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识字二·比一比》课堂实录 |
范文 | 《识字二·比一比》课堂实录(通用2篇) 《识字二·比一比》课堂实录 篇1【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二类字,读准字音,会组词。重点学习“堆、群、颗”,通过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明白它们的意义,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作用。 2、培养孩子正确使用量词的意识,体会运用语言要准确。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从而实现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化。 4、学习写“小、少”,通过比较知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处,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准确美观的书写。 【课堂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一比》这一课,回家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那老师要考一考你预习得怎么样。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座农家小院,漂亮吗? 生:漂亮。 师:请你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图上有一头黄牛 生:还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师:你真了不起,能用上恰当的量词。请大家一起重复一遍。 生:一只花猫。 生:老师,你错了,书上的花猫是趴着的,可是你画的猫却是立着的。 师:老师把这只猫的姿势变换了一下,这就是创造。 生:一群鸭子,一个桃子,一堆杏子。 生:一只小鸟,一棵苹果树,一棵红枣树。 师:树上结着红红的苹果和红红的枣。 生:还有栅栏。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栅栏把牛、猫和树围了起来。(明白栅栏的作用。) (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词语:黄牛、花猫、鸭子、小鸟、 师:老师要变魔术(去掉图片),只剩下生字词了,谁会读这些词语? 师:(去掉拼音)拼音没了,谁还会读? 师:老师接着变魔术,(去掉熟字)这回谁会读? 师:老师打乱顺序,谁还会读? (有层次认读生字词) 师:(出示动物和水果的图片)请你看图说一说图上都有哪些事物,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你在说的时候要用上合适的量词。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出示相关的数量词组。) 生:这是一头黄牛。 师:(出示一头黄牛)你真了不起,说话真完整,就这样说。 生:这是一只猫。 师:请你再仔细观察,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猫? 生:这是一只花猫。 师:对了,用上花字就更具体了。 生:这是一只鸟。 生:这是一群鸭。 师:(指群字)请你读一读这个字。 生:老师,你写错了,群应该是二声,你却写成了一声。 师:对不起,老师昨天检查又检查,还是出现了错误,看来还得再认真些。 (指群上的拼音)我们赶紧把错误的音节擦掉,别让它停留在这儿。 师:(在黑板上出示qun,把群字的生字卡片放在下面)请你借助拼音再读一读这个字。(指读、齐读,强化记忆。) 生:这是一个桃子。 生:这是几颗杏子。 生:这是一些杏子。 师:你们说得都对,真了不起。还可以怎么说? 生:一堆杏子。 师:说对了,请你看这个字(指堆),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 生:这是一个苹果。 生:这是一粒红枣。 生:这是一个红枣。 师:你们懂得真多,老师告诉你们,红枣还可以用颗来表示。(出示一颗红枣)请你们读一读。看带拼音这个字念什么? 生:念颗。 师:现在老师把他们搬家了,搬到哪了呢? 生:搬到卡片上了。 师:对了,看把他们搬家后你还认识不认识。(出示群、堆、颗) 师:(出示群字)这个字有的同学还不太熟悉,请你再认一 认。 师:现在老师把所有的字放在一起,看你还认识吗?(出示所有的字开火车认读。) 师:打开书,找到生字表,两个小组的同学互相考一考,看看有没有困难。 (师巡视,发现两个同学“颗、堆、群”还有困难)老师发现有两个同学这三个字还有困难,我们再教一教他们。 师:生字我们学会了,看看下面的内容你能不能学好。 师:仔细观察,一头黄牛,一只花猫比,应该比什么? 生:比大小。 师:出示大小一词。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大小来比? 生:人和地球。 生:大人和小孩。 生:地球和宇宙。 生:地球和星球。 师:应该是地球和月球或地球和太阳比,因为有的星球比地球大,有的星球比地球小,这样就具体、准确了。 师:杏子和桃比,苹果和枣比,他们是比什么? 生:他们是比多少。 师:比多少比的是什么,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 生:它们比的是数量。 师:你真了不起,这么难的词语你都能概括出来。 师:请你们看颗字,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 生:一颗种子。 生:一颗沙粒。 生:一颗石头。 师:石头还有大有小呢。应该说是一颗石子。 师:想一想天上闪闪的是什么? 生:是一颗颗星星。 师:我们每个人心中跳动的是? 生:一颗心。 师:是一颗火热的心。 师: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形状、形状,你发现没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它们都很小,圆圆的。 师:是呀,圆圆的、小小的、粒状的东西都可以。 《识字二·比一比》课堂实录 篇2课堂应该有你而更精彩──《识字二·比一比》教学案例及反思 【案例】 《比一比》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中识字(二)中的一篇识字韵文。描写的是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是一种简单的比较,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 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一课的第二课时时,紧扣文章这一语言的特点进行对比朗读,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学生朗读情趣高涨。加上黄牛和猫、鸭子和鸟的表演对读,苹果和枣、杏子和桃实物比较对读,琅琅上口的韵文,仿佛依稀听到孩子在院子里诵读的清脆嗓音。 刚一比较完了杏子和桃时,突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比多少刚才已经比过了呀!怎么还比一次?”霎时间,学生、老师都望着他,课堂似乎也变得很不和谐。老师微笑着说,“是呀!大小不也是比了两次吗?”那学生还是好奇地望着老师,为了能改变这一窘境,老师和蔼地说:“我们还可以一边拍手一边来读一读,来!你上来和老师合作一下。”老师欢快地和他拍着手,兴致勃勃地读着,但我能看出那位同学还是满脸的疑惑,怎么也进入不了这情境中。我想:这孩子肯定还在为这一问题疑惑不解呢! 【反思】 仔细推敲,《比一比》这一识字韵文除了这一种对比的语言特点外,其实第一节和第三节,第二节和第四节还有一种对称美。此时,老师假如能肯定这一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读读课文,让他们来说一说为什么,让他们自己发现这一语言的对称美,我想这样这课堂会因为有他而会更精彩! 因为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生命的历程,我们应该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语文课堂教学。这里所要涉及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生成的问题。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也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此时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而生成,因势利导,以学定教,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因有你而精彩;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一片灿烂的天空。为了处理好教案预设和课堂生成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努力。 一、拓宽阅读视野,多角度看教材 文本在解读时,根据读者的身份不同、个人境遇不同和对生活的感悟不同,自行发现和建构文本的意义也就不同,所以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应是读本。作为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要会用两个头脑多层面地来看文本。首先应该会用学生的身份来阅读文本。一篇文章,在孩子眼里最感兴趣的会是什么?哪些是与他们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哪些是与他们情感世界相通的,引导学生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去阅读,自己学会阅读,积极主动地建构文本意义,甚至是创造文本的意义。 再次应该是用教师的身份来阅读文本。此时,老师关注的应该是哪些是学生不会引起关注,而又应最是值得学习讨论的。在课文空白处,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感悟体会,想象说话,然后通过感情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在课文矛盾处,启发学生去梳理,去思考;在课文余兴处引导学生品味、积累。这样进行多层面的解读,老师才能做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二、提升教学理念,观念行为同行 其实,纵观整堂课,教师和学生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念、教学意识还是很强的,整堂课师生始终在民主平等的对话中进行的,所以,才会出现学生灵光闪现的刹那间。为了把这一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到底,教师还应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倾听着的教育”。这一理念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强调首先要“教师倾听学生”。教师必须学会多层次地倾听,听出学生认识的深浅,听出学生见解的新颖独特,听出学生问题的探讨价值。 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位好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做出决策。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应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满怀信心和期待地倾听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才能帮助学生搭建起学习的舞台,感受到课堂学习中挥洒智慧的乐趣。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也学会倾听,细心揣摩,深入思考。让学生也能听出这些“不和谐之音”。其实,平时这现象也常见,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出口,学生便急于表现自我,小手齐刷刷高高举起,还不停地喊着“我”、“我”。当老师请一名学生站起来表达时,更多的学生因未能得到自我展现的机会,有的噘起小嘴,有的唉声叹气,有的仍不甘地举着小手。至于那位发言的同学讲了什么内容,又有几位同学是在注意倾听的呢?其实,作为学习的伙伴,他们更容易对一些问题引起注意,容易产生共鸣,发现问题,再让他们之间互相展开讨论,更易奏响生命之歌。所以为了把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进行到底,教师必须做到提升教学理念,让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同行,让“倾听着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尽情绽放。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这位老师假如自己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这一闪光点,只要让学生分段对比着读一读,当他们自己发现这一语言特点时,那份收获是令人振奋的;假如老师能把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表看法,当他们能发现这一语言特点时,那份惊喜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想说,让我们的课堂少一些预设,多一些生成,让我们的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让我们的课堂应有这样的学生而更精彩!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