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妈妈和宝贝》教案 |
范文 | 《妈妈和宝贝》教案(精选3篇) 《妈妈和宝贝》教案 篇1活动目的: 1. 愿意倾听妈妈讲述养育孩子的辛苦和快乐,体会妈妈对宝宝的关爱。 2. 感受自己成长的快乐 3.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 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活动过程: 1. 激发幼儿的兴趣 请小妤妈妈先盖上头巾:“猜猜是谁?” 教师交代活动要求: 妈妈今天给我们带来很多故事,有趣的物品,要和我们一起分享。 2. 妈妈讲故事 请妈妈讲述养育孩子中的辛苦和快乐,并展示一些婴儿用品。请孩子一起说说:“这是什么时候用过的?” 出示照片,讲述照片的故事。 3. 妈妈和宝贝的事情 说说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在干什么? 宝宝出生后,妈妈又在干什么? 4. 表达妈妈的爱 妈妈养育我们这么辛苦,你想对妈妈说什么?想对妈妈做什么事情呢? 活动反思: 这次周末活动非常有意义,小结几点: 1. 结合“三八”妇女节,结合主题活动。 2.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活动中。 小百科:设立国际妇女节的想法是最先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类抗议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妈妈和宝贝》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讲述、操作等活动,丰富和巩固有关动物胎生、卵生的基本常识,形成概念,并能将其进行准确分类。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收集许多胎生、卵生动物的资料、书籍。 2、物质准备:录像两段(青蛙产卵和胎儿出生)、音乐磁带、动物卡片大一套,小若干套,分类板若干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 2、猜谜:青蛙,引出活动主题。 二、看录像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 1、提问:刚才录像里讲得是青蛙妈妈产下了什么?卵是什么样子的?卵经过不断变化、长大,最后变成了小青蛙,这时的小青蛙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2、小结:象青蛙先产下卵,卵再不断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个模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3、扩散性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片) 三、了解胎生动物的常识。 1、幼儿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 2、出示动物图片:袋鼠妈妈生下的是谁?它长得怎么样?猪妈妈一生下来的就是谁?小猪长得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猪、小袋鼠一生下来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 3、小结胎生动物的常识:这些小宝宝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得一样,就叫胎生动物。 4、发散性思考:那大象妈妈是胎生还是卵生?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 四、分类操作,巩固知识。 1、请幼儿将提供的动物卡片按胎生和卵生进行分类。 2、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分类作品,请幼儿作评价、 3、分对的幼儿各自取下分类板后的小红花贴上,表扬自己。 五、看录像,了解人也是胎生。 1、提问:动物有卵生和胎生,那我们人呢?小朋友你知道你从哪里耿的吗?你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吗? 2、看录像,教师作讲解。 3、小结:人也是胎生的。 六、爱妈妈的情感教育。 1、提问:妈妈生下小宝宝后要做些什么事呢? 2、请幼儿大声地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 七、结束活动。 幼儿听《摇篮曲》学妈妈平时哄宝宝睡觉的动作,并轻轻出活动室。 《妈妈和宝贝》教案 篇3活动目的: 1. 愿意倾听妈妈讲述养育孩子的辛苦和快乐,体会妈妈对宝宝的关爱。 2. 感受自己成长的快乐 3.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 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活动过程: 1. 激发幼儿的兴趣 请小妤妈妈先盖上头巾:“猜猜是谁?” 教师交代活动要求: 妈妈今天给我们带来很多故事,有趣的物品,要和我们一起分享。 2. 妈妈讲故事 请妈妈讲述养育孩子中的辛苦和快乐,并展示一些婴儿用品。请孩子一起说说:“这是什么时候用过的?” 出示照片,讲述照片的故事。 3. 妈妈和宝贝的事情 说说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在干什么? 宝宝出生后,妈妈又在干什么? 4. 表达妈妈的爱 妈妈养育我们这么辛苦,你想对妈妈说什么?想对妈妈做什么事情呢? 活动反思: 这次周末活动非常有意义,小结几点: 1. 结合“三八”妇女节,结合主题活动。 2.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活动中。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