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月明教学案例 |
范文 | 日月明教学案例(通用2篇) 日月明教学案例 篇1知识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和儿歌认读14个生字。 (2)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手”和“力”字。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儿歌识字。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使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利用会意字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部分合体字的结构。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拼音卡片、ppt课件等。 【教学流程】 一、复习拼音和熟字 (一)复习声母、韵母和音节 (课件出示,师带神秘语气) 师:刚上课,谁来了? (师出示声母、韵母,生读一读) 师:放在音节里,会读吗? (师生快速抽读卡片) (二)复习汉字 (课件出示) 师:又是谁来了? (生齐读学过的生字) 师:我发现,这里面有两个字都读“mù”,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三)教师小结 师: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仅学会了汉语拼音,还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真了不起!一会儿在学习中可别忘了这些老朋友啊!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里面有的字还能组成新字呢! (师点击课件──“日”“月”变“明”) 师:快拼拼,你读对了吗? (师指名学生读并板书课题) 师:用我们学过的“日”和“月”就能组成一个新的字──“明”。看,“日”和“月”的贡献多大啊!用这种方法组成的字还有很多呢,就在识字(二)的第4课。 (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师:这是一首儿歌。在读的时候,要看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啊? 生:求助汉语拼音。日月明教学设计_日月明教学案例 师:真好!别忘了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啊!儿歌就在书上第97页,(板书:97)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 师:儿歌中有的字音不好读,请同学们用眼睛看着书,认真听。 (师读儿歌进行示范)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争取把字音都读准。 (学生自读) 师: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好吗? (师生齐读) (看课件,师指名学生分小节读) 师:谁能读儿歌的前两行?这几个字你认识吗?──鲜、尘、尖。 (师强调三拼音节和“尘”字的读音) 师:谁能接着读中间两行? (师指名学生读,认字) 师:最后两行? (师指名学生读,认字) (学生齐读全文) 四、学习“手”“看”“力”字 (一)学习并书写“手”字 师:“手”字是怎么来的呢?我国古代的人很聪明,他们根据手的样子创造了“手”字,慢慢地,“手”字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出示课件,教学生“手”字的写法) 师:在“了”字里,我们已经学过“弯钩”这个笔画,是第二笔。今天,“弯钩”又来到了“手”字里,是第四笔。同学们知道“手”字怎么写了?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写写。 (师生同写“手”字) 师:“手”字有两笔横,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指导学生书写“手”字,播放背景音乐) (二)学习“看”字 师:“手”字和谁组成了新字呢?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字。 (师生齐读“看”字,师注意正音) 师: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发现把手放在眼睛上面,能遮住强烈的光,这样可以看得更清楚、更远。(教师做动作)于是他们就把“手”和“目”结合起来组成“看”字──这里的“手”字还发生变化了,同学们发现了吗? (三)学习并书写“力”字 师:刚才,同学们书写“手”字时都特别认真。我们再来学写一个字──力,这就是“力气”的“力”。“力”字是怎么写的?日月明教学设计_日月明教学案例 (生看课件演示) 师:其实,“横折钩”我们早就见过了,就在“月”字里。(教师手指黑板)这两个字里的横折钩有什么不同啊? (师指导学生书写“力”字,播放背景音乐) 五、读儿歌识字 师:用两个学过的字,就能认识新的字。除了我们说的“明”“看”“男”,你们还发现儿歌中有哪些字也是由我们学过的字组成的?快自己读一读儿歌。 (生汇报认识的生字) 师:读了儿歌,我们就能记住这些字了!来,全班同学一起读! 六、复习巩固 (一)看儿歌,通过问答游戏学习生字 (二)不看儿歌,指名学生读生字 (三)播放课件,猜画谜 (四)齐读词语 七、教师小结 师:在拼音和汉字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又认识了更多的字,这些字为什么会这样写呢?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都会学到。 【设计思路】 《日月明》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单元中的第4课。课文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认识14个生字,其中要求会写3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含义,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重视汉语拼音教学,从学生学拼音到用拼音,必须要把基础打好。如何打好基础,在低年龄段教学时就要用学生爱学、易记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习汉语拼音。因此,我在设计复习汉语拼音的时候,用了一个“敲门”的动画形式,让学生猜、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在识字写字,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学会本节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在课堂上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写字,我设计通过随文识字、朗读识字、动画猜字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字。我又通过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范写,让学生记住所写生字的笔画和笔顺,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所写生字的间架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和观察能力。在学生练习写字的时候,用背景音乐来渲染,让学生有一个安静的习字空间,从而把写字指导落到实处。我还突破了以往集中指导写字的常规,把本节课中所写的两个生字“手”和“力”分开来指导,以使写字教学更扎实,使学生的习字更有效,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有益处的。 日月明教学案例 篇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日月明》教学案例 咸宁市实验小学 陈霞 【实践呈现】 一、 快乐游戏中复习熟字 师: 同学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好吗?生(眼睛一亮):好! 师:怎么摘呢?别急,要是你们能叫出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苹果自己就乖乖地落到筐里去了。(点击课件,苹果上贴着:人、土、小、田、大、鱼、木、羊、火、目。请人认读。) 师(指着“木”和“目”):它们都读“mù”,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生:“木”指的是树木的木,“目”中间有两横,是表示人的眼睛。 师:区分得真好!看来,我们这次摘苹果收获真大! (点评: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游戏,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熟字的复习,也是为本课新字的学习做准备) 二、课件演示中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生:太阳在升起。 师:太阳又叫什么?生:太阳又叫“日”。 师:(板书“日):真棒! 师(课件出示月升):谁再来说?你看到了什么?生:月亮在升起。 师(板书“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光明。 师(板书“明”):对,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明。 师:来,跟老师一起把课题齐读一遍。(注意“明”的后鼻音要读到位) 师:学习“明”这个字有意思吧!我们既知道了它是由什么组成的,还通过组合成它的字知道它的意思。这节课呀,我们还要学好多好多这样有趣的字了! (点评:看似是课题的导入,其实,这也是本课识字记字方法的指导,为后面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做了很好的准备,这应该就是老师所说的“渔”!) 三、课文诵读中读准字音 师:赶紧打开书,翻到97页,拿好书,看着书,听老师读。(老师范读课文) 师:有意思吧。现在该你们读了。读之前,先听清老师的要求:不会认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会认的字可要直接看着汉字读。注意把每一个字音读准。(生自由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可真认真,谁来说说哪些汉字的读音咱们要注意的? 生:“森”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了。生:“男”是鼻音,不能读成边音了。 生:“尘”是前鼻音,不能读成后鼻音了。生:“众”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了。 师:同学们,谢谢你们的提醒,我们一定会注意的。来让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放回到课文中,再来把课文读一读吧! 师:读得很流利。同学们,请拿出笔,把这一课的生字在课文里圈出来,注意每圈一个字,都要用手指着读三遍。(学生圈字,老师巡视,并及时表扬按老师要求做的孩子) 师:现在是同桌互读生字的时间,一个读,另一个就要认真听了,如果全读对了,就一定要记得在同桌的书上画上一面小红旗,如果读错了,同桌可一定得帮他改正过来。好,开始吧! 师(点击课件,出现带有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把生字读给我们听一听?(生读) 师(点击课件,去掉生字上的拼音):这回生字的拼音没有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谁愿意来试试? (点人读,再开火车读) (点评:生字学习中字音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一环。由于孩子们才读一年级不久,加之有方言的影响,所以,把每一个字音读准,其实是一项既长期又艰巨的任务。让孩子们相互提醒易错的读音,既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又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非常喜欢。) 四、熟读课文中识记字形 师: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请大家数一数。生:这首儿歌一共有三句话。 师:对,一共有三句话。请三个同学分别读这三句话。(三名学生各读一句) 师(贴第一句,“明”、“鲜”、“尘”、“尖”描红):谁来说说看在“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这句话中,有哪几个生字?生:有明、鲜、尘、尖。 师:对,就是这几个变成了红色的字。谁来把这四个生字宝宝读一读?请人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没有了拼音的生字宝宝放进了儿歌,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你们是不是还认得。学生大声读第一句儿歌。 师:请第一组同学把第一句话齐读一遍,其它同学看看,能不能从这句话中发现秘密! 生:我发现这四小行的最后一字都涂红了,是我们要学的生字。 生:我发现涂红的那个字正好是由它前面两个字组成的。像“日月明”的“明”就是有“日”和“月”组成的,“鱼羊鲜”的“鲜”就是由“鱼”和“羊”组成的,“小土尘”的“尘”是由“小”和“土”组成的,“小大尖”的“尖”是由“小”和“大”组成的。 师:哦,真了不起,他发现了这些生字在组成上的特点,都是由前两个字组成的。不过,还有秘密藏在其中了,联系我们开始学习“明”时,除了知道“明”的组成,还知道了什么?(老师有意识地指指“日”和“月”) 生:我知道了,“日”和“月”在起来,就表示明亮,那“鱼”和“羊”的味道都很“鲜”,所以,它们组合在一起就读“鲜”。 师:同学们,你们说,他说得好不好? 生:好! 师:嗯,看来又一个秘密被发现了。还有谁想接着说? 生:“尘”就是指灰尘,而灰尘就是很小很小的土组成的,所以,小土就是“尘”! 师(指着教室里被一道阳光照射的地方):同学们,阳光里,你们看到什么?生:我看到了很多飞动的灰尘。 生:我看到了灰尘,它们看上去好小哟! 师:对,这灰尘就是指好小好小的土。所以“小土 尘”。 生:哦,老师,我知道了,“尖”上面是“小”,下面是“大”,说的就是尖东西上小下大! 师:“尖”的东西,真的上小下大吗?在你们的身边找找看,有“尖”的东西吗? 生(举着铅笔):老师,您看,我的铅笔头就是“尖”的,妈妈把它的上面削得可细了! 师(接过铅笔,仔细看看):可不是吗?你们看,笔头多尖呀!上面这么细小!谁愿意把铅笔头画在黑板上? (请人画铅笔头,并通过画来进一步理解“小大 尖”)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不仅发现了生字由前两个字组成的,而且还能通过前两个字的意思了解到生字的意思。 (点评:这个过程的顺利,其实是超出了老师的预设的,老师并没有在学习中提出“会意字”这种造字方法,但孩子们通过自己读,自己发现秘密的方法,把每一个生字都非常科学非常合理地记忆下来,整个课堂真的呈现出孙双金老师所说的状态: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也非常注意利用身边的资源,如阳光里的尘土,孩子们身边的学习用具以及简笔画等,让孩子们不仅动了脑,还动了手,用了眼。) 师(贴第二句话,“灭”、“男”、“休”、“看”描红):在“一火灭、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这句话中,有哪几个生字? 生:有灭、男、休、看。 师:第一句中的生字,大家自己发现,自己记忆,做得非常好。第二句中的生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愉快! (学生以小组单位,进行合作交流每个生字的记忆方法) 师:老师刚才参加了几个组的交流学习,发现大家的方法很好,现在是全班交流时间了,来是说说看,你们组是怎么识记这些生字的? 生:“一”下面写个“火”就是“灭”。 生:老师,我想补充“灭”还可以这样记,“一”就像一根棍子,在打火,就可以把火给“灭”了。 生:我会记“男”,你看在“田”里出“力”干活的一定是“男”人。 生:“休”的单立人就是指一个人,他在干什么呢?他靠在一棵树木旁“休”息了。 生(做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到处看的样子):老师,您看我像谁? 全班同学齐声答道:孙悟空。 生:对,把“手”放在眼睛上,也就是“目”上,就是“看”。不过,“手”的竖勾要变成一撇。 师:同学们,你们识记生字的方法真好,不仅把字形记了下来,还弄清了每一个生字的意思,真是太了不起了! (点评:总以为低年级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很困难,其实,只要充分的准备和科学的小组分工安排,一年级也是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合作中,在小组的分配下,几乎做到了人人发言,人人有收获,我们的生字学习也就你一言,我一语中学会了。同时,老师精确的评价语也对孩子们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让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师: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注意听好了:上看一棵树,下看两棵树,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树。是什么字?生:是“森林”的森。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生:“上看一棵树”,是一个“木”, “下看两棵树”,是两个“木”,三个木合起来就是“森”。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吗?(老师贴第三句“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 师:你们看这句中,还有一个这样的字了,它是谁呀?生:是“众”。 师:谁能给“众”说个谜语?生:上看一个人,下看两个人,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人。 (点评:猜谜语,编谜语,这些活动,孩子们该是多么喜欢呀!生字也就这样记住了。) 五、快乐游戏中背诵儿歌 师:来为了奖励大家,现在老师来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 (简单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拍手说:明明明,什么明? 学生拍手答:明明明,日月明。) (师生做拍手问答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节课不仅记下了我们所要学的生字,还把儿歌也背诵下来,我想下节课我们学写生字,你们也一定能表现得更好! (点评:儿歌的背诵非常的顺利,这与前面的熟读和巧记是分不开的。虽然,课前预设中,是有写生字的训练,可由于时间原因,没有进行,只能留在下一节课集中学习写生字了。)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