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欢乐的泼水节
范文

欢乐的泼水节(精选16篇)

欢乐的泼水节 篇1

  第四册《欢乐的泼水节》资料(一)(二)(三)(四)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

  学生情况:

  我们班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对这方面的积累非常少,少数学生家里有条件,可找到有关泼水节的资料,能激起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强,所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我们班的学生在识记生字上颇有一番见地,所以对识记生字这一重难点的突破,学生掌握的情况会较好。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设计理念:

  以第一课时为例。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就题目提出问题,接着有几个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前找到的资料,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课文。利用小组的能力合作总结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通读全文。记字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识记生字,显出学生自己的见地。不是局限于我说出这个字的结构,他们就按照我的话去死记。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教“泼”,领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2)什么是泼水节?泼水节是怎么来的?

  (3)到了泼水节的时候,人们都干些什么?

  (4)人民相互泼水代表什么?

  3、今天上课前,我们班有些同学说他们找到一些有关泼水节的资料,想说出来和大家分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请上这些同学上来讲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以及泼水节的由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4、听完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后,大家你有什么感觉?(生答想更多地了解泼水节)好,那我们就一起认真地看课文,它会告诉我么有关泼水节的具体的事。

  二、初读感知

  1、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揭示生字词。

  tǒng桶hù互相shī līn līn湿淋淋jí xiáng吉祥xìng fú幸福kěn lí不肯离去bǎn nà西双版纳fèng凤凰花sài比赛

  (1)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适时纠正)

  (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组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各小组讨论后汇报。(有的小组课前查过字典,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解释词语)

  (3)词语都理解了,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学生争相拼读,气氛活跃)

  3、我们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读)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5、分三大组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又解决了哪一个?从哪句话中理解的?

  2、组长带领组员概括段意,然后各组交流。

  3、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本课的生字你记住了哪些?是怎么记的?说给你们小组的成员听。

  2、汇报:(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现把较特别的举例如下)

  泼:1)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个“发”字。

  2)水把头发弄湿了,就是“泼”。

  3)水淋头发就是“泼”。

  湿:1)雨过天晴,在太阳下写作业。

  2)遇水更明显,就是“湿”。

  淋:两根木头遇水,被“淋”湿了。

  肯:1)上止下月。(字谜)

  2)一天,嫦娥在月亮上拉板车,王母娘娘看到后,让嫦娥停下,告诉她:月亮上禁止拉板车。(小幽默)

  3)嫦娥在月亮上跳,被王母娘娘禁止,怕她把月亮跳踏。

  吉:士兵张大口。

  祥:人们把羊送给神仙,希望自己能吉祥如意。

  3、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4、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5、同桌互助描红前五个字。

  教学后记:

  这堂课我自己感觉较好,运用了课改新理念,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学会自主学习,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先是课前收集资料,让学生得到了自主的一点点乐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兴趣;开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比较有意思,他们学会了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这是学好课文的前提,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能概括出段落大意,理解词语意思。看来,小组合作能带给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更有信心学好。在记忆生字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让我自愧不如,活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他们用换部首、编口诀、编故事、小幽默、字谜等方式来记忆生字,因为是他们自己想的,而且很有趣,所以记忆也很深刻,这让我觉得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是很好的,他们的能力会提高得比较快,思维也很开阔。这些都给我以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既然这样放手的效果好,那我以后就应该把主动权都还给他们,让他们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欢乐的泼水节 篇2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具准备:

  幻灯、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听过“泼水节”吗?

  2、 简介泼水解

  3、 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 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

  2、 出示

  泼水节         木桶           互相           湿淋淋

  吉祥           幸福          不肯离去         凤凰花

  西双版纳       赛龙舟

  a自由读

  b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去拼音读

  e教学生字字形

  f把书翻到生字表,按笔顺描红

  3、 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 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5、 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 讨论交流

  a西双版纳:傣族主要聚居之一,在云南省南部。

  b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3、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5、带入情境: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7、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     的)歌,跳着(      的)舞,赛起了(     的)龙舟,放起了(     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6、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欢乐的泼水节 篇3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检查上节课学习生字词的情况.(开火车读)

  2,这些生字宝宝我们都认识了,他们将带我们到美丽的云南西双版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一个(齐读课题):欢乐的泼水节.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展示课件) 师描述: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看,浓绿的椰树,高高的佛塔,宁静的村寨,还有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来了.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

  指导朗读"一年一度"

  师:听出来了,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先读读句子,再和同桌讨论讨论吧!

  (说明人们是很高兴,人们对泼水节是盼望已久了)

  师: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就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句子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盼望以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咱们这回来西双版纳,正巧赶上,开心吧!那么参加泼水节要准备些什么呢 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2,你做了什么准备 (出示句子: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3,来,让我们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指名读)

  4,请问,你是最早来的吗 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5,泼水节用的水也是很有讲究的.滴上点点香水,撒上片片花瓣,闻一闻,怎么样 这水真香啊!

  6,采访:小姑娘,泼水活动还没开始呢!你为什么来那么早啊

  是啊,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很难得,不能错过的.虽然泼水活动还没有开始,但是人们早早地就开始准备了.多么带劲呀!

  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就让我们一起用读表达出此刻的心情来吧 !(齐读)

  7,一切准备就绪,泼水开始了.听,欢快的象脚鼓响起来了!(播放)看,泼水开始了 看录像)

  8,问:你们刚才看见了什么 为什么笑呢

  9,找找课文中的哪句话就写了刚才的情景 (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着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怎样才算是互相追赶呢 什么是灌 什么是泼 (看图)

  边做动作边来读这句话.

  说得好!演得好!相信大家能读得更好!指名读好这句话,相机点评

  10,师述:这一大瓢一大瓢的灌,这一大盆一大盆的泼,这衣服呀全湿透了,直滴水,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呀 这泼来灌去的,可把我们乐坏了,其实,开心地何止是我们哪,看(出示插图)

  这老人,这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人人脸上——,

  谁来读读 指导朗读(笑)

  咦,这是为什么呀,到书中去找找答案,好好读一读.

  11,采访:老奶奶,刚才我看见你被他们用水浇得浑身湿淋淋的,为什么还那样高兴 (出示句子)

  怪不得啊,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多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幸福呀.这个"!"在这边传递着人们怎样的心情 (小小的感叹号传递着欢乐!)

  12,泼在身上的水里滴了香水,撒了花瓣,飘着幽香,更象征着吉祥如意快乐吗

  老师也很高兴,我也想来读读,可以吗

  13,参加泼水的人可多啦,看,有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还有你的同学,老师,那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 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

  小结:泼水节的快乐,不仅仅是互相追赶,互相,泼撒,更是一种能给别人带去平安和祝福的快乐,也有接受了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送给我的美好祝愿的快乐.正因为这样,这水也与众不同,他会被滴上——,被撒上——,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吧,用你的声音把那种快乐传递给我.

  14,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过渡:泼水活动结束了,我们是不是也该结束今天的旅行了呢 为什么

  1, 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喜庆活动呢!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再到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别忘了举起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那些美好的瞬间.

  2, 你拍了一张怎样的照片

  满地是火红的凤凰花花瓣,真是喜气洋洋呀!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烟火升上天空

  排着队伍,拍起象脚鼓.播放音乐,听,连回响的鼓点也是欢乐的!

  舞姿优美,歌声动听!又唱歌又跳舞,用我们已经学过词语就是-----载歌载舞

  3, 喜庆活动还在继续,欢乐也还在继续.清晨,人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大街上,现在夜深了,还是不肯离去.小姑娘,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啊

  老爷爷,累了一天了,您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啊

  4, 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瞬间,把这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捧起书本,读读第三自然段

  5, 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现在你的心情如何 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课题.

  四,联系实际

  就要离开美丽的西双版纳了,等回到你们的学校时,可以把水泼到别的小朋友身上吗 为什么 (泼水只是傣族的风俗习惯)

  五,拓展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节日,你们有没有查找资料,了解还有什么少数民族有什么的节日

  六,布置作业

  56个民族56支花,民族节日是多姿多彩的.课后我们可以再收集一些,再交流!

欢乐的泼水节 篇4

  教材简析:

  《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中的课文.全文紧扣"欢乐"来写,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目标预设:

  1.依据学生现在不善于观察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当时人们喜悦的心情.

  2.依据学生课外知识较贫乏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养成课前查找资料的习惯.

  3.依据课后作业,确立了教学目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感受他们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4.依据课后作业要求,确立教学目标4,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泼水的欢乐场面,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

  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主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课教学设计: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第一教时,我将通过"揭题设疑 ,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书写"这三个环节引领学生初步感知文本.

  设计思路:

  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有复习导入,精读感悟,设计作业,拓展延伸练习说话这三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回顾本课学到的生字和新词.

  (二),精读感悟: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三),设计作业,拓展延伸 1,试着背诵课文,看谁第一个背出来.2,交流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节日资料,以及说说或写写对傣族人民的祝愿的话.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 多媒体课件 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 查找少数民族的风俗节日.

  教学过程:

  20 欢乐的泼水节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了《欢乐的泼水节》,齐读课题.谁来回忆一下,通过学习,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学生交流本课的词语.对重点词语,老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词语记得那么好,说明小朋友学得很认真,下面请大家来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3.听着这旋律优美的音乐,看着这几个词语,出示词(西双版纳,凤凰花,一年一度)你回忆起了什么 (生……)

  是啊,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热闹欢快吧!

  学习第二小节

  1.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欢度的呢 请小朋友自由读读第二小节,想一想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一说你对泼水节的看法.

  3.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 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4.你看到了什么 (生交流)

  (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有很多人在相互泼水)

  5.(1)请学生表演灌和泼.你觉得人们泼得怎么样 你从哪些词里体会出人们的欢乐来的 (互相追赶,灌,泼)谁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指导读出欢乐:泼得再用力点!泼得再开心点!)让我们边泼边读,体会一下那欢乐的场面.

  (2)刚才有小朋友说看到录象中有很多人,那么在课文中你是从哪儿体会出人多的 (老人,小孩,姑娘,小伙,个个,人人)哪个词又表现出人们的欢乐 (乐开了花)

  6.看谁把这句话读得最开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句子: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7.为了过节人们做了哪些准备呢 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从书中找出句子来,并做上记号

  你找到了吗 (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请大家在位置上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比一比谁来得最早.(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将早早,早已要重读);全班齐读.

  8.带入情境:小朋友们,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参加了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 (小组讨论,模拟情境)

  9.师进行采访:

  (1)我是源源电视台的记者,请问这位老大爷,你们的水中为什么要滴上香水,撒花瓣

  (2)这位小朋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你感觉怎么样

  (3)小姑娘,天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呢 你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10.采访回来,我有一个疑问,谁能为我解答 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11.(在学生的回答时相机出示)出示语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齐读)

  12."怎么能不高兴呢 "换句话说就是……那书上用"怎么能不高兴呢 "有什么好处呢 (用了反问,高兴的语气就更加强烈了)我们再来高兴地读一读.

  13.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灌,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14.让我们带着欢乐的心情齐读课文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

  1.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第三节中找出来并读一读吗

  2.出示,读一读.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3.人们除了泼水,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你们看(课件).

  (1)你看到了什么 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2)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唱起来,跳起来吧!(孔雀舞)小朋友们,如此开心的时刻,你们舍得离开吗 (生……)你们的心情可以用书上的哪句来表达呢 (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3) 你能把你的快乐,你的依依不舍读出来吗

  4.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

  四,指导背诵.

  这样一个欢乐的泼水节,令我们流连忘返,让我们伴着音乐,来练习朗诵这篇课文!看谁第一个背诵出来.(可结合学生的能力,有选择性地背诵)自由背诵,再配音乐齐诵.

  五,拓展延伸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呢 在小组里面交流你收集的资料.大组交流.

  六,练说,练写祝愿的话.

  我们祖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相亲相爱,那么在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时候,你想怎么向傣族人民祝贺呢 学生交流,再让学生把对傣族人民的祝愿写在卡纸上,并在小组内交流.再大组交流.

欢乐的泼水节 篇5

  作者:yl    发表时间:2004-4-29    阅读次数:43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关键】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1.板书课题。 

  2.教学“泼”。读准字音“po”,怎么记这个字? 

  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tong   hu      shi lin      

  2.(出示词语)  水桶    互相    湿淋淋   幸福 

  jiao    sai        ken    li           banna 

  象脚鼓   赛龙舟   不肯    离去     西双版纳 

  feng huang  dai       ji 

  凤  凰    傣族     吉祥 

  (1)自读生字词。 

  (2)你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 

  字音: 

  “赛”:读平舌音。 

  “湿”:读翘舌音。 

  “幸”:读后鼻音。 

  “离、淋”:读边音。 

  字形: 

  “幸”:不能跟“辛”混淆。 

  (3)带读,指读,开火车读。 

  (4)去拼音,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5.再指名分段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了吗?如果知道,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 

  2.指名回答。 

  3.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2.简介:西双版纳 凤凰花。 

  3.“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4.从第1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5.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五、教学生字。 

  课文读的好,字也会写得好。 

  1.分析字形。 

  “互、泼、离”: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2.指导写字。 

  “备”:上面的“〩”,要包住下面的“田”。 

  “旁”:中间的“ー”写得长些,包住下面的“方”。 

  “幸”:第三笔横要长。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一课时作业 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 

  xiang zheng    zhun  bei   po  shui    yi   nian  yi  du 

  (         )   (         ) (         ) (                 ) 

  pang  bian    li   qu      ken  ding     shi  lin  lin  

  (         ) (         ) (         ) (             ) 

  二、数笔画,填空。 

  “离”:共(     )画,第9画是(    )。 

  “互”:共(     )画,第2画是(     )。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一定的句式。 

  3.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4.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新授。 

  1.教学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天终于来临了:指读“这一天……有的撒上花瓣”部分。 

  a.哪几个词写出了人们盼望泼水节的到来?(板书:早早、早已) 

  通过你的声音 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b.你看,就连那清水有的洒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同学们,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 

  c.生回忆说。 

  d.你也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e.有感情齐读第一句。 

  (3)指导读书“开始泼水了-------人人脸上笑开了花”部分。 

  a开始泼水了,怎么泼的呢?-----读读书,可做做动作。 

  b看看图,你如果参加泼水节,你希望是谁?为什么? 

  c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4)指导读书“清水是吉详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兴呢!”部分。 

  a喜欢过泼水节吗?指名答。 

  b指名朗读“怎么能不高兴呢!”读好感叹句。 

  (5)有感情地齐读第2自然段。 

  2.教学第3自然段。 

  (1)泼水节不仅仅泼水呢! 

  (2)自读第3自然段 

  (3)这个自然段中也写了一系列的动词,写得多么准确呀! 

  (4)齐读第二句。 

  (5)你也能用这些一系列的动词说一段话?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3.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风俗?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作业 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淋(    )    幸(     )    味(      )     桶(     ) 

  林(    )    辛(     )    末(      )     通(     ) 

  二、造句 

  ------有的------有的------: 

  三、搜集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然后全班开个以“民俗”为题的读书汇报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 

  2.做课堂联习。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一起跟傣族人民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那场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全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 

  1.看录象,读读书上的语句,再自己背背。 

  2.同座位互背,还可以做做动作。 

  3.指名背。 

  4.全班齐背。 

  三、做课堂作业 。 

  第三课时作业 设计 

  一.在挂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花瓣                    (          )的泼水节 

  (        )的鼓点                    (          )的清水 

  (        )的鸟儿                    (          )的生活 

  二、照样子写句子。 

  例:来鸟岛玩的人很多。 

  很多人来鸟岛玩。 

  1.小草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 

  2.花丛中飞舞着美丽的蝴碟。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一天,人们 , , 来到了大街上。 

  2.大家 , , , 还不肯离去。 

  四.造句。 

  一年一度 

  迎来 

  附:板书设计 : 

  21.欢乐的泼水节 

  早早         早已 

  追赶     泼水 

欢乐的泼水节 篇6

  一、检查复习  导入

  听着这旋律优美的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一起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出示:“西双版纳  凤凰花   一年一度 ” 你回忆起了什么?用这三个词语说一句话。

  每年四月,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的凤凰花开遍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热闹欢快!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欢度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读第二小节。

  2、读了这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当时的人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3、再默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画面。   交流

  4、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他们的欢乐?

  (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重点区别  灌、泼    相机观看图片(指导读出欢乐)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5、你想说什么?

  6、再读文字,体会欢乐。

  7、这是多么欢庆的节日,一年才举行一次,所以人们都希望——

  8、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比一比谁来得最早。(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将早早、早已要重读);全班齐读。

  9、人们期盼这个节日,欢度着这个节日,可我不明白,为什么身上湿淋淋,而大家却脸上笑开了花?

  10、            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查字典理解“吉祥如意 ”是啊,泼在身上的不仅仅是清水,是吉祥、是来年的好运、是丰收的预兆……笑容写在脸上,幸福流淌在心里。

  11、句式练习:老人想:泼吧、灌吧,这吉祥的水  

  孩子想:泼吧、灌吧,这吉祥的水             

  姑娘想:泼吧、灌吧,这吉祥的水 

  小伙儿想:泼吧、灌吧,这吉祥的水   

  出示:怎么能不高兴呢!

  这吉祥的水能给老人带来健康、长寿,他——-

  这吉祥的水能给孩子带来进步对未来的憧憬 ——-

  这吉祥的水能给姑娘带来美丽,让她越来越年轻,她——-

  这吉祥的水能给小伙儿带来好运、工作越来越顺利,他——-

  12、小结。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灌,,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13、让我们带着欢乐的心情齐读课文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

  1、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第三节中找出来并读一读吗?

  2、出示。读一读。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3、人们除了泼水,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你们看(课件)认识“象脚鼓”

  (1)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2)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唱起来,跳起来吧,如此开心的时刻,你们舍得离开吗?(生……)你们的心情可以用书上的哪句来表达呢?(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这种情景你还想到哪些词语?

  (3)你能把你的快乐,你的依依不舍读出来吗?

  四、课外拓展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呢?

  交流你收集的资料(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画的民族图、并介绍节日)

欢乐的泼水节 篇7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欣赏表现傣族人民生活的图片,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重要节日。

  2、了解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域、风俗和服饰等特点。

  3、学唱儿童歌曲、学跳傣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动作,感受傣族人民在欢庆泼水节时的欢快和喜悦情绪。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孔雀舞”的基本舞步和姿态。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傣族有关的图象、影视资料或相关软件。

  2、歌曲《金孔雀》的音乐带。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互唱问好歌。

  2.导入新课:

  师发言: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彝族美丽的服饰和欢快的舞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观看傣族的风俗习惯。

  说起傣族,就会想到花筒裙,孔雀舞,泼水节等特有的民族传统生活,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实际上是傣历的元旦,这时多半在四月中旬,节日时,人们相互泼水嬉戏,相互祝福,认为这样可以消灾除病。葫芦丝是傣族独有的乐器,我们来听听这首迷人的乐曲。

  3.学习歌曲《金孔雀》:

  (1)欣赏歌曲,学生仔细倾听。

  (2)师简介:孔雀是傣族人们最喜爱的鸟,被称为最吉祥的鸟,还是可以带来幸福的鸟。傣族人民认为孔雀是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我们先来学唱这首歌曲《金孔雀》。

  (3)学生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师指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5)学生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4.即兴创编舞蹈:

  (1) 师生共同欣赏“孔雀舞”的表演造型,了解傣族传统中的孔雀舞就是由男人表演的,树立男同学的舞蹈表演信心。

  (2) 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动作造型,学习几个基本的傣族舞蹈动作。

  (3) 根据歌曲《金孔雀》的音乐,分组让学生自己创编舞蹈,进行歌舞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编排的最好,跳的最好,老师对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评价。

  (4) 在《金孔雀》的歌声中,全体学生载歌载舞,一起庆祝泼水节,感受泼水节热烈、欢快的气氛。

  5.结束课时:

  师总结,师生告别,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具有云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教学中我以唱、动为主,欣赏傣族风情为辅,本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和老师默契配合,学生表现了极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品德教育和课外知识积累的培养。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能分层次出现,逐一讲解。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在于课堂中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形成主次有些失调。本应以唱歌为主的教学,但我在此环节花的笔墨较少,而在导入、舞蹈以及了解傣族风情上花了不少时间。课堂上教师导课的环节略嫌罗嗦,抑制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今后我将不断努力,以求进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龟兔赛跑》,唱《金孔雀轻轻跳》、《大鹿》,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

  2、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3、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2、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

  三、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纱巾、孔雀舞头饰。

  四、教学过程

  (一)、 音乐的初步感受。

  1、听《金孔雀轻轻跳》伴奏音乐感受动物形象。

  小朋友,你认为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动物?

  2、跟着音乐表演小动物的动作。

  教师提示学生音乐情绪是优美的,你的动作也应该是优美的。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并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对音乐美的理解。

  3、进一步提出要求:你能跟随音乐的节奏来表现小动物可爱的

  形象吗?(教师示范)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在长音时敲三角铁以作提示。

  4、感受孔雀的音乐形象。

  师:听,歌曲中表现的是哪种动物?(播放歌曲)

  生:孔雀。

  师:跟老师来一起做。(用一个表现孔雀的简单造型孔雀鹤立。

  做法: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脚下走出歌曲节奏。)

  (二)、介绍傣族民俗。

  这是一首表现小孔雀与人类感情的歌曲。我国有一个少数民族把孔雀作为吉祥的象征,你知道是哪个民族吗?

  傣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省。边疆地区的傣族人住“干栏”式竹楼。傣族妇女身着紧腰窄袖短衫,下着筒裙,傣族人喜欢用纱线和丝线制成风格古朴、色调鲜艳的傣锦,图案纹样及色彩有某种象征的意义,如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的图案象征五谷丰登。他们有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比如把小男孩叫做小卜少,把小女孩叫做小卜冒。(出示傣家风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图片,以及绣有大象图案的傣族服饰)

  (三 )、歌曲的演唱。

  1、 看歌片跟随老师演唱歌曲。

  2、 歌曲处理:

  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句尾每个字收音要轻,体现出亲切感;展翅飞翔一句力度稍加强;歌曲结尾处用较弱的力度,表现歌曲美妙的意境。

  (三)、学习傣族舞蹈动作语汇。

  1、孔雀是傣族人们的吉祥鸟,所以傣族舞蹈中很多动作都是表现孔雀的。(播放傣族舞蹈片断。)

  2、学习傣族舞蹈动作。

  《金孔雀轻轻跳》共有四组动作:

  动作一:孔雀鹤立。

  做法:双手呈冠形 ,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双脚正步站立,随节拍做双膝曲伸动作。

  动作二:孔雀开屏(一)。

  做法:双脚原地小碎步,双手由身体两侧从下向上慢慢提起至侧平举的位置,一小节做一次。

  动作三:孔雀开屏(二)。

  做法:双脚原地小碎步,双手由身体两侧从下向上提起至头上方手背相靠,然后由上向下打开至侧平举的位置。一小节上举,一小节下落,反复进行。

  动作四:傣族舞语汇。

  做法:第一拍,双手向里扣腕,双膝微曲。第二拍,身体重心在左脚,膝略弯曲,右脚向右侧开胯,脚尖点地,膝弯曲,同时右手向右侧翻腕打开,左手在胸前翻腕,动作对称做。

  (四)、合作创编。

  把学生分为三组:演唱队、小乐队、舞蹈队进行创编表演。女同学可以把纱巾围成筒裙,表演傣族小姑娘。给舞蹈队的同学带上孔雀舞头饰表演,提高学生表演兴趣。

  1、合作创编。

  2、分组表演。

  3、合作表演。

  (五)、欣赏傣族舞蹈表演艺术家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雀之灵》。

  (六)、课堂小结、下课。

  教后反思:

  小学音乐教学要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好“感受”与“体验”这两个关键环节。本课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造歌曲,曲调清新优美、节奏自然流畅,恰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盈的舞步。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和回味。为了切实体现审美教育,我想通过演唱《金孔雀轻轻跳》,感受傣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傣族民间音乐的美感和傣族儿童的生活情趣。其次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其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其良好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协调能力的形成。   第三课时  孔雀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孔雀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培养观察力。

  2、根据材料的不同属性,用各种制作方法表现孔雀的千姿百态。

  3、学习制作孔雀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否找到制作孔雀的材料并用一些基本型概括孔雀的外形。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立体和半立体的孔雀并装饰。

  三、教学准备:

  课件、影片、音乐带、孔雀范例、头饰、服装等等。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云南风情,已招聘小导游的形式引入。

  1、听《金孔雀与凤尾竹》的音乐律动。

  2、欣赏云南美丽的景色。

  3、以招聘小导游的形式交流收集的有关孔雀的资料。

  介绍云南:

  1、小朋友们,我是你们的导游“孔雀姐姐”,“金孔雀”号旅游车就要开啦!大家坐稳啦!这次旅游的目的地是云南,云南是个风景怡人的地方,瞧,多美呀!

  2、我们云南省有许多少数民族,今天我带大家去的是傣族。最近我们旅游公司正想招聘一些小导游。如果你知道下面这些有关孔雀的知识就可以来当小导游啦!

  3、学生拿资料介绍

  (对回答好的学生授予一颗小星。)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录像、欣赏美丽的景色。

  2、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参与小导游招聘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时依据问题播放录像讲解)

  (设计意图:1、以孔雀姐姐的名字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设情境,自然地将学生带入课程中。以优美的音乐及迷人的画面带给学生美的感受,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2、以招聘小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激发他们的兴趣。)

  对收集资料的学生适时表扬鼓励学生的课前准备。

  (二)、走近傣族、了解孔雀、欣赏孔雀,新授课程

  1、到孔雀之乡——德宏参观

  ⑴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

  ⑵介绍孔雀文化给傣家人带来的影响。

  2、参观孔雀园

  ⑴欣赏孔雀图片。

  ⑵观察孔雀尾羽毛的形状,羽毛的色彩,花纹的形状。

  ⑶出示综合材料制作的孔雀,请学生讲解材料及制作方法。

  (三)、制作孔雀:

  了解孔雀形状及花纹的特点

  ⑴观看各种孔雀图片。

  ⑵学生回答问题,感知形状。

  ⑶学生回答问题,感受色彩。

  ⑷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⑸制作孔雀

  通过欣赏图片,教师讲解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孔雀及孔雀文化的兴趣,从而亲近少数民族,更加了解热爱大自然。

  通过欣赏图片,培养学生对形状、色彩的观察与感知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加深印象,授星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生共同制作可以使学生直观了解制作方法

  (四)、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小导游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将课堂还给孩子。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导入,形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自然进入欣赏意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导入这一课时,给大家展示了美丽的西南风光,芭蕉亭亭玉立,竹楼风姿绰约,孔雀翩翩起舞,把学生领入童话色彩的傣家乐园。音画并用,声形相合,无形的音乐成为有声的图画,有利用教目标的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欢乐的泼水节 篇8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关键】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1.板书课题。

  2.教学“泼”。读准字音“po”,怎么记这个字?

  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tong hu shi lin

  2.(出示词语)水桶互相湿淋淋幸福

  jiao sai ken li banna

  象脚鼓赛龙舟不肯离去西双版纳

  feng huang dai ji

  凤凰傣族吉祥

  (1)自读生字词。

  (2)你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

  字音:

  “赛”:读平舌音。

  “湿”:读翘舌音。

  “幸”:读后鼻音。

  “离、淋”:读边音。

  字形:

  “幸”:不能跟“辛”混淆。

  (3)带读,指读,开火车读。

  (4)去拼音,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5.再指名分段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了吗?如果知道,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

  2.指名回答。

  3.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2.简介:西双版纳凤凰花。

  3.“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4.从第1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5.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五、教学生字。

  课文读的好,字也会写得好。

  1.分析字形。

  “互、泼、离”: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2.指导写字。

  “备”:上面的“〩”,要包住下面的“田”。

  “旁”:中间的“ー”写得长些,包住下面的“方”。

  “幸”:第三笔横要长。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作业 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

  xiang zheng zhun bei po shui yi nian yi du

  ( ) ( ) ( ) ( )

  pang bian li qu ken ding shi lin lin

  ( ) ( ) ( ) ( )

  二、数笔画,填空。

  “离”:共画,第9画是。

  “互”:共画,第2画是。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一定的句式。

  3.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4.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新授。

  1.教学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天终于来临了:指读“这一天……有的撒上花瓣”部分。

  a.哪几个词写出了人们盼望泼水节的到来?(板书:早早、早已)

  通过你的声音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b.你看,就连那清水有的洒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同学们,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

  c.生回忆说。

  d.你也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e.有感情齐读第一句。

  (3)指导读书“开始泼水了-------人人脸上笑开了花”部分。

  a开始泼水了,怎么泼的呢?-----读读书,可做做动作。

  b看看图,你如果参加泼水节,你希望是谁?为什么?

  c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4)指导读书“清水是吉详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兴呢!”部分。

  a喜欢过泼水节吗?指名答。

  b指名朗读“怎么能不高兴呢!”读好感叹句。

  (5)有感情地齐读第2自然段。

  2.教学第3自然段。

  (1)泼水节不仅仅泼水呢!

  (2)自读第3自然段

  (3)这个自然段中也写了一系列的动词,写得多么准确呀!

  (4)齐读第二句。

  (5)你也能用这些一系列的动词说一段话?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3.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风俗?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作业 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淋幸味桶

  林辛末通

  二、造句

  ------有的------有的------:

  三、搜集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然后全班开个以“民俗”为题的读书汇报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

  2.做课堂联习。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一起跟傣族人民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那场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全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

  1.看录象,读读书上的语句,再自己背背。

  2.同座位互背,还可以做做动作。

  3.指名背。

  4.全班齐背。

  三、做课堂作业 。

  作业 设计

  一.在挂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花瓣的泼水节

  的鼓点的清水

  的鸟儿的生活

  二、照样子写句子。

  例:来鸟岛玩的人很多。

  很多人来鸟岛玩。

  1.小草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

  2.花丛中飞舞着美丽的蝴碟。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一天,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到了大街上。

  2.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不肯离去。

  四.造句。

  一年一度——

  迎来——

  附:板书设计 :

  21.欢乐的泼水节

  早早 早已

  追赶 泼水

欢乐的泼水节 篇9

  欢乐的泼水节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的知识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信息。

  [第二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欢乐的泼水节》,老师觉得云南的西双版纳很美,傣族的泼水节也非常有趣,很想去看看,你们想去吗?

  2、走,让我们打好背包,现在就出发吧!

  过渡:听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看画面(火红的凤凰花)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进入情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

  二、诵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第一自然段

  1、描述: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迷人的西双版纳,这儿一年四季都春色满园,有椰树掩映的多民族村寨、竹楼,还有高高耸立的佛塔,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看,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学生接读: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2、课件出示第一段内容: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3、指名读这一自然段,读后说说你觉得傣族人民喜欢泼水节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一年一度 点红)

  4、是的,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5、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欢又激动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1、 过渡:泼水节是多么地欢乐呀,想进一步去感受欢乐的泼水节吗?那就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打开书本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2、 读完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朗读以后的想法和收获。

  3、

  过渡:想参加这么有趣、这么欢乐的泼水节吗?大家快去准备准备,出示第1~2句: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a. 学生读1-2句

  b. 谈话:你准备了什么?(点红:早早地、早已,从“早早地”和“早已”我们知道了什么?)——适当时询问学生:你为什么来得那么早?

  c.人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边说、边做.理解几个动词(提、端、滴、撒点红。)表示的动作,随机闻一闻、看一看、读一读。第二句话谁会朗读了?看来大家都想表达自己最美好的祝愿。

  d.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就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的心情来吧——   齐读1-2

  [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凭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低年级的学生会做的兴致盎然)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激发学生饶有兴趣的读1-2句。]

  4、过渡:出示3-4句: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a. 开始泼水了,自读3-4句

  b. 谈话:通过朗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依据学生的回答点红:互相追赶、灌、泼、湿淋淋、乐开了花)

  c. 体验:老师创设情境,师生互相模拟泼水。

  d. 再读:读出体验(一边读这两句一边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e. 出示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课件录象。

  f. 从刚才的录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带进句子再读〈自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像,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5. 过渡:指学生,你们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你的脸上笑开了花?

  a. 生说:

  b. 出示第五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谁来读读?

  c. 师:重复“怎能不高兴呢!”一齐读读

  d. 师述: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板书:吉祥如意——指导写“吉祥”两个字)

  e、大家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6、指名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

  7、这么欢乐的情景,你愿意让它永远留在你的脑海里吗?好,让我们来把它背诵出来。(学生先练习一下,随后指名来背诵。)

  8、过度:泼水只是傣族人民庆祝泼水节的一个活动,其实泼水节的活动有很多呢,大家看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来读读看。

  (三)利用声像手段,感受泼水节其他活动欢快热烈的场面。

  1、学生读课文第三段

  2、出示课件,师读进行环境气氛渲染. (看录象)

  听音乐,唱、跳金孔雀

  3、看:赛龙舟

  4、听、看放烟火

  5、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敲象脚鼓,(指挥学生用手有节奏地敲桌子。)模拟赛龙舟场景,唱歌跳舞放烟火进行狂欢。

  6、师生赛读最后一段——评委评价——体悟欢乐

  7、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让我们在铺满凤凰花瓣的地上,和傣族人民一起来欢乐地过泼水节吧!

  三、回归全文

  1、配乐师生朗读全文:让我们再次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用我们的朗读让在座的老师感受泼水的欢乐,让在座的老师都想去。

  2、再次拓展,鼓励搜集:从西双版纳归来,我们了解了很多傣家风情,和傣家人一起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节日,你们有没有查找资料,了解还有什么少数民族有什么的节日?

  3、课件展示彝族、壮族的节日图片及介绍。

  四、板书设计:  20.欢乐的泼水节

  吉祥如意 

  [设计这样的板书,目的在于让学生重点体会泼水节的欢乐,这是全文自始至终体现的一个主题。而这水又是幸福、吉祥、如意的象征,简单的四个字,就简明地把文意概括了出来。同时“吉祥”二字又是我在本课时当中要教学的两个生字,在结合板书的过程中教学了生字,达到了低年级教学中要以识字为主的理念。]

欢乐的泼水节 篇10

  本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其中第二自然断是重点段落。

  在教学中觉得以下几点处理得较为满意。

  一、交给方法,自主学习。

  《新课标》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新型关系。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为此,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欢乐”,让学生边读边想,从哪句话感受到人民泼水很快乐的。把它找出多读几遍。随后交流句子,说说从句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欢乐。交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从第三句: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体会到欢乐。我就跟着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该句内容,让大家一起读读。然后请学生想一想,哪些词让你体会到人们的欢乐?然后和学生一起品词,感情朗读。整个过程老师始终是跟着学生在学。

  二、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针对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课上注意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如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读读做做,学生兴趣十足,感悟到文章用词的精当,感受泼水的快乐。当学生对泼水的场面有了一定的画面基础后,我饶有兴趣地问:假如我们就在泼水地现场,你会把水泼向哪些人?祝福他们什么?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发言踊跃,祝福的语言让人感动。

  三、训练语言,丰富积累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地偏离了轨道。因此,语文教学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

  在学生熟读表示人们泼水动作的句子,感受到泼水的热闹场面和人们的欢乐后,出示插图,看看还有哪些不同方式的泼水?,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出示文本句式“你______往我_____;我____向你______。”把话说具体,说形象,积累语言,学会表达。在了解清水的象征意后,引导学生用句式“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向,祝福。”引导说话。但是这堂课上还有很多不足,例如指导不够细致,对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教学的方法还需进一步锤炼

  。以后要多学习,勤思考。

欢乐的泼水节 篇11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共度一次——(齐读课题)欢乐的泼水节。(书空“泼”)

  2、上节课我们预习了本课的生字词,你能准确地读出它们吗?

  3、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就像我们过新年一样热闹非凡。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

  4、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5、从“迎”这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是啊,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等到了凤凰花开,终于盼来了一年只有一次的节日,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无比喜悦呢?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6、齐读。

  导读第二自然段

  1、盼望以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那么参加泼水节要准备些什么呢?人们又是怎样泼水的呢?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人们做了什么准备?(指导读第一句话)

  老师感觉人们是在九、十点钟才来到大街上的,一点都不早!

  3、有人来得还要早呢!来做什么的呀?

  4、泼水节用的水可是很有讲究的。滴上点点香水,撒上片片花瓣,红花香水,多美多香啊!(指导读第二句)

  5、泼水活动还没开始呢!人们为什么来那么早啊?

  是啊,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很难得,不能错过的。虽然泼水活动还没有开始,但是人们早早地做开始准备了。多么带劲呀!

  6、把一二两句连起来读一读。

  7、一切准备就绪,泼水开始了。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课文中有几句话就描写了图中的情景,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9、指名读,多么热闹的场面啊,再读一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0、从哪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这份欢乐?

  怎样才算是互相追赶呢?

  能做个灌的动作吗?泼呢?

  伴随着人们的这些动作,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

  11、是啊,人们笑着喊着,你追我赶,整瓢整瓢地灌,大盆大盆地泼,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可是每个人却都笑逐颜开。你能把这热闹而又欢乐的场面用朗读表现出来吗?能把这两句话背下来吗?试试看

  12、衣服都湿透了,怎么还那么高兴啊?

  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这一瓢瓢,一盆盆,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祝福啊!

  13、参加泼水的人可多啦,有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还有你的同学、老师,那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

  送出祝福的同时,你也得到了许多的祝福!高兴吗?

  14、指名读最后一句

  15、此时的大街已经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让我们把第二段连起来读一读,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导读第三自然段

  1、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还举行了哪些活动呢?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交流,能用我们学过的成语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情景吗?

  3、活动还在继续,欢乐也还在继续。清晨,人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大街上,现在夜深了,还是不肯离去。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其中的欢乐与幸福,齐读第三自然段

  总结

  1、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壮族的歌婆节。苗族有个龙船节。彝族火把节)

  2、56个民族56支花,民族节日是多姿多彩的。课后我们可以再收集一些!

  学习生字“幸”。你幸福吗?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幸福?

欢乐的泼水节 篇12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

  学生情况:

  我们班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对这方面的积累非常少,少数学生家里有条件,可找到有关泼水节的资料,能激起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强,所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我们班的学生在识记生字上颇有一番见地,所以对识记生字这一重难点的突破,学生掌握的情况会较好。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设计理念:

  以第一课时为例。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就题目提出问题,接着有几个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前找到的资料,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课文。利用小组的能力合作总结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通读全文。记字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识记生字,显出学生自己的见地。不是局限于我说出这个字的结构,他们就按照我的话去死记。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

  1、板书课题,教“泼”,领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2)什么是泼水节?泼水节是怎么来的?

  (3)到了泼水节的时候,人们都干些什么?

  (4)人民相互泼水代表什么?

  3、今天上课前,我们班有些同学说他们找到一些有关泼水节的资料,想说出来和大家分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请上这些同学上来讲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以及泼水节的由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4、听完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后,大家你有什么感觉?(生答想更多地了解泼水节)好,那我们就一起认真地看课文,它会告诉我么有关泼水节的具体的事。

  二、初读感知

  1、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揭示生字词。

  Tǒng桶hù互相shī līn līn湿淋淋jí xiáng吉祥xìng fú幸福kěn lí不肯离去bǎn nà西双版纳fèng凤凰花sài比赛

  (1)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适时纠正)

  (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组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各小组讨论后汇报。(有的小组课前查过字典,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解释词语)

  (3)词语都理解了,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学生争相拼读,气氛活跃)

  3、我们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读)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5、分三大组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又解决了哪一个?从哪句话中理解的?

  2、组长带领组员概括段意,然后各组交流。

  3、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本课的生字你记住了哪些?是怎么记的?说给你们小组的成员听。

  2、汇报:(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现把较特别的举例如下)

  泼:1)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个“发”字。

  2)水把头发弄湿了,就是“泼”。

  3)水淋头发就是“泼”。

  湿:1)雨过天晴,在太阳下写作业 。

  2)遇水更明显,就是“湿”。

  淋:两根木头遇水,被“淋”湿了。

  肯:1)上止下月。(字谜)

  2)一天,嫦娥在月亮上拉板车,王母娘娘看到后,让嫦娥停下,告诉她:月亮上禁止拉板车。(小幽默)

  3)嫦娥在月亮上跳,被王母娘娘禁止,怕她把月亮跳踏。

  吉:士兵张大口。

  祥:人们把羊送给神仙,希望自己能吉祥如意。

  3、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4、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5、同桌互助描红前五个字。

  教学后记:

  这堂课我自己感觉较好,运用了课改新理念,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学会自主学习,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先是课前收集资料,让学生得到了自主的一点点乐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兴趣;开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比较有意思,他们学会了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这是学好课文的前提,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能概括出段落大意,理解词语意思。看来,小组合作能带给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更有信心学好。在记忆生字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让我自愧不如,活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他们用换部首、编口诀、编故事、小幽默、字谜等方式来记忆生字,因为是他们自己想的,而且很有趣,所以记忆也很深刻,这让我觉得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是很好的,他们的能力会提高得比较快,思维也很开阔。这些都给我以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既然这样放手的效果好,那我以后就应该把主动权都还给他们,让他们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欢乐的泼水节 篇13

  课题一 多彩的裙摆

  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云南彝族生活的地域、民俗等特点,欣赏彝族民间服饰——多褶长裙。

  2、伴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即兴舞蹈。

  3、设计制作彝族服饰——多彩的裙摆。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彝族民间传说《阿诗玛》、了解火把节的知识,欣赏彝族石林的自然风光,使学生初步了解彝族的民俗和文化,感受彝族人民勤劳、纯朴的民风。

  2、通过对彝族民间服饰——多褶长裙的欣赏、感受和设计、制作, 培养学生对美的鉴别能力以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3、伴随彝族儿童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即兴舞蹈,感受舞蹈的欢快情绪,加强小伙伴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

  教学准备:

  1、彝族民间服饰——多褶长裙

  2、多媒体教学课件

  3、彩色墨水、宣纸、胶水、剪刀、彩色皱纹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初识云南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云南吗?

  那你对云南有哪些了解呢?(师生交流)

  2、影片片段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表现云南的影片,谁能发现,这段影片表现了云南怎样的特点?(多民族)

  3、介绍云南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那里生活着26个风情各异,独具特点的民族。所以云南被称为“民族博物馆”。他们就像一只只从天边飞来的金丝鸟,美丽、珍贵、善良、纯朴。26个民族,26种风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别的节日。

  现在请你欣赏其中两个民族过他们的节日的情景,小朋友,你能分辨出这是哪两个民族在过什么节日吗?

  二、泼水节与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

  水与火是生命的象征,是人类的起源。傣族是水的民族,水是幸福、吉祥的象征。泼水节的时候,每个人都要被泼得全身湿透。俗话说:泼透全身,幸福终生。

  彝族——火把节

  火把熊熊燃烧,绕成一条条火龙的是彝族人民聚在一起过火把节。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来临的时候,彝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聚在一起过隆重的火把节之夜。

  三、石林

  引言:彝族是云南人口最多,分布最广而且支系繁多的少数民族,那么对于彝族这样一个神奇的少数民族,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居住地——石林

  1、彝族生活在云南省由北至南的许多地方,中外游客久闻大名的石林就是彝族人聚居的一个主要的地方。那里居住得最多的是撒尼人。

  石林是世界上的一个罕见的奇观,在那里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今天,就让老师做一回导游,带领同学们游览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好吗?那就请小朋友们随着我们的摄像头一起来看风景,听传说吧!

  2、游览了石林,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石头生得奇形怪状,巍然耸立,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

  3、石峰“阿诗玛”(图片)

  这里流传着一个什么传说呢?(“阿诗玛”的传说)你看这座婀娜的石峰,它正是传说中美丽勤劳的彝族撒尼姑娘“阿诗玛”的化身,你看她背着背篓,深情地眺望着远方,好像在深情地期盼她的阿黑哥回来。所以石林又被称为“阿诗玛的故乡”。自然与传说的相合,使石林更富于鲜活的生命力。

  四、多彩的裙摆

  引言:彝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风景秀丽,她们的服饰也是多姿多彩很有特色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服饰,你能发现他们的服饰中最有特色的是什么吗?(百褶裙多彩的裙摆)

  1、观察、欣赏百褶裙多彩的裙摆的美

  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彝族民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百褶裙,你觉得它们的百褶裙美吗?那你能说说它美在哪里呢?(讨论,交流)。

  (1)图案和纹样上

  裙摆由多层色布环绕拼接而成,一般3—4个色段组成,黑色的边,或者是花布制成的边。色彩很艳丽,搭配得很漂亮。(引导说说有哪些颜色。)彝族认为,黑色象征刚强坚韧,红色象征他们崇拜的火,黄色象征善良和友谊。彝族服饰尤为注重红、黄、黑三色的搭配,单纯之中显露出丰富的感觉。

  分割装饰面,较大的装饰面均分成若干局部,因裙长曳地,穿着时呈现许多直线的线条修长优美,显得非常大方。横向的装饰面与纵向的褶痕造成纵横相对比的效果及局部的完整耐看。

  (2)当裙拉开后产生了怎样的形状呢?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师以裙示范)

  下面的褶散开,形成了扇形,与上身部分形成了对比。

  (3)观察行走、摆动的时候,裙摆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师以裙示范)

  裙的褶非常有节奏地密集—散开—密集—散开。线条的疏密有节奏地变化着,蕴涵着一种韵律美感。

  (4)转动、舞动起来,裙摆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师以裙示范)

  褶全部打开了,线条全部舒展开来,线条很流畅,很奔放。

  小结:其实,生活中的美都是相通的,裙摆的美和我们音乐中的美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裙摆因为人不同的动态产生了节奏、韵律、线条上的变化,而音乐也因为节奏上的变化而更加美,同时音乐节奏的变化又带来了我们舞蹈步伐上的变化。不信你看——

  2、舞蹈《彝家娃娃真幸福》

  (1)师示范

  音乐、舞蹈与裙摆的美是不是融合在一起了呢?

  (2)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跳起来吧!

  生围成圈,随音乐一起跳起来。

  3、设计制作裙摆

  引言:穿上彝族的褶裙跳起舞来漂亮吗?那你想不想来做一条彝族的裙子呢?老师这里设计了彝族姑娘的一些舞蹈的姿态,(展台上展示,生可自由模仿)。你能为她们设计制作出不同动态下的多彩裙摆吗?

  a、方法指导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制作呢?

  a、蜡笔涂画

  b、彩色皱纹纸剪贴

  这些方法同学们都可以选择,不过今天老师还打算教给你们一种新的方法——染纸。先把纸染成彩色的布,再给她们做裙子。

  染纸方法指导:

  (1)方形宣纸的折叠 a、围绕一个角折叠成放射状

  b、围绕中心折叠

  (2)染 用彩色墨水一节一节地染,注意要染透

  (3)晾 用衬纸托底,晾干

  (4)剪贴 剪成需要的形状,制作出多彩的裙摆。

  b、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多彩的裙摆

  c、作品交流、展示。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云南,认识了彝族。一起跳了彝族的舞蹈,还亲手设计制作了多彩的裙摆。其实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和艺术都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课后小朋友们有兴趣的话也到网上、书上去搜集一些关于云南各民族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学习,好吗?

  课题三 欢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了解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域,风俗等特点。

  2、通过对傣族舞蹈、音乐、乐器、吉祥物的认识,学习其中蕴含的艺术要素。

  3、通过自主学习,学习多渠道收集资料,愿意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

  抓住傣族人民生活风俗中的艺术要素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音乐(小司机、巴乌音乐、金孔雀、小孔雀告诉你)、葫芦丝、作业纸、

  孔雀头饰、五角星若干。

  2、学生准备:查找资料(傣族建筑、民俗、乐器等知识)、彩笔、象脚鼓的故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欣赏云南风情1、 听《小司机》的音乐律动。2、 欣赏云南美丽的景色。 1、小朋友们“五彩云南”号旅游车就要开啦!大家坐稳啦!2、这次旅游的目的地是云南,云南是个风景怡人的地方,瞧,多美呀!(播放录象) 1、 搭成汽车状听音乐律动入室。2、 学生观看录像、欣赏美丽的景色。 创设情境,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今天的艺术活动。以优美的音乐及迷人的画面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二、走近傣族1、 以招聘小导游的形式交流收集的有关傣族的资料。2、 在傣族乐器博物馆里参观⑴播放巴乌音乐,交流欣赏感受。⑵介绍巴乌。⑶出示乐器——葫芦丝,教师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片段⑷介绍象脚鼓以及象脚鼓的故事。3、 参观孔雀园⑴欣赏孔雀图片。⑵观察孔雀羽毛的色彩,抽出相对应的彩笔。⑶给孔雀羽毛涂色并贴在黑板上。⑷评价。4、 欢乐的泼水节⑴播放录像:欢乐的泼水节,介绍了解这个传统的节日。⑵表演孔雀舞。 1、 小朋友们,我是你们的导游“孔雀姐姐”,我们云南省有许多少数民族,今天我带大家去的是傣族。最近我们旅游公司正想招聘一些小导游。如果你知道下面这些有关傣族的知识就可以来当小导游啦!⑴你能说说傣族房子的特点吗?⑵你知道傣族的传统节日吗?⑶你能跳几个傣族孔雀舞的动作吗?⑷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傣族的知识(对收集资料并上台介绍的学生授予“一星小导游”称号。)2、 这么多小朋友成了小导游,今天小导游带我们到的第一站是——傣族乐器博物馆,请进吧!(课件出示博物馆场景)⑴听多美的音乐呀!(播放巴乌音乐)这种乐器演奏的音乐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呀!⑵原来这种和笛子相象的乐器叫巴乌,他的音量不大,音色十分浑厚甜美,能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课件出示巴乌图片)⑶乐器馆里还有一种外形有趣的乐器。看!他有趣在哪里?它的名字叫葫芦丝,想不想听听它的声音?(教师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片段)⑷乐器博物馆里的傣族民族乐器可真多看这种鼓叫象脚鼓(出示图片)说起象脚鼓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讲象脚鼓的故事)3、 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百兽中的大象和百鸟中的孔雀都被看成是吉祥的象征。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第二站——孔雀园。⑴快进去瞧瞧吧(课件显示孔雀图片)⑵孔雀的羽毛非常漂亮,你看大多数孔雀羽毛是什么颜色的?请你在你的彩笔中挑出这些颜色。⑶孔雀园里正在开展一个涂色大赛,邀请你一起来参加,动动手,给孔雀羽毛涂上美丽的颜色,比一比谁涂得最好看(指导学生涂色,播放音乐《金孔雀》,将作品贴到黑板上)⑷选出你喜欢的一片孔雀羽毛4、 孔雀羽毛涂色大赛结束了,听说傣族村寨正在欢度泼水节。让我们快去看看吧!⑴介绍泼水节(播放录象)⑵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傣 族人民邀请你一起来跳个孔雀舞。 1、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参与小导游招聘活动。2、 认识傣族民族乐器⑴欣赏巴乌音乐,说说对音乐及乐器的感觉。⑵通过教师介绍了解巴乌。⑶观看实物——葫芦丝,欣 赏教师范奏葫芦丝音乐,对其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⑷认识象脚鼓,听听象脚鼓的故事。3、 涂色游戏⑴观看各种孔雀图片。⑵欣赏孔雀羽毛,感知色彩。⑶涂色并展示。⑷学生互相评价。4、 了解傣族泼水节,观看录象,跳孔雀舞。 以招聘小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对收集资料的学生适时表扬鼓励学生的课前准备。通过欣赏,教师范奏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傣族民族乐器及音乐的兴趣,从而亲近傣族艺术。通过涂色游戏,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与感知能力,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了解傣族的民风民俗。

  三、依依不舍,告别傣族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旅程就要结束了,孔雀姐姐欢迎你下次再来傣族,再见! 律动《小司机》出教室

欢乐的泼水节 篇1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8

  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中“湿淋淋”教学

  师:老师这有两块毛巾,哪块是“湿淋淋”的,为什么?

  生:右手那块,它往下滴着水呢。

  生:它是潮的。

  师:对,潮的往下滴着水的,这个样子就叫作──(生齐说):湿淋淋。

  师:那孩子们,平时你看到过湿淋淋的东西吗?

  生:妈妈刚洗过的长头发,披在肩上是湿淋淋的。

  生:我刚洗过的红领巾是湿淋淋的。

  生: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个人游泳,刚爬上岸,他的身上湿淋淋的。

  生:老师,我们在《雨后》里有一句话: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

  师:对,你能想起以前学过的知识,真了不起。你看,这湿淋淋的毛巾一滴一滴的往下滴着水,所以“湿淋淋”还能说成──?

  生:(齐说)水淋淋!

  师:那如果我一滴一滴地流着汗呢?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diyifanwen.com】

  (生沉默,思考)

  生:可以叫“汗淋淋”。

  师:那我一滴一滴地流着血呢?

  生:那就叫“血淋淋”。

  江苏仪征市大巷中心小学论坛

欢乐的泼水节 篇15

  教材分析:

  《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描写民族风情的文章。本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表现了傣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风情。

  学情分析:

  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所以搜集一些泼水节的资料,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验感悟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参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板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

  清水     吉祥如意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跟傣族人民一起过一个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齐读)

  2.还等什么,赶快开始我们今天的旅行吧!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相机出示迷人的西双版纳的图片。看,浓绿的椰树、高高的佛塔、宁静的村寨,还有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又是一个春风习习、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来了。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自读第一自然段。

  2.听了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3. 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请你再读读句子。(生交流)

  4.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让我们与傣族人民一起迎接泼水节的到来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泼水就要开始了,走到大街上,你们会看到些什么?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节1、2两句吧!(生自读)

  2.你看见了什么?(交流)

  (1)屏幕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a.来,让我们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谁想去?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b.老师感觉你是在九、十点钟才来到大街上的,一点都不早!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你是来得最早的。(指名读)

  (2)有人来得还要早呢!你来做什么的呀?(生答)

  a.屏幕出示: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b.泼水节用的水也是很有讲究的。滴上点点香水,撒上片片花瓣,闻一闻,怎么样?这水真香啊!

  c.谁能读好第二句话。

  d.泼水活动还没开始呢!你为什么来那么早啊?(生答)

  e.是啊,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很难得,不能错过的。虽然泼水活动还没有开始,但是人们早早地做好准备了,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就让我们一起用读表达出此刻的心情吧!(齐读1、2两句)

  3.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看,泼水开始了(看录像)

  (1)刚才看见了什么?

  (2)我也看见了,看见了“大家互相追赶……

  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着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3)谁能来做做动作,怎样是灌?怎样是泼?

  说得好!演得好!相信大家能读得更好!指名读好这句话。

  (4)这一大瓢一大瓢地灌,这一大盆一大盆地泼,(出示句子:第四句)这老人、这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人人脸上——,这衣服呀全湿透了,直滴水,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呀?点击“湿淋淋”指导读好。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5)我不明白了,为什么身上湿淋淋,他们个个脸上却笑开了花?

  (6)过渡:请小朋友接着往下读找找答案。

  a.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a.怪不得啊,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多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幸福。板书:清水  吉祥如意   小朋友,这个小小的“!”在这边传递着人们怎样的心情?

  b.能把你的快乐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吗?(男、女生读)

  c.那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

  句式:我想把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身上,祝——

  d.在你送出祝福的同时,你也收到了很多祝福。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灌,让我们打开书本带着欢乐的心情齐读第二小节。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还举行了很多有趣的活动呢!自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再到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别忘了带好相机拍下那些美好的瞬间与大家分享哦!

  a.你拍了一张怎样的照片?

  根据生答相机出示图片。

  b.喜庆活动还在继续,欢乐也还在继续。清晨,人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大街上,现在夜深了,还是不肯离去。小姑娘,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啊?

  c.老爷爷,累了一天了,您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啊?

  2.你能把你的快乐,你的依依不舍读出来吗?(指名读最后一节)

  五、总结

  1.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现在你的心情怎样?

  2.相机板书:欢乐的

  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课题。

  3.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瞬间、把这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捧起书本,齐读课文

  六、学习生字

  1.小朋友,这些老朋友你还记得吗?我们来叫叫他们吧!

  2.小朋友读得那么棒!相信你们写的字一定很漂亮。(出示:幸)

  3.生交流记忆方法,师范写。

  4.下面请大家打开《习字册》,认真地描红、临写生字。

欢乐的泼水节 篇1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设计理念:

  以第一课时为例。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就题目提出问题,接着有几个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前找到的资料,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课文。利用小组的能力合作总结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通读全文。记字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识记生字,显出学生自己的见地。不是局限于我说出这个字的结构,他们就按照我的话去死记。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教泼,领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2)什么是泼水节?泼水节是怎么来的?

  (3)到了泼水节的时候,人们都干些什么?

  (4)人民相互泼水代表什么?

  3、今天上课前,我们班有些同学说他们找到一些有关泼水节的资料,想说出来和大家分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请上这些同学上来讲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以及泼水节的由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4、听完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后,大家你有什么感觉?(生答想更多地了解泼水节)好,那我们就一起认真地看课文,它会告诉我么有关泼水节的具体的事。

  二、初读感知

  1、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揭示生字词。

  Tǒng桶h互相

  shīlīnlīn湿淋淋

  jxing吉祥

  xngf幸福

  kěnl不肯离去

  bǎnn西双版纳

  fng凤凰花

  si比赛

  (1)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适时纠正)

  (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组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各小组讨论后汇报。(有的小组课前查过字典,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解释词语)

  (3)词语都理解了,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学生争相拼读,气氛活跃)

  3、我们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读)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5、分三大组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又解决了哪一个?从哪句话中理解的?

  2、组长带领组员概括段意,然后各组交流。

  3、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本课的生字你记住了哪些?是怎么记的?说给你们小组的成员听。

  2、汇报:(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现把较特别的举例如下)

  泼:1)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个发字。

  2)水把头发弄湿了,就是泼。

  3)水淋头发就是泼。

  湿:1)雨过天晴,在太阳下写作业。

  2)遇水更明显,就是湿。

  淋:两根木头遇水,被淋湿了。

  肯:1)上止下月。(字谜)

  2)一天,嫦娥在月亮上拉板车,王母娘娘看到后,让嫦娥停下,告诉她:月亮上禁止拉板车。(小幽默)

  3)嫦娥在月亮上跳,被王母娘娘禁止,怕她把月亮跳踏。

  吉:士兵张大口。

  祥:人们把羊送给神仙,希望自己能吉祥如意。

  3、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4、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5、同桌互助描红前五个字。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 7: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