作3这儿真美 按顺序当成人 美丽热闹 有的……有的……还有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平台,学习默读的方法。 2.识字加油站认识并积累和“目”有关的字,积累识字方法。 3.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会给词语分类积累生活经验。 4.积累有关友善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交流平台,学习默读的方法。 2.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会给词语分类并积累生活经验。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全班交流默读的方法。 2.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识字加油站。 1.回顾以前的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 2.(课件出示字词)你有什么发现? 3.说读词语,说发现。 4.从字形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互相交流一下。 三、词句段运用。 (一)(出示第一组句子) 1.读句子,说说句中的加点字能互换吗?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2.用加点词各写一句话。 (二)(出示第二组词语) 1.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c.小组交流发现。 d.全班汇报。 词语都是生活用品和食品。 2.妈妈要去超市买这些东西,怎样在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a.小组合作交流分类。 b.汇报分类结果。 3.说说在生活中可以如何运用。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句子。 2.读句子,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a.小组交流。 b.汇报。 3.尝试背诵。 五、总结 同桌间互相讨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此次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我采用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学生学得快实际上也应证了我的想法是对的,其次在上完本课后,我让学生互相讨论本课学后收获,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篇3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 让学生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人,查阅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地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3、解主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够形象、逼真。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出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 2、交流讨论。 小结: ⑴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杏的干、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 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⑴齐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提示”。 ⑵讨论本次写作的要点和重点。 ⑶小结:这是一篇状物类的习作训练。 第二课时 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习作题目:自定。 习作重点: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一、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 ⑴你准备介绍家乡的哪一种产品?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⑶在询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 ⑷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在食用或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指点: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慰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六、佳作欣赏。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篇4一、教学目标: 1、读懂《迎"六一"征稿启事》,弄清征文的要点。练习向各种儿童报刊投稿。 2、根据征文启事的要求,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 3、学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二)指导学生读懂《迎"六一"征文启事》。 1、让学生自读《迎"六一"征文启事》。 2、思考:这则征文启事的要点: (1)题目(范围)是什么? (2)征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3)参赛对象是什么人? (4)截稿日期是什么时候? 3、学生阅读后回答。 (三)根据习作指导提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指导审题:教师板书作文题后,启发提问:写谁?小能人可以在几个方面表现突出的,也可以是在某个方面具有特长的? 2、开拓思路,选择材料:从小能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找材料,也可以从他某个方面的突出表现或独有特点去找材料。 3、指导学生围绕重点材料写具体。 (1)你打算表现小能人的什么突出表现或特长? (2)你想通过写什么事来表现他的这个特长或突出表现? (3)师小结:选择事例要典型。 (4)你相怎么写这件事?说一说,要求把反映人物特点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描写出来,突出重点。 (5)学生尝试说,指名说一说,师相机点评。 (6)师:写事要典型,但不要凭空想象,要写真事,讲真话。 (四)学生草稿。 (五)要求学生留心各种报刊刊登的征文启事,踊跃投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征文启事的要求,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 2、学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作修改,可对草稿进行初评,在初评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修改作文,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 写。 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修改作文,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 写。 教学准备:学生习作范文 教学过程: 一、根据提纲要求进行修改作文: (1)列出写作的顺序。 (2)在提纲中反映出重点部分。 (3)一些精彩语言。 二、交流修改作文的感想。 (1)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成员互提修改意见。 (2)小组推荐在大组交流、汇报。 三、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四、同桌相互修改。 五、展示习作精彩段落。 课前思考: 本次习作难在学生不会选材,千篇一律的体育健将或是学习能手,为了避免没有“主见”的作文,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温馨的家庭生活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学生有了对生活素材的丰厚积累后,自由表达,体裁可以自定,内容可以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同时,参加征文投稿、阅读报刊杂志又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习作必定生机盎然。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难在学生不会选材,千篇一律的体育健将或是学习能手,为了避免没有“主见”的作文,课上结合班队课,效仿学校不久前开展的争做“阳光少年”的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展示自己的才能,(当然之前是要老师辅导的)让学生将自己的特长、本领、技艺展示出来,可以是现场的表演,可以是作品的展示,也可以口头的介绍,越详细,越生动,越活泼越好。再让学生评定“阳光少年”不过要以书面的形式,要说清充分的理由。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一定会提高,相信作文的内容也会生动、鲜活起来。 课上让学生把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温馨的家庭生活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学生有了对生活素材的丰厚积累后,自由表达,体裁可以自定,内容可以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同时,参加征文投稿、阅读报刊杂志又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习作必定生机盎然。 教学反思: 学生作文中,写的能人还是比较集中,体育能人、文艺能手,个别学生写了文明礼貌。文章本身的语言比较单调,没能将之能突显出来。回想本次作文指导,未能成功的责任我也应承担部分:我只考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激发,文章选材的指点,没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素材写具体,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范文,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精彩的语段,教学时不仅是理解课文中心的依据,也是习作的范本,只有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学会的如何把人物写生动的方法,有些学生还不会用。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篇5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93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5》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狮,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 1 初读例文,感知写法。 自由读读两则例文片断,并思考:这两篇习作分别写的什么内容?你觉得两篇习作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 2 互相交流 两篇习作片断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生动、有趣; 3 再读例文,学习写法 在齐读例文,并思考:在自述时,可以写那些内容呢? 读后同座、小组交流 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 4 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再读读例文芊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后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用自述的形式,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习作写的具体、生动、有趣。 5 自己确定写作素材 教科书小书包课桌电视机电冰箱等等 6 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7 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完成习作以后,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修改自己的习作 班级中交流 您正在浏览的是第一范文www.第一范文.com 建议您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查找资料!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篇6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326 (223800)江苏省宿豫区实验小学 朱秀玲作前辅导: 世上最可敬的是老师,他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世上最可亲的是老师,他们哺育花朵,滋润幼苗。当一名老师,是很多同学心中最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学当一回小老师,实现自己的理想,体验其中的滋味。 1、内容要真实。有的同学可能已当过小老师,如教邻居小朋友的“拼音”、“数学”、“画画”等,那就回忆一下过程。如果没有当过,那就试着当一回小老师。可以在学校里纠正小同学不正确的写字姿势、眼保健操动作,可以在家里教小伙伴古诗、做小制作,还可以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你的“学生”,教他们游戏、唱歌等。总之,你可以自由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地点”和“教学对象”。只要有了真实的体验,就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2、条理要清楚。这是一篇写事的习作,应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当小老师的经过。可先写在什么情况下当小老师的及当时的心情,然后重点写你是“怎样教”的,把教的过程写清楚。 在写的过程中,参考书上例文,做到仿中有创,并融入自己的真实感情,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写具体,让习作洋溢自己的童真童趣。例文:我当了一回小老师 江苏省宿豫区实验小学四(2)班 朱 杰 星期四的下午,朱老师说:“同学们,我跟一年级老师商量好了,请你们到他们班当回小老师,纠正小同学不正确的写字姿势。”话音刚落,全班沸腾起来,个个欣喜若狂,都想当回老师,过过瘾。 “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我们第一组的几个“小老师”兴高采烈地走进一(2)班教室,小组长陆野清了清嗓子说:“各位同学,这节课我们来教大家正确的写字姿势,现在请同学们抄写第15课生字。”说罢,就听见教室里响起“沙沙”的写字声。我们仔细地观察每位同学的姿势。我发现有的胸口紧挨着课桌,有的拿笔姿势不对,还有的写字时用脚踢前面同学的板凳。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拉长声音说:“同学们,写字的时候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还要做到‘三个一’。你们跟我做一遍。”我做了个示范给他们看。这些小同学还真听话,马上做了标准的姿势给我们欣赏。我们高兴地点点头。于是,他们又接着写。这次明显好多了。可好景不长,有的同学又“旧病复发”了。我走到一个小同学跟前说:“你歪着头,趴在桌上写字,这怎么行呢?长此以往,你就成了小‘老头’喽,还会成为‘四只眼’呢!”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那位小同学马上把腰挺直了。二十分钟的写字课结束了,我在回来的路上想:“一年级的同学真淘气,当他们的老师真难啊!不过,我感觉当老师的滋味真爽!”点评:小作者能紧紧围绕习作要求,介绍当小老师的经过。开头先写当小老师的原因及心情,而后按“先观察——全体纠正——学生再写——个别指导”的顺序,具体叙述“怎样教”的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尾抓住了“我”的心理活动来写,流露出做老师“真难”的真切感受和童趣。(荐评教师:朱秀玲)(小灵通:0527—8135236 e-mail:)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 此文转载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篇7作者:佚名 转贴自:清清茉莉香 点击数:124 【教学要求】 1、读懂文中所给资料,并能作适当的补充。 2、初步学会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3、学会口头向别人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相关风俗。 4、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难点: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2、准备相关实物资料或图片资料。 3、写有关文中资料的幻灯片。 4、把相关资料做成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们,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包括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它们形式多样,凝聚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真挚情感。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呀? 二、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以及相关内容,能把你所了解的节日以及这个节日的来历呀,形式呀,有些什么特色呀,说给大家听听吗? (师板书:名称、来历、内容、特色) 三、说说端午节 1、阅读有关端午节的资料(用投影打出来)。 小朋友,这里是一个同学找来的关于端午节的资料,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了解了解资料上所介绍的内容,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师生共同探讨,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3、指名读自己比较感兴趣或有能力补充的资料。 ①请把你比较感兴趣的资料多读两遍,想想有没有补充。 ②指名读。 4、把资料归类。 ①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磨方”游戏,每个小组里都有八张卡片,请小朋友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师指板书)可以参照这个板书。 ②学生汇报排好的资料,指名读读。 5、选择资料,说说“端午节”。 ①先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 ②指名说。 四、练写——说说端午节 1、学生写草稿。 请小朋友把刚才介绍的话写下来,留给更多的朋友看,好吗? 2、点评。 ①朗读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互相纠正,互相表扬、肯定。 ②推荐好习作或自我推荐读给大家听。 ③交流、评议。 3、学生修改、誊写。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篇8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平台,交流读书和积累的方法。培养积累能力。 2.通过词句段的运用,学习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3.会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 4.掌握书写提示中字形的特点,并书写漂亮。 5.积累古诗,体会中国诗词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词句段的运用,学习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2.会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的读书、积累的方法。 2.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第一组句子) 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得”字前面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用的是形容动作的程度。 c.仿照写一写。 2.(出示第二组句子) 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a.小组交流发现。 b.全班汇报。 前半句句尾的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就是用接龙的形式写句子。 c.自己尝试说一说。 d.小组合作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美观就要找出汉字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出示汉字) 1.观察汉字,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都有撇捺。 2.你觉得怎样写才能把这些字写美观? 撇捺要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3.先在书上描红,再写一写,注意撇捺的特点。 4.学生字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评价。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采莲曲》学生边欣赏图片教师边诵读。 2.说一说,古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a.小组交流。 b.汇报 3.生诵读古诗。 4.尝试背诵。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因为提前让学生做了预习,这节课的教学进展比较顺序。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说得非常精彩,背诵古诗环节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学生积极性很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篇9教学要求: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 能真实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三幅图” 1.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2.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学生小组交流。) (二)好,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1.同学们说的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每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指几名学生说。)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交流。) (三)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二、总结下课。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将重点都定在了发现一词上,大家都很积极,好像争着比谁的发现最多最奇,但把“观察中”忽视了,而怎么观察到的,自已观察时所做了什么,这个过程学生却大多数都是只字不提。引导学生将自已是如何观察到的,及观察时自已是否认真等过程说了出来,这就为观察的内容提供了真实性的证词。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篇10教学要求: 1.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 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儿的大和多。 2.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 出示刺猬图,出示课题,齐读。 3.它是谁呀?出示“--刺猬”,再读。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大家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出示预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3.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明确2~9节讲了第一件事,10~15节讲了第二件事。 三、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别轻声朗读2~9、10~15节,讨论: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事? 2.集体讨论交流。 归纳板书: 一天晚上,刺猬偷枣儿。 第二天晚上,刺猬用刺击退了大黑狗。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刺猬是怎样偷枣儿的呢?默读2~9节,圈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 爬停住脚摇晃掉归滚驮跑 2.刺猬偷枣儿的本事怎样?从哪些动作能看出? 引导学生体会“摇晃”、“归拢”体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3.刺猬不但偷枣儿的本事高明,而且护身的本事也很大。我们再来看看它是怎样用刺击退大黑狗的。默读10~15节,用“○”圈出刺猬的动作,用“---”划出大黑狗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 刺猬:出来散步缩成一团 大黑狗:扑掉过头去哀叫着溜走 4.连续两天晚上,小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如何偷枣儿,如何用刺击退大黑狗,他觉得刺猬怎么样? 出示“我”赞叹刺猬的两句句子,指导朗读。 5.是啊,刺猬聪明、机灵,本事真大,小作者可喜欢它啦,所以把它称为--(生接)带刺的朋友。 五、学习文中的事例介绍刺猬独到的本领。 1.那么学了课文,你喜欢刺猬吗?能不能来夸夸它? 出示两个说话练习,学生任选一个准备。 指名交流。 2.请两个学生分别介绍两个事例,与老师合作介绍带刺的朋友--刺猬。出示说话练习。 师:我有一个带刺的朋友,它就是刺猬。 生1:刺猬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生2:刺猬不但……,而且……。…… 师:我真喜欢这个带刺的朋友。 3.连起来介绍刺猬和分别介绍刺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句话起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介绍完一个事例,要介绍第二个事例时可用过渡句连接。 4.谁能连起来介绍一下刺猬?指名介绍。 六、写作小实践。 板书设计: 带刺的朋友 (第一段)写秋天的枣树 (第二到十段)写刺猬偷枣 (第十一段到十二段)写我对刺猬偷枣的感受。 教学反思: 整堂课比较顺利,但前半节上得比较从容,后半节上得比较仓促。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花了大量的时间读课文,却没有具体讨论归纳,以致于交流时,学生讲了大段意思,却没有归纳出重点。可见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待于培养提高。 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篇11《习作5》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 1、读懂《迎"六一"征稿启事》,弄清征文的要点。练习向各种儿童报刊投稿。 2、根据征文启事的要求,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 3、学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 (一)揭题。 (二)指导学生读懂《迎"六一"征文启事》。 1、让学生自读《迎"六一"征文启事》。 2、思考:这则征文启事的要点: (1)题目(范围)是什么? (2)征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3)参赛对象是什么人? (4)截稿日期是什么时候? 3、学生阅读后回答。 (三)根据习作指导提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指导审题:教师板书作文题后,启发提问:写谁?小能人可以在几个方面表现突出的,也可以是在某个方面具有特长的? 2、开拓思路,选择材料:从小能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找材料,也可以从他某个方面的突出表现或独有特点去找材料。 3、指导学生围绕重点材料写具体。 (1)你打算表现小能人的什么突出表现或特长? (2)你想通过写什么事来表现他的这个特长或突出表现? (3)师小结:选择事例要典型。 (4)你相怎么写这件事?说一说,要求把反映人物特点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描写出来,突出重点。 (5)学生尝试说,指名说一说,师相机点评。 (6)师:写事要典型,但不要凭空想象,要写真事,讲真话。 (四)学生草稿。 (五)要求学生留心各种报刊刊登的征文启事,踊跃投稿。 趣做动物名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 篇12教学要求: 1.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用词要准确,语言要通顺,表达要具体。 3.听取别人建议,尝试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一个想法写清楚。 2.尝试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事例引导。 请同学们读一读生活中的小事例。 (课件出示事例一) 1.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一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汇报。 (课件出示事例二) 3.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二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4.汇报。 5.你觉得这两个事例写得怎么样?评价一下。 三、畅谈想法。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 1.小组内交流。 2.小组选派说得好的代表发言。 3.全班进行评价交流。 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 四、写出想法。 从自己的发现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注意用词要准确,语言要有条理。 3.写后读一读,自己尝试修改一下。 五、作文交流。 请完成的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集体评议。 教学反思: 此次习作教学我教得比较成功,教学时间我把控得较好,对于本次习作的重点我花了很多时间给学生讲,大部分学生都听懂了。不懂的学生我课后进行了辅导。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