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曹冲称象教案 |
范文 | 曹冲称象教案(精选6篇) 曹冲称象教案 篇1【设计思路】 教师预先在活动范围内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然后在实物操作中分析解决问题;再以幼儿帮助饲养员叔叔测量东北虎的体重设置问题,激发幼儿兴趣,幼儿在先前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处理问题;最后在《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提升幼儿智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分层次扩散思维——测出较小物体的重量,怎么测?测出体积很大的物体重量,怎么测?除了用称来称,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在活动中幼儿积极献计献策;通过分组实践,使创新思维得到了证实,肯定了自我。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是大班下册《幼儿创新智慧游戏》中的内容,教材来源于一个历史小故事。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本活动恰好巧妙地利用了幼儿自然成长的要求,让他们在自由的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从而有利于挖掘幼儿潜力、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和灵活性,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分析】 大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发展,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遇事追根问底,喜欢探索;乐于帮助别人。本次活动,以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物体的重量为线索,让幼儿大胆地进行创新思维活动。幼儿在由浅入深的实践中不断获取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再大胆展开想象,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幼儿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进步。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曹冲解决问题的巧妙办法。 3、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活动场地投放翘翘板 2、科学观察室内投放:天平和砝码;滑轮;翘翘板;弹簧秤、电子秤、杆秤等测重工具;盆、碗、盘等容器;沙土和水;塑料袋;各种水果蔬菜和日常用品用来测量重量。 3、课件:饲养员叔叔请求帮助、曹冲称象的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开心游戏,发现问题。 师与幼儿到活动场地玩翘翘板,幼儿一边玩一边观察。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翘翘板两端会上下不停摆动呢?”引导幼儿说出翘翘板中间有固定轴,两边各坐有一位小朋友;师坐上翘翘板,幼儿观察:一位小朋友的重量很难让翘翘板保持平衡,必须要有两名长得高大的幼儿或三名普通体重的幼儿才能抵得上老师的重量。幼儿初步理解重量的等量关系。 2、展开部分:实践操作,理解问题。 带着问题,师与幼儿回到科学观察室。幼儿通过操作寻求答案:如何测出一颗豆子、一粒纽扣、一块橡皮等的重量?(幼儿经过实践会选择天平和砝码、小杆秤等);如何测出一小袋豆子、几个西红柿、一个铅笔盒等的重量?(幼儿通过实践会选择小杆秤、弹簧秤、电子秤、滑轮等);如何测出一袋面粉、一箱饼干、一大捆书等的重量?(幼儿通过实践会选择一些机动灵活的方法来测量。比如借助天平、弹簧秤、电子秤、滑轮等一点一点地称再将重量加起来;利用翘翘板、滑轮找出等重物体从而知道其重量……) 3、经验提升,机智处理问题。 师幼坐下休息。(大屏幕)饲养员叔叔需要记录东北虎的成长体重,他正在为不知道怎样测量而发愁呢。请幼儿开动小脑筋,帮饲养员叔叔想想办法。 幼儿首先想到的有可能是用称来称。 教师指导用语:东北虎体型庞大,用称来称太困难。也许可以用称货物的地磅。我们想想还有别的好方法吗? 幼儿讨论: 用翘翘板找出与东北虎相同重量的物体,然后再一点一点称出物体的重量;用滑轮找出等重物体再测重;在地面上挖一个与老虎一样大的坑,然后测量挖出的泥土重量;把老虎赶进装满水的水池,测量水池里溢出来的水的重量……(孩子的这些奇思妙想,虽然有些幼稚,但蕴含了一定的道理。) 4、故事启智,判断总结问题。 (大屏幕)故事:曹冲称象 (1)故事中有几种称大象的方法? (2)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这种方法好?好在哪里呢? (3)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幼儿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各组派代表进行说明。 5、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与众不同的好办法,假如曹冲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的办法。 幼儿向曹冲说再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优点: 本活动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内容层层深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处理问题、判断总结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游戏、故事贯穿始终。幼儿通过动脑筋想办法,不仅能够测量体积较小、质量较轻的物体;对于一些体积较大、测量重量有难度的物体,也能够想出好方法。虽然有的方法略显稚嫩,却是孩子积极动手动脑的实践结晶,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本活动将故事《曹冲称象》放在最后,旨在不桎梏孩子的思想。曹冲看到青蛙跳到荷叶上得到了启迪,而活动中教师也很好地运用了游戏与操作进行前奏启智。幼儿不仅运用了一种方法,还能够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精神保持兴奋状态。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体现了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 不足: 本活动在材料的准备上欠充分,应该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操作,以证明自己办法的可行性。 附: 故事《曹冲称象》 三国时期,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高兴,带着七岁的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道去看大象。大象又高又大,人们非常惊讶,纷纷议论大象的重量。曹操问:“谁有办法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有的官员提议造一杆大称,砍一棵大树做秤杆;另一个官员说:“把大象宰了,砍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这时,曹冲看到青蛙跳到荷叶上,得到了启示说:“我有办法。”曹冲把大象赶到船上,在船舷与水面交界的地方做上记号后让大象下船。曹冲又让士兵往有记号的船上搬运石头,直至船下沉到船舷的标记处。然后,曹冲让士兵称出船上石头的重量。这下官员们明白了,都夸曹冲的点子巧。 曹冲称象教案 篇2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的道理。 2.结合句子理解“直”和“才”的意思。 3.理解课文,解决不懂的问题。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一段话用上冒号和引号。 教学重点:了解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知道这个方法好在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5课《曹冲称象》,谁来说说通过上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一)官员们称象的办法 师:同学们先来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官员们送给曹操一头什么样的大象? (又高又大,身子像者墙,腿像四根柱子。) 师:说的非常好,就是因为这个大象太大了,才引起了官员们的疑问,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重,于是曹操就向官员们询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呢?”官员们也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好,现在同学们快速地读读第3自然段把官员们说的话画一画 (学生读书画批) 师:谁来说说官员们是怎么说的?(汇报) 生1:有的人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生2:还有的人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师:他们说的办法可行吗?谁来说说。 生:不可行。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3:有的人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师:说的非常好,还有吗? 生:从“曹操直摇头”这儿可以看出不可行。 师:谁能说说“直摇头”是什么意思?或者你用一个别的词说一说。 生:“直摇头”就是一个劲儿地摇,连续不断的摇。 师:你能给我们表演一下曹操听了官员们说的办法后的表现吗? (生表演) 师:曹操听了意见“直摇头”表示什么呀? 生:很不满意。 师:就在这个时候站出了一个才七岁的小男孩,谁呀? 生:曹冲 (二)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 师:大家快来看看这个才七岁的小孩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把曹冲的办法画在书上。 (生读书画批) 师: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生:“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师:假如你在场你对曹冲的办法有什么疑问吗? 生1:把大象赶上船,船会不会下沉呀? 师:提的非常好,咱们同学也来想一想,谁能说说你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刚才说找来一艘大船,也就是能够承受住大象。 师:嗯!书看的非常仔细。 我们既然要想用船称象得找一条足够大的船。还有吗? 生3:大象的重量怎么就是石头的重量呢? 师:谁来帮他解答? 生4:大象下沉的深度和石头下沉的深度相同说明他们的重量相同。 师:看来你真的明白了曹冲称象的办法。 师:我们再来读读曹冲称象的方法,看看可以分成几步? 生:四步。一是,象上船,沿水面画线。二是,象上岸,船装石头。三是,船下沉至画线处,称石头。四是,计算石头总重量。 师:按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你们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 生:好 师:好在哪? 生5:不用砍树做大称。 生6:不用宰象。 师:快来看看曹操听了儿子说的方法是什么表情? 生:点头微笑。 师:曹操的微笑表示什么? 生:很满意。 三、激发情感 师:曹冲只是一个才7岁的孩子,一个“才”字说明什么? 生:说明曹冲当时很小 师:如果让你换个词你会用什么? 生:“刚刚”、“只有” 师:就是这么一个只有7岁的孩子却想出了大人们都想不出的好办法。如果你是曹操你会对曹冲说点什么? 生1:儿子你真聪明 …… 师:如果你是在场的官员你又会怎么说? 生2:这个小孩子真聪明,比我们都强。 …… 师:如果曹冲来到这儿,你想对曹冲说点什么? 生3:你真棒,我真佩服你! 生4:你真聪明。 生5:你太聪明了。 生6:你怎么那么聪明呀! 生7: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应该向你学习。 …… 四、升华 师:你们今年几岁了? 师:和曹冲差不多吗,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 师:〔提示〕石头搬来搬去的多麻烦呀?要是换成什么就好了? 生1:人 生2:士兵 …… 师:说的真好!你比曹冲还聪明,同学们下课还可以再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和同学比一比谁的办法好。 五、板书 称象 官员们曹冲 造大称 1、象上船,沿水面画线。 2、象上岸,船装石头。 3、船下沉至画线处,称石头。 4、计算石头总重量。 宰大象 直摇头曹操 点头微笑 曹冲称象教案 篇3【内容简析】 本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人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让人们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最后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妙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设计理念】 本文设计意在通过朗读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懂得当一个问题从习惯的角度无法解决时,应换一个角度去寻求办法,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比鲜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毖习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 挂图、塑料船(实验用)、水、水桶、石子、尺子、天平或杆秤。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碧富埃引入故事。 2、笨垂彝迹讲课文故事。(大意:古时候,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头大象,曹操让人们想办法称一称大象有多重。最后他七岁的儿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同学们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好办法吗? 3、卑迨榭翁猓读题,学习“称”字,掌握读音,理解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弊杂啥量挝模注意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 2、蓖桌互相读生字,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前鼻音、后鼻音。 3、苯淌检查读音,指导读准“称、秤、量、曹”等字音。 4、弊杂啥量挝模找一找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弊杂啥量挝模边读边想“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头怎样的大象”。找出有关自然段读一读。 2、惫僭泵且槁圩乓桓鍪裁次侍猓肯嗷指导理解“到底”。 3、敝傅祭识恋1、2自然段,重点读好描写大象的句子和表现官员们疑问的句子。 四、小结内容,汇报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备聪埃荷辖诳瓮学们已初读了课文。谁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惫渡:人们想出哪些办法来称象? 二、细读,感悟课文 1、弊杂啥量挝模结合插图,边读边想:官员们提出了什么办法?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找到有关自然段,多读几遍,画出有关句子。 2、蓖桌交流,互读。 3、毖生汇报,读出所画句子。 4、倍恋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官员们的称象办法,为什么直摇头?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直摇头”。 5、倍恋4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6、毙∽樘致郏 1)比较官员们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说一说:谁的办法好?好在哪里? 2)曹冲称象的办法分几步? 7、毙∽榛惚ǎ朗读文段,做实验: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 8、敝傅祭识恋谌、四自然段。读第四自然段时,抓住“才”“先、再、然后”等词语理解文段内容,体会曹冲遇事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的好品质。 9、彼伎迹翰艹宄葡蟮陌旆ê寐穑克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曹冲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第二,最主要的`是他平时注意观察、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10、敝室墒湍选 11弊杂衫识恋5自然段,相机指导理解“果然”以及曹操为什么微笑着点点头。 三、朗读积累 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 2、闭抄你喜欢的词语。 3、备聪按视铩 4、庇谩跋取…再……然后”说句子,写句子。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议、论、官”等难写的几个生字。 五、总结全文 你喜欢曹冲吗?用一句话来夸一夸他。 六、拓展延伸 如果让你称象,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 七、布置作业 1、卑压适陆哺家人或朋友听。 2、辈檎矣泄乩史人物曹操的资料。 八、课外实践 在生活中你遇到了什么难题?你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 曹冲称象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冲、再、岁”等8个生字和2个新部首,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四幅图、实验物品。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称东西吗? 板书“称”,学生齐读“称”。 2、你们见过大象有多大?这么重的大象古时候怎么称呢?板书“象”,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3、“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么称的称出来了吗?)同学们真是爱思考、爱动脑筋的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你们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 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2、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3、小组合作学习 (1)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2)划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读正确。 (3)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4、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5、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曹冲)补充课题,曹冲是曹冲的儿子,曹操是什么人?(古时候的大官)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这员们表现怎样? (5)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6)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7、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 4、学习第4自然段 (1)曹冲称象有四步(出示四幅图)在理清顺序前,我们先来了解一幅图的意思。出示: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2)自读课文,看看图上填上适当的词,再从课文中找出依据。自由读,填词交流。 逐步出示:卸下(石头)称出(重量) 装石入(船)齐(线)停(装) 赶象(上岸),准备(装石) (3)曹冲称象方法,给四幅图排一下顺序。 (4)曹冲称象用了哪两样的东西?交流出示:船、石。 (5)实验演示:两名学生到讲桌前,一人讲方法,一人操作,然后再找其余数名同学演示。 (6)为什么曹操听了点头微笑?从哪个词看出曹冲办法称出了大象重量?理解“果然”一词,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四、精读对比,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种方法和官员们的方法是有联系 ,他从官员的议论中得到启发,而他的方法巧妙在哪,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总结。 五、拓展练习 想一想,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板书: 曹冲称象 直摇头 微笑点头 官员们 曹冲 砍树造称 赶象上船 画线上船 宰象称肉 称石头 曹冲称象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曹冲称象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教学过程: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双姿。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