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海的歌 |
范文 | 大海的歌(通用15篇) 大海的歌 篇1教学目标 :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播放大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2、昨天,我们随着作者去看大海,在出发前老师问一下,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三、读第二、三节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读后讨论、板书 2、出示句子1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作者见到这样的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你能读好它吗? 3、出示句子2 同上 4、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愉快,站在海轮上,听着浪花的声音也觉得大海也在欢唱。 请同学们读第三节 5、请同学们齐读第二、三节,要读出大海唱歌的景象。 四、大家读得真好,让教师也仿佛听到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那么大海为什么还要唱一曲新歌呢?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法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1、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大海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划出重点句子,想想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3、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自学 4、讨论:看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5、出示句子(课后2) 6、看到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钻探船,作者心里会怎么想?所以我仿佛听见( ) 齐读第五节,抒发感情 7、请同学们带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来朗读第四、五节 五、作者笔下的大海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这诗一般的语言吧。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奉献给大家。 六、在新时代,大海的歌又有了新的内容,你能说说吗? 七、你长大后,想为大海谱什么新歌?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歌 篇2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áo zhàn shī tāo ( )声 ( )放 ( )子 波浪( )天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她抱着( ),她背着( ),那轻轻的( )啊,是她熟睡的鼾声。 2.海上的风是( ),它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 ),它一来,就奏出万种乐声。 海上的风是( ),它一来,就送走万片鱼帆。 海上的风是( ),它一吼,就掀起波浪滔天。 三、选词填空。 平静 安静 宁静 1.房间里非常( ),只听见钟表的嘀哒声。小学资源网 2.几只小船飘荡在( )的湖面上。 3.夜晚,( )的乡间小路上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参考答案: 一、 cháo zhàn shī tāo (潮)声 (绽)放 (狮)子 波浪(涛)天 二、略。 三、1.房间里非常(安静),只听见钟表的嘀哒声。 2.几只小船飘荡在(平静)的湖面上。 3.夜晚,(宁静)的乡间小路上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大海的歌 篇3教学目标 :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播放大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2、昨天,我们随着作者去看大海,在出发前老师问一下,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三、读第二、三节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读后讨论、板书 2、出示句子1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作者见到这样的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你能读好它吗? 3、出示句子2 同上 4、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愉快,站在海轮上,听着浪花的声音也觉得大海也在欢唱。 请同学们读第三节 5、请同学们齐读第二、三节,要读出大海唱歌的景象。 四、大家读得真好,让教师也仿佛听到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那么大海为什么还要唱一曲新歌呢?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法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1、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大海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划出重点句子,想想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3、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自学 4、讨论:看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5、出示句子(课后2) 6、看到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钻探船,作者心里会怎么想?所以我仿佛听见( ) 齐读第五节,抒发感情 7、请同学们带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来朗读第四、五节 五、作者笔下的大海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这诗一般的语言吧。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奉献给大家。 六、在新时代,大海的歌又有了新的内容,你能说说吗? 七、你长大后,想为大海谱什么新歌?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歌 篇4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了解作者先后看到了什么,心情有哪些变化,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弄懂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景物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的变化。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大海的录像、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初读课文 (一)读预习,从预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给我们提出了几点要求? (二)初读课文,完成预习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完成预习要求。 (1)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弄懂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参与)。 (2)本课需要理解的词语有:航行、邀、驾驶、瞭望、极目瞭望、闪烁、猛烈、耸立、仿佛、飞溅、弥漫、朦朦胧胧、石油钻探船。 二、读生字新词(教师出示卡片) 交通、随着、卫队、咱们、钻探船、航行、驾驶、旗帜、猛烈、耸立、仿佛、点点金光、极目瞭望。 三、读课文,标自然段 (一)本课一共有五个自然段。 (二)请五个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四、请全班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一)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齐读课题。谁见过大海,大海是什么样的?大海会唱歌吗?课题为什么是大海的歌呢?大海唱的是什么歌?一共唱了几次歌?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到海上去看一看,听一听。 (一)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一听作者都来到了哪些地方? 要求学生用“首先……然后……最后”这一顺接连词来回答问题。 (二)师生同看录像:码头、海港、大海的样子。 二、讲读课文,师生共同参与 (一)分清段落。 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码头,哪几个自然段写海港,哪几个自然段写大海? 作者所到的地点不同,他所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二)理解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然后按顺序说一说作者在码头上都看见了什么? (2)蓝天、白云、碧海、朝阳这些景色都清楚地出现在眼前,书上用了一个词语叫什么? (展现。) (3)不同色彩的景象展现在眼前给你什么感觉?(美)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怎样?(高兴。) (4)指导朗读(用高兴地语气来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1)读第2自然段,我们乘着海轮来到海港看到了什么?(吊车、海轮。) (2)船长邀我们到驾驶室瞭望,什么是瞭望? (3)向远处看,看见了吊车、海轮。读一读作者使用了什么方法来写吊车、海轮的? (4)把吊车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出示小黑板。) 把海轮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理解“密密层层,飘着各色旗帜”。 教师引读描写吊车、海轮的句子,同时比较句子。 (5)吊车有如密林,海轮有如卫队,装物卸物和外国友好往来,海港里到处是忙碌的景象,说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此时作者在干什么?(赞美。) 3.学习3~5自然段 (1)默读3~5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大海唱了几次歌?都是什么歌? (欢乐的歌、一曲新歌。) (2)浪花,大海会唱歌吗?作者看见了什么,为什么说浪花在唱欢乐的歌呢? (看到海港里一片繁忙景象,心里感到欢乐,借浪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3)作者又看见了什么,说大海在唱一曲新歌? ①读第4自然段。石油钻探船在哪儿?作者怎样看到的?什么是极目瞭望? ②读一读石油钻探船是什么样的? ③石油钻探船是谁造的? ④在旧中国有石油钻探船吗? ⑤“一曲新歌”新在哪儿? ⑥“新歌”歌颂了谁呢? ⑦那么看到我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作者感到怎样?(自豪) 因此作者觉得大海在高唱一曲新歌,这也是借着大海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⑧齐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交流 (一)我们的课题是大海的歌,作者借大海的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同时在歌颂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新成就,这叫做借景抒情。 (二)看板书小结。 作者在码头、海港、大海不同的地点,观察到了不同的事物,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高兴—→赞美—→自豪)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 第3题、第5题。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一)划:边读文边画生字新词及易错字。 (二)查:查字典有重点地理解有关的字义。 (三)讲:学生以小组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字的音、形、义各有侧重,教师作重点指导。) 驾:和“骂”区别字形。 瞭:和“嘹”区别字形、字义。 佛:读fú而不读fó。 旗:注意字形,右上为右下为“其”。 三、指导有关的课后作业 (一)照样子写句子。(课后作业 第4题)。指导学生掌握“谁”“到什么地方”“干什么”这种句式。 1.看例句,弄清所填各部分内容。 2.把不完整的例句由学生半独立完成。 3.学生独立完成句式:谁,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四、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一)写生字词,默写生字词。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陈培荣) 大海的歌 篇5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欣欣向荣的社会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唱着欢乐的歌|”与“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1、录音 2、有关海港资料、大海画面 3、看看比比 教学课时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激趣导入 2、出示课件:大海风光海港新貌 提问:1、刚才画面中,你们都看到些什么? (充分让学生说) 3、板书课题大海的歌 4、齐读课文,体会作者怎样描写画面景物?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一)自由朗读。 (二)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作者分别在哪几处参观?请说处表示地点的词 生:(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在这三处,作者都分别看到什么景象?那些词句你觉得用得好 出示课件:想一想 1、用“——”勾出在码头、海港、大海处看到的景物,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用“~~~”表示 2、大海真的会唱歌吗?为什么作者两次写到大海“唱歌” (三)反馈自读情况 师:在码头,展现在眼前的是什么? 生(学生边说边板书) 师:这些景物的描写,作者是抓住它们的什么特点写的? 生:颜色 师:请同学们在表示色彩的词语下面打上,并自由地读一读。 师:你们喜欢这个句子吗? 生:喜欢。 师:请一位同学带着喜欢的心情,读一读。 师:谁能比他们读得更好,能把色彩斑斓的景色通过读,表现出来。 (学生自由读,抽生朗读) 师:作者登上海轮,来到海港,又看到了什么? 生(边说边板书) 装卸吊车海轮 出示课件3想想说说:(繁荣的海港景象) 师:对装卸吊车、海轮的描写,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出示课件4妙句欣赏 1、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 2、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 师:哪些词语用得好 小结:对,用上这些带点的词语, 通过比喻的表达方式,把海港一片繁荣的景象写得更具体、生动更形象了。 分男女角色读着两句话。 师:看到欣欣向荣的海港景象,作者的心情怎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作者的心情十分愉快。 师:浪花真的会唱歌吗? 生:不会。 小结:对,这是作者借浪花来抒发自己愉悦的心情。此时,感觉这涛声也如同自己一样高兴,浪花似乎正在唱着欢乐的歌。 三、拓展思维,看看比比。 1、出示课件(四幅图画) 2、根据以上画面,联系自己的心情,模仿说话。 生1:太阳朝我笑。 生2:小树弯下了腰。 生3:鸟儿跳着欢快的舞蹈。 生4:花儿向我点头。 师:同学们真聪明、真了不起。 四、学习最后一部分。 师:船在大海上航行时,作者看到了什么? 生:(边说边板书) 石油钻探船 师:“咱们”指的是谁? 生:中国 师:请一小组的同学带着自豪的心情读句子。 出示句子: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 师:“一曲新歌”指的是什么? (充分让学生说) 小结:祖国有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作者心中无比喜悦,无比自豪。所以觉得大海在随着祖国的兴旺发展,不断在高唱一曲曲的新歌。 师:请全班同学带着喜悦自豪的心情,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海唱的是一曲(欢乐的、自豪的、赞美的)歌,歌颂了我们祖国的巨大变化,将来,我们也要为祖国的发展出力,再谱写一曲新歌。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 大海的歌 码头天云海朝阳欢乐的歌 海港装卸吊车海轮 大海的歌 篇6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展现”、“极目瞭望”、“朦朦胧胧”、“猛烈”、“耸立”、“仿佛”等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和记叙事物的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初读课文,懂得“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都看到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为学习生字作准备) 出示卡片:诵、共、船、杭、常、浑、期、识、织、耳、深、舟。 (1)认读。 (2)用这些字口头组词。 二、揭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14课。(板书课题:14.大海的歌) 看到题目,同学们可能会想:大海会唱歌吗?大海唱的又是什么歌呢?我们学会了课文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什么景物。 三、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①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注音要读准字音。 ②在黑板上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正音。 ③用生字口头组词,并说说词意或用新词说一句话。 ④记忆生字字形(学生自由选择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办法)。 ⑤在作业本上写生字(一个写一遍)。 (2)再读课文,懂得“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什么景物。 ①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选其中一段轻声朗读。 ②指名朗读自选段落。 ③边看幻灯片,边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思考:“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什么景物?(板书: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 ④讨论思考题。(板书:蓝天、白云、碧海、朝阳、吊车、海轮、石油钻探船) 四、试探练习 (1)巩固所学生字。(以“找朋友”的游戏形式出现,在“找朋友”的歌曲中进行) (2)看幻灯片,练习说话。(变换形式,完成课后习题四) ①出示句子——“我到驾驶室瞭望”,让学生说说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出示幻灯片(幻灯出现新华书店的画面),看图说一句话,用上“到”字,要说清楚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③出示幻灯片(幻灯出现*、公园的画面),请同学生们看图,在作业本上写一句话,要求用上“到”字,写清楚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④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大家听。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生字,朗读了课文,懂得“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了什么。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大海的歌 篇7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想、说、动、唱、创等活动中,学会歌曲《海》,并感受歌曲《海》优美的旋律和意境。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歌曲《海》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三拍子旋律的强弱、摇荡之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和表现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能与同学共同合作表现大海。 教学方法: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律动 1、展示一片蓝色提问:你看到这片颜色你想到了什么?(天空、大海) 2、你见过海吗?海是什么样的?(生答:海是蓝色的,很大) 3、还能看到海浪、听到海浪的声音,你们看老师的这个动作像什么?(做波浪的动作) 像不像大海中的浪花。 4、那让我来看看谁更像大海中最美丽的浪花(听音乐伴奏第1、2遍) 5、你们真美!谁能模仿一下海浪的声音?你真棒!让我们一起来模仿海浪的声音和动作(听音乐伴奏第3、4遍) 6、你们模仿的真像。今天天气这么好海上风平浪静的,我们举行一次划船比赛怎么样?我们分成两个大组,一组同学听音乐拍手、拍腿、拍腿,看看哪组动作最整齐,小船划的最平稳,另外一组同学继续模仿海浪的声音和动作为他们加油,助威!最后看哪组最棒,我可是有奖励的哦! 7、第一组(听音乐伴奏第5遍) 8、这组划的真认真,让我们看看另外一组怎么样?准备好了吗?(听音乐伴奏第6遍) 9、看来大家都是划船高手,那我的奖品就奖给全班同学吧! 10、我的奖品就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听歌曲第1遍)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能感知歌曲的情绪并表现出歌曲优美抒情的意境,首先从乐曲的 角度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听、想、表演等直观的方式感知乐曲的基本情绪并展开音乐想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歌曲教学做好铺垫。] 二、新授 1、这首歌曲好听吗?让我们继续划起小船,感受着优美的旋律吧! (听歌曲第2遍) 2、大家划的小船真平稳,让我们随着动听的歌曲再来感受一下美丽的浪花吧! (听歌曲第3遍) 3、让我们为这首歌曲配上动听的海浪声!(听歌曲第4遍) 4、这么美的歌曲我的忍不住想唱一唱了,大家想听吗?(钢琴伴奏,听歌曲第5遍) 5、看来,有的同学也忍不住想唱了,让我们一起来轻声演唱一遍(演唱歌曲第1遍) 6、同学们唱的不错,注意气息,把每个字唱清楚,我们再来演唱一遍(演唱歌曲第2遍) 7、当你看到着美丽的大海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高兴、愉快的) 8、高兴的时候我们都会笑,我看看大家笑起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就用这种表情来演唱一遍(演唱歌曲第3遍)我们用轻柔的声音唱出对大海的喜爱。 9、我们还是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同学演唱歌曲,另一组同学模唱海浪哗哗哗的声音,模仿浪花的动作,为他们伴奏。看看哪组的歌声最动听,哪组的浪花最美丽!(演唱歌曲第4遍) 10、反过来再来一次(演唱歌曲第5遍) [设计意图:学生在对乐曲有一个基本感知的基础上,进入歌曲学习环节。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唱歌曲、表演歌曲、表现歌曲的情绪。在学生充分表演唱的基础上,既掌握了歌曲又加强了对音乐的表现力,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美感体验。] 三、创编 1、大家表演的真好,可是一朵浪花再美丽也成不了大海,只有你拉我,我拉你,团结在一起,才能把一朵朵浪花变成大海。而且这么美丽的大海中一定畅游着许多小鱼、海面上飞翔着海鸥。下面同学们分组讨论,开动脑筋,用你们的动作创作出你们心中的大海,看看谁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2、刚才大家创编了自己心中的大海,浪花和浪花手拉手变成了美丽的大海,我现在都想到海边去看看美丽的大海,你们想去吗?(想) 3、那让我们展开双臂变成小海鸥飞到美丽的海边吧!(听音乐出教室) [设计意图: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歌曲的创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方式促使下,开动了脑筋,训练了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反思: 以学习演唱歌曲《海》为主,从感受情绪入手,围绕着唱歌曲进行律动、聆听、表演、创造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音乐教学中的感受、演唱、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 从听觉入手,使学生直观感知,培养学生的音乐形象思维,并使其为感知理解音乐服务,从上课情况上看,这种直观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思维,此外本着每一个学生都有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智的新课标理念,将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根据乐曲节奏及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自由创编表演歌曲,避免阻碍他们个性的发展,总之,我本着音乐课程标准来实现教改的最终目的,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海的歌 篇8教学要求: l、使学生了解祖国大海的美丽,海港的繁荣和祖国建设新成就,激发他们对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2、默读课文,能给承接关系的小节归纳节意。 3、学会比较基本句与加修饰成份句子的不同,懂得加了修饰成分(形容词、比喻等)后,能使句子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4、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通知、码头、驾驶室”等词语。能写出表示“看”的词语,并积累词语12个。 5、背诵课文第二节。 教学重点: 1.在读懂每一节意思的基础上了解全文是按“码头——海港——大海”三个地点的转移兴写景抒情的。 2.初步认识比喻手法的作用,懂得运用比喻句能使表达更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多读,体味语言文字,理解作者欢乐、自豪的心情。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你看过大海吗?用一、二句话来说说你眼中的大海。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大海的课文《大海的歌》,老师带大家也一起去出海。 板书:14.大海的歌 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读通课文 三、检查自学课文情况 1.指名分句读课文 2.出示卡片 ①登要读准后鼻音 ②装卸指名书空“卸”的左半部 “卸”的反义词是什么么?“装卸”这是一个由一对反义词组成的词语。 ③瞭望“瞭望”是什么意思?再说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④飞溅“飞溅”是指液体向四处弹射出去。课文指什么飞溅? 四、默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1.“我们”分别来到了哪些地方? 板书:码头海港大海 2.课文哪个自然段写我们在码头上看到的景色?在海港里?在大海上?(1-2、3-5) 3.师:这篇写景的文章,我们可以按不同的地点分成三个部分来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读课文,理解内容,总结全文。 一、复习 1.抽读卡片(课后4(1)中的词语) 2.齐读全文 二、学习课文第1节: 1.默读第1节,回答:我在码头看到了什么? 2.句子比较: 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天,云,海和朝阳。 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和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第2句抓住了不同景色的颜色特点) 3.你看到这些美丽、壮观的海天景色,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朗读第1节,读出兴奋、激动的心情。 三、学习第二节 1.默读第二节,回答:“我”在海港里看到了什么? 2.齐读书上有关的句子 3.作者为什么把装卸吊车比作密林? 板书:装卸吊车多 巨臂是什么?“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说明什么? 板书:吊杆灵活 为什么把海轮比作卫队? 板书:海轮很多 4.比较句子: ①海港两岸装卸吊车很多,吊杆很灵活,海轮也很多。 ②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犹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子的海轮犹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 (第2句)运用比喻手法,使句子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5.齐读第2节 师:海港里真是一片繁荣的景色。 四、学习第3~5节 1.师:我们的船出了海港,驶进大海,景色更美了。默读第3~5节,我在大海上看到了什么? 2.找出哪些词语写出了大海的美丽? 板书:闪烁金光无边无际绿——蓝——墨蓝 师:大海太美了,浪花也唱起了欢乐的歌,我们的心情也很欢乐。 3.还看见了什么?板书:石油钻探船耸立在海天之间。为什么把石油钻探船比作一座城堡? 4.看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有激情地读第5节。 五、总结全文 1.文中几次写到大海在唱歌?大海为什么要唱歌? 2.“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唱着一曲新歌”中的“一曲新歌”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激动、自豪的心情) 3.齐读全文 板书: 14.大海的歌 码头 天、云、海和朝阳 海港 装卸吊车多,吊杆灵活,海轮也很多 大海 闪烁金光无边无际绿——蓝——墨蓝 石油钻探船 耸立在海天之间欢乐、激动、自豪 大海的歌 篇9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你们印象中的大海是怎么样的?大海不但辽阔,而且还会唱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大海的歌。读课题。 大海在唱什么歌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初解疑问 1、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在不懂的地方打上“?”在自己感兴趣的词句上打上 2、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读 检查字形。 交流不懂的地方。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奉献给大家。 三、细读课文,层递悟“歌” 好,现在我们就和小作者一起去海边,听一听大海的歌声。首先,我们来到哪儿?(码头)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码头? 1、学第一自然段。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我在码头看到了什么? (出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还有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这句话美么?美在哪里? 是的,码头早晨的景象确实非常美,蓝天、白云、碧绿的海,还有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这一切构成了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你能读出它的色彩之美吗? 感受“展现”的壮丽美。 看到这么美的海上日出,你的心情怎样?请你带高兴愉快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2、学第二自然段 看,码头边一艘浅蓝色的海轮正等着我们呢!咱们赶紧做上海轮去看看海港吧。 自由读二自然段,在海港,我们看到了什么? 看,这就是吊车,你觉得吊车怎么样? 书上是怎么来描写它的? 出示:只见海港两岸……上下户挥动。 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吊车怎么样?(板书:高大多忙) 随机读句子 吊车是高大的,繁忙的,那么海轮呢? 找描写海轮的句子,像一想,海轮有什么特点?出示句子。 交流:多密密麻麻 整齐犹如卫队 飘着各国旗帜说明了什么?(来和我国做生意的国家多,有来我们国家买东西的,也有来我们国家卖东西的。说明我国的对外贸易频繁,经济发达了。) 看到这么多的装卸吊车,这么多的海轮在海港里忙碌着,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读这句话。 四、感受欢乐的歌 怀着兴奋,自豪的心情,我们的海轮出发了,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 (出示: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你们想,浪花在唱什么呢? 是呀,浪花在唱歌,其实也正是我们的心里在唱欢乐的歌呢!在读这句话,读出你们的欢乐。 大海的歌 篇10教学目标 :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播放大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2、昨天,我们随着作者去看大海,在出发前老师问一下,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三、读第二、三节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读后讨论、板书 2、出示句子1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作者见到这样的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你能读好它吗? 3、出示句子2 同上 4、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愉快,站在海轮上,听着浪花的声音也觉得大海也在欢唱。 请同学们读第三节 5、请同学们齐读第二、三节,要读出大海唱歌的景象。 四、大家读得真好,让教师也仿佛听到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那么大海为什么还要唱一曲新歌呢?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法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1、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大海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划出重点句子,想想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3、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自学 4、讨论:看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5、出示句子(课后2) 6、看到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钻探船,作者心里会怎么想?所以我仿佛听见( ) 齐读第五节,抒发感情 7、请同学们带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来朗读第四、五节 五、作者笔下的大海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这诗一般的语言吧。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奉献给大家。 六、在新时代,大海的歌又有了新的内容,你能说说吗? 七、你长大后,想为大海谱什么新歌?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歌 篇11一、应知应会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学习作者怎么观察的。 二、重点难点例析 重点是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难点是理解文中讲到的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 在这里以作者在海港里看到的景物为例。文中只讲了两种:装卸吊车和海轮。装卸吊车有什么特点呢?从“钢铁巨人话恪笨闯鏊的高大,从“有如密林”看出它的数量多,从“数不尽的`巨臂在上下挥动”看出它的忙碌。海庵有什么特点呢?从“飘着各色旗帜”和“密密层层”看出它的数量很多。靼卸吊车和海庵的这些特点,表现了海港的兴旺繁忙矛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鼢者借浪花飞溅矛说大海“唱着欢乐的歌”,表达了作者看到海港一片繁忙景象时的欢乐心情? 三、课课练 a组 1、在加粗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吊车(di1o di4o) 瞭望(li2o li4o) 钻探船(zu1n zu4n) 旗帜(zh9 zh@) 2、看拼音写汉字。 3、多音字组词。 4、区别组词。 5、查字典,解词。 (1)猛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耸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展现——猛烈—— (2)反义词:朦朦胧胧—— 7、按原文填空。 只见海港两岸,装卸吊车有如密林,巨臂上下挥动;飘着海轮有如卫队,排列在码头两边。 8、照样子写句子。 b组 1、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 3、填空。 本文是按____顺序写的,先写在____看见的____;再写在____看见的____;最后写在____看见的____。全文歌颂了____。 4、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海的歌 篇12《大海的歌》第4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海的颜色由绿变蓝,由蓝变成墨蓝。”乍一看,这句子很不起眼——不就是写海的颜色吗?其实不然。 讲读中,我发问:“这句话讲什么呀?” 学生不假思索就答:“写海的颜色。” 我紧追着问:“什么颜色呀?” 生甲:“绿的。” 生乙:“蓝的。” 生丙:“墨蓝的。” (答案都是片面的。) 我打出幻灯字幕: ①海的颜色是绿的。 ②海的颜色是绿的`、蓝的、墨蓝的。 ③海的颜色由绿变蓝、由蓝变成墨蓝。 学生分组读,比较三个句子的不同之处。 第①句只写一种颜色。 第②句有三种颜色。 第③句写颜色在变化,越变越浓。 这么一说,孩子们恍然大悟了,得出新的结论:“这句话讲海的颜色在起变化。” “海的颜色为什么会起变化?”我穷追不舍。 “因为海有深有浅,所以海的颜色就不同了。”…… 引读:浅海的颜色是——绿的。 深海的颜色是——墨蓝的。 我再因势利导:“可见,课文中写的这艘船已在哪儿了?” 学生异口同声:“深海中了。” “这句话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学生读下文的三句话,明确了这前两话告诉我们石油钻探船耸立在深海之中。 我让学生齐读第三句:“这是我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然后我说:“这说明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 生(齐):很先进。 我又说:“也表明祖国的石油建设事业取得了——” 生(齐):新的成就。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避“重”就“轻”之嫌——躲开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推敲的只是一句不为人重视的、平平常常的句子。可是,它却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弄懂了这段话的三层意思,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种抓一句辐射全文的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海的歌 篇13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理解课文中讲到的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说说大海的景象?提问后放录相。教师描述:刚才,我们见到了繁忙的海港,浩瀚的大海,感到心旷神怡。作家笔下的大海更美,海上颜色变化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让我们师生一起走近大海,听一听它唱的是什么歌。 二、自由读文,感知内容。 1.指名读文,纠正读音。 “仿佛”的“佛”是多音字,在本词中应读“fú”,不要读成“fó”。 “一曲”的“曲”也是多音字,在“一曲新歌”中读“qǔ”,不要读成“qū”. “驾驶室”的“室”平时人们爱读成“shǐ”,其实正确的读音应该是“shì”。 “旗帜”的“帜”应读“zhì”,不要错读成“zhǐ”。 练习巩固字的读音: 2.理解词义。 猛烈:气势大、力量大。本文中指海风的风势非常猛,力量很大。 耸立:高高地直立。 仿佛:好像地意思。 闪烁:光亮忽明忽暗,动摇不定。 弥漫:布满,充满。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朦朦胧胧:模糊,不清楚。 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 极目瞭望:极目,用尽眼力。瞭望,登上高处向远望。本文指站在高处,用尽目力向远处望。 海平线:天和海交界的线。远远看去,海和天连在一起的地方。 石油钻探船:专门在海上用钻井钻到海底勘测石油的船。 三、默读课文,指出问题。 同学们在读课文中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拿到班上,大家共同解决。 1.学生质疑。 通过教师整合,最后决定提出两个大问题或者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拿到班上师生共同解决。 1)大海两次唱的各是什么歌? 2)大海为什么唱歌? 3)自悟解疑。 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要把作者看到什么和想到什么结合起来体会。 (1)理解体会大海第一次唱歌。 方式之一:可以欣赏录像,分析词句,理解大海唱歌的原因。播放有关海港景象的录像,结合录像抓住“钢铁巨人”、“有如密林”、“数不尽”,使学生领悟港口吊车数量的多,场面的宏大。为祖国建设的繁荣激动不已。“飘着各色旗帜”反映了我们国家跟许多国家进行着贸易往来。此情此景,令人十分自豪。由于作者心里十分高兴,所以就觉得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 在学生看完录像谈体会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 方式之二:可采用回答问题(填空)的形式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投影:作者第一次感到大海唱着欢乐的歌,其实是作者站在船头,听到,拍打 发出的.声音,感觉大海在。作者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作者看到了海港两岸的景象,心情。 方式之三:读一读,比一比,下面两个句子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投影出示: ①只见海港两岸,装卸吊车的巨臂上下挥动,海轮排列在码头两边。 ②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船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 本方式的学习,同方式一,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也与之相同。 (2)理解体会大海第二次唱歌。 方式之一:可以结合课前查阅 资料向学生说明我国海洋石油开采方面的成就。启发学生比一比谁收集的课外资料多。然后,引导学生把作者看到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钻探船和心里会怎样想联系起来,体会作者看到了海平线上耸立在海天之间的“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产生对祖国海洋事业的骄傲之情。“一曲新歌”正是在歌唱祖国的新成就。 在学生们根据资料谈体会的过程中,随机板书:海中航行石油钻探船一曲新歌 方式之二:可采用回答问题(填空)的形式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投影:作者看到,为社会主义新成就感到,所以说仿佛听见大海唱一曲新歌。 方式之三:也可以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谈谈自己作画的意图。通过介绍自己的作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喜悦、兴奋、自豪) 2.带着喜悦、兴奋的心情读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码头的美景和海港的繁忙、兴旺。 3.带着兴奋、自豪的感情读4、5自然段(重点体会“咱们自己的心”) 4.还可以启发学生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把优美的句子背下来。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按不同观察点的变换顺序,把看到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2.练习照样子,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填空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在码头上,“我”看到了蓝天、白云、碧海、朝阳。 2.在海港两岸“我”看到了吊车、海轮。 3.在海上,“我”看到了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二、引导学生认识不同观察点变换的顺序。 1.分析句子,认识不同观察点变换的顺序,上述三句话,分别代表了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其中“在码头上,”“海港两岸”、“大海上”分别是三个词语表示不同观察点。“蓝天”、“白云”,碧海、朝阳和“吊车、海轮”及“钻探船”又分别写出了作者在不同观察点看到的景物,作者这种以地点词语作为标志,以观察点的不同为顺序,就是地点变换的顺序,也叫不同观察点的顺序。 2.扩大思路,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自己掌握的表示不同观察点的词语。 如:在校园里,在教学楼里,在楼道里,在操场上,在院子里,在家里,在马路上,在汽车里,在商店里,在山上,在船上,在楼上…… 3.依照句式,练习说话。 让学生练习用“有什么地方?”谁?干什么?或“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一句话。 如: 1)小明在操场上与同学一起踢足球。 2)妈妈在厨房里为我做可口的饭菜。 4.照样子,写句子。 谁让谁?到什么地方?做什么? 如: 1)爸爸让我带上游泳衣与他一起到“二十一世纪”游泳馆游泳。 2)老师让我回家把21课读熟。 大海的歌 篇14[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展现”、“极目瞭望”、“朦朦胧胧”、“猛烈”、“耸立”、“仿佛”等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和记叙事物的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初读课文,懂得“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都看到了什么。 [教学过程 ] 一、复习(为学习生字作准备) 出示卡片:诵、共、船、杭、常、浑、期、识、织、耳、深、舟。 (1)认读。 (2)用这些字口头组词。 二、揭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14课。(板书课题:14.大海的歌) 看到题目,同学们可能会想:大海会唱歌吗?大海唱的又是什么歌呢?我们学会了课文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什么景物。 三、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①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注音要读准字音。 ②在黑板上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正音。 ③用生字口头组词,并说说词意或用新词说一句话。 ④记忆生字字形(学生自由选择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办法)。 ⑤在作业 本上写生字(一个写一遍)。 (2)再读课文,懂得“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什么景物。 ①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选其中一段轻声朗读。 ②指名朗读自选段落。 ③边看幻灯片,边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思考:“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什么景物?(板书: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 ④讨论思考题。(板书:蓝天、白云、碧海、朝阳、吊车、海轮、石油钻探船) 四、试探练习 (1)巩固所学生字。(以“找朋友”的游戏形式出现,在“找朋友”的歌曲中进行) (2)看幻灯片,练习说话。(变换形式,完成课后习题四) ①出示句子——“我到驾驶室瞭望”,让学生说说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出示幻灯片(幻灯出现新华书店的画面),看图说一句话,用上“到”字,要说清楚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③出示幻灯片(幻灯出现天安门、公园的画面),请同学生们看图,在作业 本上写一句话,要求用上“到”字,写清楚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④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大家听。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生字,朗读了课文,懂得“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了什么。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大海的歌 篇15教学目标 :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播放大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2、昨天,我们随着作者去看大海,在出发前老师问一下,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三、读第二、三节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读后讨论、板书 2、出示句子1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作者见到这样的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你能读好它吗? 3、出示句子2 同上 4、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愉快,站在海轮上,听着浪花的声音也觉得大海也在欢唱。 请同学们读第三节 5、请同学们齐读第二、三节,要读出大海唱歌的景象。 四、大家读得真好,让教师也仿佛听到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那么大海为什么还要唱一曲新歌呢?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法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1、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大海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划出重点句子,想想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3、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自学 4、讨论:看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5、出示句子(课后2) 6、看到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钻探船,作者心里会怎么想?所以我仿佛听见( ) 齐读第五节,抒发感情 7、请同学们带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来朗读第四、五节 五、作者笔下的大海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这诗一般的语言吧。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奉献给大家。 六、在新时代,大海的歌又有了新的内容,你能说说吗? 七、你长大后,想为大海谱什么新歌?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