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这样做不好
范文

这样做不好(精选15篇)

这样做不好 篇1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有礼貌。

  2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二、教材说明

  “这样做不好”是引用人们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两幅图分别画着两件不该做的事情:一件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足球;一件是一位阿姨在院落中的水龙头处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已经溢出来了。图中都有人在一旁劝说。

  教学的重点是说出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好,该怎样劝说。

  三、教学过程 

  1以题激趣。揭示话题,读读题说说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质疑。如,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不好?教师相机解题,出示图片。)

  2看图谈话,了解图意。

  (1)图上的谁做了什么不好的事?

  (2)在一旁的人正在干什么?解释“劝说”。即用讲道理的方法使别人不要这样做。

  3分组讨论。可5—6人一组讨论书上第二题。再推选两位代表准备汇报,一人说一幅图。

  4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美化,影响别人休息。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自来水了。重点指导学生劝说时要讲出道理(不一定讲全),语句完整,态度大方,有礼貌,采用温和的语气。

  5分组准备表演。即一组选一幅图演一演。可加上被劝说的人的语言、动作。

  6汇报表演,评评哪组演得好。

  7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在学校、家里发现不该做的事大胆劝说。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这样做不好 篇2

  一、教材简说

  “这样做不好”是人们对不良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第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上踢足球;第二幅图上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正哗哗地往外流,一位小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

  本文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讨论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费自来水”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二、学习目标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要有礼貌。

  2关心身边的事情,能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以题激趣

  揭示话题:读读题,说说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看图谈话,了解图意

  1图上的哪些人做了不好的事?

  2在一旁的人正在干什么?(了解“劝说”:即用讲道理的方法使别人不要这样做。)

  (三)分组讨论

  1各小组自由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你会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2各小组讨论后,推选出两位代表准备汇报,一人说一幅图。

  (四)全班交流

  1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

  (1)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绿地。

  (2)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自来水了。

  2要求学生劝说时要讲出道理(不一定讲全),表达要清楚,说话要态度大方,有礼貌,采用温和的语气。

  (五)情境表演

  1分组准备表演:各组选一幅图演一演,加上被劝说人的语言、动作。

  2各组汇报表演,评评哪组演得好。

  (六)课后延伸

  平时学生在家里、公园里、商场里、学校里、村子里也常会看到一些不良行为,可让学生举例说一说,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可以讨论怎样制止不良行为。

  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我们见到别人做得不对,要及时劝说、阻止,但劝说的方法要得当。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识字(二)

  1比一比

  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黄牛、花猫的悠闲,有鸭子、小鸟的嘻闹,还有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的甜蜜。琅琅上口的韵文,诵读间会传达出一种暖暖的情感。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是一种简单的比较,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韵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跳跃、玩耍的身影,听到孩子清脆的童音……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写字。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要依据课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做到认字和学词相结合,学词和认识事物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诵读韵文中熟悉量词的用法,逐步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2)本课12个生字`,在字音上,“苹”是后鼻音,“少”是翘舌音,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确。“杏、桃、苹”等字的偏旁和字义有关,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特点,感知生字的形义联系。结合认“堆”,让学生认识这个偏旁。

  (3)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巩固识字,如,摘苹果、用字卡摆图形(老师读生字,学生用字卡摆加号、拱桥……)、用大转盘识字。

  2写字。

  本课要求学生书写“牛、羊、小、少”四个字,书写指导要重视范写,重视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发现写好字的基本规律:四个字的竖画都要压在竖中线上,竖画两边的部分基本对称。结合“小”字的书写指导,使学生认识这个新笔画。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少”和“小”的写法。

  (二)朗读感悟

  1词语的朗读首先要强调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后缀字的变调,比如,“鸭子”、“桃子”、“杏子”中的“子”要念轻声。在读准词语的字音后,要让学生连起来朗读图下的八个词语。这八个词语语音和谐押韵,意义有机整合,适合读得轻快、跳跃。在读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词语都是动物名称,第二行词语都是果实的名称。

  2韵文浅显易懂,节奏感强,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儿童朗读。应及早让学生接触韵文,朗读韵文,使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朗读的乐趣,体会语言的韵味。

  3朗读适宜采用多种形式,可以采用小组赛读、同桌互读、一边拍手一边读等。

  (三)实践活动

  教学中可结合课后练习“我会说”,进行量词使用的说话练习,还可以通过提供实物或图片等方式进行拓展性训练,比如,一堆土豆、一个青椒、一块蛋糕、一颗葡萄、一袋饼干;还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样子自编韵文,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使用量词。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一)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1利用谈话或情境图创设一个农家小院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东西。

  3利用词语卡片认读词语,并认读其中的生字: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

  (二)尝试朗读,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韵文,自己想办法读通韵文。

  2说说在朗读中遇到的困难,相互交流通过自学认识的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

  3认读生字:边、多、少、群、颗、堆。

  4再次自由朗读韵文。

  (三)朗读韵文,体会韵味

  1练习朗读韵文,要求把这段韵文读得很好听。

  2个别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指导读出节奏感。

  3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韵文。比如,当作拍手歌来读,配上动作读,伙伴间对读。练习之后进行朗读展示。

  (四)拓展运用,自编韵文

  1说说课后练习“我会说”中的物品,要用上量词。

  2看看农家小院里还有哪些东西?用上量词说一说。

  3引导学生自编“比一比”的儿歌。

  (五)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朗读教师选编的带有本课生字的句子和儿歌。

  3指导写字。

这样做不好 篇3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有礼貌。

  2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二、教材说明

  “这样做不好”是引用人们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两幅图分别画着两件不该做的事情:一件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足球;一件是一位阿姨在院落中的水龙头处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已经溢出来了。图中都有人在一旁劝说。

  教学的重点是说出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好,该怎样劝说。

  三、教学过程

  1以题激趣。揭示话题,读读题说说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质疑。如,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不好?教师相机解题,出示图片。)

  2看图谈话,了解图意。

  (1)图上的谁做了什么不好的事?

  (2)在一旁的人正在干什么?解释“劝说”。即用讲道理的方法使别人不要这样做。

  3分组讨论。可5—6人一组讨论书上第二题。再推选两位代表准备汇报,一人说一幅图。

  4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美化,影响别人休息。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自来水了。重点指导学生劝说时要讲出道理(不一定讲全),语句完整,态度大方,有礼貌,采用温和的语气。

  5分组准备表演。即一组选一幅图演一演。可加上被劝说的人的语言、动作。

  6汇报表演,评评哪组演得好。

  7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在学校、家里发现不该做的事大胆劝说。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这样做不好 篇4

  摘要:意外的精彩往往源于课堂的动态生成。课前,向课堂预约精彩应是一线教师的教学追求目标。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为出发点,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式,开放时空,变“教”为“学”,以高超的教育智慧泰然迎接生成,以课前的多种预设生成推进课堂的非预设生成,从而与精彩相约于课堂。

  关键词:课堂精彩 预设生成 非预设生成

  教例:人教版语文第一册学习园地三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

  师:小朋友,你们读了这个题目(指题《这样做不好》),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怎样做不好呢?

  生:这样做不好在哪里?

  生: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呀?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图,看看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看图约二分钟。)

  师:谁愿意说一说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大姐姐叫小弟弟不要在草地上踢球。

  生:那边有个牌子,上面有字。(一生插话,说:“上面写着‘爱护草坪’”)大姐姐叫小朋友不要踩小草。

  生:我在公园看到过这样的牌,上面写着“爱护绿化”。

  生:我在我家前面的湖滨绿化带也看到过一个牌子,上面的字我不认识。我妈妈说是 “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叫我们不踩小草的。

  生:(没来得及站起来,就抢着说)我也看见过一个牌,上面是“足下留情,地上留青”。

  (这时,又有五六只小手举起来,要求发言,表示也看到过类似的牌子。)

  师:好!请小朋友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以前你在公园、绿化带所看到的情境。

  (学生很感兴趣,交流很热烈。)

  师:(约三分钟后,课堂逐渐安静)老师真高兴,我们班小朋友这么善于观察。小眼睛会看,绿化地上原来有那么多的牌子;小耳朵会听,爸爸妈妈给我们讲解得真清楚;小脑袋会转,知道那是要我们爱护绿化。因为小草也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有生命的,对吗?

  生:我们学过一首儿歌《轻轻地》──“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全班小朋友跟读)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师:(即兴创设情境)是啊!孩子们,如果你正在公园里观赏风景,看到小弟弟、小妹妹在刚刚长出嫩芽芽的草坪上乱踩乱踏,你会怎么办呢?

  生:我会说:“小妹妹,小妹妹,小草也有生命的。你看,那边不是有个牌子吗?你这样乱踩,小草会疼的。”

  生:我会说:“小妹妹,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

  生:我会说:“小妹妹,足下留情,地上留青。”

  生:老师,能不能让我们来演一演呢?

  师:(高兴地)能啊!请小朋友自由寻找小伙伴试着演一演吧!

  (孩子们二人一组,三人一伙,非常主动、投入地排演开了。)

  ……

  【课后分析】

  真是难得的精彩,意外的精彩!走出课堂,我还久久地被这份精彩感动着。我庆幸:当学生由教材插图引申到课外生活中的“爱护绿化”、“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足下留情,地上留青”时,我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积极的课堂生成性资源,用惊喜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以及一些肢体语言,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课前积累,引发学生实现课中碰撞,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宽视野。然后果断地抛开预设的教案,大胆地进行二度设计──四人小组交流;即兴创设教学情境:“如果你正观赏美景,看到小弟弟、小妹妹在草坪上乱踩乱踏,你会怎么办?”以及“合作演一演”,让教学内容“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生活,从而意外地迎来了课堂的精彩──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强烈了,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会听、会想、会说……课堂教学活动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应该说,这样的课堂精彩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所努力追求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向课堂预约精彩呢?

  【我的思考】

  一、转变观念,泰然迎接生成

  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上,我们老师为了“安全”,为了不影响课时的教学进度或教学任务,为了防止非预设生成让自己在课堂上下不了台,就会不知不觉地采用多种手段,包括语言、眼神、脸色以及课堂的纪律教育等,对学生的非预设生成采取漠视的态度。这样就使课堂教学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处于封闭的状态。“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鲁姆)。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时,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课堂教学,卸下包袱,告诉自己: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这是学生发展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课堂上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成因素,我们就能泰然地迎接,并加以智慧的推进。如在以上的教例中,教者就能果断地放弃预设的教学程序,巧抓生成契机,从而迎来了未曾预约的精彩。

  二、以“预设生成”促“非预设生成”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向课堂预约精彩,课前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预设生成的准备。因为较多地预设生成能促成有意义的非预设生成。

  在备课中,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应该明白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共同创造者,是教学的资源。因为,他们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上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思维水平,会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在考虑教学活动方案时,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假设,以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孩子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如在设计《两只小狮子》中“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一句的朗读指导(指名读──评议──再读)时,我曾预设了如下几种可能。可能一:指名读,读错或读破了,引导读准、读通,再挑战读;可能二:指名读,读得平淡没有力度的,引导评议时,指导看图(小狮子滚、扑、撕、咬的图片或动画)模仿动作,再读;可能三:指名读,读出了感情的,可让读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听的小朋友说说他(她)哪儿读得好,或听读后,有什么感受,好像看到了什么等。三种可能相辅相成,在具体的实施中,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能得心应手地以预设生成促进非预设生成,并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指导、组织学生朗读、感悟、体验。这样的课堂生机盎然。

  三、开放时空,促进生成

  备课中,教师必须预设弹性的问题,预留弹性的时间,开放时空。

  所谓弹性问题是指问题具有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能有效地激发和导向学生进行动态生成的思维活动,即思维注重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教材情理的共鸣。如新课程提倡孩子们在生活中识字,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倡导以孩子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结果识记的方法丰富多彩,有以汉字特有的形状识记的(如“排”有一孩子说右半边像两排孩子在排队;“飞”字,一个孩子说它的撇和点像一对小翅膀等),有以汉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的(如同偏旁归类,形声字归类等),孩子们拥有了思维的自由,放飞了心灵,个性得以充分展示。

  人的思维活动有特定的节奏,有时顿悟,有时冥想。课前,教师应根据预设的问题相应预设师生互动学习活动的时间。节奏太快,学生跟不上,预设生成不充分;节奏太慢,学生容易游离于主流活动之外,预设生成同样不充分。如以上的教例中,课始让学生自由看图,“看看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宝贵的二分钟),学生就不能静下心来,专注于看图、思考,可能也就不会出现以后那份意外的精彩的生成;反之,在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曾在公园、绿化带上所见的情境时,三分钟后,课堂生成已相对充分。这时,如果教师还在这个环节拖沓,耗费时间,那么就会冷却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中断学生原本流畅的思维, “背儿歌《轻轻地》”、“创设情境演一演”,可能就不会那样水到渠成了。

  因此,只有当教师的问题预设和时间掌握与学生的整体思维和思维速度相吻合时,学生才会陶醉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学习的生成材料才会丰满充分,达到甚至于超过教师的预设要求。

  四、引导实践,变“教”为“学”

  备课时,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朗朗地读书,默默地静思,无拘无束地对话,变“教”为“学”。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才能在交流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意见。

  五、厚积博发,提高教学智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这时教师怎样发现学生回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呢?除了善于倾听,教师必须要有较好的语文素养,必须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必须研究教材,把握目标定位。这样才能对所有的“可能”加以甄别、筛选。如《司马光砸缸》一课,对学生所提的“还有救人的好办法”值得发挥,而对“插图上假山不正对水缸的,小朋友怎么会掉进水缸呢”不应花大力气进行探究。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信息,并通过不断处理信息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同时,以自己的教育智慧有效地推进课堂的生成。

这样做不好 篇5

  【学习目标】

  1、学习劝说他人不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说话是态度大方,有礼貌。

  2、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教学重点】说出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教学难点】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审美性。(有礼貌,真诚,态度大方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听力大考验

  教师念《颠倒歌》,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

  2、揭示课题

  小朋友能真诚地给老师指出错误,老师很感激,老师谢谢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见到这些做得不好的事情,你会怎样做呢?

  揭示课题《不要这样做》

  二、学习劝说,情景对话

  1、看图说话,了解图意

  2、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⑴ 分组讨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你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交流汇报。

  ⑵ 老师演犯错的孩子,与上台汇报的学生交流对话。

  ⑶ 集体评价。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的美化,影响别人的休息。

  3、 创设情境,交流对话。

  三、迁移情景,合作演练

  四、联系生活 灵活交际

  在生活中,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别人做得不好的事,你会怎样对他进行劝说?

  自由组合选择一组场景进行对话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这是一开始的教学设计,但后来在教这一课时,在准备教学第二个环节时学生马上提出老师让我们四人小组表演,好吗?我想: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也不错,就相信他们吧!于是我马上答应说:“好呀,那你们说该怎样演呢?”,“老师,让我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他们就自发的讨论起来了。不一会儿,他们就举起了小手,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大家。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如何演好。然后再请四人小组自己选择一幅图进行表演。最后请四个小组上台汇报,汇报的很精彩。特别是劝说部分,他们有的说:小草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它;我是一棵小草,请你脚下留情!有的说:我是一棵小草,请不要把我的腰折断。还有的说:我是一滴水,请不要把我浪费;为了我们的明天,请你珍惜我吧等等。听了他们的话,真的要为他们喝彩。回过头来想想,如果按照我原来的思路上课,学生创新的火花可能就被我扼杀了。

  【教学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小学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更重要的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符合小学语言学科的性质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敢说”的氛围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和胆量,并且一些学生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化的语言,培养表达能力造成了障碍。因此,教师应把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大胆地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

  “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说的欲望,说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可想而知了。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一般来说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是很有吸引力的。像这一节课中,学生主动提出“老师让我们四人小组表演,好吗?”这就是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不是吗?

  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愉悦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过程,因而每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但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二是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话时,其它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在做小动作,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会消失。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二、训练“能说”的能力

  1、丰富内容,说得实。首先,要挖掘教材,贯穿交际内容。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教学中当学生提出:老师让我们四人小组表演,好吗?我马上答应说:“好呀,那你们说该怎样演呢?”“老师,让我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他们就自发的讨论起来了。不一会儿,他们就举起了小手,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大家。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如何演好。然后再请四人小组自己选择一幅图进行表演。

  2、形式多样,说得活。

  ⑴ 语言调动。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并在交流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帮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点,使他们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

  ⑵ 角色表演。在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寓言、故事都是有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活动,都有对话。从具体的对话语言中,学生可以领悟到对话的应答性,体验到人物对话由于情境、身份、说话内容的不同,而变换语气、语调。在训练初期,主要是模仿、体验,以后再逐步让学生通过想象,向创造性对话推进。

  ⑶ 想象创造。如《我会拼图》一课,学生拼什么图,教师不要划框框,而要启发、鼓励学生用这些大小不一的纸片拼出一个个充满童趣、想象、与众不同的图案。同学们有的拼出小狗、有的拼出闹钟,还有的拼出葡萄等等,同学们的想象多么新奇,多么合理啊!

  ⑷ 利用多媒体教学。如在教学《小小的船》这课时,将夜空中的美景制作成课件在电脑中出现,然后投放到屏幕上,最后让学生想象,你如果像杨利伟叔叔那样做上飞船,在太空中你会看到什么,学生闭眼,边听音乐边想象,让学生畅所欲言。

  3、指导精当,说得好。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说话颠三倒四或漫无边际的情况。因此,教师的指导主要在:一是教师要精心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能力的口语教学过程,做到层次清楚,要求明确。这样学生才可能“顺藤摸瓜”,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当学生能够确定说话主题后,就要让学生说话有条理、有重点,抓住事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细节具体讲述,这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谈话的内容。例如:在学生提出自己演时,我引导他们说说该怎么演,为下一步演好做准备。

  三、培养“会说”的技巧

  会说是在能说的基础上的更高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提出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会说”的能力和技巧,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示范。教师的话说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说话质量。为了让学生把话说好,首先教师的语言交际应成为学生模仿的标准。在课前准备时,我把课堂上要说的话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来备。哪些话应加重语气,哪些话应放缓语速备到心中有底,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都严格把握。上课时做到口齿清楚、用词准确、条理清晰、语句精炼,同时恰当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用语,做到自然和谐、不生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说话技巧。

  2、实践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即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这样做不好 篇6

  〖在课堂动态生成中,把握口语交际训练契机〗

  课堂上,由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思维发展等因素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常常发生变化,往往会有非预设性因素出现,这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一次实践机会,也是一把开启口语交际训练大门的钥匙。教师如果善于应变,善于利用,就能把它转化为口语交际教学资源,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也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体。组织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评价,使学生在互评、自评中,得到锻炼,受到激励,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极力突出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这一环节,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在交流和沟通中,通过双向互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样做不好》的教学案例就是一种体现。

  我们让学生对图上大姐姐劝说小弟弟不能在草地上踢足球的内容进行了评议:

  生1:大姐姐说:“小弟弟,在草地上踢足球不好,快出来!”

  生2:这样会吓着小弟弟的,我看图上的大姐姐是笑眯眯的。应该这么说:大姐姐笑着说:“小弟弟,在草地上踢足球不好,别在这里踢了。”

  生3:那样小弟弟会不听,他可能会睁大眼睛,问:“为什么不能踢呀,在草地上踢足球,摔倒了也不疼呀,电视上的足球比赛不都是在草地上踢吗?”

  师:对呀,大姐姐怎么说才能使小弟弟心服口服,不在草地上踢足球呢?

  生1:应该跟小弟弟讲道理。可以这样说:这些草地是供人观赏用的,不是足球场呀。

  生2:大姐姐和气地说:小弟弟,小草和我们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呀,你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的,如果大家都和你们一样,我们的周围就没有绿地了。

  评议营造了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本案例,学生始终开展民主平等对话,师生间、生生间畅所欲言,同喜同乐,是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评议激活了学生多向思维,学生用通顺、文明礼貌的语言与同学交流,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学生自身的日语交际能力。

  入情入境 多维互动──《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教学案例及评析

  《这样做不好》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安排的一次口语交际训练。文中配的两幅图是进行口语交际的主要凭借,分别画着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足球和一位阿姨洗萝卜,水已经溢出来,可是水龙头还开着。这两个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比较适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是说出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好,该怎样劝说。因此,本课教学可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一、联系生活,借图引题

  1、师:小朋友们,你瞧,世界是多么美好!(展示图片: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整齐的楼房……)可是,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展示图片:随地吐痰、乱丢纸屑、破坏花木……遇到这样的事情咱们该怎么做呢?(出示教材中的两幅图。)

  2、仔细观察,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3、他们谁做的不好?为什么?在讨论交流中应尽量学生观察以下几个细节:“爱护草坪”的标语牌;美丽的草坪上留下的污点;四下流淌的自来水

  ……

  板书:这样做不好 在草坪踢球 不节约用水

  (本环节由生活中而起,借助两组截然不同的图片引出话题,激活学生的情感和欲望,在观察和思考中积极地进入口语交际情境。)

  二、角色参与,多维互动

  1、小朋友们,图中的大姐姐和小弟弟看到这番情景是怎样做的?如果你看到这种行为会怎么做呢?该怎样劝说?

  2、师压底声音,故做神秘地说:告诉大家,那位在草地上踢球的小朋友就在咱们学校,等一下他会来到咱们教室!大家赶快想一想,等一下我们该告诉他什么!

  3、各自准备,尝试“劝说”。

  4、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给大家请上那位在草地上踢球的小朋友!

  ( 生闭眼。师迅速披上球衣,拿出事先准备的足球,唱98世界杯主题曲上场)──嘞!嘞!嘞!嘞啊嘞啊嘞!嘞!嘞!嘞!……哇,这草坪多美呀!比甲a的赛场都带劲!在这踢球快活似神仙!(放下足球,做欲踢球状。)

  学生们群情激动,纷纷上前劝说,各自摆出充分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师假装糊涂,让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种种后果,懂得应保护环境,爱惜小草!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同时应注意学生话语中的礼貌、态度以及言语规范等。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环节,教师精心创设接近生活的交际情境,让儿童积极主动地进入口语交际活动。他们真的感觉自己就是站在这位在破坏草地的哥哥面前,感觉自己就有保护草地的义务,不吐不快。这样交际接近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角色参与中,真正实现了交际的多维互动。)

  三、合作表演,深入“劝说”

  1、出示第二幅图。对于这位阿姨,你们又该怎样劝呢?

  2、同桌或自找伙伴合作,各选角色进行练习、表演。

  3、选择1~3组上来展示。师生评价,选出最佳小组。

  评价中同样应注意良好言语习惯的培养,明确节约用水的意义。同时,适当补充一些“水资源是有限的”相关知识。

  (本环节更注重学生自我的实践和才艺的展现,松弛有奏,情趣盎然!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选做)

  拓展一:回家将这两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

  拓展二:在生活中用心去发现,及时去劝阻,并把你所做的说给老师或同学听,做一个爱护环境、关心自然的好孩子。

  拓展三:与爸爸、妈妈合作,写一句提醒人们爱护环境、节约用水的话。

  (口语交际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孩子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这样做不好 篇7

  【学习目标】

  1、学习劝说他人不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说话是态度大方,有礼貌。

  2、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教学重点】

    说出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教学难点】

  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审美性。(有礼貌,真诚,态度大方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听力大考验

  教师念《颠倒歌》,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

  2、揭示课题

  小朋友能真诚地给老师指出错误,老师很感激,老师谢谢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见到这些做得不好的事情,你会怎样做呢?揭示课题《不要这样做》

  二、学习劝说,情景对话

  1、看图说话,了解图意。

  2、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⑴ 分组讨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你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交流汇报。

  ⑵ 老师演犯错的孩子,与上台汇报的学生交流对话。

  ⑶ 集体评价。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的美化,影响别人的休息。

  3、创设情境,交流对话。

  三、迁移情景,合作演练

  四、联系生活 灵活交际

  在生活中,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别人做得不好的事,你会怎样对他进行劝说?自由组合选择一组场景进行对话交流,小组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这样做不好 篇8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

  文桥小学 陈锦松

  一、说教材

  《这样做不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课。该课呈现给学生的材料只有两幅图画,一幅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上踢足球,另一幅是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哗哗地往外流,一位小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要让学生借着这两幅图,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劝说,从而提高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在全册教材编排的六个口语交际课题中,它是唯一一例让学生明辩是非、对错、劝说他人的课例,因而对于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很深的社会实践意义。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及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我从三个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

  1、知识和能力:认识到破坏绿地,浪费水资源的行为是不对的,学会用礼貌语言劝说别人,能比较完整地用普通话说二到三个句子。

  2、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发现、关心身边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懂得维护公共利益人人有责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

  本次说话课题主要以图画为凭借,因此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图意是把握说话方向的关键,而让学生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费自来水”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就成为了本课的重点,在农村小学,受学生的语言交流环境和习惯的制约,让学生大胆地在集体场合说普通话,成了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及目标的要求,考虑学龄初期儿童富于想象,但缺理性思维的心理特点,我在本课教学过程 中,运用谈话引导法。以谈话的方式导入  话题,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深入话题,以教师的谈话总结深化主题。在谈话中,还适时运用反馈调节的方法,可以及时纠正学生中间一些不正确的看法。

  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在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综合采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表演等学习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体味学习的快乐。把教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合作学结合起来,形成合力,营造开放创新的新课堂。

  教具准备:除了若干小奖品外,还有两幅挂图,考虑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便于学生一幅幅的观察。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以题激趣

  在教学中,导入  课题往往成为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本课中,既要紧扣课题,又要让学生凭着两幅图画,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就要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让学生勤于思考,乐于表达。我的导语 是这样设计的

  发问:“同学们,有的学生上课坐得不端正,这样做好不好?”学生回答后适时表扬坐得端正的学生。追问:“今天教师要让大家大胆地说话,如果有些同学不敢说,这样做好不好?”

  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很快就能回答这个“好与不好”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提问:“既然这样做不好,那应该怎样做?”学生很自然就能回答“应该大胆地说”,一下子就把他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主要为下一步的口语交际打下伏笔。教师趁机导入  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两件不好的事。(板书:这样做不好)

  (二)自主探究图画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探究图画。

  1、出示第一幅挂图,问:“第一幅上那几个男孩在干什么?旁边的那位大姐姐在干什么?谁做了不好的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图画的意义。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第二幅图画。

  3、反馈点拨。学生经自主探究图画后,基本上能认识到那几个小男孩的做法不对,我就顺势点拨旁边那位大姐姐在讲道理不让他们这样做。(板书:劝说)

  (三)合作讨论

  在引导学生初步看懂图画的基础,继续提出问题。你知道在草地上踢球和开着水龙头洗菜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如果你是旁边的那个人,你会怎么劝说呢?再次提醒学生“劝说”是用讲道理的方法使别人不要这样做。激趣:我们现在分两个组来讨论,呆会儿还要让每个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看哪个组做得最好。

  1、自由分组。基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合作讨论时采取自由搭配,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组。

  2、组内交流

  为有效地完成本阶段任务,保证每位同学都参与交流和表现。我准备做好以下几点:

  a、教师参与到小组中,以师生互动带动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之间对共同活动进行加工完善和评估,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b、教师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适时地规范交流行为,善于发现火花,排除障碍,引导深化。

  c、给予足够的时间。

  (四)全班交流

  紧张的组内讨论后让学生自己推选一名中心发言人(非教师指定),先让他在组内试讲,其它同学帮他完善讲话的语气和语句,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五)教师总结评估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为呵护孩子的自信心,我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重在评价全体参与者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对表现好的学生让同学们相互表扬,教师发放奖品,并适时总结:破坏绿地,浪费水资源等行为都是损害公共利益的事情,我们每个同学看到这些不好的事,都应该像今天这样,用讲道理的方法劝说他不要这样做。

  (六)情景表演(作为机动调节的内容)

  各组选一幅图演一演,加上被劝说人的语气动作。

  四、说板书

  我设计的板书,主

  要体现了启示性、目的

  性、简练性的特点,让

  学生从中明确事物间的

  联系。

  五、说教学特色

  1、要求适中,适合农村小学开展口语交际课的需要。

  2、关注个性,触发情感。

  3、收放得体,实行调控下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这样做不好 篇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语文一年级上册这样做不好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

  一、转变观念,泰然迎接生成

  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上,我们老师为了“平安”,为了不影响课时的教学进度或教学任务,为了防止非预设生成让自身在课堂上下不了台,就会不知不觉地采用多种手段,包括语言、眼神、脸色以和课堂的纪律教育等,对同学的非预设生成采取漠视的态度。这样就使课堂教学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处于封闭的状态。“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发生的效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效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鲁姆)。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时,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和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与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时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课堂教学,卸下包袱,告诉自身: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同学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这是同学发展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课堂上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成因素,我们就能泰然地迎接,并加以智慧的推进。如在以上的教例中,教者就能果断地放弃预设的教学程序,巧抓生成契机,从而迎来了未曾预约的精彩。

  二、以“预设生成”促“非预设生成”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向课堂预约精彩,课前教师必需要有充沛的预设生成的准备。因为较多地预设生成能促成有意义的非预设生成。

  在备课中,教师不只要认识到同学是学习的主体,更应该明白同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起发明者,是教学的资源。因为,他们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上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思维水平,会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在考虑教学活动方案时,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假设,以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小朋友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如在设计《两只小狮子》中“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一句的朗读指导(指名读──评议──再读)时,我曾预设了如下几种可能。可能一:指名读,读错或读破了,引导读准、读通,再挑战读;可能二:指名读,读得平淡没有力度的,引导评议时,指导看图(小狮子滚、扑、撕、咬的图片或动画)模仿动作,再读;可能三:指名读,读出了感情的,可让读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听的小朋友说说他(她)哪儿读得好,或听读后,有什么感受,好像看到了什么等。三种可能相辅相成,在具体的实施中,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课堂上同学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能得心应手地以预设生成促进非预设生成,并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指导、组织同学朗读、感悟、体验。这样的课堂生机盎然。

  三、开放时空,促进生成

  备课中,教师必需预设弹性的问题,预留弹性的时间,开放时空。

  所谓弹性问题是指问题具有挑战性、容纳性和针对性,能有效地激发和导向同学进行动态生成的思维活动,即思维注重于拓展同学的视野,激活同学的生活经验,促进同学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教材情理的共鸣。如新课程提倡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识字,把同学的视野引向课外;倡议以小朋友自身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结果识记的方法丰富多彩,有以汉字特有的形状识记的(如“排”有一小朋友说右半边像两排小朋友在排队;“飞”字,一个小朋友说它的撇和点像一对小翅膀等),有以汉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的(如同偏旁归类,形声字归类等),小朋友们拥有了思维的自由,放飞了心灵,个性得以充沛展示。

  人的思维活动有特定的节奏,有时顿悟,有时冥想。课前,教师应根据预设的问题相应预设师生互动学习活动的时间。节奏太快,同学跟不上,预设生成不充沛;节奏太慢,同学容易游离于主流活动之外,预设生成同样不充沛。如以上的教例中,课始让同学自由看图,“看看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假如不给同学充沛的时间(珍贵的二分钟),同学就不能静下心来,专注于看图、考虑,可能也就不会出现以后那份意外的精彩的生成;反之,在四人小组交流自身曾在公园、绿化带上所见的情境时,三分钟后,课堂生成已相对充沛。这时,假如教师还在这个环节拖沓,耗费时间,那么就会冷却同学主动学习的热情,中断同学原本流畅的思维,“背儿歌《轻轻地》”、“创设情境演一演”,可能就不会那样水到渠成了。

  因此,只有当教师的问题预设和时间掌握与同学的整体思维和思维速度相吻合时,同学才会陶醉于自身的思维活动中,学习的生成资料才会丰满充沛,达到甚至于超越教师的预设要求。

  四、引导实践,变“教”为“学”

  备课时,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同学发明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同学朗朗地读书,默默地静思,无拘无束地对话,变“教”为“学”。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努力让每一位同学充沛表达自身的意见,这样才干在交流过程中不时生成新的意见。

  五、厚积博发,提高教学智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这时教师怎样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溢童趣的世界呢?除了善于倾听,教师必需要有较好的语文素养,必需深入领会“语文课程规范”,必需研究教材,掌握目标定位。这样才干对所有的“可能”加以甄别、筛选。如《司马光砸缸》一课,对同学所提的“还有救人的好方法”值得发挥,而对“插图上假山不正对水缸的,小朋友怎么会掉进水缸呢”不应花大力气进行探究。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获同学的信息,并通过不时处置信息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同时,以自身的教育智慧有效地推进课堂的生成。

这样做不好 篇10

  教口语交际课《这样做不好》教学反思

  林慧贤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劝说他人不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说话是态度大方,有礼貌。

  2、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教学重点:

  说出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教学难点: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审美性。(有礼貌,真诚,态度大方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听力大考验

  教师念《颠倒歌》,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

  2、揭示课题

  小朋友能真诚地给老师指出错误,老师很感激,老师谢谢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见到这些做得不好的事情,你会怎样做呢?

  揭示课题《不要这样做》

  二、学习劝说,情景对话

  1、看图说话,了解图意

  2、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1)、分组讨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你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交流汇报。

  (2)、老师演犯错的孩子,与上台汇报的学生交流对话。

  (3)、集体评价。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的美化,影响别人的休息。

  3、 创设情境,交流对话。

  三、迁移情景,合作演练

  四、联系生活 灵活交际

  在生活中,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别人做得不好的事,你会怎样对他进行劝说?

  自由组合选择一组场景进行对话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这是一开始的教学设计,但后来在教这一课时,在准备教学第二个环节时学生马上提出老师让我们四人小组表演,好吗?我想: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也不错,就相信他们吧!于是我马上答应说:“好呀,那你们说该怎样演呢?”“老师,让我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他们就自发的讨论起来了。不一会儿,他们就举起了小手,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大家。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如何演好。然后再请四人小组自己选择一幅图进行表演。最后请四个小组上台汇报,汇报的很精彩。特别是劝说部分,他们有的说:小草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它;我是一棵小草,请你脚下留情!有的说:我是一棵小草,请不要把我的腰折断。还有的说:我是一滴水,请不要把我浪费;为了我们的明天,请你珍惜我吧等等。听了他们的话,真的要为他们喝彩。回过头来想想,如果按照我原来的思路上课,学生创新的火花可能就被我扼杀了。

  [教学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小学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更重要的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符合小学语言学科的性质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敢说”的氛围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和胆量,并且一些学生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化的语言,培养表达能力造成了障碍。因此,教师应把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大胆地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

  “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说的欲望,说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可想而知了。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一般来说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是很有吸引力的。像这一节课中,学生主动提出“老师让我们四人小组表演,好吗?”这就是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不是吗?

  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愉悦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过程,因而每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但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二是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话时,其它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在做小动作,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会消失。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二、训练“能说”的能力

  1、丰富内容,说得实。首先,要挖掘教材,贯穿交际内容。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教学中当学生提出:老师让我们四人小组表演,好吗?我马上答应说:“好呀,那你们说该怎样演呢?”“老师,让我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他们就自发的讨论起来了。不一会儿,他们就举起了小手,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大家。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如何演好。然后再请四人小组自己选择一幅图进行表演。

  2、形式多样,说得活。

  (1)语言调动。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并在交流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帮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点,使他们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

  (2)角色表演。在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寓言、故事都是有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活动,都有对话。从具体的对话语言中,学生可以领悟到对话的应答性,体验到人物对话由于情境、身份、说话内容的不同,而变换语气、语调。在训练初期,主要是模仿、体验,以后再逐步让学生通过想象,向创造性对话推进。(3)想象创造。如《我会拼图》一课,学生拼什么图,教师不要划框框,而要启发、鼓励学生用这些大小不一的纸片拼出一个个充满童趣、想象、与众不同的图案。同学们有的拼出小狗、有的拼出闹钟,还有的拼出葡萄等等,同学们的想象多么新奇,多么合理啊!

  (4)利用多媒体教学。如在教学《小小的船》这课时,将夜空中的美景制作成课件在电脑中出现,然后投放到屏幕上,最后让学生想象,你如果像杨利伟叔叔那样做上飞船,在太空中你会看到什么,学生闭眼,边听音乐边想象,让学生畅所欲言。

  3、指导精当,说得好。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说话颠三倒四或漫无边际的情况。因此,教师的指导主要在:一是教师要精心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能力的口语教学过程,做到层次清楚,要求明确。这样学生才可能“顺藤摸瓜”,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当学生能够确定说话主题后,就要让学生说话有条理、有重点,抓住事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细节具体讲述,这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谈话的内容。例如:在学生提出自己演时,我引导他们说说该怎么演,为下一步演好做准备。

  三、培养“会说”的技巧

  会说是在能说的基础上的更高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提出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会说”的能力和技巧,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示范。教师的话说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说话质量。为了让学生把话说好,首先教师的语言交际应成为学生模仿的标准。在课前准备时,我把课堂上要说的话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来备。哪些话应加重语气,哪些话应放缓语速备到心中有底,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都严格把握。上课时做到口齿清楚、用词准确、条理清晰、语句精炼,同时恰当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用语,做到自然和谐、不生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说话技巧。

  2、实践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即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这样做不好 篇11

  【广东省佛山市东鄱小学 傅佩佩】

  〖营造氛围,让孩子们想说〗  

  1、看图导入:课本中的说话训练一般都配有十分生动形象的图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点拨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上《这样做不好》时,可以先揭示话题:读读题说说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质疑。如,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不好?教师相机解题,出示图片。)然后学生看图谈话,了解图意。

  ⑴ 图上的谁做了什么不好的事?

  ⑵ 在一旁的人正在干什么?(解释“劝说”。即用讲道理的方法使别人不要这样做。)看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的再现,马上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想说的欲望。 

  2、案例导入: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探索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比如教学《这样做不好》,你看到有小朋友在草地上踢足球,你怎么说才是最恰当的,请同学们评一评。

  ⑴ 你马上大声喊道:“你们不要在这里踢足球,再踢我就告诉你爸爸!”

  ⑵ 你马上走到他们的身边,微笑着说:“你们看,这片草地多美啊,你们在上面提踢球,小草会死的,这样我们就再也看不到这么美丽的草地了。”通过案例比较,让学生领悟到在却说别人时要讲文明,态度要温和,语气要合适等。 

  【广东省广州市暨南大学附属小学 李玉容】

  〖说话──写作的启蒙〗

  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写话必须强调先说后写,在说的基础上写,“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主要从四个方面培养孩子们的说话能力:1.在课堂上说:首先,营造说话氛围,让学生敢说。上课时做到和蔼可亲、面带笑容、话语亲切,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放松地说、尽情地说。其次,扩宽说话范围,让学生乐说。找喜欢的词句时说为什么喜欢;学习写景的文章时说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学习童话时说续编、改编或自编的故事;学习自然类或科技类的文章时说懂得了什么、还了解哪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思想、谈新见解、说不一样的话,培养创新思想。2.在课外阅读时说读了作品后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获得了什么经验教训。每周设课外阅读交流会,畅谈在阅读中的收获体会。3.在活动中,一方面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如在教学《这样做不好》时,我充当踩草地的人,让学生上台来劝说,学生说话气氛非常活跃。另一方面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言之有物。如“我的一家”、“说说身边的好人好事”等等。4.在生活中说:每天晚上专设一个“谈心亭”,告诉爸爸妈妈在学校、在路上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学生说话的能力强了,掌握的知识多了,写起来就不会空洞无物了。

这样做不好 篇1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有礼貌。

  2、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说出这两件事情的做法为什么不好,该怎样劝说。

  三、教学准备:

  课件、损坏公共利益的图片。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以题激趣

  1、揭示话题:这样做不好。读题。

  2、质疑: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二)、了解图意

  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三)、讨论、交流、评议

  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你怎么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1)自己练说。

  (2)师生角色交流。

  老师承担阿姨的角色,学生承担劝说者的角色。如:

  生:阿姨,不要让水龙头的水不停地流。

  师:水多了,菜洗得干净。

  生:这样做不好。

  师:没关系,水多得很,用不完。

  过渡:阿姨不听你的,怎么办呢?再想想办法,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3)评议:为什么阿姨不听劝说?要怎么说阿姨才会接受我们的意见?

  (4)相机引导,明确怎样劝说最有效:劝说时要讲出道理,讲话时态度大方,有礼貌,采用温和的语气。

  过渡:同学们再想想,这样做为什么不好?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组准备推选两位代表汇报,一人说一幅图。

  (5)分组讨论。

  (6)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影响别人休息。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水,而水资源是有限的。

  (7)评一评。学生互评,教师提醒学生多发现同学的优点,给予肯定。对说得好或说话有进步的同学,给予肯定。

  (四)、表演

  1、每组选一幅图演一演。联系实际,注意劝说的语言、方法、态度、语气等,可以加上被劝说人的语言和动作。

  2、汇报表演,评评哪组演得好。

  (五)、联系实际,扩展延伸

  同学们,平时,你们是否看到过好像这样不好的事?

  1、学生举例。如:用小刀在树上刻字,把衣服晾晒在树上,攀折树枝,往稻田里扔石头,等等。

  2、学生分组交流:遇到这种事,你们应该怎么做?

  3、各组选送代表在班上交流。

  4、设置情境,演一演。

  5、评议、总结。鼓励学生在学校、家里发现不该做的事大胆劝说。

  六、作业布置:向爸爸妈妈说说“这样做不好”的事情。

  七、板书设计:   这样做不好

  八、课后反思:

这样做不好 篇13

  学习目标: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要有礼貌。

  2、关心身边的事情,能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教材简说:

  “这样做不好”是人们对不良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第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上踢足球;第二幅图上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正哗哗地往外流,一位小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

  本文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讨论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费自来水”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这样做不好 篇14

  一、以题激趣

  揭示话题:读读题,说说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看图谈话,了解图意

  1、图上的哪些人做了不好的事?

  2、在一旁的人正在干什么?(了解“劝说”:即用讲道理的方法使别人不要这样做。)

  三、分组讨论

  1、各小组自由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你会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2、各小组讨论后,推选出两位代表准备汇报,一人说一幅图。

  四、全班交流

  1、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

  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绿地。

  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自来水了。

  2、要求学生劝说时要讲出道理(不一定讲全),表达要清楚,说话要态度大方,有礼貌,采用温和的语气。

  五、情境表演

  1、分组准备表演:各组选一幅图演一演,加上被劝说人的语言、动作。

  2、各组汇报表演,评评哪组演得好。

  六、课后延伸

  平时学生在家里、公园里、商场里、学校里、村子里也常会看到一些不良行为,可让学生举例说一说,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可以讨论怎样制止不良行为。

  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我们见到别人做得不对,要及时劝说、阻止,但劝说的方法要得当。

  七、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这样做不好 篇15

  口语交际训练是一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看书习惯为内容的练习。交际的对象是全班同学,交际的方式是“讨论”。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看图,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讨论。讨论后分小组汇报,让学生分别扮演了图上读书姿势不正确的三位同学,然后由同学来劝说他们,有的说:“李明,躺在床上看书光线很暗,看起来吃力,眼睛可辛苦了,快坐好看书。”有的说:“张强,边走路边看书,一不留神会出危险,快把书收起来。”有的说:“王江,看书要保持一尺远,书拿的太近会伤害眼睛的。”同学模仿书上小朋友的姿势,让其他同学进行劝说,来改正不良的读书习惯。我又进行拓展,让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的读书姿势呢?孩子们兴致很高,有的说:“在公共汽车上看书也不对。”有的说:“边吃饭边看书。”有的说:“在太阳光下看书。”我随即问:“有这么多人不注意看书的姿势,你想怎么帮助他们呢?我来扮演一位在公共汽车上看书的阿姨,谁来主动劝说她不要在车上看书。”学生有的说:“汽车太颠了,坐车看书伤眼睛,要保护眼睛哟。”有的说:“在汽车上看书,如果遇到刹车,会很危险。” 最后扩大了训练面,同桌两人,一个表演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的读书习惯,一个同学来劝说他,这样,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使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了熏陶,明白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8:22