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阅读题的答案 |
范文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阅读题的答案 大多数同学觉得文言文阅读比较难,其主要原因是对于一些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的不够透彻,也不了解古文句式的翻译技巧。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①开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1)这首诗运用烘托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特点: ▲ (请用一个词语概括)。(2分) (2)这首诗的颔联千古流传,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3分)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8.(5分) (1)(2分)高(高耸、高大、高耸入云等。意近即可) (2)(3分)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雁和山懂得人的心意,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的情境(1分),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1分)。 (1)诗人登楼后观赏到哪些景物?(3分) ▲ ▲ (2)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使用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效果。(3分) ▲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歌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6.(6分)(1)(3分)岳阳城、山川、洞庭湖、大雁、月亮、云(不少于3种)。 (2)(3分)拟人修辞手法,赋予雁子、高山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作者内心激动、喜悦、愉快之情。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