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练习3》教学设计 |
范文 | 《练习3》教学设计(通用13篇) 《练习3》教学设计 篇1佚名 一、教学目标 : 1、能填字组成词语,说说词语的意思,照样子写出自己在不同场合的身份的词语。 2、能将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能给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3、能按课文填空,回答与短文有关的问题,能说段意。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第1题 1、读题,明确目标。 2、独立练习——反馈订正。 3、说说词语的意思。 二、学习第2题 1、自由读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抄写句子。 三、学习第3题 1、说说我们去过哪些公共场所,引出在不同的场合,人有不同的身份。如在学校,“我”是学生。 2、出示小黑板。在其他场合,我们又是什么身份呢?(独立思考填写,交流,修改。) 3、小结: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身份,要遵守公德,做文明的小公民。 四、学习第4题 1、出示例句,读一读,比较异同。 两个句子意思相同,反问句有问号,但不表示疑问,而语势更强烈些,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明确。 2、出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朗读体会。 3、完成第(2)题,交流,朗读。 4、补充练习。 (1)将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枣子熟了,难道会往天上飞吗?) (2)将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诚实和信任比金钱要重要。) (3)自己写一组意思相同的反问句和陈述句。 五、学习第5题 1、出示四个关联词,说说表示的意思。 2、出示句子 独立选词填空——同桌交流——集体讨论交流——订正。 3、补充练习 (1)选择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能……不但……而且…… ( )是掉在地上的红枣,革命战士( )不能吃。 红色小汽车的主人( )没有要求我赔钱,( )还向我表示感谢。 ( )达丽玛上课走了神,( )乌汉娜老师让她留下来补课。 ( )处处维护人民利益的军队,( )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2)用以上关联词各造一句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6题 1、学生自由熟读《登山》第15自然段。 2、尽量不看书,完成填空。 3、同桌互查,反馈订正。 4、朗读、比较、体会用上这些词语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7题 1、阅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再读短文,思考:李旋帮助钟奶奶做了哪些事?同学们为什么称李旋是钟奶奶的“活拐杖”?(边读边做读书记号:划句,编号等。) 3、讨论交流思考题。 4、默读第2段,说说段意。 (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评议——同桌互说) 《练习3》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 1.能区别多音字的不同读音,能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2.能写出表示流水、刮风、下雨等声音的词语,能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 3.能把用“可是”作转折的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能给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5.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短文的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习第1题。 (1)审题,弄懂题目的意思。 (2)学生按拼音读准音节, (3)根据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4)用不同的读音去组词。 二、指导学习第2题。 (1)审题,弄懂题目的意思。(要求在句子中改正错别字。) (2)先指导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去识别错别字,再说说为什么说这些是错别字,正确的应该怎么写,最后写下来。 (3)将错别字与改正确的字组词。 三、指导学习第3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说说可以填哪些表示声音的词。 (2)矫正后再写下来。 (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声音的词。 四、指导学习第4题。 (1)弄清题目的意思。(要求给句子加上冒号和引号。) (2)复习冒号和引号的使用方法。 (3)让学生独立完成。 (4)抽查部分学生,交流后矫正。 五、指导学习第5题。 (1)审题,弄清题目的意思。(要求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 (2)让学生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并说说理由 六课堂作业 。 (1)完成上述作业 ,写到练习本上。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一节课的练习情况,提出本堂学习要求。 二、指导学习第六题。 (1)自己读这一段话,说说这段话共有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独立思考这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第几句到第几句写的是同一方面的意思。 (3)讨论交流后再写下来。 三、指导学习第7题。 (1)读通短文,了解短文后面的要求。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练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说出短文内容。 (3)复述时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但主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不能背讲课文。 四、在练习本上完成练习。◆[2003年11月11日] 《练习3》教学设计 篇3教学要求: 1.字词句的综合练习。 2.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3.知道我国主要节日的名称。 4.朗读并背诵儿歌。 5.仔细观察图画,能根据图下问题说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水彩笔。 1.审题。 ⑴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语句。 ⑵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生要求。 2.指导。 ⑴指导观察。 A.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B.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⑵指导涂色。 ⑶指导在田字格中写字。图上田字格分别画了什么?指名说一说。指导看图编故事。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 3.练习。 ⑴分小组看图讲故事。选一人上台讲。 ⑵课后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⑴认读:十、牛、丰。指名按笔顺书空,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有什么共同之处。观察这3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复习描红,教师范写。 3.练习。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综合性学习。 1.审题。 ⑴教师讲解本题要求: ⑵指名读题目,让学生说说本题先练习什么,再练习什么。 2.指导练习。 四、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哪几个要求。 2.辅导。 3.练习。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应该怎样做。 一.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录像带。 二、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图下的要求。 三、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2.讨论:图中的同学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读一读录象上的歌谣。 四、练习 1.说说在马路上应该怎样做。 2.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3.说说在马路上还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 《练习3》教学设计 篇4佚名 一、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7道题。第1、2题是字词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在书写时做到字写得正确、端正,间架结构匀称;能够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怎么样”的形容词,正确搭配词语。第3-5题是句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正确地运用六种常用的标点符号;通过比较句子,了解像声词的作用,以便恰当运用把握依据,作出结论,仿照例句写句子。第6、7题是阅读训练,目的是训练学生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能按顺序把错乱的几句话连成一段边贯的话;读懂短文,知道短文写了什么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端正地写笔画较多的字,能写出恰当的词语跟指定的词语搭配。 2能正确运用顿号、逗号、句号、冒号、引号和问号。 3了解像声词的作用,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4能把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顺序连成一段连成一段连贯的话。 5理解短文中的两个句子包含的意思。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句子包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 :照样子写句子进行推理判断的逻辑训练。 四、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小黑板。 五、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1-4题, (二) 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1题。 (1) 读题,明确什么叫写得正确、端正、匀称。 (2) 认读要写的字,教师示范。 (3) 学生书写,反馈评价。 2指导练习第2题。 (1) 读题,明确“春雨”“白雪”表示句子中的“什么”,要填写的是这些东西“怎么样”。 (2) 口头练习。 (3) 完成作业 、反馈。 (甘甜)的春雨 (猛烈)的暴雨 (绵绵)的秋雨 (晶莹)的白雪 (暴烈)的狂风 (隆隆)的雷声 3指导练习第3题。 (1) 复习顿号、逗号、句号、引号、问号的用处。 (2) 独立完成作业 。 4指导练习第4题。 (1) 比较每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2) 分组读用了像声词的句子和没用像声词的句子,体会运用像声词后句子的生动语感。 第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5-7题。 (二) 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5题。 (1) 读题,明确题意。 (2) 按要求完成作业 。 (3) 把馈纠正。答案: ① 燕了冬天要迁徙到南方去。 ② 张红可以参加夏令营。 2指导练习第6题。 (1) 读句子,弄清句子间的关系。 (2) 完成作业 ,反馈纠正。 答案:③②④① 3指导练习第7题。 (1) 读短文,思考:什么人,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 作者什么比小溪流? (2) 再读短文,完成作业 。 出示答案:①短文写清晨老爷爷在小街上疏通由于两个小伙子吵架而造成交通阻塞的事。 ③ 人群和车辆都停下来,造成了交通的阻塞。 街上又上来又往,畅通地阻了。 《练习3》教学设计 篇5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拼读音节,注意人分辨前后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 2、 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根据词语选择字的意思。 3、 能区分不是同一类的词语,进行词语逻辑归类的训练。 4、 能按句号、问号、汉号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能把一句话分成几句话。 5、 能读懂一段部分段式的话,找出总起句,说出分述部分是怎样把总起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二、 教学过程 1、 教学第1题。 这一题既是朗读训练,又是复习汉语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前后鼻音。 让学生先重点读准“盆、瓶、碰、乒”等字音,再连起来一句一句地读正确。 2、 教学第2题。 这一题旨在训练学生正确用字的能力。不但要求学生指出用错的字,还要说明为什么错了,该用哪个字才正确。 答案:⑴稳—隐、向—像;⑵精—筋、采—彩。 3、 教学第3题。 要求先确定字的部首,然后写出部首以外的笔画数,再根据词语,选择恰当的字义。 4、 教学第4题。 每组所列的每一个词语都是一个具体化的概念,而它们表示的概念有的属于同一个大概念,这样的词语就是同一类的,否则就不是同一类的。划分前,要让学生想一想:大概念是什么?然后,把不属于这一大概念的词语划去。 5、 教学第5题。 按语气分,句子可以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6、 教学第6题。 要求学生把一句话分成几句话说,使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这是理解长句的一种手段。 写作文的时候碰到句子太长,也要把一句话分成几句写。 7、 教学第7题。 此题目是复习总起分述的段落知识。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划出这一段话的总起句。 知道分述部分是用一组排比句从3个方面把总起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2004-01-10] 《练习3》教学设计 篇6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同音字。 2、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用钢笔描写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同音字。 2、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 (2)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同音词,使用时需要加以认真辨析。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小结,让学生读题。 (2)让学生思考每题的括号里应填什么词。 (3)师生共同给出正确的答案。 (4)学生照上一部分的样子回答问题。 (5)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认真回忆类似的同音词。 (3)根据列出的同音词,自己出题,同桌或小组回答。 (4)师生评议。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诵读《我不期望回报》 (1)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学生自由练读。 (3)教师范读。 (4)学生理解着去诵读。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感悟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及每个字方在一行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哈尔威、履行”邓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练习。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口语交际来练习采访,学会有礼貌、得体的采访。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采访的几个注意点: 1、要有目的性。 2、确定采访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确定采访目的。 (2)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准备、整理好采访提纲。 (3)准备采访时所用物品。 (4)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练习采访。 (5)推选两个同学上讲台分角色进行采访。 (6)评议。 3、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写毛笔字,能写得美观、大方。 教学过程: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5、反馈。 教学后记: 《练习3》教学设计 篇7佚名 一、教学目标 :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并写出汉字;能区别形近字,并填空组词;熟练地查字典,解释多义字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能将物品进行归类,并依类属大小顺序排列填写。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修饰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会改正意思重复的病句。 3、能独立阅读短文,按事物几个方面给短文分段;能照样子,把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补充完整。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先让学生轻声拼读音节,并写出相应的词语 2、在同桌或全班之间进行交流,共同订正 二、查字典,解释带点的字 1、让学生独立查字典 2、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义项 3、在集体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据词定义的方法 (1)读句子,初步了解该句子在句子中的意思 (2)逐条读该字的几种意思,反复推敲相近意思的区别 (3)将选择的字义带回句子中解释,加深体会该字的意思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1、要求读准每组字的读音 2、区别字形,练习字义,想想该怎样区别、记忆 3、组词,通过不同的搭配区别字义 四、照样子,写句子 1、让学生轻声朗读例句,看看例句中上下两句有什么不同,下一句加了一个修饰词语有什么作用 2、让学生照样子独立填写 3、组织交流。 第二课时 一、找出句子中意思重复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1、让学生指出每个句子中重复的地方 2、要求删去重复的词语。 再告诉学生:删去哪个词语要联系句子的意思和实际情况决定,应尽量保留表达准确、语音连贯的词语。 二、照样子,按一定的顺序填写。 1、让学生弄懂例子,明确“雨伞、小雨伞、花色小雨伞都是雨伞,所表达的意思一个比一个具体。它们都属于生活用具。 2、接着让学生照样子,将十六个词语分成四类,明确类别与所属 3、在类别下由大到小进行排列、填空。 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1、让学生默读短文,了解大意 2、按短文后面的思考题(1),理出“骆驼的特点”、“能帮助人们做哪些事” 3、最后根据上面两个方面给短文分段。 用概括的语言概括骆驼的特点及其作用是个难点,要进行具体指导。特别是第(2)题时,要使学生明确,包括例句在内的四个句子都是表达因果关系的句子。 《练习3》教学设计 篇8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照样子填空。 4、重新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 7、口语交际: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题 1.审题。 (1)指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要求学生仔细琢磨每个字的运笔。 (4)教师强调字与字之间的排列要大小适宜、疏密有致。 (5)引导学生回顾描红的要求。 3.练习。 (1)学习练习描红,要求每个笔画要一笔描成,描红时注意每个字的运笔。 (2)教师作巡回指导。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3)要注意学生在写字时的姿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学生说-说这-题应怎样练习(先画出错字,再写正确的字)。 2.指导。 (1)指名学生渎第-个句子。 (2)要求学生从第-个句子中找出用错的词.并想出正确的字。(坐与座、只与枝)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面-个句子。(虑与虚、专与钻、祥与洋、会与打、棵与颗、废与费) (4)引导学生边读边比较同音字与形近字。 3.练习。 (1)指名学生上黑板做,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此题。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1)检查学生完成此题的情况。 (2)表扬做得正确、招写工整的同学。 5.课堂作业 。 组词。 坐( ) 只( ) 虑( ) 专( ) 座( ) 枝( ) 虚( ) 钻( ) 祥( ) 会( ) 棵( ) 废( ) 洋( ) 汇( ) 颗( ) 费( )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学生认读题目。 (2)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例子:一(只)小鸟 (2)用小黑板出示题H,分小组讨沦,引导学生看清量词后而的中心词语,再选择用合适的量词, 3.练习。 (1)学生分组口头练习。 (2)指名学生说。 正确的答案是: 一(支)粉笔 —(辆)卡个 —(首)好歌 —(个)故事 一(面)旗帜 一(部)电影 一(顶)帽子 —(副)眼镜 一(台)电脑 (3)学生在书上完成此题。 (4)写好此题的学生可以多读几遍。 4.反馈: 全班齐读。 5.课堂作业 。 填写合适的量词。 一( )布 一( )衣服 一( )灯 一( )鞋 一( )围 一( )水 一( )牛 一( )高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 2.指导, (1]指名学生读本题中的四句话,帮助学生体会这四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 (2)想一想:这四句话大体上讲的是什么意思?可以按什么样的次序来重新排列?(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重新排列。) (3)可分组讨论。 3.练习。 (1)让学生按事情前后的顺序重新排序。 (2)填好之后,指名学生朗读, (3)全班齐读重新排列的句子: [正确的序号是:4 1 3 2] 4.反馈。 (1)检查此题的正确率。 (2)帮助排列有错误的同学分析原因。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活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渎。 (3)学生自由渎。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人体说出成晤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讲解。 (5)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每行前后两个成浯的关系。(构成反义关系)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渎和领读。 (4)教帅讲解这首诗的大意: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个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一般小儿女那样。 (5)指导学生朗渎,注意重音与停顿。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 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6)指名试读这首诗。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2)指名背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1.审题。 (1)教师谈话,揭示话题: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 (2)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3)教师进-步明确本次口浯交际的要求:①仔细观察图面,了解故事梗概;②围绕题日、凭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把重点内容说具体,说明白;③小组练习后全班交流。 2.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从整体感知。 (2)按顺序出示每-幅图,引导学牛按照仔细观察-一分析图意-一展开想象这样的方法来练说每幅图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这件事的过程。 (3)指导学生各自练说, 3.练习。 (1)学生分小组在小组内练说; (2)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教师在巡回过程中作重点辅导。 4.反馈, (1)指名学生说四幅图的内容;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2)指名四人小组成员站起来分角色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请同学上台表演。 (3)教师作课堂小结。 《练习3》教学设计 篇9教学目标 : 1、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能区分形近字。能认读由熟字组成的6个词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2、通过说和做,养成在学校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练习1——3 教学过程 : 一、指导练习第1题。 1、让学生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其中“电车”课文中没有出现,需要教师说明。 2、让学生看图写字。 3、反馈矫正,写错的改正。 二、指导练习第2题。 1、让学生自己读读,想想有没有不懂的词。把不懂的词提出来。 2、重点学习“走来走去”和“来来去去”。“走来走去”可让一位学生演示。“来来去去”可以是人在走,也可以是车辆行驶。看30课的图,图上有许多车辆,有的来,有的去,可以说“来来去去”。 三、指导练习第3题。 1、让学生自己认读、比较每组字,看看有什么不同。 2、指名口头组词。有的可多组几个。 3、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练习4——6 教学过程 : 一、指导练习第4题。 1、让学生自己读第一行拼音,然后在第二行中找到读这个音的字,连起来。 2、出示正确答案,学生自己订正。 二、指导练习第5题。 1、告诉学生有的字读音相近,我们要分清楚。 2、对比拼读每组拼音。指名拼读。 3、学生选择汉字填人相应的括号中,全班学生都做完后,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自己订正。 三、指导练习第6题。 1、说说每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图意是:升国旗时立正敬礼:按时到校不迟到;看见老师问好;上课专心听讲;下课时和同学一起玩。 2、想想自己做到了吗。做到的可以在图下画一朵小红花,以后做得更好。还没有做到的,要努力做到,做到了再画上一朵小红花。 ◆[2004 《练习3》教学设计 篇10佚名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综合练习,学会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2.按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3.朗读背诵儿歌。 4.学习打电话,学会打电话的礼节。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1.指导学习第1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指导。 教师范读,边读边勾画山冈、太阳。 教师:小朋友这时你站在山冈上,面对刚刚升起的太阳,读读儿歌,就知道该怎样辨别方向。学生自由读儿歌。 讨论:你学会怎样辨别方向了吗? 请一名同学上台辨别方向,集体评议。 同桌互相演示,集体演示。 ⑶齐读儿歌。 2.指导学习第2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讨论:谁能说说刚才学过的辨别方向的儿歌?齐背儿歌。 ⑶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 指名上黑板填空,追问: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表扬填写正确的同学。 小结: 3.指导学习第3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讨论,交流。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搜集资料,想想中午怎么利用太阳辨别方向。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二、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值得老师表扬。第一大家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明白了中午如何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第二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非常了不起。以后,小朋友要继续这样去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影。 ⑴出示卡片认读:花、点、前。 ⑵指导辩析3个字的异同。 ⑶复习描红和仿影的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教师巡视。 3.指导练习临写。 ⑴观察3 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指名上黑板临写“花、点、前”。 ⑶评价、纠正。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上下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学生按要求练习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⑴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在干什么? ⑵自由读儿歌,想想儿歌里都写了哪些内容。指读儿歌,纠正错误读音。 ⑶讨论:读儿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练习朗读,试着把自己想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 3.边看图边练习背诵,会背的给自己画一颗星,背得有感情可以画两颗星。 交流汇报背诵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打电话 一、课前准备 1.准备教学投影片。 2.准备电话两部。 二、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题目:打电话。 2.解题:打电话时要面带微笑,声音不要赤字高,要自觉地说“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3.学生借助拼音读图旁边的提示。 讨论:是给谁打电话?为什么要打电话? 三、指导 1.指导看图,明确要求。 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⑵图上的小朋友在打电话时会说些什么呢? ⑶结合看图,提出说话要求: 2.指导说话。 ⑴指名一人扮演小亮,另一个同学和他表演电话。 指导分析:哪些值得表扬?还有什么不足? ⑵同桌练习。 ⑶指名上台表演,评分。 3.小结。 《练习3》教学设计 篇11教学目标 : 1、复习学过的23个声母、6个单韵母以及10个整体认读音节。通过形近字母的认读、比较及看图拼拼读读,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提高拼音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11种基本笔画以及9个汉字,学习熟字组成的新词。 3、培养按时上学,认真学习,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和爱护同学的良好品德。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学习第1——4题。 教学过程 : 一、 学习第1题。 1、用多种方法读声母表。如领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告诉学生:声母表上zh、ch、sh、r的声母排在z、c、s的前面,这和我们教学的先后顺序不一样。因为我们先学平舌音,再学翘舌音方便些。 2、打乱次序,卡片认读声母和单韵母。 3、卡片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4、按顺序背声母表。 5、打乱声母、单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顺序做“送信”游戏。 二、学习第2题。 1、让学生自己比比、读读。 2、指名读,并说出顺口溜。如:“b b b,拉出天线听广播。” 3、同桌互读。 4、卡片认读。 三、学习第3题。 1、自己说、同桌互相说笔画名称。 2、“开火车”,卡片认读笔画并书空。 3、让学生回忆什么字中有这一基本笔画,如:“米”中有撇、捺。 四、学习第4题。 1、卡片认读学过的汉字及词语:竹子、玉米、瓜果…… 2、自己读熟字组成的新词。 “五一”就是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大米”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米。 3、指导在作业 本上书写。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学习第5——7题。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5题。 1、用卡片认读音节,特别注意读准三拼音音节。 2、指名一学生上黑板连线,其余小朋友在作业 本上独立做。 3、共同订正。 二、学习第6题。 1、让学生自己看图拼拼读读。 2、指名说图上有什么动物,要求把音节读正确,特别注意方言与普通话差别大的词。如:shé(蛇)、shī zi(狮子)、hú li(狐狸)。 三、学习第7题。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弄懂并说说图意。 2、小红花找朋友。 教师组织学生逐条评议,要求认真而诚实。图意如下: 图1:按时上学不迟到。 图2:上课专心听讲。 图3:爱护同学。 图4:认真完成作业 。 图5:爱护书和笔。 ◆[2004 《练习3》教学设计 篇12教学目标 : 1.通过形近字母的认读和比较,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认读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偏旁、生字、词语。 3.抄写句子,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4.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偏旁写字和看图说话。 教学难点 :区分形近的拼音字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和音节的拼读,巩固汉语拼音,提高拼读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偏旁、汉字、词语。 教学过程 : 一、明确任务,提出要求 1、揭示学习目标:本堂课我们学习练习6的1——3题。 2、提要求:学习练习,我们必须搞清每一道习题的要求,开动脑筋,把学过的知识更好地复习巩固。 二、学习第1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一比、二读。 2、自由轻声读,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母的形状很像)。 3、用卡片出示每一组字母,让学生认读并区分每一组有什么不同。 4、复习顺口溜,帮助区分。 5、开火车认读——指名上来拿老师发音卡片。 6、音节拼读 nǔ nǚ mù nián hǔ 三、学习第2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卡片出示偏旁,认读复习偏旁的名称,也包括本单元的小字头和目字底。 3、学生独立写,校对。 注意“力字旁”错答成“劳”,“劳”是“草字头”。 4、超额题。竞赛:看谁组字成字速度快。 卡片出示:口小禾生日大力云 四、学习第3题 1、组字开花游戏。 花蕊内写“果”和“学”,比比哪组的花瓣多。 2、卡片出示第3题的词语,认读并想想词意。重点说说哪些是水果? 3、任意挑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4、指导在作业 本上抄写词语。 重点指导:放、学、看的结构和笔顺。 5、讲清要求:看一个字再写一个,不要看一笔写一笔。看谁的字写得最漂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抄写句子,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2.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4题。 1、指名读句子,一齐读一读。 2、两个句子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提示:谁和谁怎么样? 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再读句子,分别说说句子中有哪几个词? 4、补充练习:出示有关插图,用“什么时候,淮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 5、指导抄写句子:抄写时不要看一个字抄一个字,要以词为单位来抄,标点符号也要抄上。抄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添字漏字。 二、学习第5题 1、看图说说图上的动物,用“这是……那是……”句式指点着进行说话训练。 随机出示动物的名称。 2、中上生指点两种以上动物,进行连贯说话,用上“有……还有……”的句式进行说话。 3、分别说一说羊、狗。鸭、公鸡。母鸡。小鸡是怎么叫的? 指名后,示范说:羊“miē miē miē”地叫或“miē miē miē”是羊在叫。依次说。 4、自己拼读旁边的音节,用线连起来。 5、听动物叫声的录音,说说是什么动物在叫。 6、把动物和它们的叫声连起来读一读。 7、你知道其他动物是怎么叫的吗? ◆[2004 《练习3》教学设计 篇13佚名 一、教学目标 : 1、能拼读音节,写出词语;能在实际运用中辨析几组近义词 2、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指定的病句 3、能给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能独立读懂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学生拼读音节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写在书上 4、核对,错的改正 5、自己再读读这些词语 二、选词填空。 1、明确词语的意思 2、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你觉得该怎样填 3、汇报,评议(这个词放进去合适不合适) 4、口头填空 5、读一读填好的句子 三、扩写句子 1、读题,明确要求 2、读一读原句 3、想想可以怎样扩写 4、点名扩写,评议 5、把扩好的句子写到书上 四、修改病句 1、学生独立修改 2、反馈,说说你怎么改,这样改的理由:句子不完整、内容不能与通顺搭配、惊奇的目光和奇怪地看意思重复 3、把改好的句子读一读 五、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读题目,明确要求(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2、想想该怎样补 3、点名回答 4、把补好的句子写到书上 第二课时 一、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1、请学生读一读这段话 2、想想该怎样加标点符号 3、点名回答 4、其他学生评议,说说这样加行不行 5、把正确的标点符号加到书上 6、把加好标点符号的短文读一读 二、读短文,回答问题 1、读短文,给课文分段 2、说说每一段的段意(写了什么内容) 3、请一名学生读短文后面的问题 4、再读短文,找找问题的答案 5、点名回答 6、三读短文,并要求读后复述短文 7、学生可以先在四人小组中复述短文,小组中推选复述得较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复述 8、评议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