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班语言:飞呀飞 |
范文 | 小班语言:飞呀飞(精选2篇) 小班语言:飞呀飞 篇1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让小动物上天的办法,并为小动物设计同时上天的最佳方案。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小动物们不认输的精神和成功后的喜悦。 活动准备: 1.《飞呀飞》的多媒体课件。 2.自制动物匹配图片。 3.幼儿用书第21~22页。 4.挂图《飞呀飞》。 5.语言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了解背景,启发想象 1.教师播放课件a段:从“看见小鸟在天上飞”到“永远也飞不起来!”。 2.教师提问:图上有谁?它们想干什么?乌鸦奶奶怎么说? 3.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想办法。 教师:小动物会想什么办法飞上天呢? 幼儿表述,教师鼓励幼儿相处不同的方法。 二、讨论工具,匹配图卡 1.认识工具。 教师:小动物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它们找到了这几种工具,是什么?有几种? 2.探索适合各个动物上天的工具。 教师出示挂图,介绍5种上天的工具。 教师提问:小蚂蚁可以用这里的哪几种工具上天? 幼儿回答后,播放课件验证。 同上,按动物的大小,从小到大分别归纳适合它们上天的工具。 小结:动物越小适合上天的工具越多,动物越大,适合上天的工具越少。 3.为动物匹配合适的上天工具,使动物能同时上天。 教师提出要求:小动物们碰到了难题,小动物们是好朋友,它们想同时飞上天,可是每一种工具只允许一种动物使用,它们该怎么分配者5种工具,才能使自己和朋友都能飞上天呢? 幼儿思考并摆放操作卡,让动物与工具一一匹配。 集体交流:你是怎么分配上天的工具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4.梳理匹配的经验。 教师(出示河马和蚂蚁图片):我也来分一分,河马和蚂蚁,应该让谁先来选? 幼儿回答并说明理由。 小结:越重的动物适合的工具越少,应该让重一点的动物先选。越轻的动物用越小的工具,越重的动物用越大的工具。 完整播放课件b段。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 1.完整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故事并验证探究结果。 2.完整倾听故事,幼儿用自己的匹配卡进行匹配,并尝试跟说故事的角色对话。 3.提问:乌鸦奶奶最后说了什么? 活动延伸: 1.在表演区播放故事,鼓励幼儿边操作匹配卡边跟讲故事。 2.幼儿可以将匹配卡带回家,边演示卡片边把故事讲述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边进行贴纸操作边讲述故事。 小班语言:飞呀飞 篇2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飞呀飞》。 2.学习词语“翅膀”“风筝”“飞机”,初步尝试造句。 3.大胆想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飞呀飞》课件:小蚂蚁、小青蛙、小猪、蒲公英、气球、风筝等图片及一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教师播放课件“鸟的叫声”问幼儿“咦?是什么在叫?”(小鸟在叫)“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鸟在干什么。” 2.教师播放视频“小鸟在天空飞翔”问幼儿“小鸟在干什么呀?”(小鸟在天空飞翔)小鸟下方弹出小蚂蚁、小青蛙、3只小兔、胖小猪、大河马。问“小鸟下方都有谁?”“他们非常羡慕小鸟,也想飞上天空。你们觉得他们能飞上天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二、想一想 1.教师:“你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想飞上天的小动物吗?” 2.播放课件:蒲公英、气球、风筝等图片。问:“你们见过这些东西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大家一起想一想。”(它们都能飞起来)“它们能帮助小动物飞上天吗?为什么? 3.课件:小蚂蚁等动物及蒲公英等植物的图片。“请你们将它们分别分配给小动物们。” 三、欣赏故事《飞呀飞》 1.教师边播放课件《飞呀飞》故事绘本边讲述故事至“胖小猪开着飞机上了天”。 提问“这些小动物是怎么让自己飞上天的?”“除了这些小动物,还有谁没有飞上天呀?”(河马) 2.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河马飞上天? 3.教师:“我们一起接着听故事”教师继续讲故事至结尾。 4.教师:“河马是怎么飞上天的?”“最后乌鸦奶奶怎么说?” 5.教师再次边出示图片完整地讲述整个故事。 四、学习词语“翅膀”“风筝”“飞机” 1.教师:“刚才故事里出现了几个新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2.教师一一展示图片与词语:翅膀、风筝、飞机。让幼儿认读,并引导幼儿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五、引导幼儿做一做飞的动作 1.教师“小动物们开动了脑筋,所以它们都飞上了天。你们想飞上天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小鸟飞翔的样子,一起飞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3.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飞出教室。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