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
范文 |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精选17篇)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1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 白求恩说的话(第三自然段中)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新词。读熟课文。提炼出主要问题。 教学过程: 一、解题并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手术台就是阵地》。同学们看了课题后想说点什么?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生字表里的生字。 2、老师出示生字,学生读。 3、记字形。说说哪些字最难记,你有什么好方法。 4、在记字形的同时,说一说字词义 5、读词。 三、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 2、听老师的范读,查自己是否有错。 3、再自读课文,尽量做到流利。 4、同桌互读互查。 四、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默读,自己画。 2、小组讨论,帮助解疑。 3、全班讨论,筛选重点问题。 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说明了什么? 明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什么叫阵地?手术台是什么样的地方?再理解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就要理解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是怎样做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回顾重点问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不少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要在这节课来解决。问题是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说明了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二、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 1、什么叫阵地?(阵地就是军队为了战斗而占据的地方,通常设有工事)(手术台就是外科医生做手术用的台子。)了解了词语后再理解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①默读课文的有关段落,画出描写白求恩在小庙里做手术时,都发生了什么情况? ②读出自己所找的段落,谈一谈自己对这些句子体会。 第二自然段: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说明:敌人的火力已经接近小庙,白求恩做手术的地方已经很不安全。 第三自然段: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说明:形式更加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被炸毁。 第四自然段: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挂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说明:情况更加危险了情况越来越危急险些烧到白求恩大夫。 ③体会后有语气地朗读。 2、再看看白求恩在这种情况下是怎样做的? ①默读课文有关段落,画出描写白求恩是怎样做的。 ②读一读自己画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二自然段: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眼睛布满了血丝。说明白求恩处处为伤员着想,具有忘我的精神。白求恩十分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敏捷地取出一块弹片……白求恩做手术的地方很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说明白求恩既没有把形势的危险放在心上,也没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敏捷”一词既表现了白求恩的医术高明,也说明他十分镇定。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表明白求恩对伤员的关心和自己坚守岗位的决心。白求恩说的三句话。第一点是感谢师长的关心。第二点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是比喻的说法,说明白求恩把抢救伤员看作是打仗,把手术台看作是打仗的阵地。战士们战没有打完,据不能离开阵地。疏疏石头医生的阵地,医生怎么能不顾自己的伤员而自己离开呢?第三点是说师部应该把我当作一名八路军战士,我和战士们一样,决不能离开阵地,我不是客人,不必优待我,照顾我。这四句话体现了白求恩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对工作极端热忱。 第四自然段: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进一步加快了手术的速度,再次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无私忘我的高尚品质。 ③体会后,有语气地朗读。 三、给课文分段。 1、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找出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 3、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第二段:2-4自然段。第三段:5自然段。) 4、小结重点训练项目: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完成课后练习 一、选词填空。 1、出示词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这三个词都含有接连不断的意思。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不是同时发生,也不是一下子就结束,它使用时可重叠。 “连续”表示一个接一个,不间断的。 “继续”必须在前面已交代进行什么事以后才能够用,表示事情连下去。 2、选词填空。 二、造句。 1、敏捷 ①理解词义。(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②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思维灵敏、动作灵敏、嗅觉灵敏等。 ③范句:小狗的嗅觉真灵敏,只要闻一闻坏人的东西的味道,就能跟踪并找到他。 ④自己造句。 2、争分夺秒 ①理解词义: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 ②范围:比赛、做作业、手术、救火、试验、抢险等。 ③范句:大堤上,解放军叔叔争分夺秒地运送着沙袋,使洪水不再漫过大堤,保住人民的生命财产。 ④造句。 三、默读课文照样子填空。 1、学生读例句。 2、自己填写。 作业:语文课堂训练。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2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2、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质疑问难。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心里想什么? 2、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自悟,感知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用“﹏”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是谁说的? (4)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在不懂的地方标上“?”,准备交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可以同座一起读,可以离开座位找朋友读。) 三、由表及里,读透课文。 1、检查交流。 2、教师简介白求恩。(投影) 3、什么情况下白求恩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是怎样坚守阵地的? 4、“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是在第几自然段,在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讲了几次话?画出来,多读几遍。 5、引读。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白求恩说——。 6、(出示小黑板)白求恩讲的两段话。齐读。 讨论并交流:白求恩两次答话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哪句话最使人感动?为什么? 7、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而且课题也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8、也就是说,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病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 9、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争论:白求恩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请大家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 10、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11、分角色朗读 四、展开想像,读活课文。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时? 2、想象一下,还有三小时白求恩在干什么? 3、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五、存疑探索,延续兴趣。 1、总结全文。(略) 2、存疑探索,指导阅读。 师: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对同志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一次为伤员做手术时不幸中毒,以身殉职,毛主席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号召全国人民向白求恩学习。你们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迹吗?老师这里有几本介绍白求恩事迹的故事书(出示书籍),谁愿意看,下课可以到老师这里借阅。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3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19xx年10月的一天,白求恩率领的医疗小分队冒着漫天飞雪,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傍晚、他们来到雁北(山西北部)灵丘县河浙村九旅后方卫生部。进了屋,白求恩一边脱雨衣,一边对古部长说:“走,我们到病房看一看。” “休息一下再去吧!”古部长回答道。 白求恩十分严肃地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伤员在等着我们呢。” 医护人员见他很坚决,只好和他一起走进了病房。白求恩不顾白天行军的劳累,一口气检查了三十多个伤员,其中有五名需要立即动手术。白求恩饭也顾不上吃,就开始做手术。 战地手术室,条件很简陋,当中挂着一盏汽灯,室内正中放着一张石头制成的手术台。一个叫萧天平的战士已躺在手术台上,他脸色惨白,左大腿满是脓血的绷带,伤口里散发着一股腥臭味,绷带处还露出一根长骨头。白求恩知道,这是由于没有及时上夹板造成的。他把手里的止血钳扔在桌上,满脸怒色地说:“为什么不上夹板?因为伤口恶化,左腿要锯掉呀!” 古部长小声地说:“这实在是因为条件太差了,夹板不够用……” 直到深夜12点,白求恩做完最后一例手术后才草草地吃了饭。 还有一个叫许庆成的战士,他在战斗中右手受伤,流血不止,处于昏迷状态。他躺在担架上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叫着:“白……大夫……”他失去了知觉。大家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医生走到他跟前,掀开被子一看,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担架上流了一大摊血,右胳臂断了,只有筋肉还连结着,上面全是泥土。凭着他的经验,这伤员已危在旦夕。 就在这时,白求恩从几十里之外匆匆赶来了,嘴里说着:“孩子,我来了!”说完迅速检查伤情,立即进行手术。这时,伤员体温很高,生命已经很危险了,马上输血,伤员的生命还能救活!在场的医护人员纷纷要求献血,白求恩坚定地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快点准备吧!”大家坚决不同意。“别耽误时间了,救伤员要紧。’油求恩微笑着说。 鲜血,白求恩大夫的300CC鲜血,缓缓地流进中国战士的血管里。 伤员得救了,白求恩高兴地说:“能救活一个战士,就等于消灭许多敌人。”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4知道我上课的内容是《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我有点不知所措。原因有几点,一是我带的这个班已经是五年级,有两年没有接触三年级的内容了。一下子要给三年级的小朋友去上课,在语言上就是一次挑战。二是这篇课文的下调,被编写到三年级教材里,作选读课文用。我几天几夜没有揣摸出编者的编写意图。虽然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但肯定不能像教五年级的学生一样来教三年级,所以在理解教材上有很大的难度。三是课改虽然进行了五个年头,但岳阳地区的四五六年级大都一直在使用原来的教材,虽然有所改动,但与正在使用的人教版的实验教材相比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理念上我有差距。 尽管有这些难度,我还是尽量利用《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利用这次机会,作了大胆的尝试,还表达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表达我对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理念。我设计《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有以下几点特色: 一、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比较新颖 这篇课文到底要让学生学习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这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虽然可以做到个性的体现,但也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能乱来。我是这样确实这课的教学目标的: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已掌握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理解词语的习惯。 4、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初步感受作品中白求恩大夫的形象。 其中前面三点和大家都差不多,但第四点大家不一定会有,而我却把“初步感受作品人物的形象”这点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这是我在设计理念上的最大特色。我觉得小学语文的教材里,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很多声情并茂、荡气回肠的经典之作,在很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里,都有一个突出的鲜明的人物形象。语文老师在上这些课的时候,应该教会学生欣赏体会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从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入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震撼,受到感染与熏陶。并且这样的教学是非常有效,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篇篇典型而实用的范例,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堂的结构简单明快。 不管上课效果怎么样,我在备课时是非常简单而明快的。打仗这么激烈的事,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的拖泥带水。像白求恩大夫那样,争分夺秒,清清楚楚。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两个重点:一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的基本内容。二是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整节课堂由“阵地”引起,由“阵地”而结束,所以结构简单清楚明快。这样的设计对大家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我自己来说却是一次大的飞跃。 三、对教材的处理比较大胆。 这点可以体现在板书上。课后,我自己看了看板书,说实话,心里还真有点害怕。除了题目是课文内容外,其它没有一点是课文内容,全是教学方法,阅读方法的体现。我不知道这样的板书是对还是错,要得还要不得,只好让专家去点评。但我自己还是很得意的,因为我还没有看到过这么大胆的人。 还有一点,我觉得自己完全跳出了教材,站在一个高度俯视教材。例用这篇课文来传授我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学生怎么去阅读课文,怎样的阅读才是入心的,怎样的阅读才是简单的,而不是拘泥于课文的内容与情节上。教材对我来说就像数学课里的一道应用题,仅此而已,我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增加、扩展、忽略、删减等。给自己戴点高帽子吧:做课程资源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四、有几处细节设计比较新颖 不知上课的时候会怎么样,但在设计这几处教学环节时,自己很是得意与高兴。一是课堂的引入。紧紧抓住“阵地”一词,从理解,到运用,再设疑,呵呵,无疑让学生“挨了当头一棒”,有点发晕,心里知道,朦朦胧胧的,又说不清楚。好吧,说不清楚,那就接着往下看吧。中途还不让你说呢,要等到课堂快结束的时候再说。我还准备了一张精致的书签,送给那位幸运的学生,这四十分钟可真的不容易呀,心里面总想着这个问题,还不让说,要等到最后才能说。不奖励点东西能安抚那幼小的心灵吗。 二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要求具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但有点难,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说出课文内容呢。我在于永正大师那里受到启发。将错就错,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说说这段话里有哪些不对的地方,请你改一改。既概括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教会学生在阅读课文里要细心的道理。一举两得,岂不乐哉。 当然,教学设计与上课是两码事,设计得好,再新颖,也不能保证你的课上得好。以上内容权当自吹自擂孤芳自赏之语,作不了数的,敬请各位专家多多指导批评。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5教学目的 1.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学会生字新词。读懂每句话,能结合课文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简介白求恩 1.谈话:“手术台”、“阵地”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把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当作阵地?是谁说的这句话?从文中找出含有“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句子读出来。 2.简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4月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 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词,画出自然段序号。 2.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注意正音。 3.出声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讨论,同学们对文章会有个整体的认识。 三、理清顺序 找出重点 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学生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的内容?(2、3、4节) 2.出声自读第1自然段。思考: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齐会战斗打响了,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战斗的形势。) 3.出声自读第5自然段。思考:告诉我们什么内容?(齐会战斗胜利了,白求恩在手术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4.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2、 3、 4)为什么?(因为第1自然段是“战斗打响”、第5自然段是“战斗结束”。而2、3、4自然段内容是具体地介绍了白求恩在环境气氛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始终以手术台为阵地,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情况。)按“战斗打响”、“激烈进行”、“战斗结束”的顺叙叙述的。这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第二课时 导言:白求恩是医生,手术台是他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为什么他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认真读书。 一、抓关键词句,悟出中心 1.上节课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整体了解了课文内容。请思考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白求恩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战斗中抢救伤员的?(1939年春·齐会战役) (2)白求恩抢救伤员的具体事例的描写在哪几个自然段?书中的插图与哪几个自然段内容对应?(2、3、4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与插图内容相对应。) 2.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当时小庙周围的环境怎样?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画出白求恩的神态、动作词语,并分析。个人批划,小组讨论。 3.集体讨论。环境:“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分析词语:“仍然”是指白求恩面对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弹片纷飞,硝烟滚滚的恶劣环境丝毫没有放在眼里,还和没有炮弹落下一样在工作。“镇定”是说白求恩大夫既没有把形势的危险放在心上,也没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表现得十分沉着、冷静。“敏捷”一词表现了白求恩医术高明,也说明他做手术时十分镇静。 小结:通过抓住环境和气氛的描写,抓住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的动作、神态等词语,表现了白求恩临危不惧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优秀品质。 4.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白求恩的优秀品质。 5.出声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在这种情况下,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个人批画后,小组讨论。 6.集体订正。环境:敌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不顾部长的恳求,坚决不离开手术台,就像一名八路军战士坚决不离开自己的阵地一样,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继续”一词说明白求恩不听部长的恳求,坚决不肯撤走,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的诺言,接着为伤员做手术。 7.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在这种情况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个人批画后,分析重点词语。 8.集体讨论: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这严峻的环境形势下,他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自己。这里的“仍然”一词意思是说明白求恩做手术从未间断。“争分夺秒”一词是说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进一步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 二、抓住语言,体会中心 投影:书后思考·练习第2题。仔细阅读下面的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几句话主要说的是什么。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2.集体讨论。(共四句话。第1句说感谢师长的关心;第2句肯定地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第3句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第4句说“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照顾“我”。这几句话再一次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分析,人物的优秀品质就不难体会出来了。 3.齐读这段话,体会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质。 4.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 5.指名感情朗读全文,体会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朗读全文。 2.指名抽读生字卡片。 二、归纳生字记忆方法 1.先自学。 2.集体归纳。 ①换偏旁的字:捧——棒 脸——险 妙——秒 扔——仍 ②加偏旁的字:击——陆 卖——续 木——休 束——速 ③比较记字形:断(不断) 继 (继续) 三、巩固练习 1.读生字并组词。 2.形近字组词。 捧( )断( )扔( )脸( ) 棒( )继( )仍( )险( ) 四、听写字词 五、指导造句 1.从书中找带有“不断”、“迅速”两个词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两个词的用法。 2.理解词意,并指出两个词的运用范围。 不断:连续不间断。 例:为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妈妈不断地为我买来有关小学生作文的书籍。 “不断做好事”、“不断练习某种技能”、“不断提高水平”,“不断克服自身的不足”…… 迅速:速度高,非常快。 例:老师要求同学们书写作业 时,既要正确,又要有速度。 3.学生在小组内造句。 4.集体订正。 六、作业 (1)写生字。 (2)造句。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6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理解句子意思,并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通过朗读比较,了解反问句加强语气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用时:5分钟) 1.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提出问题:“手术台”指什么?“阵地”指什么?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1.文中的“手术台”指什么?“阵地”指什么?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15分钟)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2.引导学生讲述课文内容。 3.教师简介“齐会战斗”“白求恩”。1.学生自读课文。 2.根据老师的提示讲述课文内容。 3.学生了解“齐会战斗”“白求恩”。2.抄写下面的词语。 气焰嚣张激烈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 镇定争分夺秒 三、深入学习,体会人物品质(用时:17分钟)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2~4节,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①小庙周围的情况。 ②找出文中描写白求恩的句子,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③体会白求恩坚守阵地无私忘我的崇高品质。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 2.用划出描写小庙周围情况的句子。 3.学生汇报交流,并读画出的句子。 4.学生用画出描写白求恩的句子,汇报、交流自己的感受。 5.体会反问句的用法。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抄写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复述课文(用时:3分钟) 1.教师引读结尾。 2.指名复述课文。 3.请大家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1.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2.复述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听后补充。 3.回家后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5.请用“陆续”“继续”“连续”各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一开始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学生通过质疑,对课文产生了悬念,激发了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小庙周围环境的情况以及白求恩的语言、动作描写,通过读、议、读的方式逐步使学生理解了白求恩是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的,理解白求恩对工作的负责以及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7教学目的 1.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学会生字新词。读懂每句话,能结合课文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时间 来源:考试大 3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白求恩 1.谈话:“手术台”、“阵地”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把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当作阵地?是谁说的这句话?从文中找出含有“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句子读出来。 2. 简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 3、4月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 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词,画出自然段序号。 2.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注意正音。 3.出声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讨论,同学们对文章会有个整体的认识。 三、理清顺序 找出重点 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学生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的内容?(2、3、4节) 2.出声自读第1自然段。思考: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齐会战斗打响了,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战斗的形势。) 3.出声自读第5自然段。思考:告诉我们什么内容?(齐会战斗胜利了,白求恩在手术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4. 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2、 3、 4)为什么?(因为第1自然段是“战斗打响”、第5自然段是“战斗结束”。而2、3、4自然段内容是具体地介绍了白求恩在环境气氛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始终以手术台为阵地,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情况。)按“战斗打响”、“激烈进行”、“战斗结束”的顺叙叙述的。这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第二课时 来源:考试大 导言:白求恩是医生,手术台是他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为什么他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认真读书。 一、抓关键词句,悟出中心 1.上节课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整体了解了课文内容。请思考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白求恩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战斗中抢救伤员的?(1939年春·齐会战役) (2)白求恩抢救伤员的具体事例的描写在哪几个自然段?书中的插图与哪几个自然段内容对应?(2、3、4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与插图内容相对应。) 2.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当时小庙周围的环境怎样?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画出白求恩的神态、动作词语,并分析。个人批划,小组讨论。 3. 集体讨论。环境:“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分析词语:“仍然”是指白求恩面对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弹片纷飞,硝烟滚滚的恶劣环境丝毫没有放在眼里,还和没有炮弹落下一样在工作。“镇定”是说白求恩大夫既没有把形势的危险放在心上,也没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表现得十分沉着、冷静。“敏捷”一词表现了白求恩医术高明,也说明他做手术时十分镇静。 小结:通过抓住环境和气氛的描写,抓住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的动作、神态等词语,表现了白求恩临危不惧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优秀品质。 4.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白求恩的优秀品质。 5.出声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在这种情况下,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个人批画后,小组讨论。 6.集体订正。环境:敌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不顾部长的恳求,坚决不离开手术台,就像一名八路军战士坚决不离开自己的阵地一样,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继续”一词说明白求恩不听部长的恳求,坚决不肯撤走,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的诺言,接着为伤员做手术。 来源:考试大 7.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在这种情况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个人批画后,分析重点词语。 8. 集体讨论: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这严峻的环境形势下,他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自己。这里的“仍然”一词意思是说明白求恩做手术从未间断。“争分夺秒”一词是说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进一步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 二、抓住语言,体会中心 投影:书后思考·练习第2题。仔细阅读下面的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几句话主要说的是什么。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2. 集体讨论。(共四句话。第1句说感谢师长的关心;第2句肯定地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第3句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第4 句说“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照顾“我”。这几句话再一次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分析,人物的优秀品质就不难体会出来了。 3.齐读这段话,体会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质。 4. 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 来源:考试大 5.指名感情朗读全文,体会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朗读全文。 2.指名抽读生字卡片。 二、归纳生字记忆方法 1.先自学。 2.集体归纳。 ①换偏旁的字:捧——棒 脸——险 妙——秒 扔——仍 ②加偏旁的字:击——陆 卖——续 木——休 束——速 ③比较记字形:断(不断) 继 (继续) 三、巩固练习 1.读生字并组词。 2.形近字组词。 捧( )断( )扔( )脸( ) 棒( )继( )仍( )险( ) 四、听写字词 五、指导造句 1.从书中找带有“不断”、“迅速”两个词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两个词的用法。 2.理解词意,并指出两个词的运用范围。 不断:连续不间断。 来源:考试大 例:为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妈妈不断地为我买来有关小学生作文的书籍。 “不断做好事”、“不断练习某种技能”、“不断提高水平”,“不断克服自身的不足”…… 迅速:速度高,非常快。 例:老师要求同学们书写作业时,既要正确,又要有速度。 3.学生在小组内造句。 4.集体订正。 六、作业 (1)写生字。 (2)造句。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8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词语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1课《手术台就是阵地》,看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惑,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 1.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特别要关心一下差生的朗读情况。 3.我们一起先来把这些生字读准确,就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正确。 (三)朗读生字。 1.把生词读准确了,那课文是不是就能读正确,读流利呢? 2.这次朗读,同学们进步多了,但还有几个句子,需要再练习一下。 3.现在我们已经把词语读准字音了,难读的句子也能读流利了现在同学们能不 4.能把课文读的更正确,流利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大家试试看,好不好?自由读。 5.下面让我们全班同学开火车每人读一句,老师要看看哪位同学读的,一人一句接读。 6.齐读全文。思考:课文到底讲了意见什么事。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会这样说的。 7.出示图,学生回答。 (四)理解词语。 1.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哪个词语。 2.出示难懂词语,再联系上下文读读看,是不是懂了。 (五)练习写字。 1.看着生字表,看着读,认清字型。 2.哪几个字难写,要注意什么。 3.分类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解当时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环境以及他是怎样工作的。 2.从词句中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当时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环境以及他是怎样工作的。 教学难点:体会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的工作情况。 教学过程: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谁来读一读课题。 2.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你从中悟到了些什么? 3.既然是坚守。我们来算算看白求恩坚持了多长时间。 齐会战斗进行了多久(三天三夜)。请你算算看白求恩休息了几个小时。(三小时) 三天三夜中白求恩仅仅休息了三个小时,为的是什么?(坚守阵地,抢救伤员) 二、学习环境描写的句子。 1.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文,找找看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环境是怎样的?用笔划出来。 2.手术台设在齐全战地的战场,环境十分恶劣,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说一句出示一句。 三、当炮弹落在空地上,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火苗向手术扑过来时,白求恩是怎样坚守阵地的,请你们再读课文,用笔把它们划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四、通篇朗读,有感情地读。 五、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白求恩的一个小故事。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迹。老师介绍你们一本书《白求恩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到图书馆借来阅读一下。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9《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文章的课题是一个比喻句,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中心。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可以运用之前所学的方法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课文中事件发生的时代离学生生活的时代有些距离,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仔细讲解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联系课文中事情发生的背景,理清课文脉络,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从而感悟白求恩的伟大。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中事情发生的背景。 1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出示课题,朗读课题。 2.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弄清题意。(“手术台”指什么?“阵地”指什么?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又是怎样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 二、带着问题,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朗读课文,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扫除字词障碍,并分别理解词义。(强调“斗、大”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并分别组词。) 2.学生自由介绍自己了解的事情发生的背景,教师相机补充。 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了解课文大意。 __________年春,__________战斗打响了。在____________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__________。他已经__________没休息了,眼球上__________。战斗越来越激烈。师卫生部长让白求恩__________,但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________。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白求恩继续给伤员做手术。就这样,白求恩________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连续工作了______个小时。 4.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作上记号,交流时质疑。 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交流自学情况。 2.读了课文,你觉得白求恩是个怎样的人?从课文哪些地方具体反映出来的? 3.重点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同时讨论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 (1)仔细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白求恩语言、动作的句子,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品质的关键词进行归纳概括。 ①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这是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抓住“镇定”“敏捷”来理解句子的含义,白求恩镇定,动作敏捷地为伤员做手术,说明白求恩根本不把敌人的炮弹放在眼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同时也说明白求恩对工作高度负责,医术高明。) ②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这是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抓住“沉思”“不能离开”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说明白求恩一心为伤员着想,对伤员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③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这是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有三层意思:感谢师长的关心;“我”不能离开手术台;“我”是战士,不是客人。说明白求恩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坚守阵地,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换一种说法来表达,比较两个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用反问语气。 ④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这是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抓住“继续”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说明白求恩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绝不离开。) ⑤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这是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抓住“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来理解句子的含义,白求恩连续不断地为伤员做手术,坚持不离开手术台,表明他对工作极端负责。) (2)读有关语句,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 (3)课文除了直接描写人物的言行外,还几次对战斗环境进行了细致描写,再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用“——”画出环境描写的语句。 (抓住“硝烟滚滚”“弹片纷飞”“淹没”“不断……不断……”“一连几发”“向手术台扑过来”等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比较体会三次对环境的描写是怎样一层进一层地把当时环境的恶劣写具体的。) (4)学生交流题目的意思。(突出表现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 (5)教师总结:阵地是战士战斗的地方。白求恩大夫不光把自己看作一名医生,也把自己看成是在抗日战争中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战士。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他认为什么都比不上给战士做手术更重要。因此,对他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四、兴趣延伸,拓展阅读 1.学习了课文,我们对这位白求恩大夫有了一些了解。如果你还想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呀? (1)学生交流方法。(查找人物的生平资料,读读他写的文章或别人写他的文章等。) (2)课外阅读《白求恩逝世前的两封信》。 手术台就是阵地 小庙——手术台——阵地 弹落庙前——镇定?敏捷 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连续工作六十九个小时 在教学本文时,我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上课开始,我抓住时机问学生,本节课,你们最想问什么问题,同学们一听自己有了发言权,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我选择了几个重要的问题,例如,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我以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与对话。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通过环境、语言、动作的描写去感悟课题,体会人物的品质。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10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师(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心里想什么? 生:我心里想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 生:我心里想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生:我心里想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 师: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二、启迪思维,升华兴趣 (一)质疑问难 1、范读课文,思考:这课书主要讲一个什么故事? 2、简介白求恩。 3、提出不懂问题。 师:你们在预习中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生:白求恩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他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 生:白求恩为什么要到中国来当医生? 师:这些问题都提得很好,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一起讨论解决。 (二)启发思考 (一、二自然段教学过程略) 1、默读第三自然段(重点段),思考:当时的战斗情况怎样? 2、在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讲了几次话?画出来,读一读。 3、引读。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白求恩说——。 4、(出示小黑板)白求恩讲的两段话。齐读。思考:这两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生:这两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讲白求恩不肯撤离阵地。 生: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阵地,他不能离开阵地,他要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 师:“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 生:“手术台”是医生给病人做手术的工作台,“阵地”是打仗的地方,不是一回事。 师: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而且课题也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生:这是比喻句,把手术台比做阵地。 生:这里的阵地就是岗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工人叔叔的岗位在工厂,农民伯伯的岗位在田野,老师的岗位在课堂,医生的岗位在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生:阵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丢失的。解放军叔叔打仗时“人在阵地在”。白求恩决心不离开手术台,冒着生命危险给伤员做手术,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师也就是说,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病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 生:(齐)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引导争论 师:白求恩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 生:(刚才提问的那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众笑) 师:大家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 生:白求恩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是加拿大人,来帮助我们的抗日战争,所以是客人。 生:他不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不是我们请来的,是自愿来的,所以不算客人。 生:不是请来的也应该算是客人。昨天晚上我们家吃晚饭时,小王叔叔来了,爸爸说:“客人来了,倒茶!”我们没有请小王叔叔,爸爸照样称他为客人。” 生:(指着课本振振有词地)白求恩自己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难道白求恩撒谎? 生:那是白求恩谦虚,他本来就是客人。 (学生争论不休,一学生站起发表新的意见。) 生:他又是客人,又不是客人。(众笑) 师:好!你能讲具体一些吗? 生:他刚来时就是客人,来久了,参加八路军了,就不是客人了。(众大笑)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11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指导学生学会生字新词。能用“陆续”、“继续”、“连续”各说一句话。 3、引导学生理解,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收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清楚课文的重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白求恩 1、引导学生解题: (1)什么是“手术台”?什么是“阵地”? (2)“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什么意思? 2、简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4月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二、质疑激趣,初读课文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2)在什么情况下,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当作阵地? (3)怎样坚守这块阵地? 2、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词,画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让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结合前面所提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A、知人物:本文写的是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事迹。 B、知情节:抗日战争时期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记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69个小时。 C、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区分形近和同音字。 三、理清顺序,找出重点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的内容?(2、3、4节) 2、再读第一小节并思考: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齐会战斗打响了,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战斗的形势。) 3、出声自读第5自然段并思考:这一小节讲的是什么?(齐会战斗胜利了,白求恩在手术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4、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2、3、4)为什么?(因为第1自然段是“战斗打响”、第5自然段是“战斗结束”。而2、3、4自然段内容是具体地介绍了白求恩在环境气氛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始终以手术台为阵地,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情况。)按“战斗打响”、“激烈进行”、“战斗结束”的顺叙叙述的。这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四、课堂练习 1、抄写本文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抓环境描写,创课堂情境 白求恩是医生,手术台是他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为什么他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呢?让我们带着问题细读课文,走近齐会战斗,看一看当时的环境,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1、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火中,白求恩大夫给伤员做手术的小庙周围的环境气氛的句子,并标画出来。 2、指名读有关句子,想一想这三次环境和气氛的描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通过比较让学生从中体会,白求恩是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坚守阵地,不顾疲劳地给伤员做手术。)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指名读课文,思考: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白求恩怎样给伤员做手术? 2、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体会“镇定”的意思,了解“仍然镇定”是在讲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 3、小结:“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口述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创设课堂情境。 1、自读课文并思考:在形势更加危急,卫生部长传达师长让白求恩撤离的决定时,白求恩是怎么?怎么做的? 2、出示句子: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1)讨论什么是“沉思”?白求恩此时沉思什么? (2)白求恩沉思后是怎样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3)白求恩为什么“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3、指名读白求恩说的话,出示重点句: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1)讨论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共四句话。第1句说感谢师长的关心;第2句肯定地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第3句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第4句说“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照顾“我”。 (2)理解第二句话,判断句子意思:A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B抢救伤员就是打仗。C可以看出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把手术台比作打仗的阵地。 (3)理解第四句话“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引导学生弄清楚:白求恩大夫是不是八路军战士?他不是八路军的战士,但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4、小结: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不顾部长的恳求,坚决不离开手术台,就像一名八路军战士坚决不离开自己的阵地一样,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5、感情朗读,读出白求恩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从中体会白求恩同志以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对工作的极端热忱。 四、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创设情境,学生自读并思考:这时的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个人批画后,分析重点词语。 2、集体讨论:这里的“仍然”一词意思是说明白求恩做手术从未间断。“争分夺秒”一词是说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进一步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 3、小结: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这严峻的环境形势下,他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自己。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句子,理解句意。 理解“连续”。把“连续”换成“陆续”、“继续”行不行,为什么?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 六、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 七、课后作业:抄写词语,练习用“陆续”“继续”“连续”各说一句话,并让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 二、归纳全文,读懂课文 1、出示课后第二题填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句子补充完整。 (1)当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时,________________。 (2)当炮弹不断地周围爆炸时,_________________。 (3)当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时,_________________。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3、结合上面2、3题思考:这些有关环境的描写说明了什么?(清楚地告诉我们,白求恩大夫在战火纷飞的危急时刻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充分表现出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对同志极端热忱。) 4、环境和气氛的三次变化的描写与突出思想品质有什么关系?(意在衬托白求恩大夫思想品质的高尚,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感人。) 5、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三、造句练习 1、在课文中找出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2、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与同桌交流。 四、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1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当头一棒、敌人、激烈、陆续、淹没、仍然、吼叫、危险、形势、继续、迅速、争分夺秒等。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呢?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出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讲了什么?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2、3、4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思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什么? (2)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3)朗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默读,思考: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面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4.理解白求恩的两句话。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思考: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感情朗读。 3.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的理解。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五自然段,整体回顾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对的理解。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四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小时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完成课后练习 (五)总结、扩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13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2、学习作者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什么是“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是谁的阵地? 二、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可补充介绍: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四、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 气焰嚣张当头一棒几发炮弹淹没仍然敏捷迅速争分夺秒 注意以下多音字:挨大血发弹空没 五、自己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 六、作业:读熟课文,继续了解背景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回顾课文大意。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读懂了什么?查字典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理解“当头一棒”。 三、引导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一)指导学习第二段。 1、默读,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战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处的环境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白求恩是怎样做的?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谈谈感受,小结: 白求恩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地工作。 (二)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情况万分危急,白求恩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3、重点理解白求恩说的话,思考、讨论: 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 怎样理解“不是你们的客人”? 4、指导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自学第四自然段,小组交流。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 2、讨论:“三天三夜”与工作了“69个小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分组朗读描写“环境”和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 六、积累和运用。 找出课文中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想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再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七、课外扩展。 引导学生课外收集周围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模仿课文,以“——就是阵地”为主题交流并进行练笔。 第三课时(练习课)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陆续—— 迅速—— 关心—— 镇定——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结束—— 同意—— 迅速—— 敏捷—— 三、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1、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上,硝烟滚滚,,小庙被烟雾了。白求恩仍然地站在手术台旁。 2、敌机地在吼叫,炮弹地在周围爆炸。 3、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扑过来。白求恩仍然的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四、课文中的三次战斗环境和气氛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白求恩的、的崇高品质。 五、读下面的一段话,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仍在盘子里。 1、从哪里看出白求恩的“镇定”? 2、白求恩为什么能这样镇定? 本课讲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从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一个小故事,通过环境描写,写出来当时战争形势的严峻,对人物的描写也很细致,通过白求恩的语言、动作等,突出了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上课伊始,我就抓住时机问学生,本节课,你们最想学会什么问题,同学们一听自己有了发言权,都争先恐后的举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我帮助同学选择了几个的问题,例如,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以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交流与对话。 课文的重点是2——4小节,通过思考白求恩实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动手术的?他是怎样表现的?请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了解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文中写人物语言、动作等的句子,体会把人物写立体的写作方法。 这样把环境和人物表现结合起来,学生很快就能准确找到文章的重点语句,并结合人物的精神品质来说,表达的比较完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有些同学有疑也不敢问,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在课堂上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唤醒他们沉睡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我把整节课交给了学生,课堂中他们非常活跃,思维敏捷,敢想敢说,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提高,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得以发展。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14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教学用具: 白求恩说的话(第三自然段中)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新词。读熟课文。提炼出主要问题。 教学过程: 一、解题并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手术台就是阵地》。同学们看了课题后想说点什么?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生字表里的生字。 2、老师出示生字,学生读。 3、记字形。说说哪些字最难记,你有什么好方法。 4、在记字形的同时,说一说字词义 5、读词。 三、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 2、听老师的范读,查自己是否有错。 3、再自读课文,尽量做到流利。 4、同桌互读互查。 四、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默读,自己画。 2、小组讨论,帮助解疑。 3、全班讨论,筛选重点问题。 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说明了什么? 明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什么叫阵地?手术台是什么样的地方?再理解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就要理解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是怎样做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回顾重点问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不少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要在这节课来解决。问题是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说明了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二、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 1、什么叫阵地?(阵地就是军队为了战斗而占据的地方,通常设有工事)(手术台就是外科医生做手术用的台子。)了解了词语后再理解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①默读课文的有关段落,画出描写白求恩在小庙里做手术时,都发生了什么情况? ②读出自己所找的段落,谈一谈自己对这些句子体会。 第二自然段: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说明:敌人的火力已经接近小庙,白求恩做手术的地方已经很不安全。 第三自然段: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说明:形式更加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被炸毁。 第四自然段: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挂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说明:情况更加危险了情况越来越危急险些烧到白求恩大夫。 ③体会后有语气地朗读。 2、再看看白求恩在这种情况下是怎样做的? ①默读课文有关段落,画出描写白求恩是怎样做的。 ②读一读自己画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二自然段: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眼睛布满了血丝。说明白求恩处处为伤员着想,具有忘我的精神。白求恩十分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敏捷地取出一块弹片……白求恩做手术的地方很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说明白求恩既没有把形势的危险放在心上,也没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敏捷”一词既表现了白求恩的医术高明,也说明他十分镇定。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表明白求恩对伤员的关心和自己坚守岗位的决心。白求恩说的三句话。第一点是感谢师长的关心。第二点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是比喻的说法,说明白求恩把抢救伤员看作是打仗,把手术台看作是打仗的阵地。战士们战没有打完,据不能离开阵地。疏疏石头医生的阵地,医生怎么能不顾自己的伤员而自己离开呢?第三点是说师部应该把我当作一名八路军战士,我和战士们一样,决不能离开阵地,我不是客人,不必优待我,照顾我。这四句话体现了白求恩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对工作极端热忱。 第四自然段: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进一步加快了手术的速度,再次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无私忘我的高尚品质。 ③体会后,有语气地朗读。 三、给课文分段。 1、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找出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 3、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第二段:2-4自然段。第三段:5自然段。) 4、小结重点训练项目: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完成课后练习 一、选词填空。 1、出示词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这三个词都含有接连不断的意思。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不是同时发生,也不是一下子就结束,它使用时可重叠。 “连续”表示一个接一个,不间断的。 “继续”必须在前面已交代进行什么事以后才能够用,表示事情连下去。 2、选词填空。 二、造句。 1、敏捷 ①理解词义。(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②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思维灵敏、动作灵敏、嗅觉灵敏等。 ③范句:小狗的嗅觉真灵敏,只要闻一闻坏人的东西的味道,就能跟踪并找到他。 ④自己造句。 2、争分夺秒 ①理解词义: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 ②范围:比赛、做作业、手术、救火、试验、抢险等。 ③范句:大堤上,解放军叔叔争分夺秒地运送着沙袋,使洪水不再漫过大堤,保住人民的生命财产。 ④造句。 三、默读课文照样子填空。 1、学生读例句。 2、自己填写。 作业:语文课堂训练。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手术台就是阵地 当时情况 怎样做的 黑烟滚滚 弹片纷飞 镇定 敏捷 敌机盘旋 炮弹爆炸 阵地 继续 烧着布帘 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15启发思考: 1、默读第三自然段(重点段),思考:当时的战斗情况怎样? 2、在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讲了几次话?画出来,读一读。 3、引读。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白求恩说——。 4、(出示小黑板)白求恩讲的两段话。齐读。思考:这两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生:这两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讲白求恩不肯撤离阵地。 生: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阵地,他不能离开阵地,他要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 师:“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 生:“手术台”是医生给病人做手术的工作台,“阵地”是打仗的地方,不是一回事。 师: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而且课题也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生:这是比喻句,把手术台比做阵地。 生:这里的阵地就是岗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工人叔叔的岗位在工厂,农民伯伯的岗位在田野,老师的岗位在课堂,医生的岗位在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生:阵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丢失的。解放军叔叔打仗时“人在阵地在”。白求恩决心不离开手术台,冒着生命危险给伤员做手术,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师:也就是说,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病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 生:(齐)手术台就是阵地! 展开想象。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时? 生:三天三夜共有七十二个小时。 师:想象一下,还有三小时白求恩在干什么? 生:白求恩可能利用这短短的时间喝点水,啃一点干粮,又接着做手术。 生:这三个小时里白求恩探望伤病员,看手术后他们的病情怎样。 生:白求恩在给手术刀、镊子、盘子等进行消毒,为新的手术做准备工作。 生:白求恩利用这短暂的时间组织已经动过手术的伤员安全转移。 师: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反思: 我从疑入手,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我运用质疑的方式层层逼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讨论前一个问题时,提出两个疑问:“‘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讨论后一个问题,又提出两个疑问:“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他跟谁是一家人?” 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我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一是在讨论和争论中解疑,为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老师启发、点拨解疑,引导学生将疑点逐步击破,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思维的兴趣。这种“以疑激趣”的结果,是学生对疑问的解决和对课文中心的深刻理解。学生思维能力也在解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16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2、学习作者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什么是“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是谁的阵地? 二、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可补充介绍: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四、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 气焰嚣张 当头一棒 几发炮弹 淹没 仍然 敏捷 迅速 争分夺秒 注意以下多音字:挨 大 血 发 弹 空 没 五、自己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 六、作业:读熟课文,继续了解背景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回顾课文大意。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读懂了什么?查字典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理解“当头一棒”。 三、引导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一)指导学习第二段。 1、默读,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战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处的环境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白求恩是怎样做的?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谈谈感受,小结: 白求恩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地工作。 (二)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情况万分危急,白求恩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3、重点理解白求恩说的话,思考、讨论: 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 怎样理解“不是你们的客人”? 4、指导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自学第四自然段,小组交流。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 2、讨论:“三天三夜”与工作了“69个小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分组朗读描写“环境”和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 六、积累和运用。 找出课文中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想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再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七、课外扩展。 引导学生课外收集周围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模仿课文,以“——就是阵地”为主题交流并进行练笔。 第三课时(练习课)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陆续—— 迅速—— 关心—— 镇定——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结束—— 同意—— 迅速—— 敏捷—— 三、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1、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 )上,硝烟滚滚,( ),小庙被烟雾( )了。白求恩仍然( )地站在手术台旁。 2、敌机( )地在( )吼叫,炮弹( )地在周围爆炸。 3、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 )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 )扑过来。白求恩仍然( )的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四、课文中的三次战斗环境和气氛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白求恩的( )、( )的崇高品质。 五、读下面的一段话,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仍在盘子里。 1、从哪里看出白求恩的“镇定”? 2、白求恩为什么能这样镇定?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篇17之一 佚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继续出示投影练习1(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 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