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
范文 |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通用16篇)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1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语文教案-《报任安书》教案。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 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全文共分6段。 第1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第2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可分为二层。 第1层,从“仆之先”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第2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承上(死得有没有价值)启下(辱与不辱的区别)。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再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第3段,从“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至“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报任安书》教案》。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第4段,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 第5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极刑而无愠色”,坚强地活下来,他的愿望是“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第6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三、课文分析 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qiāng)地 伏法受诛(zhū) 暴(pù)肌肤 榜箠chuí) 圜墙(yuán) 占卜(bǔ) 囹圄(wǔ) 槛(jiàn) 缧绁(léixiè)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与死节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槛阱之中 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 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 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1 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2 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 讨论指导。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解题 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附:李陵事件:李陵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在天汉二年(前99年)随李广利(武帝宠姬李夫人之兄出师击匈奴,在矢尽粮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李陵投降了匈奴。武帝闻讯十分烦忧,曾就此事召问司马迁。司马迁认为李陵的行为确实是“不当”,但他不满朝臣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对李陵落井下石的态度,就向汉武帝赞扬李陵独当匈奴之功,并根据李陵平时的表现,推测他的投降可能出于权宜之计。司马迁这样讲的目的,是希望武帝慎重处理,以便鼓励臣子尽心国事。不料这番话引起武帝的猜忌,以为司马迁赞扬李陵独当匈奴,是暗讽李广利按兵不救,是有意为李陵开脱,打击李广利,于是将司马迁下狱,加以“诬罔主上”的罪名,按律当死。司马迁无钱自赎,只得被迫接受宫刑。 三、研习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诵读课文。 (解说:为下节课深入学习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习课文 : 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1)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两个层次,教案《《报任安书》优秀教案》。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5段:说《史记》的体例和宗旨: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⑤研习第6段:书信的结尾,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二、体会性阅读。 1、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 ①受辱——引决(士人对待羞辱和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自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我们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2、欣赏品味。 主要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其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的特点。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2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3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酣畅淋漓。三、此文的重要意义: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迭岩。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四、总结: 从上述三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计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3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成书的整体框架。 2、对司马迁创立的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种记史的形式要明确。 3、积累学习文言的相关知识,熟悉并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 4、分析《夏本纪》中的禹的人物形象,学习他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本纪的形式。 2、了解夏禹的事迹及品质。 3、积累学习文言的相关知识,熟悉并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教时 一、解题: 《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 二、了解课文有关知识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相传尧、舜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当政者用人不当,长期未能把民众从灾难中解救出来。这成了当时因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夏禹,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出现了。他继承父业并吸取父亲鲧(ɡǔn)治水不成的教训,以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获得成功,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宏伟景象。 司马迁以极其虔敬的心情,向人们叙说了夏禹的业绩:他怀着励精图治的决心,新婚四天就离家赴任,行山表木,导九川,陂九泽,通九道,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指给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在叙说夏禹的业绩的过程中,也反映了古人理想的天子及诸侯大臣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夏禹的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拥护他。夏朝的衰亡,则是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德,伤民,人民怨恨他们。当然,夏禹还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这篇本纪的记载也未必完全真实,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但大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千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学习和效法。 三、学生自读课文,疏通词句。质疑。补充注释: 学习1-4节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①。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②,为人臣。 ①玄孙:孙之孙为玄孙。同姓宗族中,以自己为本位,上有父、祖、曾祖、高祖;下有子、孙、曾孙、玄孙。②曾大父:即曾祖父。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①,浩浩怀山襄陵②,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③,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④,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⑤,摄行天子之政⑥,巡狩⑦。行视鲧之 治水无状⑧,乃殛鲧于羽山以死⑨。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⑩。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①鸿水:即洪水,大水。②怀:怀抱,这里是包围的意思。襄:上漫,淹没。陵:大土山。③负命:违背天命。毁族:毁败同族的人。④等:相同,一样。这里是比较的意思。贤:好,强。⑤登:升,提升。⑥摄行:代理执行。⑦巡狩:古代帝王巡察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以考察功绩,叫巡狩。⑧无状:没有样子,不象样子,即没有取得成绩的意思。⑨殛:通“极”,流放远方。以:而。⑩诛:惩罚。是:对,正确。 尧崩①,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②?”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③,然!”命禹:“女平水土④,维是勉之⑤。”禹拜稽首⑥,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⑦。” ①崩:古代帝王或皇后死叫“崩”。②美:使美,即发扬光大的意思。居官:居于官职,即做官。③嗟:叹词。④女(rǔ,汝):你。⑤维:句首语气词。是:此,这,指平水土这件事。勉:勉力,努力。⑥拜:行敬礼。下跪叩及打恭作揖通称为拜。稽首: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是拜礼中最恭敬的。⑦视尔事:办理你的公事。视,看,照看,这里有办的意思。 禹为人敏给克勤①,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②,身为度③,称以出④;亶亶穆穆⑤,为纲为纪。 ①敏给:敏捷。“给”与“敏”同义。克勤:能吃苦。克,能。勤,勤苦,劳苦。②律:音律。③度:尺度。④称以出:《大戴礼记五帝德》作“称以上土”,王聘珍《解诂》:“称以上土者,称其声与身,而正音乐、尺度之事也。”(上,正。土,事。)译文参照王说。⑤亹(wěi,伟)亹:勤勉不倦的样子。穆穆:庄重严肃的样子。 四、布置作业: (一)自学5-8节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所有的通假字。 2、划出古今异义的有关双音词语。 3、找出几例词类活用的现象。 4、找出2-3句含倒装文言现象的句式。 (二)试分析禹的形象。 第二教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找出所有的通假字。(见教材) 2、划出古今异义的双音词语。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左准绳右规矩 中国赐土姓 3、找出几例词类活用的现象。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九泽既陂,四海会同 南面朝天 4、找出2句含倒装文言现象的句式。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以告成功于天下 帝舜荐禹于天下 二、学习4-8节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①,行山表木②,定高山大川③。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④,乃劳身焦思⑤,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⑥,致孝于鬼神⑦。卑宫室⑧,致费于沟淢⑨。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⑩,山行乘檋(11)。左准绳(12),右规矩(13),载四时(14),以开九州(15),通九道(16),陂九泽(17),度九山(18)。令益予众庶稻(19),可种卑湿(20)。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21)。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22),及山川之便利(23)。 ①百姓:即百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通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而平民没有姓。兴:发动。人徒:指被罚服劳役的人。傅:《尚书》作“敷”,是分的意思,指分治九州土地。一说:傅,即“付”,指付出功役。 ②表木:立木作表记。表,表记。③定:指测定。④伤:悲伤。⑤劳身:劳累自己,即不怕劳累的意思。焦思:苦苦思索。焦,着急,焦躁。⑥薄:少,使少,即节俭的意思。⑦致:送达,表达。⑧卑:使低矮,这里有简陋之意。⑨沟淢:田间沟渠。古代渠道深广四尺叫沟,深广八尺叫淢。这里泛指河道。⑩橇:古代在泥路上行走的一种交通工具。《集解》引孟康曰:“橇形如箕,擿(tì,剔)行泥上。” (11)檋(jú,局):古代一种登山鞋,把长半寸的铁钉安在鞋底上,以防止上山时滑倒。《正义》按:“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上,后齿短也。” (12)准:取平的工具。绳:取直的工具。(13)规:划圆的工具。矩:划方的工具。这里“规矩”指测量高低远近的工具。(14)四时:可能是指测四时定方向的仪器。(参用《会注考证》引张文虎说) (15)开九州:开发九州的土地。九州,即冀、兖、青、徐、豫、荆、扬、雍、梁。又《大戴礼记五帝德》此句作“巡九州”,王聘珍《解诂》以为“州”为“川”字之误。 (16)通九道:疏通九条河道。九道,即指弱、黑、河、漾、江、沇(yǎn,眼)、淮、渭、洛九条河流的河道。又《正义》以为“九道”为九州的道路。 (17)陂(bēi,卑):水边,水岸。这里是筑堤岸的意思。九泽:指雷夏、大野、彭蠡(lǐ,礼)、震泽、云梦、荥播、荷泽、孟豬、豬野九个湖泊。 (18)度:测量,勘测,即上文的“表木”。九山:指汧、壶口、砥柱、太行、西倾、熊耳、墦冢、内方、(mín,岷)九座大山。(19)众庶:庶民,平民。 (20)卑湿:低湿之地。(21)均:使均衡。(22)相:察看,考察。宜所有以贡:意思是应根据各地所具有的物产来向天子进贡。 (23)便利:指交通是否方便。 于是九州攸同①,四奥既居②,九山刊旅③,九川涤原④,九泽既陂,四海会同⑤。六府甚⑥,众土交正⑦,致慎财赋⑧,咸则三壤成赋⑨。中国赐土姓⑩:“祗台德先(11),不距朕行(12)。” ①九州攸同:意思是九州成为统一的了。攸,所。同,同一。按:这句是总说禹治水之功,以下五句是具体分说。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4《报任安书》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 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 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 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 讨论指导。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来源:] 二、解题 1 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 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 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附:李陵事件: 李陵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在天汉二年(前99年)随李广利(武帝宠姬李夫人之兄出师击匈奴,在矢尽粮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李陵投降了匈奴。武帝闻讯十分烦忧,曾就此事召问司马迁。司马迁认为李陵的行为确实是“不当”,但他不满朝臣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对李陵落井下石的态度,就向汉武帝赞扬李陵独当匈奴之功,并根据李陵平时的表现,推测他的投降可能出于权宜之计。司马迁这样讲的目的,是希望武帝慎重处理,以便鼓励臣子尽心国事。不料这番话引起武帝的猜忌,以为司马迁赞扬李陵独当匈奴,是暗讽李广利按兵不救,是有意为李陵开脱,打击李广利,于是将司马迁下狱,加以“诬罔主上”的罪名,按律当死。司马迁无钱自赎,只得被迫接受宫刑。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来源:第一范文网] 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 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 (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5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孙学军 223600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 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 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 伏法受诛(zhū) 暴肌肤(pù) 鞭 (chuí) 圜墙(yuán) 占卜(bǔ) 囹圄(wǔ) 槛(jiàn) 缧绁(lé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与死节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槛阱之中 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⑦恨私心有所不尽 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段 1、教师范读第二段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字音 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4、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④ 惟倜傥非常之人 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 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在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 ④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邢?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二、总结全文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计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三、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四、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完成全文翻译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6报任安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报任安书》教案 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 积累文言词语与句式。 2、过程与方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究文章的思想内涵鉴赏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司马迁逆境中发愤有为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本文是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他创作《史记》动机的重要文献。 首先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事。 在学习本文前,可安排学生观看了央视《百家讲坛》关于武汉大学教授李敬一讲《司马迁》或《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37:绝笔之作》的影像资料,增强学生对本文创作背景的理解。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懂清句意,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并应注意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归纳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全文。 2、研习第1节。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解说文题,整体感知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 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 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 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解说:突出“信”及“信”的来由和内容,为课文内容指向。)3、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 将注解上的字词注音移到文章上。 曩(nǎng)者头抢(qiāng)地 伏法受诛(zhū)暴(pù)肌肤 榜(bǎng)箠(chuí)圜(yuán)墙 缧绁(lěixiè) 槛(jiàn)阱(jǐng) 占卜(bǔ)愠色(yùn)倜傥(tìtǎng)闺閤(gé) 魏其(jī)诎(qū)体 羑(yǒu)里4、教师朗读课文。 5、整体感知,把握全文全文共分六段: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研习第1节1、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教案《《报任安书》教案(转)》。 ①牛马走:像牛马一样奔走的仆役。 古代书信常在开头先列具写信人的官职姓名。 ②足下:古代对人的敬称。 ③曩(nǎng,攮):从前。 ④接物:待人接物。 ⑤务:事,任务。 ⑥勤勤恳恳:诚恳的样子。 ⑦望:怨。 相师:效法他人的意见行事。 2、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翻译:前时,蒙您屈尊给我写信,教导我待人接物要谨慎,应把推荐贤士当作自己的责任。 情意那样诚恳,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研习2—4节【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二、研习2—4节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1)所自树立:自己用来立身的。 指工作和职位。 (2)用之所趋:意思是为什么去死。 用,因;之,代死。 (3)诎(qū,屈)体:指身体被捆绑。 诎,同“屈”。 (4)剔毛发:剔,通“剃”。 (5)婴金铁:指颈上套着铁圈,即所谓钳刑。 婴,环绕。 (6)被箠楚“箠”通“棰”,杖(7)及以至是,言不辱者……“以”通“已”(8)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碰撞(9)及罪至罔加“罔”通“网”,法网(10)审矣,何足怪乎? 审:明白(11)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所以:……的原因。 (12)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触,碰。 (13)受械于陈 械:刑具。 (14)念父母,顾妻子 妻子:妻子儿女。 (15)定计于鲜 鲜:不以寿终。 (16)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遗憾;私心:自己的心愿。 (17)古者富贵而摩灭者“摩”通“磨”(18)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1)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翻译:我的先辈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可以得到皇上赐给的剖符和丹书铁券,掌管史籍和天文历法,类似于占卜祭祀之官,本来就是给皇上戏耍的,像畜养倡优一样,是世俗之人看不起的职业。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翻译:人本来都有一死,有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人死得比鸿毛还轻,为什么去死是不一样的。 (3)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翻译:在受辱的地方,古今都一样,他怎能不受辱呢!(4)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翻译:人之常情没有不贪恋生存、厌恶死亡的,没有不顾念父母妻儿的。 至于那些为义理所激励的人并不如此,那是由不得已的形势造成的。 (5)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翻译:况且勇敢的人不必以死殉节,怯懦的人只要仰慕节义,什么情况下不能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想苟且偷生,但也还懂得偷生与赴死的界限,何至于自甘陷身牢狱之中去受辱呢!(6)所以隐忍苟活,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翻译:我之所以要克制忍耐、苟且偷生,囚禁在污秽的监狱之中也在所不辞,是以心中还有末了之事为恨,以身死之后文章不能留传后世为耻呀!(7)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翻译:古时候虽富贵而名声却泯灭不传的人,是无法都记载下来的,只有卓越不凡的特殊人物能够名扬后世。 三、指导学生熟读铺排句和用典句1、铺排句: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用典句:盖西伯拘而演《周易》……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且西伯,伯也,拘羑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背诵第四小节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研习5—6节2、总结归纳本课文言现象。 3、鉴赏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二、研习5、6节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放失(yì,义):散失。 失,同“佚”。 下流多谤议 下流:负罪受辱的处境。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口语:言论。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翻译:也是想借此探究自然与人事的关系,贯通从古到今的历史发展变化,完成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著作。 (2)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翻译:因此,愁肠每天都反复回转,在家里就恍恍忽忽若有所失,外出就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如今少卿却教诲我要推荐贤士,岂不是和我内心的苦衷相违背吗?三、归纳文言现象(一)通假字1、剔毛发(“剔”通“剃”)2、诎体(“诎”通“屈”)3、被箠楚(“箠”通“棰”,杖)4、及以至是,言不辱者……(“以”通“已”)5、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碰撞)6、及罪至罔加(“罔”通“网”,法网)7、古者富贵而摩灭者(“摩”通“磨”)8、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9、放失旧闻(“失”通“佚”)10、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11、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指下狱受腐刑)(二)词类活用(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7[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的有关背景资料,特别是对他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以便比较准确地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曲折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巨大动力。 2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 二、能力点 1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中注释读懂文言文的能力。 2评价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三、德育渗透 1认识不幸对人生的意义。 2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借助工具书和课本中的注释读懂文章的内容,结合上下文准确把握文言词语的意义。 2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曲折丰富的情感,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价值观。 二、难点 课文篇幅较长,文章内容涉及的作者家世、古代刑罚、古代王侯将相受辱事件,以及至贤们在逆境中发愤著书、名传千古的事例等,学生不太熟悉;且司马迁生活的时代与学生距离太远,学生人生阅历尚浅,对司马迁在文中表达的丰富情感、深刻的感受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 三、解决办法 1印发司马迁的有关资料及历代学者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使学生对司马迁有感性的认识和较为完整的了解,为阅读作些铺垫。 2阅读课本中的“相关链接”,让学生对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家庭背景有所了解,从而理解他受宫刑后为何依然发愤著书。 3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本中的注释自读课文,发现问题,为课堂讨论作准备。 [课时安排]:两课时。 [师生互动设计] 一、第一课时,师生、学生之间互动答疑,解决疏通大意、读懂基本内容的问题。 二、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或课下阅读《太史公自序》等篇章,进一步理解课文,第二节课评价司马迁的生死观、价值观,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了解影响司马迁生死观、价值观及《史记》创作的主要资料。 2疏通文意,理解每段内容,整体把握课文。 二、导入 投影两幅关于司马迁的对联: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思考:从这两幅对联中,我们读出了有关司马迁的哪些信息? 三、新课 介绍司马迁的有关资料 读《史记》就要了解司马迁。从印发的有关材料看,对司马迁一生产生深刻影响,并成为他创作《史记》重大动力的事件是什么?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8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四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总第 周 第 课时 一、指导学生自学“单元教学指导”和《司马迁与〈史记〉》,在此基础上诵读课文。 要求: 1、对照注释,逐字逐句疏通文意。 2、大声诵读,注意断句和字音。 3、大体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 4、对照课后联系,进一步渗透课文深层内涵。 二、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课文 三、教后记: 第二课时 总第 周 第 课时 一、 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qiāng)地 伏法受诛(zhū) 暴(pù)肌肤 鞭棰(chuí) 圜(yuán)墙 占卜(bǔ) 槛(jiàn)阱 缧(léi)绁 囹圄(Yǔ)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与死节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槛阱之中 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⑦恨私心有所不尽 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四、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课文 五、教后记: 第三课时 总第 周 第 课时 学习第二段 1、教师范读第二段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字音 愠(yùn)色 倜傥(tìtǎng) 4、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 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④惟倜傥非常之人 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 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在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 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课文 教后记: 第四课时 总第 周 第 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③重为乡党所戮笑 ④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邢?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二、总结全文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计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三、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完成全文翻译 五、教后记: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9【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3、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4、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5、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重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讨论指导。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 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2、解题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三、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内容与形式梳理 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明确: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请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概述课文的大意 明确: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3、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具体研习,掌握重点字词句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补充)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第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戏弄、特、勉励 第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第4段:近自托于无能之辞、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字词。司马迁再拜言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 请略陈固陋 阕然久不报 幸勿为过 流俗所轻也 不与能死节者比 特以为智穷罪极 卒就死耳 用之所趋异也 积微约之渐也 具于五刑 审矣,何足怪也 殆为此乎? 仆于妻子何如哉 亦颇识去就之分 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 仲尼厄而作《春秋》 不韦迁蜀 发愤之所为作也 以舒其愤 仆窃不逊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会遭此祸 虽万被戮,岂有毁哉 2、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特别注意一些重点语句。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刑不上大夫 c、此言士节不可以不勉励也。 d、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e、且死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f、宁得自引深藏与岩穴邪? 二、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4、5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4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5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4段的人物是第5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6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二、体会阅读 让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明确(以第2段为例): 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三、进一步感受作者及其文章的特点 1、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a、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b、“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c、“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a、“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b、“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四、欣赏品味 找出一些你喜欢的在表达技巧上有特色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大量的铺排,增强了感情抒发的磅礴气势。如叙述腐刑的极辱,从“太上不辱先”以下,十个排比句,竟连用了八个“其次”,层层深入,一气贯下,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矣”。这类语句,有如一道道闸门,将司马迁心中深沉的悲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后喷涌而出,一泻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动地。 典故的运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壮烈。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韩信等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自杀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体”的结论,愤激地控诉了包括汉王朝在内的封建专制下的酷吏政治;第五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表现了自己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这些典故,援古证今,明理达情,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修辞手法的多样,丰富了感情表达的内涵。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个迭句,实际隐含着八组对比,同时又两两对偶,与排比相结合,既表明了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现象的认识,又表明了以他们为榜样,矢志进取、成就伟业的坚强意志,气势雄浑,令人欲悲欲叹。又如“猛虎在山,百兽震恐……”一句,运用比喻,沉痛控诉了人间暴政对人性的扼杀和扭曲,形象地说明了“士节”不可以稍加受辱的道理,真是痛彻心脾。其他像引用、夸张、讳饰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真切的表达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有时奔放激荡,不可遏止;有时隐晦曲折,欲言又止,让我们似乎触摸到了作者内心极其复杂的矛盾与痛苦。 《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叙事简括,都为议论铺垫,议论之中感情自现。“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悲切郁闷,溢于言表;“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如泣如诉,悲痛欲绝……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将作者内心久积的痛苦与怨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火山爆发,如江涛滚滚。 总之,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激扬喷薄的愤激感情,表现出峻洁的人品和伟大的精神,可谓字字血泪,声声衷肠,气贯长虹,催人泪下。前人的评价,“感慨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实在精辟。 学生诵读体会。 五、课堂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六、教后记 练习答案: 一.基础演练 1.d(a曩nǎnɡb愠yùnc强qiǎnɡ) 2. 答案:d(①“剔”通“剃”;③“失”通“佚”;④“枪”通“抢”;⑤“责”通“债”;⑥“摩”通“磨”;⑧“底”通“抵”。) 解析:应该依次排查每句中有无通假字。正确理解句意很关键。 3. 答案:b(a.意气,古义指情谊和语气;今义指意志和气概。b.倜傥,古今义同,指洒脱,不拘束。c.下流,古时比喻处于卑贱地位;今指卑鄙龌龊。d.口语,古指说了几句话;现区别于书面语,指说话时使用的语言。) 解析:掌握这种题型,一是根据具体语境靠逻辑思维解决,二是多加记诵。二.精段精炼 4、答案:b(a.牛马走,谦词,像牛马一样被驱使的人;b.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c.仆,自称的谦词;d.下愚,谦词,愚昧无知。) 解析:对于常见的尊称和谦称要准确记忆。 5、c(a形容词作动词,b使动用法,d名词作状语。) 6、c(其余皆为被动句) 二、略 三、1.c责(zhài)〕通“债”。指下狱受腐刑。 2.d(a①通晓②四通八达b①于是②却c①思想观念②说d的) 3.c(①是讲拥有财富、尊贵而姓名埋没的人很多。⑤是讲《史记》的创作目的。⑥是讲俗人不能理解自己。) 4.b(从文中“则仆偿前辱之责”可知,“不以为辱”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5.略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3、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在教师指导下,弄懂文意,把握文言言基础知识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背景及相关知识介绍 1、知识介绍 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司马迁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有“史圣”之誉。字于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他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 史家之绝唱——《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魏晋以后,才改称《史记》。 2、背景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 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3、字音 头抢地(qiāng)伏法受诛(zhū)暴肌肤(pù)鞭(chuí)圜墙(yuán) 占卜(bǔ)囹圄(yǔ)槛(jiàn)缧绁(léi)愠色(yùn)倜傥(tìtǎng) 二、课文把握 1、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 2、教师读课文。 3、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此文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3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5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6段) 三、集中学习1—3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一到三节分别用了哪些修辞,都有何作用和目的? 比喻 问,本节采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明:比喻,地位卑微,在周围人眼里罪有应得,死也不能显示气节。 对比 4、结合注释阅读“人固有一死”到“最下腐刑极矣”,概括此段内容。作者受了哪些摧残,写这些事的目的何在?主要采用何手法表现的? 精神上: 辱先,辱身,辱理色,辱辞令 肉体上 诎体受辱,易服受辱,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剔毛发、婴金铁受辱,毁肌肤、断支体受辱,腐刑(受)极(辱) 目的.;、铺排、对比、说明自己受了奇耻大辱,无颜苟活 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 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 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 5、结合注释阅读“且西伯”到本段结束,概括此部分内容。说说本部分又是采用何手法,想要表过什么意思?用典 西伯(周文王)——拘牖里李斯——具五刑 淮阴(韩信)——受械彭越、张敖——系狱 绛侯(周勃)——囚于请室魏其——衣赭关三木 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明:用典、忍辱偷生,古今一体、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暗示自己也想“隐忍苟活”、 6、课文的第二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两个层次。 (1)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 (2)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上面两点都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集中学习4—5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二、指导学生熟读铺排句和用典句 1、直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什么? 不为父母妻子 不是因为缺乏勇气 让文采流传后世 2、用典有何作用?从文中找出原话回答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 明;受辱后“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终于成功 相信自己也能成功进一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2、作者提出怎样的认识? 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3、第四五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4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 第5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 第4段的人物是第5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首先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5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第三课时 一、师生共同探讨以下内容: 1、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 肉体上(受尽尽酷刑) “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 精神上(残酷迫害) “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奇耻大辱 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悲痛欲绝 2、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A、人活的要有意义 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活的要有意义 B、《史记》没有完成 “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 C、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3、第最后一段里哪些句字照应前文,哪些句子写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第六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六段:表明自己现在的心情和对人生的看法。 总结 1、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明: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 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 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 愤慨之情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 悲切郁闷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豪迈激荡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 悲痛欲绝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基础知识 通假字 (1)被楚受辱(通“棰”。木杖) (2)其次剔毛发(“剔”通“剃”,剔光) (3)见狱吏则头枪地(“枪”同“抢”,撞击) (4)及罪至罔加(“罔”同“网”)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消磨,磨掉)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大都) (7)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现露) (8)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此处指下狱受宫刑) (9)其次诎体受辱(诎通屈,弯曲) 古今异义 (1)意气勤勤恳恳 (意气:古,情义。今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勤勤恳恳:古,诚恳,恳切。今指勤劳而踏实) (2)素所自树立使然 (树立:古,立身处世。今指建立) (3)念父母,顾妻子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 (4)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沉溺:古,陷身。今指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非常:古,不同寻常。今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6)下流多谤议 (下流:古,身处下流,指地位卑微。今指卑鄙龌龊,不文明) (7)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口语:古,说话。今指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 词类活用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这里是作者的谦称) (2)倡优畜之(倡优: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 (3)太上不辱先(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4)何足贵乎(贵:形容词作动词。称道) (5)且勇者不必死节(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6)韩非囚秦(囚:动词的被动用法,被……囚禁) (7)见狱吏则以头枪地(头,用头) (8)若望仆不相师(师,效法) (9)衣赫衣,关三木。(名作动,穿) (10)孙子膑脚(名作动,受膑刑) (11)退而论书策(名作动,写成书) (12)请略陈固陋(形作名,因塞鄙陋的想法) (1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形作名,富贵的人) (14)流俗之所轻也(形作动,轻,轻视) (15)思垂空文以自见(使流传) (16)且勇者不必死节(为动,为死) 一词多义 以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 以通其狂惑表目的,用来 及以至是已经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因而 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连词表结果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以,因此 仆以口语遇此祸因为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与所合用,表。的原因 乃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转折连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副词) 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代词)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才) 屈原放逐,乃教赋《离骚》(于是) 之 况仆之不得已乎(取独) 无兄弟之亲(定语后置标志) 而用流俗人之言(助词,的) 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它)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助词,不译) 文言句式 (1)省略句阙然不报,幸勿过(之) (2)被动句 ①盖西伯拘而演《周易》(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②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以“被”表被动) ③下流多谤议(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3)固定结构 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无乃……乎”不是……吗?恐怕……吧?) 全文结构(略)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11一、朗读 1——3自然段,读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翻译第四自然段。 明确:本段列举古代被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本段应用了归纳说理的方法。 本段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上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跟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和勇气。要求学生背诵本段。 三、 引导学生翻译第5自然段: 明确:本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从中学习司马迁对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里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 四、 引导学生归纳: 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第一层说自己和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第二层说应该在受辱之前自杀,受刑以后再自杀已经迟了;第三层说不自杀是为了让“文采表于后世”,完成《史记》;第四层进一步隐忍苟活为写《史记》的原因。 五、 引导学生翻译第六段,让学生找出照应前文的句子,是怎样表现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明确:本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在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沉浮”“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六、 朗读 4——6自然段,再次体味作者隐忍苟活、沉痛悲愤的心情。 七、 总结全文: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起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八、 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试以今天的观念审视司马迁,谈谈你对司马迁的看法。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12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 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 伏法受诛(zhū) 暴肌肤(pù) 鞭棰 (chuí) 圜墙(yuán) 占卜( ) 囹圄( ) 槛(jiàn) 缧绁(lé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与死节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槛阱之中 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⑦恨私心有所不尽 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微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斯、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偷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段 1、教师范读第二段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字音 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4、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④ 惟倜傥非常之人 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 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 ④身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耶?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二、总结全文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众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三、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四、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完成全文翻译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13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第三节 一、学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 ④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邢?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二、总结全文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计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三、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14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节 一、 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 伏法受诛(zhū) 暴肌肤(pù) 鞭 (chuí) 圜墙(uán) 占卜(bǔ) 囹圄(lingyu)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15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学习过程: 一. “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重大的人生命题。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为难。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二. 关于本文及屈原 《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自沉于汨罗江。 三. 疏通字词,翻译课文。 1. 段:既:“已经”,或“以后”。行吟(于)泽畔。举世:全世,整个人间。古今异义——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是以见放:被。 译文: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2段:圣人不凝滞于物:被。何故沉思高举:行为高出于世俗。(古今异义) 自令放为?自令——令自,让自己、使自己。放——被流放。为——句末疑问语助。 译文: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3段:吾闻之:音节助词。新浴者、新沐者:刚。安能以身之察察,爱物之汶汶者乎?——以:用、让。身之察察:定语后置,皎洁的身体。 译文: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4段:渔父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鼓枻而去:敲打船桨。 译文: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四. 问题探讨: 1. 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他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 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是怎样的一位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 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3. 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4. 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见第一段: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 5. 比较阅读分析: ⑴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有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出于公正,为李陵辩护,得罪皇上,当死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⑵《报任安书》(节选)和《渔父》真实地展示了司马迁和屈原内心世界的深刻矛盾。请思考两篇作品分别是怎样表现人物复杂心情的。 《报任安书》采用书信的形式,面对朋友直接展示自己生死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信中欲言又止,止而又言。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只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所以隐忍苟活,发愤著书,但生活中“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内心充满了矛盾。 《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篇16【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的有关背景资料,特别是对他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 2、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 3、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 【学习重点】 1、借助工具书和课本中的注释读懂文章的内容,结合上下文准确把握文言词语的意义。 2、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曲折丰富的情感,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价值观。 【学习过程】 一、关于司马迁的对联: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思考:从这两幅对联中,我们读出了有关司马迁的哪些信息? 二、司马迁的`有关资料 1、家世和家庭。司马迁的先代“世典周史”,其父司马谈在任太史令时就曾想到利用做官的便利条件,修著一部记述“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史书,但未能如愿。临终时,他把这一理想和愿望留给了司马迁,希望司马迁做太史,不要忘记他所欲论著的心愿,并认为一个人事亲、事君的最后目的在于自立,扬名后世,以显父母,这是最大的孝道。父亲的话对司马迁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司马迁流着泪向父亲承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2、遭遇李陵之祸,接受宫刑。这对司马迁影响极大,经历此事,他对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性和上层社会的世态炎凉有了很痛苦、很深切的感受,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也影响了他对《史记》一书的创作。司马迁之所以在为名节自杀和为事业隐忍苟活之间选择后者,全是因为《史记》未成。他发愤著书,以十分刚毅的精神完成《史记》的写作,并通过《史记》一书来鞭挞黑暗,表彰正义,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思想感情。 读《史记》不能不了解司马迁,了解司马迁,不能不读《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苦心孤诣之作。在这封写给朋友任安的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述说了因李陵事件而蒙受的奇耻大辱,倾诉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和愤懑,披露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专断不公,委婉地述说了他受刑后忍辱苟活的苦衷。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宁愿受辱也要死得“重于泰山”的坚忍和伟大,同时此文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梳理每段内容,概括段意: 明确:第1段:说明来信内容,就未能及时回信表示歉意。 第2段:申述自己遭受腐刑而未能死节的原因。 第3段:说明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 第4段:列举古代“倜傥非常之人”身处逆境“论书策”以抒其愤的例子,作为自己的榜样。 第5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写作宗旨,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的决心。 第6段:再次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照应开头,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四、文言知识梳理 1、整理本课出现的通假字。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2)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3)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4)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5)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6)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7)无益,于俗不信 3、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1)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B.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E.略陈固陋 (2)例: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A.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B.今仆不幸,早失父母 C.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D.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E.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五、合作探究,思考问题 1、阅读第2段,理清作者思路,找出作者对于生死的看法。 提示:(1)位卑人轻,死无人惜 (2)人应死得重于泰山——“择死”对于自己无价值,所以“择生” (3)提出不辱与受辱的不同等次——自己受的是极刑 (4)举历史上地位显赫受辱之例——自己受辱而不“死节”不足为怪 2、研读第3段,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对“死节”的看法和受刑后“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对“死节”的看法。 明确:对“死节”的看法:“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作者看法: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他不赞成无意义地为名节而死。所以他不“死节”,他“择生”,因为“择生”才能“践志”。清代学者包世臣曾指出:司马迁“实缘自被刑后所为不死者,以《史记》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史公可为少卿死,而《史记》必不能为少卿废也。”司马迁对生死的看法与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密不可分。 3、研读第4段,讨论作者列举古代一些“倜傥非常之人”的事例,同他表达的生死观、价值观是一种怎样的联系。 明确:《报任少卿书》和《太史公自序》历数古来的大著作,指出有的是坐了牢写的,有的是贬了官写的,有的是落了难写的,有的是身体残废后写的;一句话,都是遭贫困、疾病,甚至刑罚磨折的倒霉人的产物。他把《周易》打头,《诗》三百篇收梢,总结说:“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还补充一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钱钟书) 司马迁的遭遇同先贤们有相似之处,要以他们为榜样,顽强地活,发愤著书,完成《史记》——不死节,择生,是为了完成未竟的事业。换言之,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选择了生。 4、研读第5段,(1)找出表明司马迁价值观的句子;(2)说出“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一句话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明确:“草创未就……岂有悔哉?”他选择腐刑,隐忍而活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史记》,为此他“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最后一句话传达出的信息:司马迁的选择对于自己是痛苦的,因为这种选择实在是一种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为世俗所误解,所鄙视,即便是智者,也难理解。他要顶着世俗的巨大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择生比择死更需要勇气,更是刚毅坚强的表现。读出了这些内容,我们就更能理解第6段他表达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与内心所受到的折磨。 六、拓展延伸 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司马迁的生死观、价值观,对司马迁在为名节自杀而死和为事业隐忍苟活之间的“择生”选择,你怎么评价?联系本文,结合你所知道的其他典型事例,说说你的看法。 【补充资料】 一、《报任安书》删节部分中介绍李陵之祸的内容。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①不羁之才②,长无乡曲③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技,出入周卫④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⑤,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⑥,素非能相善也。趣舍⑦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与义,分别有让⑧,恭俭下人⑨,常思奋不顾身,以徇⑩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此正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二、对《史记》及《报任安书》评价的有关内容 1、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2、夫迁以救李陵得罪,迁但欲护陵耳,非有沮贰师意也。帝怒其欲沮贰师而为陵游说,则迁罪更不容诛。以武帝用法之严,而吏傅帝意以置迁于法,迁之死尚得免乎?……迁惜《史记》未成,请减死一等就刑,以继父谈所为史;帝亦惜其才而不忍致诛,然则迁之下蚕室,出于自请无疑也。(清赵铭《琴鹤山房遗稿》卷五) 3、迁著书最大目的乃在发表司马氏一家之言,与荀子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质正同,不过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以发表之耳,故仅以近代史和观念读《史记》非能知《史记》者也。(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4、粗粗卤卤,任意写去,而矫健磊落,笔力真如走蛟龙,挟风雨。且峭句险字往往不乏,读之但觉其奇肆,而不得其构造锻炼处。古圣贤规矩准绳文字至此一大变,卓为百代伟作。(明孙月峰《评注〈昭明文选〉》) 5、迁一腔抑郁,发之此书。识得此书,便识得一部《史记》,盖一生心画,尽泄于此也。纵横排宕,真是绝代大文章。(明孙执升《评注〈昭明文选〉》) 三、拓展阅读材料 苦难的精神价值 周国平 维克多弗兰克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他的理论已成为继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的第三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尽非人的折磨,九死一生,只是侥幸地活下来,在《活出意义来》这本小说中,他回顾了当时的经历。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尤能细致地捕捉和分析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其他受难者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受难心理学提供了极为生动的材料。不过,我在这里想着重谈的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精彩之处,便是对苦难的哲学思考。 对意义的寻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空虚”,这种情形普遍地存在于当今西方的“富裕社会”。当这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人就会有受挫之感,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挫折”。这种情形发生在人生的各种逆境或困境之中。 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通常认为,归结起来无非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借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那么,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积极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他的生命是否还有一种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即相信或至少说服自己相信厄运终将过去,然后又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然而,第一,人生中会有一种可以称做绝境的境遇,所遭遇的苦难是致命的,人不复有未来,不复有希望,这正是弗兰克曾经陷入的境遇,因为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战俘来说,煤气室和焚尸炉几乎是不可逃脱的结局。如果苦难本身毫无价值,则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不论苦难是否暂时的,如果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做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就会如弗兰克所说忽略了苦难本身所提供的机会。他以狱中亲历指出,这种态度是使大多数俘虏丧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他们正因此而放弃了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 所以,在创造和体验之外,有必要为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第三种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弗兰克是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来发现苦难的意义的。他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他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出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是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愿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赞同弗兰克的见解,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借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当他带来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