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整数》导学案 |
范文 | 《整数》导学案(精选2篇) 《整数》导学案 篇1课题:小数乘整数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题。 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理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⑴填空 ①6+6+6+6+6=( )×( )=( )②0.3+0.3+0.3=( )×( )=( ) ③7.030可以化简为( ) ⑵计算下面各题 4.7+6.5 3.17+4.53 296×4 305×12 2、预习 ⑴你能解决例1图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 ⑵0.8×3怎样计算?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算一算 ⑶乘法就是求几个 和的简便运算。 3、质疑: 。 二、合作交流 ⑴怎样列竖式计算0.8×3? ⑵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⑶试一试,列竖式计算2.35×3 ⑷猜一猜,如果一个三位小数乘整数,积是几位小数?一个四位小数乘整数,积是几位小数?因数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呢? ⑸验一验,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看看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4.76×12 2.8×53 103×0.25 ⑹说一说,你认为小数乘整数应该怎样计算?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第69页第1、2题 2、完成第71页第1、2、3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 我的疑问是: 。 五、课后作业 1、判断 ⑴小数乘整数的积一定是小数。( ) ⑵0.002×13的计算结果是0.26( ) 2、有10位同学照合影留念,拍一次付8.4元,给4张照片,加洗一张另付1.35元。如果每人要一张照片,他们一共应付多少元?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9~70页例2、例3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4~7题。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重点:探索一个小数乘10、100、1000所引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难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⑴3千克=( )克 80米=( )厘米 ⑵口算 5×10= 5×100= 5×1000= 5×10000= 24×10= 24×100= 24×1000= 24×10000= 2、预习 ⑴先用计算器计算,再填空 5.04×10 = 5.04×100= 5.04×1000= 5.04乘10得( ),就是把5.04的( )向( )边移动了( )位; 5.04乘100得( ),就是把5.04的( )向( )边移动了( )位; 5.04乘1000得( ),就是把5.04的( )向( )边移动了( )位。 ⑵填表(用计算器计算) 0.4 5.08 0.009 36 ×10 ×100 ×1000 3、质疑: 。 二、合作交流 ⑴一个数乘10,积和原数比较小数点向哪边移动了几位?乘100,乘1000呢? ⑵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刚才结论的是否一样? 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⑷0.351千克=( )克 0.03千克=( )克 0.081千克=( )克,你是怎么想的? ⑸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它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应该怎样处理呢? ⑹0.08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最高位上的0怎么办?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第70页第2题,第71页第4、5、6、7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 我的疑问是: 。 五、课后作业 ⑴把6.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 ),这个数是原数的( )倍。 ⑵0.78去掉小数点得( ),扩大到原来的( )倍。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72~73页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⑴计算。 268÷4 224÷4 345÷15 ⑵填空 ①0.32里面含有32个( ),1.2里面含有12个( ) ②0.25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8里面含有( )个0.1 2、预习 ⑴你能解决例4图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你能估算出它的结果吗? 买3千克苹果共用9.6元,平均每千克苹果( )元多一些。 买5千克香蕉共用12元,平均每千克香蕉( )元多一些。 买6千克橘子共用5.7元,平均每千克橘子( )元少一些。 3、质疑: 。 二、合作交流 ⑴9.6÷3你能尝试列竖式来算出结果吗? ⑵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⑶试一试,列竖式计算12÷5,5.6÷7 ⑷余下的2不够除,怎么办?在余数2后面添上0后的20,表示20个什么?求出的商表示多少? ⑸个位上不够商1怎么办?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⑹试一试,列竖式计算0.2÷5 3÷15 ⑺说一说,你认为小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第73页练一练 2、完成第76页第1、2、3题 3、帮助下列题目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5.82÷3=194 6.93÷7=99 14.7÷14=105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 我的疑问是: 。 五、课后作业 ⑴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3.55公顷,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⑵五(1)班有班费24.2元,同学们卖废品又得到16.4元。用这些钱可以给小书架买7本《少年科技》,每本《少年科技》多少元?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74~75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第4~7题。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重点:探索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所引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难点: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左边添“0”。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⑴4000克=( )千克 60分米=( )米 ⑵口算 9000÷10= 9000÷100= 9000÷1000= 1.6×10= 1.6×100= 1.6×1000= 2、预习 ⑴先用计算器计算,再填空 21.5÷10 = 21.5÷100= 21.5÷1000= 21.5除以10得( ),就是把21.5的( )向( )边移动了( )位; 21.5除以100得( ),就是把21.5的( )向( )边移动了( )位; 21.5除以1000得( ),就是把21.5的( )向( )边移动了( )位。 ⑵填表(用计算器计算) 152.7 32.1 0.8 600 ÷10 ÷100 ÷1000 3、质疑: 。 二、合作交流 ⑴一个数除以10,商和原数比较小数点向哪边移动了几位?除以100, 1000呢? ⑵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刚才结论的是否一样? 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⑷500千克=( )吨 225千克=( )吨 40千克=( )吨,你是怎么想的? ⑸4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可它的整数部分只有两位,应该怎样处理呢?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第75页第2、3题,第76页第4、5、6、7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 我的疑问是: 。 五、课后作业 98克 = ( )千克 0.4米 = ( ) 厘米 9平方分米 = ( )平方米 1.5分 = ( )秒 2、两个因数的积是205,其中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应该是( )。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练习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76~77页练习十三第8~14题。 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被除数(除数)变化,除数(被除数)不变,商也随着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预习 ⑴完成第76页第8题。 ⑵完成第77页第9题 ⑶完成第77页第10题 2、质疑: 。 二、合作交流 ⑴完成第77页第11题。 独立计算,指名汇报结果。 观察每一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你能发现什么? ⑵完成第77页第13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⑶完成第77页思考题 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说明了什么?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三、巩固提升 1、列竖式计算下列各式。 8.4÷4 18÷48 2.3÷46 7.65÷25(用乘法验算) 2、根据25×5=125,直接写出下列各题得数。 2.5×5=( ) 125÷5=( ) 12.5÷25=( ) 1.25÷5=( ) 0.125÷5=( ) 1250÷5=( ) 3、完成第77页第12、14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 我的疑问是: 。 五、课后作业 1、填空 ( )×15=7.5 ( )×8=90 40.5÷( )=15 60时=( )日 84分=( )时 0.25时=( )分 4.5分米=( )米 2、一只非洲蛙连续三次共跳7.74米。这只非洲蛙平均一次跳多少米? 3、a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b数, b数比a数多2.7,a,b两数的和是多少?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整理与练习(一)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76~77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5题。 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 重点、难点:进一步加深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规律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预习 ⑴小数与整数相乘是怎么计算的? ⑵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怎么算的? ⑶小数点移动后,小数大小是怎样变化的? ⑷完成第78页第1题。 ⑸完成第78页第3题 ⑹完成第79页第5题 2、质疑: 。 二、合作交流 ⑴完成第78页第2题。 说一说,在乘法算式里,积是怎样随因数变化而变化的? 比较后六栏与第一栏中的因数与因数有什么联系,再填写积。 ⑵完成第78页第4题。 判断这几题的商是大于1,还是小于1,为什么? 独立计算,指名汇报结果。 三、巩固提升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72×8 0.312×12 12.5÷5 9.12÷12 2、小明家七月份用水13.6吨,八月份用水11.7吨,九月份用水12.5吨。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3、一只足球46.8元,一只排球比一只足球价钱的3倍少1.2元,一只排球的价钱是多少元?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 我的疑问是: 。 五、课后作业 1、5个1.6相加,用加法表示算式是( ),用乘法表示算式是( ),结果是( )。 2、0.486×7的积末尾有( )位小数,89.7是23的( )倍。 3、把5.5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米。 4、两个筑路队,甲队8天修路6.48千米,乙队9天修路9.45千米,甲队每天比乙队每天少修多少千米? 5、“a×30(a≠0)的积一定大于30”这句话对吗?请举例说明。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整理与练习(二)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79页练习与应用第6~10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已经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合理应用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地进行思考。 3、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预习 ⑴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⑵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⑶说一说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的数量关系式? ⑷完成第79页第6题、第7题、第8题 2、质疑: 。 二、合作交流 ⑴完成第79页第9题。 独立思考,说一说从票据中的数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根据面粉的数量和总价怎样计算面粉的单价? 根据哪些条件可以推算出色拉油的总价?色拉油的数量又怎么计算? 独立计算,指名汇报结果。 ⑵完成第79页第10题。 说一说“零售价”和“进货价”各是什么意思?盈利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求出百合花一枝可以盈利多少元呢?玫瑰花一枝可以盈利多少元呢? 独立计算,指名汇报结果。 三、巩固提升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36×35 0.85×120 24÷25 6.3÷15 2、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1.6米,宽1.2米的长方形,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3、服装厂做校服,每套用布2.2米,可以做880套校服。经过技术改进,现在比原来每套节省用布0.2米,这些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校服?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 我的疑问是: 。 五、课后作业 1、4.75千米=( )千米( )米 2080厘米=( )米 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就扩大( )倍。 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数比原来的数大8.1,那么这个数是( )。 4、一桶水连桶共重9.2千克,倒去一半后,连桶还重5.6千克,问桶重多少千克? 5、已知a≠0,a×1.1=b×0.8=c×1,请将a、b、c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起来。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探索与实践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80页“探索与实践”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练习与应用第11~13题。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参与统计计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用小数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其中蕴含的规律。 3、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预习 ⑴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长方形长4.5米,宽3米 平行四边形底10.6分米,高6.5分米 三角形底13.6分米,高4.8分米 梯形上底2.8厘米,下底4.5厘米,高3.2厘米 ⑵完成第80页第11题。 2、质疑: 。 二、合作交流 ⑴完成第80页第12题。 独立思考,说一说从题目和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每条边的实际长度是平面图上的1000倍”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举例说明吗? 怎样求实际长度?实际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怎样计算实际占地面积?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独立计算,指名汇报结果。 ⑵完成第80页第13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学生尝试设计花边,量出必要的数据,并计算,再看看与花边实际长度是不是一样。 ⑶完成第80页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一段的练习,你觉得你有哪些收获,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大家注意的?还有哪些问题?小组交流。 三、巩固提升 1、把0.8缩小10倍是( ),把0.32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扩大( )倍。 2、已知376×15﹦5640,那么3.76×1.5﹦( ),56.4÷1.5﹦( )。 3、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6米,高是0.5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4、6分钟做12个零件,每分钟做( )个零件,每个零件需要( )分钟。 5、六年级两个班的学生采集树种,一班45人,每人采集了0.13千克,二班36人共采集6.15千克,两个班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6、一根木头,每2.75米截成一段,一共截了8次,正好截完没有剩余。这根木头原来多少米?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 我的疑问是: 。 五、课后作业 1、每千克苹果3.5元,买5千克苹果,如果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妈妈买4千克梨比5千克苹果多用0.8元,每千克梨是3.2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整数》导学案 篇2西街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导学案 年级 六年级下册 课题 数的认识(一)整数备课教师常红英 执教 常红英 备课 日期 -3-15 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的数,理顺各种数之间的关系,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扩充过程,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表示较大的数。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能进行估算并能比较万以上的大数。 重点难点重点:建立知识网络,掌握复习数学的方法,数学思想。难点:逐步形成知识网络。 主 要 导 学 过 程教 学 环 节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导学策略与方法备注一、导入新课 师:数在数学界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阶段,你们都学过哪些数?师:能用自己的方式把他们表示出来吗?回顾旧知,为新知的构建打下基础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网格图。师:你能根据网格图,说说你对数的理解吗? 2、出示数轴 师:请在数轴上将学过的数找出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3、呈现课本情景 第一幅图: 师:第一幅图表示了什么?你发现了那些生活中的数? 第二幅图: 师:在第二幅图中是怎样表示“没有”的? 第三幅图: 师:怎样表示不能平均分的量? 第四幅图: 师:如何表示零下二摄氏度? 4、整数的意义、读写方法。 5、自然数。 6、计数单位与数位。 7、数的整除。 师:你还记得五年级时学过的倍数与因数吗? 学生先独立看网格图,在与同桌交流。 小组合作,找出学过的数,交流发现。 理解正整数的产生背景 交流经验,讨论。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集体订正。 三,当堂检测 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单问题检测部分 15分 1、教材第43页习题。 2、教材第44页第2、3、4题。 3、小组合作出题,组与组之间交换所出习题,交流完成。 四.小结与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板书设 计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数的认识(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读写、改写。 2、自然数:0、1、2、3… 3、计数单位4、数位5、数的整除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