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6理想 |
范文 | 6理想(通用14篇) 6理想 篇1青岛 郑卫国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①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 历史意义(2、3) 的意义(1) {人格意义(4、5、6、?)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并为之奋斗(12) 人生意义(8、9、10、11) 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的重大意义。 提示:a.使人积极乐观。b.使人斗志顽强。c.使人永远年青。d.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 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 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检查作业 。 ②继续研讨与赏析。 ③语言运用。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识记字词。 ②朗读、背诵。 研讨与赏析(二)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并为实现自己的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点 评 本教案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着力将课文表现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意识。在语文素养方面,抓住了诗歌教学的主要特点,重在品味和赏析诗歌形象化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方面突出了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阅读过程注重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易于接受;问题的设置,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前后贯通,相互照应,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学法指导上,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的组织作用和引导作用得到鲜明的体现。本教案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与表达能力,且兼顾了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的综合。 6理想 篇2流沙河 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理想是什么?读了这首诗,你对理想的内涵也许会有新的理解。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研讨与练习 一 朗读这首诗,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探究下面的问题。 1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2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3你能说说《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吗?找出这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 二 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 三 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比一比,看谁朗诵得最好。 读一读,写一写 蜕 饥寒 离乱 缀连 远行 倔强 洗濯 玷污 怨恨 扒窃 诅咒 浓阴 海天相吻 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彩虹,经过与雷电激战之后才出现; 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诞生。 (谚语) 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愧的; 面对今天,应该是倍加珍惜的; 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 (谚语) 6理想 篇3罗源 [知识与技能] 1练习诗歌的朗诵。 2学习比喻、顶针、拟人修辞在诗歌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朗读,讨论,仿写,体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理想的解释和对有理想的人的赞美。 2萌发树立远大理想的感觉。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预习,听写。 范读(听录音),齐读,一人一句开火车读,结尾齐读。 分析第一、二小节诗的含义、修辞。 第一小节: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运用了比喻、排比、顶针的修辞。顶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应该揭示其特点,并且举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第1、2个比喻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么? 第二小节:理想有时代性。 第12和34句之间为何是句号而不是分号? [作业 ]:模仿第一、二小节写8句诗,要运用三种修辞,内容自定。 听写改错。 第二课时: 齐读。 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节。 三: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历史的发展。 “历史的脊梁骨”如何理解? 四:理想的实现要经历多次的挫折和失败。 与《在山的那边》相同的诗句是哪些? 五:理想给人力量。 指出每一句写理想给人何种力量? 与34句含义相同的古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联系书后背诵篇目 六:理想是崇高的。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七: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如何理解“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八: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不幸”指哪些? “大写的人”指什么样的人? 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十:对理想要执著。 “玷污”和“被扒窃”如何理解? 十一: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性。 [作业 ]:做课程探究。 第三课时: 交流仿写的诗。 十二: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比喻的内涵。 结尾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与本诗结尾含义相同的《在山的那边》的诗句是哪些? 记忆附录中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讲课程探究。 [作业 ]:预习 作者邮箱: 6理想 篇4流沙河课型:讲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能力目标:模仿课文的写法,写短小的诗句。 (仿写)情感目标:树立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教学重点:朗读训练,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教学难点:反复朗读这首诗歌,讨论、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方式:朗读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个人就会不畏劳苦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2、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作品出版20种。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 2、 正音、正字 蜕 饥寒 离乱 缀连 远行 倔强 洗濯 玷污 怨恨 扒窃 诅咒 浓阴 海天相吻 3、释词 寂寥 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4、学生默读,感知课文内容: (1)理想究竟是什么? (2)理清文章脉络 (带领学生边读边理清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第2节,理想有时代性,理想有层次性。第3节,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第4节,理想使人明确方向。第5节,理想给人力量。一是乐观,二是斗志,三是活力。 第6节, 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就顾不得个人发财,也顾不得种种个人利益,他所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牺牲的是其他个人利益。第7节,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等,而不是个人荣誉。第8节, 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第9节,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第10节,要把理想视为生命。第11节,正反对比,突出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探究此诗脉络) 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2、3两节 “理想的历史意义”;4、5、6、7节 “理想的人格意义”;8、9、10、11节 “理想的人生意义”。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四、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从哪可以看出来? ( 学生默读后小组讨论,回答,互相补充) 要点: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五、作业: 抄写字词 完成学探诊第六课1-8题 第2课时一、语段赏析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 ( 同学自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代表回答。 不求一致,重点是赏析语言。) 二、语言运用 1、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2 、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 不必孤立地体会每个比喻的喻意,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联系实际,就很好懂。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树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像灯一样,照亮了夜行的路。这个理想像路一样,引中国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国,引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前两个比喻,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例如李大钊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是星星之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有如一盏明灯了。到达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长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人的。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新生。(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三、质疑和交流:1、 学生质疑,互相交流。教师积极引导,生生互动。 2、 谈谈学习本课受到的启发。 言之成理即可。 3、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四、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五、作业:1、完成学探诊第六课10-15。 2、仿写练习: 例句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板书设计: 理想(流沙河)脉络: 总----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分----2、3两节 “理想的历史意义”; 4、5、6、7节 “理想的人格意义”; 8、9、10、11节 “理想的人生意义”。 总----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教学反思:初一学生读这首诗,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他自己的人生体验,另一方面也需要联系一些典型事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强调朗读的重要性,要多读,多理解基础上的有感情的朗读。 6理想 篇5导语 :这是著名诗人流沙河对理想的礼赞。诗人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优美的诗句讴歌了理想,激励我们为理想而奋斗。让我们把这首诗,牢牢记在心中;让我们时时高唱理想之歌。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是珍珠,一颗缀联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古,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与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依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地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身,/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果;/理想抽芽,揄扬必有浓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6理想 篇6——我心中的梦 泰日中学 初三(4)班 执教:杨莉莉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形式来表现学生们的美好,使大家懂得树立的重要性。 2、同时联系实际,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明白为实现应不怕苦去努力奋斗拼搏的道理。 3、培养学生在公众面前表达自我的能力。 二、活动主题的说明: 1、活动针对初三部分学生在面临人生的转折点时,出现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对未来的迷茫),行为上的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消极的对待学业),设计了这堂课。 2、本堂课的特点是以小品的形式贯穿整个过程,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最后以学生签名留言结束。在轻松、上进的气氛中,使每位学生都有感悟,并通过留言加深印象。 3、本班学生尤其是男同学性格内向,不敢在公众面前讲话,所以,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给他们一次锻炼的机会。 三、活动准备: 1、布置作文:你的是什么?产生的原因?为实现你采取了哪些措施? 2、上述材料收集起来进行综合处理,选出有代表性的内容,编成小品等形式予以表现。 3、准备两首歌曲:一首表现对实现的渴望;一首表现为实现需奋斗拼搏。 4、准备一面写满同学的旗帜。 四、场景设计: 用各种彩带布置教室,使其充满轻松快乐的气氛。同学们座位围成山形,增加亲切感。 主持人:殷秋芬、孙俊(小品中的主角) 五、活动过程 : 殷:“——我心中的梦”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孙:(背着书包上场,嘴里唱着)最近比较烦、比较烦…… 殷:咦,孙俊,最近怎么老听你唱这几句?什么事让你这么烦? 孙:别提了。自从开学以来,整天被作业 包围着,快把我累死了。昨天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我的》又害我想了一晚。真搞不懂,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现在要它何用? 殷:你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一个人有了,也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方向。当你独自走在漆黑的路上找不到出路时,就是一盏探路灯,为你指明方向。有了它,才会发愤图强、力争上游,与困难对抗。你听,同学们已在畅谈起他们的来了。 (同学们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有简单的几句话;有诗朗诵;有小品表演;有机器人灭火表演;有小组唱) 殷:歌声唱出了对美好的渴望。不过,要达到的彼岸,可得费一番功夫呢!(相声:《我的》) 殷:看了以上的节目,你有何感想? 孙:主持人,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李华的英语成绩那么好?因为他曾经对我提起过,他的是成为一名外交官。是驱使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殷:对啊,有,就有进步,有作为。 孙:其实,我也不是没有。不过,我的有时是教师,有时是医生,有时又是其他的…… 殷:在实现的道路上,并非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挑战,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刻苦拼搏的精神,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下面这个小品也许就是你的镜子。 (张洁等人表演小品) 殷:相声和小品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反映了大家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孙:看了这些节目,我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有很多感触。 殷:我们还是先请张洁——小品中的主人公来说说吧! 张洁:小品中我所扮演的那位同学,是美好的,可在为实现的道路上,总是半途而废。应以扎实的知识为后盾。 周丽花:从小品中,可得到启示:做任何事都得细心。(其他话略) 方芳:相声给我的感触很深:的确,我也曾像程群那样为了自己的暗暗下决心:一定为了自己的脚踏实地的学习。但是,总会遇到许多挫折,而我总是逃避。通过相声,让我懂得了“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正意义。从现在起,我要化为行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面对挫折用意志战胜它,我相信我一定能实现。(其他同学的发言略) 殷:同学分析的真好!同学中存在着各种不良现象:作业 马虎,遇到难题就放弃,体育课上碰到长跑就纷纷想办法逃避。这些都表明大家怕吃苦。没有顽强的毅力、怕吃苦可是人生路上的大敌。 孙:人应该有坚定不移的。我们必须用十二分的努力去争取实现它。在这中间,挫折会像恶魔一样挡在你面前。我们要用顽强的坚韧精神去克服它。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最终达到我们心中的梦。为了表达这种想法,我想演唱一首《真心英雄》。同学们和我一起唱,好吗?(全体演唱) 殷:最后请班主任杨老师给大家做总结。(略) (同学在旗帜上留言鼓励自己。) 6理想 篇7○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①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 历史意义(2、3) 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并为之奋斗(12) 人生意义(8、9、10、11) 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的重大意义。 提示:a.使人积极乐观。b.使人斗志顽强。c.使人永远年青。d.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 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 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检查作业 。 ②继续研讨与赏析。 ③语言运用。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识记字词。 ②朗读、背诵。 研讨与赏析(二)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并为实现自己的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点 评 本教案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着力将课文表现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意识。在语文素养方面,抓住了诗歌教学的主要特点,重在品味和赏析诗歌形象化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方面突出了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阅读过程注重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易于接受;问题的设置,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前后贯通,相互照应,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学法指导上,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的组织作用和引导作用得到鲜明的体现。本教案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与表达能力,且兼顾了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的综合。 6理想 篇8导语 :这是著名诗人流沙河对理想的礼赞。诗人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优美的诗句讴歌了理想,激励我们为理想而奋斗。让我们把这首诗,牢牢记在心中;让我们时时高唱理想之歌。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是珍珠,一颗缀联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古,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与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依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地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身,/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果;/理想抽芽,揄扬必有浓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6理想 篇9○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①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 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人生意义(8、9、10、11) 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 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 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检查作业 。 ②继续研讨与赏析。 ③语言运用。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识记字词。 ②朗读、背诵。 研讨与赏析(二)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6理想 篇10一、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活动内容 同伴点评 1.《第子规》诵读 通过《第子规》认识正确的交友之道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 2 .观看几段视频 视频一:替同学灌水 视频二:碰倒同学的书,周围同学一起帮着捡 视频三:替同学耐心的讲解题目 通过视频感受到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友谊,同时引出班会的主题 通过视频感受友谊,真实、很朴实,切合主题。 3.诗朗诵 苗丽媛同学的朗诵让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对五高的看法,这也是很多同学心目中的五高形象。 结合实际,引起师生的共鸣 4.小品《考试疯云》 现在同学们面对着繁重的学习压力,接连不断的考试,也有时出现了一些有趣的行为。教育学生:虽然说面对的压力很大,但是考试存在侥幸心理却是不可取的。 表演朴实、到位,略偏主题。 5.歌曲:《sensons in the sun》 展示学生深厚的英语口语功底 请一位同学来解释一下意思: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拥有良师益友的环境中有多么重要。 演唱过程中可以用ppt展示歌词大意,效果会更好。 6.游戏《齐心合力运气球》 1.两人一队, 三队一组比赛. 2.用牙签扎吹起来的气球,但是不能发出啪啪的爆炸声。 环节1:展示同学合作、交流的意愿 环节2:让学生体会到在人与人相处时要多欣赏别人,多为别人鼓掌,不愉快的过去就别去回忆,学会宽容。 开拓思维、师生协作训练,体现良师益友的重要性。 7.钢琴曲:《友谊地久天长》 才艺表演,构建和谐氛围 展示特长,突显主题。 8.互动环节:互送卡片+发表感想 1.个别同学准备了贺卡,并且写上了祝福的话语,向老师们送上祝福。 2.学生、教师发表感想 班会课提供一个师生祝福的平台,呼应本节班会课的主题 真诚、新颖。送老师的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之间互送自制的卡片传递友谊和祝福;“理想之路”在本次班会课中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深化。 二、课后反思 本次班会准备的时间比较充分,同时准备实施过程中又进行了不断的修改与优化,使得活动开展得比较顺利,同时场地设备较好,活动效果明显,但个别环节有所欠缺。 本次活动的设计是以学生身边的事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为例,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展现。这是一次学生进行自我成果展示的平台,在沟通和交流中,学生明确了自身的价值,并有了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的决心和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集体精神,促进了良好有序的班风建设。同时,借助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找出与同学、老师发生意见的分歧,相互不理解的原因,交流沟通的方法,鼓励学生学会与同学、老师交流、沟通,学会相互之间关心、信任,主动构建和谐的生生、师生关系,创建温馨的校园氛围。 6理想 篇11一、案例描述 当代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是一首赞美性的哲理诗。本诗借助一连串的比喻,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人生意义等不同角度阐述理想、赞美理想,使诗歌既富有鲜明形象,又饱含睿言誓语。对刚进入中学不久的初一学生来说,因诗人不平凡的遭遇、丰富的学识以及宏阔的眼光与学生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学生理解其文字及深层内涵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在用例子和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理想”的内涵之后,把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定为:朗读品味诗歌,找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句子、难以理解的句子等进行品味揣摩。 学生一个个朗诵自己所找的句子,老师也很到位地进行了指导,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到位。课堂气氛热烈,听课的我校语文顾问金老师也面带微笑,频频点头。 在离下课还有10多分钟的时候,爱发言的王祎楠又一次举了手:“‘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大写的人’是什么人?” 我认为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请其他学生回答,有学生摇头。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料到的。我只能进行以下的引导── 教师: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摆出一个“大”字吧,(学生甲自告奋勇,摆的姿势很好)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甲:“大写的人”就是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人。 教师:对。这里的大写并非与小写相对。外语字母往往有大写和小写两种。但这里所谓的“大写的人”实际只取大的含义。大者,巨大、堂堂正正之意。表示要作一个在人格方面光明正大的人,堂堂正正的人。你能联想到我们中国哪些人是“大写的人”? 学生乙:我看中央台正在播出《汉武大帝》,汉武帝雄韬伟略,使汉朝时期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汉武帝是大写的人。 学生丙:老师在开始说到周恩来少年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是大写的人。 学生:…… 教师:历史长河中,屈原为国为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秉持公心,忍辱负重,写出了有名的《史记》;岳飞力主抗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他们所考虑的不是一已私利,而是民族的大义,是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他们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当今时代,焦裕禄、孔繁森等,都是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中国人。……因此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学生点头赞同,我也为我的“知识丰富”而暗暗得意,认为自己的随机应变还是可以的。 课后,金老师大力肯定的同时,指出了我在解决“大写的人”的问题时引导不够到位。她说:“大写的人”,为什么只说伟人、他人呢?毕竟伟人、他人离学生实际有点远,就学生自己说,怎样做才能成为“大写的人”?如不作弊、尊敬老师、孝顺父母、同学关系和谐…… 二、反思 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备课时,我认为“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等句子是重点句,因此在课堂上联系到了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学习生活。但为什么这一句就没有采用“体验式”学习法呢?教师有必要面面俱到、只要学生一提出问题就联系学生的实际吗?经过半个学期的思考和学习,我对当时的两个问题看法如下: 1、要关注细节: “语文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激活生活体验的过程,同时,生活体验也能照亮语文的学习,也可以说,语文学习是在不断地内视、发现、理解已有的生活体验及其意义,而已有的生活体验也在不断地解读语文,生活体验愈丰富,愈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进入语文并掌握语文。 由此可见,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联相融,就能获得双倍的意义。”因为《理想》一诗饱含高度概括的哲理,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人生体验不同而导致理解和体验也丰富多样,所以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并辅之以典型事例,促使这份领悟抵达心灵最深之处并使之升华。 古人云:“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是的,于细微处见精神,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诗歌的一字一句,更要备学生:不要高看学生,也不要低就学生。而我是也高看学生了,没有欲设最简单的问题往往也是最难的问题;在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时,一下子又跳得太快,没有给学生搭台阶,说明教育机智的不足。 2、思维的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思维的训练,他说:“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理想》学习的整个课堂上,我还是比较关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训练的: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问题,一直处在积极思考的状态。从这一点来说,可以有一两句不采用“体验式学习法”,教师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一提出问题就联系学生的实际,也就是没有必要每一句都做出细致的分析和理解。 但不能否认: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恰当估计并有具体设计,避免出现新问题时手足无措。因此,在解决“大写的人”的问题时引导不够到位是一个遗憾,这遗憾促使我思考:老师要珍惜课堂教学每一分钟,力争在每一分钟里都获取最真实、的教学效益。 6理想 篇12一、活动主题: 挥洒青春,畅谈理想 二、活动背景及目的: 当下适逢改革开放31周年,也是金融危机的第二年,正值是机遇与挑战的一年。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同学们畅谈理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更好的将来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对象:
五、活动内容: (1)由主持人对大一阶段综评的成绩及上半学期期末成绩及班里各方面的总结。 (2)对班里综评成绩排名前5名和上学期末成绩排名前5名的同学进行奖励。 (3)即时场景表演——上场5分钟前给予话题:走向堕落的大学生。 演员安排:饰一小明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断以各种理由向不富裕的家庭索取钱的大学生。饰一爱慕虚荣,为钱而与小明在一起的'女生。饰一普通的为自己的子女默默付出的父亲。饰一为儿子操碎心的母亲。饰小明的大学班主任。 (4)心心碰触大家有话说环节:先由综评成绩排名第一的同学来介绍自己去年的学习经验,接着由大家各自说说在大学以来的感想,学习各方面的情况及自己的梦想,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活的规划和对更远未来的计划。 (5)由丘平等同学演唱青春励志歌曲《隐形的翅膀》 (6)由主持人总结本次活动并宣布活动结束。 (7)活动结束 六、活动经费: 略 6理想 篇13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七课 7.3.1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重点】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难点】①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②理想的概念; 【素质要求】 ⑴知识方面: 识记:理想的概念、理想的类型; 理解: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时代有不同理想,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具有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⑵能力方面: ①本框题知识图表列举了理想的分类,不同时代的不同理想等事实,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提高分析、归纳、理解基本观点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能力; ⑶觉悟方面: ①本课是集中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树立崇高理想的意义,并要落实到行动上。 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对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理想目标认真思考。 导入新课: 19xx年,周恩来进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有一次,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在课堂上严肃地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读书?学生中有的回答:“为光耀门媚而读书,” 有的答:“为明礼而读书,”有的答:“为家父而读书。”12岁的周恩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倔起而读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周恩来已有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 在此,我也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什么呢?每个人心中肯定对未来都有一幅美好的蓝图,请你用三、两句话,写在一张纸上,题目就叫“我的理想”,署不署名随你意,唯一的要求便是要真实。 (设计此问题和活动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理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后边有的放矢地讲理想有关内容收集资料) (学生写完后,教师当时收上来) 第三节 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板书) 一、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板书) 1,理想的含义(板书)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①理想的方向是指向未来的,因而它排斥过去和现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理想既不是回忆,也区别于现实。 ②既然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所以理想具有可能实现性,因而它排斥幻想、空想。 2.理想的类型(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6页第 1自然段至第4自然段,了解一下教材是怎样划分理想类型的。 (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归纳) (1)按理想的性质划分(板书) (学生回答:什么是科学、非科学的理想;崇高、庸俗的理想) 我们说的有理想,是指科学的、崇高的理想,那同学们运用刚学习的知识来判断一下我们自己的理想应属于哪一种类型呢? (教师选学生写的理想纸条,宣读其中的 1/3,请学生判断) (2)按理想的内容划分(板书) (学生回答:什么是社会、道德、职业、生活理想,教师选学生写的理想纸条,宣读其中的三分之一,请学生判断属于哪种理想) 从同学们对未来理想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有人写到了社会理想,但大部分同学的理想还是限于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其实,在这4种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的,它既贯穿于其它理想之中,又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所以我们说的有理想,主要是指有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3)按奋斗的时间长长短来划分 (教师宣读剩下的三分之一纸条,请学生判断它们从性质上、从内容上、从奋斗时间的长短上划分,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从以上对同学们理想的宣读中,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理想,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不同内容、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理想呢?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的爸爸、妈妈今天也坐在这里,他们的理想会和我们相同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理想肯定反映他们的时代色彩和个人生活境遇的差异,这是因为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板书) ( l)理想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板书)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是我们第6课学习过的一个原理,哪位同学还记得它的基本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出下边内容) 理想也属于社会意识,因此,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其它社会条件的产物,都要随着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现实。 (2)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理想(板书) (由于学生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学习及相关历史知识的具备,这部分内容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举例,便能理解和掌握) 从同学们的阅读和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理想都要受到一定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没有也不可能有各阶级都信奉的超阶级的理想。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4,理想对社会对人生的巨大作用(板书) 第一,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板书) 为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历史上广大人民群众、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仁人志士,以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为实现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理想而奋斗,从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比如我们教材上列举的李冰父子、詹天佑、王安石、孙中山……等,你还能再举出一、两个典型事例吗? (学生举例) 在xx大报告中讲到,要“巩固和发展全国人民的大团结。这个团结,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实现全面振兴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基础之上的;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维护和加强这种团结,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崇高的社会理想对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也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第二,崇高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板书) 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但无论什么困难和风险,只要我们坚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就一定能战胜千难万险,1998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洪抢险”的胜利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三,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板书) 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写成的吗?请看这三位同学表演的小品。 (学生活动:教师可安排三位同学课下排好小品“总有一天,红旗会插遍全世界”,这时请三位同学上来表演。) 旁白:事情发生在1928年2月,这是敌人最后一次审讯夏明翰了。 敌军官:你姓什么? 夏明翰:姓冬。 敌军官:胡说,你明明姓夏,为什么乱讲? 夏明翰:我是按照你们的逻辑回答,你们不是经常把黑说成白,把天说成地,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姓夏,就当然应该说成冬了。 敌军官:你多大岁数? 夏明翰: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 敌军官:你的籍贯? 夏明翰:革命者以四海为家。我的籍贯是全世界!我相信,总有一天,红旗会插遍全世界! 敌军官:这成什么话?有没有宗教信仰? 夏明翰:我们共产党不信神不信鬼。 敌军官:那么,你没有信仰罗? 夏明翰:有信仰,我信仰马克思主义。 敌军官:你究竟知不知道你们的人? 夏明翰:知道,都在我心里。 旁白:对于这样一位共产党人,敌人用尽心机,但没有丝毫效果,最后宣布将他“就地枪决。” 夏明翰:给我一张纸,一支笔。 旁白:他接过来,昂然一笑,然后在纸上写下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他们三个表演的真好,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他们。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夏明翰为什么有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临死之前,面对敌人的淫威,不但没有丝毫畏惧,还能镇定自若地写诗抒发自己对革命的坚定?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因此,一个人,一旦树立了正确的、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尤其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处在逆境下,有没有理想,有什么样的理想更是把人分成了不同的两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9页的这段辅助材料和旁边的一幅漫画,想一想,这两个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归纳) 任何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从1岁到101岁都可以为自己绘制一张未来的蓝图,因此 理想并不专属于青年人,但对青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青年人对追求真理、探索人生,有着强烈的需求和愿望;青年时代树立了崇高的、远大的理想,就会使自己的一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所以革命前辈李大创同志曾这样讲过:“青年啊,你们临开始行动之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目的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 所以,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具体职业,只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有价值的人,就应该树立理想,树立崇高的、远大的理想,把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永远结合在一起。 巩固新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理想的有关知识,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理想区别于空想、幻想,理想不是现实,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想,理想对社会、对人生有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我们每个同学也都讲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理想,树立科学的、崇高的、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 分析下面问题: 有人说“一个人没有理想,照样可以生活得很好。”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6理想 篇14总第二十五课时 【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知道理想的含义。懂得理想的重要作用。明白实现理想的途径。 2、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预习导学】 1、理想是我们在 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 。 2、理想的作用: 3、如何才能使理想变为现实? ①实现理想,需要对 作出规划。②具体理想是 的,需要对理想进行适当调整。③通向理想的道路是 。 【问题探究】 1、绘制自己的理想树 (1)让学生回顾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教师说明:小时候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尽管幼稚,但代表了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请学生谈谈自己现在的理想。教师可以让全体学生进行“理想接龙比赛”,每个人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想概括出来。 (3)指导学生画出自己的理想树。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画一棵树,留下足够的空间填写自己在学业、事业、家庭、休闲、自我成长方面的目标,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提醒学生保留这棵理想树,在本框进行最后一个活动时,还要继续使用这棵理想树。 2、小张报考研究生 (1)指导学生阅读小张的故事。 (2)引导学生思考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在全班进行探讨和交流。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内在的激励,缺少前进的动力;有了理想,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使我们在不断产生的新的希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3、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 (1)呈现三个情境。 (2)分小组探讨教材提出的问题,每个人都要充分发表意见。 (3)在全班进行交流,然后教师总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 4、实现当节目主持人的理想 (1)呈现故事情境。 (2)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对教材提出的问题。 (3)教师进行总结:要实现理想,第一步是要树立自己的理想。具体落实在行动上,就是要对自己的一生作出规划。这个规划既要尽可能长远,又要尽可能具体,要有阶段性目标,以便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追求,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些什么,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影响。 5、杨振宁的故事 (1)指导学生阅读杨振宁的故事。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杨振宁为什么要中途放弃写一篇实验论文的初衷?如果他不放弃自己的初衷,结果可能会怎样?这则故事对你的启示有哪些?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理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蛮干,而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理想作出适当的调整。 6、给理想树添枝加叶 (1)课前通知学生将前面画的理想树带来,并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好绿色、黄色和红色的彩纸。 (2)告诉学生绿色代表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力;黄色代表自己正在努力充实的能力;红色代表自己目前缺乏,还需要培养或学习的能力。将彩色纸剪成树叶的形状,提醒学生用树叶的大小来表示各项能力的需要程度。 (3)将树叶贴在理想树的相应位置上,并思考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今后的打算。 (4)在全班进行交流,请一些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理想树。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并提醒学生保留自己的理想树,让自己和这棵树共同成长。 (5)制作展板,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树展示出来。 【例题精析】 (XX中考•镇江)“所有成功的大门都是虚掩着的。不过,虚掩着的大门不会自动打开请你入内,而是要靠你的双手用力才能把它推开。”这段格言启示我们( ) a. 只要付出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b. 理想的实现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 c. 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机遇 d. 失败是成功之母 解析:b。“只要付出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说法存在问题,因此排除掉a;良好的机遇有助于成功,但不是成功的关键;d选项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XX中考•贵阳)“有伟大理想的人,生活永远闪射着光芒。”这句谚语告诉我们( ) a. 人们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有不同的理想 b. 理想给人以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c. 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 d. 理想的实现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目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 1、列夫.托尔斯秦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这段话说明了( ) a. 只要树立理想就能获得成功 b. 树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性 c. 理想是人精神生活的全部 d. 理想对人生起阻碍作用 2、“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这说明( ) a. 每一个人都应树立当元帅的理想 b. 当元帅的理想才是崇高的理想 c. 崇高的理想是人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 d. 理想是多种多样的 3、下列对理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b. 理想是超越现实的 c. 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d. 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力量 4、理想对人们的行为的作用有( ) a. 导向 约束 调控 b. 激励 导向 驱动 c. 干扰 约束 引导 d. 导向 驱动 调控 5、“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志愿者们自愿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华,留给中国大地那些贫困闭塞、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亮丽的人生风采。从他们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青少年一代( ) ①要勇于放弃自己的个人理想 ②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③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④要具有艰苦创业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如果你的目标是月亮,射不到月亮将射到老鹰;但如果你的目标是老鹰,射不到老鹰你可能只射到小鸟。”这告诉我们( ) a. 明确目标才可能取得成功 b. 人生的规划要尽可能长远 c. 我们的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 d. 设立目标之前要充分了解自己 7、漫画《这里没水》,对这个人的做法认识不恰当的是( ) a.没有做到坚持不懈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b.运气不好,没有找到有水的地方 c.做事情没有韧性,浅尝辄止 d.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要轻易说“不” 8、下列对理想表述正确的有( ) ①理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理想就像航船,一程一程向前推进,不断驶向幸福的彼岸 ②理想是根基,连续是嫩绿的牙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理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③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④理想就是追求一种虚无飘渺、无法实现的人生目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的这一劝导告诉我们,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 ) a. 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b. 锻炼身体、修炼精神 c. 立足自身、不断变化 d. 寻找机遇、不断追求 10、如果刘翔的腿再长5厘米,也许顾宝刚就舍不得让爱徒去练跨栏了。退休前,顾宝刚是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的跳高高级教练。当年,刘翔一直在他的手下练跳高。因为不够高,顾宝刚看出刘翔在“一根杆”上没多大发展前景,所以,后来把他推荐给了“十根杆”教练。于是,往上的刘翔,开始往前,并终于获得了成功。这表明( ) a. 只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具体理想,就一定会实现 b. 只有制定较低的目标,才能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c. 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d. 我们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理想比较容易实现 二、辨析: (XX年潍坊市)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我们有必要认真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某班以“话理想现实,绘人生蓝图”为题召开主题班会。 在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上,同学们有两种观点: a:只要把握住现实,有没有理想无所谓。 b:理想和现实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请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辨析。(先写清所选观点前的英文字母,再作答。如两题都答,按a观点评分。)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 1、列夫•托尔斯泰说:“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这段话告诉我们,实现理想( ) a. 要有一个非同常人的计划 b. 需要对人生做出规划 c. 要设计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d. 要设计一个与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目标 2、理想是青春最宝贵的东西,理想如果被人抛弃了,青春之花也就凋谢了。这是因为( ) ①没有理想的青春是苍白无力的 ②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展示青春向上的美好形象 ③理想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让我们的青春更有意义 ④理想是青春期最主要的生理特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它告诉我们( ) ①理想不是现实,两者是对立的统一 ②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③理想的实现要靠实践 ④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两者没有直接的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小明今天和朋友小龙谈起理想的问题。小龙的观点是:理想只是美好的幻像而已,不太可能实现。小明认为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为了实现理想我们应该( ) ①对人生做出规划 ② 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③坚守理想,决不改变 ④坚持不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恩格斯指出:“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这告诉我们( ) a.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b. 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c. 理想对人生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d.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他的崇高理想 6、下列关于理想与现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理想高于现实, 总是指向未来,因此理想就是对未来的空想 b. 由于外在环境的局限,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c. 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d. 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在现实中不断努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具体理想是可以发展变化的 ②具体理想可以有很多 ③要实现理想,必须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素质 ④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方方面面的理想,这些理想( ) ①是我们在事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②代表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③反映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④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这段话说明( ) a. 理想必须立足我们的生活追求 b. 理想总是指向我们人生的发展方向 c. 理想表现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d. 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 10、王选院士总结自己取得成就的原因有:扎实的数学基础;长期在第一线上拼命干活;选定目标后锲而不舍地长期拼搏,……自信而不自负,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等等。王选院士的总结告诉我们( ) ①我们的具体理想总是一成不变、不可动摇的 ②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③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④具备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观察漫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漫画中的父子对话,对你树立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何启示? 三、分析说明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少年的情怀 犹如远航的帆 那是你理想的翅膀 请鼓起你的勇气 驶向理想的港湾;少年的梦 犹如天上的雄鹰 那是你奋斗的动力 请张开你的翅膀 在蔚蓝的天空中放飞你的理想;少年的情怀,少年的梦 金子般的珍贵 请让我们一起去放飞 放飞我们的勇气 放飞我们的理想。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这首诗歌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六、(第17小题)实践探究题 某市最近在部分中学生中进行了理想方面的问卷调查,“你最想在长大以后从事什么职业”是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题目还同时给出了20种职业供选择,它们是:农民、工人、护士、医生、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战士、军官、国家干部、技师、工程师、建筑师、科学家、发明家、音乐家、画家、演员、舞蹈家和律师。除以上职业外,题目还有“其它”一项,供被调查者填写未列入的职业。 统计结果显示,在给定的20种职业中,选择“科学家”的被调查者为数最多,占13.5%,是惟一超过10%的;其后依次是画家(7.3%);国家干部(6.8%);律师(6.6%);医生(5.8%)。选择“农民”的人数最少,倒数第二为“工人”,“技师”被排在倒数第三。 在选择“其它”一项的学生中,填写“运动员”的被调查者人数最多,占全部参加调查中小学生的4.7%,填写“从事多种职业”和“商人或企业家”的人数也相对较多。 (1)请你谈谈对这一调查结果的认识。 (2)我的职业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_。 我这样选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你会改变你的职业理想吗?为什么? 【质疑反思】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