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祖国土
范文

祖国土(精选5篇)

祖国土 篇1

  【学习目标】

  (1) 认识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

  (2) 联系写作背景提炼主题。

  (3) 朗读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目标重点】

  (1) 联系写作背景提炼主题。

  (2) 朗读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目标难点】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相关材料】

  1. 作者简介

  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女诗人。其作品“具有充分的根据,被认为是伟大的俄罗斯诗歌的杰出成就”,“有20世纪的萨福”之美誉。阿赫玛托娃出生在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家庭。原姓高连柯。阿赫玛托娃是她取自鞑靼族外祖母的姓氏,用来发表作品的笔名。19xx年第一部诗集《黄昏》问世,表现了女性的压抑和孤独的情调。19xx年出版的诗集《念珠》引起较大反响。此后陆续有诗集《车前草》(1921)、《白色的一群》(1917)、《公元1921》(1922)等出版。她的诗作极善抒发女性的内心情感,富有音乐性。十月革命后,虽然对革命并不十分理解,甚至远离革命的现实,但与那些逃离祖国的白俄作家,是界线分明的,并写有《我和那些抛弃国土的人不同道……》(1917)。30年代著有《马雅可夫斯基在1913》、《但丁》,探索了诗人的命运。在这个阶段,她依据自己的亲身遭遇,写下了她最重要的组诗《安魂曲》(1934~1940),卫国战争中写下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篇,如《起誓》、《勇敢》等。大型抒情叙事诗《没有主角的长诗》(又译《没有主人公的歌》,1940~1962)是其诗歌创作的总结。此外还有诗集《光阴飞逝》(1909~1965年的诗篇)。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1946年曾遭受不公正的批判,50年代后期才得以恢复名誉。

  2.语言知识

  ⑴ 音形

  香囊(náng) 苦楚(chǔ) 砂砾(lì) 蹂(róu)躏(lìn) 齑(jī)粉

  ⑵ 词语

  苦楚: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

  砂砾:细小的石块。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齑粉:细粉,碎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的依靠,人类总是在不断接受着土地博大丰厚的滋养和恩情,而一把祖国土,则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它见证了民族的繁衍和生息。阿赫玛托娃正是把这种对祖国土的理解用诗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她用“类似日记的亲切与直接”(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语),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呈现在读者面前,但这种“亲切与直接”却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量,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祖国土》饱含了阿赫玛托娃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生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我们每一个人类个体领受了土地博大的恩情。科·楚科夫斯基的话多么令人感动——“庄严壮丽的诗句只能诞生在庄严壮丽的心里。”只有了解阿赫玛托娃在前苏联饱受磨难的经历,才能体会到这首诗中所蕴含的那种对祖国深沉执著的爱。

  诗的前四句用了“不用”、“不给”、“不像”等否定词表明:因为天天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所以从不把它刻意珍惜,也不为它激情奔放,它似乎不给我们增加苦楚,也不像理想中的天国的乐土。

  5——8句进一步表明:不知道、不理解祖国土的价值在哪里,甚至有时不注意它的存在。这是一般人的真切感受的流露。这几句极写土地的不重要,为下文的张扬埋下伏笔。

  9——12句更进一步用比喻表明平时对祖国土的无视、轻视。

  13——14句一转折,我们实际天天躺在它的怀里,不拘礼节地称它为“自己的土地”,亲切、实在。

  女诗人鄙弃地用“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等语,否定了那种浅薄空洞的“爱国感情”。接着她深刻地指出,我们对于“祖国土”是太习以为常了,竟至毫无感觉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哪怕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受难遭灾”,也会“甚至从不记起她的存在”、“牙齿间的砂砾”和脚下的“灰尘”,同开头的“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之类构成了尖锐对比,说明“祖国土”是如此平凡甚至微贱,所以遭受儿女们的冷漠和鄙弃,另一方面联系着“祖国土”的儿女们的苦难,女诗人写到“祖国土”本身也受到她的儿女们“践踏蹂躏”,透露出内心莫名的酸楚。然而我们终究和“祖国土”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死后还躺进“祖国土”的怀里,“和她化为一体”。万千感情,都凝缩在一句质朴、亲切的称呼中:“自己的土地。”

  女诗人的感情因质朴而更见真挚,因真实而更显深刻,因沉痛而更加震撼人心。

  三、重点语段品读

  [品味]在14句诗中,诗人用12句表达对祖国土地的无视和轻视,没有一点珍惜的感情,更没有热爱的激情。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像宝物一样带在胸口,也不为它激情地痛苦,它也不像是神圣中的天国乐土,我们不注意它的价值,甚至经常忘记它的存在;对土地,我们知道的就是污泥、砂砾,就是没用的灰尘——这实际在表现一种真实的感受。试想:对待我们的脚下的土地、泥土,谁不是这样呢?只是我们没像诗人那样,把这种平常的感受真实、坦诚地表达出来。第13句一转:“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是啊,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我们不都是在祖国土地上生息吗?没有祖国的土地就没有了我们生存的根基。的确,我们是和它不拘礼节,我们是称呼它为“自己的土地”,因为我们是土地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我们和土地亲切、实在,我们为生活在祖国土地上而自豪。

  [体会]这首诗看似平凡,实际它用平实的语言,灵敏地捕捉住了绝大多数人对祖国土地的共同感受:平凡地对待它,热爱它。

  四、疑难问题探析

  1、你从诗歌中,了解到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吗?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为什么说这是“自己的土地”?

  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动荡,痛苦,遭受灾难的时代,然而,诗人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背弃祖国,号召人们要“躺进它的怀里”和祖国融为一体。体现了一种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2、明明是在抒发自己对“祖国土“的热爱之情,而诗篇却用大量诗行写”祖国土“普通与卑微,为什么这样写?

  开篇大量诗行渲染了一种氛围,“祖国土”是普通而又普通卑微而又卑微,同时也含蓄委婉地写出了祖国土的命运。而只有强化这种情感体验,才能使最后两句的抒情有所依托,在背景的反差中达到高潮。

  3、诗人对祖国的认识应超越了一般诗人,根据英语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思考诗人对“祖国土”的认识过程?揣摩每个层次的思想感情,理出诗歌情感发展的脉络。

  前八句:主要写我们对祖国土通常的态度——熟悉得都忘记了她的存在。诗人与祖国土一起受难、承受厄运。情感总体是沉郁的情感上欣起微微的波澜,应读出顿挫之感。

  后六句:分两层。前四句,是对上面陈述的回答,是对践踏祖国土的沉痛的反思。后两句,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是对祖国土的理性的思索与透彻的认识,这里表现了诗人真诚而深厚的爱国之情。

  她曾在诗中这样吟唱:丢弃国土任敌人蹂躏的人,/我绝不同他们站在一起。/他们粗俗的谄媚我绝不歌也决不聆听,/我的诗也决不向他们献呈。”可见,她唾弃那种对祖国的浅薄而廉价的颂歌式的赞美,并称之为“粗俗的谄媚”,这是一种在苦难中升华的从灵魂深处重新获得的对祖国认同与归属感,读来,对我们的心灵有强烈的冲击力,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情感脉络:沉郁——深情赞美、悲愤——深厚、炽热的爱国之情。

  4、本板块被称为“颂歌的变奏”,鉴赏了这四首诗,你如何理解“变奏”?

  (一)情感的变奏。一般的颂歌,大都热情洋溢地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诗人对祖国美好的赞美。这四首虽然表现的仍然是爱国主义情感,但不再是“圣歌”式赞颂,而是反思,透露出深深的悲剧感与忧患意识,是对苦难中的祖国的深沉之爱。

  (二)意象的变奏。一般的颂歌,多采用一些境界阔大、美好、崇高,色调明朗的意象;而这几首诗不一样,如《发现》,虽直抒胸臆,也选用了一些意象:噩梦、恐怖、噩梦挂在悬崖上;《祖国土》中,选用意境,意象、衬托了“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等渺小的被人忽视的意象,这些意象描绘和象征了祖国的贫困与悲哀,突出灾难中的祖国的现实面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这种“变奏”的情感更能表现祖国之爱的崇高、深切。对诗人来说,他们的创作自由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诗人的写作并不是一种仅仅与自身有关的个人行为,他还肩负着对民族的命运、人类的前景思考的道义责任。而艾青、闻一多、阿赫玛托娃等正是这样的富有使命感的伟大的民族诗人。所以,学习了这组诗,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与祖国关系的丰富性,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今天,祖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有愚昧与落后,贫穷与野蛮,中华民族的复兴依然困难重重。而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抛弃与背叛,她依然是我们亲爱的祖国。

  五、写作特点:

  ⑴ 物质感、具象感和音乐性。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物质感、具象感和音乐性。它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诗。每个意象都为任何人所熟悉,这种感情似乎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它却被所谓“高贵”的人们有意忘却,被大多数亲近土地的人们在无意中忽略。一旦被诗人挖掘出来加以“类似日记的亲切与直接”(布罗茨基语)的表达,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量,具有了某种“真理”的性质。诗的语言透明、朴素,每个词都组织、安排得像是“自古以来就站在这个位置上”(阿赫玛托娃语)一样。十四行诗是只有一个诗节的散文诗体,由十四行抑扬格五韵步诗行组成,用复杂的韵律连接起来。英语十四行诗或称作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将诗体分为三个四行诗节和一个尾对句,这种诗体的诗节长度适宜,是抒发复杂情感的极好形式,由于它很短,押韵又极严格,因此它要求诗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技巧,一般说来前8行倾向于问题、景况或事件的陈述,后6行则得出答案,最后的对句常常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阿赫玛托娃的这首诗其韵式就属于这种莎士比亚体,前面8行是陈述,接下来的4行是答案,最后两行是转折,点明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生的主题。诗的节奏也是复杂多变的,前8行为抑扬格4—6步,后6行为抑抑扬格3—4步,所谓抑扬格是指第一个音节轻读,第二个音节重读,而抑抑扬格是指第一、二音节轻读,第三个音节重读,这使原诗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虽然经过汉语的翻译不可能一一对应,但从总体上我们仍能感受到诗歌的韵律,感受到十四行诗的风格所在。

  ⑵ 欲扬先抑。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欲扬先抑,要表达的是对祖国土地的亲切和热爱之情,却先说对它的不珍惜,不重视,把它看得很普通,很平常,甚至“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但”一转,表现了我们对它的亲切和热爱。

  ⑶ 平实中见真挚。

  用朴素的诗句,平常的比喻,表现一种看似平常,实际很典型的感受,表现出诗人对生活敏锐的感受能力。

祖国土 篇2

  祖国土 教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

  (2) 联系写作背景提炼主题。

  (3) 朗读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目标重点】

  (1) 联系写作背景提炼主题。

  (2) 朗读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目标难点】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相关材料】

  1. 作者简介

  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女诗人。其作品“具有充分的根据,被认为是伟大的俄罗斯诗歌的杰出成就”,“有20世纪的萨福”之美誉。阿赫玛托娃出生在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家庭。原姓高连柯。阿赫玛托娃是她取自鞑靼族外祖母的姓氏,用来发表作品的笔名。19xx年第一部诗集《黄昏》问世,表现了女性的压抑和孤独的情调。19xx年出版的诗集《念珠》引起较大反响。此后陆续有诗集《车前草》(1921)、《白色的一群》(1917)、《公元1921》(1922)等出版。她的诗作极善抒发女性的内心情感,富有音乐性。十月革命后,虽然对革命并不十分理解,甚至远离革命的现实,但与那些逃离祖国的白俄作家,是界线分明的,并写有《我和那些抛弃国土的人不同道……》(1917)。30年代著有《马雅可夫斯基在1913》、《但丁》,探索了诗人的命运。在这个阶段,她依据自己的亲身遭遇,写下了她最重要的组诗《安魂曲》(1934~1940),卫国战争中写下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篇,如《起誓》、《勇敢》等。大型抒情叙事诗《没有主角的长诗》(又译《没有主人公的歌》,1940~1962)是其诗歌创作的总结。此外还有诗集《光阴飞逝》(1909~1965年的诗篇)。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1946年曾遭受不公正的批判,50年代后期才得以恢复名誉。

  2.语言知识

  ⑴ 音形

  香囊(náng) 苦楚(chǔ) 砂砾(lì) 蹂(róu)躏(lìn) 齑(jī)粉

  ⑵ 词语

  苦楚: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

  砂砾:细小的石块。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齑粉:细粉,碎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的依靠,人类总是在不断接受着土地博大丰厚的滋养和恩情,而一把祖国土,则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它见证了民族的繁衍和生息。阿赫玛托娃正是把这种对祖国土的理解用诗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她用“类似日记的亲切与直接”(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语),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呈现在读者面前,但这种“亲切与直接”却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量,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祖国土》饱含了阿赫玛托娃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生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我们每一个人类个体领受了土地博大的恩情。科•楚科夫斯基的话多么令人感动——“庄严壮丽的诗句只能诞生在庄严壮丽的心里。”只有了解阿赫玛托娃在前苏联饱受磨难的经历,才能体会到这首诗中所蕴含的那种对祖国深沉执著的爱。

  诗的前四句用了“不用”、“不给”、“不像”等否定词表明:因为天天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所以从不把它刻意珍惜,也不为它激情奔放,它似乎不给我们增加苦楚,也不像理想中的天国的乐土。

  5——8句进一步表明:不知道、不理解祖国土的价值在哪里,甚至有时不注意它的存在。这是一般人的真切感受的流露。这几句极写土地的不重要,为下文的张扬埋下伏笔。

  9——12句更进一步用比喻表明平时对祖国土的无视、轻视。

  13——14句一转折,我们实际天天躺在它的怀里,不拘礼节地称它为“自己的土地”,亲切、实在。

  女诗人鄙弃地用“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等语,否定了那种浅薄空洞的“爱国感情”。接着她深刻地指出,我们对于“祖国土”是太习以为常了,竟至毫无感觉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哪怕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受难遭灾”,也会“甚至从不记起她的存在”、“牙齿间的砂砾”和脚下的“灰尘”,同开头的“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之类构成了尖锐对比,说明“祖国土”是如此平凡甚至微贱,所以遭受儿女们的冷漠和鄙弃,另一方面联系着“祖国土”的儿女们的苦难,女诗人写到“祖国土”本身也受到她的儿女们“践踏蹂躏”,透露出内心莫名的酸楚。然而我们终究和“祖国土”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死后还躺进“祖国土”的怀里,“和她化为一体”。万千感情,都凝缩在一句质朴、亲切的称呼中:“自己的土地。”

  女诗人的感情因质朴而更见真挚,因真实而更显深刻,因沉痛而更加震撼人心。

  三、重点语段品读

  [品味]在14句诗中,诗人用12句表达对祖国土地的无视和轻视,没有一点珍惜的感情,更没有热爱的激情。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像宝物一样带在胸口,也不为它激情地痛苦,它也不像是神圣中的天国乐土,我们不注意它的价值,甚至经常忘记它的存在;对土地,我们知道的就是污泥、砂砾,就是没用的灰尘——这实际在表现一种真实的感受。试想:对待我们的脚下的土地、泥土,谁不是这样呢?只是我们没像诗人那样,把这种平常的感受真实、坦诚地表达出来。第13句一转:“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是啊,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我们不都是在祖国土地上生息吗?没有祖国的土地就没有了我们生存的根基。的确,我们是和它不拘礼节,我们是称呼它为“自己的土地”,因为我们是土地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我们和土地亲切、实在,我们为生活在祖国土地上而自豪。

  [体会]这首诗看似平凡,实际它用平实的语言,灵敏地捕捉住了绝大多数人对祖国土地的共同感受:平凡地对待它,热爱它。

  四、疑难问题探析

  1、你从诗歌中,了解到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吗?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为什么说这是“自己的土地”?

  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动荡,痛苦,遭受灾难的时代,然而,诗人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背弃祖国,号召人们要“躺进它的怀里”和祖国融为一体。体现了一种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2、明明是在抒发自己对“祖国土“的热爱之情,而诗篇却用大量诗行写”祖国土“普通与卑微,为什么这样写?

  开篇大量诗行渲染了一种氛围,“祖国土”是普通而又普通卑微而又卑微,同时也含蓄委婉地写出了祖国土的命运。而只有强化这种情感体验,才能使最后两句的抒情有所依托,在背景的反差中达到高潮。

  3、诗人对祖国的认识应超越了一般诗人,根据英语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思考诗人对“祖国土”的认识过程?揣摩每个层次的思想感情,理出诗歌情感发展的脉络。

  前八句:主要写我们对祖国土通常的态度——熟悉得都忘记了她的存在。诗人与祖国土一起受难、承受厄运。情感总体是沉郁的情感上欣起微微的波澜,应读出顿挫之感。

  后六句:分两层。前四句,是对上面陈述的回答,是对践踏祖国土的沉痛的反思。后两句,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是对祖国土的理性的思索与透彻的认识,这里表现了诗人真诚而深厚的爱国之情。

  她曾在诗中这样吟唱:丢弃国土任敌人蹂躏的人,/我绝不同他们站在一起。/他们粗俗的谄媚我绝不歌也决不聆听,/我的诗也决不向他们献呈。”可见,她唾弃那种对祖国的浅薄而廉价的颂歌式的赞美,并称之为“粗俗的谄媚”,这是一种在苦难中升华的从灵魂深处重新获得的对祖国认同与归属感,读来,对我们的心灵有强烈的冲击力,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情感脉络:沉郁——深情赞美、悲愤——深厚、炽热的爱国之情。

  4、本板块被称为“颂歌的变奏”,鉴赏了这四首诗,你如何理解“变奏”?

  (一)情感的变奏。一般的颂歌,大都热情洋溢地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诗人对祖国美好的赞美。这四首虽然表现的仍然是爱国主义情感,但不再是“圣歌”式赞颂,而是反思,透露出深深的悲剧感与忧患意识,是对苦难中的祖国的深沉之爱。

  (二)意象的变奏。一般的颂歌,多采用一些境界阔大、美好、崇高,色调明朗的意象;而这几首诗不一样,如《发现》,虽直抒胸臆,也选用了一些意象:噩梦、恐怖、噩梦挂在悬崖上;《祖国土》中,选用意境,意象、衬托了“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等渺小的被人忽视的意象,这些意象描绘和象征了祖国的贫困与悲哀,突出灾难中的祖国的现实面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这种“变奏”的情感更能表现祖国之爱的崇高、深切。对诗人来说,他们的创作自由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诗人的写作并不是一种仅仅与自身有关的个人行为,他还肩负着对民族的命运、人类的前景思考的道义责任。而艾青、闻一多、阿赫玛托娃等正是这样的富有使命感的伟大的民族诗人。所以,学习了这组诗,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与祖国关系的丰富性,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今天,祖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有愚昧与落后,贫穷与野蛮,中华民族的复兴依然困难重重。而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抛弃与背叛,她依然是我们亲爱的祖国。

  五、写作特点:

  ⑴ 物质感、具象感和音乐性。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物质感、具象感和音乐性。它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诗。每个意象都为任何人所熟悉,这种感情似乎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它却被所谓“高贵”的人们有意忘却,被大多数亲近土地的人们在无意中忽略。一旦被诗人挖掘出来加以“类似日记的亲切与直接”(布罗茨基语)的表达,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量,具有了某种“真理”的性质。诗的语言透明、朴素,每个词都组织、安排得像是“自古以来就站在这个位置上”(阿赫玛托娃语)一样。十四行诗是只有一个诗节的散文诗体,由十四行抑扬格五韵步诗行组成,用复杂的韵律连接起来。英语十四行诗或称作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将诗体分为三个四行诗节和一个尾对句,这种诗体的诗节长度适宜,是抒发复杂情感的极好形式,由于它很短,押韵又极严格,因此它要求诗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技巧,一般说来前8行倾向于问题、景况或事件的陈述,后6行则得出答案,最后的对句常常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阿赫玛托娃的这首诗其韵式就属于这种莎士比亚体,前面8行是陈述,接下来的4行是答案,最后两行是转折,点明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生的主题。诗的节奏也是复杂多变的,前8行为抑扬格4—6步,后6行为抑抑扬格3—4步,所谓抑扬格是指第一个音节轻读,第二个音节重读,而抑抑扬格是指第一、二音节轻读,第三个音节重读,这使原诗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虽然经过汉语的翻译不可能一一对应,但从总体上我们仍能感受到诗歌的韵律,感受到十四行诗的风格所在。

  ⑵ 欲扬先抑。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欲扬先抑,要表达的是对祖国土地的亲切和热爱之情,却先说对它的不珍惜,不重视,把它看得很普通,很平常,甚至“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但”一转,表现了我们对它的亲切和热爱。

  ⑶ 平实中见真挚。

  用朴素的诗句,平常的比喻,表现一种看似平常,实际很典型的感受,表现出诗人对生活敏锐的感受能力。

祖国土 篇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复习(一)

  第一专题:祖国土

  一、江山多娇

  复习概要

  1.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美,了解人与祖国之间不可分割的关联,懂得爱国情感是人类普遍的情感。

  2.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3.进一步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感受散文写景状物的特点以及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复习要求

  1.能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会结合有关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

  2.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尤其要注意揣摩文中的关键语句去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注意分析艺术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3.研习《祖国山川颂》,了解“颂”这一传统表现手法的特点,理解祖国的含义及人与祖国之间无法割舍的关系的原因;研习《长江三峡》,能够把握文章借助景物描写抒发的爱国情怀,掌握文章抓住景物特征的写作手法;研习《肖邦故园》,能理解肖邦的音乐与故乡、祖国的关系,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把握祖国与个体之间的双向意义。

  4.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选择一定的朗读技巧,传达出景色的意境与韵味,准确表达出文章对祖国的赞美和挚爱。

  5.积累整理下列词语:

  烧灼    盎然    一泻千里  层峦叠嶂    吟哦    遐想    脸颊    涟漪    斑斓    晨曦    蹒跚    颓然    萦回    丘壑    澎湃    云蒸霞蔚    荒诞不经    庇护    沧桑    伶仃    夙愿    通衢     缱绻    多舛    寥寥    有条不紊    簌簌    剔透    婆娑

  教学建议

  本专题在研习方案的设计中突出了“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对这一方法的介绍,要求学生课前查找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并指导学生结合这些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板块由3篇散文组成,在研习中可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解读文本。例如要注意感受形象,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感情;要注意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要注意多种表现手法运用,体会其艺术表现力;阅读中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等等。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引导学生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肖邦故园》是一篇将文学与音乐结合得非常完美的作品,教师可将肖邦的音乐引进课堂,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欣赏肖邦音乐需要一定的音乐欣赏常识,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也可以和音乐欣赏课结合起来。教学中还可将音乐与文学文本结合起来,看看作家是通过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去再现音乐、传达音乐的效果的。只是这里的音乐鉴赏,不是纯粹的音乐欣赏,而应着眼于本专题的人文内涵,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将音乐形象、作品主题以及审美感受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重点还是落实在语文上。

  本板块的3篇散文都是比较典型的朗读材料,教学中可以以朗读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通过揣摩朗读的轻重缓急,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亦可在文本研习的基础上,用朗读把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恰当地达出来。

  二、颂歌的变奏

  复习概要

  1.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祖国的十分复杂的思想感情,把握含有深深的悲剧感与忧患意识的爱国主义情怀,了解人和祖国关系的丰富性。

  2.体会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认识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

  3.与前一板块比较,理解本板块这种“变奏”的颂歌的特点,这是一种更深层的爱国情怀。

  复习要求

  1.能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学会结合这些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

  2.能在以往学习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征,通过分析意象的特点和象征义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能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朗诵方案,用流畅的普通话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理解、感受。

  4.从4首诗中选择2首背诵。

  5.积累整理下列词语:

  迸溅    罡风    擎火    噩梦    颓垣    荒冢    载负   倾泻    诅咒    瘦瘠    疲惫    纤绳    簇新    绯红    蹂躏    齑粉 沙砾

  教学建议

  本板块的四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十分复杂的思想感情,教师应围绕这一复杂的感情组织学生研习探讨,让学生明白,不仅仅要用美好的语言歌颂祖国,还要感受到祖国的苦难,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是一种更崇高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种复杂的情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要做好铺垫,把握好分寸。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思想、创作的动机及作品的社会影响,是解读这组诗歌的前提,课前可让学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主动收集资料。

  具体研习时可抓住作品中象征祖国“贫穷”与“悲哀”的意象,分析这些意象在表现现实和反映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在对文本研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整合本板块的内容,探讨“变奏”在意象和思想感情上与“颂”的区别,以引导学生把零散的、感性的认识升华提炼,形成对本板块内涵的理性思考。

  本板块的学习要注重朗读的训练,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设计朗读方案,要求用一定的朗读技巧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感受,并对朗读进行评价和修正。

  本专题写作实践文体上都是散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写作中既要彰显个性,表现真情实感,又要注意在行文中由一线贯通,有章可循。在写作之前可要求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给定的情境进一步理解本专题的人文内涵,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情感与收集的材料结合起来。

  第二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

  一、殉道者之歌

  复习概要

  1.了解伟大人物为信仰和理想无私奋斗的精神,了解这些思想先驱的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操守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2.准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伟大人物高尚的人格操守,认识人的尊严和崇高,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树立进步的人生追求。

  3.了解政治抒情诗的特点,并能结合时代背景特点,体会3首诗的不同的基调。

  复习要求

  1.能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人和时代的关系,了解伟大人物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理想,说出自己对崇高人格的认识。

  2.能从作品的语言入手,把握《离骚》中“香草美人”的寓意,感受屈原在厄运中坚持高洁的志向和独立人格的可贵;感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中体现出来的战斗者的豪情和必胜的信念;理解《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中“船长”、“港口”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在诵读中体会人称转换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意义,感受诗歌的悲壮基调。

  3.能了解屈原、普希金、惠特曼关于诗歌创作的知识。

  4.能用恰当的语调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表现人物的精神追求和诗人的敬慕之情。

  5.背诵《离骚》的名句,摘录并背诵本板块文本中体现人物高尚情操的精彩优美的诗句。

  6.积累整理下列词语:

  后裔    骐骥    枷锁    潜藏    旌旗    脉搏    殷切

  教学建议

  本板块由1首古诗节选和2首外国诗歌组成,都是经典文本,研习前要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人物的生活背景与人生选择的关系。

  具体研习时,要紧扣住具体诗句品读揣摩,要透过诗句的字面意义,发现诗人的内心世界。《离骚》的阅读障碍较多,文字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应尽量让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可以向学生介绍《离骚》的基本知识和诗人生平,要求借助工具书尝试翻译,以便于深入探讨文本内涵。基础比较薄弱的教学班,可以多用些时间帮助学生疏通诗文,给学生印发节选部分译文,降低理解文本的难度。

  研习活动要和诵读结合起来,可以组织学生探讨诵读的要领和技巧,确定每首诗诵读的基调,以加深对作品丰富内涵的理解,准确表达作者的情感。诵读《离骚》,应表现出诗人的豪迈自信;诵读《致西伯利亚囚徒》,应表现出诗人对战友同志的怀念和鼓舞;诵读《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应表现出对死去的领袖的悲痛和崇敬怀念之情。

  二、烈士的抉择

  复习概要

  1.了解古代杰出人物在民族存亡之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舍生取义的精神。

  2.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价值取向,树立进步的人生观。

  3.学习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艺术手法。

  复习要求

  1.能根据《指南录后序》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怀。领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及作用。

  2.结合作品的有关背景材料研习《五人墓碑记》,能够领会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和价值,探讨文章的对比手法对表现主旨的作用。

  3.两文都在叙述的基础上发议论,能比较其叙述和议论的特点。

  4.熟读《指南录后序》第4段,背诵《五人墓碑记》第5、6两段。

  5.整理文中古今异义的词语和词类活用的现象,积累“除”、“易”、“暴”等文言实词和“以”、“于”、“而”、“若”、“所”、“为”、“焉”等文言虚词,能把文中关键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建议

  教学这两篇文言文,应该“文”“言”并重。

  “言”是把握“文”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预习,一方面查阅参考资料,了解作品的背景,一方面借助工具书尝试翻译,做到基本通顺,并要求学生画出在预习中不能解决的词句,对文章内容质疑,以备在课堂上交流和讨论。

  在理解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应从语言入手,抓住关键的语句和段落,落实“文”的内涵。教学中以这些内容为“钥匙”,围绕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人格设计问题组织探讨,准确地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的价值取向。还要探讨两篇文章的表现手法,加深对“文”的理解。例如,探讨《指南录后序》第4段中连用22个“死”的叙述,与后文议论的关系,感受作者出生入死、以国家存亡为己任的炽热情感;探讨《五人墓碑记》中多角度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感受五义士的“死义”精神。两文还都在叙述的基础上发议论,可以比较其叙述和议论的特点,体会从文章主旨出发,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的必要性。

  学习本板块,仍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加深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完本板块,应要求学生对相关的文言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底层的光芒

  复习概要

  1.了解底层社会人物恪守道德准则,维护社会公正的品格,认识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2.关注底层社会状况,了解不同阶层的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不同人格追求,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中,认识人的尊严和崇高。

  3.学习从人物活动中选取有价值的材料,以恰当的形式表现人物的写法。

  复习要求

  1.结合特殊的时代背景研习《品质》《老王》,感受格斯拉在工业革命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感受老王在“文革”动乱时期一如既往地关照杨绛夫妇的可贵品质。

  2.能从新的视角评价生活中的平凡人,在完善自我人格方面有新的认识。

  3.了解不同文体、不同风格在表现共同主题时的不同表达方式。

  4.学会从人物活动中选取最有价值的材料,以恰当的形式去表现人物的品格和性格。

  5.积累整理下列词语:

  橱窗    羞怯    鬈曲    赊帐    荒唐    趿拉    蹙眉    时髦    垄断    褶皱    窥视    惶恐    取缔    伛偻    阴翳    愧怍    攥紧

  教学建议

  本板块为选学内容,2篇文章《品质》和《老王》内容都比较浅显,可以安排课外自读。

  阅读时可要求学生勾画重要的语句,注意作者的选材和立意,关注作者的时代环境和人物的社会地位,以人物形象和人物品格的研习中心,分析格斯拉和老王身上的“不变”:格斯拉不肯在市场大势发生变化时和其他人一样粗制滥造、浑水摸鱼,而车夫老王在“文革”动乱时期一如既往地关照杨绛夫妇。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变”?引导学生结合人物所处的特定的时代背景,感受他们身上坚忍的道德力量和闪光的品格。

  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感情倾向。两篇文章都能关注底层劳动者的生存境况,作者的笔触也都表现了悲天悯人的情怀。2篇文章文体不同,要注意研究写作方法的异同。

  写作实践

  本专题的写作活动,可围绕三个目标实施教学:

  1.学会感动,学会思考,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学写文本人物评传,掌握叙述、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2.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手法,自由表达心灵感动和独立思考。可以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文本资源,启发学生从教科书中汲取写作营养,借鉴学习写作方法。比如,《品质》和《老王》,就为“在底层”这个话题的记叙类写法提供了借鉴的文本。

  3.《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可以启发我们如何抓住心灵的爆破点,走进人物,走进人物的内心;而《五人墓碑记》叙议框架适当变形则可以为“在底层”或“走近”提供可以参考的某种写作范式。

祖国土 篇4

  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祖国土》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祖国土》阅读原文

  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她贴身佩戴,

  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她放声痛哭,

  她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

  她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

  我们心中不知她的价值何在,

  我们也没想拿她来进行买卖。

  我们在她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

  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她的存在。

  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

  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砂砾,

  我们把她践踏躁躏,磨成齑粉,——

  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

  但我们都躺进她怀里,和她化为一体,

  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她:“自己的土地。”

《祖国土》阅读题目

  一、了解作者

  阿赫玛托娃(1889--1966),_______杰出的女诗人。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诗中对历史隐约旋律的敏感性和对千千万万人苦难的同情心,使她当之无愧地跻身第一流诗人的境界。

  二、文学常识

  这是一首________,它的前面八行一般是陈述,接下来的四行是答案,最后两行内容转折,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

  三、问题探究

  1. 诗的前八行写出了一般人对土地的态度,这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人借助哪些意象来具体表现的?这些意象与一般歌颂祖国的意象是否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人为什么偏偏选用这些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中的“不拘礼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不拘礼节的称呼土地为“自己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在诗中赋予了土地怎样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这首小诗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简要说说这首小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国土》阅读答案

  一、 了解作者 苏联、《没有主角的长诗》、《光阴飞逝》

  二、 文学常识 十四行诗、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身

  三、 问题探究

  1. 人们对脚下的土地总是很不在意,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明土地这一祖国的象征却常常被人们忽略。

  2. “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这些意象不仅平常、为人熟悉,而且常被人忽略、遗忘甚至为人所不屑、鄙弃。

  3. 诗人饱经忧患,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这时诗人心中祖国的形象不再是被美化了的、概念化了的所谓广袤的、肥沃的、覆盖着皑皑冰雪和白桦树林的美丽意象,而是哺育了千千万万苦难民众,却又被践踏蹂躏的土地,就是那个司空见惯的、肮脏的、卑微的,那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还要埋于斯的污泥沙砾等。

  4. 因为诗人已经和土地融为一体,土地已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一切礼节反而是疏远的表现,用“不拘礼节”更能体现作者对土地的亲切感。

  5.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依靠,人类总是在接受土地博大丰富的滋养和恩情,而一把祖国土,则是代表了一个国家,它见证了民族的繁衍和生息。

  6. 比喻、欲扬先抑

  7. 这首诗歌表现了不怕厄运,寄希望与将来的乐观向上、坚定执著的人生信念,读后给人以精神鼓舞。

  看过祖国土阅读答案的人还看了:

  ​

祖国土 篇5

  文化: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三维目标                                              

  1.根据作者的经历和有关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2.品味诗歌感人至深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

  阿赫玛托娃(1889--1966),_______杰出的女诗人。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诗中对历史隐约旋律的敏感性和对千千万万人苦难的同情心,使她当之无愧地跻身第一流诗人的境界。

  二、文学常识

  这是一首________,它的前面八行一般是陈述,接下来的四行是答案,最后两行内容转折,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

  三、问题探究

  1. 诗的前八行写出了一般人对土地的态度,这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人借助哪些意象来具体表现的?这些意象与一般歌颂祖国的意象是否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人为什么偏偏选用这些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中的“不拘礼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不拘礼节的称呼土地为“自己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在诗中赋予了土地怎样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这首小诗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简要说说这首小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了解作者    苏联、《没有主角的长诗》、《光阴飞逝》

  二、  文学常识    十四行诗、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身

  三、  问题探究

  1.  人们对脚下的土地总是很不在意,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明土地这一祖国的象征却常常被人们忽略。

  2.  “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这些意象不仅平常、为人熟悉,而且常被人忽略、遗忘甚至为人所不屑、鄙弃。

  3.  诗人饱经忧患,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这时诗人心中祖国的形象不再是被美化了的、概念化了的所谓广袤的、肥沃的、覆盖着皑皑冰雪和白桦树林的美丽意象,而是哺育了千千万万苦难民众,却又被践踏蹂躏的土地,就是那个司空见惯的、肮脏的、卑微的,那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还要埋于斯的污泥沙砾等。

  4.  因为诗人已经和土地融为一体,土地已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一切礼节反而是疏远的表现,用“不拘礼节”更能体现作者对土地的亲切感。

  5.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依靠,人类总是在接受土地博大丰富的滋养和恩情,而一把祖国土,则是代表了一个国家,它见证了民族的繁衍和生息。

  6.   比喻、欲扬先抑

  7.  这首诗歌表现了不怕厄运,寄希望与将来的乐观向上、坚定执著的人生信念,读后给人以精神鼓舞。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7: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