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范文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学会“一、二、三”的音、形、意。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果,燕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完了拼音,对吧?从这堂课开始,我们就要学习咱们祖国的文字了,谁知道咱们祖国的文字叫什么名字呢?他们到底说得对不对呢,咱们一起来听一听电脑娃娃告诉我们。

  2、一起告诉老师,咱们祖国的文字叫什么呀?

  3、哎哟,一听说小朋友要学汉字呀,一群小燕子早早的就飞到黑板上等着咱们了,原来呀,它们是来摘苹果的。

  4、 你瞧,老师这儿有十个苹果,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苹果分给小燕子,使果子上的汉字和燕子身上的数字相符合。(小朋友真能干,使每只燕子都得到了自己应该得的苹果)

  二、 认识生字,学习课文

  1、小燕子衔着果子不一会儿就飞到了一座小山村,原来呀,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呢。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乡看看吗?(放课件。)

  2、看了小燕子的家乡,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3、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

  请小朋友打开书,咱们一起来做两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第一件事儿,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这首诗,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跟着人家一起读,做得到吗?第二件事儿,请你找出生字果上的这十个汉字,用圆圈圈出来,谁能读得又准确又响亮,小燕子就会把生字果送给他。看谁练习得最认真,开始。

  4、如果你认为哪一个生字你可以读得又准确又响亮,你就可以来摘下它。(你想读哪一个)这次老师要多请几个小朋友来摘,把你摘到的生字果来读给大家听。(读对了,小朋友就跟他读,读的不对,咱们就给他提建议)

  5、有两个生字宝宝的名字不太容易区分,稍不注意就会喊错,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四和十)请摘四和十的小朋友上前一步,你能区分吗?

  ⑴ 还有哪个字是平舌呢?(三)

  ⑵ 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挺厉害,这么快就把这些生字果全摘走了,其他小朋友还想要吗?老师出两个难点的。“烟、亭”谁来当小老师,教一教大家。谁能两个一起读,(读对了就送给他)

  ⑶ 看来,还是难不倒大家,那我再加点难度,怕不怕?谁能把全首诗读准确?一起读给老师听一听。

  6、借助画面,了解诗意,诵读古诗:

  ⑴ 小朋友朗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听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见了那座美丽的山村?你们也看见了吗?看见的小朋友举手,还有些小朋友挺诚实没看见,这样吧,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小朋友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自己小声读一读,试一试看。

  ⑵ 谁告诉老师,你在读的时候都看见了那些景物呢?你是读哪一行诗看到的?课堂交流。

  ⑶ 这个小山村远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⑷ 小朋友说得那么好,说明你们已经学会了读书的时候边读边想了,以后读书都这样,好吗?

  ⑸ 李老师看见小朋友学得那么认真,突然想起个事儿,我在重庆教的班里呀,有个小姐姐也喜欢这首诗,听说我要到云阳来,她特地朗诵了这首诗,想让我带给你们听一听,想听吗?

  ⑹ 你最喜欢小姐姐朗诵的哪一行诗?你想读一读吗?

  ⑺ 很多孩子都想读,让我们一起来跟小姐姐赛一赛,好吗?(放课件)

  ⑻ 会背吗?会背的小朋友站起来,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7、写字:

  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书写三个生字,出示三个字一、二、三,一起读。

  ⑴ 仔细看看,这三个字的字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由横组成,一就是一横,二就是……

  ⑵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三个字吗?

  ⑶ 认识这三个字容易,写起来可不容易,(放课件)仔细观察“一”,你认为怎样才能写好呢?

  ⑷ 观察“二”,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⑸ 观察“三”字,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的吗?

  ⑹ 自己认认真真的把这三个字写两遍,谁写得好,老师就给她贴上五星。(播放音乐)

  五、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十个汉字娃娃,并且还学会了写一、二、三,学习汉字有趣吗?以后啊,小朋友每一天都能认识一些新的汉字娃娃,把咱们祖国的汉字全都装进聪明的小脑袋里,好吗?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探究的兴趣。多发现一些问题,多解决一些问题,甚至开发一些新课题。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设想】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2个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有人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可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在研读时,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进行美读。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置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如,燕子姐姐的礼物、生字果、小乞鹅等,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来认字。本课时先写一个“一”,让学生初步认识田字格,充分地说横笔的写法,分散写字的难点,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写字,巩固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生字果。

  【教学过程】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小燕子》歌曲律动。)今天,燕子姐姐又来到了我们一⑵班,(课件)看,她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礼物,是什么呢?赶快打开来看看!(燕子礼物)只要你能读出上面的音节,就能打开来看到里面的礼物了!(复习本课生字的12个音节。)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⑴ 燕子姐姐送完了礼物,它又飞起来,不一会儿就飞到了一座小山村,原来呀,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呢。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乡看看吗?(放课件。)

  ⑵ 看了燕子姐姐的家乡,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⑶ 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课件朗读)你们想读一读吗?

  ⑷ 小朋友学习的热情这么高,燕子姐姐可高兴了,你看,他来帮助我们了:

  请小朋友打开书,咱们一起来做两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第一件事儿,请你找出生字果上的这十二个汉字,用圆圈圈出来,大声地读一读。第二件事儿,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这首诗,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跟着人家一起读,做得到吗?看谁练习得最认真,开始。读好了,读给你的饿同桌听。

  ⑸ 会读了吗?谁能读给燕子姐姐听呀?

  ⑹ 指名读,评议正音。(有两个生字宝宝的名字不太容易区分,稍不注意就会喊错,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四和十)请找出四和十,你能区分吗?还有哪个字是平舌呢?哪个是特别韵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来读一读。)

  ⑺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2、借助画面,了解诗意,诵读古诗:

  ⑴ 小朋友朗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听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见了那座美丽的山村?你们也看见了吗?看见的小朋友举手,还有些小朋友挺诚实没看见,这样吧,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小朋友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四人小组小声读一读,试一试看。

  ⑵ 谁告诉老师,你在读的时候都看见了哪些景物呢?你是读哪一行诗看到的?课堂交流。(课件,随机朗读训练。)

  烟村四五家有几户人家在做饭,炊烟袅袅,谁也看到了?你读的真好,老师好象闻到饭的香味。还有谁也能让老师闻到饭的香味?男孩子读,女孩子读。

  亭台六七座你觉得这些亭子怎么样?怪不得你读得这么美,看到这么美的亭子,你想干什么?恩,你已经坐在亭子里了,还有谁也想去坐一坐?想坐的小朋友一块儿读。

  八九十枝花喜欢这些花吗?为什么?你能读一读,让老师和小朋友也喜欢吗?谁和她比一比?开火车读?双组赛读。

  一去二三里那么美丽的地方,离我们不太远,相当于这里到塘桥的路,所以课题说?这是诗人在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一起读一读。

  ⑶ 小朋友说得那么好,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让我们再一起夸一夸燕子姐姐的家乡,能背的可以背诵,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小朋友,朗诵到这里,你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对,在这首诗里诗人巧妙地把十个数字藏在里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谁当小老师读?(指名读卡片 1~10)

  2、小朋友学得这么热闹,引来了村里的一群小企鹅,胖乎乎的,真可爱!哇,这么多,我们一起数一数。可是,他们怎么都不动了呢?在找什么呀?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球吗?

  3、怎么,他们还是不开心?原来他们听不懂中文,哎,我们小朋友也很会说英语,一起用英语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4、哇!瞧,他们可高兴了,唱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唱吧!跳吧!(课件,音乐)

  5、燕子姐姐看到我们小朋友那么能干,给我们送果子来了,谁能读得又准确又响亮,就把果子送给他!(抢读生字,去、里你是怎么记住的?)

  6、燕子姐姐的礼物送完了,现在我们也给燕子姐姐准备点礼物,好吗?送什么好呢?就写个一字吧!看!这是什么格子?中间两条线是什么?一的笔画是横,你能说说怎么写好这一横吗?(指导写“一”)

  四、总结全课

  1、今天,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十二个汉字娃娃,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古诗,还参观了燕子姐姐的家乡,喜欢吗?现在,我们要离开了,可是,那炊烟袅袅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还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把我们对燕子姐姐家乡的喜爱用朗读表达出来,好吗?

  2、燕子姐姐可满意了,听,她在跟我们说什么?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的第一课。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村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是描绘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是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顺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自学课文,自学生字,检查自学情况,指导朗读课文,练习写字,巩固练习,实际活动”这一活动过程进行教学,采取多种形式有趣识字的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图画,图文结合,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

  分辨“八”和“入”。

  【课前准备】

  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插图(一)的课件,果子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卡片。

  【教学设想】

  从图入手,在读文中识字,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再现,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韵母(ai 、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ch、sh、yi、wu)和三个三拼音(jiāò、zuò、huā)

  2、激趣导入:

  开学到现在,同学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里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一的课件)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听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烟村、亭台、花)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板书:美)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板书课题并注上拼音。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课题的“去”和“里”是什么意思?结合具体实例帮助理解。

  三、初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课文)

  2、教师放慢语速带读课文,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一)画出12个要认识的12个生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除了这12个生字外,其他的字怎么办?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4、学生各自看着拼音拼读12个生字。(每个生字拼读两遍)

  5、教学生字:

  ⑴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注意“去”“四”“三”“十”)

  ⑵ 去掉拼音打乱顺序抽读12张生字卡,开火车读,小组竟赛读,全班齐读。

  ⑶ 分一分:你们能把这12个生字分成两类吗?为什么这样分?(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引导学生把“去”和“里”分为一组。)

  ⑷ “找朋友”游戏:把“一”至“十”和数学中的阿拉伯数字“1”至“10”的卡片发给学生,找出自己的朋友,如“一”和“1”是一对好朋友。

  ⑸ 用“去”“里”组词,看谁组得多。

  ⑹ 动动手“我会做”:学生用自己的手,怎样做手势来表示这十个数字,使别人会意。

  ⑺ “摘果子”游戏:把12个生字藏在果子后面,摘一个领读对了,就奖励这个“果子”。

  ⑻ 带生字准备回家:学生认读12个生字。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问:小山村的景色美吗?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你能把课文读得美一点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自愿起立表演读,小组竞赛读,师生表演读,全班齐读。)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父母听。

  2、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本课的生字,比一比谁找得多。

  【板书设计】

  yí   qù   èr   sān   lǐ

  1、一   去   二    三   里

  yān cūn    tíng  tái  měi             huā

  烟 村                亭 台 美               花

  【教学反思】

  不知什么原因,上完这节汇报课后,总有许多遗憾环绕在我的脑海里:二十多年的从教路,虽然有徘徊过,也有成功过,有令自己欣慰的时候,但这一节课总的感觉是不成功的。

  我几番的思前想后,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在新课程理论的阅读过程中,虽然能感觉到新课程为我们的教育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图景,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把握不住尺度,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我也知道:新一轮课改,教师不仅要有更新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教学方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是清晰的,从图入手,观察说话,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从而引出这首个歌谣,让学生感受歌谣的美,多种形式地、有趣地学习生字。但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好四十分钟的时间,没有合理地安排每一个环节,恰当地分配时间,结果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最后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朗读感悟童谣的美,只能把遗憾留给下一节课。

  为此,我认为课前了解学情,沟通学路,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人,从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极为重要。我也知道,当今课改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体现以学定教,不能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而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接受情况而灵活地调整梳理,让自己的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性会在师生活动中得到发展。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分析学生】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并引出当一生读“一去二三里”时,指图的学生该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

  (三)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设计意图: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都是由“横”组成的。

  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

  [设计意图:练写了三个字,学生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意图。]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想: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2个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有人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可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在研读时,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进行美读。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置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如,燕子姐姐的礼物、生字果、小乞鹅等,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来认字。本课时先写一个“一”,让学生初步认识田字格,充分地说横笔的写法,分散写字的难点,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写字,巩固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生字果。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1、(《小燕子》歌曲律动。)今天,燕子姐姐又来到了我们一(2)班,(课件)看,她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礼物,是什么呢?赶快打开来看看!(燕子礼物)只要你能读出上面的音节,就能打开来看到里面的礼物了!(复习本课生字的12个音节。)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燕子姐姐送完了礼物,它又飞起来,不一会儿就飞到了一座小山村,原来呀,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呢。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乡看看吗?(放课件。)

  2、看了燕子姐姐的家乡,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3、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课件朗读)你们想读一读吗?

  4、小朋友学习的热情这么高,燕子姐姐可高兴了,你看,他来帮助我们了。

  请小朋友打开书,咱们一起来做两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第一件事儿,请你找出生字果上的这十二个汉字,用圆圈圈出来,大声地读一读。第二件事儿,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这首诗,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跟着人家一起读,做得到吗?看谁练习得最认真,开始。读好了,读给你的饿同桌听。

  5、会读了吗?谁能读给燕子姐姐听呀?

  6、指名读,评议正音。(有两个生字宝宝的名字不太容易区分,稍不注意就会喊错,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四和十)请找出四和十,你能区分吗?还有哪个字是平舌呢?哪个是特别韵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来读一读。)

  7、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二)、借助画面,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小朋友朗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听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见了那座美丽的山村?你们也看见了吗?看见的小朋友举手,还有些小朋友挺诚实没看见,这样吧,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小朋友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四人小组小声读一读,试一试看。

  2、谁告诉老师,你在读的时候都看见了哪些景物呢?你是读哪一行诗看到的?课堂交流。(课件,随机朗读训练。)

  烟村四五家:有几户人家在做饭,炊烟袅袅,谁也看到了?你读的真好,老师好象闻到饭的香味。还有谁也能让老师闻到饭的香味?男孩子读,女孩子读。

  亭台六七座:你觉得这些亭子怎么样?怪不得你读得这么美,看到这么美的亭子,你想干什么?恩,你已经坐在亭子里了,还有谁也想去坐一坐?想坐的小朋友一块儿读。

  八九十枝花:喜欢这些花吗?为什么?你能读一读,让老师和小朋友也喜欢吗?谁和她比一比?开火车读?双组赛读。

  一去二三里:那么美丽的地方,离我们不太远,相当于这里到塘桥的路,所以课题说?这是诗人在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一起读一读。

  3、小朋友说得那么好,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让我们再一起夸一夸燕子姐姐的家乡,能背的可以背诵,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小朋友,朗诵到这里,你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对,在这首诗里诗人巧妙地把十个数字藏在里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谁当小老师读?(指名读卡片1-10)

  2、小朋友学得这么热闹,引来了村里的一群小企鹅,胖乎乎的,真可爱!哇,这么多,我们一起数一数。(1-10)可是,他们怎么都不动了呢?在找什么呀?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球吗?

  3、怎么,他们还是不开心?原来他们听不懂中文,哎,我们小朋友也很会说英语,一起用英语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4、哇!瞧,他们可高兴了,唱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唱吧!跳吧!(课件,音乐)

  5、燕子姐姐看到我们小朋友那么能干,给我们送果子来了,谁能读得又准确又响亮,就把果子送给他!(抢读生字,去、里你是怎么记住的?)

  6、燕子姐姐的礼物送完了,现在我们也给燕子姐姐准备点礼物,好吗?送什么好呢?就写个一字吧!看!这是什么格子?中间两条线是什么?一的笔画是横,你能说说怎么写好这一横吗?(指导写“一”)

  四、总结全课。

  1、今天,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十二个汉字娃娃,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古诗,还参观了燕子姐姐的家乡,喜欢吗?现在,我们要离开了,可是,那炊烟袅袅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还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把我们对燕子姐姐家乡的喜爱用朗读表达出来,好吗?

  6、燕子姐姐可满意了,听,她在跟我们说什么?(SEE YOU LATER!)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6

  教材背景

  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学前班主题式课程《谁和谁是好朋友》分主题“数字王国里的兄弟们”中的综合活动《一去二三里》。

  这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炊烟、村子、门前、鲜花等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古诗排列整齐,描绘的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小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其中包含语言、社会、艺术、科学等多项领域,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幼儿感受环境、生活中的美,从而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经验。

  教学目标

  一、欣赏并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二、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描写的美好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本活动中的欣赏、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是重点,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诗中的意境是难点。

  教学准备

  一、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

  二、录音磁带配乐古诗《一去二三里》。

  三、视频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     谈话

  1.  教师:小朋友,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吧。从一数到十看谁数得准。

  教师:真厉害!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古代有一位诗人,他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吗?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吧,名字就叫《一去二三里》。

  二、听古诗《一去二三里》

  1. 听配乐古诗朗诵《一去二三里》。

  2.  讨论。

  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你把听到的说出来。

  二、欣赏古诗《一去二三里》

  1. 图文结合,理解古诗描写的美好意境。

  播放电视图片,教师为幼儿讲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帮助幼儿学习古诗。 “一去二三里”,意思就是说诗人从别处走来,走了很远大概是二三里路,“烟村四五家”,看见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四五户人家,“门前六七树”就是这些人家的门前长着一些树木,“八九十枝花”说的是路边、房前屋后都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2. 结合课本图片,讲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诗意

  幼儿翻看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教师把古诗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诗意。

  两个数字小兄弟,从家里出来去山上放牛(或者是骑着牛去游玩),走了大概二三里的路,看见一个美丽的小村子,村里住着四五户人家,正遇上做饭时间,可以看见袅袅炊烟,家家门前都有六七棵树,村子里还传来了鸡、鸭、牛、羊、狗的叫声和小朋友们的嬉笑声,走近一看,房前屋后还有路边开满了各种美丽的花,蜜蜂、蝴蝶、蜻蜓在花丛中飞舞,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啊!这个小村子真的是太美了! 

  三、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1. 教师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幼儿手指字跟着老师一起轻声朗诵。

  2. 幼儿集体朗读古诗《一去二三里》3——4遍。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读准字音。

  3. 分组学习朗读古诗《一去二三里》,在用感情朗读的同时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

  四、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本活动。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笔画“一(横)”。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

  分辨“八”和“入”。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数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拼音,激趣导入

  1.复习拼音

  我们在拼音王国认识了很多的拼音宝宝,老师这里呀!有一些可爱的拼音宝宝又忍不住跑出来和小朋友们见面了!瞧!他们来了!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1)整体认读音节:zhi、shi、si、yi、wu

  (2)复韵母ai、iu、an、un、ing

  (3)特殊韵母:er

  (4)音节:huā、jiā、zuò、sān 、cūn

  2.激趣导入

  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出示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注意观察顺序,可用远处有……近处有……左边有……右边还有……) 。

  2.揭示课题

  (1)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1 一去二三里)。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一)中的第1课。

  (2)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3)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长度单位,一里=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操场走大约三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一去二三里》,要求听仔细,说说听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评议、正音。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并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拼音朋友,也可以问同学、老师。

  5.检查生字

  (1)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2)不带拼音认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抽查读。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4)在我们周围找找本课的生字。(如,教室内的课程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门牌、报纸。)

  6.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四、诵读古诗,感悟诗意

  过渡: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2)指导“一”的变调:“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朗读时,句中适当停顿,句末稍稍延长,数词可读得略重些,突出山村虽小,景色却很美。

  2.了解诗意,指导朗读。

  (1)小山村的景色真美,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越美。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理解诗意。

  a.亭台六七座

  什么是“亭子”呢?(出示挂图:亭台)

  师: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师: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b.八九十枝花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花)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c.烟村四五家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师: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师: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d.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也就是说:一路走去二三里路就到了。

  e.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3.诵读背诵。

  (1)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师指图生读诗)

  (2)同桌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3)过渡: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能背的可以背诵,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五、认识田字格,书写笔画“一(横)”

  1.认识田字格。

  (1)激趣:小朋友,我们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宝宝的家在哪里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2)谁认识它,说一说?(我们叫它“田字格”,请学生说“田字格”)

  (3)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拍手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上。

  2.欣赏(已写好字的田字格),感受汉字的美。

  3.书写新笔画“一”

  (1)出示笔画“─”(笔画名称:横(hénɡ))

  (2)观察所在位置。

  (3)教师示范,学生书空。边写边说“─”的起笔和收笔:“一”只有一笔。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4)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正,脚放平……

  (5)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用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练习组词。

  3.学写笔画“一”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生字

  1.检查朗读、背诵课文。

  2.检查生字认读。

  3.巩固生字: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重点认读“四、 十”。

  (2)说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字都是表示什么?

  与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比较(出示插图二)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

  (3)在哪里见过“去、里”?有什么办法记住?

  如,加一加:│+云=去 土+厶=去;二+甲=里 曰+土=里

  (4)比较区别: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八”。

  入──捺在撇上住

  八──撇捺要分家

  (5)组词练习。

  (6)读一读,说一说,连一连。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十 六 一 三 九 八 二 五 七

  二、指导书写

  1.复习田字格的知识:

  2.指导书写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看看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横这个笔画)

  (2)指导书写“一”:(写法同笔画“横”, 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a.学生观察“一”占田字格的位置怎样?有几笔?

  b.观察—书空—描红—练写。

  c.学生书写时,提醒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3)指导书写“二”。 (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字要居)

  (4)指导书写“三”。(“三”有三横,第三横长。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5)结合书写“二”、“三”两个字,让学生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3.展示、评价。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读儿歌(巩固量词)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用错量词出笑话。

  2.练习用生字、说话。

  如:一 一个 我有一个漂亮的玩具。

  3.填空

  kuài tián piàn ɡuā tiáo yú

  ( )块田 ( )片瓜 ( )条鱼

  duǒ huā ɡè qiú

  ( )朵花 ( )个球

  4.出示《咏雪诗》,巩固一至十。

  咏雪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一、二、三”及分解笔顺。

  2.绕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

  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

  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8

  作者:北环路小学 陈惠英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4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教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

  4.电脑演示

  (1)请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可。

  (2)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3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五、巩固复习

  1.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教学重点:

  在田字格里写好5个生字。

  教学难点 :

  按笔顺把“四”“六”“八”3个字写漂亮。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二、四、六、八、十”。

  2.指名朗读儿歌。

  二、学习书写“二、四、六、八、十”

  1.回忆第一课书写的方法:

  (1)观察位置(2)观察写法(3)亲自实践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字笔画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自己试着在书中写一个。

  3.请学生提出书写有困难的生字:“八、六、四”

  (1)书写“四”字,

  ①看板书“四”,请学生们再一次观察每笔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请学生说一说。

  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老师的写法。

  教师边写边强调:第一笔“竖”,书写时稍微往里收一点,注意横中线上边的“竖”和横中线下边的“竖”应一样长。第二笔是横折钩,横不要写得太长,要看清楚竖中线左边的“横”和竖中线右边的“横”一样长时,顿笔写折钩,折笔画也稍微向里收一点,要与竖对称,“钩”不要太大。接着写“撇、竖弯”。注意两个笔画不仅写在竖中线的两侧,而且写在横中线的上边。最后写横。

  ③学生修改书中自己写的“四”字后再写一个“四”字。

  (2)书写“八”字

  ①看板书“八”,观察占格位置。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二笔“捺”,起笔在右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注意“撇和捺”收笔处应在一条线上。

  ③学生修改“八”字后再写一个“八”字。

  (3)书写“六”字

  ①看板书观察占格位置,请学生说一说。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第三笔“撇”、第四笔“点”分别写在竖中线两侧,起笔、收笔大致要对齐。教师可在起笔和收笔处轻轻画两条横线,表示要对齐。最后一笔“点”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与第一笔“点”有所不同。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议。

  三、巩固复习

  1.每个生字在生字本上写3遍,教师巡视辅导。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1)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读读图上音节,把汉字写在里。

  (3)同桌互查,比比谁书写正确、漂亮。

  ◆[2004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4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教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

  4.电脑演示

  (1)请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可。

  (2)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3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五、巩固复习

  1.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教学重点:

  在田字格里写好5个生字。

  教学难点 :

  按笔顺把“四”“六”“八”3个字写漂亮。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二、四、六、八、十”。

  2.指名朗读儿歌。

  二、学习书写“二、四、六、八、十”

  1.回忆第一课书写的方法:

  (1)观察位置(2)观察写法(3)亲自实践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字笔画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自己试着在书中写一个。

  3.请学生提出书写有困难的生字:“八、六、四”

  (1)书写“四”字,

  ①看板书“四”,请学生们再一次观察每笔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请学生说一说。

  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老师的写法。

  教师边写边强调:第一笔“竖”,书写时稍微往里收一点,注意横中线上边的“竖”和横中线下边的“竖”应一样长。第二笔是横折钩,横不要写得太长,要看清楚竖中线左边的“横”和竖中线右边的“横”一样长时,顿笔写折钩,折笔画也稍微向里收一点,要与竖对称,“钩”不要太大。接着写“撇、竖弯”。注意两个笔画不仅写在竖中线的两侧,而且写在横中线的上边。最后写横。

  ③学生修改书中自己写的“四”字后再写一个“四”字。

  (2)书写“八”字

  ①看板书“八”,观察占格位置。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二笔“捺”,起笔在右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注意“撇和捺”收笔处应在一条线上。

  ③学生修改“八”字后再写一个“八”字。

  (3)书写“六”字

  ①看板书观察占格位置,请学生说一说。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第三笔“撇”、第四笔“点”分别写在竖中线两侧,起笔、收笔大致要对齐。教师可在起笔和收笔处轻轻画两条横线,表示要对齐。最后一笔“点”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与第一笔“点”有所不同。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议。

  三、巩固复习

  1.每个生字在生字本上写3遍,教师巡视辅导。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1)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读读图上音节,把汉字写在里。

  (3)同桌互查,比比谁书写正确、漂亮。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一去二三里》

  一、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梨树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三个三拼音节。

  2.激趣导人: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工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二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图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一 设计理念

  本课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课文内容大多学生在学龄前已经接触甚至已经会背诵,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理解古诗意境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古诗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激发孩子识字的乐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

  本教学设计抓住古诗教学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识字为出发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感官的参与性,注意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性。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使学习气氛活跃起来;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采用新字复习旧字,旧字巩固新字的方法扩大识字量,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

  二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②、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③、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过程与方法

  以情激趣,导入新课;自主研读,自读自悟与复习巩固,指导写字相结合。

  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习来激发孩子识字的乐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③、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拼音,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老师现在想考考大家,还认不认识这些朋友的名称(师出示卡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复习整体认读音节,与本课生字有联系的音节重点读,这样能有助于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

  激趣导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里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汉字朋友最喜欢与上课专心听讲、爱动脑筋的同学交朋友,看哪位同学在这节课中交的汉字朋友最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请看看课本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进行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说。

  师述说:这是一个离我们不远的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达,这里住着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山上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山下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鲜花,你觉得这充满生机的村庄美不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美丽的画面)

  3、作者把这个美丽的村庄写成一首有趣的童谣,你们想不想学,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课。

  4、昨天晚上,大家进行了预习,谁给大家读读这首童谣呢?

  (设计意图:观察图画这一环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文,并且能学会观察图的一些初步的方法,对学生以后的看图学文有很大的帮助。)

  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

  1、这么美的村庄,这么有趣的童谣,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读读,去感受这乡村美丽的风光,你们想不想听,老师有两个小小的要求:

  a.闭上眼睛

  b.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这么有趣的童谣,你们想不想去读,边读边和童谣中的生字交朋友。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提示:读诗的时候要注意,认识的字就看着字读,不认识的字就先读读上面的拼音,再读读字。看谁的眼睛最灵活,最用心,能把字看清楚,把字音读准。

  (设计意图:好的读书习惯从一开始就注意培养,能为学生今后读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你交了哪些生字朋友?你是怎么认识的?(出示要认的字)

  小朋友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既懂得观察,有能通过各种途径自己识字,真棒!

  3、你觉得这些字中哪个音或字形难读,难记的,给同学们提个醒。

  (设计意图: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醒,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4、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抽取生字卡,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五、 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①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②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设计意图:田字格儿歌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2、指导书写“一”。

  这节课我们来写一个字(出示“一”),我们来看看它怎么写?

  ①学习笔画:“横:一”。

  ②指导写好“一”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了本课的生字。比一比谁找得多。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义务教材第一册识字(一)第一课(44——45页)

  课    题

  一去二三里

  班   级

  一年级(二)班

  执    教

  课   型

  新  授

  课    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字“一”,认识笔画“一”(横)。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思想目标: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重  点

  认识12个生字

  难  点

  写  字

  教  具

  卡片、图片、小黑板等

  教法选择

  指导  示范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

  二、认识一至十个数。

  三、巩固认读。

  四、看图学童谣。

  五、读课文

  六、写字。

  七、讲故事。

  七、总结。

  八、巩固练习。

  九、布置作业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用孩子们熟悉的数字,引出本节课的汉字。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

  培养朗读能力

  培养写字习惯

  复习生字。

  拼音学完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中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了!

  1、数学课上认识了10个数字朋友?记得吗?(出示卡片)

  2、 数字娃娃想介绍他的新朋友和我们认识。出示:六 八 七 九三 五 二 四 十 一

  3、 谁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4、你能把这些汉字贴到相对应的数字下面吗?

  5、读一读。

  1、同桌之间相互认读卡片。

  2、想一想:生活中哪见过这些词?

  1、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读)

  3、认识:去  里(出示卡片)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5、你能用“去”、“里”组个词或说一句话吗?

  1、              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

  2、              用圆圈圈出这十二个生字

  3、              指名读课文。

  4、              范读、领读、齐读。

  5、              小山村的景色多美呀!谁来当图中的小朋友,告诉大家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图中什么景物?

  6、把课文读给你的同桌听。

  7、背诵课文。

  1、认识田字格。

  2、 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 拍手读田字格的儿歌。

  4、 指导书写“一”。

  讲“万”字的故事。

  这节课认识了那些生字朋友?你学会了什么?

  1、游戏:采蘑菇。

  2、选字卡填空。

  1、 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 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读1――10数字 

  读音节

  贴卡片。 

  读的练习。

  观察、互相说说。

  读课题

  练习说话 

  练习朗读。 

  练习说话

  观察、练习写

  听故事。

  读词语

  板书设计 

  1、一去二三里

  l?

  里

  qù

  去

  yī  èr    sān   sì    w?   liù   qī   bā    ji?   shí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田字格:

  课后反思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一)第一课。本课是一首古代童谣,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会写生字“一”,认识笔画“一”。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意境美。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读、范读、同伴互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每一个汉字。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导入新课时,用数学上学的数字来引出本课要学的十个表示数目的汉字,使学生能很快掌握这十个汉字。

  二、看图学童谣。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

  三、指导写字。

  写好“一”字是本节课的难点,为此,应在学生观察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让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在学生描红和写字时,教师巡回指导,进行个别辅导。

  四、识字(一)只是一个教学的载体,怎样来让学生通过载体的学习来引发学习的愿望呢?在课外延伸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的愿望与积极性。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4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

  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⑴ 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⑵ 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⑶ 指导学生练习书写4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教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

  4、电脑演示

  ⑴ 请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可。

  ⑵ 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3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五、巩固复习

  1、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教学重点〗

  在田字格里写好5个生字。

  〖教学难点〗

  按笔顺把“四”“六”“八”3个字写漂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二、四、六、八、十”。

  2、指名朗读儿歌。

  二、学习书写“二、四、六、八、十”

  1、回忆第一课书写的方法:

  观察位置;观察写法;亲自实践。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字笔画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自己试着在书中写一个。

  3、请学生提出书写有困难的生字“八、六、四”:

  ⑴ 书写“四”字:

  ① 看板书“四”,请学生们再一次观察每笔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请学生说一说。

  ②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老师的写法:

  教师边写边强调第一笔“竖”,书写时稍微往里收一点,注意横中线上边的“竖”和横中线下边的“竖”应一样长。第二笔是横折钩,横不要写得太长,要看清楚竖中线左边的“横”和竖中线右边的“横”一样长时,顿笔写折钩,折笔画也稍微向里收一点,要与竖对称,“钩”不要太大。接着写“撇、竖弯”。注意两个笔画不仅写在竖中线的两侧,而且写在横中线的上边。最后写横。

  ③ 学生修改书中自己写的“四”字后再写一个“四”字。

  ⑵ 书写“八”字:

  ① 看板书“八”,观察占格位置。

  ② 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二笔“捺”,起笔在右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注意“撇和捺”收笔处应在一条线上。

  ③ 学生修改“八”字后再写一个“八”字。

  ⑶ 书写“六”字:

  ① 看板书观察占格位置,请学生说一说。

  ② 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第三笔“撇”、第四笔“点”分别写在竖中线两侧,起笔、收笔大致要对齐。教师可在起笔和收笔处轻轻画两条横线,表示要对齐。最后一笔“点”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与第一笔“点”有所不同。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议。

  三、巩固复习

  1、每个生字在生字本上写3遍,教师巡视辅导。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⑴ 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⑵ 读读图上音节,把汉字写在(  )里。

  ⑶ 同桌互查,比比谁书写正确、漂亮。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5

  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本课可以分二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一)教材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学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导语激趣。

  上课前,cai课件出示了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教师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孩子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cai课件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然后揭示课题:古时候有一首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学生读课题,并说说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学生交流学法)结合图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第一环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自我拼读过程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同时提醒学生倾听老师在范读时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以把握古诗的整体节奏,体会童谣的韵律美。

  第二环节:生字认识

  出示一至十、去和里的生字卡片(也可以课件演示生字,先顺序出现,在乱序出现)。采取抽生读、齐读、抢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里”的声母是边音,(这里可以cai课件出示,重点字的读音选择)并组词,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三环节: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首先,我提醒学生:.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以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想像的良好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其次,出示课件主题图,着重分析“一去二三里”和“烟村四五家”并用手势表明一去二三里的含义即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在这一部分,应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最后,背诵全诗,提问:你在背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这个小山村热闹吗?美吗?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还可以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课件演示,一学生读有关诗句,一学生指图,教师辅助点击鼠标,出现放大的图画区域。)

  课间休息:做识字游戏《摘苹果》,使课堂的气氛达到一个新高,同时学生适当放松。

  第四环节,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

  首先引入田字格,(多媒体出示田字格,并演示各个部分)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方位小格。并用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又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来巩固田字格的认识。写字时,学生先独立观察字形引入笔画:“一”。出示课件“一”在田字格的方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指导书写 。再引入“二”的书写,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而“三”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上台演示,教师相机指导,让学生体会汉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并可以用实物投影仪反馈学生作业,学生展开互评。在这里,我引入一个故事: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学生练写了三个字,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教育意义。] 

  总之,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读、写四方面结合,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放手学生,努力使朗读教学和写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配乐诗朗诵。学生伴随音乐自由朗诵,强化印象,学生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